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治和超越個人主義---從黃玉順文章說起(微論)

對治和超越個人主義---從黃玉順文章說起(微論)

【1】黃玉順先生在《論陽明心學與現代價值體系——關於儒家個體主義的一點思考》中介紹了安樂哲教授一個觀點:「今天的西方特別是他的國家美國,出現了很多問題,都是因為個人主義或者叫做個體主義的泛濫。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儒學。」安教授說得對。西方現代文明的哲學背景是個人主義,唯儒學可以對治和超越個人主義。

【2】黃先生說:「儒學的現代化,包括儒家的個體主義,至遲可以追溯到陽明心學、陽明後學。在我看來,這才是陽明心學的最大意義所在。」非也非也,儒家重視個體,卻非個體主義,而是仁本主義,陽明學也不例外。陽明學無論怎麼現代化,都不可能降為個體主義。仁和良知,是個體性和集體性的統一。

【3】在政治上,儒家對於神本主義、君本主義和民族主義、國家主義、社會主義等等各種集體主義,是抵禦和批判;對於個人主義,則是提升和超越。蓋儒家以仁為本,比起個人主義具有更高的真理性正義性,可以為現代文明提供雄厚的道德資源,補其道德之不足,導其政治更文明。

【4】個人主義是一種相對於集體主義的政治哲學,以個人為本位,強調個體的重要性根本性。西方普世價值和民主制度都是在個人主義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個人主義優於集體主義,有一定的正義性;又遜於仁本主義,不識良知天性故。荀子說「莊子蔽於天而不知人」,個人主義恰相反,蔽於人而不知天。

【5】西方現代文明的諸多弊病,歸根結底源於個人主義。並非「西方的個人主義過頭了所以造成了這些問題」,個人主義本身就是問題的根源。邵雍說:「學不際天人,不足以謂之學。」東海曰,學不通天人,不足以謂之通。個人主義不通天理天道,其學術品質從根本上限制了西方現代文明的品質。

【6】說儒家是集體主義,固然悖謬;說儒家是個人主義,同樣錯誤,是對儒家的狹化矮化。個人主義的集體精神、道德精神很有限,人權關懷、自由追求有餘,人格建設、良知涵養不足,這就從根本上制約了西方價值和文明的高度。西方文明無論如何發展,永遠無法象仁本主義那樣成就王道、實現大同。

【7】仁本主義分為內聖外王兩大範疇。就內聖而言,可稱為人格主義。仁為人之本,仁性是人格的核心。個人主義重視人權和自由,人格主義強調人格的健美。養浩氣,致良知,尊德性,立人極,明明德,為仁由己,四勿四絕,自作元命,以天下為己任,先天下之憂而憂等等,都是人格主義的功夫或表現。

【8】仁,既有個體性又有集體性,既有內在性又有超越性。天命之謂性,仁性即天命之性,人人皆有,故仁有個體性;不僅「中國一人,天下一家」,而且「萬物一體」,故仁有集體性,小到一家,大到宇宙,都屬於集體範疇。仁性既內在於每一個人又超乎形體之上,內在性與超越性統一。

【9】孔子說:「仁者愛人。」孟子說:君子「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這是從內向外,愛有差等而無局限,大愛無疆;孟子又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身之本在仁,這是從外向內收。從內向外,仁是起點,是仁愛的發端;從外向內,仁是歸宿,是生命的根本。2017-7-11餘東海集


推薦閱讀:

一篇感動了天下百萬父母與子女的文章
《Cell》雜誌22篇微生物文章文章為微生物組領域瘋狂打Call!
(原創文章)磨合
這篇文章,可能顛覆你對生死的認知

TAG:文章 | 超越 | 個人主義 | 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