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司把製鞋業帶到埃塞 竟然產生這麼強的效果!
熟悉東部非洲文明古國衣索比亞的人知道,這個國家有「三寶」。哪「三寶」呢?
第一寶是美女。埃塞被譽為「美女之國」。埃塞美女身材妖嬈、皮膚細膩,大都能歌善舞,言談舉止大方,在國際選美大賽中,她們屢屢嶄露頭角。人類學家指出,埃塞之所以盛產美女,主要跟埃塞氣候條件獨特、自古人傑地靈、文化底蘊深厚等因素關係密切。
第二寶是咖啡。
埃塞是世界咖啡的發源地,主要咖啡種植園均位於海拔1500米左右的小高原上。較大的日夜溫差、適宜的水汽條件,以及充足的日照,成就了埃塞首屈一指的優質咖啡豆。在全球咖啡的各項評比中,埃塞咖啡一直名列前茅。其中,耶加雪菲(Yirgacheffe)和希達莫(Sidamo)是埃塞咖啡的頂級代表。
第三寶是什麼呢?優質的動物毛皮!
埃塞擁有豐富的畜牧資源,牛、羊、馬、駱駝等總量超過一億頭,排非洲第一,世界第十。埃塞盛產非常知名的無絨毛羊,數量居世界第一位。這種羊羊毛較少,皮層很薄,羊皮非常適合製造上等的皮質產品,如皮衣、皮手套、皮包等。埃塞成品皮中的20%供應國內市場,生產皮鞋、皮衣、手套、箱包、旅遊品等。大部分皮革加工廠主要加工生產泡腌皮、藍濕皮和硬外皮等半成品皮,供出口之用。
衣索比亞的優質皮毛資源吸引了許多外國公司的注意,其中英國老牌皮革公司Pittards 早在九十多年前就進入了衣索比亞,設立了多家工廠,生產精緻的皮革製品,包括手套、皮包和皮夾克等。此外,Pittards工廠還生產優質皮革出口到國外,用來製造各類高檔皮革穿戴用品,如高爾夫手套、手提包等等。
相比較而言,中國同類公司進入埃塞有些姍姍來遲。但是,得益於中埃傳統友好關係以及埃塞是中非產能合作先行先試國家之一的有利政策,中國公司有望後來居上。
來自中國東莞的華堅集團目前正在利用埃塞優質的動物毛皮,結合當地豐富且廉價的勞動力,不僅助力埃塞發展,自身也日益做強做大。這家公司到底是怎麼做的呢?我們不妨跟著我們的記者邢一行去一探究竟。以下是記者的報道:
從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的博萊國際機場出發,行駛大約30公里,有一座現代化生產工業園區--東方工業園,全球領先的女鞋生產製造商華堅集團的衣索比亞國際鞋城便坐落於此。向亞的斯亞貝巴的本地人打聽,他們都知道工業園裡的華堅鞋城,因為從華堅入駐至今,他們從中受益匪淺。
華堅鞋城埃塞公司工作車間全景
1/總理親自邀請 華堅如約而至
2011年8月,時任衣索比亞總理的梅萊斯前往深圳參加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開幕式。其實,他那次中國之行更為重要的目的是要把中國勞動密集型的製造業帶回祖國,發揮埃塞生產要素的低價格優勢,發展本國的輕工業,解決國內接近半數人口失業的問題。
非洲著名政治家、已故埃塞總理梅萊斯
在經濟學家林毅夫的建議下,梅萊斯前往廣東東莞考察了為發達經濟體代工生產鞋類商品的華堅集團,並邀請他們前往埃塞進行投資考察。華堅國際鞋城衣索比亞責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一平指著製鞋車間里的圖片展板向記者回憶介紹。
宋一平在與當地員工交流
「2011年9月,張總(張華榮,華堅集團總裁)帶團過來看的。12年1月簽約,只用了三個月我們就開始生產。當時這個廠房也是租的,我們帶了美國主流的貿易公司以及客人的高管一起過來考察。我們都覺得梅萊斯的邀請是對的,方向也是對的,所以馬上就決定過來跟他們合作。」
埃塞和華堅的合作應該說是互利共贏的。作為勞動密集型的製造業,華堅需要大量成本低廉的勞動力和原材料;而衣索比亞,作為非洲第二大的人口大國,盛產大量的優質皮革,同時,本國的失業率接近50%,迫切地需要華堅這類勞動密集型企業入駐。
從2012年投產至今,除了生產成品鞋之外,華堅還在埃塞生產中底、大底、楦頭、底模具、包裝。目前,華堅在埃塞共有員工4000餘人,其中埃塞本地員工數量超過3800人。
企業以本地員工為主
在工廠里,他們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員工們能夠熟練地進行皮革切割、黏合、縫紉等製鞋工序,每天產出鞋子11000雙。現在,華堅集團在埃塞總共擁有六條現代化的生產線及鞋材場,年產女鞋200萬雙,射出鞋120萬雙,利潤率為10%。
談到並肩戰鬥在生產線上的非洲兄弟,看著企業隊伍越來越壯大,宋一平的言語中也流露出一絲的自豪感。「我們就帶領這一幫非洲兄弟,一是教他們技術,解決他們的溫飽,讓他們能夠良性的循環,又能促進他的皮料出口,又訓練他的員工,解決他的勞動力,也讓他的市場繁榮。」
2/加強員工培訓 確保產品質量
此前,曾有西方媒體報道認為華堅對埃塞員工的管理過於苛刻和嚴格。對此,宋一平表示,嚴格高效的管理是培養高級造鞋人才的必要條件。由於非洲人和中國人的工作理念並不相同,華堅在衣索比亞的起步階段也曾為此交了學費。
當時,製鞋對於埃塞人來說是新領域,雖然埃塞勞動力成本相對低廉,但是員工的效率和中國國內的工人相比也是大打折扣,造出的鞋子報廢率極高。
客戶對產品的質量要求非常高
為了應對這個問題,華堅在人才培養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
中方人員在對當地員工進行細緻指導
對於新員工的培訓,他們建立了專門的培訓教室,由經驗豐富的中方老師用一帶多的方式進行手工、設備的手把手教學。
當地員工在教室中接受技能培訓
對於那些表現優異的本地員工,廠方更是為他們提供去中國華堅東莞總部和華堅贛州技校接受培訓的機會,學習設備操作、企業管理和中文。目前,一批批學成歸來的員工已經在更為重要的崗位上挑起了大梁,參與管理工作。
「好的員工就把他們派到中國去學習。我們派他們去學一年。教漢語、教技術、教管理,在我們中國工廠實習,在我們東莞實習,在贛州實習,一邊半年,我們中國條件當然比這邊更好,設備裝備都是配套的。所以現在的主力管理幹部60%、70%都是那個時候培訓出來的。」
弗雷澤(左)接受培訓後走上管理崗位
弗雷澤今年22歲,在華堅工作了四年。由於表現優異,他曾被選派到中國的東莞總部接受培訓。兩年培訓結束後,他回到埃塞的工廠,目前在工廠一車間的評估管理部負責人員管理的工作。他用流利的漢語接受了記者的採訪。「我中文名字叫廣州。我以前什麼都不懂。做鞋子的技術不懂,講中文也不懂。去了中國以後,在那邊有很多老師,一個一個教我們。比如說刷膠怎麼刷,貼底怎麼貼,針車怎麼車,裁斷怎麼裁,全部都是在國內學的。」
也曾有埃塞本地媒體這樣提問:華堅已經在埃塞做了四五年了,什麼時候才能有埃塞人做到公司的高層管理者?宋一平對此苦苦一笑,他表示這是需要長時間的經驗和技術積累的,不能一蹴而就。「我們一直在努力地培養他們本地的幹部,沒有十年以上的工作經驗,你想做到高層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每一道工序你懂么?這當中銜接的安排你懂么?這個過程是必須要經過十年以上的培訓,高層幹部才能提升起來。」
3/樹立良好榜樣 不斷做強做大
在埃塞,華堅集團已經為世界其他地區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樹立了榜樣。同時,他們也籌備著把自己在非洲的事業做得更大更強。
宋一平介紹,當前,衣索比亞的政治環境穩定,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城鎮化進程正在不斷推進以及消費市場也在日益擴大,為了進一步把企業做大做強,華堅已於2015年4月啟動埃塞-中國東莞華堅國際輕工業園的建設,園區將以服裝、鞋帽、電子產品等輕工製造為主,預計今年年底首期廠房可以完工,項目整體將於2020年全面竣工。
華堅國際輕工業園發展藍圖
屆時,涉及製鞋、服裝上下游配套產業的企業將入駐園區,從而完善埃塞皮革產業的產業鏈,用工人數預計會達到五萬人。項目建成後,東莞部分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或將轉移至該園區,預計埃塞鞋業、服裝等產品的六成以上將出自華堅輕工業園。
(本文轉自微信公號「CRI行走非洲」,作者為環球資訊駐東非記者)
推薦閱讀:
※比特大陸轉身AI,「礦霸」吳忌寒:作為一家中國公司,我們必須做好準備
※中美洲尼加拉瓜大運河開工 中國公司有百年運營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