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格的社會性的理解

發佈於2016-04-20 20:17

①個人在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統一.是個人的尊嚴、名譽、價值的總和.在社會主義國家,每個公民人格平等,人格尊嚴受到法律保護. ②在心理學上,即「個性」. ③人的道德品質:人格卑下|高尚的人格.[編輯本段]人格的定義和特徵日常生活里我們所說的人格包含了許多含義,道德意義上的人格(與倫理、道德相對)、法律上的指一種資格(與權利義務有關)等等.而,我們在讀書的時候,能感受到書中作者所刻畫的各種人物的心理特徵,有的人英勇、有的人懦弱;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能覺察到周圍人各不相同的特徵,有的人勤奮、有的人懶惰.等等,這些心理特徵其實都是心理學意義上的人格.在心理學中,人格是探討個體與個體差異的領域.人格一詞的起源(英文personality)自古希臘語persona.persona最初指古希臘戲劇演員在舞台演出時所戴的面具,與我們京劇中的臉譜類似.而後指演員本人,一個具有特殊性質的人.現代心理學沿用persona的含義,轉意為人格.其中包含了兩個意思:一是指一個人在人生舞台上所表現的種種言行,人遵從社會文化習俗的要求而做出的反應.即人格所具有的「外殼」,就像舞台上根據角色的要求而戴的面具,反應出一個人外在表現.二是指一個人由於某種原因不願展現的人格成分,即面具後的真實自我,這是人格的內在特徵.關於心理學中人格的定義,比較流行的是:所謂人格,是指一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思想、情感及行為的特有統合模式,這個模式包括了個體獨具的、有別於他人的、穩定而統一的各種特質或特點的總體.在心理學中,還經常運用「個性」一詞表達人格的概念.我國的《大百科全書·心理學卷》中就有人格即個性的提法.人格是一個具有豐富內涵的概念,其中反映了人的多種本質特徵.1.獨特性一個人的人格是在遺傳、環境、教育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遺傳、生存及教育環境,形成了各自獨特的心理點.人與人沒有完全一樣的人格特點.所謂「人心不同,各有其面」,這就是人格的獨特性.但是,人格的獨特性並不意味著人與人之間的個性毫無相同之處.在人格形成與發展中,既有生物因素的制約作用,也有社會因素的作用.人格作為一個人的整體特質,既包括每個人與其他人不同的心理特點,也包括人與人之間在心理、面貌上相同的方面,如每個民族、階級和集團的人都有其共同的心理特點.人格是共同性與差別性的統一,是生物性與社會性的統一.2.穩定性人格具有穩定性.個體在行為中偶然表現出來的心理傾向和心理特徵並不能表徵他的人格.俗話說,「江山易改,秉性性難移」,這裡的「秉性」就是指人格.當然,強調人格的穩定性並不意味著它在人的一生中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生理的成熟和環境的變化,人格也有可能產生或多或少的變化,這是人格可塑性的一面,正因為人格具有可塑性,才能培養和發展人格.人格是穩定性與可塑性的統一.3.統合性人格是由多種成分構成的一個有機整體,具有內在統一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識的調控.人格統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當一個人的人格結構在各方面彼此和諧統一時,他的人格就是健康的.否則,可能會出現適應困難,甚至出現人格分裂.4.功能性人格決定一個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因而是人生成敗的根源之一.當面對挫折與失敗時,堅強者能發憤搏,懦弱者會一蹶不振,這就是人格功能的表現.[編輯本段]人格在靈魂心理學中的概念靈魂心理學屬於靈魂醫學(Soul Medicine)範疇,靈魂心理學給人格定義為,人格是人類獨有的、由先天獲得的遺傳素質與後天稟承的內外信使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能代表人類靈魂本質及個性特點的性格、氣質、品德、品質、信仰、良心以及由此形成的尊嚴、魅力等. 靈魂醫學認為信使是一切能夠表達生物體內部之間以及與外界溝通聯繫並發生相應生物效應的各種生物語言.[編輯本段]人格的結構人格是構成一個人的思想、情感及行為的特有的統合模式.它具有獨特性、穩定性、統合性、功能性.人格是一個複雜的結構系統,它包括許多成分,其中主要有氣質、性格、認知風格、自我調控等方面.自我調控是人格中的內控系統,具有自我認知、自我體驗、自我控制三個子系統.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結構弗洛伊德將人格結構劃分為三個層次:本我、自我、超我.1、本我:位於人格結構的最低層,是由先天的本能、慾望所組成的能量系統,包括各種生理需要.本我是無意識,非理性的.遵循快樂原則.2、自我:位於人格結構的中間層,從本我中分化出來的,其作用是調節本我和超我的矛盾.遵循現實原則.3、超我:位於人格結構的最高層.是道德化的自我.它的作用是:抑制本我的衝動;對自我進行監控;追求完善的境界.遵循道德原則.[編輯本段]民法理論中的人格民法中的人格,即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是法律賦予自然人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或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具體表現為人格權,如自然人的身體權、生命權、健康權、名譽權、肖像權等.[編輯本段]人格理論西方心理學家對人格心理學的研究,由於各自觀點及研究方法上的不同,先後出現了幾十種人格理論.這些理論從不同角度對人格進行了探討,現僅介紹其中的四種人格理論:特質論、多元類型論、心理動力論和人本主義理論.(一)特質理論人格特質理論(theoryofpersonalitytrait)起源於20世紀40年代的美國.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國醫學心理學家奧爾波特(G.W.Allport,1897~1967)和卡特爾(R.B.Carttell,1905~).特質理論認為,特質(trait)是決定個體行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組成元素,也是測評人格常用的基本單位.1949年卡特爾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了16種相互獨立的根源特質,從而編製了「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調查表」(SixteenPersonalityFactorQuestionair,16PF).(二)類型理論類型理論是20世紀30~40年代在德國產生的一種人格理論,主要用來描述一類人與另一類人的心理差異,即人格類型(personalitytype)的差異.人格類型理論有三種,即:單一類型理論、對立類型理論、多元類型理論.以下僅對對立類型理論作一簡要介紹,至於多元類型理論,在後面的章節將分別以氣質和性格類型學說加以討論.對立類型理論認為,人格類型包含了某一人格維度的兩個相反的方向.A—B型人格是這一理論的代表.福利曼和羅斯曼(Friedman&Rosenman,1974)描述了A—B人格類型,近年來,人們在研究人格和工作壓力時,常使用這種人格類型.A型人格的主要特點是性情急躁,缺乏耐心,外向,動作敏捷,說話快,生活常處於緊張狀態,社會適應性差,屬不安定型人格.具有這種人格的人易患冠心病.對冠心病患者的調查發現,A型人格的人數是B型人格人數的兩倍.B型人格的主要特點是性情不溫不火,舉止穩當,對工作和生活滿足感強,喜歡慢步調的生活節奏屬於安定型人格.(三)心理動力學理論弗洛伊德認為人格是一個整體結構,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組成.這三部分相互影響,對個體行為產生不同的內部支配作用.其中本我是屬於無意識的,自我和超我則一部分屬於無意識,一部分屬於有意識的.本我代表本能的力量,超我則是社會規範,兩者從根本上講是相互衝突的.自我的作用就是協調本我、現實和超我之間的關係,在遵循「現實」和「道德」的原則下,滿足本我的要求.可見,自我要為三個對象服務,而本我和超我在無意識領域中的衝突不可避免.健全的本我就是能尋求到某種方式,把這種內心衝突降低到最低限度.如果自我功能減弱、人格的三部分失去平衡彼此就會相互衝突,則容易導致心理疾患的發生.(四)人本主義理論以馬斯洛和羅傑斯為代表的人本主義論者提出了更為積極的人格理論.他們認為人是積極主動、追求自我實現的健全的機體,自我實現是人性的本質.人本主義提出人格的自我理論,包括自我觀念、積極關注、自我和諧和自我實現四個要點.自我觀念(selfconcept)是個體在其生活環境中對每一經驗的評估及與環境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如果一個人的行為方式作用於環境事物,產生的直接經驗與間接(評價性)經驗相一致,就會順利形成自我觀念.否則,自我觀念的形成就會遇到困難.積極關注(positiveregard)就是個體希望別人以積極的態度支持自己,如果獲得外界的積極關注越多,他的自我觀念將會越來越明確,進而形成健康的人格.自我和諧(selfcongruence)是指一個人自我觀念中沒有自我衝突時的心理現象.反之,自我不和諧包括:直接經驗與評價性經驗之間的不和諧;理想自我與真實自我之間的不一致.改變自我不和諧的方法在於向當事人提供一個和諧環境,對他進行無條件的積極關注,使他在這種自然環境中促進對自我的積極探索,形成健康和諧的自我觀念,發揮其實現自我的潛能.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是指個體趨向完美、趨向實現、趨向自我的保持與提高的傾向.它是激發個體行為和發展的基本推動力.個體要達到自我實現的需要,關鍵在於自我結構與經驗的協調一致,要具備經驗的開放、協調的自我、客觀正確的自我估價、無條件關注以及與人和睦相處等五個心理素質特徵.[編輯本段]影響人格形成與發展的因素人格的形成與發展離不開先天遺傳與後天環境的關係與作用.心理學家們認為,人格是在遺傳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漸形成並發展的.(一)生物遺傳因素由於人格具有較強的穩定性特徵,因此人格研究者更注重遺傳因素的作用.綜合現有的研究結果,作出遺傳對人格作用的簡要歸納如下:1. 遺傳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響因素.2. 遺傳因素對人格的作用程度隨人格特質的不同而異.通常在智力、氣質這些與生物因素相關較大的特質上,遺傳因素的作用較重要;而在價值觀、信念、性格等與社會因素關係密切的特質上,後天環境的作用可能更重要.3. 人格的發展是遺傳與環境兩種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人既具有生物屬性,又具有社會屬性.人在胚胎狀態時,環境因素的影響就開始了,這種影響會在人的一生中持續下去.後天環境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小到家庭因素,大到社會文化因素.這些因素對人格的形成與發展都有重要的影響.(二)社會文化因素每個人都處在特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中,文化對人格的影響極為重要.社會文化塑造了社會成員的人格特徵,使其成員的人格結構朝著相似性的方向發展,這種相似性具有維繫社會穩定的功能,又使得每個人能穩固的「嵌入」在整個文化形態里.社會文化對人格具有塑造功能,還表現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例如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勇敢的民族,這裡的「勤勞勇敢」的品質便是中華民族的共有的人格特徵.(三)家庭環境因素研究人格的家庭成因,重點在於探討家庭的差異(包括家庭結構、經濟條件、居住環境、家庭氛圍等)和不同的教養方式對人格發展和人格差異具有不同的影響.研究發現,權威型教養方式的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表現得過於支配,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來控制.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極、被動、依賴、服從、懦弱,做事缺乏主動性,甚至會形成不誠實的人格特徵.放縱型教養方式的父母對孩子過於溺愛,讓孩子隨心所欲,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有時出現失控的狀態.在這種家庭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多表現為任性、幼稚、自私、野蠻、無禮、獨立性差、惟我自尊、蠻橫胡鬧等.民主型教養方式的父母與孩子在家庭中處於一種平等和諧的氛圍當中,父母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和積極正確地指導.父母的這種教育方式能使孩子形成一些積極的人格品質,如活潑、快樂、直爽、自立、彬彬有禮、善於交往、富於合作、思想活躍等.由此可見,家庭確實是「人類性格的工廠」,它塑造了人們不同的人格特質.(四)早期童年經驗「早期的親子關係定出了行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後的行為.」這是麥肯依(Mackinnon,1950)有關早期童年經驗對人格影響力的一個總結.中國也有句俗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人生早期所發生的事情對人格的影響,歷來為人格心理學家所重視.需要強調的是,人格發展儘管受到童年經驗的影響,幸福的童年有利於兒童發展健康的人格,不幸的童年也會使兒童形成不良的人格,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對應的關係,比如溺愛也可能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特點,逆境也可能磨鍊出孩子堅強的性格.另外,早期經驗不能單獨對人格起作用,它與其它因素共同決定著人格的形成與發展.(五)自然物理因素生態環境、氣候條件、空間擁擠程度等這些物理因素都會影響到人格的形成與發展.有很多研究說明了生態環境對人格的影響.另外氣溫會提高某些人格特徵的出現頻率,例如熱天會使人煩躁不安,對他人採取負面反應,發生反社會行為.總之,自然環境對人格不起決定性的作用.在不同物理環境中,人可以表現出不同的行為特點.[編輯本段]認知風格與認知能力的差別認知風格是指個人所偏愛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認知的方式主要有:場獨立性和場依存性;衝動和沉思;同時性和繼時性.認知風格與認知能力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其差別是:(1)能力是指成就水平;而風格是指認知方式.(2)能力是指人們能夠達到的最高行為;而風格是指人們的典型行為.(3)能力是一種單極變數,由高低或好壞之分;而風格是指一種雙極或多極變數.無高低與好壞之分.[編輯本段]人格測驗人格測驗的方法很多.典型的有:自陳量表、投射測驗、情景測驗、自我概念測驗.1、自陳量表法.讓被試按自己的意見,對自己的人格特質進行評價的一種方法.有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驗和愛德華個人興趣量表.2、投射測驗.有羅夏克墨漬測驗和主題統覺測驗.3、情景測驗.性格教育測驗和情景壓力測驗.4、自我概念測驗.形容詞列表法、Q分類法.[編輯本段]人格的分類人格有生理類型和心理類型兩類.生理類型分類如古希臘體液的氣質分類、中國古代陰陽25人分類、E.克雷奇默的體型分類等.心理類型分類如榮格把人分為外傾和內傾兩類;E.施普蘭格爾把人格分為理論、經濟、藝術、社會、政治 、宗教6型.這些是根據人的思想、情感、感覺、意志等特點來劃分的.有代表性的人格理論分類①特質理論把人格當作許多個別特點的組合.認為對一個人的描述如能確實代表此人在某種情境下的行為特點,它也預示在另外的場合下他將會怎樣表現.這種行為的一致性和傾向性可概括為某人的人格結構,即特質,它是人格最基本的測量單元,也是行為不同於他人又相似於他人的原因.②精神分析人格理論創始人S.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為意識和無意識兩部分.意識只佔心理生活的小部分,是淺層的經驗部分;無意識是深層的、更重要的部分,對人的思想和行為起主導和決定的作用.弗洛伊德認為人格是一動力組織,其能量的來源是「里比多」(即性力).心理性慾的發展階段也就是人格的發展階段.任何階段的發展阻止或停滯都會對個體的人格產生持續的後效.弗洛伊德過分強調人格的本能和生物方面,受到其他新精神分析論者的批評和修正.他們強調社會及文化因素的決定性影響,被稱為精神分析「社會文化歷史學派」.③現象學人格理論把注意力集中在個人的當前和未來.如C.羅傑斯強調人的功能的完善性;A.馬斯洛的人的自我實現觀點等.他們都強調個人是如何知覺和解釋事物的,都重視個體對世界的獨有的觀點.[編輯本段]偽春菜人格所謂的偽春菜,就是一個桌面的小程式,開發的目的就是能為主人們處理電腦大大小小的事情,包括報時、檢查郵件、聊天、對時、檢視CPU的使用度、關心主人的身體等等,而GHOST的種類應有盡有,每種GHOST的外貌及個性都不一樣,不論是你想要羅莉型、大姊姊型、H型還是兄貴型 (笑,任何你意想不到的GHOST應有盡有,還可以幫GHOST更換SHELL,讓他的外有不同的變換(性格上是不變的),有如此多魅力這就是偽春菜吸引人的地方[編輯本段]九型人格它是講人的性格分成九種不同的類型,稱為「九型人格」,即:一號完美型,二號助人型,三號成就型,四號自我型,五號理智型,六號疑惑型,七號活躍型,八號領袖型,九號和平型.

推薦閱讀:

《迪迦奧特曼劇場版》主要講什麼?
日本已淪陷低慾望社會 中國的發展趨勢會怎樣?
龔雋:禪學的生命智慧———愛思想:學習型社會領航者
低智商社會:教育缺失18
如何確定運輸勞務的銷售額?

TAG:社會 | 人格 | 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