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代宗師:葉淺予

葉淺予梅蘭芳

一代宗師

文-樓家本

中國古代知識分子至少從唐人王維、張的破墨山水、王洽的潑墨山水就已開始形成藉水墨的活潑畫語,表達部分感覺、思維。延綿至今不絕,不知不覺也有千餘年了。

如果考慮到中國畫法中的水墨性因素,則這種畫語更可以上溯到六朝時期。隨著歷史推移水墨語言日趨精緻完善,士大夫對這種水墨性體驗的敏感也與日俱進。然而到了20世紀初,傳統的水墨語言在現代工業文明的影響下遭到了巨大的衝擊,起了前所未有的巨變。

葉淺予印度婆羅多舞姿

單論人物畫領域,幾千年的中國人物畫已經積累了相當的傳統。六朝時期的人物畫以文學題材為主,講求教化、借鑒功能,宗教人物畫則是承襲西域傳來的風格。隋唐時期人物畫的教化功能獲得延續,同時吸收、消化了外來藝術,經過整合出現了新的樣式,如周、吳道子等人的作品。

五代又出現極具個性的畫家貫休。宋代人物畫,大體沿著個性化方向發展,現實的說教功能開始減弱,如梁楷的「潑墨仙人」、李公麟的「維摩詰變相」等等。從此以後,人物畫就單純在技巧上精益求精,到明代出現了諸如陳洪綬的大師。

葉淺予程硯秋在舞台上北京畫院藏

從人物畫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雖然經過了千餘年,人物畫並不具備與時代同步的藝術特性,而是停留於對宗教的描述、對人物的表現等實用功能之中,同時形成一套密不透風的筆墨體系。

這兩方面的壓力就是葉淺予創作人物畫的真實時代背景。而如何在傳統的筆墨中,創造新時代的人物,如何面對傳統的既定筆法……這些都是葉淺予面臨的問題。

葉淺予少女圖

本世紀初,有識之士起而倡導畫學革命,代表人物如康有為,將批判的矛頭直指元四家之超逸淡遠,主張「合中西而為畫家新紀元」,從此開始了長達半個多世紀「洋為中用」的現代轉換歷程。

葉淺予峇厘神曲

徐悲鴻、蔣兆和等人率先走出了一條借鑒西方寫實繪畫的中西融合之路,將光影、明暗、體積等語彙引入水墨性表達,以西洋畫法改造中國畫法。這種變革拓寬了傳統水墨語言的表現範圍,但水墨是一種表現性材料而不是塑造性材料,在模擬表面真實的過程中,它只會喪失自身特性,與油畫、版畫等同。在此時,張大千等人又走了一條與前者相反的路,以更深入傳統,大量臨摹古代壁畫,以更堅實的傳統繪畫語彙抵禦西化的浪濤。葉淺予既沒有走蔣兆和的路子,也沒有照搬張大千的筆法。而是另闢新徑,開創屬於他在轉向國畫以前,有著十餘年的漫畫、速寫經驗,在這十餘年裡,他養成了關心現實生活、掌握社會脈動的習慣。

葉淺予印度舞女

「要畫好運動中的形象,必須發揮記憶形象的能力。說實話,任你眼快手快,絕對趕不上演員的動作快,所以,要靠腦子記,要記住運動的特徵和規律,以便進行由表及裡、由此及彼、舉一反三的想像和推測。想像和推測是記憶的發展,是造型創作的重要思維活動,畫速寫是鍛煉這種思維活動的好方法。」

除了速寫、漫畫以外,古代傳統藝術更是他藝術的來源。40年代葉淺予曾隨張大千更深廣地進入中國山水、花鳥、人物畫傳承氛圍,在接觸到魏唐各代佛教壁畫的大量摹本後,使他對人物造型的典雅,及音樂舞蹈的節律在畫中的具體表現,有了深入的了解。他在張大千處學習到了中國畫技法,並且很快妥貼運用在自己的印度舞蹈人物創作之中。40年代中後期,葉淺予又大量臨摹陳洪綬的作品,在線條的運用上獲得了更高的造詣。

葉淺予延邊之舞

漫畫、速寫與傳統是葉淺予建立風格的三個重要來源。與同時代的大多數畫家相比,葉淺予的最大特點就是他發揚了傳統人物畫乃至傳統藝術中的審美觀。形神兼備是他遵循的觀點,他反對過分地死摳細節,也反對過分的逸筆草草、不求形似。以他的創作為例,他總是追求似與不似間的藝術趣味。

然而葉淺予的這種形神觀,又不是傳統筆墨模式下的形神兼備,而是一種擁抱生活的形神兼備。

葉淺予印度舞

多年的漫畫創作生涯,使得葉淺予學習以平凡百姓的眼光去看世界,這種逐漸根深蒂固的觀察方法,為他所熟悉的傳統形神兼備論帶來鮮明的時代特點。速寫是葉淺予發掘生活、深入生活的有效途徑,為他的筆墨運用注入了新的活力。

葉淺予對於中國藝術的貢獻也在於此。他用自己對現實生活的感受,生於斯長於斯的觀察方法大大拓寬了傳統文化的審美觀,將它們落實於創作之中,貫穿到日常教學之中。

葉淺予夏河之舞

葉淺予的藝術就是他個人審美、藝術觀具體而生動的展現,就像他常常強調的:「畫家的職責不在於如何把具體的事物搬上畫面,向人們圖解某種特定的時代感,而在於如何涵括出生活里所提示的思想意義,藉著藝術形象,讓觀者得以細細咀嚼,悟出其中的道理。」

葉淺予維吾爾舞姿

葉淺予先生在文人書畫為鄉習門風的江浙,藝術闖蕩在上海洋場,面向大眾反映時代的速寫漫畫,是他29歲到39歲全身心投入的藝術人生,從內容到形式市民大眾雅俗共賞,被稱為新吳友如,當時的視覺明星。1947年40歲,因徐悲鴻邀聘執教於北平藝專,後又當國畫系主任一直到1966年,1979年平反後恢復系主任。解放後擔當美協副主席兼秘書長,一直到逝世都在全國美協副主席職務上。1981年中國畫研究院建立,作為副院長決策定向。

葉淺予印度獻花舞

「文革」後又是中國畫系研究班的導師。所以解放後中國美術界的風雨表,中國畫面臨時代、政治,教育改革中國畫現代教育體系的構架,當時與中央美院革、蘇、素、油老大的抗爭、生存和北京畫院老畫師繼承創新糾葛,及中國畫研究院宗旨這些葉淺予是都首當其衝的。在認識到虛無主義和保守固封均是發展民族繪畫的障礙,在極左天下「普及是無產階級,提高是資產階級」的陰影下,研究祖先如此豐厚的美術、美學遺產,卻需偌大的勇氣,葉淺予在1956年到1962年以線描、中國畫的構圖、色彩、透視,中國人物畫的基本功,中國畫的藝術技巧為題寫文講座推波助瀾。

葉淺予舞女

1979年撥亂反正後重新擔當國畫系主任,制定完善中國畫獨立教育體系,針對「文革」間多年積累的人才辦了兩期研究生班(人物16名,山水花鳥各5名),研究生班的創作論文都風格多樣,內容深睿,受到社會好評。這些中國畫碩士畢業後都成為美術界的中堅,應該是建國以來因改革開放,葉淺予在最少受干擾的情況下體現他對中國畫教育方向的探研與規範,在教學過程中葉提出32字的要求:「取長補短,因材施教;自學為主,啟導為輔;涉獵中外,吞吐古今;鼓勵獨創,打破劃一」。

葉淺予印度舞

二十多年的教學,他桃李滿天下,但也佔去了不少創作時間。「文革」浩劫中三年牛棚、七年牢,還加上當四年「校雜工」,才解脫苦難。兩次大手術心肌梗塞、結腸癌雖未見閻王,卻都剝奪了他揮筆丹青的寶貴光陰。葉淺予一生經歷多少毀滅性的災難,卻始終是個忘我的畫家。他的漫畫作品數千、速寫上萬,插圖、國畫的量與質都是驚人的,還有幾十萬字的詩、文。

葉淺予舞女

他的速寫簡潔大方、洒脫有力,是一致公認的逸品。舞蹈人物更是雅俗共賞的壓軸之作。從他的筆下,更多的觀眾感到了人類精神的內在律動,分辨出大千世界的真善美與假醜惡。他為時代打開了一頁新窗戶,以淡泊而又熾烈的情態,創造出一個只有色、線、舞的純凈世界。

葉淺予舞蹈

儘管這是多元的時代,我認為葉淺予在藝術經絡上突出的是「中而新」,也可說是「中化洋」,這要比「洋化中」或「洋而新」「中而古」「洋而古」都要強、正、到位。特別是從中國人物畫的發展弘揚方面和顧愷之、吳道子、李公麟、武宗元、陳老蓮、任伯年一脈相承,但又不是老傳統派中講究的仿誰、摹哪個,是經絡鏗鏘不是器官的嫁接,無形無影,但是內動潮湧浪嘯,所以世紀交替在當今,錢、權、虛名,仍然流行的浮華渾沌世道中,回顧葉淺予作為承前啟後中流砥柱的畫壇宗師其現實意義重大,他在美協、美院、畫院、藝術界的巨擘足跡深需品鑒、研思。

葉淺予維吾爾族少女

葉淺予快樂的羅索

?

葉淺予(1907-1995),學名綸綺,字綠茶。生於浙江桐廬縣。早年自學繪畫,才華橫溢,勤苦創新,承前啟後,開國畫人物之時代新風,是當代傑出的中國人物畫大家。葉淺予是漫畫大師,速寫巨匠,國畫宗室。作畫擇善擇要,筆墨伸展自如,線條暢如流水,設色凝重洗鍊,畫風洒脫。強調形神統一,注重古典與現代美的結合。曾任北平藝專教授、國畫系主任、中國美協副主席兼秘書長、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主任、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等職。

推薦閱讀:

看了李小龍拳譜,媽媽再也不擔心我看不懂《一代宗師》了
兩個人的武林——《一代宗師》
[證武·影像]「一代宗師」陳發科先生陳式太極拳《拳照》視頻版,珍貴!
從陳溝偷拳到一代宗師 走進楊露禪故居

TAG:一代宗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