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教師個人精神成長,反對唯利是圖和惟命是從

新書推薦:《2017年高考時政熱點微專題》(第一集)

本書關注國內國際最新發生重大時政熱點,共25個專題,內容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科技、教育、衛生等多個領域。每個專題設置一個相關熱點,包括重大會議、重大事件、重大政策、重大成就等,針對每個時政熱點,仔細研究背景材料,精心梳理考點,嚴謹命制創新習題。無論是題干還是設問能力要求都與高考接軌,幫助考生進行高效訓練,快速掌握答題方法和技巧。時政星空書店(http://book.zxxk.com/s285-0-2-1-p1.html)

作者簡介:

李海,男,中學高級政治教師,黑龍江普通中學首屆最佳教師、東北三省十佳政治教師、全國教育課程改革先進個人。

十年前,我在民辦學校打拚時,校長的一個教育管理理念讓我記憶猶新:作為教師,既不能唯利是圖,也不要惟命是從。教師的唯利是圖不僅違背教師的職業道德規範,也不符合教育發展的實際。在民辦學校,教師來自四面八方,賺錢是他(她)們的第一需要。一位教師直言不諱地說,我的人事關係不在本地,我就是一個流動的打工者,既不能評職稱,又不能落戶口,如果不在錢上計較,我還能計較什麼呢?有的教師兩面三刀,對家長說一套做一套,隱瞞孩子在學校的不良表現,對家長報喜不報憂,糊弄家長。一位家長在得知這一情況後,當著家訪老師面氣憤地說,你真是「老江湖」了。其實,民辦學校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少教師沒有精神成長,缺乏價值歸屬感。教育作為培養人才的行業,其核心競爭力就體現在教師隊伍上。如果一所學校的教師隊伍沒有精神成長,學校的發展也就無從談起。現在,幾乎所有的民辦學校都存在一個較高的離職率,這和教師缺乏精神成長不無關係。因此,應關注教師的精神成長,培養教師的歸屬感。

有人說,民辦學校有自己的特殊實際,畢竟老師都是奔「錢」來的打工者。難道,公辦學校的教師也唯利是圖嗎?有幾件事讓我對一些所謂的重點中學改變了以前的美好印象。

第一件事,教師節馬上就要到了,班主任跟學生說,教師節要到了,為了溝通師生感情,調動咱班任課教師的積極性,更好地提高學習成績,給老師買點紀念品。班長第二天把錢收上來,交給了班主任。教師節過去後,科任老師見班級沒有什麼動靜,私下問學生得知錢已經收了,顯然是這位班主任老師把錢自己「獨吞」了。拋開向學生收錢的非法性不說,這位班主任老師是不是太唯利是圖了!

第二件事,按著國家有關部門的精神,向困難學生髮放助學金,每個班級名額若干,多則幾千,少則幾百。班主任老師故意將法助學金的發放時間放在假期,要求家長到老師家裡取錢。在通知家長領助學金的時候,大談特談對學生的所謂「照顧」,家長也心領神會,每每來老師家取助學金時,都對老師有所表示,這位老師的唯利是圖頗有幾分「心計」。

第三件事,一些老師以假期休息為由,堅決反對學校利用假期給學生考試,並以請假不來學校監考相威脅。按常理,為了保證教學進度,節約學生因考試而耽誤的上課時間,也不是什麼大事。事後,一位老師才道出了原委,原來反對考試的都是數理化和外語教師,這些老師平時在家裡利用假期給學生補課,有的是一對一的補,有的是實現小班化補課,收入非常可觀。如果學校佔用了假期,勢必擋了這些教師的「財路」,這才是一些教師反對學校佔用假期的真正原因。

唯利是圖者雖然是少數教師,並不能代表整個教師群體,但危害影響極大。細糾一下原因,有教師自身方面的,也有學校方面的,但最大的原因是,教師專業晉陞渠道擁擠,人生價值的歸屬感缺失。某學校具備晉陞高級教師資格的老師有七八十位,而每年給的指標3至4名,不少教師年齡已過40不惑,熬到退休也未必評上高級職稱,索性掙點錢平衡平衡心理。有的學校職稱評審排號時,不按教師的工作量和教育實績,把兼任學校領導職務的教師一律排在其他教師的前邊,甚至把只有行政職務而不教課的教師排在前面,完全違背了側重一線教師的國家精神,老師看在眼裡,氣在心上。

至於正高教師評審、特級教師的評定已經成了校長的專利,校長與局長畢竟是「同一戰壕里的戰友」,基層教育局把關上報,局長為了還「人情」,把每年的正高和特教指標輪流給城鄉各學校的校長,正校長輪完後是副校長。一位教初中數學的教師,因為教不了高中數學課,在該校取消初中後便自願調到一所初中,後因與縣裡頭頭「關係」搞得明白,「殺」回原來中學,併當上了高中校長,還評上了數學特級教師,一個高中數學課都教不了教師竟然能在高中當上數學「特教」,此事見證了「官本位」的魔力,也說明「官本位」的氣場在今天的校園裡有多大!

老師沒了專業晉陞通道,還能追求什麼,只能在掙錢上去尋求價值歸屬感。唯利是圖讓一些教師迷失了教師本性,他們可能在工作中做到兢兢業業嗎?

那麼,教師要不要在工作中做到惟命是從呢?

一位剛結婚不久的年輕女教師馬上要上高三了,學校領導找該教師談話,內容很簡單,上高三就不能要孩子,要孩子就不能上高三,碰巧這位教師剛剛懷孕,為了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豐富自己的專業技能,這位老師隱痛割愛,把孩子「流」了。待這位老師教完高三回到高一後想要孩子時卻遲遲不能懷孕,到醫院檢查後才知道是流產的後遺症導致不能懷孕,後來這位老師去北京做了兩次人工授精實驗都失敗了,萬般無奈,她請假在家呆了幾年專心吃藥和保養,最後才懷孕產子。

這位老師惟命是從所付出的代價還小嗎?正因為如此,一些教師開始打破「惟命是從」觀念的束縛。學校要開展每年一次的公開課活動,出課教師為每個學科組40歲以下的年輕教師,算起來全校大約出課教師有120人左右。每年按著學校的要求,都是在一個月之內就完成了,公開課期間,學校的通知版上每天都有出課教師的信息。可是到了今年,眼看公開課活動的最後截止日期已經臨近,卻遲遲看不到公開課活動的信息,哪位老師也不願做第一個出課者,怕成為大家的眾矢之的。校長急了,不斷找相關組長和教師談話,並且大會小會上不斷的動員。直到還剩下最後五天,通知版上突然出現密密麻麻的出課信息,全校一百多位教師井噴式地「完成了」出課任務。事後,校長說今年的公開課活動詭異,而教師卻不感覺有什麼詭異,多數老師認為,當公開課成為一種形式,並且與老師的利益無絲毫瓜葛的,誰還在惟命是從呢?

總之,教師既不能唯利是圖,也不要惟命是從。教師要有自己的精神寄託,教師成長既有專業成長,也有精神成長,精神成長是專業成長的根基和動力。如果沒有教師的精神成長,其專業成長也不可能有大的突破。如果一個教師內心是混亂的,就無法專註地從事教育工作。有了精神成長,才能改善教師的生命狀態,增強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推薦閱讀:

英國對政改表決結果失望 英媒稱反對派擔主責
凈空法師:印祖最反對送往生時摸摸頭頂熱不熱
利比亞反對派是徹底的賣國者!
媽媽43歲懷孕了,我堅決反對生下來,爸爸說出實情讓我長跪不起

TAG:成長 | 教師 | 精神 | 關注 | 反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