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拍了600多部電影,捧紅了李小龍、成龍等巨星,最後卻賤賣公司離場
來源:華商韜略(ID:hstl8888)
作者:遲玉德
現年90歲的鄒文懷做了將近50年電影,是香港電影歷史上從業最久的老闆。
43歲之前,他為邵氏兄弟在香港影壇的崛起立下汗馬功勞;43歲之後,他自創嘉禾電影,前後拍攝了600多部電影,並捧紅了李小龍、洪金寶、成龍、張曼玉、陳可辛等一眾巨星級演員和導演。八九十年代,人們一提「香港電影」,首先想到的就是嘉禾。
然而這樣一個電影王國,卻在1997年之後步履維艱,最終賤賣給一家內地公司,鄒文懷和他開創的香港電影時代亦隨之遠去。
(這個片頭成為一代人的記憶)
出走邵氏
鄒文懷的電影事業是從邵氏兄弟開始的。
1958年,51歲的邵逸夫從新加坡返回香港,進軍電影製作領域。邵逸夫是著名電影大亨,在東南亞擁有廣大院線,主要放映其二哥邵仁棣創辦的「邵氏父子」製作的影片。然而邵氏父子在五十年代後期被同行「電懋」打得灰頭土臉,邵仁棣指揮失當且失去信心,邵氏父子岌岌可危。為扭轉局面,邵逸夫聯合三哥邵仁枚創立邵氏兄弟。
新公司幾乎是從零搭建的,鄒文懷是邵逸夫僱傭的第二個人,第一個人是秘書。
鄒文懷比邵逸夫小20歲,出生於香港,民國時期曾在上海讀新聞,後來回港做了一名體育記者。30歲之後,他急切地尋找出頭機會,經恩師吳嘉棠介紹,他進入邵氏兄弟從事宣傳工作。
宣傳工作之外,鄒文懷還包攬了行政和財務工作,權力比總經理還大——總經理只管發行,到了中後期,他成為僅次於邵逸夫和邵仁枚的三號人物。
邵氏兄弟以差異化路線與電懋展開競爭,華商韜略總結如下:
電懋老闆陸運濤出身於一個馬來西亞富商家庭,深受英國文化影響,一心想把西方戲劇與中國故事相結合,吸引了張愛玲、易文、陶秦等知名編劇和導演,專攻文藝片,而且精工細作。
邵逸夫則熱衷中國傳統文化,他的院線主要服務南洋華僑,滿足人們的思鄉之情,而華僑更感興趣的是民間故事、經典名著和通俗小說。邵逸夫雖然也重視影片質量,但卻不像陸運濤那樣較真,他把電影看成一門工業,而不只是一門藝術。
為實現大規模生產,邵逸夫在清水灣買下一大塊地皮,建立大型片場,同時從美國引進先進電影器材,提高影片音畫質量。他還率先打開了武俠片市場,名震香港影壇。
鄒文懷是邵逸夫最得力的執行人,將其各項政策一一落地。此外,他邀請何冠昌、梁風等好友加盟邵氏,創辦《南國電影》等娛樂雜誌,為邵氏電影大賣打下基礎。
銳意進取之下,邵氏兄弟只用幾年時間就崛起於香港影壇,與電懋平分秋色。
這時候發生了一起意外。1964年,電懋老闆陸運濤和近60名高管集體遭遇空難,電懋從此一蹶不振,香港電影業進入邵氏兄弟時代。
對於香港電影人而言,邵氏兄弟一家獨大並不是一件好事。
邵逸夫將電影工業視為流水線,建立了囊括製作、宣傳、發行、放映的全產業鏈,導演和演員則只是產業鏈上的「螺絲釘」。邵逸夫雖然力推造星運動,但卻給演員很低的待遇,不但給錢少,還要求籤「包身約」,也就是不能給其他公司拍戲。這就是「大片場制度」。
導演和演員對於大片場制度非常不滿。1963年,著名導演李翰祥在電懋的資助下自立門戶,並帶走了一批人。其後,邵逸夫對李翰祥發起長達數年的「圍剿」,逼得後者走投無路。
鄒文懷是大片場制度的執行人,對基層的苦衷非常理解,卻無力改變什麼,他甚至無力改變自己的處境。
鄒文懷雖然號稱「邵氏三號人物」,但一直沒有什麼地位,他的頭銜是「宣傳主任」、「製片經理」,最高做到「副總經理」。邵氏導演張徹將此形容為「頭等人才,三等職務,特等權力」,並指出這種安排就是為了防止鄒文懷功高震主。後來的事情證明了這一點,邵逸夫安排紅顏知己方逸華進入管理層,分走了鄒文懷的一部分權力。
鄒文懷個性圓融,對於這種安排一直隱忍不發,直到邵逸夫宣布了一個決定。
1967年,邵逸夫進軍方興未艾的電視業,創立香港電視廣播公司(TVB)。為加快發展TVB,他決定削減邵氏一半的拍片計劃,讓鄒文懷等高管震驚不已。
鄒文懷自知無力改變邵逸夫的決定,他也不想再為別人打工,便於1970年帶著好友何冠昌和梁風創立嘉禾。
雙雄爭霸
成立嘉禾前,鄒文懷做了全方位準備。他從泰國和台灣獲得一筆啟動資金,與電懋談妥發行事宜——電懋擁有發行公司和院線,還找到一個穩賺的項目——《獨臂刀大戰盲俠》。
《獨臂刀》是邵氏在1967年推出的武俠開山之作,也是香港第一部票房過百萬的影片。1969年,邵氏再推《獨臂刀王》,同樣大賣。鄒文懷參與了《獨臂刀》系列的製作,他以重利成功說服主演王羽轉投嘉禾,之後又與日本電影人談妥合拍事宜,並租用台灣片場拍片。
影片果然火了,嘉禾一炮而紅。但在拍攝及放映期間,嘉禾一直在跟邵氏打官司,邵逸夫指控嘉禾「侵犯版權」,聘請龐大律師團試圖用這場官司拖垮嘉禾。官司的結果是嘉禾敗訴,但只需賠償邵氏十萬港元。
鄒文懷以一種不太光彩的方式為嘉禾贏得了一席之地,不過他很清楚如果沒有自己的招牌,嘉禾走不遠。就在這時,上天為他送來了一塊金字招牌——李小龍。
1970年,在美奮鬥十年的李小龍回港省親。這一年他30歲,拍過幾部好萊塢電影,有一些名氣,但一直是二三流角色。他看好香港電影業,希望能一炮而紅,邵氏兄弟則是他理想的合作夥伴。
然而邵逸夫卻不怎麼重視李小龍,他歡迎李小龍加盟邵氏,但要求李小龍和其他演員一樣簽「包身約」,片酬也只出每部2000美元,與李小龍要求的1萬美元相去甚遠。
鄒文懷得知消息後立刻遊說李小龍,開出7500美元的片酬外加分紅,李小龍動心了。隨後,雙方拍攝了《唐山大兄》,狂賣350萬港元,打破了香港電影票房紀錄。
為抓牢冉冉升起的李小龍,鄒文懷與李小龍成立了合資公司——協和電影,他負責融資、發行和運營,李小龍負責製作,《猛龍過江》就是協和拍的,該片狂收票房530萬港元,再破紀錄。
李小龍的爆紅讓嘉禾氣勢如虹,對邵氏構成巨大威脅。那幾年,邵逸夫把「叛將」李翰祥又請了回來,以《大軍閥》、《風月奇譚》、《一樂也》等風月笑片應戰。
令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1973年7月,如日中天的李小龍在友人家中猝死,他的去世打亂了嘉禾的規劃。不過嘉禾並沒有就此走衰,而是迎來了許冠文、洪金寶、成龍等一眾巨星加盟,因為它已經通過李小龍塑造了一個「明星發財」的傳奇。
喜劇明星許冠文原來是邵氏的演員,1973年,他拿著新劇本《鬼馬雙星》找邵逸夫談分紅合作,結果遭到斷然拒絕。受挫之後,他帶著劇本怒投嘉禾,結果大賣600多萬港元,甚至打破了李小龍的票房紀錄。後來他又製作了數部年度票房冠軍,還在嘉禾的支持下創立「許氏電影」。
通過李小龍和許冠文,嘉禾形成了一套「獨立製片人制度」,即嘉禾大力發展融資、發行及院線,同時支持導演和演員成立服從嘉禾指揮的衛星公司,嘉禾與衛星公司之間則通過監製協調。這套制度的核心精神是「共同創業,有福同享」,它大大調動了導演和演員的積極性,同時減輕了嘉禾的財務負擔,使嘉禾成為一個電影創業平台。
許冠文之後,洪金寶、成龍、吳宇森等大牌導演和演員紛紛加盟嘉禾,洪金寶、成龍等創立衛星公司,成龍還拜嘉禾創始人之一的何冠昌為義父。
到七十年代末,嘉禾已經與邵氏不相伯仲,進入八十年代,嘉禾的上升勢頭更加明顯,邵氏則逐漸式微,於1987年正式停產。
黃金時代
邵氏式微後,嘉禾並沒有迎來一家獨大的局面,因為隨著市場井噴,各路資本都涌了進來,香港電影進入黃金時代。
成龍是這個黃金時代最耀眼的明星。
1979年,他離開前公司加入嘉禾,隨後拍攝了《師弟出馬》,大賣1000萬港元。隨後,在嘉禾力推下,他幾乎年年推出重磅新片。嘉禾還把成龍推向好萊塢市場,拍攝了英語片《炮彈飛車》。
除了成龍這個台柱子,嘉禾其他演員也全情投入,華商韜略梳理的資料顯示,八十年代後半葉,公司每年製作25~30部影片,同時建立了遍及世界的發行網和院線,創華人世界之最。
更讓嘉禾驕傲的是,它於1990年以動畫片《忍者神龜》為題材拍攝的真人電影《忍者龜》,在全球狂收10億港元票房,成為當年全球第三賣座影片。
憑著這股勢頭,鄒文懷帶領嘉禾於1994年上市,個人身家則飆漲至6億港元。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香港內外資本在嘉禾崛起後紛紛湧入,推出了各自的電影品牌。
在本土資本中,金公主最為活躍,而新藝城是金公主旗下公司中的佼佼者。
1980年,麥嘉、黃百鳴、石天、徐克、施南生、曾志偉、泰迪羅賓聯合創立新藝城,希望建立一個年輕電影人的創業平台。新藝城的辦公條件很艱苦,七個創始人圍在一個十多平米的小房間,但他們的作品卻威震江湖。
1982年,新藝城推出賀歲片《最佳拍檔》,狂賣2600萬港元,刷新香港票房紀錄;1986年,它又推出《英雄本色》,狂收近3500萬港元票房,「小馬哥」更成為兩岸三地觀眾的偶像。
可惜這種勢頭尚未延續到九十年代,七位創始人就因理念和利益分歧各奔東西。
除了新藝城外,德寶也在八十年代興盛一時。德寶由洪金寶和岑建勛於1984年創立,但他們很快又將公司賣給富商潘迪生,潘迪生又說服邵逸夫將邵氏的院線轉讓給德寶,以對抗嘉禾。整個八十年代,嘉禾、新藝城、德寶三足鼎立,它們周圍還有一些小的獨立電影公司。
進入九十年代,新藝城和德寶雙雙關停,但嘉禾仍未一統江湖,而是進入了戰國時代。
彼時,港片風靡東南亞和台灣,巨大的需求又推動香港電影人拚命生產,整個市場一年需要兩三百部港片。台灣片商為搶奪片源甚至主動跑到香港買片花,就是買一個電影計劃,比如指定這是一部金庸武俠片,導演得是王家衛,主演是張國榮、梁朝偉、林青霞,劇情是……此外,台灣片商還扶植劉德華、李連杰、王家衛等成立了自己的獨立電影公司。
那個時候,稍有名氣的導演、演員、編劇、武術指導都忙得不可開交,天天趕工。比如編劇文雋就曾4天寫出一個劇本,拍出的片子居然還能賣1900萬港元。明星檔期更是被排得滿滿當當,有的明星一天要在幾個片場穿梭,導演則必須在兩三個小時內搞定一切。明星片酬也漲到了天價,並成為大眾熱議的話題。
可惜這樣的好日子沒能維持多久,香港電影業就遭遇了一系列重大危機。
危機四伏
危機最早從1993年開始。
當年,台灣當局調整了兩項電影政策,一是放寬對好萊塢和日本電影的進口限制,二是允許台灣片商赴內地拍攝外景。這兩項政策給了台灣觀眾和片商更多選擇,尤其是後者。
介入香港電影業的幾年間,台灣片商發現自己越來越難賺到錢。由於市場太火,港片的粗製濫造已經成為一種常態,明星片酬的暴漲又讓製作成本居高不下,利潤空間越來越小。還有一些香港電影人拿到投資後拖延工期,當時的統計顯示:截至1993年5月,有超過250部影片未能如期交貨。
隨著「97回歸」臨近,香港電影圈瀰漫著一種「狂撈一筆」的投機心態,然而台灣片商不願意做冤大頭。1993年,台灣片商與香港電影從業協會進行談判,要求後者抑制港片製作成本並壓低演員片酬。談判沒有取得實效,台灣片商憤而撤資。
失去台灣市場的同時,香港電影在其他市場也遭遇重創。
首先,內地加強了對粗製濫造港片及合拍片的限制;其次,東南亞市場也開始大量引進位作更加精良的好萊塢電影,並把以前投資香港電影的錢轉投成本更低的本國電影;再次,香港本土市場也出現大幅萎縮,1992年的觀影人數比1988年少了1900萬人次,並且本土觀眾也更愛看好萊塢電影;最後,盜版VCD、DVD的風行讓院線生意越來越難干,九十年代後期,黃百鳴停辦東方院線,一家著名院線改建為商場,嘉禾則放棄了香港院線。
這一切在「97亞洲金融風暴」後達到高潮,香港的著名導演和演員則紛紛赴內地或好萊塢發展,包括嘉禾的台柱子成龍。
1997年,70歲鄒文懷面對的是一個債務纏身的嘉禾,而二當家何冠昌也於同年去世。
屋漏偏逢連夜雨。1998年,鄒文懷競標政府特批的將軍澳影城用地,不料邵逸夫突然聯合六家電影公司出來攪局,並拍得標的;嘉禾原來的斧山道片場則被政府收回。鄒文懷失去了根據地。
1999年以後,鄒文懷又在資本市場遭遇連番打擊。
首先是負責發行及院線的嘉禾娛樂因違反上市規則被停牌,接著負責製作的嘉禾電影因巨額虧損清盤重整,重整後的嘉禾大不如前,連成龍也改變不了什麼。更要命的是,2000年,成為寰亞大股東的林建岳想把嘉禾也收入囊中,鄒文懷請李嘉誠出手才保住公司。
鄒文懷雖然擋住了林建岳的收購,但擋不住寰亞的崛起。2002年,寰亞推出名震江湖的《無間道》,氣血兩虧的嘉禾則淡出了電影製作領域,變成一家主要靠發行和融資賺錢的輕資產公司。
退出江湖
1997年之後,鄒文懷雖然雄風不再,但沒打算馬上退出江湖,畢竟邵逸夫在這個年紀時還與他一決高下。但隨著嘉禾股票暴跌,他發現自己沒有再戰的資本了。
2003年,成龍徹底離開嘉禾,與英皇總裁楊受成聯手創立英皇電影。英皇電影雖然繼續延續港片風格,但開始製作主要服務內地市場的合拍片,比如2005年的《神話》。
陸港合拍片成了香港電影人的重要出路,內地博納影業總裁於冬則成為帶領香港電影人北上的旗手。2003年~2009年,博納壟斷了大約80%港片或合拍片的發行,並藉此成為與華誼、光線齊名的民營電影三巨頭。
還有一些香港電影人赴好萊塢發展,或固守本土市場,前者成功的屈指可數,後者則面臨市場日益萎縮的困境,市場萎縮又造成本土電影人才青黃不接。2002年的純正港片《無間道》是香港電影的落日餘暉,香港電影此後的命運已非一人之力可以扭轉。
鄒文懷看透了這一切,他沒有心氣爭了。況且,他也沒有辦法將事業傳給下一代,他有兩個兒子,但對電影業都沒有興趣;他還有一個女兒,他送女兒到美國斯坦福大學讀電影碩士,但這個女兒不會做生意,把嘉禾搞得一塌糊塗。對於鄒文懷而言,重振嘉禾雄風已經遙不可及,更現實的是挽回財務損失。
2007年10月,鄒文懷將自己及女兒所持有的嘉禾集團24.78%的股份及可換股債券,以2億多港元的價格賣給內地公司橙天娛樂,橙天娛樂成為嘉禾第一大股東。
橙天娛樂成立於2005年,是一家新公司,主要從事音樂製作業務。收購嘉禾後的2009年,公司更名為「橙天嘉禾」,規劃新公司不再涉足電影製作業務,而主要發展院線,尤其是推廣「多元化觀影模式」,也就是在一線城市建立高端影院式會所,讓電影院不光能看電影,還能辦生日聚會、商務會談、中大型party、公司高管會、新品發布會等。
之所以如此規劃,是因為橙天管理層不看好內地電影市場,認為國人不會像歐美人那樣形成高頻電影消費。
橙天管理層看走眼了,在其收購嘉禾後的十年間,內地電影市場高速崛起,產銷兩旺,電影製作公司賺得盆滿缽滿,院線公司更是風光無二,尤其是萬達。
截至2017年5月,萬達在全國建立了418家影院,擁有3670塊銀幕。此外,萬達還通過收購,在美國、歐洲和澳洲擁有了龐大院線。如今,萬達共擁有1352家影院、14347塊銀幕,成為全球最大院線運營商,其聲勢甚至超過當年的邵氏兄弟。
反觀橙天嘉禾,則只擁有107家影院、781塊銀幕,而且連年虧損。今年1月份,橙天嘉禾被以約33億元的價格賣給另一家院線運營商南海控股,目前,其市值只剩下21億港元,股價不足1港元。
嘉禾傳奇,黯然落幕。
- END -
長江商業評論聯繫方式:
投稿及內容合作|editor@ckreview.cn
廣告及商務合作|bd@ckreview.cn
推薦閱讀:
※壞的婚姻,何時離場我們自己說了算
※香港特首梁振英宣讀施政報告 泛民滋事被趕離場
※最後的漢臣相繼「離場」:張之洞與袁世凱遭遇清末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