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漢武帝真的「獨尊儒術」嗎

一直都說,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的提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如今有人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八個字,是易白沙在《孔子平議》中提出來的,無論是董仲舒還是漢武帝,都沒有說過這個話。於是查閱有關史料,發現董仲舒的建議出自他的《天人三策》,說的是「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漢武帝聽取董氏之建議,倡導的則是「罷黜百家,表彰六經」。易白沙的《孔子平議》在百年之前,即1916年發表於《新青年》雜誌.,在易白沙的《孔子平議》中,也確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八字。但我想,漢武帝說的「罷黜百家」與董仲舒說的「抑黜百家」,區別只在「罷」之於「抑」更有力度,董仲舒說的「推明孔氏」與漢武帝說的「表彰六經」也幾乎同義,「表彰」本身就是「推明」,而據司馬遷之《孔子世家》所言,「六經」即「六藝」也為孔子所「成」,因此,如果「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真的首出易氏之手,我也以為易氏之歸納相當準精,他是用他自己的話說的,說漢武帝「欲蔽塞天下之聰明才志,不如專崇一說,以滅他說。於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利用孔子為傀儡,壟斷天下之思想,使失其自由」,並沒有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說成董仲舒的條陳,更沒有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當作漢武帝的聖旨。 那麼,漢武帝在長達五十六年的執政過程中,是否真的「獨尊儒術」? 按照班固的評價,漢武帝的「雄材大略」,主要表現在「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也就是後人所說的「獨尊儒術」,而他之「獨尊儒術」,又主要表現在高祖與文景之時尚「猶多闕焉」的「稽古禮文之事」。其實,漢代的尊孔是由高祖劉邦開始的,他「祠孔子以太牢」,而使「孔子身後第一次享受冷牛肉之大禮」。早在劉邦坐上皇位,從叔孫通的「朝儀」中嘗到當皇帝的滋味開始,孔子以及孔子之「禮」就有了轉機,只是當時尚未「獨尊儒術」,尚未恢復春秋戰國「禮崩樂壞」之前的盛況。直到文景時期,依然崇尚黃老之術,注重與民休養生息。漢武帝「興太修學,修郊祀,改正朔,定曆數,協音律,作詩樂,建封禪,禮百神,紹周后,號令文章,煥焉可述,後嗣得遵洪業而有三代之風」。從這個角度說,他確是「獨尊儒術」的。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說的「三綱五常」,是董氏「推明孔氏」之具體內涵。在「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此「三綱」之中,為首的便是「君為臣綱」。這是「禮教」的主要框架。漢武帝所做的一系列「稽古禮文之事」,從根本上說,就是要維護這種倫理秩序,從而維維護劉漢王朝的一統局面,維護封建帝王的至尊地位。漢武帝的「獨尊儒術」,所「尊」的主要就是這一點。名義上是唯「儒」獨尊,其實卻是唯「朕」獨尊。 倘若循名責實,又很難說漢武帝真像易白沙說的那樣「專崇一說」或「獨尊儒術」。 儒家是不信鬼神的。「子不語怪力亂神」,乃是孔子思想中極有價值極其寶貴的一條,連魯迅也因此而讚揚「孔丘先生確是偉大,生在巫鬼勢力如此旺盛的時代,偏不肯隨俗談鬼神」。但「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的漢武帝,一輩子都在求仙,一輩子都在受騙。先信方士少翁,把他封為「文成將軍」。後信方士欒大,拜欒大為「五利將軍」,封欒大為「樂通侯」,還把衛長公主嫁給他,讓他當了駙馬爺。漢武帝本當觀「文成」、「五利」之假而知方士之虛、方術之偽,卻很不情願因此而打破了修鍊成仙,乘龍登天的美夢,依然被一位叫公孫卿的方士牽了鼻子,去蓬萊求仙,上泰山封禪,在長安、甘泉築台候神,直到「烈士暮年」,方才醒悟「昔時愚惑,為方士所欺,天下哪有仙人?盡妖妄耳!」由此觀之,與其說漢武帝「獨尊儒術」,不如說他「獨信方士」。 漢武帝之所為,也與儒家所謂的「仁政」相悖。王道與霸道沒有多大的矛盾,用司馬光的話說,叫做「王霸無異道」,因為此二者「皆本仁祖義,任賢使能,賞善罰惡,禁暴誅亂」,但仁政與酷政卻有根本的區別。漢武帝時,因一人犯事而被滅族的不計其數。「族」老將灌夫、「族」大俠郭解、「族」齊相主父偃,僅「淮南、衡山二獄,所連引列侯、二千石、豪桀等,死者數萬人」,在巫蠱案即戾太子劉據的冤案中,跟隨劉據的與討伐劉據的,先後均被滅族,均遭滿門抄斬。漢武帝誅殺朝廷大臣也如家常便飯,自公孫弘後,「丞相比坐事死」,後拜公孫賀為相,嚇得他「屯首涕泣不肯起」。酷吏張湯還發明一個「腹誹」罪,大司農顏異,就因為「見令(緡錢等令)不便,不入言而腹誹」被處死的。孔子說:「子為政,焉用殺」,漢武帝卻殺人如麻,不計其數。更不要說他窮兵贖武,窮奢極欲,繁刑暴斂,多用酷吏——漢武時期,身居高位的酷吏就有寧成、周陽由、趙禹、張湯、義縱、王溫舒、尹齊、楊仆、減宣、杜周等十人,上行下效,「郡、國二千石為治者」亦「大抵多酷暴」,致使大小民變時有發生。由此觀之,與其說漢武帝「獨尊儒術」,不如說他「獨重酷政」。 儒家思想,有其長處,有其短板,亦有其自身結構性的矛盾,不可一概而論。董仲舒所謂的「五常」即仁義禮智信,均置於「三綱」的大框架之中,一旦與這個大框架相抵牾,立馬就可被「朕」棄之不顧。因此,「獨尊儒術」的漢武帝是否真的「獨尊儒術」,似也不可一概而論。想靠儒家思想「限止絕對權力」近乎痴人說夢,「絕對權力」的擁有者,對待儒家思想只是取其所需,為其所用。從「獨尊儒術」漢武帝起,這一點就已見端倪。
推薦閱讀:

海昏侯墓里兩種金器竟是漢武帝升仙法寶?
揭秘漢武帝二子劉閎的悲慘結局:只是一場陰謀嗎
此人背叛秦始皇,叫板呂后,撐到了漢武帝,兒子死絕只能傳位孫子
顧頡剛:漢武帝獨尊儒術中國文化衰頹的開始
漢武帝唯才是舉

TAG:漢武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