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坐堂 皮膚科病診治絕招02 帶狀皰疹
06-27
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膚病。以簇集性小水皰,沿一刪周圍神經呈帶狀分布,伴有神經痛為特徵。本病多發於春秋季節,成人患者較多,愈後極少複發。 發病原因是由於水痘一帶狀皰疹病毒在初次感染後,往往隱伏於一個或多個脊髓後根神經節或腦神經的感覺神經節中,當機體受x線照射,患紅斑性狼瘡、白血病或其他惡性腫瘤,致使細胞免疫功能缺損,接受免疫抑製藥,或應用砷劑等重金屬藥物,以及外傷、過勞、感染等影響時,病毒可被激活而沿神經軸索到達相應神經所支配的皮膚,在局部細胞內增生而產生皮膚損害。病變局限,病程自限,感染後即獲得終生免疫。 有哪些癥狀? 1.初起癥狀為神經痛、發熱、全身倦怠、食欲不振等,進而可伴隨(或不伴隨)知覺或感覺異常、運動麻痹、局部淋巴結腫脹等。 2.一兩天後發生神經痛的地方就開始起紅斑,慢慢的水皰在紅斑上顯現出來,在水皰局部有針刺般的燒灼樣疼痛。如此一塊塊的紅斑水皰沿著神經的分布就此發生,l周左右水皰就可全部盛發,這時疼痛開始逐漸減輕,水皰也凹陷,顏色變暗,直至結成痂皮,若無併發症,在3周左右即可自然痊癒,而且終生免疫。 3.帶狀皰疹的一個特徵是多數為單側性的,很少同時侵犯兩側。疼痛的程度與年齡有關,青少年發生此病疼痛通常較輕,但中老年患者則發生劇烈神經痛,痛感的等級不亞於牙痛、分娩痛。大多數患者的這類神經痛約持續一兩周,但個別患者卻持續下去變成終生的神經痛。 4.皮損附近的淋巴結常腫大,有壓痛,嚴重者可有發熱、畏寒、倦怠及食慾減退等全身癥狀。 如何分型? 1.發部帶狀皰疹:在頭部的前部及後部,即第5腦神經第2支的供給區。 2.額部帶狀皰疹:發於一側的眉部、前額及頭皮,像展開的扇子由上眼皮達頭頂,此區域為三叉神經第一支發生的瞘上神經分布。 3.眼帶狀皰疹:是帶狀皰疹中危險的一種,往往引起劇烈的神經痛,可損害眼球各部,甚至引起全眼球炎、潰瘍性角膜斃、盲視、腦膜炎等。 4.面帶狀皰疹:在一側的頰、鼻、唇及頦部,主要為面神經及三叉神經受限。 5. 頸部帶狀皰疹:發生於頸椎至鎖骨的部位,或向上前達忱部及耳部。 6.臂帶狀皰疹:是最末頸椎及第一胸椎至肩胛及臂的上方,有時侵入第1、第2肋骨部位。 7.胸帶狀皰疹:是最為常見的一種,發生在第一胸椎以下部位,前接胸骨,後連脊柱,最低可達腰椎,損害區域往往佔2-3個以上肋間神經的分布區。 8.腹帶狀皰疹:發生在腰椎至腹中線的部位。 如何治療? 金銀花15克,野菊花10克,蒲公英12克,紫背天葵12克,紫花地丁12克,川芎10克,當歸15克,赤芍15克,生地15克。 *熱毒重者,加連翹15克,板藍根15克; *口苦,尿赤,加龍膽草6克,炒梔子10克; *便秘,加熟丈黃6克: *皰疹發於顏面,加牛蒡於6克,野菊花用至20克; *皰疹發於眼部,加谷精草10克,草決明10克; *皰疹發於上肢,加桑枝10克: *皰疹發於腹部及下肢,加炒黃柏10克,牛膝10克; *結痂而癢痛延綿者,生地用至20克,土茯苓20克。 上藥加水煎煮2次,藥液混合均勻,旱、晚分服,每日1劑。 外用藥 1.紅斑水皰者,可用一次性注射器抽皰液後用3%硼酸溶液或3%馬齒莧水劑冷濕敷,敷後外用雄黃解毒散洗劑。 2.糜爛疼痛者,可用祛濕散30克、化毒散3克混勻後,甘草油調敷。 3.結痴者,可用甘草油清理後外塗黃連膏。 4.後遺神經痛者,可用黑色拔膏棍或脫色拔膏棍。 有哪些單驗方? 1.雄黃、枯礬、血餘炭、冰片等量研末,麻油調敷。 2.蜈蚣焙研,雞蛋清調搽。 3.生半夏10克,煅石膏30克,研未,水調外敷。 特別提示 1.患病後應注意休息,保證營養以促進受損傷神經的修復。 2.保持局部清潔,防止繼發感染,促進局部乾燥結痴。對於出現的水皰不要挑破,如皰大可用消毒注射器抽去疤液,但皰壁不要除去,防止繼發感染。 3.如發現有眼部、面部或肢體活動不利等要及時就診。如有胃腸道或胸部的不適也應及時就診。 4.未生過水痘的小兒可能會受到傳染,因而要注意隔離患者,以免波及小兒。 5.內衣以鬆軟棉質為宜,要勤洗手、剪指甲,避免抓撓或磨破局部,以防皮損面感染。 6.頭面部疤疹病人,注意眼睛休息,為了防止眼失明和腦史的發生,每2小時滴眼藥水1次。 7. 感染是誘發本病的原因之一,應預防各種疾病的感染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