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併發症有哪些?

健康圈內人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資深健康圖書編輯 03-29 15:12 42贊

三位糖尿病患者講述併發症:後悔當初沒控制好血糖

無病高枕無憂,有病心急如焚,是國人對待病情的特點。尤其是作為慢性病和富貴病的糖尿病,它既不會像癌症一樣致死,又不像子宮肌瘤等病需要切除。

一些患者即使在被確診為糖尿病後,也不著急控制,可是糖尿病很容易引起一系列的併發症,當併發症到來的時候,便會有「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的感覺。

足病:三年平安無事,病來需截肢,嚇壞了老爺子

張大爺是個機關單位的老幹部,三年前,張大爺卻在體檢中檢出了糖尿病。

這可急壞了他的孝順兒子,花了很多錢給自己的父親做治療,每頓飯悉心調理,過幾年一體檢,正常了!一家人樂開了花。

張大爺終於可以肆無忌憚的吃好吃的了,這一吃就是三年,三年後,張大爺終於退休了,眼看著病也好了,休也退了,該安享晚年了。誰曾想,有一天他在家自己修腳,不慎將腳弄破了,過了兩個星期,傷口很疼,還沒有長上,他發現腳開始流膿,再過一段時間,傷口越來越大並開始潰爛。一個月後,孝順的兒子趕緊帶他去了醫院,醫生說,只能截肢了。

糖尿病足是治療費用很高的嚴重慢性併發症之一,它是由於糖尿病導致神經系統和微血管循環系統紊亂造成的,糖尿病患者中15%~20%在病程中發生足潰瘍,嚴重者會被截肢。很多糖友認為一個小小的傷口算的了什麼,要不了命,但是因為糖尿病失去一隻腳,想必也是無比痛苦的事情!

糖尿病患者要足夠重視自己的病,嚴格進行足部護理,防患於未然。每日溫水泡腳,其家人在患者泡腳前,應用手幫忙試一試水溫,避免患者燙傷。

為了患者的腳部健康,請在其泡腳後及時塗上護膚油,每天要記得檢查患者的腳部是否有傷口,如果發現異常馬上求醫,以免更嚴重的事情發生。

眼病:糖尿病還會引起視網膜病變?

坐在醫生面前的王阿姨,無論將眼睛眯成什麼樣子,她都無法看清眼前的醫生的樣子。

一年前,醫生告訴她得了糖尿病,很危險。王阿姨撇了一眼醫生,說「你們這些醫生就會說的聳人聽聞的話然後騙我們這些老百姓的錢」,一年後,王阿姨的視力一天比一天模糊,才想起來那天醫生說的話。

高血糖會對眼睛直接造成損害,為了預防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必須嚴格控制血糖,並從確診之日起,每年去專業眼科醫院檢查眼底及視力。一旦病變,必須積極治療。

性無能(ED):兩年病程讓男人不行了!

47歲的王先生是某企業小有成就的領導,坐在醫生面前的他卻顯得有氣無力,哈欠連連。據他說,最初患病時,和妻子的房事還算可以,但過了一年,發現確實出現了問題,性功能有所退減。為此,他去買了很多壯陽藥物,凡是有這功能的藥品,他都服用了, 但並無效果。

王先生說:「早就聽說了糖尿病的併發症中會有性功能障礙,沒想到真的這麼嚇人。」

男性病友普遍認為,患了ED就無法做真男人了,受到驚嚇的他們吃了各種補藥保護自己的性能力。但盲目吃補藥,不但起不到壯陽的作用,反而會越來越虛。

患了糖尿病應儘早攻克,就算控制好了血糖,也要時刻警惕不應懈怠。

以上部分內容節選自《糖尿病飲食宜忌》(向紅丁主編,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

向紅丁教授:衛生部首席健康教育專家,北京協和醫院主任醫師、糖尿病中心主任,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博士生導師,北京糖尿病防治協會理事長,北京健康教育協會副理事長。

閱讀全文 評論 分享

韶韶健康 中國營養學會會員 03-30 13:51 7贊 踩 歡迎關注頭條號:韶韶健康

案例

34歲白領經常熬夜加班,右耳突發性耳聾了!這名年輕人右耳聽力明顯下降已經3天,工作壓力大,經常熬夜,三天前感冒後出現右耳聽不清的癥狀,當時患者未予以重視。患者自行服用感冒藥後,得不到緩解,同時出現耳鳴吱吱聲後,就醫。經醫院檢查,患者右耳聽力重度損失,確診為右耳突發性耳聾。

突發性耳聾又稱特發性耳聾或暴聾,是耳鼻喉科的一種急症,患者聽覺原本是正常的,在無任何先兆的情況下突然聽不到聲音。

突發性耳聾

突發性耳聾有一下特點:經常熬夜、工作壓力大、長期疲勞、睡眠不足。

突發性耳聾是耳鼻喉科的急症,該病的治療與預後與是否及時有關。如果突然發現聽力下降、耳悶、耳鳴等癥狀時,務必及時就診,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期。

壓力大致耳聾

一般突發性耳聾在發現之後就需要立即進行治療,在臨床上一般會採用高壓氧、擴血管、營養神經為主的治療,當然每個人具體的情況不一樣,醫生也會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治療方案。

通常治療一個月左右時,就能看到是否有效,有一部分突聾患者在治療後可以恢復,有一部分不能恢復,一般在三個月左右聽力會趨於穩定。

助聽設備

治療三個月後,可以測聽一下和治療前對比一下,如果聽力還存在損失,也要考慮及早使用助聽設備。

慢性病增加耳聾的風險

隨著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人群的增多,這些疾病已成為誘發老年性耳聾的一大類危險因素。近日,美國多家媒體都載文介紹,三高人群應該預防他們潛在的聽力風險。

高血壓會導致全身血管病變

影響到身體許多組織器官的微循環,其中包括內耳微循環,造成內耳血氧缺乏,導致聽力減退。發表在《每日郵報》上的這一研究稱,隨著高血壓病情的加重和患者年齡的增加,聽力損傷會更加明顯。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多項研究發現,高血壓不但會導致聽力喪失,還特別容易導致高頻聽力的下降。高頻聽力一旦下降,就會影響日常話語交流。

糖尿病會增加失聰危險

《臨床內分泌和代謝雜誌》刊登日本新潟大學堀川千華及其同事完成的一項新研究稱,即使考慮到衰老和噪音環境等因素,糖尿病患者的聽力問題發病率仍然比非糖尿病的健康人群高兩倍多。堀川千華分析指出,長期高血糖會導致血管受損,聽力喪失危險隨之增加。這是因為血糖會損害耳內神經和組織,破壞聽覺能力。今年早期美國研究發現,女性糖尿病患者,特別是糖尿病病情沒有很好通過藥物控制的患者,更容易發生聽力喪失問題。

高血脂是如何傷害聽力的

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新研究稱,他們分析了10萬多名高血脂患者的資料後發現,高血脂導致的耳聾大多發生於中老年患者中,且發病過程緩慢。究其原因,高血脂可導致內耳脂質沉積,過氧化脂質增加,內耳細胞損傷,血管萎縮,最終導致耳聾。另外,由於高血脂會導致血液黏滯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加,誘發動脈粥樣硬化,造成內耳血流緩慢及供血不足,導致聽力下降。

對此,美國國家耳科協會建議,三高患者更應保護聽力。具體包括:

1.積極治療,控制三高病情。

2.定期檢查聽力,一旦出現耳聾,最好在6小時內就診,病情超過3個月,聽力恢復幾率就很小了。

3.避免環境噪音損傷聽力,盡量不參加環境噪音大的娛樂活動。

4.遵循「5分貝原則」——噪音每增加5分貝,允許暴露在這種噪音環境中的時間就應該減半。

5.高血脂症患者除了藥物治療之外,還應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食品,既可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又可防止高血脂導致的耳聾。

閱讀全文 評論 分享

中國疾控中心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方帳號 04-20 14:45 25贊

糖尿病患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將危害神經系統、全身大小血管,導致併發症的發生,造成組織器官損壞,危害嚴重。糖尿病併發症分為急性併發症和慢性併發症。急性病發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滲綜合征、乳酸性酸中毒和糖尿病低血糖症。上述急性併發症一旦發生,病死率很高。慢性併發症包括:血管併發症、糖尿病腦血管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足、糖尿病骨關節病及口腔疾病。糖尿病併發症是糖尿病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

閱讀全文 2評論 分享

朴羅圈 10-27 16:01 49贊

糖尿病的併發症出現都是慢慢出現的,都是有預兆的,如

1、口渴、咽干:提示血糖升高,血粘度增大。有些人由於口渴中樞不敏感,儘管血糖增高,但無口渴癥狀。

2、疲乏無力:機體細胞內代謝產物堆積,幫有嚴重疲乏無力。

3、血壓上升:血糖上升,則血容量增多,出現血壓高。

4、周身發脹:提示血糖降低過快,造成細胞內水腫。

5、腹脹便秘:可能是胃腸平滑肌無力、自主神經受損、雙胍類藥物服用過多。

6、頭痛頭暈:兩種情況易發生頭痛頭暈:血壓高和低血糖。

7、皮膚脫屑:皮膚乾燥、脫屑、奇癢,提示有皮膚癥狀。

預防:監測血糖變化情況,注意平時飲食習慣,建議按照糖尿病食

閱讀全文 評論 分享

陶海亮 03-08 11:03 6贊 踩 閱讀全文 評論 分享

社會先知 04-27 19:36 1贊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患糖尿病時長期存在的高血糖,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接下來我們看看有哪些併發症:

糖尿病常見併發症:

1、糖尿病性神經病變

  糖尿病性神經病變,是糖尿病在神經系統發生的多種病變的總稱。它包括植物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運動神經系統,周圍神經系統等等。其中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合併症。周圍神經病變又分為多發神經病變和末梢神經病變。病變可單側,可雙側,可對稱,可不對稱。突出表現為雙下肢麻木、脹痛、伴有針刺樣、燒灼樣異常感,很難忍受。有的患者可出現自發性疼痛閃電樣痛或刀割樣痛。

2、糖尿病性心腦血管病

  糖尿病人常常伴有高血脂、高血壓、血管粥樣硬化,極易患心腦血管病。糖尿病性心臟病通常是指糖尿病人並發或伴發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糖尿病性心肌病,以微血管病變、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所致的心律及心功能失常。

3、糖尿病性腎病

  糖尿病性腎病,是對糖尿病患者危害極為嚴重的一種病症。病變可累及腎血管、腎小球、腎小管、和間質。常見的腎臟損害是糖尿病性腎小球硬化症,小動脈性腎硬化、腎盂腎炎、腎乳頭壞死、尿蛋白等。其中糖尿病性腎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特有的腎臟併發症,臨床上通常稱其為糖尿病性腎病。糖尿病性腎病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4、糖尿病下肢壞疽病變

  糖尿病下肢壞疽,是由於糖尿病長期得不到很好控制,發生動脈硬化,出現了下肢大血管和微血管的病理改變。他的發生機理是:當糖尿病患者的下肢發生動脈硬化後,血管內皮細胞損傷,血液中的紅細胞、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強,使血液呈高凝狀態,促使血栓形成,引起管腔狹窄以致血管阻塞,造成下肢或中部缺血、缺氧以到壞疽發生。

5、糖尿病性眼病

  糖尿病所並發的眼部疾病常見的有7種: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糖尿病性色素膜病變、糖尿病性白內障、糖尿病性視神經改變、糖尿病性視網膜脂血症、糖尿病性青光眼、糖尿病性屈光改變。其中最常見的是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它是糖尿病致盲的重要原因,其次是糖尿病性白內障,也是糖尿病破壞視力最常見的合併症。

6、糖尿病性性的功能障礙

  大多數糖尿病患者都有陽痿、早泄、性慾低下,月經紊亂等等性功能障礙,可與糖尿病癥狀同時出現,但大多數在糖尿病癥狀之後出現。醫學認為糖尿病對性功能的影響可能與血管病變、骨盆植物神經病變有關。

  最後提醒各位糖友:糖尿病併發症眾多,而且每一種都會對我們身體造成很大的損害,所以糖尿病病人一定要做好相應的預防工作。

閱讀全文 評論 分享

cassie0309 10-26 22:05 28贊

癥狀有:

1、皮膚瘙癢乾燥無汗、肢端涼、水腫或乾枯,常有色素斑及汗毛脫落。

  2、常有肢端疼痛、麻木、感覺異常,深淺反射遲鈍或消失、腳踩棉絮感、鴨步行走,間歇性跛行,靜息痛,下蹲起立困難,常持杖行走。

  3、肢端營養不良、肌肉萎縮、肌張力差、關節韌帶易損傷。

  4、常見跖骨頭下陷、跖趾關節彎曲、弓形足、槌狀趾、雞爪趾、夏科關節、骨質破壞可發生病理性骨折。

  5、肢端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血管腔狹窄處可聽到血流雜音。

  6、壞疽初期常因水皰、血皰、糜爛感染等誘因逐漸發展為潰瘍、壞疽或壞死。

糖尿病與遺傳、不健康生活、缺少運動、肥胖等有關,所以糖尿病要從三個方面進行預防:

1.合理調整飲食結構:控制每日攝入食物的總熱量,日常飲食宜低脂肪、適量蛋白質、高碳水化合物;

2.增加活動量:保持運動對於1型糖尿病的預防至關重要,每天運動30分鐘,可以選擇散步、慢跑、游泳等運動;

3.定期血糖檢查:有肥胖或超重、血壓與血脂有點偏高、有糖尿病家族史等糖尿病患病高風險者,30歲以後每三年測一次血糖。

閱讀全文 評論 分享

牛奶和吐司 10-27 10:06 41贊

糖尿病的併發症有:

  1. 糖尿病腎病

  2. 糖尿病眼部併發症

  3. 糖尿病足

  4. 糖尿病心血管併發症

  5. 糖尿病性腦血管病

  6. 糖尿病神經病變

說幾個最嚴重的併發症的預防方法吧

一:心腦血管併發症

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腦血管病的風險比非糖尿病人群高出2-4倍,高血壓和血脂紊亂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心腦血管併發症,而且這類併發症發生早、發展快、影響範圍廣,是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

預防和治療:

  1. 改變生活方式

  2. 減少糖類、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的攝入

  3. 避免飲酒

  4. 增加運動量,降低BMI

  5. 定期檢測血糖、血脂、血壓異常,一旦發現異常及時採取措施。

二: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微血管病變導致的高度特異性併發症,是造成20-70歲成人新發失明的最常見病因,臨床表現有微血管瘤、有出血、滲出等。

預防和治療:

  1. 一旦確診糖尿病應先進行眼部檢查

  2. 無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患者建議每1~2年進行檢查一次,輕度病變患者每年進行1次檢查,重度病變患者一年檢查2~4次,妊娠期婦女需增加檢查頻率。

三、糖尿病腎病

糖友中有高達20%-40%的人發生糖尿腎病,目前已經成為終末期腎病的主要原因。早期表現為尿中出現微量白蛋白,隨著癥狀加重會導致腎衰竭。

預防和治療:

重!在 !早!期!治!療!

  1. 低蛋白質飲食;

  2. 控制血糖和血壓;

  3. 合理控制體重;

  4. 戒煙並適當運動等。

四、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而且治療費用高昂,治療過程複雜。在我國三級醫院中有27.3%的截肢發生在糖尿病患者中,即使截肢術後五年內的死亡率高達40%。

預防和治療:

在所有慢性併發症中,糖尿病足病癥狀比較明顯,所以如果能及早發現,儘早治療,就能大大減少截肢率和死亡率。因此, 重!在 !早!期!治!療!

  1. 在初期出現肢端麻木,發涼,腳下垂時呈紫紅色時就要嚴格控制血糖,注意檢查和預防腳部出現傷口。

  2. 出現傷口引起的潰爛甚至形成深度潰爛時及時用中醫藥如去腐生肌噴劑進行創面癒合治療,直至痊癒。

  3. 當嚴重感染已造成骨質破壞,部分足趾或部分手足發生濕性或乾性嚴重壞疽或壞死甚至肢端變黑,波及踝關節及小腿時就要進行調節血糖、抗感染、營養神經、改善循環、清創換藥、營養支持治療甚至最後截肢,家庭負擔也會因此更加沉重。

「糖」友們一定要提高警惕,首先是預防併發症的發生;再者要定期篩查,及時發現,及時治療,延緩併發症的進展。做到這些,「糖」友們就能避開糖尿病「陷阱」,享受美好生活。

閱讀全文 評論 分享

海底的魚岸上游 12-04 11:21 7贊

病程較長、控制較差的糖尿病人常伴有各種併發症或伴隨症。多種感染顯然屬併發症,酮症酸中毒等可能為本病惡化的嚴重表現,微血管病變基礎上所致的病理如腎臟病變、眼底病變、神經病變等為糖尿病重要的慢性併發症,但大血管病變如動脈粥樣硬化及其心、腦、腎等的病變和高血壓等與糖尿病關係雖密切,也可見於非糖尿病者,則是否為併發症,尚需具體分析。

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昏迷

二、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滲性昏迷

三、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四、感染常見的有下列幾組:

1、皮膚感染:如體癬、指甲癬、足癬及癤癰等化膿性感染很常見,有時可釀成敗血症。

2、結核:特別是肺結核,一旦得病,擴展迅速,蔓延廣泛,病灶多系滲出性二酪樣肺炎,易成空洞,發病率比常人高3~5倍。隨肺結核等控制情況而波動。

3、泌尿系感染:其中以腎盂腎炎、膀胱炎為多見,有時伴真菌性陰道炎,感染不易控制,須與嚴格控制糖尿病同時進行,方可獲得較好療效。國內壞死性腎乳頭炎少見。

4、膽囊、膽管炎、膽石症、牙周炎、牙齦溢膿及鼻竇炎等。

閱讀全文 評論 分享

赤炎孤冥狼 10-30 07:37 26贊

糖尿病併發症是一種常見的慢性併發症,主要是由糖尿病病變轉變而來的微血管和大血管病變,後果相當嚴重。足病(足部壞疽、截肢)、腎病(腎功能衰竭、尿毒症)、眼病(模糊不清、失明)、腦病(腦血管病變)、心臟病、皮膚病、性病等是糖尿病最常見的併發症,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 除了慢性併發症,還有一種更為致命的急性併發症,急性併發症是指糖尿病急性代謝紊亂,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滲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以及在糖尿病降糖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乳酸性酸中毒及低血糖昏迷。

閱讀全文 評論 分享
推薦閱讀:

生活百科:如何防治糖尿病併發症
糖尿病併發症
血糖高,看是否犯了這9個錯?
寶媽講述:從酮症酸中毒昏迷80多小時,到寶寶平安出生

TAG:糖尿病 | 糖尿病併發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