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圓通的人際關係2---曾仕強

先弄清對方是誰  中國人在人際交往中,首先要弄清楚對方到底是誰。中國人認為「有人才有事」,而且「事在人為」,很難「對事不對人」,所以常常把人和事聯繫在一起。在中國社會,每聽到一句話,如果不清楚是誰說的,就很難判斷它究竟是對的還是錯的、是真的還是假的。可見弄清楚對方是誰,乃是開展人際交往的第一步。  中國人比較傾向於「差別性待遇」,以不同的標準來對待不同身份的人。如果你的職位比我高,那你說什麼都應該是比較正確的。如果你和我職位平等,那就以「來而不往非禮也」的態度對待你。如果你的職位比我低,我不會以大欺小,卻絕不容許你以「下」犯「上」。  這樣看來,中國人似乎沒有是非觀念,但事實絕非如此。在中國社會,職位低的人是不宜反駁職位高的人的。舉例說明,如果你的上司冤枉了你,你該怎麼辦?據理力爭的話,他會明白是他錯而非你錯,但這又如何呢?他身為上司,竟然失察而冤枉了你,自然覺得相當沒面子。  中國人沒有面子的時候,最要緊的,便是設法找回面子。如何挽回他的顏面?很簡單,一心一意地找你的毛病,只要被他抓著了,他的面子便全回來了。他一心一意找你的差錯,你真的插翅難逃,因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你遲早會被他逮個正著。  但是,如果上司冤枉你後,你保持沉默,一句話都不講,表面上看你是忍辱負重,其實不然。你的上司看到你居然一言不發,就會覺得奇怪:「這個人怎麼搞的?難道我屈說了他?」於是,他自然想著解開謎團,結果發現自己確實冤枉了你,並由於自己內心愧疚而善待你。  一般來說,上司冤枉你,純屬偶然,很少有上司故意顛倒是非,存心而為之。但是你若不幸碰上這種上司,足以證明上司早已容不下你,在這種情況下,你據理力爭又有何用?不如另謀高就,「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如果你沒有別的門路,最好忍氣吞聲,說不定上司見你一直逆來順受,網開一面,不再針對你。  如果你不幸遇到的是個迷糊的上司,這種情形倒是常見,因為無能者卻身居高位並不是稀罕事。遇到這種上司,你說得再對,他都可能斥之為狡辯,於事無補,不如安靜下來,好好做事,以免被他抓住把柄。  迷糊的上司不好,但過於是非分明的上司也很難相處。因為太過分明,以致剛愎自用的人,總是認為自己的看法都是對的。說你錯,你就錯,你再說多少話他都不會更改原有的判斷。你據理力爭的話,只會弄得面紅耳赤。  如果你的上司不是以上三種人,那他就是無心犯錯。這種無心的過失,是應該諒解的。沒有必要得理不饒人,讓無心錯怪你的上司難堪,所以應當用沉默來暗示他有錯誤,使上司自己察覺,自行校正。  如果有人和你職位相當,卻指出你的錯誤,而且到處宣揚,那你就會積極找他的過失。這不是面子問題,也不是心胸狹窄的表現。如果他發現你有差錯,當面規勸的話,雖然你一時可能無法接受,但是他既然說的是事實,出發點又是為你好,你終究會心生感激,又怎麼會記恨他呢?但他卻沒有和你說,反而到  處宣揚,分明是讓你難堪。中國人一向是交互主義,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相反,你不仁就別怪我不義。所以,你也只有全力找他的差錯,照樣宣揚一番,讓他嘗嘗同樣的滋味。  如果有人職位比你低,卻敢在背後指摘你的過失,你通常不會有任何顧慮地去整一下;而且「當年別人教誨我,如今我也應該教誨別人」的想法,很容易變成理直氣壯的借口,整他,是讓他明白做人的道理:有話最好當面說,不要背後胡扯。  所以,對方不同,你採取的措施也應該不同。先問清楚是誰說的,再做定奪,這就是一種「經」,如何應變,則是個別的「權」。  中國人既然以人為主,那一切事都離不開人,也就是離不開人際關係。何況我們一直重視倫理,對於人的身份地位十分關心。看見或聽說一個人,總要進一步追問是什麼樣的人,並且依據身份地位做出不一樣的反應,才算合理。這樣才能建立良好的關係,以便進一步達成預期的企圖。這不是勢利眼,只要保持合理的程度,不要前倨後恭,沒有什麼不好。  相傳,清代大書法家鄭板橋去一個寺院遊玩,並去拜見方丈。方丈見他衣著儉樸,以為他是一般俗客,就冷淡地說了句「坐」,又對小和尚喊「茶」。一經交談,方丈頓感此人談吐非凡,就將鄭板橋引進廂房,一面說「請坐」,一面吩咐小和尚「敬茶」。又經細談,得知來人是赫赫有名的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時,方丈急忙將其請到雅潔清靜的方丈室,連聲說「請上坐」,並吩咐小和尚「敬香茶。」最後,這個方丈再三懇求鄭板橋題詞留念,鄭板橋思忖了一下,揮筆寫了一副對聯。上聯是「坐,請坐,請上坐」;下聯是「茶,敬茶,敬香茶」。方丈一看,羞愧滿面,連連向鄭板橋施禮,以示歉意。  這個故事通常用來諷刺方丈勢利眼,其實方丈是根據對方的身份,採取了相應的方式和態度,只不過一開始就沒弄清楚、看走眼罷了。  小心才不會上當  西方人在同別人打交道時,不論幹什麼,都要通過法律途徑約束他人來防止自己上當,而且對於欺騙別人的人是相當鄙視的。中國人不會要求別人怎樣,只會提醒自己「防人之心不可無」。我們很少去笑那些騙子,反而多少有些羨慕:「他真高明,居然騙了這麼多人!」而對被騙的人,在同情之外,還有幾分不屑:「你怎麼這麼笨,這種當也會上?」好像責任不在騙子,而在被騙的人。  其實,嘲笑被騙的人與鄙視騙子的目的完全相同,都是遏止騙人事件的發生。  西方人鄙視騙子,使其備受壓力,抬不起頭來。而中國人認為人人應各自小心,不要上當,使那些騙子無從下手。我們用「嘲笑被騙的人」的形式,來提醒大家,千萬不要被騙,否則不但損失慘重,還要惹人嘲笑。所以在中國社會,那些被騙的人,反而不敢以正面示人。  西方人的想法很對,只要大家齊心,共同指責騙子,便可以減少騙人的行為。而中國人更實際一些,要求自己豈不比要求別人更容易一些?「求人不如求己」,要求別人不要欺騙,遠不如自己提高警覺更可靠。防人之心其實就是讓人小心不要上當,因此「反求諸己」更勝一籌。    試想,如果你和別人初次見面,就老實地對別人說:「我是個老實人,人家說什麼我都信,所以請不要騙我。」那對方會怎麼想?當然是:「他最容易上當,不騙他騙誰?」如果蠻橫地要求對方:「你不要騙我,否則我要你好看!」對方就想:「騙你又怎樣?你既然被我騙了,說明你不如我,你又有什麼能力要我好看?」結果照騙不誤。  一般中國人是不會這麼做的,如果有人真的這麼做,他往往會有拆穿騙局的能力。比如,老闆對幹部說:「我不會虧待你,但你千萬不要騙我。你若是騙我的話,我絕不輕饒。」笨的幹部就以為老闆是個好騙的人,一開始雖然沒想欺騙他,久而久之,就忍不住做些欺上瞞下的事。結果很快就被老闆發現了:「我警告過你,千萬不要騙我,可是你太讓我失望了,我只好開除  如果認為中國人專門欺負弱者,誰吃虧就笑誰,誰倒霉就笑誰,沒有同情心,那就錯了。中國人只有對自己人,對熟悉的人,或者有利害關係的人,才會「痛心」地嘲笑他,目的在於「加深他的印象」,使他深切體會「人家在你面前同情你,實際上背後都在笑你」,因而決心「自己小心不要上當」。對於陌生人,我們根本無從笑起,因為彼此沒有「關係」,產生不出任何聯想。對於認識而交情不夠深厚的人,我們只會背後嘲笑他,但當面盡量不提,萬一對方自己說出來,我們會表示支持,痛罵欺騙他的人。  但是「小心不要上當」,並不是「不要相信別人」,而是不給壞人可乘之機。  正因為小心,才會時時用心。可以相信的時候,「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不可以相信的時候,「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善變,不可不防」。這些話都是中國人常說的,看起來互相矛盾,卻是因「時」而制宜。  在人際交往中,你可以選擇相信別人,也可以選擇不相信別人。你相信別人,萬一被騙,大家就會嘲笑你,「三兩句話,把他騙得團團轉」,結論是你「缺乏判斷力」。你不相信別人,又怎能與其相處?在信與不信之間,需要自己拿捏。  在正常的情況下,當然應該相信別人,但是只能相信到合理的地步;遇到不合理的地方,就不應該相信他。站在不相信的立場來相信,才不至於一相信就上當。對任何人都相信,受騙的幾率就會大幅度增加。你無法要求別人絕對誠實,因為沒人能做得到,所以只能自己小心。社會上騙子並不多,但是喜歡被騙的人太多了,才會發生那麼多騙人的事件。騙人的人當然不對,而被騙的人也未嘗全對,誰叫他不小心?「防人之心不可無」,這句話永遠不會過時。  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彼此互相合作才能生存。人應該相信別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過分相信別人,同樣引起別人欺騙的興趣,以致上當,也是不爭的事實。吃虧上當,人人不喜歡,卻又經常發生這種不愉快的事情,主要是人們喜歡佔小便宜,才造成因小失大。提防上當,最有效的辦法,便是切記不要貪小便宜。  凡事都追求合理    中國人的觀念是凡事追求合理。換句話說,把事情做到合理的地步,人們才會接受。我們雖然重視典章制度,卻明白典章制度容易僵化而不合時宜,因此在典章制度的範圍內,多半中國人喜歡權宜應變,以求合理變通。凡是不會變通的人,都會被人斥之為「死心眼」、「死腦筋」。  中國人認為,既然人與人之間是相互影響的,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就應該「反求諸己」,即「要求他人合理之前,先求自己合理」,以自己的合理來影響他人,使他人亦能合理。  自己不合理,卻希望他人以合理待我,結果經常不如意,這時怨天尤人也是枉然。自己先求合理,再來期望他人以合理待我,才是合理的態度,也比較容易實現。但是合理不合理,各人的標準未必一致,有時候你認為合理,我就認為不合理,因此這個「合理」也會引起很多爭執,產生很多不愉快!  在中國社會,凡事自己求合理,就容易獲得別人的好感。即使你的「合理」和他的「合理」會有些誤差,但你的出發點是好的,起碼會問心無愧。至於是否會引起爭執,聽天由命吧。雖然這聽起來比較消極,但總比表現出不合理的行為,使大家心裡不高興,甚至造成誤解的好。  自己合理不合理要通過他人的反應來判斷。他人的反應就像一面鏡子,會如實地反映你是否合理。當對方表現出不合理的行為時,不要指責對方的缺失,而是應該反省自己是不是不合理。如果是的話,趕快先把自己的缺失調整過來,對方也可能跟著表現出合理的反應。要改變對方,最有效的方法是先改變我們自己。  舉個例子,中國人認為,朋友的朋友是朋友,敵人的敵人也是朋友,所以三個人之間的關係很複雜。正因為如此,一個人在不清楚對方的意圖的時候,是不會承認自己和另外一個人的關係的。在這種情況下,貿然問起別人之間的關係,很難得到正確的答案,這就是自己的行為不合理造成的。  乙和丙是熟人。一天,甲和乙聊天時,甲突然提到丙,問:「你認識丙嗎?」乙的第一反應是「不認識」,因為他不知道甲有何意圖。  一句「不認識」,雖然只有三個字,卻包含好幾種不同的意思:「真的不認識」、「雖然認識,但是並無交情」、「認識是認識,跟不認識差不多」、「你有什麼事情,要問我認不認識」以及「你少打我的主意,我認識不認識根本與你無關」。  說「不認識」有很多好處:第一,減少許多風險,省卻許多口舌,避免許多麻煩。如果乙在不清楚甲的意圖時就說認識,甲接下來很可能說:「那真是太好了,我正好有一件事要找丙幫忙,麻煩您幫忙引見一下好嗎?」這不是自討苦吃嗎?這時候說「好」,會增加不少麻煩;說「不好」,等於駁了甲的顏面,令甲不滿:「這點小忙都不願意幫,還說是朋友呢?」  當丙身居高位時,乙如果先說「認識」,事情來了,再推說「不認識」或者坦白說明自己不願意幫忙,甚至直接指稱對方根本沒有權利提出要求,都是傷感情的做法。在中國社會,得罪一個人的後果是很嚴重的,尤其不能得罪小人。    第二,可以探聽信息。如果丙對乙心存不滿,忍不住對甲抱怨了幾句,甲如果不清楚乙和丙的關係,多半不敢直截了當地傳話過去,必然先問:「你認識丙嗎?」假若乙說「認識」,甲就不會再說什麼,以免有搬弄是非之嫌,而乙也徒然失去獲得信息的機會。若乙說「不認識」,甲才會放心地把丙的話告訴乙,乙也能了解丙對他的不滿,以便採取適當的對策。  明明認識卻裝成不認識,這種不合理的行為完全是因為甲不合理在先。打聽別人之間的關係,一開始就應該把目的說清楚。比如:「你認識丙吧?他托我給你帶了點禮物。」乙一定回答「認識」。如果不能一開始就做到合理,直接問:「你認識丙嗎?」得到「不認識」的回答後,就要調整:「哦,他說和你很熟,還想約你吃個飯呢。」那乙也會向合理的方向調整。不要以為從「不認識」調整到「認識」很難,中國人很會「顛倒是非」,擁有足夠的智慧,可以進退自如,因為凡事早已留有餘地。  乙只需作恍然大悟狀:「哦,你說的是他啊,抱歉抱歉,剛才沒聽清,還以為你在說誰呢。」輕輕鬆鬆就兜回來了。  先說明自己的目的,再去問對方,以便給對方斟酌的空間,這才算合理的行為。不要責怪別人不誠實,不要認為一切不合理,都是「我」以外的中國人造成的。殊不知種種缺失,實際上都與「我」密切相關。  可惜,很多人不明白這一點,不反省自己是不是誠實,是不是考慮周到,是不是明白透徹,便大膽地指責中國人不誠實,實在不公平。心——追求圓通,善於自保  中國人常將人分成兩種——君子和小人。孔子對君子與小人有過許多論述,比如,「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等。人們歷來崇尚君子,但事實上君子鬥不過小人的情況比比皆是。因為小人非常重視人際技巧,很容易打動別人的心,進而抓住別人的心。君子往往覺得自己憑良心,不做虧心事,不必講求什麼人際技巧,因而時常得罪人,引起別人的怨恨和報復。這一點是君子不及小人的地方。那君子為什麼不改變一下,同樣注重人際技巧,增強自己的競爭力呢?  圓通而不圓滑  人們常常認為小人圓滑,因而對他充滿鄙視。君子當然不應該圓滑,但是要足夠圓通,否則就常常使自己在與小人的鬥爭中處於劣勢。中國人最討厭圓滑,任何人只要給人一種「滑頭」的感覺,便成為別人心目中「狡猾的人」,註定沒有前途可言。  而圓通是我們十分喜歡的,但可悲的是,現代人腦筋逐漸扁平化,缺乏深度,看事情不能「入木三分」,所以「凡是圓通都看成圓滑」。圓通和圓滑雖然長得一模一樣,表面上看起來,幾乎不分軒輊,都是「推、拖、拉」,一副打太極拳的模樣,但是二者的本質不同,主要有以下幾點差異:第一,過程完全相同而結果截然不同。「推、拖、拉」到最後,把問題圓滿解決掉,便是圓通;「推、拖、拉」到最後,沒有解決問題,或者解決得不夠圓滿,那當然是圓滑。第二,圓通的人善於利用「推、拖、拉」的短暫時間來充分  思考,尋求此時、此地合理的行動方案,以便減少阻力,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圓滑的人只想利用「推、拖、拉」把時間拖延過去,以便逃避當前的問題,根本不想解決問題。第三,圓通的人用「推、拖、拉」來降低競爭的壓力,使大家覺得經過「推、拖、拉」之後得到的答案,應該可以接受;圓滑的人,則冀望於不經由競爭,便能夠獲得勝算,或者不願意應付挑戰,悄悄地逃之夭夭。  圓滑與圓通有著本質的不同,但是很多人盲目排斥「推、拖、拉」,視「推、拖、拉」為落伍、陳舊、腐敗的手法,把圓通和圓滑都看成可惡的行為,因此失去圓通的本事,真是得不償失。其實,合理地「推、拖、拉」,把「推、拖、拉」的功夫發揮到出神入化的地步,這就是圓通。如果一味地認為「推、拖、拉」是壞事,那就會事事看不慣,甚至整天不愉快。  圓通就是「面對現實」,「負起責任」,另外加上「不傷害面子」。不夠圓通,很容易傷害自己的面子,也很容易傷害別人的面子。  譬如介紹別人的時候,經常聽見當老師的人說「這是我的學生」。而被介紹的人,卻似乎並不認定介紹人是老師,反而淡淡地說「我們現在合作一些事情」,這豈不是很尷尬?當老師的人,如果介紹「這是我的朋友」,對方緊接著說:「不,我只是教授的學生而已。」是不是就能避開尷尬的場面?讓別人承認自己,而非自己盲目亂認,這就圓通多了。  「面對現實」和「負起責任」可以用理智和科學來處理;「不傷害面子」卻需要以感性和藝術來協調。圓通就是科學加藝術,理智加感性,所以很難做到。  我們承認「圓通是高難度的素養」,一般人很難精於此道,何況一不小心,就會流於圓滑而遭人唾棄。但是,難學,還是要學,因為只有學會圓通,才能在人際交往中遊刃有餘。  圓通和圓滑僅僅一字之差,但是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比如,聽到別人的誇獎,要針對不同的人回復不同的話:對西方人要說「謝謝」,對日本人要說「請多多指教」,對中國人要謙遜地說「哪裡,哪裡」。這種「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行為,就是圓通。如果對西方人說「哪裡,哪裡」,相信對方一定莫名其妙;如果對中國人說「謝謝」,對方會不以為然:「我不過說說而已,你還當真了。」  不可否認,圓通有圓滑的成分,但也含有不圓滑的成分。我們先接受圓通的概念,再觀察圓通的事實,分析圓通的要素,才可以學得圓通的精髓。  第一,將心比心是圓通的先決條件。多以欣賞的眼光來體會他人的圓通,比較容易吸取他人的經驗,迅速成長。常以厭惡的心情來批評他人的圓滑,結果便只有生氣的份兒,失去學習他人寶貴經驗的機會。  第二,不要完全排斥或放棄「推、拖、拉」,也不能夠凡事都「推、拖、拉」,以免一不小心,就變成令人厭惡的圓滑。  不過,中國人自己「推、拖、拉」的時候,往往不認為自己正在做這種令人厭惡的動作,卻自滿於「事緩則圓」的解說。但是,看到別人「推、拖、拉」,卻又立即覺察出來而心生反感。    圓通說起來相當簡單,做起來難。因為圓通與圓滑的差距十分細微,稍不留意,就會「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遇事先求自保  「明哲保身」是中國人普遍秉持的人生哲學。朱子說:「明是明理之明,哲乃瞭然於心,保身則是依道理進退而處世,於是罪刑、災禍不至。」  中國人凡事先求自保。遇到突髮狀況,就會遵循明哲保身的哲學分析形勢,當進則進,當退則退。形勢不利時,就要及早抽身,「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何必逞匹夫之勇呢?很多人反對「明哲保身」,認為善於明哲保身的人怕死、虛偽、消極,其實不然,一個人連自己都保護不了的話,其他的都沒有意義。人們常說,「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神仙都要先保全自己,何況凡人呢?中國人明哲保身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深藏不露  深藏不露實際上是中國人守身哲學的應用,也是我們奠定「立於不敗之地」的良好基礎。如果有人把自己的實力毫不隱瞞地展現無遺,很容易遭人算計,豈不是自討苦吃?中國人深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寧可韜光養晦,安然度日。  這也是中國人與眾不同的心理。日本人就算沒有本領,也要裝成很能幹的樣子;美國人有多少本領,都要找機會表現出來;只有中國人深藏不露,靜觀其變,再衡量情勢的變化,以對自己最有利的做法,做到「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立於不敗之地。  中國有句俗話「樹大招風」,因此,中國人有能力並不表現,還喜歡偽裝成沒有本領的樣子。例如,會寫字的人不輕易宣揚自己擅長書法,會畫畫的人不願意讓人家曉得自己善於作畫。這樣做比較省力省事,否則請字求畫的人絡繹不絕,只能疲於應付,稍有不慎,厚此薄彼,就會得罪人。另外,自己深藏不露,還可以留下力氣嘲笑愛表現的人。中國人不講能力,卻十分重視本事。只有能力而沒有本事的人,往往一表現就遭殃。有本事的人,能夠把能力表現得恰到好處,受人歡迎。  比如,大家在打球,招呼你也參加,就算你天天練習,也要謙遜地說:「好久沒有打了,生疏啦。」大家讓來讓去,你才登場,不費吹灰之力,把對手一一打敗。就算如此,也沒有人覺得奇怪,因為大家明白你剛才不過是深藏不露的一種應用罷了。  喜歡保留實力、不強求出頭並不說明中國人奸詐、不實在。相反,謙虛會給人一種高深莫測的感覺。  深藏不露有三個要點:  第一,人怕出名,豬怕壯。人愈出名,遭遇的麻煩愈多。越有能力,承擔的責任越重。中國人比較喜歡打擊有能力的人,同情沒有能力的人;能者必須多勞,沒有人會感激,而且容易招人嫉妒。因此,不如隱藏實力,凡事量力而為。    第二,不要夜郎自大。中國人對那些自我膨脹,把自己看得很偉大的人,大多抱著敬而遠之的態度。背後則嘲笑他們夜郎自大,不自量力,十分看不起。  第三,慎防人上有人。即使自己的本領高強,也要慎防人上有人,強中更有強中手。所以要深藏不露,以免泄露自己的實力,招來對手的攻擊,對自己不利。  深藏不露並不是不露,而是站在不露的立場,來求取合理的露,以免露得過分或不及,對自己有害。有能力必須合理地表現,凡事量力而為,才能恰到好處。中國人主張「不可以隨便表現」,並沒有反對合理的表現。不能不表現的時候,務必表現到合理的地步,不可任意逾越合理的範圍,以免留下後患。  以讓代爭  人類社會,彼此難免要競爭。實際上,了解中國人性格的人,就知道中國人太喜歡爭了,而且一爭起來往往不擇手段,所以不鼓勵中國人競爭,認為能夠不爭的,大家都不要爭,不能夠不爭的,便以讓代爭,這才是中國人推崇的君子之爭。  爭是必要的,舍也是必要的。什麼都要爭,最後就會迷失自己,不知道自己爭的是什麼,為什麼要爭。而且給人一種惡劣的印象,使大家提高警覺,甚至於聯合起來,一點機會都不給你。因此太會爭、太喜歡爭的人,經常什麼都爭不到。只想到舍,同樣會迷失自己,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不要的又是什麼,而且給人一種消極、不願意負責任的不良印象。  只有把「爭」和「舍」融合在一起,該爭的才爭,不該爭的就捨棄,爭到好像沒有爭一樣,才是圓滿的做法。以讓代爭便是兼顧「舍」與「爭」的權宜措施,站在「不爭」的立場來「爭」,才不會亂爭,才可能爭得恰到好處。  但是「讓」並非消極的「讓」,也不是讓給誰都行,而是在冷靜思考之後,讓最合理的人來做最合理的事,才不會令眾人失望。千萬不要心裡不情願,卻打著謙讓的幌子,那是虛偽。讓來讓去,覺得自己最合適,這時候就應當仁不讓。關鍵在於把握「當仁」的尺度,要從事情的性質、輕重、緩急、大小來判斷。  當然,當仁不讓也要以「半推半就」的形式表現出來。「半推半就」就是指確實「當仁」,而且推辭不掉,實在沒有辦法,才勉強為之。「半推半就」必須誠心誠意,另一方面表示「我雖然勉強接受,仍然隨時準備交給比我更合適的人」,一方面讓沒有當選的人也有面子。比如你被選為部門主管,必須要表明你不想當,極力推辭,說自己能力不行,經驗不足,體力也不好,做事情沒有耐心,把各種理由都列出來,最後盛情難卻,只好「勉強為之」。這樣做也是為自己留條後路,但千萬不要以此為借口偷懶。一旦你接受了,就必須負責到底,才不辜負大家對你的期望。  秘不外傳  中國人喜歡將自己的絕技保密,就算傳授給徒弟也要「留一手」。這一直是受人詬病的一種作風,就因為「留一手」,造成很多技藝失傳。其實,這原本是中國人的一種自保心態,並非完全沒有道理。「留一手」本身並沒有好壞,關鍵在於「留得合理不合理」。    不可否認,從古至今,凡是能夠發揚光大的,中國人並不主張「留一手」,反而毫無保留地讓全世界的人來分享。但是,有些東西,中國人之所以「留一手」,有一些特別的道理。  技藝失傳似乎要歸咎於師父的自私,不肯把自己的真實本領傾囊傳授,以致一代不如一代。但是卻不能忽略兩種情況,一種是教會徒弟,餓死師父,另一種是教會徒弟,殺死師父。年富力強的師父憑著威勢和豐富的經驗,或許能夠制服徒弟;而年邁體衰的師父,如果不幸遇到徒弟翻臉不認人,就會悔之晚矣。「年老慎擇徒」就是這個道理。在這兩種情況下,預先留一手,也是一種自保的方法。如果遇到忠良可靠的徒弟,師父自會傾囊相授,哪裡會留一手?  中國人很重視拜師禮,凡欲拜師者必須恭恭敬敬地向師父叩首,以顯其誠意,要不然師父怎敢把功夫傳給他?  儒家一再希望中國人「反求諸己」,徒弟發現師父秘而不傳,實在不應該埋怨師父,而是應該自我檢討,為什麼自己在師父眼中這麼不可靠,弄得師父必須痛心地留一手?而為師者,應儘可能將技藝發揚光大,並想辦法找到合適的傳人,教他、導正他,讓他剛正不阿,這才是秘傳的真義。  事實上,「留一手」跟「不留一手」,基本上沒有什麼差異。想學的人,師父留一手照樣學得很像;不想學的人,師父不留一手照樣學不好。「留一手」不過是學得不像、學得不好的人常用的一種借口。依據中國人的觀點,用「師父留一手」來騙別人,給自己留下面子,尚屬可行。若是連自己都騙,真的把責任都推給師父,那就實在太不長進了。「留一手」是說給別人聽的,不是說給自己聽的。  現在,除個別門類外,磕頭拜師的情形越來越少了,但是在工作中,師父帶徒弟的形式卻很常見。這就要求人們在「留一手」和「不留一手」中做好抉擇,既要有足夠的能力自保,又要將自己的技術發揚光大。性——愛佔便宜,死要面子  中國人的本性是什麼?簡單來說有三點:第一怕吃虧,中國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吃虧上當;第二喜歡佔小便宜,中國人一般不奢望去佔大便宜,專佔小便宜;第三,自私又愛面子。  就怕吃虧上當  說中國人怕吃虧上當,並不是貶低中國人,凡是有這種想法的人都不太了解中國人。中國人重視合理,合理地怕吃虧有什麼不對?資源是有限的,人的生命也是有限的,不斷地吃虧,豈不是跟自己過不去?其實每一個人都有這個特性,凡是宣稱錢財乃身外之物的人,多半都很小氣。因為一個人如果心裡沒有某個弱點的話,就不會強調它。例如一個人缺乏信用,就會強調自己重信用,通過不斷地強調,才能讓別人上當。  就因為中國人怕吃虧,所以和中國人打交道時,千萬不要有欺騙的意圖,以互利互惠為原則,才能皆大歡喜。一開始就想欺騙中國人,往往會「偷雞不著蝕把米」,得不償失。    每個人都怕吃虧,但是過分地怕吃虧就變成精打細算了,其實人算總是不如天算,「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所以中國人發展出一套「差不多主義」,差不多就是剛剛好,就是恰到好處,就是合理。  因為怕吃虧,中國人處處小心謹慎,這就是中國人所說的「防人之心不可無」。但是,如果防不勝防,真的吃虧了,中國人也不以為意,反而相信吃虧是福,「吃一塹,長一智」。  只愛佔小便宜  如果說怕吃虧是被動的,那喜歡佔小便宜就是主動的行為。佔小便宜,關鍵詞不是「占」而是「小」,只佔「小」便宜。一個人愛占「小」便宜,就表示這個人不貪,貪心的人只想著佔大便宜。中國人愛占「小」便宜,不貪心,很守本分,為了過日子,佔一點小便宜,沒什麼可恥的。而且對中國人來說,佔小便宜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中國人之所以這樣做,是在試探對方。和別人做生意也好,交朋友也好,首先要了解對方,看對方是不是值得打交道的人。  中國人比較在乎舍不捨得,換句話說,中國人不會盲目地為一個人去拚命,我們會考慮值不值得。要判斷值不值得,就要看對方舍不捨得,你捨得我就認為值得,你不捨得我就認為不值得。這就是中國人佔小便宜的本意。  在人際交往的時候,首先要看對方的度量大不大,沒有人願意跟一個小肚雞腸的人做朋友。看對方舍不捨得,舍到什麼程度,可以判斷你在對方心目中是何分量。如果對方連雞毛蒜皮的事都要和你計較,那他也就沒把你放在心上。  《戰國策》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願寄食門下。孟嘗君曰:「客何好?」曰:「客無好也。」曰:「客何能?」曰:「客無能也。」孟嘗君笑而受之曰:「諾。」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左右以告。孟嘗君曰:「食之,比門下之魚客。」居有頃,復彈其鋏,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車。」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嘗  君曰:「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後有頃,復彈其劍鋏,歌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左右皆惡之,以為貪而不知足。孟嘗君聞:「馮公有親乎?」對曰:「有老母。」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於是馮諼不復歌。  這個故事是說,馮諼投靠到孟嘗君門下,整天無所事事,卻嚷著要錦衣玉食、寶馬香車。不要以為馮諼是看孟嘗君好說話,想多從他那裡撈點好處。其實,馮諼一直在考驗孟嘗君,看他是不是值得效忠之人。所幸孟嘗君通過了考驗,後來,「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  但是,中國人不會輕易去佔大便宜,一方面是因為中國人相信天上不會掉餡餅,如果有大便宜可占,中國人首先會想到會不會有問題,會不會上當。另一方面,中國人講究無功不受祿,要等價交換,得到大便宜必須要付出大的代價才行。    相比之下,平原君就沒有孟嘗君那麼聰明了。當時,秦國派大將白起攻打韓國,佔領了韓國的一塊土地野王。在野王鄰近有另一塊土地上黨,其官員看到野王輕易地就被秦軍攻下,怕上黨也守不住,就寫信給趙國,表示願意歸順,希望得到趙國的庇護。結果平原君認為,不費一兵一卒,就可以得到上黨這塊「肥肉」,為什麼不要呢?雖然有人反對說:「就是因為不花力氣得到好處,輕易要了,恐怕會招來大禍。」但是,趙王和平原君卻不聽,把上黨劃為自己的領地。秦國知道後,認為趙國存心和自己作對,就命令白起率大軍去攻打趙國。結果趙國的四十萬大軍全部被秦軍殲滅,國都邯鄲也被圍困,險些被滅國。  這就是前車之鑒。所以,和中國人打交道,首先要明白,在合理的範圍內,中國人比較喜歡佔小便宜,但是也明白「禮下於人,必有所求」的道理,因此想要中國人幫忙,只要施以小恩小惠即可。如果施以「大恩大惠」的話,會讓中國人心生警惕。  自私又愛面子  怕吃虧和喜歡佔小便宜是出於自愛的心理,很多人據此說中國人自私。確實中國文化強調自愛,很少講愛人,不像西方人一開口就是愛人,而不講自愛。不自愛的人,心中沒有愛,拿什麼去愛別人?一個人要先愛自己,讓自己的心中充滿愛,然後才能去愛別人。西方人講「愛人」只是嘴上說說而已,中國人才是發自內心的。但中國人不會愛所有的人,我們首先要判斷這個人值不值得愛,值得,才去愛。合理的自私就是自愛。  老實講,中國人比較重視面子。凡是說「面子不重要」的人,是因為他不了解人性。一個人活得連面子都沒有,那活著是為了什麼?人與動物的最大不同,就是人有面子,動物沒面子。有人認為,中國人愛面子是缺點。我從不認為愛面子是缺點,一個人連面子都不愛,那他還會愛什麼?面子就是羞恥之心,一個人連羞恥之心都沒有,那就無藥可救了。  愛面子,往好的方面發展,乃是重視榮譽的表現,沒有什麼不好。若往壞的方面發展,則是愛慕虛榮;更嚴重的,就是愛面子愛到不要臉的地步,那就是本末倒置。「面子」是「情」,「臉」則是「理」。中國人講情理,以理為本,視情為末。換句話說,愛面子要愛到不丟臉的程度,不丟臉就是合理;愛面子愛到合理的地步,才是合情合理。  有些人為了自己的面子常常說一些謊話,比如家裡窮的人,只能吃得起青菜豆腐,就會宣稱吃素食有益健康,所以自己只好常吃青菜豆腐。錢鍾書先生在其所著的小說《圍城》中,就形象地描寫了中國人這種好面子的本性:「汪先生得意地長嘆道:『這算得什麼呢!我有點東西,這一次全丟了。兩位沒看見我南京的房子——房子總算沒給日本人燒掉,裡面的收藏陳設都不知下落了。幸虧我是個達觀的人,否則真要傷心死呢。』這類的話,他們近來不但聽熟,並且自己也說慣了。這次兵災當然使許多有錢、有房子的人流落做窮光蛋,同時也讓不知多少窮光蛋有機會追溯自己為過去的富翁。日本人燒了許多空中樓閣的房子,佔領了許多烏托邦的產業,破壞了許多單相思的姻緣。譬如陸子瀟就常常流露出來,戰前有兩三個女人搶著嫁他,『現在當然談不到了』。李梅亭在上海閘北,忽然補築一所洋房,如今呢?可惜得很!該死  的日本人放火燒了,損失簡直沒法估計。方鴻漸也把淪陷的故鄉里那所老宅放大了好幾倍,妙在房子擴充而並不會侵略鄰舍的地。趙辛楣住在租界里,不能變房子的戲法,自信一表人才,不必惆悵從前有多少女人看中他,只說假如戰爭不發生,交涉使公署不撤退,他的官還可以做下去——不,做上去。」類似的話,相信每個中國人都聽過,但只要無傷大雅,完全可以聽之任之。只要不存心害人,或者對別人構成不便,用謊話來維護自己的面子,大家很容易諒解。見到有人適當地往自己的臉上貼金,你大可一笑置之,不必拆穿他的謊言,否則他丟了面子,會恨你一輩子。但是如此的「大話」要在合理的範圍內,否則就成了夜郎自大,惹人嘲笑,那就真成了「不要臉」了。中國人常說任何事情都不可以過與不及,可見合理的愛面子才屬正當;一旦過分,害處之多,為害之大,便不是三言兩語所能說盡的。  保留別人的顏面,對自己有百利而無一害,因為對方會心存感激,因而會想方設法報答你。有些時候,給別人留面子,比給他金銀珠寶更有用。  戰國時,有一次,楚莊王戰勝鄰國後大宴群臣,席間叫妃子們代他向大臣們敬酒。其中有一將軍酒後失態,趁年輕貌美的寵妃敬酒之機調戲她,恰巧一陣大風吹熄了所有的燈,黑暗中寵妃機智地摘下了那人頭盔上的紅纓以為憑證,哭著請求大王處理非禮者,並交上紅纓為據。但是楚莊王並沒有追究,而是讓所有的將軍都摘下帽上的紅纓,並讓太監收起來。燈再次亮起的時候,就分辨不出調戲者是誰了。而那位將軍明白,楚莊王之所以這麼做,是免得他當眾出醜。後來,在一次戰鬥中,  楚軍被許多的敵兵圍困,陷於欲進不能、欲退無路的境地,楚莊王大急,就在此時,旁邊有一員大將殺出,威猛無比,奮不顧身,殺得周圍的敵兵四處潰散,最終挽救了這場戰鬥。而這員猛將正是那天那位被寬容的將軍!  上司問下屬:「交代你寫的計劃書寫好沒有?」下屬心裡可能想:「糟糕,晚上忘了寫了。」但是礙於面子問題,嘴上卻說:「寫好了,只是早上急著要準時上班,忘帶了。」上司明白,這是下屬在找借口,如果說破的話,下屬面子上過不去,以後可能處處都要與自己唱反調,所以只是淡淡地說:「哦,那明天別忘了帶過來。」  下屬因說謊暫時保住了自己的顏面,下班後自然會趕快把它寫好,放在公文包里,第二天一上班,就把它交上去。下屬不但完成了工作,而且吸取了教訓:這一次差點惹麻煩,幸虧平時信用還不錯,勉強抵擋過去,下一次不可以再犯,以免被拆穿了,不但難堪還可能受罰。  這樣,既可以保證計劃書儘早完成,又不會傷了彼此的和氣,何樂而不為?  說謊話,找借口,有時候是為了保留對方的面子,促使其好好表現反省改進。有時則是為了保留自己的顏面,促使自己好好檢討,加倍努力,以求表現得更好。  說謊話騙人又保全自己的面子,一般來說,無可厚非。因為騙騙別人,只要不傷害到對方,對中國人而言,原本是平常事。最要緊的,便是暫時保留顏面之後,千萬不要忘記趕快檢討反省,以便及時改善,尋求合理的補救。不能騙別人之後,自己也愈聽愈相信,那就會使自己不知反省,不求上進,反而害苦自  己。比如,有人問:「你們是同學,而且上學的時候他還不如你,怎麼現在他升了經理,你卻只是個普通職員啊?」「他呀,擅長阿諛奉承,又會鑽營,當然升得快。」用這種話抵擋一番,先保住自己的面子,然後再好好搞清楚原因,以便切實改進,迎頭趕上,才算合理。你騙別人,信不信,是他的事,理應由他自己承擔所有的後果。騙自己,豈不自作自受?根本沒有人會同情,反而惹人笑話,當然要極力避免。  和愛面子的人打交道,只要注意不讓他丟面子就行了,當然,如果想辦法讓對方有面子,那就更好了。適當地恭維一下別人,多說一些對方愛聽的話,讓對方覺得面子十足,他就會變得很好說話。切記,使一個中國人覺得沒有面子,吃虧的並不是他,而是我們自己。  合理地怕吃虧、合理地佔小便宜、合理地自私、合理地愛面子沒有什麼不好,如果不承認這些的話,就是假道學。  建立人際關係的基本準則自己想做什麼樣的人,就會建立什麼樣的人際關係。現代的價值觀是,尊重個人的價值取向,把每一個人依自己的特長、志趣而從事的活動,都視為正當。做正當的事,就是正人君子。一切從自己做起,才有成功的希望。偏偏現代人「多要求別人卻很少要求自己」,大家所注意的,是別人如何如何,很少反省檢討自己有沒有做得不好的地方?  正視自己自己想做什麼樣的人,就會建立什麼樣的人際關係。現代的價值觀是,尊重個人的價值取向,把每一個人依自己的特長、志趣而從事的活動,都視為正當。做正當的事,就是正人君子。一切從自己做起,才有成功的希望。偏偏現代人「多要求別人卻很少要求自己」,大家所注意的,是別人如何如何,很少反省檢討自己有沒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中國人最討厭彼此騙來騙去,也不承認自己會欺騙別人,但是實際情況卻顯示中國人常常騙來騙去。相信你一定知道這種情況:電話響了,小王拿起電話,電話那邊傳來一個男人的聲音:「您好!我姓張,要找李先生,請問他在  嗎?」小王用手捂住話筒,對李先生說:「李先生,有你的電話,是一位張先生打來的。」李先生一聽,連忙告訴小王:「你告訴他,就說我不在。」這種話不是欺騙,而是中國人慣用的一種「設計」,如果此事發生在你身上,你就要自己檢討,為什  么做人做到這種地步,明明人在這裡,卻不願意和你見面?人的一生是自己創造出來的,希望成為什麼樣的人,就應該一步一步按照自己的希望,認真地做好自己。這是儒家「反求諸己」的主張,也是「自己負起完全責任」的具體表現。一表人才能成為十大要領之首,就說明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人與人之間,只要彼此來往過幾次,就會互相產生某種評價。人們大多習慣於利用過去的經驗來判斷其他的人,同時,也習慣於和熟悉的人打交道。    第一、二次信用良好,就可能被對方視為有信用的人。所以中國人常說,好借好還,再借不難。中國古代的商幫將信用視為生命也是這個道理。開過一兩次玩笑,以後所說的話,常常被當做笑話。我們從小就是聽「狼來了」的故事長大的,對這種情況再熟悉不過。  每一個人遲早都會被人貼上一張看不見的標籤,清清楚楚地寫著他的性格和人品。許多人更是一見面,就喜歡論斷對方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所以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確定自己要做什麼樣的人  我們要替自己負起責任來,因為我們有權力決定以後的路要怎麼走,我們要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因此人際關係要從自己做起。在開展人際關係前,首先要想想自己要做什麼樣的人。  人大致上分成三種:第一種是忠義之士,為正義而犧牲在所不惜,這種人又叫做硬漢。別人不敢說的他說,別人不敢做的他做,這就是硬漢。我很佩服這樣的人,但我不希望人們都做這樣的人,除非他自願。做硬漢,要承受一些痛苦。比如,你要受很多的苦難,否則怎麼知道你是硬漢?此外,你不能變節,做硬漢最可怕的就是變節,即做到一半不做了。做人應該有正義感,但是小心被利用。如果你所知有限,又充滿正義感,就很容易被別人拿來當工具。每一個時代都有硬漢,如果說他們真的拿捏合理,就會流芳百世,否則就是無謂的犧牲。人各有志,不能勉強,我們應該尊重每個人對自己的選擇,不鼓勵也不反對,因為社會需要這樣的人。  第二種人是順民,即唯唯諾諾、聽話、保平安、少惹事。老實說,不是硬漢,非要他當硬漢,他很辛苦;不是順民,非要強制他當順民,他也很痛苦。在一個組織裡面,一定要有順民,也一定要有硬漢。  如果這兩種人你都不想做,那你還可以走第三條路,做隱士,即不聞不問免得生氣,反正都是別人的事。這種人既不會有什麼貢獻,也不會惹什麼麻煩。  在這三種人中,做硬漢很辛苦,做順民划不來,做隱士也不容易。一個人要做到完全不聞不問是很難的。因為我們是社會的一分子,總希望參與社會事務,總需要有點作為,所以隱士其實不容易當。  那怎麼辦?好在中國人從來沒有走投無路的時候,既然三種人哪個都不好當,那我就三合一。在中國文化中,除了「孝」以外,還有個重要的觀念,就是「合」。中國人之所以聰明,就是把所有的東西都合在一起考慮。我們盡量當順民,但是偶爾也會當硬漢,必要的時候又可以做隱士,這種人就是隨遇而安。領導看得起我,那我就當硬漢;領導看不起我,我就當隱士,反正我講的領導也不聽;領導對我一般,那我就當順民。中國人常常是看你對我怎麼樣,才決定我如何對你。同樣一個人,有時候他什麼都不管,有時候他很認真、很積極,而有時候他又好像很聽話的樣子。
推薦閱讀:

曾仕強:人民日報同天三次引用這句話,國人忍不住想知「道」!
曾仕強講座:福祿常在醜人邊 | 曾仕強講座全集
曾仕強易經的奧秘
曾仕強:好聚不如好散!
曾仕強:《周易的奧秘》十四講

TAG:關係 | 曾仕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