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看世界》—歐洲—亞歷山大篇  第十九回  東地中海至南印度地緣分析

第十九回 東地中海至南印度地緣分析

第二十八節高加米拉戰役

大流士三世為終極決戰所選定的戰場,在尼尼微城東北約三十公里,一個叫做「高加米拉」村的地方。大多數後世解讀者,認為選擇高加米拉,是因為波斯軍隊吸取伊蘇斯戰役的教訓,特別找了一片足夠開闊的平原作為戰場。從技術上看,波斯軍隊的確需要一塊開闊地,以讓他們優勢的兵力,能夠包抄馬其頓軍隊的兩翼甚至背後。問題在於,如果只是想找塊體量足夠大的平地,大流士和他的軍隊大可不必遠離尼尼微城。在洪水的沖積下,大河兩岸才是地勢最平整的地區。在城下擺定戰場的話,還可以在戰事不利時退入城中據守。  真正讓大流士把戰場偏移至高加米拉的原因,在於高加米拉的地形和地理位置。相比底比斯河畔的尼尼微城,高加米拉的位置更加靠近伊朗高原。屬於平原向山地的過渡地帶,丘陵與平原相雜是這一區域的地形特點。對於軍事家來說,背靠高地布陣,有利於居高臨下觀察對手的陣型。而對於大流士來說,這樣做還有一個不便說出的原因,那就是在戰場失利的情況下,能夠迅速逃入山地,沿已有的道路退入伊朗高原。  最終在高加米拉戰役失敗後,大流士也的確這樣做了。觀察地緣位置我們會發現,與尼尼微、高加米拉相鄰的板塊,就是當年聯合巴比倫,擊敗亞述的米底王國故地。今天我們在谷歌地圖上,也很容易在相應位置上,找到從摩蘇爾出發,東北方向穿越東南托羅斯山脈,以及伊拉克——伊朗邊境的公路(伊朗邊境城市為「皮蘭沙赫爾」,伊拉克為「賴萬杜茲」)。

附:亞述鼎盛時期的疆域示意圖

  經過如此之多的失敗,大流士三世為自己「做最壞打算」想法也是無可厚非的。相比戰敗之後,被亞歷山大圍困在尼尼微,或者一路尾隨追擊至巴比倫的後果,選擇利用山地掩護,退至自己地根基之地預備方案,戰略、戰術層面上都沒有問題。只是比起亞歷山大那種一往無前的做派,大流士始終在氣勢上弱了一頭。實際上,直到亞歷山大從埃及出發後,波斯人依然沒有放棄那個看似非常合理的領土分割方案。然而之前亞歷山大還沒有完全拿到腓尼基和埃及時,都沒有答應。現在這些土地已經屬於亞歷山大了,他當然更沒有理由答應了。  既然對手咄咄逼人,以一場決戰決定帝國的命運,就成了大流士三世唯一的選擇。勝了,亞歷山大的軍隊就算不是全軍覆滅,那些在他身後觀望的城邦、總督們,也勢必會開始考慮重新選擇陣營;敗了的話,曾經無比強大的波斯帝國將只能寄希望於,亞歷山大不對他們在高原的土地感興趣了。  雖然波斯軍隊具體的參戰數字依然有N種推測,但波斯軍隊的特點還是很清晰的。一直以來,波斯軍隊都認為希臘人在步兵戰術上更為強勢,而自己的優勢則在騎兵上。當年跟隨小居魯士入境參與爭位戰的那一萬三千名希臘僱傭軍的戰力和紀律性,就曾經讓帝國為之驚嘆。在小居魯士失敗被殺後,這支攻入巴比倫尼亞的希臘僱傭軍最終仍有半數退回到了希臘地區。從這個角度來說,亞歷山大東征式的奇蹟,倒也算不得空前了。事實上,亞歷山大之所以敢於遠征波斯,很大程度也的確是從那次希臘萬人軍遠征中獲得了信心。  雖然在亞歷山大東征的過程中,波斯陣營中一直有希臘人的存在。不過在伊蘇斯戰役失利後,剩餘的八千希臘僱傭軍,已經被當時的波斯海軍,接入了愛琴海地區(後來為斯巴達人所用)。也就是說,在高加米拉戰役中,波斯軍隊的步兵質量被進一步的削弱。不過「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相比伊蘇斯之戰,波斯軍隊的機動力量卻得到了增強,有三萬來自中亞地區的游牧騎兵被部署到了戰場(伊蘇斯之戰就徵召了,只是時間緊迫沒趕上)。  來自中亞的騎兵,並不是波斯軍隊唯一所補充的力量。龐大的波斯帝國為了準備這場終極決戰,據說徵召了來自二十四個地區的部隊,其中甚至還有來自印度的戰象。只是看過當年薛西斯遠征希臘的戰例,我們實在無法對這樣一支萬國軍隊抱以太大的希望。就像那些游牧騎兵一樣,他們的機動性固然是一大優勢,但苗頭不對的話,這些游牧民族跑起來也絕對比別人快。  大流士三世真正能夠依靠的,還是來自本民族的嫡系部隊,就數量上而言,他們並不會比馬其頓人更多。當然,在戰場形勢未見分曉之前,龐大的軍隊數量依然對亞歷山大有很大壓力的。比較靠譜的數字,是高加米拉戰役中,波斯軍隊的數量有25萬左右。這樣的數量,以及足夠的戰場縱深,似乎讓亞歷山大的軍隊,不可避免的會陷入到包圍圈中了。

儘管我們的重點,在於分析雙方力量的戰略背景,但在亞歷山大東征這件事上,他個人不世出的軍事才能,的確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值得軍事愛好者去花時間研究。為此,我們也可以花點時間,解讀一下此戰中,亞歷山大的戰術特點。一般情況下,馬其頓軍團是依靠整體性、殺傷力極強的方陣,硬頂住對手,然後兩翼以善於沖陣的重騎兵,繞至對手的側後方發起攻擊。這就是所謂「鐵鎚——鐵砧」戰術(方陣為砧,騎兵為錘)。  經過先前的博弈,波斯人對馬其頓軍團的特點其實也已經很清楚了。他們準備用來衝破馬其頓方陣的,是一種中國人也曾經以為主力的兵種——戰車。波斯人的戰車又叫「刀輪戰車」,其技術特點就是在兩側輪軸上裝上彎刀。想像一下,這樣的戰車在沖入步兵方陣時,會對兩側的步兵造成多麼大的傷害。很有可能發生的情況就是,戰車還沒衝到陣前,對手的步兵就因恐懼自亂陣腳,四散奔逃了。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戰車的衝擊力都是步兵所最為恐懼的。在今天的陸軍戰場中,坦克也依然在延續這一傳統優勢。如果一定要衝破嚴密的馬其頓方陣,全幅武裝的戰車看起來也是最好的選擇了。然而這些被波斯人寄予厚望的戰車,在戰場上卻沒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因為亞歷山大並沒有讓他的方陣去硬頂這些戰車,而是在方陣內部預留足夠的空間,然後在戰車沖陣之時,故意讓開了一條通道,將它們放入陣中(有選擇的話,馬一定不會往長矛上硬頂)。接下來的事情,估計大家也能想到了,那些整齊劃一的長矛,將從戰車的側後方,終結它們的使命。  當波斯戰車無法發揮預定作用時,馬其頓方陣也就依然能夠發揮其「鐵砧」的作用,在波斯軍陣的正面吸住對手了。問題是,波斯人也明白真正能夠讓自己崩潰的,是那些從側後衝擊自己的馬其頓騎兵。為此,大流士在戰前也針鋒相對的布置了自己的騎兵,監視對手的去向。換句話說,波斯人這次絕對不允許,亞歷山大的騎兵充當「鐵鎚」的角色了。  然而在戰役開始時,亞歷山大的騎兵部隊卻並沒有主動發起攻擊,而是與步兵方陣分離,向一側平移(步兵方陣倒是主動進攻了)。在無法判斷對手下一步意圖的情況下,負責與之對陣的波斯騎兵,也只能與之同向、同速平移,以觀察對手下一步的舉動。在這種情況下,之前布陣嚴密的波斯軍陣,步、騎兵之間就不自覺的拉開了距離,而這也正是亞歷山大的意圖所在。在波斯陣線出現缺口之後,早有準備的馬其頓騎兵迅速調圍馬頭,斜插入對手陣中。「鐵鎚」又一次出現在了他們該出現的位置上。  任何精確設計的戰術,都需要有足夠質量的人員去執行。從這一點來說,亞歷山大的能夠常勝,還是在於他擁有當時西方世界,最強大的步兵方陣和重騎兵部隊。說到這裡,我們要解釋一下所謂的「重騎兵」概念。在西方軍事史中,重騎兵並不是專指中世紀那種穿的跟鐵罐頭式的騎士,而是指執行衝鋒博斗任務的騎兵部隊。當然,因為要近身相博,甲胄保護肯定是少不了的。只是在馬鐙出現之前,穿成變態式的罐頭肯定是不現實的(這種可被分類為「重裝騎兵」)。  波斯軍隊的劣勢在於,真正能夠倚重的步兵,無論從質量還是數量上,都要低於亞歷山大;而重騎兵的數量,也不會比亞歷山大多多少(質量上不會更高)。至於那些被寄予厚望的游牧騎兵,卻是以「騎射」為主要攻擊手段的「輕騎兵」。對於中國人來說,這些游牧輕騎兵所造成的恐懼感,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不過從技術上來說,讓中央之國備感壓力的根源,在於他們往來如風的機動性,以及需要防範的戰線過長。面對有重甲和盾牌保護的步兵方陣,以及同樣在快速移動的重騎兵,這些更多依靠個人能力的游牧騎兵,並不能發揮太大作用。  亞歷山大在軍事上面的創新,喜歡軍事的朋友還可以自行去研究。比如他用了什麼辦法、什麼軍種來打亂波斯騎兵的陣腳;在攻城戰中,又製作了什麼武器。至於我們,還是把注意力放在高加米拉戰役之後,歐亞大陸的地緣政治格局上為好。  高加米拉戰役失敗後,大流士三世依照他之前就想好的逃亡路線,逃入了帝國在米底的都城——「埃克巴坦那」了(今伊朗哈馬丹)。很顯然,再也沒有力量,能夠阻止亞歷山大沿波斯御道南下,入主波斯帝國的地緣政治中心——巴比倫了(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之南約90公里,幼發拉底河畔)。至此,亞歷山大已經將整個地中海周邊地區中,最為富庶的兩大板塊:埃及和巴比倫尼亞變成了馬其頓王國的領土。一定要再進一步的話,也就是繼續往東到波斯灣北,進佔與巴比倫尼亞相連「埃蘭」了。  當包括亞述、巴比倫尼亞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以及伊朗高原之南,最後一塊低地「埃蘭」,都成為了亞歷山大的戰利品後。亞歷山大和他的希臘將士們,看起來終於可以停下擴張的腳步,並建立起名符其實的「亞歷山大帝國」了。如果說離開地中海,向美索不達米亞擴張,還有巨大的利益驅動(畢竟巴比倫太富了,羅馬人後來也這樣做了),再去和波斯人爭奪那些高地,就很可能得不償失了。  將整個新月沃地交給亞歷山大,以保有波斯帝國在高地上的領地,應該是大流士在高加米拉戰役之前,就想好的預案了。正因為如此,他才直接放棄帝國在低地上的兩大首都:巴比倫和蘇撒,退入波斯在米底的都城——埃克巴坦那。而對於亞歷山大手下的希臘人來說,做到這一步也完全夠了。以希臘人之地理觀來看,巴比倫就是富庶和東方的代名詞,就像後來的歐洲人看待中國一樣。也就是說,亞歷山大和大流士,以新的地緣平衡線分割波斯帝國的機會,再一次到來了。然而問題是——亞歷山大仍然不接受。

第二十九節 亞歷山大病逝之後帝國崩裂

亞歷山大隨後所做的事情,相信大家都已經在歷史課中學習過了。在沿著波斯人的足跡,丈量完了伊朗高原、吐火羅盆地、興都庫什山脈,乃至整個印度河平原後,亞歷山大終於得償所願的成為了獨一無二的王者。鑒於在漢朝部分,我們已經對上述地緣板塊有過詳細解讀,而當下的焦點又在歐洲,所以亞歷山大接下來的征程,就不再做詳解了。  附:亞歷山大帝國的疆域示意圖

很多人對亞歷山大執著的繼續東征感到不可理解,畢竟希臘已知世界裡,最富庶的土地都已在手了。不過設身處地的想想,如果你僅僅花了三年時間,就摧枯拉朽式的打垮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並且當時的年齡僅僅只有25歲。你有沒有辦法,抑制住荷爾蒙引發的衝動,去征服另半個波斯帝國?  對於希臘人來說,巴比倫已是地緣想像的邊緣,但對於以愛琴海、印度河、錫爾河、尼羅河為四方邊界的波斯帝國來說,巴比倫則是一個地緣中心。如果亞歷山大只是想做個希臘人的話,那麼他完全有理由為今天的成就,感到滿足的。問題是,在見識了東方文明的繁華之後,亞歷山大已經不滿足於僅僅做個希臘人了,雖然他的祖先包括他的父親,一直在為這個目標而努力。  為了做希臘人,馬其頓人一直在模仿希臘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把自己的血統上溯到希臘神話中的人物。現在,這種嵌入式的做法,也被運用到了對波斯帝國的融合上。這次,馬其頓人採取了更為世俗的做法——聯姻。在亞歷山大的帶領下,近百馬其頓將領和三千名士兵,在蘇撒完成了和波斯帝國的聯姻(亞歷山大本人娶的是大流士三世的女兒)。除此之外,亞歷山大還用波斯人的儀式,加冕成為了「亞洲之王」。  亞歷山大所做的這一切,身處中央之國的我們應該並不陌生。歷史上那些邊緣民族入主中原後,絕大多數都或主動,或被動的接受、融入了華夏體系。亞歷山大的這種做法,看起來和當年的鮮卑人如出一轍。不過,相比從森林草原而來的鮮卑人,亞歷山大和他之前所代表的希臘文明,在文明的層級上並不比波斯文明要低(希臘人認為自己是最文明的)。所以亞歷山大的這種融合,並非是單向而是雙向的。比如在享受波斯文明的同時,也有很多波斯人被鼓勵學習希臘人的文字、馬其頓的軍事技能,乃至直接加入亞歷山大的軍隊。  然而亞歷山大的征服在過程固然是史詩性的,但從政治結果上來說,並不能算成功。公元前323年,從印度回到巴比倫後不久,年僅33歲的亞歷山大就因病去世了,他所傾力打造的「亞歷山大帝國」,也隨之陷入了分裂狀態。這樣一個地緣結構複雜,跨度如此之廣的帝國陷入分裂,幾乎是一種必然,亞歷山大的早逝,只是加速了這一進程。在他身後,那些手握重兵的馬其頓——希臘裔將領,為了爭奪帝國遺產,陷入了長期戰爭狀態,這場戰爭也因此被稱之為「繼業者戰爭」。可以想見,會有多少人希望從亞歷山大帝國的遺產中分一杯羹。能夠讓亞歷山大引以為傲是的,這些參與者基本都是系出他所建立政、軍體系。也就是說,在很長一段時間,「世界」地緣政治的舞台是屬於「希臘人」的。  對於一次征服是否成功,一直以來多是以政治標準來看待。問題是,從大歷史和地緣角度來看,政治上的征服都是短暫的,征服者如果沒有為被征服地區,帶入自己獨特的、優勢的文明,並且以之融合被征服地區的民族,那麼這場征服其實就是失敗的。至於亞歷山大的征服,倒可以說的上是成功的。因為希臘文明已經相當成熟,有著讓希臘人引以為傲的元素,這使得那些遠赴異鄉的希臘人願意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  這一點在技術上也體現在希臘人的殖民方式上。在馬其頓人崛起之前,希臘人在地中海沿岸地區,已經建立了很多希臘式的城城市。現在隨著亞歷山大對亞、非大陸的遠征,這一殖民模式也得以在大陸腹地複製。這其中,就包括數十個遍布各地緣板塊,以「亞歷山大」命名的城市。來自希臘的統治者以及移民,不僅可以在這些城市中完整的保留希臘式的生活方式,並以之為政治、軍事中心統治周邊地區。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嵌入故波斯帝國各板塊中的希臘殖民地,彼此之間組成了一張完善的,由希臘人控制貿易網。  不管上層政治格局如何變化,這張貿易網都能夠保證希臘文明,持續向亞洲地區滲透,並最終成就一個「希臘化時代」。從時間的跨度上看,這一始於亞歷山大東征,結束於公元前1世紀初的時代,前後持續了200多年。這也使得遙遠的中央之國,儘管沒有將絲綢之路直接延伸至歐洲,卻依然能夠間接與遠在歐洲的希臘文明間接對話。比如中國的佛教造像藝術,最初就是來源於經歷過希臘化過程的犍陀羅地區(巴基斯坦白沙瓦一帶)  雖然從地緣本質上來說,研究後亞歷山大時代的「希臘化時代」,意義會更為重大。但就當時的情況來說,這一結果只能算是地緣政治博弈的副產品了。當然,源出亞歷山大的政治體系,能夠一直主導這場地緣政治博弈,對於希臘化時代的形成,也有著保障的作用。在經歷過長達50年的戰爭後,繼業者們終於大致按照歐、亞、非大陸的地理劃分,形成了三大王朝:亞洲方面,是以安條克平原為政治中心的「塞琉西王朝」;非洲方面,是立足埃及的「托勒密王朝」;至於希臘本土,則看起來是被來自馬其頓的「安提柯王朝」所控制。  當然,真實的情況要遠比這種簡單的劃分複雜的多。一方面,還有很多包括希臘殖民地在內的獨立地區,分布於上述三個王朝的勢力範圍內;另一方面三大王朝的邊境,也是在動態變化的。比如托勒密王朝就一直在與塞琉西王朝重點爭奪西亞裂谷帶(焦點為貝卡谷地),甚至一度控制包括奇里乞亞在內的小亞細亞沿海地區。這使得托勒密王朝,曾經有機會成就一個「東地中海王國」;又比如塞琉西王朝,對於伊朗高原及更遙遠的中亞、南亞地區,更多只是一種間接控制狀態;至於城邦文化濃厚的希臘地區,安提柯王朝無論在什麼時候,都不敢說自己真正控制了希臘全境。  不管怎麼說,無論從政治還是文化層面,亞歷山大東征的確讓歐亞非大陸文明區,進入了一個暢通的雙向交流階段(除了遙遠孤立的東方文明),並且在這一過程中,讓希臘人在政治和文明上佔據了主導地位。然而任何時代終究會有終結的時候,在東亞的從秦帝國時代,變遷為漢帝國時代時,歐洲也將完成它的世代交替。羅馬將取代希臘,成為地中海地緣政治博弈的主角。

附:亞歷山大東征路線示意圖


推薦閱讀:

歐迪芬杯綠動時尚 用創意凈化世界
知乎上的撕逼,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世界上最美的雪山-
[讀書筆記]《在這堅硬的世界裡,修得一顆柔軟心》林清玄

TAG:歐洲 | 印度 | 世界 | 地中海 | 緣分 | 地緣 |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