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十三虛無與佛家的十四無畏
06-27
十四無畏,佛家用語,據楞嚴經卷六載,觀世音菩薩以金剛三昧無作妙力(不作意之力用),與諸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眾生同一悲仰,令諸眾生獲得十四種無畏功德。具體內容 (一)不自觀音以觀觀者,不自觀音,謂不隨聲塵所起知見;以觀觀者,謂返照自性。不起知見,則無所妄;返照自性,則一切真寂,無復苦惱,故使受苦眾生蒙此真觀,即得解脫,是為無畏。 (二)知見旋復,在心謂『知』,在眼謂『見』;『知』、『見』之性熱,則屬於火。謂菩薩能旋轉知見,以復真空,能使眾生,設入火難,火不能燒,是為無畏。 (三)觀聽旋復,『觀』、『聽』之性動,則屬於水。謂菩薩能旋轉觀聽,以復真空,能使眾生,設為大水所漂,水不能溺,是為無畏。 (四)斷滅妄想心無殺害,謂菩薩證悟實性,斷滅妄想,發大慈心,無殺害念,能使眾生入於羅剎鬼國,鬼自滅惡,是為無畏。 (五)熏聞成聞六根消復同於聲聽,謂熏聞屬思,思其所聞,無性可得,則成真聞;六根害人,與兵刃無異。菩薩六根既皆消滅,以復真空,一切塵境,同於聲聽,能使眾生之當被害者,刀刃所加,段段折壞,是為無畏。 (六)聞熏精明明遍法界,謂菩薩從聞熏習,所成慧性,既得精明,明照十方,周遍法界,幽暗即消。眾生雖被葯叉宣暗者來近其側,然菩薩之精明能使葯叉之目受明奪,自不能視,是為無畏。 (七)音性圓消觀聽返入,謂受虛妄聲塵系縛,無異禁系枷鎖,菩薩以動靜之性俱滅,則其觀聽返妄入真,聲塵解脫,能使眾生禁系等事不能著身,是為無畏。 (八)滅音圓聞遍生慈力,謂菩薩消滅音聲,圓成聞慧,則遍生慈力,能以大力令彼得樂,是以眾生經於險路如行坦途,或遇惡寇,自不能劫,是為無畏。 (九)熏聞離塵色不能劫,謂菩薩以思慧熏聞成性,離諸塵妄,不被色塵所劫,能使一切性多淫之人不生貪慾,是為無畏。 (十)純音無塵根境圓融,謂菩薩音性純凈,離諸妄塵,根境相入,圓融無礙,能使懷忿恨之人不生嗔恚,是為無畏。 (十一)消塵旋明,謂菩薩除暗消塵,旋復性明,能使一切昏鈍無善心之人遠離痴暗,是為無畏。 (十二)融形復聞,謂融形則礙滅,復聞則性真,故涉入世間,而不壞世間之相,能遍十方,供養微塵數佛,稟承其法,各為法子;以此無畏,施諸無子眾生,欲求男者,令得生男。 (十三)六根圓通明照無二,謂菩薩六根圓融,通達無礙,含攝法界,如大圓鏡,明照無二,由此故能承順法門,受領無失;以此無畏,施諸無子眾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 (十四)我一名與六十二恆河沙名等無有異,謂菩薩得真圓通,能使求福眾生,但持我之名號,與彼俱持無數菩薩名號之人,較量所得福德,等同而無異,是為無畏。編輯本段相關信息 [出楞嚴經] 謂觀世音菩薩。以金剛三昧無作妙力。與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眾生。同一悲仰。令諸眾生獲得十四種無畏功德也。(梵語三昧。華言正定。無作妙力者。謂不作意之力用也。十方者。四方。四維。上下也。三世者。過去。現在。未來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羅道。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也。)一不自觀音以觀觀者不自觀音者。謂不隨聲塵所起知見也。以觀觀者。謂返照自性也。不起知見。則無所妄。返照自性。則一切真寂。無復苦惱。故令受苦眾生。蒙此真觀,即得解脫,是為無。 [三藏法數 - 明·一如等 撰]十三虛無 十三虛無,道教養生術語。系道教倡奉的十三個養生要點,即虛、無、清、靜、微、寡、柔、 弱、卑、損、時、和、嗇。其含意,如虛指遺形忘體,恬淡若無;無指損心遣情,廢偽去欲;清指專精積神,不為物擾;靜指反神寧息,安然不動;微指隱遁閑處,功名不露;寡指去妻離子,獨得道游;弱指緩形舒體,以奉百事等。編輯本段十三虛無總結 老君曰:生從十三:虛、無、清、靜、微、寡、柔、弱、卑、損、時、和、嗇。分述 一曰遺形忘體,恬然若無,謂之虛。(虛也者,忘其外也。不以外亂內,不以形滑神,故謂之虛。) 二曰損心棄意,廢偽去欲,謂之無。(無也者,空其內也。卻私擯欲,忘我而不滯於忘我,為而日損,損至無損,可以通乎無矣。) 三曰專精積神,不與物雜,謂之清。(斯清者,所以持虛無者也。入於虛無,而不能持之,猶若未入者也。,是故持以清者,成之之要也。) 四曰反神服氣,安而不動,謂之靜。(虛無者,無之謂也;清靜者,有之謂也。自有而之無,階無而返有,神明章,道德成矣。) 五曰深居閑處,功名不顯,謂之微。(微也者,微天下也。夫至人,大己而小天下,微於外,然後能大於內也,是故深居閑處,功名不顯。) 六曰去妻離子,獨與道游,謂之寡。(至人孤於天下,獨於道德,無逐眾之事。) 七曰呼吸中和,滑澤細微,謂之柔。(柔神以體,不強其志。) 八曰綏形從體,以奉百事,謂之弱。(物來而應,順乎自然之間,不逆不幹,謂之弱。) 九曰憎惡尊榮,安貧樂辱,謂之卑。(不犯高之謂也。故莊子不欲為犧牲也。) 十曰遁盈逃滿,衣食塵悚,謂之損。(天地易簡,道亦如之,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盛大強壯,有道者所不處也。) 十一曰靜坐隨陽,應變卻邪,謂之時。(靜坐者,抱陰也,隨陽者,體陽也,明於陰陽,斯可以應變卻邪、不失其時矣。) 十二曰不飢不渴,不寒不暑,不喜不怒,不哀不樂,不疾不遲,謂之和。(不飢不渴,不寒不暑,不喜不怒,不哀不樂,不疾不遲,精神和諧之謂。何以故?以其明於天地陰陽之大體也。) 十三曰愛視愛聽,愛言愛慮,堅固不費,精神內守,謂之嗇。(此總論也。總上十二,謂之十三,大成於是得矣。)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在縱慾與虛無之上
※王東成:信仰荒蕪的時代民族變得虛無
※杜小真:自由是人的宿命——談薩特的《存在與虛無》
※民族虛無文化對社會的侵蝕和破壞
※1984 5 沉重的輕:虛無與偶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