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葡萄酒文化

在葡萄酒風靡世界的今天,國人多認為葡萄酒是外來文化,因而葡萄酒長期被列入"洋酒"之列。而實際上,最原始的"酒"是野生漿果經過附在其表皮上的野生酵母自然發酵而成的果酒,稱之為"猿酒",意思是這樣的酒是由我們的祖先發現並"造"出來的。而中國是世界人類和葡萄的起源中心之一,故葡萄酒應為"古而有之",葡萄酒應是中國"土酒",而不是"洋酒"。

  下面就介紹一下中國的葡萄酒文化及歷史:

  中國早期關於葡萄屬植物的文字記載

  葡萄,我國古代曾叫"蒲陶"、"蒲萄"、"蒲桃","葡桃"等,葡萄酒則相應地叫做"蒲陶酒"等。此外,在古漢語中,"葡萄"也可以指"葡萄酒"。關於葡萄兩個字的來歷,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葡萄,《漢書》作蒲桃,可造酒,人酺飲之,則醄然而醉,故有是名"。"酺"是聚飲的意思,"醄"是大醉的樣子。按李時珍的說法,葡萄之所以稱為葡萄,是因為這種水果釀成的酒能使人飲後醄然而醉,故借"酺"與"醄"兩字,叫做葡萄。

  我國是葡萄屬植物的起源中心之一。原產於我國的葡萄屬植物約有30多種(包括變種)。例如分布在我國東北、北部及中部的山葡萄,產於中部和南部的葛藟,產於中部至西南部的刺葡萄,分布廣泛的蘡薁等等,都是野葡萄。

  在約3000年前的周朝,我國已有了家葡萄和葡萄園,人們已知道怎樣貯藏葡萄。在當時,葡萄是皇室果園的珍異果品。

  漢武帝時期-我國葡萄酒業的開始

  我國的歐亞種葡萄(即在全世界廣為種植的葡萄種)是在漢武帝建元年間,歷史上著名的大探險家張騫出使西域時(公元前138"前l19年)從大宛帶來的。大宛,古西域國名,在今中亞的塔什乾地區,盛產葡萄、苜蓿,以汗血馬著名。我國的栽培葡萄從西域引入後,先至新疆,經甘肅河西走廊至陝西西安,其後傳至華北、東北及其它地區。

  到了東漢末年,由於戰亂和國力衰微,葡萄種植業和葡萄酒業也極度困難,葡萄酒異常珍貴。

  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葡萄酒業的恢復及葡萄酒文化的興起

  到了魏晉及稍後的南北朝時期,葡萄酒的消費和生產又有了恢復和發展。從當時的文獻以及文人名士的詩詞文賦中可以看出當時葡萄酒消費的情況。

  魏文帝曹丕喜歡喝酒,尤其喜歡喝葡萄酒。他不僅自己喜歡葡萄酒,還把自己對葡萄和葡萄酒的喜愛和見解寫進詔書,告之於群臣。

  值得注意的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在種植張騫引進的歐亞種葡萄的同時,也人工種植我國原產的葡萄,這可從當時的詩文中反映出來。

  唐代-燦爛的葡萄酒文化

  隋文帝重新統一中國後,經過短暫的過渡,即是唐朝的"貞觀之治"及一百多年的盛唐時期。這期間,由於疆土擴大,國力強盛,文化繁榮,喝酒已不再是王公貴族、文人名士的特權,老百姓也普遍飲酒。盛唐時期,社會風氣開放,不僅男人喝酒,女人也普遍飲酒。女人豐滿是當時公認的美,女人醉酒更是一種美。唐明皇李隆基特別欣賞楊玉環醉韻殘妝之美,常常戲稱貴妃醉態為"豈妃子醉,是海棠睡未足耳。"當時,女性化妝時,還喜歡在臉上塗上兩塊紅紅的姻脂,是那時非常流行的化妝法,叫做"酒暈妝"。近年港台和沿海城市流行的"晒傷妝",即一千多年前唐朝婦女的"酒暈妝"。

  盛唐時期,人們不僅喜歡喝酒,而且喜歡喝葡萄酒。因為到唐朝為止,人們主要是喝低度的米酒,但當時普遍飲用的低度糧食酒,無論從色、香、味的任何方面,都無法與葡萄酒媲美,這就給葡萄酒的發展提供了市場空間。

  當時葡萄酒面臨著的真正的發展機遇是:在國力強盛,國家不設酒禁的情況下,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都十分鐘愛葡萄酒,唐太宗還喜歡自己動手釀製葡萄酒。釀成的葡萄酒不僅色澤很好,味道也很好,併兼有清酒與紅酒的風味。

  盛唐時期社會穩定,人民富庶。由於帝王、大臣喜好葡萄酒,民間釀造和飲用葡萄酒也十分普遍。這些在當時的詩歌里都反映。

  宋代-我國葡萄酒業發展的低潮期

  宋代葡萄酒發展的情況可以從蘇東坡、陸遊、元好問等的作品中看出來。蘇東坡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貶。在不得意時,很多故舊親朋都不上門了,甚至連音訊都沒有。只有太原的張縣令,不改初哀,每年都派專人送葡萄來。從詩中,我們還知道,到了宋朝,太原仍然是葡萄的重要產地。

  到了南宋,小朝庭偏安一隅。當時的臨安雖然繁華,但葡萄酒卻因為太原等葡萄產區已經淪陷,顯得稀缺且名貴。經過戰亂,真正的葡萄酒釀酒法在中土差不多已失傳。除了從西域運來的葡萄酒外,中土自釀的葡萄酒,大體上都是按《北山酒經》上的葡萄與米混合後加曲的"蒲萄酒法"釀製的,且味道也不好。

  元代-我國葡萄酒業和葡萄酒文化的鼎盛時期

  元朝立國雖然只有九十餘年,卻是我國古代社會葡萄酒業和葡萄酒文化的鼎盛時期。

  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在元朝政府供職十七年,  元朝的統治者十分喜愛馬奶酒和葡萄酒,這無疑提高了馬奶酒和葡萄酒的地位。至元二十八年五月(1291年),元世祖在"宮城中建葡萄酒室"(《故宮遺迹》),更加促進了葡萄酒業的發展。

  考慮到糧食短缺等原因,元世祖十分重視農桑,要求朝庭專管農桑、水利的部門"司農司"編纂農桑方面的書籍,用於指導地方官員和百姓發展農業生產。

  在元代,葡萄酒常被元朝統治者用於宴請、賞賜王公大臣,還用於賞賜外國和外族使節。同時,由於葡萄種植業和葡萄酒釀造業的大發展,飲用葡萄酒不再是王公貴族的專利,平民百姓也飲用葡萄酒。這從一些平民百姓、山中隱士以及女詩人的葡萄與葡萄酒詩中可以讀到。

  元朝政府對葡萄酒的稅收扶持以及葡萄酒不在酒禁之列的政策使得葡萄酒的普及成為可能。同時,朝廷允許民間釀葡萄酒,而且家釀葡萄酒不必納稅。當時,在政府禁止民間私釀糧食酒的情況下,民間自種葡萄,自釀葡萄酒十分普遍。

  元朝葡萄酒有較大發展的另一重要原因,就是中央政府的政策扶持。主要表現為稅收政策上。

  明朝-我國葡萄酒業的低速發展時期

  明朝是釀酒業大發展的新時期,酒的品種、產量都大大超過前世。明朝雖也有過酒禁,但大致上是放任私釀私賣的,政府直接向釀酒戶、酒鋪徵稅。由於釀酒的普遍,不再設專門管酒務的機構,酒稅併入商稅。據《明史·食貨志》,酒就按"凡商稅,三十而取一"的標準徵收。這樣,極大地促進了蒸餾酒和紹興酒的發展。

  而相比之下,葡萄酒則失去了優惠政策的扶持,不再有往日的風光。儘管在明朝葡萄酒不及白酒與紹興酒流行,經過一千多年的發展,畢竟已有相當的基礎,在明期的一些文學作品,甚至民間文學中也都有反映。

  清末民國初期-我國葡萄酒業發展的轉折期

  清朝,尤其是清末民國初,是我國葡萄酒發展的轉折點。首先,由於西部的穩定,葡萄種植的品種增加。據《清稗類鈔》:"葡萄種類不一,自康熙時哈密等地咸錄版章,因悉得其種,植渚苑御。其實之色,或白或紫,有長如馬乳者。又有一種,大中間有小者,名公領孫。又有一種小者,名瑣瑣葡萄,味極甘美。又有一種曰奇石密食者,回語滋葡萄也,本布哈爾種,西域平後,遂移植于禁中"。

  清朝後期,由於海禁的開放,葡萄酒的品種明顯增多。除國產葡萄酒外,還有多種進口酒。清末民國初,葡萄酒不僅是王公、貴族的飲品,在一般社交場合以及酒館裡也都飲用。這些都可以從當時的文學作品中反映出來。

  1892年,愛國華僑實業家張弼士在煙台芝罘創辦了張裕葡萄酒公司,並在煙台栽培葡萄。這是我國葡萄酒業經過二千多年的漫長發展後,出現的第一個近代新型葡萄酒廠,貯酒容器也從瓮改用橡木桶。1912年,孫中山先生曾親臨張裕公司,題寫了"品重醴泉"四字,給予很高的褒獎。

  1914年,公司正式出酒,即在當年舉辦的南洋勸業會上獲得最高優質獎章。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張裕所產的紅葡萄酒、白蘭地、味美思,以及用歐洲著名優良葡萄品種命名的"雷司令"、"解百納"葡萄酒等榮獲金質獎章,自此,煙台葡萄酒名聲大振。此後,太原、青島、北京、通化相繼建成葡萄酒廠。這些廠的規模雖不大,但我國葡萄酒工業已初步形成,葡萄酒的消費面擴大。

  由於軍閥連年混戰,帝國主義的摧殘,官僚資本的掠奪,我國的葡萄酒業難以生存,連赫赫有名的張裕葡萄酒公司也難以維持,於1948年公司宣告破產。

  從1949年建國初期剩下的葡萄酒廠和年產量來看,吉林通化為39噸,長白山為23噸,北京為20噸,山東煙台26.4噸,山東青島4.5噸,山西清徐2.9噸,六個廠總計年產葡萄酒115.8噸(折全汁酒產量84.3噸)。

  縱觀漢武帝時期至清末民國初的2000多年,中國的葡萄酒產業經歷了從創建、發展到繁榮的不同階段,其中,有過繁榮和鼎盛,也有過低潮和沒落,與之相隨而行的是綿延不斷、流傳至今的燦爛的中國葡萄酒文化。她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中華的民族文化,並成為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她真實地記載和再現了中國葡萄與葡萄酒產業的發展歷程,同時也有力地促進了我國葡萄酒業-傳統民族產業-的繁榮。

  從漢武帝建元年間張賽從西域引進歐亞種葡萄,到清末民國初的二千多年,我國的葡萄酒業和葡萄酒文化的發展大致上經歷了以下五個主要的階段:

  漢武帝時期:葡萄酒業的開始和發展;

  魏晉南北朝時期:葡萄酒業的恢復、發展與葡萄酒文化的興起;

  唐太宗和盛唐時期:燦爛的葡萄酒文化;

  元世祖時期至元朝末期:葡萄酒業和葡萄酒文化的鼎盛時期;

  清末民國初期:葡萄酒業的轉折期。

  因此,葡萄酒在中國經歷了一個漫長而緩慢的發展過程,葡萄酒應是中國"土酒",而不是"洋酒"。

  文章來源:中國禮儀網


推薦閱讀:

口水決定時尚的價值
上聯:戲如人生,人生如戲,戲戲如醉如痴。如何對下聯?
趣讀《山海經》5:像小說一樣的《山海經》,一讀就停不下來
看完這篇,不懂白茶也可以當行家了(一)
中西文化存在差異的根本原因

TAG:中國 | 文化 | 葡萄酒 | 酒文化 | 葡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