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句話告訴你2015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阿列克謝耶維奇」究竟是誰

諾貝爾獎官網在北京時間19:00公布:將2015年諾貝爾文學授予白俄羅斯女記者和散文作家斯維拉娜·阿列克謝耶維奇(Svetlana Aleksijevitj)。頒獎詞為:她的復調書寫,是對我們時代的苦難和勇氣的紀念(for her polyphonic writings, a monument to suffering and courage in our time)。

鑒於村上春樹7年陪跑,有網友發出願景:若干年後,一位作家將春上村樹和小李子陪跑的事情寫成了一本書並改編成了電影,之後同時捧得諾貝爾文學獎和奧斯卡。

別做夢了,趕緊看看斯維拉娜·阿列克謝耶維奇這個你連名字都記不住的女人究竟有哪些過人之處吧。

-1-

紀實文學

斯維拉娜·阿列克謝耶維奇生於1948年,父親是白俄羅斯人,母親是烏克蘭人。她以寫戰爭和災難著稱,並以自己的戰爭紀實文學在當代俄羅斯文壇獨樹一幟。從1984 年起, 她先後創作了《戰爭中沒有女性》、《最後的見證人》(1985)、《鋅皮娃娃兵》(1990)、《被死亡迷惑的人們》(1992)和《切爾諾貝利的祈禱》(1997)等紀實作品,其中以寫戰爭題材的居多。從1980 年起,她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記者,開始在以戰爭為題材的文學創作領域中佔有了一席之地。

她曾多次獲獎,包括瑞典筆會獎(1996)、德國萊比錫圖書獎(1998)、法國「世界見證人」獎(1999)、美國國家書評人獎(2005)、德國書業和平獎(2013)等。

她曾說:「沒有記憶的人, 只能產生惡, 除了惡還是惡。」這何嘗不是對我們的啟示。

-2-

烽火連天

她有11個親戚在反德法西斯的衛國戰爭中喪生:烏克蘭外公死在布達佩斯城下;白俄奶奶在游擊隊遭封鎖時, 由於飢餓和患傷寒死去了; 還有兩家遠親同他們的孩子一起被法西斯分子燒死在窩棚里……白俄羅斯人和俄羅斯人不能忘懷的還有那慘絕人寰的哈丁大屠殺和著名的列寧格勒大封鎖……這些抹不去的記憶讓她的創作鎖定在了衛國戰爭的親歷者身上。於是一個在文壇上不被人知曉的新人開始了她的「創作苦旅」 ———拎著錄音機挨家挨戶,遍訪戰爭親歷者,錄下他們的講述,然後將其轉化成文字。就這樣《戰爭中沒有女性》和《最後的見證人》誕生了。

-3-

戰爭紀實之《戰爭中沒有女性》

「我從前線回來時才21歲,已經是個白毛女了。我一隻耳朵被震聾了,每當半夜裡聽到附近礦井開採爆破的聲音,我就會從床上爬起來發瘋地往外跑……」——《戰爭中沒有女性》

1984年,用5年時間才完成的《戰爭中沒有女性》,發在一本文學雜誌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4年足跡遍布200多個城鎮與農村,採訪了500多位參加過衛國戰爭的蘇聯女性,整本書就由這些採訪構成。這些女人的生活和命運都曾被二戰劇烈地改變,但在戰爭結束幾十年後,都沒有人曾經像她一樣關注這個問題。如她自己所說,戰爭是一種男性氣質的東西,正因為如此,那些被捲入其中的女性才面臨著更大的痛苦:要承受與她們體力不相符的搏殺與勞動,並且在戰後被忽視。儘管獲得了文學界和普遍好評,官方依然指責她站在反蘇言論一邊,給偉大的衛國戰爭抹黑。她很快就丟了工作,直到戈爾巴喬夫上台開始改革,這本書才得以出版,結果一解禁就在國內賣了200多萬本,官方忽然又開始喜歡她,發給了她共青團國家獎(Komsomol StatePrize)。這是她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在蘇聯得獎。

在蘇聯,同樣寫戰爭題材的作品更多的是把戰爭里的同胞們塑造成英雄,而她的文字里體現的則是戰爭對生命的摧殘以及軍人們對戰爭的反思。《戰爭的面孔不是女性的》這本書後來被改編成電影搬上銀幕。

-4-

戰爭紀實之《最後的見證人》

「 ……戰後很長時間以來,一直有一個相同的夢折磨著我,我經常夢見那個被我打死的德國人……他跟著我不放,一直跟了我幾十年,不久前他才消失。當我目睹了在他們機槍的掃射下,我的爺爺和奶奶中彈而死;他們用槍托猛擊我媽媽的頭部,她黑色的頭髮變成了紅色,眼看著她死去時,我打死了這個德國人。因為我搶先開了槍,他的槍掉在了地上。不,我從來就不曾是個孩子。我不記得自己是個孩子… …」

《最後的見證人》講述的則是戰時兒童的遭遇。「書中有一百個人回憶發生在他們童年時的那場戰爭… …主人公不是政治家、不是士兵、不是哲學家, 他們是兒童———不偏不倚的見證人。」

在《最後的見證人》中,沒有軍隊進攻和大規模坦克戰的戰爭場面,是兒童親眼目睹的戰爭,很多人表白自從目睹了法西斯分子殘忍的大屠殺的那一刻起,他們就已經不是一個孩子了。他們不自覺地也學會了殺人。

-5-

戰爭紀實之《鋅皮娃娃兵》

在《鋅皮娃娃兵》里,她對阿富汗戰爭進行了深刻的反思,還原了士兵在戰場上的真實面目。作品中記錄道:有些娃娃兵,為排遣作戰中的恐懼,他們就吸毒使自己麻醉,然後就瘋狂地殺人。作家剝去了昔日英雄的光環,再現了那些娃娃兵在戰爭中的真實感受。蘇聯作家與讀者一貫在軍人身上寄予的理想與希望被粉碎了。因此作家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批評和指責。很多人認為,這種將英雄等同殺人犯的寫法簡直就是對那些無辜英雄的褻瀆。尤其是那些長眠地下的士兵的母親們受到了致命的打擊,她們覺得受到了莫大的侮辱, 她們站出來為自己死去的兒子們鳴不平,甚至將作家告到了法庭。而作家認為,戰爭是一種將人帶進他的情感邊緣的極端的場景,作家就是在創造或再創造這種特殊環境下的人的情感世界。她所希望的是,在喚起人們對戰爭的仇恨的同時,也能喚醒人們麻木的心靈。

這本書秉承了極簡主義的風格,沒有中心人物,沒有結構,標題都是類似「一位母親的話」、「一位司機的話」、「一位中士偵察兵的話」這種格式。

《鋅皮娃娃兵》不僅在白俄和俄羅斯被搬上銀幕或舞台,而且在歐洲很多國家,根據它改編的劇目頻頻在劇院里上演。《鋅皮娃娃兵》深遠的現實意義已經超越了國界:曾經發動過非正義戰爭的國家和人民都應該懺悔過去,避免歷史上的錯誤。

-6-

災難紀實之《切爾諾貝利的祈禱》

完成於1997年的《切爾諾貝利的祈禱:面向未來的紀事》是她最著名的作品,也為她建立了國際聲譽,出版後的幾年內,隨著譯本的面世,相繼在德國、法國、義大利等國家獲獎,2005年這本書在美國出版後,也獲得了當年的全美書評人協會獎。關於切爾諾貝利這個題材,這本書已經成為不可不讀的經典。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4年後,阿列克謝耶維奇才下定決心動筆寫它。在這四年內,她本人及父母還有身邊很多人都生活在被污染的地區。她母親因此雙目失明,在這個地區長大的孩子中有250-300人得了甲狀腺癌。雖然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位於烏克蘭境內的普里皮亞季市,離基輔約160公里,離明斯克約320公里,但因為爆炸當天的風向,大部分放射性物質都被吹向了白俄羅斯。這個小國因此成為這次災難最大的受害者,23%的國土受到了核污染(烏克蘭為4.8%,俄羅斯為0.5%),26%的森林及河流也處於污染帶內。關於切爾諾貝利,有極多的重要數字值得列出,輻射量相當於廣島長崎投下的核彈的500倍,核心區輻射達到3500倫琴,約50萬人參與了救援,污染區至今還生活著800萬人……但她都沒有寫,她的重點是記錄人們如何埋葬自己的動物,被趕出自己的家園,如何失去自己的愛人,又如何始終無法理解這一切。只通過數字是無法真正記錄下這場災難的。

-7-

關於新作《二手時代》

《二手時代》是阿列克謝耶維奇最新的作品,它的對象不再限於局部戰爭和核電站,而是擴大到了整個國家:蘇聯解體之後的俄羅斯。採訪從1991年開始,一直持續到2012年,可以說這是她寫的最慢的、也是最有野心的一本書。

書中描寫的最悲慘的莫過於老人:他們在希望和等待中過了一輩子。斯大林的時代,他們總聽說,戰爭就要結束了。赫魯曉夫說,很快我們就能實現共產主義了。戈爾巴喬夫說,很快自由就要來了。後來葉利欽和蓋達爾說,我們就快要富起來了。有人等了20年,就為了等一套國家分配的房子,結果休克療法來了,蓋達爾說,你們可以自由買賣房子啦!還等什麼,趕緊去買啊!可是拿什麼買?以前可以買的起一輛伏爾加汽車的錢現在只能買一雙鞋。

在全書的末尾,她採訪了一個生活在偏遠農村的老婦人,對她來說,世界依然是多年前的模樣,在這巨大的時代震蕩中,她什麼都沒有失去。「我很貧窮,幾十年來我都只關心那些生活必需品,人們說什麼,和我一點關係都沒有。」普京、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對她來說都是一樣。她只等待春天,那時候又可以開始新一輪的播種,而春天總是會來的——不像某些別的希望。她不被這些希望折磨,也沒有歷史的觀念,如同大地一樣卑微而堅強地活著。可能只有這樣的人民,才會覺得這麼多年,沒有經歷一場荒唐的時代悲喜劇。

-8-

關於譯本

她的書在十幾年前就進入了中文世界,那時候沒有引起什麼反響。1985年,她的第一本書《戰爭中沒有女性》被翻成中文,1999年,翻譯家高莽(筆名烏蘭汗)和田大畏也翻譯了她當時的兩本最重要的紀實文學作品《鋅皮娃娃兵》和《切爾諾貝利的祈禱:未來的紀事》,結為一本,收入《新俄羅斯文學叢書》,現在已經沒有什麼人記得這套叢書了。現在她被翻譯成中文的作品,能找到的也還是只有這三部。她最新獲得德國書業和平獎的《二手時代》(Secondhand-Zeit,2013)在第一時間被譯成德語,但至今都沒有英文版和中文版。不過相信就從今晚開始,她的書將被大量出版,我同時也相信,她的書對於同樣遭受過戰爭災難卻少有反省的中國人來說,有著深遠的啟示。

本文為反觀綜編自陸晶靖《阿列克謝耶維奇是誰 》、陳新宇《阿列克西耶維奇和她的戰爭紀實文學》等。

推薦閱讀:

諾貝爾文學獎歷年得主
諾貝爾錯失了一個獎勵文學家的機會嗎?
諾貝爾文學獎10年獲獎者回顧
諾貝爾獎歷史上有哪些震撼人心的演說?
音樂人鮑勃·迪倫獲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

TAG:文學 | 諾貝爾文學獎 | 獲得 | 2015 | 諾貝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