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為什麼不選擇在中國內地上市?
【MrToyy的回答(127票)】:
1、馬雲想要在低占股的情況下保持對公司的控制,也就是想實行或變相實行「牛卡計劃」,其核心思想是同股不同權。而國內認可的是同股同權;
2、軟銀和雅虎想要便捷的退出渠道。而國內有嚴格的外匯管制,退出渠道艱難;
3、阿里巴巴在國內的名氣已經很響亮了,A股市場不如國際市場更能提升在國際上的聲譽;
4、A股市場目前不支持境外企業上市。阿里巴巴要在A股上市就需要先進行「紅籌回歸」,面臨極大的法律風險和稅務風險。
5、傳言阿里巴巴最遲2014年上市,以滿足雅虎退出阿里巴巴的需求。國內IPO尚未開閘,審核制度排隊也遙遙無期,阿里巴巴不願承擔時間上的風險。
【Raymond Wang的回答(55票)】:
我上周接受了某媒體採訪,從法律角度分析阿里巴巴的上市地選擇,節選如下:
阿里巴巴在境內上市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首先,拆除VIE結構技術複雜。將境外權益轉到境內,過程中涉及到系列協議的終止、廢除等諸多法律問題,需要付出相應的對價。
軟銀、雅虎持有阿里巴巴開曼公司股份,阿里巴巴開曼公司通過VIE結構控制境內阿里巴巴集團的權益。「如果把阿里巴巴開曼公司變成空殼,權益轉回到境內,不再向其輸送利益,軟銀、雅虎持有的是空殼,需要獲得什麼樣的收益?是不是該在境內上市的阿里巴巴集團中,也持有30%股份?但問題就在於,當初設置VIE結構就是不讓外資投資境內的公司。」
且不說軟銀、雅虎願不願意退出,假設二者願意退出,阿里巴巴集團按照上市的價格贖買股份,如果阿里巴巴集團估值達到千億美元,雅虎軟銀所持股份加起來估值幾百億美元。通常拆除VIE架構,可以通過內地人民幣基金接盤。「但阿里巴巴體量這麼大,沒人能接這個盤子。」
其次,牽扯到的稅務、審計和時間成本高昂。阿里巴巴集團之前為上市所做的準備,包括文件、期權等方面,都是按照境外規則設計。如果轉回境內,一是面臨大量稅收,二是需要按照境內的會計準則重新設計。「稅務、審計的成本都是非常驚人的,超出很多人的想像。」
登陸A股也不利於阿里巴巴的國際化進程。「如果在美國上市,可以用美國上市的股份直接做股權併購,成本很低。如果轉移到國內,對未來在國際上併購無正面影響,轉移到國內不是理性的做法。」
再來看看阿里巴巴董事局執行副主席蔡崇信10月14日的公開說法:
中國資本上市環境有幾個技術問題。首先,貨幣不是完全流通的,阿里要成為國際公司,就必須讓國際資本進入,但是A股市場對外資交易有很大限制;而從法律的角度來說,中國上市的公司主體必須在中國,但是和很多其他互聯網公司一樣,阿里也是VIE結構,母公司註冊地點並不在國內。
【張磊的回答(41票)】:
首先要說明的是:不是阿里巴巴不選擇在香港上市,而是阿里巴巴尋求在香港或赴美上市。
也就是說阿里巴巴在主動謀求上市,為了能夠上市、上市地點不一定非要是香港;當然阿里巴巴上市的首選是香港,如果不能在香港順利上市,也可能謀求在紐約上市。
阿里巴巴希望以合伙人管理制度在港上市,即由合伙人提名集團董事會多數席位,而不受管理層或合伙人實際持股比例的制約,這樣一來,該公司創始人馬雲以及其他高管就有權決定公司的長期發展戰略,擁有實際控制權,這一操作有違香港市場同股同權的制度。按照港交所現有的上市規定,不允許在該所上市的公司實行管理權的雙軌制。
據此,阿里方面希望通過合伙人制度,在合伙人中提選出若干名成員作為董事,以平衡董事會內部來自雅虎和軟銀等投資機構的投票權。阿里巴巴的打算有違目前香港市場「同股同權」的制度。近期,港交所主席周松崗對媒體表示:「不能因一小撮人方便,放棄保障廣大投資者的利益。」這暗示著香港證監會不會向合伙人制度妥協,因此可能不會對阿里合伙人制度提供「綠色通道」。
由於以上情況,過去幾個月來,在能否接受合伙人制度上,阿里巴巴一直與港交所和香港證監會處於膠著狀態、沒有達成共識,導致遲遲沒有遞交上市申請。
以馬云為首的管理層期望高估值和控制權兼得,但實際情況卻難以實現。
「阿里巴巴實際上已處於兩難境地。」互聯網分析師葛甲認為,馬雲等管理層和股東之間肯定已就IPO價格達成了共識,即千億美元估值上市。但阿里巴巴目前面臨的情況是,去中國香港可能有高估值,但管理層會失去控制權;去美國上市可以保證管理層的控制權,獲得高估值的機會卻不大。「主要業務在中國內地的阿里巴巴,對美國人而言就陌生多了,指望他們花大錢去買,很不現實。」
【知乎用戶的回答(47票)】:
你願意被莊家和XX控制,還是願意在自由市場上和對手拼殺?
小時候覺得自由是可貴的,長大了才發現,原來可以選擇什麼不做才是最可貴的。
阿里巴巴現在有資格選擇,什麼不做。我相信馬雲不是一個干一票撈錢走人的大叔,而是立志做百年企業的「ET」
阿里巴巴並不是因為VIE結構不能在中國上市。上次支付寶事件,馬雲還去中央找李大大了,難道中央政府會輕易放過這樣一個估值千億的巨人嗎?一想到A股市場突然冒出一個千億體量的大集團,證監會的大大們還不笑醒?中金保薦公司年終獎一定能在五道口付個首付吧。
看看支付寶VIE事件之後的變化,會發現一些國有資產管理公司的身影隱沒在支付寶複雜股權背後。(即使目前阿里巴巴集團被國有資產注入,但是投資者仍舊不會讓阿里巴巴在大陸上市,可見自家人有多麼也瞧不起自家人啊!)
最近新聞說,馬雲要採取合伙人制度上市,國內完全沒有這個先河,即使馬雲青睞的香港市場也提倡股東平等。在大陸上市意味著軟銀和雅虎的股權合在一起超過了半數,而馬雲的百分之7股份就會顯得微不足道。如果哪一天控制權不再馬雲手上,阿里巴巴該何去何從,又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了。
最最新消息來自李小加個人網誌,他用寓言默認了阿里巴巴不會在香港上市這件事。看來ET馬雲鐵了心要掌控公司的。國內給不了這個環境,只好去外面了。
綜上所述,ET馬雲是要絕對掌控公司的,阿里巴巴是要做百年企業的,干一票撈錢走人並無底線操控的A股市場會葬送阿里人之前所有的努力。
ps:馬雲說他會把阿里巴巴打造成百年企業。馬云:阿里巴巴要做百年企業 談上市為時過早
【王廾的回答(6票)】:
阿里巴巴與港交所的博弈,已到了一個關鍵階段,港交所堅決不同意對阿里法外施恩,允許其攜合伙人制度上市,而阿里除了祭出常用的價值觀大棒之外,還採用了分化後各個擊破的老辦法,不但放出風來要去紐約上市,還把上海拉了進去陪綁。
事實上,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阿里最心儀的上市地,還是香港。只是,阿里在香港的信用記錄太過不佳,B2B圈錢5年只給個定期利息然後退市的事情,才過去不久,港人的記性倒不至於那麼差。當年占恒生12%市值的怡和退市,香港也沒怎麼難過,你今天總共不到4%恒生市值的阿里,想要重演客大欺店的故事,萬難成功。
可是去紐約,阿里又有什麼資本讓投資者接受?2009年馬雲當著鏡頭信誓旦旦對華爾街隔空喊話,讓你們盡情嘲笑吧,阿里巴巴就是要用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這道理推敲起來是沒什麼錯,但話不能這樣講,你跑到壽宴上祝人家又向著墳墓又邁了一大步,肯定會挨抽的是吧,那話在某種程度上是事實,可是卻講錯了地方。馬雲在2009年這種示威式的發泄,讓華爾街心頭一涼。
2011年的支付寶事件,是讓人們真正認識馬雲的一件大事,華爾街有些基金經理甚至要提起訴訟,當然,訴訟的危險到今天都還沒解除。華爾街實在弄不明白,為什麼一個小股東兼職業經理人能那麼順利把集團最有價值的資產轉移到第三方,華爾街幾乎被震驚了。他們之後採取了行動,對VIE結構的中概股產生了不信任的情緒,做空行動一直持續到不久前。華爾街對馬雲的不信任,法律訴訟風險,都是阿里不願前往紐約的主要原因。
至於說要去上海,那就更扯了,馬雲說去倫敦巴黎法蘭克福可能都還比這個靠譜些。對於阿里這種依靠前景而非業績上位的公司而言,上海給不出太多市值,你讓中國股民明白電子商務是非常重要的未來,現在虧點以後能賺大錢,這本身都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即便發行出去,像中石油一樣跌到姥姥家誰的面子上都不好看。再者說了,阿里巴巴跟人民網不好比,也比不了。
現在首先可以把馬雲和阿里巴巴割裂開來看了,阿里的業務已與他沒太多關係,他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玩資本,把阿里巴巴推上市。陸兆禧那邊,給他提供充足的數字,把他要求的KPI完成了,充作其上市的忽悠資本;軟銀和雅虎對馬雲也是百依百順,不但對支付寶事件既往不咎,還公開主動放棄控制權以表示支持,任由其自由發揮。這一次阿里IPO,馬雲既要保住他和兄弟們的利益,又要實踐對資本方的市值承諾,肩上的擔子還是蠻重的。
只是,阿里和資本方這次押的寶,打水漂的可能性極大。馬雲在香港和紐約兩地已信用破產,他本人去多少次香港和紐約搞關係,都是白搭,他又不是教皇。至於上海那個地方,倒是有不少小白支持他,可最後極有可能出現的場景是,馬雲站在陋室門口向裡邊張望張望,揮揮手收穫些歡呼聲就走了,不留下一片雲彩。當億萬富翁太久了,已不習慣進入筒子樓。
馬雲是這樣一種人,明明是特別惡劣的壞事,到他嘴裡都能變成好事。天貓提價增加集團收入未嘗不可,但他愣要擺出一副視金錢如糞土的樣子說是為了打擊假冒偽劣商品;把支付寶劃拉到自己碗里吃了,吃就吃了吧,大股東沒意見別人能說什麼,但他楞是要把這和國家金融安全和民族大義掛上鉤;堅持合伙人制度,為自己和兄弟們把地位鞏固一下防止以後被甩掉,也是人之常情,可他卻非要把這同價值觀和使命感扯到一起,還理直氣壯得跟受了多大委屈一樣。
從經濟社會發展程度來看,馬雲的那一套在大陸很吃香,也是其十幾年來屢戰屢勝的法寶;到了香港就差得遠,好多人根本不吃那一套;到了美國就更別提了,美國歷史也就二百多年,傳承的卻是舊大陸上千年的文化底蘊,歷史上打著大旗謀私利的人太多了,什麼樣的人家沒見過呢。
現在的情況是,香港人反感馬雲,港交所不大可能在制度上對其網開一面;紐約那邊先別管市值高不高,一堆的訴訟文件恐怕早已起草好了放在柜子里;上海只是馬雲拿來利用的幌子,指數走了十幾年才兩千多一點,還指望阿里能進來搭張床過日子嗎?2013年年底這個窗口期,阿里是趕不上了,這個窗口何時關閉,要看運氣,初步測算應在從現在開始到明年上半年之間。
阿里用馬雲來承擔上市重任,十分之不靠譜,陸兆禧是更合適的人選。但為什麼軟銀雅虎包括阿里管理層這批人,願意為了這麼一個信用破產的人而去冒險呢?一個主要原因是,阿里整個集團,包括資本方和管理層,甚至連一些外部力量,都被馬雲給綁架了,不用他不行,馬雲手裡有重要資源,換誰都玩不轉。
按道理說,既然想要高估值上市,例如1000億美元,香港能給,紐約給不了,那就老老實實按股份比例分配說事兒,有多少股份佔多大話語權,如此一來一切都解決了,也不必搞什麼文化,傳承等等這些可笑的理由,給外界徒增笑料。可馬雲內部郵件表露出來的意思,就彷彿是他們這二十幾個人阿里離了他們就玩不轉,離了他們地球就不轉了一樣,是這樣嗎?事實上,真是這樣。
阿里的大部分業務都屬於猝死型的,淘寶網是假冒偽劣和欺詐的天然溫床,政策上說你不合規就是不合規,放到哪國法律管轄下都是如此,但馬雲卻能把這種猝死型業務撐了十幾年,沒有些上層資源是萬難搞定的,類似資源別人沒有,馬雲有。這些情況別人不知道,阿里的股東知道,管理層也知道。馬雲過去的價值不止這些,除了上層資源外還有公關價值,如今經歷南華等事件後,公關價值慢慢變負,上層資源卻還在,阿里要想繼續受到庇護,沒馬雲這麼個中間代理人還真不行。
這些,也正是為何阿里管理層誓死要保住馬雲,軟銀和雅虎對馬雲在股權上做出毫無原則讓步的主要原因。在中國做生意,太把股權和控制權當回事是很二的想法,生意都不讓你做了,你還有個毛的一千億市值。軟銀和雅虎也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了,他們深諳此道。
因此,即便馬雲並非主導阿里衝擊IPO的合適人選,堅持同股不同權的合伙人制度並非對IPO最有利的安排,資本方和各方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資本方知道,只有把馬雲及其兄弟的利益滿足了,他們的利益才能得以實現。馬雲主導的這出大戲,他們唯有極力配合,才有圓滿謝幕的可能,不配合的話,則連這點可能性都沒了。
馬雲的這齣戲,場面太大,或許他根本就沒想到會鋪成這樣,唯有盡全力前行了,這個要看他有沒有這個命。不過我相信,這次馬雲不會成功,軟銀和雅虎的狡猾與絕情,會在他失敗後顯現,讓人們見識到,資本不僅僅只有溫情的一面,冷血才是資本的天然屬性。
【妄明的回答(4票)】:
阿里很樂意在中國上市,中國好騙又能拉關係,還沒監管,阿里傻了才不願意在中國上市啊。
但阿里是開曼群島的公司啊,非常樂意來騙錢,但進不來啊。非常鬱悶啊,所以阿里上不了A股第一選擇也是香港啊,沒法人傻錢多大家都知道的哇。(阿里巴巴以前在港股上市過,一年後就只有第一天價格的十分之一了)你說阿里如果不是腦殘的話,會不願意在中國上市?
我打賭阿里不會去美國上市。最後肯定是在香港。話說我知道這會被摺疊的。在加一句,你看不管這類問題在哪下面不是一大堆替阿里吹捧的。
【李有田的回答(1票)】:
因為是美元結構吧,比如大股東軟銀和雅虎都是外資公司,要在A股上市必須要是合資公司?而且阿里巴巴肯定是VIE架構,也肯定不能在A股上市
【Rock的回答(2票)】:
最好的股票市場是在America!你懂得!
【妙角士的回答(0票)】:
一個是因為其股權關係。
還有一個,就天朝這股票市場,再好的公司也會被糟蹋
【令狐小生的回答(0票)】:
目前,滬深兩市上市的企業大多數都是國企或者有官方背景的企業。滬深兩市嚴格來說,一直都是官方圈民間財富的渠道,當初,決定發展證券市場的時候就是考慮到國企改革,為了給國企輸入民間資金。所以,對於民營企業的上市,一直把關的特別嚴格。現在,一大批的企業排隊等著上市就是這個原因。
即使上市了,在滬深股市也肯定得不到很好的估值,要麼有泡沫,要麼估值過低。因為,國內股市本來就是政策市,受政策影響太大了。
所以嘛,當然會去相對透明、又可以得到好的估值的香港或美國股市咯。
【吳浩楠的回答(0票)】:
中國股市上市制度是審批制,而香港和美國市場是註冊制。
按照目前IPO暫停,大量企業積壓排隊等待中國A股上市的情況,阿里巴巴沒有可能按照回購雅虎手中股權時達成的協議(2014年底前上市成功而且上市價格不低於港幣每股13)。
所以阿里巴巴無論選擇在哪個市場上市都不可能在A股市場上市。
【匿名用戶的回答(0票)】:
最佳上市地是A股,借殼資產注入。A股投資者最慷慨,會給70倍市盈率
【蝸牛的回答(0票)】:
中國大部分互聯網公司都是外資公司,至少大部分註冊地都選在國外。現在A股只允許內地的上市公司上市,現在還在傳A股的國際板,如果有國際板的話,也許內地上市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齊雲的回答(0票)】:
阿里集團目前是一個註冊在海外離島的企業,不能在國內上市。
不過,我覺得,遲早阿里的業務會在國內上市的。也許待其網路銀行成形後,會單獨國內上市吧。從某種意義上說,不管國內股市質量如何,要獲得最大的估值,阿里銀行應該會選擇國內上市的。
【知乎用戶的回答(0票)】:
馬雲想把控制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但香港不允許雙重股權以及其他由少數股東保留公司控制權的股權結構,現在是談判陷入僵局,其實在之前華爾街就有意接近馬雲,比如摩根大通,看最後怎麼辦吧。
【張Mephisto的回答(0票)】:
中國有四十大盜
【知乎用戶的回答(0票)】:
什麼A股什麼香港美國中國上市都不懂。唯一想知道的阿里上市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阿哲的回答(0票)】:
1.阿里巴巴的大股東——雅虎和軟銀都是外國公司,儘管有VIE,但是在A股上市對它們而言風險還是太大。像阿里巴巴這樣的優質企業,中國股市的審批制應該不是問題。
2.A股肯定是同股同權,而馬云為了保住絕對控制權,肯定是想找個能變通的地方上市,比如美國就可以A/B票。
3.內地金融市場還是限制太多,別看監管不嚴,很多金融手段要麼沒有,要麼就是沒規定你也不能做。
【wang peter的回答(0票)】:
這麼洋氣的名字在內地上市多可惜
【知乎用戶的回答(0票)】:
你以為他不想么,國內市場相對不成熟,融資和撈錢差不多,但是ipo已經停了好久了,根本沒機會上市。
【冰刀的回答(0票)】:
A股市場受政府調製,政府干預比較多點吧
【Conner Wu的回答(0票)】:
IPO堰塞湖
【汪若壁的回答(0票)】:
內地上市的話顯然跟香港和美國不一樣
【朱棣的回答(5票)】:
世界上的股票有兩種一種是中國國式股票,另一種是國際性股票;兩者的區別在於中國式股票是受
國家調控的,最初起建時就是為了給國企貼補資金缺口的;而國際性的則是受市場調控,國家只能在微控,這對於一家已經是國際性的企業是至關重要的!
【郝好的回答(0票)】:
阿里想到美國香港去上市,但是最後可能會在A股上市吧。
一方面阿里自身股權與香港上市的要求有一定出入,另一方面騰訊為首的集團干擾阿里上市
原文地址:知乎
推薦閱讀:
※地產界會橫空出個阿里巴巴嗎?
※七種頂級談判技巧(阿里巴巴內部資料)
※阿里巴巴招股書解釋上市後合伙人制
※阿里巴巴,從做平台到做掮客
※阿里巴巴,你究竟在被誰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