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課程序號1291)

第一章 語文課程的哲學思考學習目標:1. 了解語言和文化的關係2. 理解「文學是語言的藝術」的內涵3. 學習從哲學高度思考語言和文學的關係第一節 語言與文化:「背景」與「領域」一、語文課程的核心內容:語言與文學二、語文課程的思考起點:語言與文化的關係列維· 斯特勞斯的歸納——語言作為文化的一個結果(歷時的角度)語言作為文化的一個部分(共時的角度)語言作為文化的一個條件(傳承的角度)列維· 斯特勞試圖用結構主義語言學原理來分析古希臘神話《俄狄浦斯》的深層文化含義,他關注的不是故事本身的內容,而是要檢驗故事要素之間的潛在關係結構三、本傑明·沃爾夫(Benjamin Lee Whorf)的假設(「沃爾夫假設」)——語言是文化的「背景」語言決定人們的思維,語言提供人們認識世界、思考問題的「陳規(既定規則)」語言是一切文化類型生長和發展的「共有知識背景」人們以在其本族語言中設立好了的分類和區分的方式認識世界,由於文化的差異,某種語言中的發現也許不會出現在另一種語言中。語言與文化關係的最新理解:語言是文化的「條件」或「背景」,人類所有的文化活動都是在語言提供的平台與基礎上展開的,都是隱蔽地受到語言本身的制約的。第二節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一、語言在文學中是作為一種「直接現實」而存在的東西,文學是語言的藝術,人們用語言來反映生活、反映現實、表達思想並抒發情感,它構成了文學的客觀和基本的存在方式。簡言之,語言是文學的直接現實。高爾基:「語言是文學的基本工具和第一要素」二、文學與語言有一種特殊關係:文學總是關於語言的,總是對於語言本身的性質的獨特顯示。人們稱偉大的作家、詩人為「語言大師」、「語言巨匠」,正是出於他們對語言的卓越貢獻。文學比語言的其它功能都更為重要,因為它能真正使我們明白語言的性質。三、語言是讀者欣賞文學作品的窗口第三節 課程論的選擇:分立與組合語文課=語言課+文學課文學課教學目標:審美教育(文學閱讀教學+文學寫作教學)語言課教學目標:語用知識的教學(漢語語用知識教學+文章教學)第二章 語文課程的心理學基礎學習目標:行為主義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認知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第一節 行為主義心理學與語文課程一、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學習是主動(桑代克的實驗)或被動(巴甫洛夫的實驗)行為的改變,而行為的改變是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繫而建立的聯結二、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語文課程觀(一)把語文課程的基本目標確定為使學生獲得一定的言語行為(或語言習慣)(二)語文課程內容的組織需要根據程序教學原理編製教材1.小步子原則2.促進學生積極反應原則3.提供及時反饋原則(三)強調模仿練習和強化在課程實施方面的運用背誦與仿寫(四)語文課程應測量和評價學習的外顯行為,進行客觀測驗第二節 人本主義心理學與語文課程一、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觀點(一)以人為本,強調人的尊嚴和價值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二)關注每一個人,強調個體差異(三)研究方法要去研究對象相適應二、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語文課程觀(一)語文課程的根本目標就是使每個學生能夠挖掘自身潛能,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滿足自我實現的人生需求(二)語文課程內容的確定以選擇對學生具有個人意義的材料為原則(三)語文課程的實施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1. 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2. 學生獨立或與他人協同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3. 創設一種真誠、和諧、被人關懷和理解的學習氛圍4. 課堂時間和上課形式的自由5. 異質分組6. 著眼於學習過程的學習7. 從做中學(四)實施「情境性測量」和自我評價第三節 認知心理學與語文課程一、認知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一)已有知識決定人的行為和認知活動,只有在外部信息與已有知識形成一定聯繫的時候,才能產生意義(二)學生的學習過程就是運用已有知識去加工由外部環境輸入的新信息的過程二、認知學習理論的語文課程觀(一)語文課程的設計應遵循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發展規律,有助於學生通過知識的學習獲得合理的認知結構,做到目標設置三維化,教材編製序列化(螺旋型結構)(二)語文課程中要按照學生加工語言文字信息的規律和認知活動特點展開教學活動,為學生創造適宜的外部條件(三)在測量評價方面注重評估個體的認知結構和這種結構的功能與外在表現第四節 建構主義心理學與語文課程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內涵(一)複雜的學習環境和真實的任務情境(二)學習依賴於共有的理解,這種共同理解來自社會協商(三)主張以多種方式表徵教學內容(四)強調讓學生經歷知識建構的過程,重視學習者對自己認知過程的意識和監控(五)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習者建構起自己的意義(六)強調「少就是多」和「學會如何學習」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語文課程觀(一)語文課程的設置要反映複雜問題和真實情境,變事實性知識為解決問題的工具;努力為學生提供認知工具,拓展學習時空,開拓課程資源;注重學生的參與和體驗,通過社會實踐學習知識;充分利用多媒體和超文本,為學生提供跨學科、跨時空和面向真實世界的橋樑和紐帶(二)語文教學設計應有所改變:教學目標有師生共同協商制定;教學任務和內容應該開放而靈活,能隨學習進程的變化而變化;教學方法的設計應基於具體的學習情境(三)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將強調以學生自主發現、自我探究為主的問題解決教學模式(四)評價標準上將標準參照、常模參照和個人發展參照結合起來;評價方式上將結果評價和過程評價、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教師評價和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以及學生的自我評價結合起來;評價方法上將考試、考核、學習檔案的建立有機結合起來三、建構主義的語文教學評價基本原則:1. 以知識建構為評價標準;2. 以意義的建構過程和結果為評價依據;3. 強調教學評價的真實性和情境性;4. 評價必須考慮學習發生時的具體背景;5. 評價標準應該多元化;6. 既重視評價中的個性化反映,又倡導讓學生在評價中學會合作第三章 語文課程的性質、理念及目標學習目標:1. 了解語文課程性質之爭的歷史2. 把握新課程對語文課程性質的定位3. 理解語文新課程的基本理念4. 從整體上把握語文新課程的總目標第一節 語文課程性質一、語文課程性質的世紀之爭關於「語文」課程性質的五種說法:1. 工具性2. 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統一(文道統一)3. 兼具工具性、思想性、文學性、知識性、綜合性等4. 人文性5.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一)20世紀前50年——「文言」與「白話」民國時期國文課的主要教學目標:1. 使學生從本國語言文字上,了解固有文化,以培養其民族精神2. 養成運用語體文及語言說事說理表情達意之技能3. 養成了解平易的文言文之能力4. 養成閱讀書籍之習慣與欣賞文藝之興趣——1932年《初級中學國文課程標準》(二)新中國成立以後17年——「文」與「道」建國初期的主話題是「文」與「道」,即語文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立統一1. 1956年漢語文學分科教學大綱規定:漢語是對青年一代進行社會主義教育的一種重要的有力工具文學是幫助年輕一代進行社會主義教育的有力工具2. 1961年《文匯報》社論「試論語文教學的目的任務」:語文教學的目的任務應當是:使學生正確、熟練地掌握與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培養與提高學生的閱讀和表達能力,並通過教學內容的教育和感染,培養學生正確的觀點、健康的思想和高尚的品德。(三)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工具性」與「思想性」語文課程內容的重新組織1. 語文教材的「科學體系」(歐陽代娜《閱讀》與《寫作》)2. 語文教學的「模式建造」(錢夢龍的「三主」「四式」)1980年《語文教學大綱》(修訂版)的規定:語文是從事學習和工作的基礎工具,語文課在進行讀寫訓練的同時,還必須進行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四)「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框架一言以蔽之,「自說自話」,幾乎沒有共同語言二、語文課程標準的二元融合《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對課程性質的規定: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的內涵和外延是隨著社會發展的需要而變化的,不可能是凝固、封閉的從學術的角度來講,再爭辯下去已經沒有什麼大的意思比較的視野:美國英語課程的核心——聽、說、讀、寫、思(瀏覽、發表),這裡的「思」主要指「批判性思維」Philosophy of Language Arts:Students in the RLSD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emerge as successful readers, writers, speakers, and listeners in a diverse cultural environment. Language arts instruction values the unique ideas and voices children bring with them to school and explores their potential as life-long learners. Through effective use of these communication skills, student ambassadors will enrich themselves and their world.http://www.redlake.k12.mn.us/pdfs/scope_sequence.pdf第二節 語文課程理念一、改革應試教育的課程體系兩個綱領性文件: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2001)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2001)對原有課程體系主要特徵的概括:課程目標:知識技能取向課程內容:繁、難、偏、舊,過於注重書本知識課程結構:嚴重的「分科主義」 傾向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課程評價:選拔取向課程管理:中央集權二、新課程的價值追求(一)教育民主(鄭逸農的非指示教學理念)(二)國際理解(人教社小語第6冊「國際理解和友誼」單元)(三)回歸生活(語文教學的生活化)(四)關愛自然(奧爾波特《像山那樣思考》)(五)個性發展(個性解讀、個性寫作)一位組織有關朱自清的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綠》的討論時,有學生質疑:「一次送別,作者流了四次眼淚,我表示懷疑。」「老師不是說過第一次把鮮花比作少女是天才,第二次是庸才,第三次是蠢材,朱自清老是用女生來作比,是不是他太那個了?或是沒詞了!」一語驚人,居然與台灣作家余光中《論朱自清散文》中的觀點「英雄所見略同」!三、語文新課程提出的基本理念(一)《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提出的理念「一」:一個根本出發點(面向全體學生,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二」:課程性質的二元融合(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三」:課程目標的三維化(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四」:四個具體理念(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提出的基本理念1. 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2. 注重語文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地發展;3. 遵循共同基礎而多樣選擇相統一的原則,構建開放、有序的語文課程。第三節 語文課程目標語文課程目標的意義:從語文科的角度規定人才培養的具體規格和質量要求一、語文課程目標的地位(略)二、新課程的目標重建(略)三、語文課程標準制定的課程目標(51-54頁)初中部分高中部分第十三章 語文教學範式的轉型學習目標:1.了解「範式」、「對話」、「理解前結構」、「學習型組織」等基本概念2.理解並掌握語文對話教學的四個理論支點3.懂得如何辨別並避免教學假對話第一節 語文教學範式的時代轉型一、語文教學範式的界定核心概念範式是一個特定社團的成員共同接受的信仰、公認的價值和技術的總和——《科學革命的結構》托馬斯·庫恩(1962)拓展概念語文教學範式是指語文教師群體對語文教學共同的認知、公認價值和常用技術的總和二、接受教學範式的弊病信仰:知識的傳授(複製和再現)技術:獨白式教學—教師中心—滿堂(講)灌目的:應試三、對話式範式的必然外部動力:科學技術、知識經濟、國際競爭(接軌)《教育——財富蘊藏其中》:通過對話和各自闡述自己的理由進行爭論(辯論?),這是21世紀教育需要的一種手段。保羅·弗萊雷《被壓迫者教育學》:沒有對話,就沒有了交流;沒有了交流,也就沒有真正的教育。信仰:對話是教育的基本精神,語文教學的基本理念技術: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目的:適應時代變化要求的人第二節 對話的概念、類型與前提一、對話的概念蘇格拉底的對話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陳桂生, 孔子「啟發」藝術與蘇格拉底「產婆術」比較,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1年 第1期張運霞, 孔子與蘇格拉底啟發式教學方法比較,理論月刊,2005年第7期巴赫金、哈貝馬斯張華:教學對話就是通過教師的提問、激勵與引導,學生自由思考、自由表達自己的疑問和見解而獲得知識技能、發展能力和人格的教學方法。對話具有兩層含義:一是隱喻意義,強調對話的精神與品質一是實際意義,強調對話的行為方式與效果蘇格拉底的「產婆術」蘇格拉底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形成了自己一套獨特的教學法,人們稱之為「蘇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則稱之為「產婆術」。蘇格拉底的教學方法主要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是諷刺。他經常與各種人談話,討論人們感興趣的人生問題。在與別人談話時,裝作自己什麼也不懂,向別人請教,請別人發表意見。他這樣做是為了引導人們發現自己認識中的矛盾,意識到自己思想的混亂,懷疑自己原有的知識,迫使自己積極思索,引求問題的答案。第二步是產婆術。這一步的作用是,在對方發現自己認識的混亂並否定原有認識的基礎上,引導他走上正確認識的道路,從而逐步得到真理性的認識,形成概念。在色諾芬的《回憶錄》中,記述了蘇格拉底與歐諦德謨有關正義的對話。二、對話的類型(略)三、對話的前提(一)巴赫金的對話前提(統覺背景)1.對人的價值、情感和意識形態等差異性的確認2.對人的本質的未完成性與片面性的確認3.對人與社會之間共通性與互動性的確認(二)弗萊雷的對話前提博愛、謙虛、信任、希望、批判性思維(三)海德格爾的對話前提「理解前結構」 ;人們進行理解活動的背景知識的總和,是理解者所處的社會、歷史、時代和文化所綜合給定的前有:一個人的社會和文化背景、傳統觀念、風俗習慣、時代的知識水平、精神和思想狀況、物質條件、民族心理結構等一切影響因素的總和前見:特定的解釋視角或切入點前設:預先已有的假設第三節 語文對話教學的理論支點一、指向「自我實現」的教學目的觀外求取向:知識與能力內求取向:學生的內在感受性(幸福度、滿意度、需求度)通過閱讀對話與教學對話促使學生自我對話的產生與進行,促使學生的自我認同、自我發展等。對話的最終目的不是外在知識與能力,更不是附著在學習者身上的知識與能力,而是學習者本人的發展與自我認同、自我實現。通過人的認同、自我發展與自我實現,實現人的全面解放。二、師生的教學合作觀教師與學生在教學中結成「學習共同體」,形成「學習型組織」。教師與學生不再是一種對立關係,而是在合作中共同成長的平等者。教學就是教師與學生合作解決學生髮展問題的活動。三、交往生成方法論(一)對話式教學採用的是交往生成的方法,對話的目標是生成性的,教學過程、教學問題等都是生成性的,是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生成的,並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解決問題。當然,對話教學並不排斥部分目標或過程的預定或預設。(二)交往生成所指向的最終目標具有 「懸置」 的,而不是「實現」的。在交往過程中生成學習認知的結果,也在交往中生成師生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識,生成師生互尊互愛的品質,生成對話的精神、態度、能力和品質等。四、深度師生關係的建構(一)融洽的師生關係的建構具有深刻的教育價值,是真正讓學生學會做人即如何與人交流、與人相處、與人合作、與人共事的過程。(二)深度師生關係表現為師生之間在知識、能力、性格、態度等多方面的相互深入了解與認識,也表現為師生之間情感的逐漸加深,一言以蔽之,表現為師生之間生命的相遇。第四節 語文對話教學的實踐探索一、語文對話教學的實踐模式參閱韓雪萍:《閱讀教學中的多重對話》,《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第9期二、警惕語文教學中的假對話(一)語文教學中假對話的表現1.掩蓋真實意圖的對話2.遊離主題的對話3.不具實質的對話4.獨白式對話5.自說自話、互不碰撞的對話(二)避免教學假對話的措施1.警惕並學會識破「對話陷阱」2.及時規勸對方回歸對話主題3.對話者自覺遵守對話規則4.選擇富有價值的話題5.提高對話素養三、案例比較分析《荔枝蜜》第四章 語文課程內容的主要構成學習目標:1.掌握語文課程內容、教材內容與教學內容的內涵2.掌握語識與語感的關係3.把握三種性質的語文實踐活動4.重視語文知識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一節 「語文課程內容」及相關概念一、概念辨析的背景國家層面:課程計劃、課程大綱、教材編製乃至考試測評等的一統學校基層:無權開發課程,教師無權改變課本語文教師的教學基點:「以本為本」;「教材就是教什麼」;「語文教學就是教教材」傳統語文教師的職業寫照「一支粉筆一張嘴,一本教參在身邊」二、語文課程內容回答的是語文課程「教什麼」這一問題,指為了達到語文科特定的課程目標而選擇的知識(事實、概念、原理)、技能(聽說讀寫思)、策略、態度、價值觀等要素,包括在課程標準里明文指定要教學的篇目。從學生學的角度,它們是學習的對象,因而「課程內容」也是對「學什麼」的規定。三、語文教材內容的含義(一)概念語文教材內容回答的是「用什麼去教」這一問題,它是指為了有效地傳遞、顯現課程內容諸要素而組織的文字與非文字材料,包括定篇、例文、樣本以及用件等類型的選文。,「用什麼去教」。從學生學的角度,也就是通過什麼去學。(二)與課程內容的關係1.課程內容具有決定性,教材內容必須反映課程內容2.課程內容必須「教材化」,成為學生學習的對象(三)語文教材內容的四種類型1.定篇2.例文3.樣本4.用件1.「定篇」類選文及其教學策略「定篇」是語文課程的內容要素之一,指語文教學大綱或語文課程標準中規定的篇目。珀維斯的「模仿結構」定篇例子 美國中學生必讀名著的確定便是一例。1984年8月20日,在美國國家人文科學促進委員會的主持下,來自美國全國的400多名教授、作家、史學家和新聞記者等文化界的領導人參加了一項民意調查。據調查結果列出了30部重要著作,作為美國中學生必讀的書籍。教育價值 它是對學生進行的不可或缺的經典的訓練,文化的教育,每一個合格的中學生,至少需要經過這樣的經典的訓練,才成其為受教育的中國人。施蟄存先生的意見 「語文課程要有一個基本教材,由教育部組織全國最有權威的學者來編,選的篇目必須是適合中學生讀的眾所公認的名篇,然後固定下來,十年八年不變,這樣不管你在什麼地方念書,一提起那些文章,大家都讀過,使全國的青少年有一個比較統一的語文水平。」教學策略 引導學生通過誦讀、想像、探究、對照閱讀等等手法,徹底、清晰、明確地領會作品。2.「例文」類選文及其教學策略夏丏尊先生指出,語文課程的內容應該是一個個的詞句以及整篇的文字所體現的詞法、句法、章法等「共同的法則」和「共通的樣式」。而體現這些「共同的法則」和「共通的樣式」的選文,就是我們所說的「例文」。例文實質 將本來含有無限可能性的詩文,限制在一個特定的側面、特定的點來作為例子,這就是「例文」的實質。另一方面,由於語文知識往往是不能明確界定的概念,單用一篇「例文」往往還不足以達到知識學習的目的,往往還需要用不同的變式呈現多篇「例文」,以充分展示語文知識的內涵。也就是說,既可以一文一用,也可以一用多文。例子 例如《荷塘月色》一文,如果作為「定篇」的話,則絕不應該刪去「正如剛出浴的美人」以及作者當時聯想到的《採蓮曲》等等,而如果只是將此文當作「描寫」的「例文」,那似乎又沒有十分的必要在教材中提供全文。教學策略 在「例文」類選文的教學中,講知識與讀文選往往穿插進行。教師所設計的所有活動,都必須圍繞著知識學習,體現出知識學習這一宗旨。3.「樣本」類選文及其教學策略樣本的本質 作為樣本的材料要注重典型性,「必須從學生現在在讀的或將來要讀的現實情境中真實取樣。」「具體的學生」「依了自己的經驗」、「在與特定的文本交往過程中」,形成怎樣讀,怎樣寫的方法或能力。例文的作用 這樣的內容不是約定俗成的、固定的,而是由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在「通過形式把握內容」的過程中揣摩和發現的。「樣本」,便是學生揣摩和發現方法或能力的憑藉。例文的教學 採用讀寫結合(讀什麼就寫什麼),以讀促寫以及模仿寫作等方式強化對例文的揣摩和發現,從而掌握例文所提供的方法,形成相應的讀寫能力。4.「用件」類選文及其教學策略用件的實質 提供信息,介紹資料,使學生獲知所講的事物。用件的要求 適用,能提供足夠的材料,幫助或促進學生的聽說讀寫活動。用件的材料是引導性的,可替換的。用件的類型 一是語文知識文,二是引起議題文,三是提供資料文(可以是文,也可以是畫)。利用這些材料的目的是服務於要進行的語文學習活動。教學策略 「在這種類型里,學生其實不是去學文,而主要是用這一篇文里的東西,或者借選文所講的東西、或者由選文所講的那東西觸發,去從事一些與該選文或多或少有些相關的語文學習活動。」(四)以《阿Q正傳》為例看教材類型的轉換若甲部教材作「定篇」處理,即該單元全部的教材內容,都圍繞著這一名篇,目的是使學生徹底、清澈、明確地領會課文;乙部教材可能主要當作「例文」來處理,即目的是使學生學習既定的知識,也許是關於人物描寫的知識,也許是小說結構的知識等等,而課文(實際上是課文的某些方面某些點)只是知識的印證舉例;丙部教材可能作「樣本」處理。也就是將其看成是現代小說的「樣本」,目的是解決學生在理解鑒賞此文時碰到或者應該碰到的問題和困難,在解決的過程中,使學生學到讀文、作文的「方法」;另一部也可以將它處理成「用件」,比如藉此討論「國民性」問題,討論「精神勝利法」等等,在討論活動中展開,進行相應或相關的聽說讀寫訓練和學習。這些似乎都不是不可以,都有其合理性。四、語文教材內容與教學內容(一)語文課程內容、教材內容與教學內容三者的關係既相互聯繫與制約,又相對獨立與分隔,具體表現:1.在課程內容教材化的同時,也要求將教材內容「教學化」或「心理化」,使教材內容貼近教學實際的要求,從而形成具有而有效的教學設計2.教材並不是課程內容的簡單傳遞,也不等於課程內容的精確表述,教材內容的編排的理想境界,是形成可供選擇的教學設計3.教材內容是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內容不僅包括教材內容,而且還包括引導作用、動機作用、方法論指導、價值判斷、規範概念等(二)語文教學內容是教學層面的概念,從教的方面說,主要指教師為達到教學目標而在教學實踐中呈現的種種材料。它既包括在教學中對現成教材內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師對教材內容「重構」——處理、加工、改編乃至增刪、更換;既包括對課程內容的執行,也包括課程實施中教師對課程內容的創生。第二節 「定篇」與文學、文化素養一、「定篇」的處理二、文學、文化素養的確切所指三、「定篇」的課程內容第三節 語文知識與語感養成一、語文知識的涵義(一)廣義:1.應該或已經納入語文課程與教學的內容2.關於語言和言語、文章和文學的聽說讀寫的事實、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態度3.有語感和語識兩種狀態(二)狹義1.應該或已經納入語文課程與教學的內容2.關於語言和言語、文章和文學的聽說讀寫的事實、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態度3.在課程的層面只包括語識二、語感、語識及其關係(一)語感與語識的內涵語言意義是運用語言的目的;語言形式是形成意義的手段。對選擇和組配語言形式過程的意識,對語言手段本身的意識,即語言意識。語言意識,也可以說是語言知識。語識是對語感進行認識和言說的結果。顯性的語文知識是語識;緘默的語文知識是語感——劉大偉(二)語感與語識的關係1.語感具有不可分析性,語識可反思可被理性分析2.語感比語識更基本。學生只有在具備一定語感的基礎上才可能有效地接受語識,語識在轉化為語感之後可以進一步提高語言能力3.語感遠比語識豐富。語言交際中複雜微妙、只能整體體驗的成分,只有語感才可以把握它4.語識是公共的,語感卻具有強烈的個人獨特性5.語感與語言能力渾然一體,同步形成,同步作用6.語識是概念化的、推理的、依靠理性思維循序漸進地進行,而語感是直覺的、跳躍的、橫向的7.語識雖能幫助我們分析、評價和調整,但語言活動的順暢則靠語感,二者必須融為一體8.語識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語感三、語文實踐活動(一)帶有自然學習性質的語文實踐活動(語感為主)(二)在課程指引下的語文實踐活動所涉及的主要是教材層面和教學層面的問題,也就是課程內容如何呈現、在教學中如何實施的問題(用教師的語識指導學生的語感)(三)語識轉化為語感的語文實踐活動(語法教學的現狀)第五章 語文教材學習目標:1.掌握「語文教材」的含義2.了解新課程語文教材的基本特色3.認識語文教材編製的基本框架4.掌握語文教材選文的標準,能分析蘇教版語文5.熟悉語文練習的類型及其設計第一節 語文新教材的課程視角一、語文教材的定義1.廣義:一切對人的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產生積極影響的口頭語言材料及書面材料。2.狹義:依據語文教學大綱或課程標準編製的,經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審定或審查通過的供語文教師在課堂上指導學生學習語文的文本材料,即常說的教科書。二、語文教材的四大功能1.智德啟迪功能2.語文歷練功能3.語言積累功能4.知識擴展功能三、九十年代以來新教材的主要特色(一)新教材以學生髮展為本「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蘇教版高中語文教科書創設了較大的選擇空間,在多層面上提供了選擇空間。一是專題的選擇。教師完全可以根據專題的特點和學生實際以及自己對教科書的理解,進行教學內容的取捨和整合。在幾個板塊中間選擇部分內容進行教學。為便於教師合理組合教科書內容,科學地安排教學時間,儘可能地滿足學生個性化自主閱讀的需要,教科書還將部分板塊作為「選學內容」(用星號表示)。這部分內容,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和學習需要選擇教學。二是學習方案的選擇。有些板塊安排有兩個不同的學習方案,學生可以任意選擇其中一個方案按要求學習。(二)新教材貼近生活世界「課程即經驗」,向學生的生活靠攏,與生活貼近(三)新教材重視言語實踐活動1.創設了生動活潑的情境2.有實際意義的言語交際任務3.具體語言環境中的言語實踐機會(四)新教材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三維教學目標的設立:1.知識與能力2.過程與方法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五)努力體現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關於教科書編寫的十條建議第二節 語文教材編製的基本框架一、語文課程框架的構建國外的相關研究表明,無論是從語文教育的實際出發,還是從語文課程理論來看,語文課程由語言、文學、文化三個組成部分來構成。依照夏特( Short Kathy,1997)的觀點,兒童語言的發展包括三個方面,即「學習語言」、「關於語言的學習」以及「通過語言來學習」。由這三個組成部分構成的平衡的語文課程框架,揭示了語文課程的內容及學習途徑。(一)「學習語言」是指學生通過閱讀以及與其它讀者互動來學習閱讀。他們需要從實際閱讀書本的過程中,而不是單從學習閱讀的知識與技術中學習閱讀。他們需要有為了不同目的而閱讀不同書籍的經驗,這些多元的閱讀經驗,有利於學生們在閱讀中整合各種閱讀策略、熟悉故事的運作,並逐漸建立他們的文學基礎。(二)「通過語言學習」是指學生透過文學討論及文學作品來探究自己關心的問題,並在此過程中學會讀寫。他們不只習得文學技巧,更能針對閱讀內容,做深入、批判的思考。(三)「關於語言的學習」是指通過發展廣泛的閱讀策略,讓學生學會閱讀,並讓學生檢驗他們自己的閱讀過程,從而成為熟練且有效的讀者。通過廣泛的閱讀策略,使學生獲得有關文學結構、要素、風格的知識。二、語文教科書內容構成要素語文教科書與語文課程內容構成要素的對應關係內容要素語文教科書語文課程要素一語言文字文學與文化「通過語言學習」要素二聽說讀寫等實踐活動「學習語言」要素三語文知識與策略「關於語言的學習」語文教科書以聽、說、讀、寫等一系列語文實踐活動為依託,以語文學習過程中必須掌握的語文知識和策略為工具,通過引導學生學習語言文字、文學和文化,為學生獲得終身學習所需要的基本的語文能力和素養奠定基礎。(一)語言文字、文學與文化語言文字文學文化三者缺一不可,但應考慮到學生學習年齡和對學習內容的可接受性,語文教科書的編排應該體現層級性和漸進性,即由語言文字的學習,進而上升到文學的學習小學階段——以語言文字為主,學習重點是語音和文字初中階段——從語言文字的學習轉移到文學的學習,並初步接觸文化內容高中階段——從比較高深的文學內容逐步過渡到豐富的文化內容(二)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等言語實踐活動聽、說、讀、寫的各自功能和四者之間是相互聯繫、相互滲透、相互協同、相互轉化《新課標》:「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聽說讀寫技能的形成需要大量的聽說讀寫等言語實踐活動來支撐,或者說,技能的形成更主要來源於實踐,因此,語文教科書應把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等言語實踐活動內容作為語文教科書的重要組成部分。(三)語文知識與策略「學會求知」在某種意義上講就是要學習者學會如何學習,也就是說要掌握獲得知識的策略和方法。學會獲得知識的策略和方法,與獲得知識同等重要。授人魚,不如授之以漁語文教科書中的知識與策略,實際上包括三部分內容: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這也是我們常指的廣義的「知識」。「策略性知識」是指學習者在學習情境中對學習任務的認識、對學習方法的選擇和對學習過程的調控。這類知識是語文學習中更高層次的知識。目前語文的教科書中最為缺少的是策略性知識。在學習過程中可以使用的一些策略:v 如果發現不合理,則自我修正。v 想想看句子是否通順。v 想想看怎樣才合理。v 想想看關於這個主題你已經知道些什麼。v 與其它的故事作聯繫。v 重新閱讀一段難念的段落,以便獲得新的想法。v 在閱讀前先讀一讀題目、標題、插圖或大意。v 運用想像把故事可視化。v 創造暗喻或比喻以了解故事。v 在某個段落停下來想一想、作預測。v 問自己,故事中發生什麼事。v 與曾經讀過這個故事的人談談。v 讀每一段的第一行,跳過其它的部分。v 不懂的地方慢慢讀,了解的地方就讀快一點。v 留意新的或有爭議的段落。第三節 語文教材的「選文」與練習一、語文教材的「選文」(一)傳統經驗:選文標準:文質兼美,適合教學選文「四性」——思想性、時代性、典範性和可接受性技術路線:精選、節錄、修改和改編(二)當代趨向:兼顧「文學作品」與「實用文章」存在問題:1.選文問題(1)文學作品的取捨;白話文作品與文言文作品的比例(2)「實用文章」的數量、種類、範圍2.課文的趣味性問題二、語文教材練習的設計(一)傳統教材練習設計中的問題1.在學習訓練的目標上主要關注學生理解、鞏固學多的知識和形成、掌握相關的技能訓練;2. 在訓練內容上表現出重知識輕能力、重結果輕過程、重演繹輕歸納的偏向;3.在訓練方式上過多強調書面作業、習題演練、動作操練,而少口頭表達的作業;4.各種訓練活動強調統一要求,且有較高難度;5.訓練缺乏選擇性以及訓練過量、機械重複或死記硬背等,佔用了學生很多自主學習時間而收效不大。因此,需要教材編者多從認知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角度來研究教材練習設計的基本原則。(二)練習的類型劃分1. 鞏固所學知識和技能的作業;2.擴大知識面的作業;3.使所學知識和技能系統化的作業;4.把所學知識和技能運用到給出的實例和情景中的作業;5.要求學生把所學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實例和場合中並獨立找出答案的作業;6.引導學生進入新課題的作業;7.需要運用合作探究方法才能完成的作業。(三)認知型作業的題型常用題型:問答題、材料解析題、小論文以及分析、比較、綜合、評價等(四)認知型作業的優點1.有利於發展和考查學生的創造性思維。2.有利於發展和考查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3.有利於發展和考查學生用理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4.有利於給學生傳授科學的方法論。5.題目靈活,便於根據教學要求擬定習題。第七章 語文教學過程學習目標:1.了解語文教學過程的歷史與改革實踐2.熟悉「八字教學法」、「導讀基本式」、「六課型單元教學法」以及「課堂教學六步法」的基本內容3.能分析語文課堂教學的主要矛盾4.正確認識與處理語文教學中的多種關係第一節 語文教學過程的歷史考察一、傳統語文教學過程的歷史考察班級授課制的誕生:1862年清政府開辦的京師同文館班級授課制的確立:1902年《欽定學堂章程》(一)1949年前的主流課堂教學理念——以赫爾巴特為宗赫爾巴特的「四段論」教學法:明了——用講授法,直觀法分析明了教學內容聯想——用談話法,使新舊知識聯繫起來系統——用敘述法,使知識系統化,獲得新的結論方法——用練習法,在實踐中應用知識,掌握技巧歷史影響(1)江都、曹芻編《修辭教學法》課堂教學結構四階段:思考過程、欣賞過程、練習過程、建造過程(2)蔣伯潛《中國國文教學法》四步驟:預備與檢查、試講與范講、試讀與范讀、討論(3)鍾魯齋《中學各科教學法》五段式:預備、授課、比較、總束和應用(4)黎錦熙的《國文教學法》三段式:理解(預習與準備)、練習(比較與應用)、發展(創造與活用)(二)1949年以後的主流課堂教學理念——以凱洛夫為宗凱洛夫的「五環節」教學法:組織教學——複習舊課——講授新課——鞏固新課——布置作業(三)共同特點:1.在對教學過程本質的認識上,都以傳授書本知識為主要目的2.在對待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上,都主張「教師中心」3.在課堂教學結構的研究方法上,都沒有從教與學的相互作用來反映教學的整體特徵二、中學語文教學過程的改革實踐(一)上海育才中學「八字教學法」1.讀讀:通過讀,了解教材,發現問題(基礎)2.議議:通過議,理解並掌握教材,分析和解決問題(關鍵)3.練練:通過練,運用和鞏固知識,以練促讀、促議(應用)4.講講:貫穿始終,教師提出閱讀要求,指出教學重點和難點,了解學生思維狀態,引導學生議論,指導學生練習(二)錢夢龍的「三主四式」理念三主: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核心四式:自讀課——教讀課——作業課——復讀課自讀課的主要內容:(1)認讀:出聲讀課文,框出生字新詞,自查詞典解決。(2)辨體:辨明文章體裁,根據不同體裁的特點確定不同的自讀方法。(3)審題:審明題目的語言結構,含義和作者命題的意圖。(4)發問:從「寫什麼」、「怎樣寫」、「為什麼這樣寫」三個方面自問自答,逐步深入理解課文。(5)質疑:要求學生在認真閱讀的基礎上思前顧後統觀全局,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可以有疑而問,也可以無疑而問,還可以對文章提出商榷性意見。(6)對文章作出評論或分析等環節,它以自讀訓練為主要內容,是學生感知、理解課文的一種實踐形式,也是一種能力訓練。(三)黎世法「六課型單元教學法」1.自學課:初步弄清問題2.啟發課:弄清楚自學過程中的難點3.複習課:將知識系統化4.作業課:鞏固知識5.改錯課:檢驗知識6.小結課:將知識進一步概括化,技能進一步綜合化(四)魏書生「課堂教學六步法」1.定向。明確教學要求,即確定本節課或本篇課文訓練的重點和難點,並事先告訴學生,使他們目標明確,攻關有數。2.自學。學生根據教學重點和難點自學教材,獨立思考,自己解決問題。學習較差的學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完成部分教學內容,即使是理解課文,也不要求他們的認識一次完成。學習優秀的同學可以向深度和廣度開拓,總之要保證各類學生都能學有所得。3.討論。自學中不能解決的問題放到討論中解決,形式是先小組後全班。4.答疑。各組把討論仍未解決的問題或答案有分歧的問題提交全班解決,必要時由教師解答。5.自測。根據「定向」提出的要求,主要由學生自己測試自己。題目可以自己出,也可以相互出,但並不絕對排斥教師出題的可能,以便提供指導。題量一般控制在十分鐘內完成,當場答題,當場評分,讓學生知道學習成效。6.自結。下課前幾分鐘讓學生總結一下自己在這節課上的收穫,在哪個環節上是滿意的,哪個環節上有問題。(六)語文課堂教學新結構的基本特點1.教學指導思想發生了根本性轉變(1)不僅重視知識的傳授,而且更重視學生智能的發展(2)把自讀(自學)作為語文閱讀教學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和最終目的,這是閱讀課堂教學改革的一大進展(3)充分尊重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完整性,提高了思維的強度和實效2.教與學關係的改變注意了教與學的統一,體現了教學過程辨證發展的規律3.師生之間信息傳遞方式的改變突破了點面結構傳統框架的局限,建立起縱橫交錯的立體網路結構,課堂討論能更多地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機會,增加了班級的活動總量,有利於大面積提高教學效率第二節 語文教學過程的系統分析一、當今教學中的語言和對話背景教學不能滿足於間接的經驗和虛擬的溝通,因為知識的建構有賴於已有知識和直接經驗的支撐。(一)信息化社會使得信息的溝通發生了質的變化(二) (工業化、城市 化)社會的急劇變化減少或剝奪了青少年的直接經驗(三)應試教育體制和學校的甄別功能使得教學不能滿足這些要求二、語文教學:一個複雜的系統(一)空間維度:學生、教師、教材和教學環境四要素構成(二)時間維度:若干階段和環節的滲透往返,曲折盤旋教學過程的最新理解:給定信息 輸出信息教學定向 教學實施 教學反思反 饋(三)教學目標的雙向選擇和落實1.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把明晰的教學目標作為引導。學生越是牢固地掌握教學目標,就越能激起強烈的學習動機來推動和促進他們的學習活動。2.只有通過學生努力能達到的教學目標才是最好的目標,需要把每篇課文的教學目標放在一個單元、一個學期、一個學年乃至整個中學語文教學的培養總目標中來加以考慮,進行有計劃的安排,使這些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構成一個相互聯繫、由淺入深、螺旋上升的目標激勵系統,以持久地、有效地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意志。3.教學目標的設置可以考慮有一定的彈性。4.教學目標的落實必須與反思性學習聯繫在一起,以反思促進鞏固和完善三、語文教學過程的主要矛盾三種誤解:學生的認知能力與教材之間的矛盾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教學任務之間的矛盾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之間的矛盾教學過程的主要矛盾是教學目標與學生現實發展水平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貫穿教學過程的始終,支配和決定著每一個細小的教學活動,規定和影響著教學過程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四、語文教學中的主體問題語文教師是施教主體,學生是學習主體,文本作者是創作主體,教材編者是編輯主體。前二者是顯形的,後二者是隱性的。站在對話的立場,從溝通文化的視角看,閱讀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分明是一個學習共同體,即學生、教師、文本作者和教材編者的相互作用第三節 正確處理語文教學中的多種關係一、文化的價值取向上,要正確處理多元文化與民族文化之間的關係二、在心智和諧方面,要正確處理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之間的關係三、在認知領域,要正確處理知識、能力與智力之間的關係四、在語文能力培養上,要正確處理聽說讀寫之間的關係五、在把握學科學習的特點上,要正確處理注重體驗感悟與進行科學訓練的關係六、在教學內容與手段上,要正確處理傳統與現代的關係七、在教學主客體的問題上,要正確處理學生主體與尊重文本的關係八、在學習方式上,要正確處理研究性學習與有意義接受學習的關係第八章 語文教學設計之一:文本解讀第一節 文本解讀的重要性崔巒:「要提高閱讀的實效性,抓住三個關鍵的環節:一是要準確深入的文本解讀,二是要獨具匠心的教學設計,三是靈活機動的教學實施。」特級教師孫雙金:「上好語文課,解讀文本是第一步。」方智范:「對廣大語文教師來說,回歸語文,練好內功,儘可能正確、到位地理解和把握文本,這是一道『鐵門檻』。」第二節 文本解讀的含義文本解讀是一種尋求理解和自我理解的活動,是建構文本和自我建構的過程。讀者通過自己的解讀體驗,深入到作家所構築的文本世界中去,像作家一樣「全面地融入事物」,以理解和建構文本意義。這種文本解讀不是居高臨下的裁斷,而是一種參與,即「力圖再次親身體驗和思考別人已經體驗過的經驗和思考過的觀念」。人通過對「文本」的解讀和體驗而理解世界,同時也理解自己,在建構文本意義的同時自己也得到同樣的建構。喬治?布萊:文本解讀是讀者向文本的敞開,讀者把自身體驗融注到文本的生活表達中。文本解讀作為一種理解行為,就是從文本中重新發現作家的感覺和思維的方式,看一看這種方式如何產生,如何形成,碰到何種障礙,就是重新探尋一個人從自我意識開始組織起來的生命所具有的意義。這就是說,解讀不是對文本呈現出的世界的評論,也不是對文本創造的審美現實的裁判,而是作為一種媒介,藉此尋求作者先於文本的原始經驗,即他對於基本存在方式(如空間、時間等)的感知方式。所謂「尋求理解」,就是讀者感知、體驗文本構築的世界(包括文本的形象世界,情感世界和意義世界),探尋文本世界的意義。這是一種「自我的文本化」。所謂「自我的理解」,就是在尋求理解的基礎上,使自身體驗與文本的意義同化,參與文本意義的建構,從而化文本的意義為自我的意義,化文本的世界為自我的世界,從「他人的世界」(文本)中發現「自己的世界」,在「你」之中發現「我」。第三節 文本解讀中的越位與缺位一、越位的傳統文本解讀的泛政治化傾向二、缺位的現狀就文本而文本的傾向日趨嚴重——單純依據作品中的片言隻語便對其觀點進行無限地概括和提煉在客觀現實中,為了趕時間,或為了求方便,還有主觀上的認識錯位,能靜下心來認真解讀課文的並不多,大多是浮光掠影地掃描。拿到一篇課文,往往先考慮的是怎麼教,廣泛搜羅設計案例,選擇自己認為精彩的內容組合,然後根據設計解讀課文,而非從文本解讀出發進行設計。教師手握許多的問題設計、版塊設計方案,但一旦進入實質性的學習探討環節,就只是等待學生髮言,坐聽學生的發言,坐聽還好,有時還要作重複、還要扯皮,課堂時間白白流逝。第四節 文本解讀的策略和要求一、策略(一)立足文本1.文本解讀指向言語內在的組織結構2.文本解讀指向文本結構的狀態3.把握文章體裁特色4.從文本的標題或文本主旨出發辨析關鍵學點5.關注文本解讀的體驗過程(二)走出文本1.文本與作者(白居易《長恨歌》為例)(1)作者生平、思想和創作概況(2)創作背景(3)名家點評2.文本與生活(以《竇蛾冤》為例)3.文本與自我4.文本與文本二、要求(一)讀懂。能與作者對話,懂得字裡行間的意義,懂得內蘊的意義。(二)讀透。能有自己的閱讀體驗,能挖掘到教材的精髓,能估計到學生的閱讀體驗,能準確地把握所教文本在教材中的作用、在教學體系中的位置。(三)讀寬。能牽連出相關的閱讀材料,形成主題閱讀鏈。第五節 教學體會教師一:對文本解讀的不深入可能原因很多,首先我認為是教師本身對文本的興趣問題。每個教師的對文學作品的興趣是不同的,因文學作品的體裁的不同。有的教師可能對散文很有興趣,而有的教師可能對小說很有興趣,也有的教師對詩歌很有興趣。興趣的不同可能對文章解讀的興趣也不同,我們只可能認為我們的教師可能對教材中的某些文章解讀不夠深入,可能他對某一文體的文章解讀是很深刻的,或者說他可能對某一篇文章解讀是深刻的。否則我們的語文教學就成大問題了。正因為此,所以對某一教師而言才出現了與別的教師不同的教學效果。要想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必須擴大自己閱讀的興趣範圍,這樣才會使自己非常自然的去關注教材中的各種體裁的文章,才會饒有興趣的,從內心需要出發去深入解讀每一篇文章。其次,我認為教師對文本解讀的不深入是因為囿於別人的理解。文本的解讀是一個個性化的問題。你如果參考了大量的別人的理解,那麼可能很難產生自己新的獨特的感悟,思維、想像、邏輯等等都會受到限制。我在教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時,就關注「微傾」的「微」字,我自己讀時感受到「微」字中更顯出父親攀爬的艱難,因為如果用「大傾」可能父親容易從月台上摔下來,但「微傾」就需要力量的來保持身體的平衡,這份艱難就蘊含在這個「微」字之中。而正因為我在讀這一篇文章之前沒有參考別人任何的理解,一口氣讀完,充分調動自己的想像力,自己的情感,才在自己閱讀時有了屬於自己的理解。教師二:以往備課第一事,就是仔細斟酌教參,然後把課本空白處記得水泄不通,惟恐疏漏了哪怕一點知識而耽誤了學生的考試,因此上課往往很被動。而且也有過公開課因過度關注外在形式,沒有深入解讀文本而導致一敗塗地的慘痛經歷!今年,我感覺自己有了突破:幾乎可以不看教參,拿到課本,就能迅速確定重點和難點,並能果斷地取捨:於課文最精彩處激發出新的浪濤,於學生最動情處碰撞出新的火花!可是,在教學中,還是常常會自覺教學用語直白,很難引導學生生成深層的探討……這些均與自身素養平平有關。還需努力啊!教師三:提高課堂效率的方法不少,而解讀文本是關鍵。但是文本解讀的到位與否,是老師的真工夫所在!真正對文本做深刻解讀的,恐怕是鳳毛麟角。我當然不在其列。讀懂文本——憑藉現有的知識水平,實在不難;讀寬文本——藉助豐富的網路資源,並非難事;可是,讀透,特別是「能有自己的閱讀體驗,能挖掘到教材的精髓,能估計到學生的閱讀體驗,能準確地把握所教文本在教材中的作用、在教學體系中的位置。」卻很難。如果不能沉下心來,仔細琢磨,用心領悟,的確是很難達到這種境界第六節 案例研討一、方帆「我在美國教《荔枝蜜》」二、郭初陽「《珍珠鳥》教學實錄」三、李明「香菱學詩」錄像參考文獻:n 曹明海「當代文本解讀觀的變革」,《文學評論》2003年第6期n 王富仁「在語文教學中必須同時堅持三個主體性」,《語文學習》2003年第1期n 「語文教學解讀文本需關注幾組辨證關係」n 「論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多元解讀和文本回歸」中國語文課程網,http://chinese.cersp.com/sKcjc/cKcyj/200707/4391.html第九章 語文教學設計之二:目標與內容一、語文教學目標的確定(一)地位與作用1.地位:語文教學目標是語文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是語文教學的靈魂與核心。2.作用:語文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中具有定向的作用。它直接制約著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媒體、教學組織形式、教學評價等方面,起著綱舉目張的作用。合理可行的教學目標,有助於教師選擇和使用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對教學活動具有導向、指導和調控等功能,從而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二)語文教學目標的依據1.語文課程標準的新規定(1)總體目標和階段目標(2)三個維度的要求n 知識和技能n 過程與方法n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2.教科書的板塊要求(1)活動體驗引導學生圍繞專題的人文內涵和學習要求,結合具體學習材料,開展豐富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在活動中思考,在活動中探究,側重在綜合性活動中提高語文素養。(2)文本研習主要是提供典範性的閱讀文本,創設閱讀對話情境,引導學生參與閱讀對話,表達交流閱讀的體驗感受,側重於提高學生解讀文本、鑒賞作品的能力。(3)問題探討主要著眼於引導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而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發展理性思維,培養批判意識。3.課文文本把具體的課文置於一個大的系統中去研究,以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1)要注重文本的特點n 文體特點n 寫法特點n 語言特點n 風格特點(2)要注意文本的重點以是否正確理解和領悟課文的關鍵作為取捨教學重點的標準《小橘燈》:一是「小橘燈」對表現小姑娘性格的作用,二是清新、含蓄的語言,三是複述故事情節。含蓄的定義--「把所要表達的思想融匯進具體的描述中,讓讀者去回味」(3)要注意文本的難點《故鄉》訓練重點:一是理解運用對比突出主題思想的寫法,二是理解小說中議論的作用。4.學生學習語文的實際水平和需要以學習者所面臨的問題為出發點,進而捕捉問題,分析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三)語文教學目標的確定原則1.定與變教學目標應該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在整個初高中階段,每個學年,每個學期,每個單元,每篇課文,每一堂課,都應該有特定的教學目標,而教師應該有意識的圍繞教學目標分別加以實施,減少隨意性。這些目標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當各方面的因素髮生變化時,我們應該及時調整、變動,有時進行局部調整,有時甚至要從總體上調整。如老舍的「想北平」2.詳與略教學目標的詳略要視學生的實際而定。同一個知識點,在高中三年中往往會出現多次,如果絕大部分的學生已經掌握了,就可以略講,甚至不講,反之,則要詳講,直到學生弄清楚為至;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非詳不可。3.一與多應該以一個核心目標為主線,將核心目標與其他目標組成一個目標體系,在實現核心目標的過程中使整個目標體秒中的其他目標也順利達成。(四)語文教學目標的陳述1.行為主體應是學生,而不是教師。「運用討論法,讓學生理解文中主人分的感情及詩歌的藝術特色。」2.內容的具體而明確如「扁鵲見蔡桓公」 教學目標:n 了解本文富有特點的記敘和描寫;n 教育學生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n 學生能領會本文以時間為順序,以蔡桓公病情的發展逐層深入進行記敘的特點以及簡潔、傳神的描寫;n 學生能以蔡桓公為鑒,聯繫自己學習和生活中的錯誤,明白不能拒絕別人的批評幫助。二、教學內容的選擇(一)語文教學內容的特點與困惑教學內容即「教什麼」語文教學內容的生成過程,既是對文本內容、教材內容的發現過程,也是教師和學生整合包括文本內容和教材內容在內的課程資源的過程。與別的課程的教學內容相比,語文課程的教學內容非常特別——面對同一教材里的同一篇課文,不同的教師就會有不同的教學,甚至不誇張地說,多少個老師很可能就有多少個不同的教案。討論:1.2004年杭州市江干區一次語文教研活動的六堂研討課2.《羚羊木雕》的教材分析教材分析:《羚羊木雕》選自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親情主題單元,是一篇以孩子的眼光、心態來看待家庭矛盾的敘事散文。它表現了孩子之間純潔無瑕的友情,又含蓄地表現了孩子渴望得到父母理解、渴望父母能尊重他們的思想感情。文章是站在學生的角度來寫的,貼近學生的生活,貼近學生的心靈,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本文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如插敘的結構方式,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畫,反襯力強的環境點綴,理解、尊重等人文素養,精美的語言材料積累,課文主題的探究……基於課文有這麼多的亮點,我們就能更靈活、更多姿多彩地進行學習。內容進行選擇與定位 :第一,從語文教材的價值形態看,語文教材具有雙重價值,即原生價值和教學價值。我們在選擇教學內容時,要在課文的原生價值的基礎上,充分發掘它的教學價值。如果過分重視這篇課文的原生價值,就事論事,就有可能上成思想品德課。第二,從教材選文類型看,不同類型的選文呈現出不同的教學內容。(即「定篇」、「例文」、「樣本」、「用件」四種類型)所以定位是關鍵。根據本單元要求「在整體感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注意語言的積累和寫法的借鑒,並學習朗讀和圈點勾畫」。顯然,此文應作為「樣本」來處理的。因而,我們在選擇教學內容時,主要從課文所體現的「語言材料的積累,插敘手法的運用,分角色朗讀的練習」等方面來選擇和定位教學內容。第三,從教材的選文組合方式(即「教材體系」、「編排體例」)這個角度來看,某一篇選文在教材中的意義,不僅由它本身決定,更主要的是由它在整個教材體系中所處的位置決定的,同一篇課文在教材的不同位置可有不同的價值定位。因此,我們在選擇教學內容的同時,還應考慮課文的文體特點。第四,從教材對選文的處理方式來看,教材對選文的處理方式最有效的辦法是藉助助讀材料(單元要求和導讀提示等),因為它實際上起著對一項知識、尤其是一篇課文所要教學的內容的固定作用;藉助課後練習,(本文練習有三個:一是分角色朗讀;二是說說你遇到類似的傷心事如何應對;三是三方辯論。)這裡的課後練習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作業,它們往往承載著課文的訓練方式與訓練重點,往往折射出教材編者對這篇課文的教學要求。如果我們能有機地利用課後練習中透露出來的教學信息進行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案的立意,那麼這樣的教學方案肯定是簡潔明了而又重點突出的。第五,從人文話題式的主題單元安排角度來看,也有可能把語文學習的目標和內容集中指向人文話題,造成教學內容的錯位。選擇《羚羊木雕》的教學內容,往往很容易造成課堂上大講特講誰是誰非,而忽略語言文字的品味。造成人文性滲透太多,語文最本質的東西反而淡化了,甚至於忽略了。其實人文性應該在工具性的實現過程中得到實現。對語文學科來說,兩者是和諧統一的。第六,從學生的認知特點來看,不同發展階段的認知有不同的特點。我們選擇的教學內容,應該在認知內容上被學生所接受,並考慮到七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第七,從閱讀對象角度來看,如果閱讀對象不同,對主題的把握也不盡相同。閱讀對象是成年人,更多的應讓大人反省自己的言行對孩子的傷害;閱讀對象是學生,尤其是現在的獨生子女,更多的應讓他們反省自己的行為是否妥當。正確的引導很重要,否則就會出現學生只注重友情,而一味地譴責父母,卻不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二)如何預設教學內容1.教學內容與教材內容的關係n 教學內容是教材內容的忠實傳遞教師基本上是照搬教材內容,教材上說什麼,教師就講什麼,可以說是照本宣科。n 教學內容對教材內容的調整與創生調整: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中第23課《散步》寫了一家四口在田野散步,走到了一個岔道口,發生了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決定要由我來做,我想不出兩全其美的辦法,只好委屈兒子。但母親改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到了母親走不過的地方,我背起了母親,妻子背起了兒子。「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如果我們閱讀課文,可能會有很多的體驗與感受:家庭的幸福和諧,母子、父子、祖孫、夫妻之間的濃濃親情,生命的流逝、愛的傳承,對生命、愛的珍視,中年人的責任等等,都屬於文本內容。作為教材,必然對文本內容做了一次篩選整理,文前提示中強調:「一家人一起散步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這平常的小事,也能體現濃濃的親情。這篇課文就為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顯然,在這裡,教材偏重於讓學生體驗文中的親情。課後作業中第二題:「『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說說你對這段話的理解,並與同學交流。」顯然,在這裡,教材偏重於讓學生體驗文本中所體現的「中年人的責任」,而摒棄了文本中所體現的其他內容。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發現教材所規定的讓學生體會「中年人的責任」,對於七年級的學生來說,總有點隔著靴子撓癢。這時候,教師如果只顧忠實地傳遞教材內容,就偏離了學生的實際。有經驗的教師就會調整教學內容,將注意力集中於對親情的理解與體會上。這樣的處理顯然更符合教學實際。創生:那一年,我讀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開始兩遍三遍,感覺到的都是人家嚼過的鏌,都是人家吃過的殘羹冷炙;再讀,反覆讀,山重水複,柳暗花明,一個不起眼的「小」字在字裡行間凸現出來躍入眼帘。小山、小搖籃、小村莊、小雪、小水墨畫……老舍先生為什麼這麼鍾情「小」字?《林黛玉進賈府》描寫賈府環境用的可都是那個「大」字。原來,老舍先生在這篇散文里通過寫冬天濟南的山、水來表現濟南冬天的怡淡、明麗、安適的美,這種美,不是壯美,就像「小搖籃」,讓人有一種回到母親懷抱的溫暖、恬靜的感受;濟南不是不下大雪,而「最妙的是下點小雪」,雪後,藍天、白雪、青松、黃草、粉露,互相映襯,多麼秀氣、多麼明麗。於是,村莊是小小的,那張水墨畫也是小小的,連樹影也是小小的,整個濟南城到處籠著一種玲瓏的小家碧玉式的秀氣,置身其中,怎能不感受到一種安寧、舒適、恬美呢?(三)語文教學內容的變化及調整關注語文教學內容的變化,整合各種語文教學資源,及時調整語文教學內容1.語文教學內容變化的原因(1)學生對文本內容的多元理解《念奴嬌·赤壁懷古》:一個班的學生可能決定從上闕寫景開始鑒賞,另一個班的學生則可能傾向於從分析周瑜入手(2)教師對學情估計不準確一位教師設計《最後一課》教學時,著重從「教會學生閱讀小說的方法」和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入手,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第一,掌握人物描寫;第二,理解主人公深厚的愛國感情和對侵略者的無比痛恨之情。」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和學生一起交流人物描寫包括肖像描寫、語言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這時,有一個平時表現很調皮的學生突然舉手問了一個問題:「對韓麥爾先生的語言描寫中,爹媽不關心學習,老師叫學生丟下功課澆花;釣魚時放學生假,這值得寫嗎?另外,寫『韓麥爾先生從這一件事談到那一件事,談到法國語言上來……』韓麥爾先生這麼多廢話,不是浪費了這寶貴的一節課嗎?」(3)課堂教學現場出現了意外一位教師在上《對聯六則》時,突然,一隻麻雀闖進了課堂,正常的教學秩序被打斷了。學生們有的把目光投向了麻雀,有的發出了抓拿的叫喊聲,有的欲拿起雞毛撣子驅趕麻雀……2.如何應對語文教學內容的變化(1)認真準備(2)靈活應對前面這位老師卻沒有加以制止,而是臨時改變了教學計劃,一邊讓學生仔細觀察麻雀,一邊打開門窗,讓麻雀飛向大自然。然後要求學生以剛才發生的事件為話題,擬一幅對聯,看誰寫得好。學生非常感興趣,很快就擬出了頗有意味的對聯:「麻雀偶闖入,師生皆觀看」「慌慌張張一隻麻雀,開開心心一群學生」「麻雀東南西北飛竄,師生前後左右觀賞」「學子觀看盡心,老師開窗隨意」等等(3)把預設與生成有機的結合起來把課堂教學的預設與生成有機地結合起來,意味著教師在課前要付出加倍的時間和精力:為了預測課堂上的種種可能,以便在課堂上能夠順利引導學生完成探索、學習過程,必須仔細研讀課文,查閱大量相關資料。這種學習方式會給教師和學生帶來極大的樂趣:每一節課前都有無法預知的挑戰,都有無法預設的生成,使得每一節課都令人期待,都充滿無限的魅力。第十章 語文教學設計之三:選擇教學方法一、教學方法的內涵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為了實現共同的教學目標,完成共同的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方式與手段的總稱。二、常見語文教學方法(一)錢夢龍「三主四式」教學法」(二)魏書生「六步教學法」(三)育才中學「讀讀、議議、練練、講講」(四)誦讀教學法(五)情境教學法(李吉林)(六)體驗教學法(七)點撥教學法(蔡澄清)三、課堂教學新方法(一)研究性學習法(方帆「我在美國教荔枝蜜」)(二)非指示性教學法(鄭逸農「雨巷」、「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三)媒介活動法(四)圖表教學法(五)摺紙教學法(六)K-W-L教學法(七)文學圈教學法四、教學方法的運用策略教學有法,教無定法
推薦閱讀:

音樂童年,杭州2-6歲兒童音樂啟蒙的首選課程
吉林原始點課程第十集(文稿)
組織體育課程教學觀摩的另外一個思路
領袖如何禱告 領袖訓練中級課程之十六
八字命理教學初級課程07(非視頻)

TAG:程序 | 語文 | 教學 | 課程 | 語文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