不一樣的佛教
物理學的印證
在所有的宗教信仰中,唯有佛教對世界的描述,無論從宏觀還是微觀,都與當今物理學的發現相吻合。也唯有佛教的教義不是以神啟的形式,而是以哲學論證的形式構成的。因此,有人把佛教譽為是科學而超科學,是哲學而超哲學。
對於宏觀世界的描述,《金剛經》中有這樣一段對話:
佛問須菩提:恆河中沙子的數量多不多?
很多
想像一下像恆河中沙子的數量那樣多條恆河,再想像所有這些恆河中沙子的數量,佛的世界就是這樣。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大致計算一下,佛對描述與當今天文學的結論基本上是在差不多的數量級上,並且,今天的天文學仍然沒有發現宇宙的邊界。
《華嚴經》對於兩個有生命的星球之間的距離是這樣說的:要經過像須彌山微塵那樣多的星球,才能到達下一個世界。按著這樣的距離,我們今天找不到外星人的蹤跡也就不足為奇了。
對於微觀現象,《楞伽經》中這樣說:分析牛角乃至微塵,又析彼塵,其相不現。
意思是說,把牛角不停地分割,直至成為粉末,再把粉末不停地分割,最後將什麼也得不到,沒有什麼可把捉的相。這句話的在佛經中的本意是用來說明,萬物沒有最終可以把捉的獨立的、屬於自身的體相。
這與古希臘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正好相反。德謨克利特認為宇宙萬物最終是由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原子」構成的,原子這個詞在希臘語中就是「不可分割」的意思。後來,原子這個詞在物理學中繼續使用。直到量子理論問世之前,物理學一直沿用德謨克利特的觀點,認為宇宙是由一些不可分割的基本粒子構成的。
當物理學把目光聚焦到電子、光子這樣的亞原子領域時,發現事情根本不是這樣,這些所謂的「粒子」並沒有確定位置和動量這樣的空間屬性。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說一樣東西是客觀實在的,指的是這樣東西佔有確定的空間位置,無論我們看不看它,它都一直那樣存在著。例如桌子、椅子以及體積大的月亮和星體等,我們的直覺把這些東西看成是客觀實在的,所謂「客觀實在」意思是說無論有沒有人觀察,它們就那樣存在著,我們看到的景象就是這些物體本來面貌的真實反映。
但直覺並不能當做有效的證明,很多時候直覺是錯誤的,比如我們直覺認為地球是方形的,太陽是圍繞著地球在轉。如果想要進一步探尋這些東西的實在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物體不停地分割,直至找到構成它的最基本的成分。(一位虛擬現實方面的專家在回答人們關於未來當虛擬和現實非常接近的時候,如何區分自身所處的境況的問題時這樣說,用一切方法對身邊的物體進行放大,如果放大到最後什麼也沒有了,就說明是處在虛擬的環境中。《盜夢空間》中的女主角要是用了這種方法,就會避免悲劇發生)
物理學家把物質放大到亞原子領域時,遇到了專家所說的那種情況。電子和光子這樣的「小東西」沒有自己確定的屬性,沒有能使它們成為「實在」的那種特徵。用佛教的話說,「分析牛角乃至微塵,又析彼塵,其相不現。」
量子理論的一種觀點認為,電子和光子在我們進行實際測量之前,什麼也不是,只有當我們進行實際測量時,電子和光子才會根據我們測量的方式,向我們呈現出一些我們想要的性質和特徵。至於一個電子究竟是什麼,物理學家回答不了這個問題。
如果你問一位物理學家,電子有確定的空間位置嗎?
回答是,沒有。
有確定的動量嗎?
沒有。
電子是粒子嗎?
有時候是,有時候不是。
電子是客觀實在的嗎?
物理學家可能會反問你:你說的客觀實在時什麼意思?
電子究竟是什麼?
物理學家被逼到了牆角,他大概會這樣回答你:「電子的『真身』?或者換幾個詞,電子的原型?電子的本來面目?電子的終極理念?這些都是毫無意義的單詞,對於我們來說,唯一知道的只是每次我們看到的電子是什麼。事實上,物理學不關心大自然『本來』是什麼,只關心我們能夠『觀測』到大自然是什麼。」
推薦閱讀:
※念經拜佛如果有功德是不是對不念經的人不公平?
※在家人不工作,一心誦咒讀經修行,正確嗎?
※佛教中,人有沒有所謂的自由意志?
※為什麼皈依佛教的人需要供養師父,一定要拿錢嗎?
※《金剛經》生活 - 第十八品
TAG: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