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如何通過財務指標篩選優質股票..._

怎樣看上市公司財務報表

股市中的「天時」為基本分析,主要分析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和行業發展前景。「地利」乃是技術分析,它指導投資者在實際中如何操作,確定買賣點。「人和」則是財務分析,分析上市公司的獲利情況和變化趨勢。   選擇優質股票是財務分析的主要目的。所謂優質股票是指公司的獲利能力強、發展勢頭好或具有潛在的爆發力。投資者購買這樣的優質股票,在牛市中漲幅大,而在熊市中抗跌性好。它不僅具有投資的價值,而且存在投機的機會,是投資者理想的選擇。   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一直是人們矚目的焦點。但不同的人要了解的財務數據不是同一類的。公司管理層要了解本公司的供產銷等具體情況,稅務部門注重公司的納稅情況,公司債權人則需掌握其償債能力,公司小股東則集中注意其收益和分紅情況。要深入掌握上市公司的財務內幕,應從原始資料入手開始分析,但這對一般投資者來說不太實際,困難重重。簡單的辦法便是查閱公司公開刊登的財務報告,總覽公司的財務全貌,判斷公司的經營狀況,衡量其股票的價值,達到選擇優質股的目的。   一份公開的財務報告一般由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財務狀況變動表組成。   資產負債表是反映公司某一日期財務狀況的會計報表,它根據「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等式,依照一定的分類標準和一定的次序,將公司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項目予以適當排列、編製而成。報表中的資產包括了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等,說明了公司所擁有的各種資源以及公司償還債務的能力。報表中的負債包括了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顯示了公司所負擔的各種債務與其償還期限。報表中的所有者權益表明了公司的投資者對公司凈資產的所有權,也稱產權。   損益表反映公司在一定時期的經營成果,即其所得利潤總額。損益表中的主營業務利潤為主營業務收入減去主營業務成本及相關稅金,反映的是主營業務實現的毛利。營業利潤是指主營利潤加其他利潤減去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得出的差額,反映公司的經營效益。利潤總額則從營業利潤開始,加投資收益,加營業外收入,減營業外支出而得出。它反映公司直接在供產銷經營過程中,或投資聯營、購買股票債券等所有公司業務活動的總效益。   財務狀況變動表是根據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各種資產和權益的增減變化,來分析資金的來源和用途,反映公司的資金流轉狀況。因它是動態的財務報表,所以能起著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等靜態表無法替代的作用。財務報表上的數字密密麻麻,只看數字大小仍難以掌握它們的真正含義。如作仔細分析,需藉助財務分析工具。   財務分析工具乃是各種財務數據的比率。  通過不同的比率可方便地分析公司的財務狀況。根據各自的分析目的,可構造各種財務比率。因此,財務比率數量繁多,按其分析性質可粗略歸納為四類:流動性比率,財務結構比率,周轉性比率,獲利性比率。   一、流動性比率。這類比率主要用來分析公司償付短期債務的能力。流動性比率高表示公司短期償債能力強,反之則弱。但若這類比率過高,會造成流動資金浪費。這類比率中最常用的就是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   二、財務結構比率。這類比率主要用來分析公司償付長期債務的能力。財務結構比率高表示公司長期償債能力強,反之則弱。但若這類比率過高,會造成資金投資浪費。這類比率中較常用的為自有資本率、凈值與負債比率,凈值與固定資產比率、固定資產與長期負債率。   三、周轉性比率。這類比率主要用來分析公司財務的周轉能力。一般說來,周轉率應高一些,而周轉一周所需時日應少一些,表明公司財務資金周轉快,資本運用效率高。這類比率中較常用的有凈資產周轉率、應收帳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 四、獲利性比率。這類比率主要用於分析公司的獲利能力和營運效率。獲利性比率高說明公司的獲利能力強,營運效率好,反之,則為獲利能力弱,營運效率差。這類比率中較常用的為營業額獲利率和投資額報酬率。在上述的財務比率中,流動性比率和財務結構比率可由資產負債表中的數據算得,而周轉性比率和獲利性比率則由損益表中的數據算得。   以下介紹根據財務報告中的數據,計算財務比率的公式及其基本含義。   1.流動比率。等於流動資產除以流動負債,若該比率大於1,表明流動資產高於流動負債,短期負債可以清償,並有餘額可供周轉運用。若該比率小於1,表明公司財務不太健全。流動比率越高,短期償債能力越強,但若過高時,反而造成流動資金過剩,降低了效益。   2.速動比率。等於速動資產除以流動負債。速動資產包括現金、銀行存款、短期投資、應收帳款票據等,是流動資產的一部分。若該比率大於1,表明公司具備即時的償債能力。速動比率一般小於流動比率。   3.自有資本率。等於凈值除以資產總值。凈值就是公司的股東權益。該百分比越高,說明公司自有資本越多,負債越少,其資本結構越健全。   4.凈值與負債比率。等於凈值除以負債總額。該比率顯示公司長期償債能力,若大於1,說明凈值高於負債總額,全部債務可以償還。該比率愈高,反映公司長期償債能力越強,但若過高,也會造成資金投資浪費。   5.凈值與固定資產比率。等於凈值除以固定資產。它檢測公司的固定資產是否過度擴充,若該比率小於100%,表示固定資產中有部分為負債購置,反映公司或是資本不足,或是固定資產過度膨脹。   6.固定資產與長期負債率。等於固定資產除以長期負債。若該比率大於1,說明公司的固定資產可作長期負債的擔保,比率愈大,對長期債權的保障也愈強。若該比率小於1,說明公司的固定資產不足於抵押長期負債,須另籌措資金,反映公司財務不健全狀況。   7.凈資產周轉率。期內營業總額除以期初與期末凈資產的平均值。反映公司自有資本的運用效率。該比率高,表示資金周轉快,效率高。但過高則表示太多的負債經營,過低則為資金尚未充分運用,管理不善。   8.應收帳款周轉率。期內營業總額除以年初與期末應收帳款的平均值。反映公司的收帳快慢程度。周轉率高表示資金周轉一次所需時間少,流動性好,舊帳和壞帳的數量小。反之,則為資金周轉困難。   9、存貨周轉率。期內營業成本除以期初與期末存貨的平均值。反映公司的存貨是否積壓,該周轉率高表示貨物周轉快,倉儲少。但若過高,容易產生市場脫銷,過低則為存貨積壓,供大於銷。控制合理的比率是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課題。   10.固定資產周轉率。期內營業總額除以期初與期末固定資產的平均值。反映固定資產的利用程度,測定固定資產是否閑置。該周轉率高表示較少的固定資產投資取得較大的營業額。   11.投資額報酬率。等於稅後利潤除以股東權益,是衡量公司經營成功與否的最終尺度。投資額報酬率高表明公司組織管理好,投資者可望獲得較多的紅利,股票升值的可能性較大。   12.總資產報酬率。等於稅後利潤除以資產總額,反映公司運用每一元資產所獲得的收益。它是衡量公司對所有資產的利用效果,對投資者來說,該比率越高越好。   13.營業額獲利率。該比率分毛利率與純利率兩種。毛利率等於營業毛利除以營業額。純利率等於稅後利潤除以營業額。反映公司每元營業收入中含有多少利潤,是衡量公司經營效益與獲利能力的重要指標。   以上介紹了常用財務比率的計算公式和其簡單含義,通過財務比率我們基本掌握了公司的經營狀況和業績,從而對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作出比較客觀的判斷。但是,在實際分析中不能機械地只看數字大小就武斷地得出結論。做財務分析最忌墨守成規、生搬硬套。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特點,沒有統一的比率標準來衡量。應根據客觀情況,針對公司所處的行業,考慮它在同行業中的水平和地位,有何財務特點等情況。這就需要將財務比率與同行業其他公司的相應比率作比較,以便對該公司的財務狀況和運行情況有更深入的透視。深入的分析需將不同公司的財務指標作相互比較,指標的高低反映了公司間某方面的優劣差異。這種差異產生於公司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機制不同。   在分析公司內部機制時,應分清大型集團公司與小公司之間的差異,大公司實力雄厚,然機構複雜,小公司輕便靈活,但經不起風浪。因此,在同行業中還應挑選經營規模大小相近的公司作比較,這樣,公司間不僅外部環境相似,而且內部條件也相近,比較結果真實地顯示出公司的經營效率和管理水平。   上市公司中不容易找到兩家各種條件都很相似的公司,在實際比較時,首先應分析公司間的各種差別,並估計這些差別對財務指標的影響,再比較公司間的財務指標,分析它們的經營效益。   除了公司間相互比較外,還可將公司的財務指標與通常的標準作比較。需注意的是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標準,所謂的標準乃是指一般正常情況下的典型。比較時應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分析財務指標與標準相差的原因,這樣可以更完整準確地了解公司的狀況。   買股票就是買未來,股票價格的高低乃是廣大投資者對公司前途好壞的衡量。財務分析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預期其發展前景。   因此,做財務分析不僅要掌握公司目前的財務狀況,而且要了解公司過去的財務狀況,將目前的各種財務比率與去年和前年進行比較,分析其財務狀況比以前是改善了還是惡化了,並進一步搞清財務狀況改善或惡化的原因,公司的生產規模是擴大了還是縮小了,產品的銷售市場是擴張了還是萎縮了,生產成本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公司管理水平是提高還是降低了等等。從而預期公司未來的發展情況,估計公司股票的現有價值和潛在價值,正確地把握其股價。   財務比率比較分析有兩種,一種為縱向比較,一種為橫向比較。橫向比較就是公司之間的相互比較,如彼此競爭公司間的分析。縱向比較就是一個公司時間上的對比分析,通常以過去的財務資料為對象與最新的財務報告作比較。通過比較分析我們可以深入地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明確公司在同行業中的地位,並預期它未來的發展情況。 如何透過財務指標篩選優質股票

利用財務指標能否篩選出未來一年二級市場表現優異的股票?梳理2002-2007年度的年報財務數據,並對六大類、24個財務指標的選股能力進行定量分析可以發現,銷售毛利率、總資產周轉率等六大指標在甄選優質股票上能力優異,而財務指標間的強強聯合能產生更強大的選股能力,但是,財務指標的選股能力也會因股票組合規模的大小而變化,適用100隻股票組合的財務指標與適合30隻股票組合的大相徑庭。   證券研究人員一般使用基本面分析的方法研究股票,他們對於個股投資價值的發掘主要基於未來基本面改善的預期,因而側重於對上市公司未來利好信息的挖掘,這其實是從時機的角度來判斷個股的投資機會。而從另一個角度看,利用上市公司的歷史財務信息發掘優質公司,也是一種可行的選股方法。   一般而言,歷史基本面穩健且優良的公司作為優質資產,投資風險較低,具備長期投資價值。而從量化財務的角度,從上市公司的歷史財務信息中找出優質公司的共同特徵,並與各家公司進行比對,也可以發掘出哪些公司的股票在接下來的年度能有超越市場的表現。   財務指標的選股能力與風險   從財務角度刻畫上市公司質量的指標比較多,大致可以分為盈利能力、經營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現金流以及成長能力等六大類。這六大類指標均由若干更具體的、可計算的財務指標組成,我們從中選取了24個財務指標,包括銷售毛利率、總資產周轉率等,來刻畫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質量,希望通過觀察這些指標,較為具體地了解公司的歷史基本信息,並發現哪些基本面信息與二級市場的投資業績有最直接的關聯。   同時,我們構建了選股能力指標(SSC)來刻畫單一財務指標與二級市場業績的關聯性強弱,其具體設計為:利用上市公司2002-2007年度的年報數據,從滬深300指數的非金融成分股中選出財務指標表現最好的前若干只股票構建組合,觀察這些股票在下一年報跨度期間的收益率。年報跨度期間從年報披露完畢的4月30日到下一年度的4月30日,根據收益率高低確定這24個指標的重要性得分,每年收益率最高的財務指標賦值24,收益率最低的指標賦值1。這樣,每個財務指標的選股能力(SSC)可以用公式進行表達,也就是每個財務指標在6年間的重要性得分均值與所有指標平均水平的差值除於該指標得分的標準差。   假定股票組合規模為30隻,根據這一組合在6個年報跨度期間的累計收益率,我們對這24個財務指標按選股能力進行了排序。對比所有指標的選股能力,銷售毛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息稅前利潤/營業總收入、流動資產周轉率、營業總成本/營業總收入、經營活動凈收益/利潤總額等六大指標在甄選優質股票上能力優異,平均累計收益率都顯著地大於其餘指標,其中,盈利能力類指標3個,營運能力類指標兩個,經營能力類指標僅1個。   從風險的角度看,這些財務指標在選股能力上的波動值得關注。波動越大,用來選股的風險也就越大。財務指標選股能力的波動程度,可以用重要性得分在6個年度跨度期間的標準差來衡量。波動性大的財務指標用來衡量股票的投資價值時必須慎用, 因為它們選出股票組合的業績穩健性比較差。   我們把最穩健的銷售毛利率指標和波動最大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負債合計指標在2002-2007年度的重要性得分情況進行了對比,顯然,後一償債指標的選股業績穩健性比較差,而銷售毛利這樣指標的選股業績則非常穩健。   不同股票組合規模適用不同財務指標   財務指標的選股能力有可能隨著股票規模的變化而變化,有的指標對甄選小規模組合的股票非常有效,但甄選大量股票時則效率較低,有的指標可能恰恰相反。為此,我們分別構建了30隻、50隻、100隻股票規模的組合,每個規模下選股能力最強的指標賦值24,選股能力最弱的指標賦值1,結果發現每個指標在不同規模下的選股能力強弱不同。以銷售毛利率為例,這一指標對於小規模股票比較有效,當股票規模上升時,其能力則不斷下降。 我們對於上述30隻股票規模下最有效的六大指標進行的敏感性分析發現,銷售毛利率、總資產周轉率甄選小規模優質股票能力較強,而對大規模股票則效率較低,其餘3個指標,包括流動資產周轉率、營業總成本/營業總收入、經營活動凈收益/利潤總額,選股能力的規模敏感性較小。   而在100隻股票的規模下,這24個財務指標中選股能力最強的六大財務指標中,營運能力類的有兩個,包括流動資產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盈利能力類的有兩個,包括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ROE、凈資產收益率;經營能力類和成長類指標各有一個,為扣除非經常損益後的凈利潤/凈利潤、凈資產收益率(攤薄)(同比增長率)。可以看出,隨著股票組合規模的擴大,投資的主題元素顯得較為多元。從財務指標的平均累計收益率來看,這六大財務指標的平均累計收益率也顯著大於其餘指標,只是隨著股票規模的擴大,這種相對優勢不如小規模股票組合那麼大。   在那些選股能力優於平均水平的財務指標中,選股能力波動最大的是總資產凈利率,波動最小的是應收賬款周轉率。波動大顯示該指標選股能力不穩健,由此選出的股票組合業績不那麼穩定。  財務指標強強聯合選股能力更強   以上結論都是基於單指標展開,而把財務指標強強聯合,有可能產生更強的選股能力。   還是以30隻股票規模為例,利用2002-2007年年報對單指標選股能力最強的前6大指標回溯出較優的權重配置,該選股體系著重配置銷售毛利率、息稅前利潤/營業總收入、流動資產周轉率三個指標,主要強調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營運能力。在該體系下,精選的30隻股票組合的期末收益率為357.57%,高於單指標選股的業績,也高於簡單的平均權重選股體系的業績。   基於財務指標選股的超額收益較明顯   策略指數不僅需要具備穩健的Alpha,而且需要成分股的規模適中,使得調整流動性充足,並避免單只股票的配置比例受限,因此,50隻成分股也許是個合適的規模,相關指數表現的穩健性會強於30隻的組合,因此,我們運用上述分析方法構建了「非金融策略50指數」。   以2002-2007年年報數據來看,銷售毛利率、息稅前利潤/營業總收入、營業總成本/營業總收入、經營活動凈收益/利潤總額、營業外收支凈額/利潤總額、總資產周轉率等六大財務指標與二級市場的業績關聯性最強,單指標選股能力居前,這六大指標與30隻規模偏好的指標非常近似。根據歷史回溯的較優權重顯示,盈利能力指標仍然佔據最重要的地位,其次是營運能力指標,經營能力指標的權重相對最小(附圖)。每年平均配置50隻成分股,「非金融策略50指數」的回溯業績與滬深300指數相比,超額收益較明顯。   財務指標可用於股票池篩選和策略指數設計   基於以上研究可以發現,對於30隻規模的股票組合,盈利能力指標較為重要。不過,財務指標的選股能力對股票組合規模敏感,在不同的股票規模要求下,財務指標的選股效率會有差異,例如銷售毛利率、總資產周轉率甄選小規模優質股票能力較強,而對大規模股票則能力較弱,對於100隻股票組合最有效的幾個財務指標與適合30隻股票組合的大相徑庭。   進一步研究發現,財務指標間的強強聯合能產生更強大的選股能力,對於30隻規模的股票組合需著重配置銷售毛利、息稅前利潤/營業總收入和流動資產周轉率三個指標,主要強調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營運能力。   財務指標選股能力指標可用於股票池篩選,財務指標選股能力的研究結論也有助於設計相應的策略指數,利用既定規模下選股能力較強的財務指標組合構建基本面策略指數,我們回溯的「非金融策略50指數」主要強調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和經營能力,其回溯業績顯著優於滬深300指數。

推薦閱讀: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it培訓怎麼樣?
權力的遊戲:起底塔塔,印度兩大家族的世紀之戰
國外專車公司如何應對政府監管?與四因素博弈
公司總裁的文件夾【瑜珈/跆拳道/柔道】

TAG:財務 | 公司 | 股票 | 上市公司 | 財務指標 | 指標 | 篩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