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以史為鑒」是天大的歷史謊言

「以史為鑒」是天大的歷史謊言

李健唐 從《春秋》開始,我國就開始有了官方角度上的歷史記錄,到後期,以《史記》為首的《二十四史》就更是被乾隆皇帝欽定為「正史」。事實上《二十四史》里的各部分,也無一不是經過「皇帝批准」的,這就註定了正史「為政治服務」這一扭曲性特質,而這一特質的共同核心「以史為鑒」則成了歷史長河中最大的謊言。 如果「以史為鑒」是面雙面鏡,一面是「借鑒歷史不重蹈歷史覆轍」,另一面則會是「尊重歷史不篡改歷史」。 歷朝歷代的君主們一開始都是扛著這面鏡子去編撰前朝和當朝史籍的,但最後都寫成怎麼樣了,現在的我們該心中有數。《二十四史》中的《史記》正是以「最大程度地還原真實歷史」著稱,因而後世一直將其視為史籍中的典範--這背後,其實也暗示著其他史籍都不同程度地摻雜有「水分」或不夠全面。象《資治通鑒》、《永樂大典》等浩浩巨著正是基於「正史」的不足而去編寫的,不幸的是,集前朝史籍大成的《永樂大典》至今只殘餘原本的4%左右,因此多數時候,我們唯有通過那些「正史」去辯證地分析相關歷史事件了(中國史上最全面的《永樂大典》被八國聯軍損毀、奪走了大部分)。 就「借鑒歷史不重蹈歷史覆轍」這點來說,我們今天看到的多是相反的事實。 經過了幾千年,我國歷史實際上就是不斷的反覆、不斷地重蹈著覆轍,這已成為了對人類的某種諷刺。一些描述外星人進攻地球的科幻小說就經常以這類「諷刺」為理由,覺得地球人很低等,所以要「滅了人類」。比如朝代的變更,我們都大致上能看到這樣的「規律」:無道昏君被有道者取代之,天下改朝換代;新朝建立後通常在前階段里都會存在若干政治風波、存在嚴重腐敗行為,然後在這樣的磕磕碰碰中達到鼎盛,鼎盛後自然就是下坡,最後又被其他人取代,如此不斷反覆循環。 總體看來,歷史這面鏡子是一直存在的,當政者們並非不知道「以史為鑒」的道理。正如許多煙民明知吸煙危害身體健康但依然吸煙一樣,歷代當政者們也是以同樣的做法去「藐視」著歷史這面鏡子罷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對許多皇帝來說,也許就如我們今天的「吸煙危害健康」一樣。如果說吸煙是慢性自殺行為,那麼,我國每一朝代的歷史就是個「慢性自取滅亡」的過程。象秦朝、元朝等朝代性子急了點,權當是「性格異常」吧。我甚至可以這樣去比喻歷史:史上各朝代就象是穿了不同衣服的同一個人,所以總會不自覺地在不同時間裡做同樣的事情、犯同樣的錯誤、撒同樣的謊。中國歷史其實就是一個人的歷史,那個人就是「中國人」,有時很偉大,有時也很醜陋。 實事型的帝王多喜歡借鑒從前辦些實事,好大喜功型的帝王則會更在意他留給後人的名聲,我國的那些「偉大帝王」則往往是「實事型」和「好大喜功型」的混合體。就拿乾隆皇帝舉個例子吧:他拿著鏡子照照從前,發現歷史上有許多事情是做得不對的,於是他借鑒下來辦了不少好事;他還發現有些事情確實不對但自己偏偏又很喜歡,怎麼辦呢?於是他偷摸摸地保留了下來(比如寵美女)並拒絕對外承認;當他拿著鏡子照照未來,發現不少讚揚他的評價時,於是有些飄飄然了;當發現也有不少負面的評價時,他立即就想到:這些負面消息是如何傳到後世的?於是他馬上著手修改,鏡子「尊重歷史不篡改歷史」的一面就成了謊言。象乾隆這樣好大喜功的皇帝,要讓他在自己的「正史」里留有適當罵名或批評是不可能的,於是我們才有了不被皇帝承認的「野史」(當然了,裡面會有罵皇帝的內容)。「正史和野史」有時會是「親兄弟」。將「野史」兄弟身上的鬍子剃了,下面閹了,他就成為皇帝喜歡的「正史」了;而未剃鬍子未閹割的版本則流落民間成為「趣談」,皇帝拿它沒轍,只好只好「非正統」為借口置之不理。 「尊重歷史不篡改歷史」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難得到保證的歷史本質。 比如我平日通過記日記來記錄自己的「歷史」,某天我走路時不小心踩了糞便難堪摔倒,於是我沒有將此記錄在自己的日記上,但或許已有一熟悉的旁人看到並記了下來。從皇帝角度看,那「旁人」寫的東西就是典型的野史了,皇帝可以不承認它的真實性,卻不能排擠它的存在(「文字獄」時候例外)。許多時候,史籍的最初版本都是較為完整真實的,但越刪減到最後就越是支離破碎,以至於經常出現已刪掉的內容細節在後面章節中「無意出現」的情形,這就為相關野史轉化為「正史」提供了「可乘之機」。再說回我那日記吧,假如我開始時候將每天發生的事情全部記下,包括摔倒、弄髒了衣服等。如果我後來覺得不雅只刪除了「摔倒」這部分內容,那麼後面提及的「弄髒了衣服」就成為了疑點。縱觀我們的歷史典籍,這樣的「疑點」實在是數不勝數,所以「尊重歷史不篡改歷史」也是個大大的謊言。 歷史上的「前車之鑒」事件何止千千萬萬,歷史典籍上的記錄紕漏又何止萬萬千千,這就是「以史為鑒」的真實面目:它並沒有讓後世從中借鑒到多少東西,也沒有為後世留下真實完整的記錄。歷史是由人記錄的,只要「人性」還無法完美,歷史就永遠無法被真實還原。 雖如此,「以史為鑒」畢竟是歷代統治者所喜聞樂見的,正如人們對「祝你長命百歲」等恭維話的看法一樣,明知是謊言,心裡卻很受用。「以史為鑒」是歷代編撰史籍時打的旗號,其本質卻是「祝你長命百歲」,所以我們看歷史時的「原來如此」經常未必是「如此」的。人家恭賀你「長命百歲」時你不會真的相信吧?
推薦閱讀:

90年歷史畫卷 19
和珅被扳倒後,真正幫他的竟是他這個「老對頭」,歷史讓人想不到
星戰|專訪北大教授羅新:星戰世界為何令歷史學家痴迷
成吉思汗五征西夏 - 歷史回眸 - 文史天地
願你居廟堂之高白馬前程,處江湖之遠知己天涯(2)

TAG:歷史 | 謊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