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古來擺:「三月三」風俗和清明雨的傳說
「三月三」剛過不久,今天又是清明節了,相信蠻多朋友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一首唐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我們本地也流傳著這樣的諺語:雲絞雲,雨淋淋,春季造林,莫過清明,千物恨霜降,萬物愛清明。關於「三月三」的風俗和清明雨的來歷,民間還有不少古仔在裡頭,到底是怎麼回事咧?今天就同大家擺一擺。
「三月三」是我們廣西少數民族同胞的傳統節日,大家在「三月三」這天除了唱山歌、拋繡球和搶花炮以外,還會煮出香噴噴的五色糯米飯來吃,包括黑色、黃色、紅色、紫色和白色,五彩繽紛、清香可口。
[《擺古》顧問陳佚生:每年農曆「三月三」,家家戶戶都會採摘楓葉、黃花和紅藍草,煮出有顏色的汁水,再把糯米放到汁水裡染色,浸泡一個晚上,第二天放進蒸籠里煮熟,就成為五色糯米飯了。而且人們還會在房屋周圍撒上楓葉,在門口、窗戶插上楓樹枝,或者用楓葉水洗澡,這些都是壯族老百姓的傳統習俗。吃五色糯米飯可以舒筋活血、強身健體,能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而且五色糯米飯還具有五穀豐登、有福同享的寓意,象徵著各民族同胞團結一心,通過辛勤勞動,共同創造美好的新生活。關於「三月三」吃五色糯米飯的來歷,也有一段古仔在裡頭。
[《擺古》顧問陳佚生:傳說在很久以前,有個善良壯族農夫喊做「冬哥」,每天都上山砍柴、割草,或者下地澆水、種田,手腳特別勤快,由於家裡比較貧窮,所以二十幾歲了都還沒有結婚。有一年春天遇著乾旱,「冬哥」從早到晚都忙著打水澆灌田地,生怕地里的禾苗乾枯,一直到天黑了還捨不得回家。]
這時候突然傳來一陣女子的笑聲,有個年輕漂亮的美女朝「冬哥」慢慢走過來,同他講:「我家住在對面村子,因為父親貪圖錢財,把我嫁給一個不中用的笨丈夫,我一氣之下跑出來,希望好心的大哥留我住宿一晚,天亮以後我再離開。」「冬哥」覺得男女授受不親、不能住在一起,就拒絕了女子的請求,獨自回家了。
[《擺古》顧問陳佚生:等到晚上睡覺的時候,「冬哥」突然發現那個美女竟然坐在自己床上,心裡大吃一驚,美女笑著同他講:「大哥,我和你有緣,不用花一分錢彩禮,就能討個漂亮老婆,難道身在福中不知福咯?」這一下就說中了「冬哥」的心病,「冬哥」禁不住花言巧語的誘惑,相信了這些謊言,從此以後,女子每天晚上都來「冬哥」家裡留宿,等到雞叫三遍以後就馬上溜走。]
其實這個來歷不明、行為不軌的「美女」,是山上的妖怪變化而成的,妖怪特意喬裝打扮成美女,專門在晚上迷惑那些年輕力壯的小夥子、禍害人間,真是蠻可惡的。眼見「冬哥」一天天精疲力竭、骨瘦如柴,幸好有一個好心的雲遊道士路過村子,他發現「冬哥」被妖怪纏身,就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幫他脫險。
[陳佚生:道士同「冬哥」講,明天你去山上采一些楓葉回來煮水喝,並且用楓葉水煮飯吃,身體自然會慢慢好轉起來;再把楓樹枝插在家門口或者窗戶上,牆腳和房屋周圍也撒一些楓葉,那個妖怪就不敢再來騷擾你了,保證你從此以後平安無事。]
第二天一大早,「冬哥」就跑到山上砍了一大捆楓樹枝、采了不少楓葉,按照道士的吩咐布置好;等到晚上,妖怪圍著屋子外面轉了幾圈,果然不敢再進到屋裡,只好灰溜溜地逃之夭夭,再也沒有出現過。由於這天剛好是「三月三」,所以壯族同胞就有了「三月三」采楓葉、吃「黑米飯」的習俗,祈求消災祛病,後來經過不斷改良,逐漸形成了現在的五色糯米飯。此外,「三月三」還有哪些特別的民間風俗咧?
[陳佚生:在「三月三」這天,三江地區的侗族同胞還喜歡打油茶、舉行油茶會。傳說在三國時期,諸葛亮南征孟獲取得勝利,孟獲的老婆打算逃到深山老林里躲起來,由於路途遙遠、缺少糧食,她餓著肚子爬進一間茅草棚里,多虧當地老百姓餵了一碗熱乎乎的油茶,才讓她逐漸恢復精神、保住了性命。由於這天剛好是「三月三」,孟獲的老婆感激大家的救命之恩,每年都要舉行油茶會作為紀念。]
吃油茶的習俗一般是「酒三茶四」,每個客人至少要吃四碗油茶,表示對主人的尊敬,油茶具有「先苦後甜,清香味美」 的特點,經常食用還可以預防傷風感冒、祛寒提神,所以至今仍然深受當地老百姓的喜愛。
過完「三月三」,接著就到清明節了,以前民間流傳著這樣的春耕歌謠:三月清明到穀雨,修好耙來修好犁,紅薯芋頭多種點,預備來年不愁飢。還有關於春耕的諺語,打比像:「清明吹南風,當年五穀豐。三月不動手,六月沒有收。要想收成好,鋤盡地邊草。春耕人不懶,秋收谷千擔。」可見清明前後是農戶們辛勤勞動、耕田種地的好時節,都講「清明時節雨紛紛」,為什麼每年到這個時候雨水就特別多咧?我們接著擺。
正所謂「三月無雨不成春」,「清明」這段時間降雨這麼豐富,傳說是因為有一條神龍回家來「掃墓」了啵。
[《擺古》顧問陳佚生:以前在鳳凰嶺那一帶,曾經住著一個老漁翁,每天都到柳江河邊撒網捕魚,有一天他一條魚都沒有撈到,只撈上來一塊雞蛋形狀的「石頭」,就先把「石頭」拿回家,一直放在水缸里泡著。過了蠻多年,「石頭」終於開裂,從裡面游出來一條可愛的小黑龍,漁翁把這條小黑龍當成自己的第三個「兒子」一樣對待,喊它做「老三」,每天給它餵食、逐漸把它養大。]
小黑龍越長越大,大水缸已經放不下了,老漁翁就把黑龍放養在離家不遠的潭水裡。有一天,漁翁的兒媳婦拿著邋遢的臟衣服來潭邊清洗,黑龍忍受不了這些污穢的髒東西,於是翻身掀起波浪,一下子就把兒媳婦卷到潭水裡淹死了。老漁翁曉得以後特別惱火,馬上喊「老三」快點上岸,然後拿起斧頭用力劈下去,馬上就把黑龍的尾巴砍斷了一截,黑龍忍著疼痛潛入水底,流出的血水把潭水都染紅了。
[陳佚生:老漁翁以為兒媳婦和黑龍都已經死了,心裡感到非常痛苦,沒過幾久,也離開了人世。兩個哥哥都因為沒錢安葬父親而發愁,黑龍就在這個時候游出潭水講:「安葬父親的事情,交給我來處理就行了。」然後就馱起棺材,特意來到西鵝文筆山一帶,把老父親安葬在那裡。後來老漁翁的孫子考中進士、當上大官,家境越來越富裕,兩個哥哥才曉得:原來「老三」安葬父親的地方,是一塊風水寶地。]
從此以後,每到清明節這段時間,總是陰雨綿綿、春雷陣陣,人們看見柳州西鵝方向烏雲翻卷、大雨將至,都講那是黑龍準備回來給老父親「掃墓」啵。哈哈,其實以前在柳江那一帶,也流傳著類似的「禿尾龍」傳說,明代柳州文人應時就寫了《計氏豢龍傳》以供參考,我們本地也流傳一句歇後語,喊做:「禿尾龍上墳——搞風搞雨」。
[陳佚生:關於清明雨的來歷,還流傳有另一種講法:以前有個壯族老奶奶救治了一條小青龍,小青龍為了報恩,於是就幫助老奶奶下田耕地、燒火煮飯,和村民們共同勞動。後來有一條惡龍搶走了天上的降雨符,造成地面大旱、民不聊生,小青龍眼看大家受苦,馬上勇敢地同惡龍鬥爭,重新奪回了降雨符,讓清澈的雨水再次降臨人間。]
打往後,小青龍一直追趕惡龍,不讓它靠近村莊,所以每年春天降雨符顯靈的時候,凡間的雨水總是特別充足,保證禾苗自然生長。等到老奶奶去世以後,小青龍每年都會飛過來給她「掃墓」,往往是風雨交加、雷聲隆隆,所以人們就喊那段時間做「清明」。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