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玉器藝術之青白玉賞析】

宋朝在我國文化歷史發展中,是一個比較特別的時期。960年,後周的禁軍統帥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取代後周政權,建立宋朝,定都汴京(今河南開封市),史稱北宋。趙匡胤厲行中央集權制,先後消滅各方割據勢力,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但宋代西北、東北地區大片疆域由少數民族控制,沒有納入宋朝版圖。1126年,金兵攻克汴京,擄走宋徽宗、宋欽宗二帝。1127年,以宋高宗為首的文武官員,在臨安(今杭州市)建都,史稱南宋。南宋疆域北面以淮河、秦嶺為界與金接壤,偏居南方半壁江山150年。1279年,南宋被元朝滅亡。宋代政治上前後更迭,地域與遼金南北對峙。

  世俗化、藝術化的現實主義題材玉雕佔據宋代玉壇  雖然兩宋在政治、軍事上不夠強大,但農業、手工業發達,城市繁榮,商業興旺,為現實主義玉器藝術的發展提供了條件。《東京夢華錄》等宋人文獻,記錄了宋朝時期諸王府第及富家所藏玉器的可觀景象,也因此說明宋玉已不再由皇家朝廷所獨專,城鄉富戶家和文人雅士們在生活中也使用玉器或收藏玉器以附庸風雅。由於民間琢玉主要的消費對象已不完全是宮廷高官顯貴及文人雅士,而是文化水平不高但對玉器十分迷戀的普通百姓,因此宋代玉器適應城鄉士庶的口味,出現了樸素可親、充滿畫意、能滿足平民百姓需求的世俗化題材的玉器,並佔據玉壇重要地位。這標誌著民玉的出現,民玉雖孕育於帝王玉並受其影響,但是庶民傾向十分明顯。正如李澤厚先生在《美學三書》而言,是以「鬱郁乎文哉」著稱的。「上至皇帝本人,官僚臣宦,下到各級官吏和地主士,構成一個比唐代遠為龐大也更有文化教養的階級或階層」。  其次,皇家畫院在畫壇上的地位舉足輕重,促使宋代文化藝術高度繁榮,玉器藝術受其影響,出現了清乾隆皇帝弘曆稱其為「玉圖畫」的立體的全景式玉雕作品,輕武重文,士大夫的審美觀得到確立與完善。追求「韻味、神似和內省」,展現出飄逸雅淡的文人氣息,蘇東坡「取其意氣所到」,「形似與神似」,即是如此。拋開唐代的雄強博大,轉入文人似的「內省」,藝術的趨向轉為典雅、細膩。  宋朝在繼承唐代的正統文化及現實主義藝術傳統的基礎上,創造了具有鮮明時代特點的玉文化及玉器藝術。宋朝時期的玉器,人物圖文明顯增多,而且多以兒童為原形。宋代的藝術作品比以往更注重民間日常生活,因此這時期的玉人也更富生活氣息。涉及世俗題材的玉雕掛件獲得進一步的發展,此時無論是人物、動物等肖生玉器,水禽、花卉等寫實風格的玉雕佩飾,均有風格獨具的作品傳世。特別是宋代的人物掛件,在民間習俗的流行風潮中,樣貌多做交腳狀的執荷童子備受青睞。此類童子一股身著短襖與肥筒褲,另外八字眉、蔥管鼻以及櫻桃小口的面容勾勒,也成為宋代典型的童子造型。這種程序化的表現手法,始見於宋代,並為後代沿襲。  肖生玉  以往考古發現的宋代玉器不多,近年來出土宋代玉器墓葬約有三十多處,從出土玉器的數量來看,南宋玉器為多,北宋玉器較為少見。這些具有科學價值的鑒定標準器,為我們全面正確認識宋代玉器提供了信息和依據。據考古資料證實,宋代出土的玉童子有3件,且都在四川出土。四川省廣漢市和興鄉聯和村出土兩件南宋童子玉墜,四川省華鎣雙河鎮安丙家族墓出土一件南宋嬰戲童子墜。這種希冀子孫昌盛類童子佩,常將童子琢成行走狀,手持蓮花,肩負蓮子,稱作連生貴子,是希望新婚夫婦早生貴子、喜得貴子的世俗吉祥玉器。  《京東夢華錄》載:「七夕前三五日,車馬盈市,羅綺滿街,旋折未開荷花,都人善假作雙頭蓮,取玩一時,提攜而歸。一又少兒須買新荷葉持之,蓋效顰磨喝樂。」《武林舊事·占巧》中也有記載:「小兒女多衣,荷葉半臂,手執荷葉,效顰摩喉羅」。它是由化生演變而來的。化生本名摩喉羅、磨喝樂,見於佛經,本為天龍八部之一,衍為土偶,七月七日置於盤上放於水中,以為生子瑞,故受到全社會重視,以玉製作,佩在身上,以祈早生貴子。  國家文物局調撥給國家博物館的8萬件玉器中,宋代玉器不但數量多而且質量精。有的在造型圖案上,遠遠超過了宋代出土玉器水平。  本次展覽就有多件形態各異的玉童子亮相,其造型有單童、雙童、三童、四童的。其形態大致可分為持蓮童子、扶鹿童子、舞蹈童子、嬉戲童子等幾種。傳世品中兩個男嬰持蓮形象的最為常見,本次展出的這類作品更加豐富,有童男童女持蓮花繡球的形象,還有體現民間濃郁市井生活的舞蹈童子。而青玉三童佩和表現四童子嬉戲的白玉嬰戲雕飾則更為罕見。這部分展覽真可謂集傳世宋代童子之大成,精彩不斷。  例如本次展出的白玉持蓮童子佩(圖一),周身布有均勻黃色點片狀沁,這種沁色,在唐宋時期傳世品種中最為多見,俗稱「桂花沁」。童子頭梳短髻,八字眉,杏核眼,直鼻小口,耳貼於頰部。身穿無領對襟衣,下身著雙線斜方格十字紋肥筒褲。手持蓮花,側首扭身,準備將蓮花插在右側瓶中。童子所持蓮花,花葉茂盛,荷葉舒展,荷花怒放,蓮子滿房,生機勃勃。童子的五官、衣著及荷蓮均與四川省廣漢市和興鄉聯和村出土的兩件南宋童子玉墜相同,相比之下,兩件出土南宋童子玉墜的形象雖不乏生動,但工藝卻略顯粗糙。此件玉雕作品玉質溫潤,沁色美觀,工藝簡約,線條纖細流暢,童子更給人以溫文爾雅的感覺。運用童子與花瓶組合的意象,表現平平安安的祥兆,也有人將其稱之為「平安童子」佩。  青玉扶鹿童子(圖二),童子右手持荷葉置於腦後,側面雕琢一頭小鹿,腳踏蓮花,身穿雙線斜方格十字紋開身對襟背心,下著肥筒褲。著裝與南宋墓出土的童子墜紋飾相同。宋代童子流行穿花紋衣服,宋代的畫和瓷器紋飾中常見到這種裝束。而背心又是宋代童子的獨特服飾。《西湖老人繁勝錄》中載:「街市衣件中有芋布背心,生絹背心,撲賣摩喉羅者多著紅背心」,由此可見,當時穿背心很盛行。側面雕的小鹿昂首,圓眼,口銜蓮梗。鹿口銜枝在宋代常見,甘肅俞水宋墓墓室浮雕花紋磚、陝西寶雞長嶺機器廠宋墓出土的磚雕,均有類似圖案。綜上所述,此類銜枝玉鹿的年代應為宋代。運用童子與鹿組合的意象,表現人們希冀生活美滿的願望,也有人按諧音將其稱之為「福祿雙全」佩。  青玉持蓮雙童佩(圖三),一童子手持蓮花置於頭頂,另一童在右側身體後腦勺格外突出,兩人腳踏卷草紋板,挽臂嬉笑而行。姿態活潑,心眼傳神,表現出童子天真可愛的性格。此件雙童作品與四川省廣"漢市和興鄉聯和村出土的兩件南宋童子玉墜的造型更加近似,其共同特徵是突出童子頭部的雕刻。

白玉

  白玉雙童佩(圖四),雙童身穿短衣,下著開襠褲,粉臀外露,背對背,前臂相挽,後臂相牽,四腿均呈彎曲、跳躍狀,似耍似舞,步調一致,其樂陶陶。神態活靈活現,滑稽可笑,動感十足,充分展現了兩個頑皮的孩童肆意玩耍的快樂形象。這種造型的童子佩是中國古代美術史上非常多見的嬰戲百子題材,起源於唐末五代,成長於宋,興盛於明清。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多子多福、祈求孩童快樂成長的生動反映。

  青玉持蓮雙童佩(圖五),正面童子右手持蓮花,右臂高舉過肩,左手持繡球彩帶負於腋下,左臂緊拉繡球的流蘇尾端。身著開襟過腰長衣,衣上飾有雙線斜方格十字紋;側身童女雙手抱一繡球,下著雙線斜方格十字紋肥筒褲,做交腳行走狀。其造型風格都流露著濃郁的宋代遺風。運用童男與童女組合的意象,表現生活完美的祥兆,也有人將其稱之為「兒女雙全」佩。

  青玉三童佩(圖六),雙面雕,三童腳踏蓮花,一面是兩童子持桃花,一面是一童子持荷花。此作品利用兩個人物形體,設計出正面兩個、反面一個共三個童子形象。作者別出心裁、不同凡響的地方在於,將實際正、反面共三個童子形象,經過巧妙安排、設計,會給人以四個童子的效果。單面童子右側實際是虛無的,但作者利用對面童子的背影與其呼應,給人以錯覺,以為仍然是兩個童子。在以往圓雕作品的基礎上,作者精心構思,大膽想像,終於創作出別具一格、立體感強的立體人物形象。在當時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讓人愛不釋手。宋代童子造型一般單個或雙童子較為多見,此作品為三童子,當為宋代極為罕見的珍品。

  白玉嬰戲飾件(圖七),鏤雕。這是一件宋代傑出的藝術作品,它以太湖石為背景,四童子嬉戲其中。有的藏在花叢中登高俯視,有的躲在山石後探頭窺測,一個童子用手蒙住山石上另一童子的雙眼,四童子在玩捉迷藏的遊戲,場面活潑,充滿童趣,儼然一幅立體的「玉圖畫」。嬰戲紋在古陶瓷中經常出現,畫面內容有釣魚、玩鳥、踢球、趕鴨、捉迷藏、抽陀螺、攀樹折花等。宋元這一題材的創作普遍超過了前代。清乾隆皇帝在《題宋玉鏤戲嬰圖》詩中描繪了嬰童在山石花卉苑景里指揮鬥雞的場景,據說該玉鏤嬰戲圖為宋修內司所制,而今已下落不明。但從此詩可以了解到,宋代的嬰戲圖玉雕因水平高超而備受乾隆皇帝的賞識。說明他已發現宋代玉雕受繪畫影響深刻,有著濃厚的繪畫效果。此嬰戲圖玉飾,具有典型的宋代風格,形象逼真,構圖完整,情節動人,琢治精妙達到了神情兼備的境地,藝術成就堪稱翹楚。雖沒有乾隆御制題,尚無法考證其出處,但絕非一般市井所有,當屬宋時宮廷皇家所用。

  國博展出的多件執荷童子等玉雕掛件,其造型風格都流露著濃郁的宋代遺風。尤其是人物造型、衣著、紋飾均具有程序化的特點,手持蓮花則是宋朝童子最具代表性的創作模式。宋朝千姿百態、富有寓意的各種題材的玉雕童子,在上述幾件優秀的傳世品中,可見一斑。反映世俗百態、人間的悲歡離合,許多心中的嚮往也許不能立即實現,但透過諧音的表徵,將平安、美好的期待寄託於玉雕之中,逐成為另一種隱含吉祥寓意的討喜題材。希望佩掛此玉的主人,也能永臻平安、順遂的人生坦途。這類富含吉祥寓意的「子孫昌盛類」玉雕題材,經過宋代有意識的組合發展,到了明清時期已成為「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主要工藝美學。

  宋、遼、金時期肖生玉器,實際多為動物形象,其用途則為擺飾用。唐代像生玉器,重體量,重神似,近似唐代其他材料的雕塑,無不神采奕奕,氣韻生動,形象逼真。宋代則重結構,重形似,其作品頗具畫意而形神兼備,栩栩如生。宋代肖生玉在崇尚寫實主義的院畫影響下追求形體及動感的準確,構思巧妙,意境幽深,形象高雅,形神兼備,以顯示其內心世界。宋代玉器還出現了用仙鶴、靈芝仙草相配來表示福壽類的玉器。還有很多花鳥題材是表示愛情幸福的。用魚蓮題材來表示連年有餘的。

  遼、金玉器的藝術手法與兩宋慨同,工藝水平亦堪與之媲美,遼代上器有唐代遺風及北宋韻味,而金代玉器則與南宋做工十分相近。因其部分裝飾題材含有契丹、女真兩族的生活內容及其審美意識,而又有別十兩宋玉器。其代表性的玉器有春水玉、秋山玉等。

  宋、遼、金時期盛行玉鹿,宋鹿繼承唐鹿造型,角作珍珠盤狀,有學者稱之為「腫骨鹿」。遼代玉鹿似馬鹿,雙角碩壯,長而枝杈多歧。此時期還有玉熊、玉狗、玉虎等動物類形象。玉熊遼玉僅見一件,玉虎是遼、金玉器中出色的作品。秋山玉是遼、金獨有的玉器題材。玉鳥類宋人喜歡雁、鴛鴦、綬帶鳥等,遼、金喜用天鵝、海東青,以春水玉為代表。遼、金多用雙鳥,雙鵝作交頸狀。魚的題材,宋、遼、金都有精彩作品出現。

  1962年,北京市海淀區北京師範大學工地出土一件宋代青玉卧鹿。陝西省西安市西安交通大學出卜一件宋代松鶴龜鹿紋玉佩。浙江省杭州市矛家埠出土一件宋代獨角獸。上海市寶山區顧村鎮秦江村明萬曆年間朱守城夫婦墓出土一件白玉卧狗(仃學者定其為元代)。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右旗白音漢窖藏出土一件遼代晚期玉卧熊。黑龍江省綏濱縣奧里米城北墓葬出土一件金代雙鹿形玉佩。浙江省杭州市三街文教學院內宋墓出土一對鳳形玉佩。陝西省西安市大雁塔南出土一件宋代鳥銜花形玉佩。吉林省舒蘭縣小城子鄉完顏希伊墓地出土兩件金代鶻啄鵝形玉飾。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新香坊金墓出土兩件天鵝形玉佩。1974年,北京房山長溝峪石槨慕出土北宋青玉鏤空折枝花佩。四川省廣漢市合興鄉聯和村南宋窖藏出土南宋纏枝蓮花玉簪首。

推薦閱讀:

(10)古代命書中的命理概念(8)
中國古代三大名將,個個戰功顯赫,無人不知,卻下場極慘
古代婚服發展簡史
古代族規十條
【古玉天地】古代制玉工具——管具

TAG:中國 | 藝術 | 古代 | 賞析 | 玉器 | 白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