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為何把「德育」課放在學校教育課首位?
我的女兒和兒子上月新學期分別進入日本小學四、五年級了。通過這麼多年的觀察,以及我與日本幼兒園、大中小學老師的交流來看,在日本的教育方面,給我最深的印象是:一,對孩子不嬌慣,讓他們吃苦耐勞。日本的老師告訴我:從幼兒時就抓起,培養毅力開始得愈早愈好,不防在孩子牙牙學語時便要求儘可能發清楚每個單詞的發音,直至字正腔圓。當孩子蹣跚學步時,也應該鼓勵每次須走完規定長度的路程,即便跌跌撞撞甚至摔個大跟斗也不要心疼。有意讓孩子吃點苦。家長必須有意讓孩子吃點苦,如上學擠公交車而不坐小轎車,在烈日炎炎下趕路,或裸身冬泳等。一句話,讓孩子多摔打、多經風雨見世面。
二,對孩子進行德育教育。「一切言行講禮貌「「你必須自重」,這是日本父母在告誡青少年孩子們時常掛在嘴邊兒的一句話。它指的是要遵守禮節,做事不得辜負別人對自己的期望。教育女孩坐著時要姿勢端正,必須擺好雙腿;男孩必須錘鍊自己的身心,學會觀察別人的顏色——因為你的現在將決定你的未來。
一進日本學校,第一課就是德育禮教課,它是對學生教育最重要的一課。重視德育在日本由來已久,日本人也將德智體三方面發展,但更重視學生德的發展,因為沒有良好的道德習慣,再培養多麼聰明、有才的孩子,對國家來說,都是不完整的教育。所以,今年日本文部省又加大力度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首先在教材上從事了更多的內容。教育要以人為本,學校要從德育抓起,這就是日本政府對學校和家長的要求。
而令我感到吃驚的是,大部分中小學在進行德育教育課的同時,讓孩子們學習朗讀《論語》,學習孔子做人。最近,一些教育研究機構和大中小學老師的團體邀請我去演講,告訴他們如何活學活用《論語》的情況突然多了起來。現在讓學生朗讀學習《論語》的輔導讀物就出了不下三十種,可見日本人如何在培養學生上面積極地把《論語》作為人生教材靈活運用。
將德育放在首位是日本教育的民族特性之一。日本的教育歷來重視德育,將德育放在首位。日本人認為:無德便無才。日本早在1879年,天皇便頒布《修訂教育令》,確定以修身為「本」,知識為「末」的原則,使獨立的德育課程——修身科的口授學時佔總授課學時比重由1.5%上升至10%,在各科中躍居第一。雖然二戰後一度實行主智主義教育路線,但在1971年,日本頒布教育改革令,強調把德育放在首位,重點抓學生的道德教育。此後,日本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文件都重申這一思想,使德育主導的思想在社會上形成共識。 為了進一步貫徹這一思想,一方面,日本政府對學校德育實行全面干預,有一整套管理體制:從教育部、德育研究機構、研究會、地區教育機構、學校輔導組到班主任。1963年起文部省相繼在全國各都、道、府、縣指定一批中小學為德育實踐學校,按地區聯合組成道德教育共同推進學校,直接受文部省及所在政府教育委員會具體指導。這些學校中又一般由幾所聯合成立德育委員會,其下,各校又設有德育研究會,研究具體的學校德育教材、方法、各種活動安排、出現的問題以及不同時期的德育重點等。
日本國立研究所以及都、道、府、縣等教育行政機構及教科所或教研會中也都設有專門的德育領導和研究機構。另一方面,從1958年起,日本中小學每周開設一節道德課,稱「道德時間」,正規教材由文部省制定,除正規教材外,文部省還編有一套收有幾百篇文章的德育鄉土教材。 日本的政府主導編輯教材,推進德育教育課得普及與落實。學校德育以道德教育為根本,在各方面都突出對學生進行人格的培養,建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教育課是中小學的必修科目,全權由學校選擇課本,加入各種輔導內容。此外,日本人認為,思想行為教育是一個綜合工程,強調將德育貫穿於一切教學工作之中,除道德課、倫理課、社會課等德育科目外,要求其他課程也應擔負德育任務(從操作層面看,中校學校實行的教師包班制,一個教師負責管理一個班,對教師把德育與其他教學相聯繫也十分有利)。
重視本民族傳統的道德價值觀教育是日本德育的特徵之一。日本近代著名學者芳賀矢一(1869~1927)在1907年發表了日本《國民性十講》一書。
芳賀歸納的日本國民性十條為:一、忠君愛國;二、敬祖重家名;三、現實且實際;四、愛草木喜自然;五、樂天洒脫;六、淡泊瀟洒;七、纖麗精巧;八、清凈潔白;九、注重禮節;十、溫和寬容。看上去好像全是優點,不免有些王婆賣瓜之嫌。首先看第一條「忠君愛國」,這一條中國也是如此,但芳賀說的是傳統的日本人,已不再是現今的日本人了,現在的日本人除了一部分國粹主義者右翼人士外,對這四個字都有一種抵觸情緒,甚至有人覺得它可笑。第二條與中國的儒教有關。但「重家名」指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大多數日本人到明治維新為止連自己姓什麼都不知道,他怎樣才能去敬祖?所以第二條筆者雖然同意,但要加上註解才行。第三條、第四條是符合實際的。日本人非常現實,連為了「彼岸」而修行的佛教都在為「現世」服務,信佛為了求得「御利益」(現實得到回報的利益)。日本人酷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大自然的每一點小小的變化都能在人們心中盪起層層漣漪,這也是真實的。第五到第十就指的是好的人生觀、講道德、講禮貌及和諧社會了。
日本德育重視傳統的道德價值觀教育。明治維新以前,各種教育(如家庭、私塾、平民鄉學、大學寮等)都以灌輸倫理道德為核心,對百姓進行嚴格而廣泛的封建神道、儒道和武士道的三重道德熏陶,推崇天皇崇拜、仁義忠孝、蹺勇、堅忍、重名輕死、崇拜軍刀、捨身正果等價值觀;明治維新時,在吸收西方科技和文明的同時,仍以封建道德作為學校德育的基本內容,培養掌握現代技術的封建臣民武夫;此後,實際執行的軍國主義教育路線使西方技術與皇道國粹更牢地合壁一體,在致力於富國強兵的知識技能傳授的同時,以培養天皇忠順的臣民為目標。
明治維新(1868)前日本還閉關鎖國,大部分國民對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對近代民主、自由思想還不了解,從明治維新後到「二戰」結束為止,日本實行的不是民主而是專制,不是自由化教育而是專制化的教育。這種教育中除掉軍國主義思想這一做法有其不可否定的正面作用,對加速日本近代化的實現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換言之,當國民整體素質不高,自覺性不強,大多數人尚不能正確使用「民主」這一武器時,需要的不是自由而是專制。但遺憾的是,日本軍國主義政府用專制手段向人們灌輸對外侵略思想和擴張主義,並冠以「大東亞共榮」的名目,使有識之士無法運用民主這一武器去制止或不支持日本的侵略戰爭。「忠君愛國」的軍國主義德育成為戰犯的幫凶。
1947年,日本修正了教育基本法,拋棄了推崇了50年的武士道軍國主義德育路線,以培養國民熱愛真理與正義,尊重個人價值,富有自主精神,身心健康,愛好和平為宗旨。此後,經過若干次改革,德育目標明確規定要使日本人「具有自主性」,推崇尊重個人、尊重個性、自由、紀律、自我責任等現代社會所需要的價值觀,與此同時,尤其注重傳統道德價值觀,如忠孝、家族和皇道等觀念巧妙在與「建設家鄉」,「為大和民族利益」等口號結合起來,再配以其它的感性材料(包括英雄史),教育效果很強。需要指出的是,日本20世紀70年代開始出現的對天皇敬愛和日本國崇拜的情調以及美化侵略戰爭和戰犯的態度,已日益受到世人的關注。
日本中小學生的德育教育里包括了上述「國民性十講」中的一大部分內容。他們的德育教育,小學階段是按照身心發展的特徵而定的,因此,每個年齡段均有所不同,而初中和高中也有所不同。如果詳細分析則相當具體,但是若大致歸納可包括四個主要方面:一、關於個人自身的內容。比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自律精神,有責任感,熱愛真理,開拓人生等等。二、關於與他人關係的內容。其中包括與長者、朋友、異性之間的關係乃至性教育等等。三、關於熱愛大自然的內容。古代講「萬物有神論」,近現代則從人與自然的關係和審美角度入手,教育少年要熱愛自然,學會欣賞自然之美,保護大自然。四、關於個人與集體、集體與社會關係的內容,其中也包括日本與整個國際關係等內容。總的來看,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格的完成,也就是以尊重人性的精神為基準。正如永進道雄在《現代化與教育》一書中所說,尊重人性的精神包括四個方面:「尊重生命、尊重人格、確立人格、人性愛。」所以,德育可簡單地歸納為「個人自身、個人與他人、自然與人類、集體與社會」。
日本德育的核心目標是培養民族精神,兩國人民民族認同感強烈。日本學校德育內容主要是文部省制定的道德條目為主,每一德目都有詳盡說明,特彆強調德育與各科及課外活動配合,除正規教材外,還鼓勵教師依據這些德目自編教材,因此,德育實際是由德育課以及歷史、地理、公民、政治經濟、家庭技術等等社會科和社會實踐課程、生活指導課、勞動課等共同承擔。日本德育內容雖然十分豐富,但德育的核心目標卻十分明確,旨在培養民族精神,這是日本學校德育最突出的特色。
進入二十一世紀,日本將德育目標表述為:「將尊重人的精神和對生命的敬畏觀念貫徹於家庭、學校及社會的具體生活中,為創造有個性的文化及發展民主社會及國家而努力,進而培養對和平國際社會做出貢獻的具有自主性的日本人,以培養作為基石的道德情操為目的」。
其核心有二:一是培養人的尊嚴,一是培養日本人,其根本實質是培養懂得廉恥、服從國家意識、擁有民族優越感的「高大」日本人,使全體日本人樹立起民族意識。日本民族精神之精髓——勇於進取、百折不撓、忠精團結、捨身奉獻等德性教育濃濃地滲透於各門德育課程及活動之中。由於日本德育是全民德育,家庭、學校、社區各自承擔切實可行的教育任務,因此,「高大」日本人教育很有成效,日本人民民族認同感極強,以身為日本人而自豪。 日本德育的功效之一是民族特性突出。日本德育的成效人們是有目共睹的,這主要表現在日本大和民族特性鮮明,甚至在市場經濟的運行中都表現出本民族的特色。
大和民族強調集體主義價值觀,傾向於從集體道德觀看人生、訂行為準則,突出群體意識,國民的同舟共濟的意識濃厚,這是德育的成效。日本德育強調合作的集體主義原則,重點培養、煉塑群體共存共榮的精神,集體主義價值觀教育表現在方方面面,如,中小學德育大綱中有「關於集體與社會」的道德條目(從低年級到高年級按循序漸進的原則制訂具體的教學要點),通過講解、討論、辯論等各種方式在「道德時間」進行教育,還滲透到其它社會學科的教學和特別活動(類似我國的第二課堂)、學生會活動、俱樂部活動、全校性活動(如國慶、校慶、文化祭、音樂會、校運會等)等活動之中,甚至在學生守則中都能體現出集體主義的德育理念,如,日本兵庫縣立神戶高冢高中學生守則中對著裝(細緻到鞋襪顏色、校服的換裝時間、毛衣顏色及式樣……)、禮貌用語等都有細緻、詳盡規定,集體主義觀念深入人心。
日本人講求群體協作的民族特性如此鮮明,以至於在當今社會表現出獨特的市場經濟模式:協作型市場經濟,它體現在企業間的相互協作及企業內部的團結合作,員工以工廠企業為家,而且,公司企業名氣越大,越注重公司精神教育,像松下公司從廠家到管理機構、培訓中心以及技工學校和研究機構,都非常注重「產業報國、光明正大、奮鬥向上、禮貌謙讓、適應形勢、感恩報德」的「松下精神」教育。重視集體的企業文化建設被不少人認為是日本成為經濟巨人的秘密武器未來。日本近代教育實行的是知識傳授與德育教育並行的方針,應該說是比較成功的。不過,日本近代實行的愛國主義教育中的正面作用也絕不可低估。當然,在近代愛國主義教育中,有大量鼓吹軍國主義的思想。國粹主義的內容是必須批判的,也是必須摒棄的糟粕。但是,在強調為國滅私,服從命令,鼓舞青年具有勇敢、堅毅的精神,在愛國、不怕死、嚴格遵守命令等方面,不能不說是古代武土道精神的一種近代翻版。它對加強國民團結,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國民的愛國熱情均起到了正面作用。
推薦閱讀:
※中華德育故事第4部(81-104)
※德育故事:《二十四義》【三集卷六】--學佛網
※尼眾僧團的德育教育
※有哪些不那麼主旋律的愛國電影?
※德行天下之《中華德育故事》動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