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對聯」的起源嗎?元旦也有對聯可以貼
?對聯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從五代十國時開始,明清兩代尤為興盛,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對聯。他在金陵(現在的南京)定都以後,命令大臣、官員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須書寫一副對聯貼在門上,他親自穿便裝出巡,挨門挨戶觀賞取樂。當時的文人也把題聯作對當成文雅的樂事,寫春聯便成為一時的社會風尚。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一千多年了。
對聯分為很多種,每種都有它不同的意義。春節掛的對聯是春聯,辦喪事的對聯叫做輓聯,辦喜事的對聯叫慶聯。今天小編給大家發布一些關於元旦的對聯。其實呢關於元旦的對聯也有非常多,在這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對聯吧。對聯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一般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宋代以後,民間新年懸掛春聯已經相當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詩中寫的「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是當時春聯盛況的真實寫照。由於春聯的出現和桃符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古人又稱春聯為「桃符」。
?對聯又稱對偶、門對、春貼、對子、桃符等,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對聯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是中文語言的獨特的藝術形式。
相傳歷史記載最早的對聯在三國時代出現。在明洪武年間,在江西廬陵出土了一尊特大鐵十字架,上面有三國時代孫權赤烏號(238-250)。在鐵十字架上又鑄有藝術精美的對聯:「四海慶安瀾,鐵柱寶光留十字;萬民懷大澤,金爐香篆藹千秋。」
春聯源遠流長,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他在寢室門板桃符上的題詞:「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謂文「題桃符」(見《蜀檮杌》),這要算中國最早的對聯,也是第一副春聯。入清以後,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對聯猶如盛唐的律詩一樣興盛 ,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聯佳對。
對聯作為一種習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05年,中國國務院把楹聯習俗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楹聯習俗在華人乃至全球使用漢語的地區以及與漢語漢字有文化淵源的民族中傳承、流播,對於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有著重大價值。下面我們來看看一些關於元旦的對聯。
?說到關於元旦的對聯,也有很多種不同的形式,字數和對照也不一樣。關於元旦的對聯一般無非幾種寓意:總結去年,展望明年,還有就是一些祝願家庭和睦,身體健康,希望來年更加順利之類的喜慶語。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一些很不錯的關於元旦的對聯。
上聯:美酒歡心杯起舞;下聯:春風得意筆生花。
上聯:瑞雪紛飛豐穩歲;下聯:香梅大放富饒春。
上聯:禹地花明春柳綠;下聯:堯天日麗曉霞丹。
上聯:春風綠染千山秀;下聯:善政輝昭萬戶新。
上聯:一家和睦一家福;下聯:四季平安四季春。
?說到關於元旦的對聯,也有很多種不同的形式,字數和對照也不一樣。關於元旦的對聯一般無非幾種寓意:總結去年,展望明年,還有就是一些祝願家庭和睦,身體健康,希望來年更加順利之類的喜慶語。隨著各國文化交流的發展,對聯傳入越南、朝鮮、日本、新加坡等國。這些國家至今還保留著貼對聯的風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