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發達國家"再工業化"的啟示
教學目的:當前新一輪製造業爭奪戰正在全球範圍內打響。讓學生了解發達國家為何要"回歸"製造業、實施"再工業化"戰略,深刻認識我國作為製造業大國在新一輪爭奪戰中所處的方位,面臨的挑戰以及產業調整的方向,為大學生選擇未來職業提供較為實際的參考價值。
課程內容: 1.「再工業化」的內涵
2.為何發達國家紛紛制定"再工業化"戰略
3.我國製造業面臨的挑戰及產業調整部署
發達國家"再工業化"的啟示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產業經濟學系主任 芮明傑
金融危機後,為了重振本土工業,美歐等發達國家將"再工業化"作為重塑競爭優勢的重要戰略,推出了大力發展新興產業、鼓勵科技創新、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等政策和措施。為應對發達國家"再工業化"戰略帶來的挑戰,我國應提高工業企業的國際化水平,加大科研投入,大力推進技術改造和自主創新,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去。
一、"再工業化"提出的背景
要想知曉何謂「再工業化」,應先了解「工業化」、「去工業化」的概念。"工業化"是指一個國家的工業,特別是製造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不斷上升,以及工業就業人口在總就業人口中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去工業化"則可以理解為與"工業化"相反的過程。
20世紀80年代至今,世界製造業格局發生了較大變化。變化的一個主要特點是發達國家經歷了個「去工業化」過程,勞動力迅速從第一、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轉移,製造業占本國GDP的比重和佔世界製造業的比重持續降低,製造業向新興工業化國家轉移,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國製造業快速崛起,發達國家汽車、鋼鐵、消費類電子等以往具有優勢的製造業面臨嚴峻挑戰。
世界製造業增加值從1980年的27900億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02000億美元。期間,美國製造業增加值從5840億美元增加到18560億美元,佔世界製造業增加值的比重從20.93%降低到18.20%。德國製造業增加值從2490億美元增加到6140億美元,佔世界製造業增加值的比重從8.91%降低到6.02%。法國製造業增加值從1400億美元增加到2680億美元,佔世界 製造業增加值的比重從5.02%降低到2.63%。英國製造業增加值從1260億美元增加到2310億美元,佔世界製造業增加值的比重從4.52%降低到2.26%。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製造業增加值從1330億美元增加到19230億美元,佔世界製造業增加值的比重從4.78%增加到 18.85%。中國製造業經歷了一個在規模上趕超主要發達經濟體的過程,1980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遠遠低於美國和德國,與法國、英國相當。但1990年以來,中國製造業增長較快,製造業增加值先後超過德國、美國等世界製造業強國201年成為世界製造業第一大國。
"去工業化"不僅削弱了一國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也對國內就業產生了很大的消極影響。1980年至2010年,美國製造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從21.1%降低到11.7%,製造業就業人數佔總就業人數比重從21.6%降低到8.9%。最近幾年,雖然製造業佔GDP的比重大體穩定在11%以上,但製造業就業人數佔總就業人數比重仍然呈現下降趨勢。截至2010年,美國總就業人數為12982萬人,製造業就業人數僅為1152萬人。由於歐盟大部分成員國或多或少存在"去工業化"現象,主要涉及紡織與服裝業、汽車等行業,歐盟統計局的數據表明,從1996年到2007年,工業占歐盟GDP的比重從21%降至18%,工業部門吸收的就業人數從 20.9%降至17.9%,這意味著歐洲人因為"去工業化"失去了28萬個就業崗位。
過度依賴以金融業、房地產業為代表的虛擬經濟,使美歐等發達國家在此次金融危機中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市場大幅萎縮。2009年我參觀了英國諾丁漢大學一個新校區,據介紹這個新校區以前是一個自行車廠房,現在牌子還是英國的,但是生產環節全部在中國。英國"去工業化"後剩下來的支柱產業是什麼呢?是金融、教育、文化產業。但金融危機爆發,財富就縮水了。現在它們重新提出「再工業化」,說明它們確實感受到了危機,覺得在這特殊時期,沒有實體經濟還是很危險的,容易受到很大的衝擊。美國的情況也類似,所以同樣提出要「再工業化」。2008年金融危機全面爆發後,「去工業化」致使發達國家抗危機能力不足這一弱點充分暴露,因而重歸實體經濟,推進"再工業化"戰略被發達國家提到產業結構調整的議事日程上來。
今年年初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國情咨文,強調為了讓美國經濟「基業長青」,美國需要重振製造業,並表示將調整稅收政策,鼓勵企業家把製造業工作崗位重新帶回美國。日本財務省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日本出現自1980年以來的首次貿易逆差。雖然出現逆差的部分原因是由於地震海嘯等臨時性因素,但從長遠來看,產業轉移造成的製造業空心化是日本出現貿易赤字的趨勢性因素。因此,日本政府將出台措施,著力扭轉製造業流失局面。雖然歐債危機讓整個歐洲陷入經濟不景氣之中,但是德國、英國、法國等國家依然積極投入調整產業結構,重振製造業。
發達國家的這些計劃與行動傳遞了一個重要信息,即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至今是發達國家「去工業化」,產業轉移的時期,包括我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抓住了機遇,通過改革開放承接了製造業的轉移,製造業得到大規模發展,直接帶動經濟的高速增長。但這一進程可能會逆轉,未來十年可能是美歐等發達國家"再工業化"、在新一輪技術進步與工業革命中奪回製造業的十年。發達國家的"再工業化"戰略必然會對全球產業尤其是製造業活動的空間分布,以及各國產業結構的調整產生影響。
二、"再工業化"的內涵
從概念來說,韋伯大詞典對"再工業化"的解釋是:一種剌激經濟增長的政策,特別是通過政府的幫助來實現舊工業部門的復興和現代化,並鼓勵新興工業部門增長。從歷史文獻上來看,"再工業化"概念最早源於上世紀80年代美國的社會學家艾米泰克。他提出這個概念,主要是針對美國在上世紀60-70年代所遭遇的一些經濟問題——過度消費和投資不足損害了美國的生產能力。他認為解決當時美國的這些經濟問題應該通過"再工業化"以吸引大量投資,將新技術引入製造業,提高生產效率,恢復美國經濟增長。
對於全球經濟今天正向第三次產業革命推進的背景下,網路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相互融合程度日趨加深,生產能力的復甦與增長必是奠基於新的生產方式之上,即以互聯網為支撐的智能化大規模定製的生產方式。這是理解當前「再工業化」的關鍵。從"工業化"到"去工業化"再到"再工業化"這樣一個循環的過程,表面上反映了從實體經濟到服務經濟再到實體經濟的回歸,實際上體現了服務經濟真正服務實體經濟的發展戰略,符合經濟形態螺旋式上升的發展規律。但是,後面的實體經濟與前面的實體經濟是不一樣的,這是一個更加強壯、穩定,能夠抗擊經濟衰退的實體經濟,著重發展高端製造業,謀求產業結構的高級化。如果說"去工業化"去掉的是低附加值的加工製造環節,那麼再工業化"實際上是對製造業產業鏈的重構,重點打造高附加值環節。
美國製造業協會對美國"再工業化"提出了四大雄心勃勃目標:第一,現在到未來要使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優越的製造中心和吸引國外直接投資的地方。第二,拓展全球市場,要使美國製造商的市場擴大到95%的國外顧客。第三,要使美國製造商擁有符合21世紀經濟需求的勞動力。世界級的製造業需要世界級的人才,美國製造業如果想保持其在世界中的主導地位,必須擁有國內外最優秀的高技能人才,這些人才必須精通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等領域的知識,掌握製造商所需要的技能。第四,要使美國製造商成為世界製造業的創新主導者,美國必須保持研發活動,保護製造商知識產權。從上述美國製造協會的四大目標以及美國已經出台的一系列法規政策來看,美國這次再提"再工業化"可能要解決四個問題。
一是能不能夠繼續保持在製造業價值鏈上的高端位置和全球控制者的地位。這是今天美國"再工業化"的本質。在製造業技術領先的位置上虛化,尤其是德國、日本、中國在製造業上的不斷崛起,這是美國不願看到的。德國在高端製造業上的進步對美國是一個剌激。所以美國提出要繼續發展在製造業中的技術領先行業,繼續推進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管理創新,保持製造業技術領先和製造業價值鏈的控制力,特別是利用新技術、信息互聯網的優勢,給現有的製造產業重新定義,形成新的智能化的製造業。
二是通過"再工業化"推動美國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的合理化。過度的虛擬化和金融化與實體經濟的發展的脫節,是導致美國金融危機的導火線。所以美國人希望通過"再工業化"在製造業和金融服務業之間形成一種新的融合和配置,提高產業的投資水平來推動美國經濟的復甦。美國的金融和現代生產性服務業比較先進和發達,美國完全可以利用這個優勢進行"再工業化"。我們都知道,製造業和生產服務業是密切相關的、互為融合的,所以美國有條件可以利用金融和現代生產性服務業上的優勢推動製造業領先技術的重新恢復,形成良好的互動,使美國產業結構合理化和高級化。
三是用新的信息技術對傳統的勞動密集型製造業重新整合發展,通過技術創新提高傳統製造業勞動效率,降低單位勞動成本,提高其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同時使提高了技術含量高的勞動密集型製造業重返美國,進而增加美國人的就業機會。如果沒有製造業,那麼藍領工人的就業問題就很大,想要通過消費剌激美國經濟的增長也會有問題。
四是積極推動科技創新、技術創新,創造新的產業。美國等發達國家技術力量強大,創新能力強,很多新興產業源於美國。美國不僅善於創造新的產業,還善於創新商業模式,這可能成為"再工業化"的中堅力量。美國長期存在比較嚴重的貿易赤字,貿易的不平衡對美國經濟影響很大,而貿易的不平衡問題的解決需要通過製造產業特別是高技術製造產業與高端服務產品的出口來緩解。
三、發達國家"再工業化"舉措
1.美國"再工業化"舉措
出於對過度虛擬經濟的反思,美國推行"再工業化"戰略,本質上是力圖重振本國製造業,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尋找能夠支撐美國未來經濟增長的實體經濟,通過製造業升級回歸,解決就業與生產高成本的壓力,實現經濟的復甦。但是"再工業化"並不能只靠一些簡單的政策就能實現,美國面臨很多問題,特別是很多製造企業難以消化的高人工成本,在技術創新方面需要巨大投資等。近年來美國為了確保"再工業化"戰略方針的順利實施,美國已推出了一些相互配合的政策和措施,如大力發展新興產業、鼓勵科技創新、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等,力圖加快傳統產業的更新換代和科技進步,以推動美國經濟走向復甦。具體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加大對未來技術創新與先進位造業等有外部效應的基礎性產業領域投資。2009年2月17日,奧巴馬簽署《2009年美國復興與再投資法》,推出了總額為7870億美元的經濟剌激方案,其中基建和科研、教育、可再生能源及節能項目、醫療信息化、環境保護等成為投資的重點。2010年,美國在清潔能源技術和產業、醫療衛生領域、環境與氣候變化、信息通信領域和材料與先進位造領域出台了一系列新的計劃與政策措施。仔細分析這些投資方向可以發現,美國政府的做法是在一些基礎性產業如信息、通信、材料、清潔能源、環境、氣候與醫療上加大投入,而這些產業不光是製造的基礎,也是整個社會發展的基礎。
第二,通過立法振興製造業,推動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融合。美國曾經是全球製造業產值最大的國家,但近些年在美國GDP總量中的比重卻在逐年下降。近來美國一方面對金融等虛擬經濟進行大規模改革,加強監管,提高經濟抵抗金融風險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快重塑製造業的優勢地位,向實體經濟轉型。採取了諸多措施:加強振興製造業的有關立法工作;鼓勵製造業研發創新及產業化;大力培育新興先進位造業;為製造業提供積極的金融支持等。
第三,政府追加投入,廣泛組織社會資本,鼓勵民間科技創新。金融危機發生後,美國並沒有因此而大幅度減少研發投入。2010財年聯邦部門研發撥款中,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能源部科學辦公室和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為代表的基礎研究主體的研發撥款朝著十年內翻番的目標穩步前進,而且目前美國民間參與科技開發的勢頭不錯。如鼓勵民間投入航天領域,開展航天製造業發展,創新清潔煤技術的商業化模式,鼓勵私人投資進入寬頻服務領域等。
第四,培育"再工業化"的主體,引導海外美國製造業企業回歸本土。"去工業化" 過程中美國的中小製造企業紛紛遷移到國外,因為美國的勞動力成本太高。然而中小企業在就業、技術創新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美國認識到了這點,於是把中小企業視為實施 "再工業化"戰略的主體力量,為此相繼出台了一系列鼓勵和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2009年1月21日,奧巴馬宣布一項支持小企業發展的新計劃,以幫助小企業渡過信貸緊縮難關。2009年12月11日,奧巴馬政府將7000億美元問題資產救助計劃的剩餘資金用於扶持小企業,錢雖然不多但表明了美國政府的態度。奧巴馬政府還出台政策降低公司稅,如果你把公司建在美國我們會給你降稅,把公司開在美國的某個貧困地區,稅費更低。
第五,鼓勵產學研合作,培養製造業世界級人才。2011年,奧巴馬總統推出了"高端製造合作夥伴"計劃。該計劃由道氏化學公司和麻省理工學院共同領導實施,而非政府部門直接 負責實施,主要致力於四方面的工作建設國家安全關鍵產業的國內製造能力,縮短先進材料從開發到推廣應用的時間,投資新一代機器人,開發創新型的節能製造工藝。這是美國官產學研協同作戰振興製造業的一項重大舉措。同時,他們認為目前儘管美國勞動力的成本比較高,但美國勞動力的生產效率和素質是世界最高的,世界級的製造業需要世界級的人才,美國製造業如果想保持其在世界中的主導地位,必須培養和擁有國內外最優秀的高技能人才。
2.歐洲"再工業化"舉措
美國在推進「再工業化」,歐盟方面也沒有閑著。今天的歐債危機推動了歐盟成員國對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關係的重新審視,製造業的地位再次受到重視,多個成員國提出要 "再工業化"。從歐盟層面和多個成員國的官方文件來看,歐洲的"再工業化"絕不是簡單地依靠政府力量增加製造業比重,而是著重於加強製造業的競爭力一是繼續鞏固與強化傳統產業的某些環節和優勢產業在技術、產品質量、品牌、環保等多方面的既有優勢,二是努力在新興技術產業的角逐中搶佔制高點。
德國、法國、英國等國家雖然進行了「去工業化」,但是目前從工業產品的技術含量、質量、品牌、環保要素等多方面綜合考慮,歐盟這些國家的製造業競爭力仍然是最強勁的,一批重要的製造業依然給歐盟經濟帶來重要經濟支持,如商用飛機、汽車、智能設備製造業等獲得的附加值也是全球最高的。
另外,歐盟還掌握著接近50%的全球工業技術標準和產品規則。這些因素都是歐洲 "再工業化"的有利條件。如果歐洲在未來若干年切實制定並執行"再工業化"戰略,那麼其工業優勢地位勢必得以鞏固和加強。
面對"去工業化"在產業結構和就業方面帶來的威脅,歐盟委員會幾年前提出了歐盟工業政策的方向與目標,其重點是促進創新,並啟動了以下方案:2007年成立歐洲研究理事會;2008年建立歐洲創新技術學院;實施聯合技術倡議,研發如衛星監測環境與地球安全、微電子工藝燃料電池、藥物創新等技術與工藝,以提升"再工業化"進程。
四、"再工業化"對我國製造業發展的影晌與啟示
1."再工業化"對我國製造業的四大挑戰
儘管發達國家正走在"再工業化"的路上,但已不可能再回到傳統製造業為經濟基礎的時代。拿美國來說,一方面,從經濟結構看,製造業產值占其GDP比重只有11%左右,還不及金融服務業的一半,製造業弱勢的局面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另一方面,美國製造業"回歸"走的是高端路線,基建和科研、教育、可再生能源及節能項目、智能電網、醫療信息化、環境保護等是其投資的重點,這也就意昧著美國在意圖打造先進位造業,而不是真的想重現"美國製造"時代。可以說,當前的發達國家「再工業化」,實際上就是在走一條經濟轉型之路,給我國的製造業轉型升級帶來諸多挑戰與啟示。
挑戰一,我國製造業競爭力可能大幅度弱化。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我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製造大國」,2010年,我國製造業產出居世界之首。勞動力成本低廉曾經是我國製造業得天獨厚的優勢,也是我國製造業產品在國際上有一席之地,有相當競爭力的關鍵。然而,中美勞動力成本正在發生此漲彼消的變化。美國波士頓諮詢公司對這一趨勢非常關注,2011年推出了《美國製造復活》的報告,稱"中國的工資水平以年均15%一20%的幅度在上漲,持續下去的話,2015年前後美國南部等地的生產成本將低於中國"。因此,製造業回歸美國就成為企業重要的選擇,而我國製造業如果沒有了勞動力成本優勢,轉型升級將成為 "中國製造"的唯一選擇。
挑戰二,我國出口製造業可能會受到巨大衝擊,加工貿易有可能衰落。過去發達國家「去工業化」,大量的製造生產環節外包到發展中國家。今天則不一樣了,一些新的製造生產方式對土地等要素的佔用很少,不需要很大的廠房,可以實行「銷地產」,大大超越了傳統的"產地銷"模式。這樣的新技術革命可以使新興製造業重新流回發達國家,增強國際競
爭力。從而對我國的出口製造業形成巨大衝擊。
挑戰三,發達國家繼續成為新一輪產業全球分工體系中的控制者,而發展中國家依然成為被控制者。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製造業通過引進、合作、創新發展到今天已經有很大的規模,但在整個國際產業分工體系中,我國的製造業一直處在價值鏈的低端。而發達國家則處在價值鏈高端,而且通過關鍵技術、產業標準、產品標準等控制了產業的價值鏈、製造業供應鏈,所以,我國目前的製造業應該說是依附型製造業,依附發達國家的關鍵技術、依附他們的市場,依附他們的訂單。這一次的「再工業化」將建立在新一輪技術革命基礎之上,發達國家的信息渠道通暢、分銷網路廣泛合理,市場環境好交易便捷,而且發達國家民眾總體富裕,更具備個性化消費的條件。這就為他們的新一輪工業革命及製造業生產方式的變革創造了市場條件,為他們成為21世紀產業分工體系中的領先者、控制者創造了條件,也為他們未來進入我國高端消費市場創造了先機。
挑戰四,我們與美國等發達國家在創新競爭力方面有很大的差距,這個差距還可能加大。美國等發達國家創新往往以市場為導向,市場導向的創新容易產業化併產生經濟效益。而在創新的過程中政府會發揮自己的作用,但不是指定發展的方向,而是說「我為你企業創造什麼條件」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國在創新方面雖然也很重視,但具體到創新的市場導向,創新的制度與激勵機制、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依然問題重重。美國政府這次的"再工業化"首先想到拿錢出來是建設信息高速公路,加快信息傳輸速度,提高全民學習能力。其次是投資教育和培訓,因為未來的工業革命也好技術革命也好,人力資本都是最重要的。
2.「再工業化」對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啟示
美國走過了「工業化」和"去工業化"階段,再重新發展不一樣的工業化道路,中國不能簡單模仿,但是共性的東西還是可以借鑒的,比如說他們「再工業化」很強調技術創新體系的構建等。中國要走自己的路,要發展自己優勢的傳統產業,我們構建戰略性新興產業時要關注在關鍵技術上有可能突破的產業。
第一,明確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思路。目前我國正處在產業結構調整時期,有一種觀點認為我國經過這麼多年的工業化,現在開始進入後工業化時代即服務經濟時代,應該大力發展現代服務產業,許多傳統製造業應該轉移淘汰出去,這叫作"去工業化"觀點。當然這也是個方向,但這是美國等發達國家已經走過的路。發達國家的"再工業化"不單純否定製造業,我們目前的產業結構調整、製造業轉型方向與方式是否可靠,是不是還要重蹈他們的覆轍呢?這顯然是需要認真研究的大問題。
我國肯定需要發展服務經濟,包括生產性服務業,因為相對製造業發展,我國的生產服務業長期發展遲緩,落後於製造業發展的狀態,這是我國產業體系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但是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目標,是為了促進位造業的轉型升級。這個轉型升級不應該是簡單地僅僅考慮引進發展一些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應該還是在老的製造業生產方式、製造模式裡面兜圈子,而應該是目標遠大,要瞄準能夠引領未來新一輪工業革命或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新技術。換句話說,我們要判斷出新的發展方向,率先在"第三次工
業革命"過程中做些布局和投入,不至於被甩得太遠。我們過去說的一個概念叫"新型工業化"道路,那什麼叫"新型工業化"呢?之前想不清楚,現在看來就是要抓住"以互聯網為支撐的智能化大規模定製的生產方式"。這一生產方式具體來說其一,今天的互聯網既是信息平台,又是交易平台和生產控制平台。通過計算機控制的聯網智能化製造設備在收到指令後,就可以自行分析、決策,進行操作。毫無疑問,未來的新生產方式必然依託互聯網。其二,智能化意味著智慧型計算機嵌入製造設備後能夠使生產設備更快地感知、自我反應,計算判斷,分析決策,操作。其三,滿足個性化需要的產品的大規模定製生產成為可能,部分已經成為現實。比如大規模的定製西裝已經成為現實,成千上萬個性化數據輸進去,計算機排版激光剪裁,快得不得了。又如德國大眾的輝騰汽車,開設的是定製店,可以根據消費者的需求製造不同的車。
從短期來看,擴大投資發展新興製造產業,進行產品技術提升,品牌價值提升等,這些都重要,但面向未來我國的產業體系應該更多地建立在現代服務業與新型製造業融合,建立在新的工業生產方式、新的生產組織方式和新的生產製造模式基礎之上。
第二,「再工業化」階段,要努力發展先進位造業。我國現行製造業的發展是基於我國勞動力價格低廉、資源價格便宜、環境損害基礎之上的,產品處於價值鏈低端,收益率不高。但是在金融危機和人民幣升值的雙重壓力下,我國製造業的資源、價格、勞動力價格不斷上升,使我們低端製造業的低成本優勢逐步消減、利潤逐步下降。特別在面對發達國家今天的「再工業化」的情況下,我國製造業的轉型升級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們抓住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機遇,發展先進位造業、戰略新興產業。先進位造業有三個特徵:一是技術含量較高,以高新技術為核心。二是創造附加價值比較高。三是從未來的要求看,應該符合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經濟要求。
我國先進位造業的選擇應該建立在新比較優勢即知識創新能力與人力資本基礎之上,不能被產業的新名稱所迷惑,因為先進位造業也有低端的製造環節,我們不能把先進位造業中的價值鏈低端環節當作我們的先進位造業,而是要從該產業是否所處在價值鏈的高端環節,是否主要依賴知識與智力資本,是否能夠創造高附加價值來判斷。中國地域廣闊,地區勞動力水平差異非常大,製造業空間的重組和轉移是未來需要考慮的。我國沿海地區應著眼發展先進技術的製造產業。
第三,政府要為產業轉型升級服務。政府對製造業轉型究竟應該起到什麼作用?在這一方面,美國政府的具體做法是——政府不明確具體的產業選擇。因為政府想讓市場去發揮功 能,而不是政府去替代市場做出決定。從政府層面來說,就是把制度搞好、完善市場使其更透明化。美國政府目前做四件事:一是提供製度環境。二是提供能夠保護私人財產和促進有效競爭的法律體系。三是支持基礎研究,提供平等的教育機會,加強人力資源的開發。四是政府不是要做所有的事情,但是要把做的事情做好。相比而言,我國的市場還不是很成熟。從邏輯上來講,市場不成熟狀態下政府就應出面干預了。問題在於,「干預什麼?怎麼干預?干預的範圍和干預的層面,哪些適合,哪些又是不適合的?」所以美國的做法我們可以借鑒。
我們應該更多地考慮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制度設計問題。改革開放30多年我國所取 得的經濟與製造業發展巨大成績,本質上是制度改革與市場機制建設的結果。所以,今天我國製造業的轉型與發展要成為先進位造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應該認真思考我們的制度環境與政策環境有哪些需要進一步改善,這是最關鍵的。
3.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基本對策
一是更大膽地進行創新的制度建設和知識產權制度的改革。前者的關鍵在於創新激勵機制能否建立。經濟學告訴我們,只有創新者分享到了創新帶來的紅利才能有更大的動力投入下一步創新,要形成正向的反饋。雖然我們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但還需要進一步努力,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今天需要更準確的界定和更嚴格的執法,例如在國外很多商業模式都是可以申請專利,而國內的定義是很狹隘的。我們寫的文章是應該受知識產權保護的,這和專利是一個性質,但是現在作者們的著作在網上隨便下載現象很嚴重,如此誰還肯下功夫創作呢?
二是進一步深化教育制度改革,為製造業升級培養更多人才。現在的教育分兩塊,一塊是普通教育,一塊是職業教育。美國的普通教育很強,不過它的職業教育沒有德國好。我們常說德國製造非常精良,原因就在於它有一支龐大的熟練技術工人和工程師隊伍。我們現在誰想當技術工人呢?都想去金融業工作。職業教育做不好,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肯定做不好。
三是支持製造業轉型升級,特別支持創新製造模式。中國要成為未來的工業強國,製造業轉型升級是關鍵。政府要制定優惠政策引導企業大膽創新,引導企業圍繞大規模定製化生產方式展開,開展新製造模式創新,進行商業模式創新。我國也應該對某些重要的製造業創新發展進行立法,尤其是那些對製造業轉型升級有重要作用的新能源、新材料、信息公路、通信、環境保護等基礎性產業進行技術創新推進,形成突破。
四是迅速完善我國的創新服務體系。我們國家一直提倡自主創新,這是對的,也開始有了政府支持的公共創新服務平台,比如生物醫藥行業中的檢測檢驗機構、孵化器、公用的實驗裝備等都是其中的要件。但是我們調研發現,這些公共創新服務目前存在效率不高、不方便、服務不到位的情況,其中尤其在信息文獻共享方面問題很大,各個單位都有資料庫但不連通的,檢索很不方便,我們搜尋信息與文獻的成本非常高,浪費了許多寶貴的時間,降低了知識積累與知識創新的效率。所以在面對發達國家"再工業化"的挑戰與新一輪工業革命時,如何完善我們的公共創新服務體系,成為一個關鍵的問題。今天我們已經進入了速度經濟時代,速度決定了創新競爭的成敗,決定了在未來全球產業新分工體系中我們將會佔據什麼樣的位置。
延仰閱讀篇目推薦:
《美國製造業能否復興?》,丁小希,《人民日報》2012年2月28日。
《新型工業化之路從工業大國邁向工業強國》,苗吁,《光明日報》2012年5月30日。
鏈接資料
鏈接一:政策
1.我國《"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摘自新華網
2."十二五"末形成300個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財政部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創建工作的指導意見》。《意見》稱,力爭經過5年發展,到"十二五"末形成300個左右產業特色鮮明、創新能力強、品牌形象優、配套條件好、節能環保水平高、產業規模和影響居全國前列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使之成為帶動我國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載體,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參與國際產業競爭的重要力量,培育形成30家左右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優勢和影響力的產業基地。
自2009年至今已有三批共185園區(集聚區)成為國家級示範基地。2011年,示範基地工業增加值超過4萬億元,佔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的六分之一以上;示範基地實現利潤佔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的比重超過五分之一,全員勞動生產率比全國工業企業平均水平高出一倍。
——摘自新華網
3.美國製造業協會提出四大目標
目標1 :使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優越的製造中心和吸引國外直接投資的地方
目前美國製造業仍然是吸引國外直接投資的理想地,2008-2010年平均每年吸收國外直接投資712.78億美元,位列世界第一。美國也是對外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2008-2010年平均每年對外直接投資480.47億美元,遠高於日本的318.69億美元。不過與2006年和2007年的數據相比,近年來,美國製造業吸收國外直接投資和對外直接投資額出現很大程度的降低。
目標2:拓展全球市場,使美國製造商的市場擴大到95%的國外顧客
如今製造業日益全球化,隨著其他國家經濟的增長,更多的消費者對「美國製造」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因此美國必須採取政策,擴展已有市場,增強進軍新市場的基礎和能力。
目標3:使美國製造商擁有符合21世紀經濟需求的勞動力
儘管美國勞動力的成本比較高,但美國勞動力的生產效率和素質是世界最高的,世界級的製造業需要世界級的人才,美國製造業如果想保持其在世界中的主導地位,擁有國內外最優秀的高技能人才,這些人才必須精通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等級知識,掌握製造商所需要的技能。
目標4:使美國製造商成為世界主導的創新者
創新使美國製造業穩居全球領導地位,不過其他國家為超越美國,建立比美國更具吸引力的研發激勵政策,因此,為保持主導地位,成為世界主導的創新者,美國必須保持研發活動,促進和保護製造商知識產權。
——摘自《人民日報》
鏈接二:觀點
1.美國"再工業化"說易行難
美國總統奧巴馬強調,為了讓美國經濟"持續強勁增長",需要重振製造業,並表示將調整稅收政策,鼓勵企業家們把製造業工作崗位重新帶回美國。奧巴馬實現再工業化的決心不可謂不大,但從目前情況看,或許只能是說易行難。
首先,美國製造業轉移海外是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資本在全世界範圍內對生產要素進行配置的結果。當前國際分工越來越細,產品和生產要素在國際、地區間大幅流動。這是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而是資本追逐利潤的本性所決定的。為了節省工資開銷,美國公司紛紛把大量業務承包給外國。其結果必然是美國製造業空心化。奧巴馬要扭轉這種局面,說到底就是要改變資本的屬性,這談何容易?
其次,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商品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在不斷延長和完善,世界多地已形成各種產品的生產及服務中心。奧巴馬要美國再工業化,實際上就是對全球現有產業布局的再布局,這或許不是出台一兩項稅收調整政策所能辦到的。以蘋果公司的iPhone手機為例,其零部件多達上千個,但90%以上都不是在美國本土生產,而是來自韓國、日本、德國等地,最後在中國進行組裝,與之配套的企業在中國達上百家之多。吸引蘋果公司把其電子產品生產基地轉移到中國,人力成本較低固然是一個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蘋果公司在中國能夠享受到零部件採購的便捷、供應鏈管理的高效以及產業集群的效益,這都是在美國所無法比擬的。
最後,美國如今已無法提供大規模生產所需的大量技藝熟練的工人和工程師。據蘋果公司稱,在iPhone組裝線上工作的工人就有20萬人,為管理和組織這些工人,僅工程師就需要近9000人之多,如果要在美國招聘同等數量的高素質工程師,至少需要9個月時間,這無疑將延誤商機。去年2月,奧巴馬曾向"蘋果之父"喬布斯提出有沒有可能把蘋果公司的生產轉移回美國,據在場的人回憶,喬布斯回答道"這些工作不會再回來了。"
可見,奧巴馬要"力挽狂瀾",希冀通過調整稅收政策和崗前培訓,扭轉製造業流失局面,無疑將遇到諸多困難。不過,對於像中國這樣的新興經濟體來說,這也是重要的信號和嚴峻的挑戰,切不可掉以輕心。過去十年,中國在招商引資方面做得較為成功,關鍵在於向外商提供了具有競爭力的經商條件。如今,為應對美國再工業化的挑戰,我們應該在勞動力素質、經商環境、政策制度、基礎設施等軟硬體方面再接再厲,做得更好,才能在這一場新的爭奪中處於優勢地位。
——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全國委員會副會長吳正龍,摘自《解放日報》
2.看清美歐"再工業化"本質
美國為促進再工業化而設計的系列政策,是為了應對短期危機、迎合國內政治需要而採取的臨時政策,還是一項長期的戰略設計,這成為判斷美歐兩大經濟體實施再工業化問題性質的關鍵所在。美國再工業化政策具有明顯的緊迫和短期特徵。
首先,這是為應對美國戰後少有的持續高失業率而不得不採取的生產保護主義政策。國際金融危機爆發,美國失業率迅速上升,一度達到10%以上,近三年維持在9%以上,而美國戰後最壞時期如上世紀70年代也只有7%左右。五年出口翻番目標的提出、美元主動性大幅貶值、再工業化等,都具有圍繞這一問題而採取的應急性措施之特徵。
其次,是政治壓力使然。美國一些政治家及一些學者將其高失業率與中國製造業上升掛鉤,認為是中國奪走了其就業機會,加之美經濟低邊,壓力之下出台的政策,難言都是立足長遠。
再次是美國經濟全球化的周期性復歸。美歐跨國公司持續數年的全球化戰略,反應到其國內便是"去工業化"。凡事過猶不及,美國的保守主義與激進主義,"加強管制"與"放鬆管制"更替均是如此。因此,"再工業化"的價值也許會更多地體現在"對『去工業化"過度的一種糾正"之上。
最後是為緩解貿易赤字而採取一種產業保護主義政策。美國的戰咯目標,無非是強化自身優勢,最大程度地遏制新興競爭者。而要達此目的,歸根結底還是要靠其具有優勢的高科技和金融控制力。
上世紀80年代,美國曾針對崛起的日本採取過與今天類似的製造業振興舉措,但最後美國還是放棄了對日本工業精細化的仿效,轉而採取兩項戰略舉措:一是通過逼迫日元升值,惡化日本的國內外環境,使日本輕率地採取放鬆金融剌激地產的做法,終致深陷泡沫泥沼,錯失了產業由高端製造業向高科技升級的機遇;二是在美國國內利用納斯達克高風險市場促進高科技發展,而非由耗能型的工業體系向節能型工業體系轉化。結果,日本崛起被抑制,美國卻從此走向新經濟,在競爭中搶得先機。
——國家行政學院決策諮詢部研究員王小廣,摘自《財經國家周刊》
3.我國製造業面臨三大挑戰
其一,國際金融危機打破了原有的世界經濟循環體系,發達國家消費模式的調整,對出口導向特徵明顯的中國製造業形成較大的結構性制約。長期以來,全球經濟循環的主要特徵是:歐美等國的赤字財政和高消費帶動中國等新興發展中國家的製成品出口。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這一循環出現了"短路",突出表現在兩個"難以為繼"上:一方面,歐美等國的高消費、高負債模式難以為繼,另一方面,我國長期依賴出口帶動製造業和經濟增長的模式也到了必須改變的地步。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發達國家消費模式的調整,必將對我國出口產生極大的制約,曾延續多年的發達國家強勁消費拉動製造業增長的格局在較長時期內難以恢復,全球貿易格局也隨之發生變化,貿易保護將呈現出形式多樣和頻率高發的態勢。
其二,發達國家"回歸"製造業,發展中國家之間競爭加劇,我國製造業發展面臨雙重壓力。近年來,在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巨大衝擊之下,發達國家開始反思,認識到以製造業為核心的實體經濟才是保持國家競爭力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石。歐盟、美國均提出了"再工業化"戰略,大力發展新能源、信息、生物等新興產業,力圖重振製造業。與此同時,新興發展中國家也紛紛作出戰略部署,加快調整經濟結構,促進產業升級。今後相當長一段時期,我國製造業將面臨前有發達國家"再工業化"的阻截,後有東盟、印度、拉美等國家和地區加速追趕的雙重壓力。
其三,能源資源約束趨緊,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傳統競爭優勢逐步減弱。隨著我國經濟保持較快增長勢頭,對能源資源的需求也將持續提升,資源類產品價格上漲具有較強的剛性特徵,將直接帶來製造業生產成本的上升。勞動力總量大、成本低曾是我國製造業的突出比較優勢,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這一優勢也在不斷流失。根據相關預測,2015年我國勞動力總量將達到峰值,之後將緩慢下降。近年來東部沿海地區大面積的 "用工荒"和工資薪酬的快速上漲,就反映了這一變化。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摘自《經濟日報》
鏈接三:數字
1.我入圍世界500強企業數居世界第二
美國《財富》雜誌公布2012年世界企業500強名單。今年中國內地(含香港在內,不含台灣地區)入圍世界企業500強公司的數量連續第九年增加,共有73家公司上榜,比去年增加了12家,超越日本的68家,躍居入圍企業數量第二位。如果加上台灣地區,中國今年共有79家公司上禱。
儘管世界經濟復甦仍危機重重,但2012年世界企業500強表現依然出色,總收入達29.5萬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3%,總利潤達1.6萬億美元,比上年增長了7%,入圍門檻也相應提高了25億美元,達220億美元。入圍企業最多的行業前二名分別為商業儲蓄銀行、煉油、汽車與零部件,其中,榜單前10名中有6家為煉油企業。
今年,中國內地共有5家民營企業上榜,分別是中國平安保險、江蘇沙鋼集團、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及今年新入榜的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團。
儘管中國內地企業在入圍數量上再次取得重大突破,但在行業結構上卻很難令人滿意。入圍企業多數是一些具有自然壟斷性質行業的企業,包括石化、電網、銀行等。但是,在信息技術、現代物流、高端製造等行業的入圍企業明顯少於美、日等發達國家。這意味著中國內地企業在成長性、競爭力等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應當繼續通過加快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提高運行質量和科研水平未縮短與世界頂尖企業的差距。
——摘自《人民日報》
2.中國製造業有哪些世界第一
據美國研究機構HIS測算,2010年世界製造業總產出達到10萬億美元。其中,中國佔世界製造業產出的19.8%,略高於美國的19.4%。而製造業世界第一的"寶座",美國從1895年一直保留至2009年。
也有論者引用聯合國的統計數字,發現按2011年年初的匯率計算,中國製造業產值為2.05萬億美元,而美國製造業為1.78萬億美元。
無論怎麼說,單就數據而言,製造業在產值上超過了美國,這對中國人是個喜訊。許多分析人士稱之為"歷史性的超越"。事實上,中國在1830年代製造業產值曾佔全球的30%,但隨後爆發的鴉片戰爭,卻將該成就打入谷底,到1900年,這個份額降至僅大約6%。之後,中國用了100多年來實現追趕。
其實,有更詳盡的數據可以佐證中國製造能力"第一"是名副其實的。
比如,從基礎工業數據看,2010年中國粗鋼產量6.27億口屯,佔世界總產量的44.3%,超過第2至第20名的總和;水泥產量18.68億噸,佔世界總產量60%;電解鋁 1565萬噸,佔世界總量65%;精鍊銅產量佔世界24%,而消費量佔世界一半;煤炭產量32.4億噸,佔世界總產量的45%;化肥產量佔世界35%,化纖產量佔世界42.6%;玻璃產量佔世界50%。除了石油、乙烯,中國的基礎工業產自巨大多名列前茅。
在具體產品上,中國的成績單同樣出眾——汽車產量1826.47萬輛,超過美國,佔世界總產量的25%;船舶產量佔世界41.9%;工程機械佔世界43%。中國還為世界生產了68%的計算機、50%的彩電、65%的冰箱、80%的空調、70%的手機、44%的洗衣機、70%的微波爐和65%的數碼相機……有趣的是,隨著黃金投資熱在中國興起,2010年中國還生產了340噸黃金,排名世界第一。
——摘自《中國青年報》
鏈接四:案例
從美國南部小鎮看美國製造業復興
美國南卡羅未納州格林維爾市是美國人均外國投資金額最高的城市之一,吸引米其林、寶馬等來自26個國家的250家外企落戶。2010年該市人口5.85萬,平均年齡36.6 歲,人均年收入為2.6萬美元(約合16.54萬人民幣)。
美銀美林今年3月題為"美國製造業復興"的研究報告指出,2010年美國製造業占 GPD比重由2009年的11.2%輕微上升至11.7%,但仍然遠低於1953年高峰期的28.3%。
美銀美林認為,美國經濟正處於製造業復興初級階段,未來數年越來越多製造商將考慮把生產基地搬回美國,或是在美製造商擴建工廠提高產量,這主要由於新興市場國家勞工成本以及國際物流成本上升,弱美元、低能源價格以及較好勞工教育系統將縮小美國製造業與新興市場國家的成本差距。
68家製造商過去三年已採取上述行動,其中包括1992年起在格林維爾市區20分鐘車程遠處設廠的寶馬。寶馬於今年1月宣布未來三年將追加投資9億美元(約合57億人民幣)擴建斯帕坦堡廠房,年內將新招聘300名員工,而設廠以來寶馬當地總投資金額近60億美元。
相隔不到3個月,北美總部設在格林維爾的米其林宣布,將追加投資7.5億美元(合約48億人民幣)擴大其推土機輪胎產量,預期新增就業500人。米其林自1973年起在格林維爾投資,總投資金額逾65億美元,現有8000名僱員。
米其林選擇格林維爾為北美總部主要由於當地土地供應充足且便宜,政府強有力支持,靠近港口和機場物流成本低,而且格林維爾曾是紡織業重鎮,勞工技能熟練。
汽車行業領先零配件供應商采埃孚公司去年初決定投資4.3億美元在格林維爾建廠,工廠預計明年1月起開工,至2014年底僱傭1200名員工,現有約200人,年底前計劃再招聘200人。
在美國就業市場極不景氣的情況下,製造業的擴張讓格林維爾人們生活相對陽光些。格林維爾失業率較全國平均水平總低1-2個百分點,市政府的財政也保持在良好的狀況。根據勞工部數據,格林維爾4月失業率水平為6.8%,低於全國平均水平8.1%。而標普投予格林維爾市債坪級為AA+。
為給製造業輸送更具競爭力的勞工,南卡羅來納州16家技術學校自1961年起,協助製造商培訓工廠生產所需技能。在德國任何一個技術工人都會在公司內得到3至5年專能培訓,這在世界其他地方很缺失,而南卡給新來設廠很大幫助。
逾百年歷史的克萊姆森大學則在2004年格林維爾設立國際汽車研究中心,教授全美首個汽
普通工人薪酬如何?格林維爾平均水平為每小時20美元(約127元人民幣)。美銀美林報告稱,按購買力平價計,2009年中國人工成本約為美國的50%。另據《時代周刊》去年6月報道,中國製造業平均時薪為3.1美元(約合20元人民幣) ,遠低於美國平均時薪 22.3美元。
兩地人工成本差距近7倍,寄望從中國拉回來製造商是否痴人說夢呢?美國著名企業管理諮詢公司波士頓諮詢集團或許不這麼看。該機構去年11月發表報告稱,隨著中國工廠工資成本每年升幅達15至20%,中美兩國的製造業人工成本差距將由目前55%水平下降至39%。再加上運輸成本及供應鏈風險等因素,部分產品在中國生產成本未來5年將與美國持平,甚至美國更便宜。
波士頓諮詢集團在今年3月發表後續報告稱,交通用品、電器、傢具及電腦等7類產品製造商將部分迴流至美國生產,目前這7類產品美國從中國進口額度達2000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前10%至30%這些產品製造將回到美國,將創造200億至550億美元經濟產量,在美國新增就業200萬至300萬個,降低失業率15至2個百分點。
根據南卡州商務局數據,中國公司已在南卡投資超過2.8億美元,創造超過1400個就業機會。其中,電器製造商海爾在1999年將美國首個工廠設在卡姆登,到2006年投資金額超6000萬美金,僱傭250名員工。
——作者顏茜,摘自新浪財經
鏈接五:歷史
1.「全球製造業中心"國際間轉移
所謂的"全球製造業中心"是指為世界市場大規模提供工業品的生產基地。從世界經濟發展的軌跡來看,英國、美國、日本都有過"全球製造業中心"的經歷,且前者都是被後者所取代,全球製造業中心轉移顯然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改變的客觀規律。
19世紀初,英國作為工業革命的先驅國在蒸汽機革命的帶動下,以其發達的紡織業、採掘業、煉鐵業、機器製造業和海運業確立了"全球製造業中心"地位,成為世界各國工業製成品的主要供應者。1820年,英國在世界貿易總額中所佔的比重為18%,1870年上升為22%,其製成品產量佔全世界40%,鐵和煤產量超過全世界50%,1837年機器出口總值為49萬英鎊,而到1866年就達到476萬英鎊,美國和歐洲大陸工業革命所需要的技術裝備基本都是來自英國。英國全球製造業中心的歷程延續了70年,培育了全方位的優勢產業,形成了發達的紡織、冶煉和機器製造業、採掘業和海運業,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服務業。
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中葉,在電力革命的帶動下,美國取代了英國,成為世界工業強國,19世紀80年代,美國製成品上升為世界第一位,1929年達到了全球製造業43%的最高點。在鋼鐵、汽車、化工、機器設備、飛機製造、電氣產品、醫藥以及軍事裝備等製造業的各個領域,其生產規模和出口份額都位居世界前列,成為世界工業品出口的重要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憑藉其"全球製造業中心"的地位,成為全球經濟霸主,並確立了世界科技創新中心的地位。
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經濟飛速增長,經過30年的發展,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成為歷史上第三個「全球製造業中心」。20世紀60~80年代,日本以"機械振興法"和"電子振興法"為推力,從以出口重化工業產品為主導逐步轉向以出口附加價值高的機械電子產品為主導,成為機電設備、汽車、家用電器、半導體等技術密集型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大國。藉助"全球製造業中心",日本經濟年均增長高達9.8%,20年內製造業生產增長了10倍。20世紀80年代中期,日本許多工業製成品的產量都名列世界前三名,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和很高的市場佔有率,成為世界上家用電器、汽車、船舶和半導體的主要生產國。
20世紀末,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中國以土地、勞動力和規模經濟為主導,形成了新的製造業優勢,取代日本成為全球製造業中心。2007年,中國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躍居世界第一位; 2008年,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製成品出口國。截至2011年,中國出口佔世界總出口的比重達到10.4%,其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出口的國際市場佔有率為18.49%,佔全球第2位;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的國際市場佔有率達到 24.31%,已成為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最大的凈出口國。家電、皮革、傢具、羽絨製品、陶瓷、自行車等產品占國際市場份額達到50%以上。同時,中國也成為全球最大的製造業生產國,產值佔19.8%,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有210多種。數字表明中國已處於全球製造業中心的發展階段。
從全球製造業中心發展的軌跡來看,至少可以得出三個結論,一是世界製造業中,這必須輔以強大的工業體系和發達的產業體系,具備明顯的妥素優勢和技術創新優勢;二是世界製造業中心的轉移是客觀趨勢,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永遠佔據製造業中心的地位,關鍵是如何延長這種優勢;二是作為世界製造業中心的國家,自身的市場需求環境和競爭壞境都具有一定的優勢。研完表明,當前全球製造業中心的空間布局正在從單一化走向多極化和均衡化,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深入發展,以及生產、技術、商業模式的巨大變化,部分國家可能會憑藉其優勢成為呆一產業的全球製造中心。
——商務部研究院院長霍建國,摘自商務國貿經合院網站
2.德國製造"撐起德國
身處歐洲中部的德國,既無地緣優勢,也無資源稟賦,卻能在100餘年的時間裡數度崛起為世界強國,其"獨門私籍"之一即為其實業立國道路。
德國在19世紀30年代開始工業革命之際,即確立了工業在國家經濟中的核心地位。100多年來,無論是備戰、戰後重建,還是應對全球經濟危機,德國工業始終是國家振興的中流成柱。即使是在美英等國對金融業"神話"趨之若鶩的年代,德國也依然堅守自己的立國之本。
德國工業的核心思想是製造有高使用價值和高技術含量的產品。為落實這一思想,德國在製造業發展中不斷動態調整其發展重點。
19世紀德國工業革命起步於紡織工業,但明顯落後於英國等發達國家。為扭轉局面,德國將製造業發展重點從以紡織業為主的輕工業轉向以鐵路建設為中心的重工業,通過鐵路建設帶動其他工業發展。這一策略調整使得德國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後來居上。
從二戰結束到20世紀80年代,美國和日本的微電子技術、集成電路技術和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將仍滿足於傳統工業生產(如機床、汽車、照相機等)的德國甩在了身後。德國意識到微電子發展落後的教訓,開始實施快速趕超戰略。1990年至1994年,德國經濟、科技、郵電三大部門對信息技術領域的投資年均增長825%,有效提升德國信息技術實力。
之後,由於東歐和亞洲國家廉價產品的挑戰,德國再次調整發展策略,著手改進生產工藝,注重利用製造過程中的各種信息技術,提高資源使用率和保護環境。為此,德國投資4.5億德國馬克(約合3.2億美元) ,實施為期五年的"生產2000"計劃,其核心內容是"清潔製造、確保就業、提高競爭力"。該計劃的實施大大提升了德國製造業的現代化水平。
進入21世紀,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加劇、極端天氣及自然災害頻發,德國工業開始走上綠色發展之路,將重點放在新能源發展領域。
德國的發展歷程表明,在全球化時代,擁有強大的製造業可以為國家經濟發展持續提供動力。那些看似會威脅德國經濟增長的國家擁有廉價勞動力的新興國家恰恰給德國經濟增長增添了動力。因為隨著其經濟快速發展,這些國家需要購買大量德國高科技設備,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和投資建廠。
即使是在西方其他國家競相發展金融創新時,德國仍將主要精力放在製造業產品質量與技術水平的提高上。這種製造業立國的發展戰略,不僅讓德國保持了較高的就業率,促進了德國科技創新能力的不斷提高,也使得德國具備了抵禦金融危機衝擊的堅實產業基礎。
3.日本製造業不振
製造是日本的"長技"。受近年產業"真空"影響,製造業在日本經濟中的地位已不如前, 2011年大地震和泰國洪水,更在其傷口上撒了把鹽。
汽車業差強人意 製造業中,日本汽車業表現可算差強人意。2011財年雖遭受大地震和泰國洪水等天災,但各汽車廠商在生產能力恢復後開足馬力生產,基本挽回了損失。除還未公布財報的五十鈴外,7家大型汽車廠商僅馬自達一家虧損107億日元,其他均為盈利,其中日產利潤最高,達3414億日元。預計7家汽車公司在新財年的總利潤可達17830億日元,是2011財年的2.1倍。
繁華之下,日本汽車業危機潛行。2011年在世界汽車市場上韓國現代佔據8%的市場份額,直追10%的日本豐田市場份額。目前日本車在美國的市場遭遇韓國現代的正面衝擊,節節敗退。在新興市場國家,憑藉價格優勢韓國車勢頭很猛。由於汽車相對而言需更多人工製造,使得日本尚可在一段時間內保持技術優勢,但在新一代環保車普及的時代,注重技術的電動車產業很容易被別國趕上。日本汽車業在這方面竭力保持自身優勢,但總體仍處守勢。
家用電器節節敗退 日本的電器產業喜憂參半。日立公司在2011財年營業利潤4122 億日元,連續兩個財年創歷史最高紀錄,盈利居電器產業之首,增長的原因是工廠設備、信息通信系統、建築機械銷售狀況良好,電視業務雖有小額虧損,但不至影響大局。三菱電機、東芝業績也不錯, 2011財年營業利潤分別為2254億日元和2066億日元,東芝的電力設備、三菱電機的工廠自動化設備收益占盈利的40%至60%。富士通雖然盈利較少,但由於I T服務業績較好,也有427億日元進賬。
與此相反,另外回家大型電器廠商2011財年出現了巨額虧損。松下最多,虧損7821億日元,索尼第二,虧損4566億日元,夏普3760億日元, NEG虧損1000億日元。除了NEG 是因為電腦業務虧損之外,另外三家巨頭虧損的主要原因均為主業電視業務表現太差。
技術優勢喪失是敗退的主因。在顯像管電視時代,掌握生產技術的技術工很重要,但在液晶平板電視時代,裝備代替了技術工。IT技術"落日十年"據日本電子信息技術產業協會的數據表明, 20門年日本手機市場的手機銷量和2010年相比增加4%,但日本手機的國內銷量反而減少11.1%,智能手機市場逐漸被蘋果和三星擠占。
半導體曾是日本擁有優勢的IT產業。日本半導體在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出口,在此後的8年間日本所佔全球份額從27%擴大到51%,曾被視為是日本製造能力的象徵。然而在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崩潰後,半導體技術逐漸被韓國、中國台灣超越。
日本半導體巨頭爾必達的倒下最能說明日本製造業滑坡的問題。爾必達生產的存儲裝置DRAM廣泛應用於電腦、手機,在日本獨此一家,位列世界第二位,卻在今年2月轟然倒地。
——摘自《財經國家周刊》
推薦閱讀:
※隨著中國工業化城市化推進,中國五千年傳承農耕文明會消失嗎?
※教育公平:符號、工業化、「擬真」與烏托邦
※電影產業工業化下的投資機會
※《走出「無技術工業化」的陷阱》——太深刻了:原來我國的「世界工廠」根本就是「無技術的世界工...
※對人民公社歷史地位的一點小小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