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早期教養觀念研究——基於對15位祖輩和父輩家長的訪談

嬰幼兒早期教養觀念研究——基於對15位祖輩和父輩家長的訪談

[摘要]隨著政府和社會對0~3歲嬰幼兒早期教養的逐漸關注,對該問題的研究也成為學前教育領域的熱點之一。本研究採用半開放型訪談法,就嬰幼兒早期教養觀念這一問題對15位祖輩和父輩家長進行了訪談。研究結果表明,兩代家長,特別是父輩家長有較進步的早期教養觀念。他們普遍認識到早期教養的重要性;除了依靠專業機構外,他們主要憑經驗對孩子進行多方面的早期教養,尤其注重品德、交往能力、性格等非智力品質的培養;他們希望通過提供適宜的學習活動、營造和諧家庭氛圍、尊重孩子主體性等方式讓孩子在3歲前快樂地成長。但家長要踐行進步的觀念則需要更專業的早教信息和更系統的早教指導的支持。 [關鍵詞]嬰幼兒;早期教養觀念;家長;訪談 一、研究緣起 0~3歲嬰幼兒早期教養越來越多地受到社會大眾的關注。「開端重要」的觀念深入許多家長的心中。隨著教育觀念的不斷進步,很多家長開始重視孩子獨立性、自主性、意志力、自信、樂群合作精神、良好的行為習慣等非智力品質的培養。近年來,上海等地方政府相繼出台政策鼓勵開辦早教機構並予以規範。在這種背景下,早期教養便成了學前教育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談到嬰幼兒早期教養,必然會涉及孩子的家長及其家庭。嬰幼兒身心尚不成熟,思維能力和活動獨立性差,對家長依賴性強,因此家長對其生存和發展的意義極其重要。布朗芬布倫納的人類發展生態學理論告訴我們,由嬰幼兒和家庭教養者所構成的家庭環境對嬰幼兒發展的作用最大。在預訪談中我們了解到,父輩家長平時大多工作繁忙,嬰幼兒在大多時間裡由祖輩家長照看,父輩家長常常利用周末在早教機構參加親子活動。兩代家長在孩子的早期教養中處於最核心地位,與孩子的互動最頻繁,情感最深厚,他們共同承擔教養責任,都是孩子成長中的重要他人。基於以上原因,我們把研究點聚焦於兩代家長。 兩代家長的教養觀念如何,目的或期望是什麼?他們是如何開展早期教育的?弄清這些問題有利於我們進一步有效地對家長開展親職教育(家長教育)和早教指導,提高整體育兒水平。通過檢索近十年的相關文獻發現,有關「嬰幼兒教養觀念」的研究極其缺乏。有文獻在對家長進行相關調查,探討親職教育和隔代教育等問題時偶有涉及早期教養觀念的內容。也有一些對教育觀念的研究包含了整個0~6歲學前教育階段。本研究不是從研究者的視野來探討父母的教養觀念的,而是用質的研究方法,把話語權交給正深刻體驗著教養過程的家長們,以呈現和分析他們的「教養敘事」來回答本課題的研究問題。 二、概念界定 在歐美國家,「早期教育」(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Care)是指由專業人士對0~8歲兒童提供的所有保育和教育的服務項目,這裡的教育包含「教」和「育」兩方面。而我國一般把這個階段的教育稱為「學前教育」「幼兒教育」或「早期教育」,通常還把它分為0~3歲和3~6歲兩個階段。需要說明的是,以上概念中的「早期教育」往往在年齡段的劃分上含糊不清。有人認為這個概念可特指0~3歲嬰幼兒教育。本研究使用「嬰幼兒早期教養」這一概念,既把本研究的年齡段界定在0~3歲上,又突出「養育」(保育)在嬰幼兒發展中的重要性。 三、研究方法與資料的獲取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遵循質的研究中對社會現象、社會事實的描述、分析和意義解釋的路徑,採用有訪談提綱的半開放型訪談法,對兩代家長進行正式訪談。對某些問題的訪談採用的是控制式投射法。 (二)資料收集 1.訪談問題 依據訪談宗旨,共設計了6個基本問題:(1)有人說「3歲前孩子尚小,照顧好日常飲食和身體健康就可以了,不用這麼早教育」,您的看法呢?(2)現在家長普遍認識到早期教養的重要性,您覺得為什麼重要呢?(3)您平時怎樣開展早期教育?(4)您希望通過早教促進孩子哪些能力的發展?(5)您覺得什麼樣的家庭環境更利於孩子成長?(6)有家長說「孩子要獲得良好的發展,關鍵是要發揮自主性」,對此您怎麼看?訪談過程中研究者會根據對象和情境適當加入一些追問。 2.訪談對象及記錄方式 為方便取樣,研究者首先選取了自己比較熟悉的南京市某幼兒園的親子班和南京市某高校的大草坪兩個地點作為訪談現場,共選取了15位家長作為訪談對象,其中親子班的家長9位,其他家長6位(他們的孩子未參加親子班)。祖輩家長6位(4男2女),在資料分析中分別記為GF1~GF4,GM1~GM2。父輩家長9位(5男4女),在資料分析中分別記為Fl~F5,M1~M4。另外,家長的選取也考慮到嬰幼兒的年齡差異,0~2歲和2~3歲兩個年齡段的嬰幼兒家長均有。 四、有關兩代家長早期教養觀念的分析與討論 (一)早期教養的基本觀念 1.「關鍵期」「小時候可塑性大」「三歲看大」等觀念使家長認識到嬰幼兒早期教養的重要性 訪談中祖輩和父輩家長都十分肯定嬰幼兒早期教養的重要性,但問及原因,只有少數家長能夠回答。第一,有的家長認為「錯過這個村就沒這個店」,因此非常重視嬰幼兒這一關鍵期的教養。如GFl說:「從小不開發智力,大了就遲了」;又如GF3認為孩子在關鍵期對外界會很敏感,他說:「嬰幼兒早期教養很重要,是因為這個時候大腦很敏感,很容易接受外面的東西,智力很容易開發。」 第二,有的家長認為孩子越小,可塑性越大。如F1認為:「孩子小,不理解大人的想法,當你去引導他,他就會向你引導的方向發展。」第三,有的認同「三歲看大」的觀念,認為早期形成的某些品質影響將來發展。如M1說:「大家說,三歲看大,我覺得有道理。性格和生活習慣在年幼時就已經形成,對以後有影響。」 研究者認為,家長重視嬰幼兒早期教養的確是件好事,但不能誇大早教的功能,更不能迷信某些早教機構打著「0~3歲是培養神童的關鍵期」的幌子而對孩子發展抱有過高期望。「經濟發展與合作組織」(OECD)所屬成員國曾經對0~8歲兒童早期教養效果作過深入研究,結果表明:早教對兒童發展(尤其對經濟貧困家庭的兒童發展)短期效果明顯且穩定,而長期效果證據混雜。早教對兒童認知發展的效果在小學或中學則會減弱或消失,但當兒童遇到高難課程或高級學習任務時,早教的成果就發揮作用了,而且早教對兒童社交能力和性格發展的正面影響能持續很長時間。因此,我們要正確客觀地認識早期教養的作用。 2.祖輩家長重「養」輕「教」,而父輩家長「教」「養」並重 從事學前教育工作的人都知道,充分考慮嬰兒的身心特點是實行「保教結合」的基本依據,家長對此有何看法呢? 經訪談了解,不少祖輩家長重「養」而輕「教」,如GF4隻關注嬰幼兒身體保健方面:「孩子小,容易生病,三天兩頭感冒什麼的!照顧好生活,保證身體健康就行了,在家不用教什麼,到了幼兒園再說吧。」有的則認為保育是教育的前提,過分教育而不顧孩子的身體狀態和精神狀態會適得其反,如GF2說:「我們主要是保證孩子吃得好,睡得好,玩得好。孩子精力充沛了,你教什麼他都能記住。有的小孩沒休息好、玩好,就沒有精神,你教什麼都沒有興趣,給他灌輸多少東西他也不願意記。」越小的孩子生理條件越不成熟,自我服務能力越差,就越需要成人在衣食住行、衛生保健方面悉心照料。在結束對祖輩家長的訪談之後,研究者採用控制性投射的技巧訪談父輩家長:「有人認為家長在早期照顧好孩子的膳食營養、衛生保健等日常生活就行了,至於教育,等孩子大些了再說。您對此怎麼看?」 訪談結果表明,所有的父輩家長一致認為嬰幼兒早期教養中保教要並重。其中F1的話比較有代表性:「這(保育和教育)是同步的。身體很重要,但只是一個方面,孩子社會交往、智力發展也很重要,少不了教育。」 研究者認為,值得關注的是,訪談中父輩家長都堅持要「保教並重」,但在實際教養中,尤其遇到有關「教育」的問題時常常心有餘而力不足。原因是缺乏足夠的專業育兒知識和技能,他們往往只能在「做中學」。因此,父輩迫切需要專業教養信息和教養指導的支持。據有關0~3歲嬰幼兒家長早教知識和服務需求的調查表明,這是一個普遍現象。該調查發現,家長對早教基本知識的知曉率為66.4%,了解的多是一般的普及性知識,對較專業的知識了解不多,因此他們對專業早教服務的需求迫切。 (二)早期教養目的之一:培養良好的社會性、個性品質與開發智力並重 開發智力,開發大腦潛能歷來是嬰幼兒早期教養討論的主題,但訪談發現家長對嬰幼兒的習慣、人際交往、品德、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格外關注。他們認為這些個性和社會性方面的品質同智力一樣對嬰幼兒適應社會、健康發展有重要意義。 1.培養良好的習慣 被調查家長普遍認為嬰幼兒的習慣包括吃飯、睡覺、穿衣。上廁所、勞動衛生等生活習慣,禮貌打招呼的交往習慣和不搶別人東西的品德習慣。如GMl說:「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吃剩的果皮、玩剩的紙屑要及時收拾,吃飯時不剩飯不浪費,有規律的大小便,自己穿衣服、穿襪子等。」M4對「習慣」的解釋比較寬泛:「孩子的習慣很重要,比如睡覺習慣、禮貌習慣、不能和小朋友哄搶東西、打架啊,這些都是以後做人的基本原則啊。」可見,家長對「習慣」的理解包含了廣泛的意義。 研究者認為,養成好的習慣,責任在家長。家長尤其要注意嬰幼兒的「第一次言行」,給予及時的強化或者批評制止。 2.培養良好的品德 在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上,F5認為好的道德品質對孩子發展有深遠的意義:「現在這個階段,做人的道理比學知識有用多了。古人學孔孟之道,做事先做人。」F3認為培養道德品質最基本的是培養「是非觀念」:「要培養他道德方面的是非觀念,正確引導和規範其行為,不讓他走向邪路。」 研究者認為,2歲前嬰幼兒對主客體的認識尚未分化,隨個人的需求而活動,處在「無律」階段,自我意識尚未發展。他們沒有和成人一樣的道德意識,只是隨心所欲地活動,對自己和他人的行為並沒有道德價值判斷,無所謂「道德」與「不道德」。直到3歲左右他們才僅僅能根據家長的判斷作出「是非」「好壞」的判定。所以提醒家長不要總是以道德標準審視年幼孩子的言談舉止,動輒厲聲批評。3歲以後可以適當告訴孩子一些「是非」「好壞」等簡單的標準,以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初步的道德觀念。 3.培養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 家長認為人際交往能力與智力同等重要,希望孩子能使用禮貌語,掌握協商、謙讓、分享、自主表達意願等交往能力。訪談發現,家長選擇早教機構的動機之一就是希望孩子學會與人交往。如M2說出了交往能力的社會適應功能:「人際交往在現在社會中是最重要的,這方面能力好才能適應社會生活。培養交往能力跟培養智力的意義差不多。」GF2認為:「現在小孩還小,天真無邪,我們教她禮貌方面的知識。人際交往的第一步就是要懂禮貌。」M3則表示:「我希望自己的孩子學會主動表達意願,想要什麼東西,什麼東西漂亮等,希望他與別人能自主交流。」 研究者認為,家長認為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對孩子一生的發展有重要意義,並注重從日常生活的禮儀禮貌做起,這固然是好的。然而對於0~3歲的嬰幼兒來說,建立安全型親子依戀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家長更應該關心嬰幼兒所處的狀態,注意聽取和接收嬰幼兒發出的信號,並作出及時恰當的回應。 與同伴交往方面,有研究表明:10個月前的嬰兒的交往更多集中在玩具和物品上;10~18個月的嬰幼兒能有意地發出一些行為並注意到同伴的反應;18個月後的幼兒則更傾向於與同伴交往,突出表現為幼兒間的合作遊戲,互補互惠的行為明顯增多。 基於此,家長應意識到交往能力要在交往中獲得,應鼓勵嬰幼兒與同伴交往,為嬰幼兒提供交往機會。 總之,研究者提醒兩代家長:第一,培養非智力品質是孩子終身的事情,不能局限在0~3歲;第二,培養孩子的協商、合作、謙讓、分享等交往品質要考慮其成熟水平和早期心理特點。3歲前的嬰幼兒以自我為中心,很難採擇他人觀點,他們的移情能力低,不能體察到他人的情緒和思想,通過教育來引發親社會行為比較困難。因此,3歲前家長能夠做到的是帶孩子到人際環境中,鼓勵其與人交流,但不必在意效果,切勿操之過急。 (三)早期教養目的之二:「激發興趣,減少學習壓力,培養快樂的情感」 1.多數家長有矛盾心理:「教育環境所迫才框著孩子」,實際希望他們「輕鬆快樂地成長」 當前社會競爭激烈,教育體制很大程度上仍是「應試取向」。訪談中許多父輩家長不希望給孩子太多要求和壓力,期望他們輕鬆快樂地成長,然而「環境所迫」,不得不「框著」孩子。這實際上是社會環境對家長的教育觀念產生了負面影響,使他們和孩子皆有壓力。如F4無奈地說:「現在的孩子很累,失去了應有的快樂。由於社會競爭激烈,從幼兒園起家長就開始『框著』孩子,讓他們學習文化知識,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M1的感想中透露出這樣的信息:父輩家長的矛盾心理是孩子3歲以後開始產生的。家長和3歲前的嬰幼兒都很輕鬆快樂,自3歲進入幼兒園起就開始面臨種種壓力了,因此可認為在前三年里,家長會盡量給嬰幼兒提供一個輕鬆快樂的生活環境。對此F2也有同感。 2.激發興趣,寓教於樂方能緩解矛盾心理 雖然「環境」如此,大多數家長還是希望孩子在學習中過得快樂些,或者讓他們「伴著快樂學習」。對於如何緩解這個矛盾心理,家長們自有答案。F2這樣解釋孩子的「興趣」:「他們對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東西願意學,不喜歡的不學。就像吃東西一樣,不喜歡吃的放在嘴裡也會吐出來。」F1認為遊戲能激發興趣。F4則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興趣和快樂教育的關係:「家長有時會逼著孩子學習文化知識,其實『磨刀不誤砍柴功』,把時間花費在做有興趣的事情上,孩子就會認為他的生活是快樂的,和家長相處也會融洽,這反倒會促使他多學一些東西。」正如英國教育家斯賓塞(Herbert Spencer)所說:「讓興趣為快樂求知引路,用興趣誘導孩子快樂學習。」幼兒園的孩子學習壓力要靠興趣化解,嬰幼兒的早期教養更要激發他們的興趣。進行快樂教育——這種觀念適用於任何年齡段的教育。 雖然大部分家長都希望減輕嬰幼兒的學習壓力,培養其快樂的情感,但仍有個別家長出於攀比心理給孩子巨大的壓力。有家長認為孩子發展得好,有出息,能光耀門楣。從GFl談自己兒子的成功事迹就可見一斑:「就像我兒子在深圳做全國銷售部經理,其實這個位子很多人都有實力做,但只有他略高一籌,才做到這個高度。我們看到孩子發展到這種程度很滿意。對於小孫子來說,投入這麼大的財力和精力培養他,就是希望開發他的智力,讓他長大了也有出息。這樣我們臉上也有光。」 (四)早期教養的內容觀 當問到「您平時是怎樣開展早期教養的」這一問題時,幾乎所有家長都回答尋找合適的教育內容來開展早期教養活動。對資料進行編碼後我們發現家長選擇的教育內容可分為幾大類,其中禮貌用語,協商、分享等交往能力和道德教育的內容較受重視。此外,教育內容還包括健康教育、藝術教育、語言教育、數學教育等。 研究者認為,家長憑藉經驗或書本、網路提供的教育信息來選擇教育內容,雖然可以相對劃分出不同的學科和領域,但隨意性很大。對於嬰幼兒來說,參與家長提供的任何一個領域的教育都是全身心的「浸入」,可以得到相對全面的發展。 (五)早期教養的玩具觀 在回答平時如何對嬰幼兒開展早期教養的問題時,只有很少家長談到了玩具的話題。對資料編碼後我們發現,他們對選擇玩具有以下看法:好的玩具要具有安全性、益智性、適宜性、低結構性、可反覆操作等特點。如F1表示:「孩子的玩具有很多,現在也買一些相對開發智力的,比如拼圖、積木等,還有要考慮玩具是否安全、所適用的年齡。」M2則指出:「對於玩具最大的感覺就是要適合孩子的年齡,不能太簡單也不能太難。我感覺真正耐玩的玩具都是那些需要動腦筋的。」由此可見家長從嬰幼兒的喜好和需要出發對玩具作出的經驗性判斷還是比較正確的。 研究者認為,嬰幼兒早期智力發展有兩大方面:一是運動能力,二是動手操作能力。3歲前嬰幼兒的認知處在感知運動階段,「智慧源於指尖」,低結構性和可操作性的玩具是嬰幼兒鍛煉手指和進行思維活動的工具。玩玩具能促進大腦進一步成熟,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從而促進智力的發展。 (六)早期教養的環境觀:和諧的家庭氛圍利於嬰幼兒成長 家庭是嬰幼兒生活最重要的場所,對他們來說家庭不僅僅是一座房子,還象徵著安全、舒適和愉快。M4認為:「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孩子一回到家裡看到爺爺在看報,奶奶在做家務,家庭成員和諧,會感覺很舒服,心情也會很舒暢。如果爸爸媽媽天天吵架,會嚴重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因此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言行。」F5從反面說明了這個觀念:「我不相信那些暴力的、不和諧的家庭能培養出很優秀的孩子。」 研究者認為,家庭和工作單位是直接影響父輩家長生存狀態的兩個微觀環境系統,如果父輩家長不能處理好與祖輩家長、單位成員的關係,不能勝任工作和獲得良好的職業發展,則會影響到家庭成員的和睦及其生存狀態,最終影響到孩子的成長。因此,父輩家長必須盡量避免把工作中的負面情緒帶到家裡,調解與老人在日常生活和孩子教育上的衝突,從而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成長空間。 (七)早期教養的個體發展觀 1.家長提供發展條件,關鍵要靠孩子個人努力 不少家長都認為提供的經濟條件是個體發展的外因,如果孩子個人不努力也是白費。孩子必須學會獨立,不能依賴家長,他們必須通過提高個人能力和實力來適應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F1認為:「現在父母工作都不錯,但孩子如果不努力,不發揮主觀能動性,同樣會被社會所淘汰。GF4說:「對孩子也沒有太多期望,我們儘可能創造環境,但關鍵還是看她自己。」可見,多數家長都認識到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內因比外因更為重要,成功最終要靠孩子自己的努力。 2.學會放手,培養孩子獨立性 孩子如何做才具備發展的「內因」呢?不少家長認為「獨立」就是「內因」,即一切靠自己而不依賴家長和他人,靠自己的能力解決問題。F1鄭重地說:「一個人要經歷風雨才能見世面。光靠家長,是不會有大出息的。脫離了家長就要靠自己,發揮自己的才能。」M1就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說出自己的看法:「孩子如果被家人保護過多,在家還比較活潑,到外面就放不開,與其他孩子相處比較羞怯。在家裡他跌倒了,沒什麼問題的話我們都不去扶他,讓他自己爬起來。吃飯時,讓他自己吃,慢慢培養他的獨立性。」 研究者認為,孩子生來就具有「獨立」的內在需求,如果家長從小寵愛孩子,孩子便有了「靠山」的觀念。繼而家長就會認為孩子不夠獨立,又給予更多的「包辦代替」,這樣的惡性循環只能導致孩子泯滅獨立性,失去發展的內因。根據心理學家艾里克森(E.H.Erikson)的人格發展階段論,3歲前孩子正處在「基本的自主感」「基本的羞恥感與懷疑感階段」,該階段主要任務是發展孩子的自主感。在此之前孩子的依賴性很強,當他們學會說話和走路,能比較獨立地探索世界時,便處處想顯示自己的力量,有時還會拒絕成人的要求,這樣他們也能感受到自主的力量。如果家長控制約束過多,批評過多,孩子便會懷疑自己的能力而產生一種羞恥感,無法獲得自主感,也就可能導致孩子人格發展中獨立性的缺失。

推薦閱讀:

【幼兒教育】孩子渴求賞識--學會賞識孩子
幼兒園挫折教育怎麼教,幼師這次真的學到了!
神秘的嬰幼兒健康成長七大習俗禁忌
華愛華:幼兒園表現性活動區的特點及環境創設
評論:幼兒園老師毆打兩歲半女童十分鐘 上萬網友震怒

TAG:教養 | 幼兒 | 觀念 | 嬰幼兒 | 訪談 | 研究 | 早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