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聲—搜狗百科
四聲概念的提出
四聲可能在上古漢語中已經存在,但作為概念的提出則始於南朝梁的沈約;《梁書》記載他寫了一本《四聲譜》,專門討論這個問題;同書還載梁武帝蕭衍問及周舍何謂四聲,周舍答:「天子聖哲。」後來隋朝的陸法言著《切韻》,將四聲標為「平上去入」。其實「天子聖哲」和「平上去入」,用字不同,內涵一致:「天」、「平」同為平聲,「子」、「上」同為上聲,「聖」、「去」同為去聲,「哲」、「入」同為入聲。不過《切韻》一出,流傳廣遠,「平聲」、「上聲」、「去聲」、「入聲」遂成為四聲的泛稱。
中古漢語的聲調
《切韻》久已散佚,但根據陸續發現的殘本及該書的增訂本《廣韻》可以看出它的輪廓。全書按韻目編排,而韻又按聲編排,因此一部《切韻》,可以分為平、上、去、入四部分。再參考現代方言材料,不難得出結論,中古漢語即有這四個聲調。至於具體調值,現已難於確考。近代學者陳寅恪在著作《四聲三問》中,認為平、上、去「實依據及摹擬中國當日轉讀佛經之三聲」歸納得來。有學者根據梵漢對音,推測平聲應為中平調,上聲為高平調,去聲為低平調,入聲為促調。特別應指出,有學者質疑入聲應該歸類為聲調,還是一系列以塞音(p,t,k)收尾的韻母的統稱。因為只有這類韻母發入聲,相對地,以母音或鼻音收尾的韻母只發平、上、去三聲。於是韻書就拿塞音和同部位的鼻音相配,組成一個完備的系統。比如說,寒韻收鼻音韻尾,只有平上去三聲(分別為寒、旱、翰),韻書就配以同部位的入聲曷韻,使之四聲齊全。
四聲的流變
四聲在漢語的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巨大的變化,主要有分陰陽,全濁上變去,入聲消失。
分陰陽
四聲根據聲紐(開頭輔音)的清濁,各分裂為兩聲,清者為陰,濁者為陽。年代在唐朝的日本《悉曇藏》說:「承和之末,正法師來……聲勢太奇,四聲之中,各有輕重。」可證其時四聲已發生了分化。但是分化的程度在不同的現代方言中程度不一,四聲都從分不合的有粵語廣州話。閩南鶴佬話是平去入分陰陽,上聲不分。客家梅縣話是平入分陰陽,上去不分。官話北京話只有平聲分陰陽。煙台話全不分陰陽。有些方言,例如廣州話、平話更根據主母音的長短等因素將入聲進一步細分,於是出現了高陰入、低陰入、高陽入、低陽入等聲調(實質上,無論粵語、平話、客家話還是閩南話,其實有調值數往往達不到其標稱數,因為有些入聲調與其他調是相同的,僅韻尾不同而已)。舉廣州話為例。壇,《廣韻》徒干切,壇、干同為平聲。但壇今讀陽平(調值|11|),干今讀陰平(調值|55|),這就是分化的結果。
全濁上變去
全濁音是指中古漢語中的濁塞音、濁擦音、濁塞擦音。全濁上變去就是指以這些輔音開頭的上聲字,如但、道,轉入去聲。全國方言極少例外。這一音變據考也發生在唐朝末年。
入聲消失
有些方言,如粵語、閩南語、客語等至今完整地保存著中古漢語的入聲系統。但對大多數方言來說,塞音韻尾均有不同程度的脫落。中古漢語原有的p、t、k三個塞音韻尾,有些方言,如閩、客家的一些次方言,歸併剩一或兩個,有些同時發展出一個喉塞音韻尾?。有些如吳語、晉語等只保留韻尾?。有些如湘語,塞音韻尾完全脫落,入聲只作為聲調存在。最後,在大部分官話方言中,入聲甚至已歸併至其他調類。如西南官話的入聲歸入陽平調,華北官話的入聲派入其他三調。
舉普通話為例。屋、曷、乙、沒均為《切韻》入聲韻,但在普通話則分別作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各方言入聲消失的進程並不一致,但總體來說,是先歸併,再變成喉塞音,嗣後喉塞音脫落,最後併入其他調。在中原,這一過程始於宋朝或更早,到元朝已經完成。
現代方言聲調對照
主要方言聲調對照表 | ||||||||||||||||
方言區 | 地名 | 平聲 | 上聲 | 去聲 | 入聲 | 聲調數 | ||||||||||
清 | 濁 | 清 | 濁 | 清 | 濁 | 清 | 濁 | |||||||||
次濁 | 全濁 | 次濁 | 全濁 | 次濁 | 全濁 | 次濁 | 全濁 | |||||||||
北方 | 北京 | 陰平55 | 陽平35 | 上聲214 | 去聲51 | 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 去聲 | 陽平 | 4 | |||||||
青島 | 平聲24 | 上聲213 | 去聲42 | 上聲、去聲 | 去聲 | 3 | ||||||||||
濟南 | 陰平55 | 陽平42 | 上聲213 | 去聲21 | 陰平 | 去聲 | 陽平 | 4 | ||||||||
西安 | 陰平55 | 陽平24 | 上聲42 | 去聲31 | 陰平 | 陽平 | 4 | |||||||||
蘭州 | 陰平31 | 陽平53 | 上聲442 | 去聲13 | 陽平 | 4 | ||||||||||
東干語 | 平聲24 | 上聲51 | 去聲44 | 平聲 | 3 | |||||||||||
西南 | 成都 | 陰平45 | 陽平21 | 上聲52 | 去聲213 | 陽平 | 4 | |||||||||
樂山 | 陰平55 | 陽平21 | 上聲52 | 去聲224 | 入聲3 | 5 | ||||||||||
江淮 | 南京 | 陰平31 | 陽平13 | 上聲212 | 去聲44 | 入聲5 | 5 | |||||||||
晉 | 太原 | 平聲11 | 上聲53 | 去聲45 | 陰入2 | 陽入54 | 5 | |||||||||
吳 | 蘇州 | 陰平44 | 陽平24 | 陰上52 | 陽上31 | 陰去412 | 陽去31 | 陰入4 | 陽入23 | 7 | ||||||
上海 | 陰平52 | 陽去113 | 陰去334 | 陽去 | 陰入5 | 陽入23 | 6 | |||||||||
湘 | 長沙 | 陰平33 | 陽平13 | 上聲41 | 陽去 | 陰去55 | 陽去21 | 入聲24 | 6 | |||||||
贛 | 南昌 | 陰平42 | 陰去 | 陽平24 | 上聲213 | 陽去 | 陰去55 | 陽去21 | 陰入5 | 陽入21 | 7 | |||||
客家 | 梅州 | 陰平44 | 陽平11 | 上聲31 | 去聲52 | 陰入21 | 陽入4 | 6 | ||||||||
閩 | 福州 | 陰平44 | 陽平52 | 上聲31 | 陽去 | 陰去213 | 陽去242 | 陰入23 | 陽入4 | 7 | ||||||
廈門、台北 | 陰平55 | 陽平24 | 上聲51 | 陽去 | 陰去21 | 陽去33 | 陰入32 | 陽入5 | 7 | |||||||
泉州 | 陰平33 | 陽平24 | 陰上44 | 陽上22 | 陰去41 | 陽去41 | 陰入5 | 陽入24 | 8 | |||||||
潮州 | 陰平33 | 陽平55 | 陰上53 | 陽上35 | 陰去11 | 陽去31 | 陰入2 | 陽入5 | 8 | |||||||
粵 | 廣州 | 陰平 55或53 | 陽平21 | 陰上35 | 陽上13 | 陰去33 | 陽去22 | 高陰入5 | 低陰入(中入)3 | 陽入2 | 9 | |||||
平話 | 南寧 | 陰平41 | 陽平52 | 陰上33 | 陽上24 | 陰去55 | 陽去22 | 高陰入5 | 低陰入(中入)3 | 高陽入24 | 低陽入2 | 10 | ||||
方言區 | 地名 | 平聲 | 上聲 | 去聲 | 入聲 | 聲調數 | ||||||||||
清 | 濁 | 清 | 濁 | 清 | 濁 | 清 | 濁 | |||||||||
次濁 | 全濁 | 次濁 | 全濁 | 次濁 | 全濁 | 次濁 | 全濁 |
更多
東干語以甘肅方言為標準音。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