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第十九講 實相法供養

禪道網 高僧大德書籍著作

達照法師 -> 達照法師書籍 -> 《永嘉禪》講座中級書籍

第十九講 實相法供養
釋迦佛開示完不可思議解脫之後,法會基本就要結束了。按照以往的慣例,佛陀會在經文的最後做一個總結,再講一下流傳此經的功德利益,這兩項內容就構成了《維摩詰經》的第十二《見阿閦佛品》和第十三《法供養品》。因為內容比較簡單易懂,我們就將其合併,作為永嘉禪中級班《開悟真心》的最後一講——實相法供養,來進行介紹。一、實相觀如來這一段內容摘自《維摩經》第十二品《見阿閦佛品》。阿閦是梵語,翻譯過來是無動的意思,無動如來所居的佛土叫做「妙喜國」。維摩詰居士就來自妙喜國,舍利弗知道後非常讚歎:「維摩詰居士真了不起啊,能從那麼好的凈土下生到這個骯髒的娑婆世界來。」因為於會大眾都受過維摩詰居士的教化,見識過維摩詰的神通智慧,所以對阿閦佛和妙喜國升起了無比渴仰之情。佛陀便代眾請求,讓維摩詰居士以不可思議解脫神力,滿足了大家的願望,所以這一品被稱為《見阿閦佛品》。此時已接近法會的尾聲了,釋迦佛便準備給這次法會做個總結。因為有維摩詰居士在,他又是這部經的主角,所以釋迦佛就用一句問話把總結的任務交給了他:「汝欲觀如來,為以何等觀如來乎?」意思就是說:如果你想見如來的時候,會怎樣來見呢?這個問題和佛在《楞嚴經》上問阿難的問題簡直一模一樣,那阿難怎麼回答的呢?阿難說:「我與大眾,同將眼見。」——我們想看如來的時候,都是拿眼睛來看的。於是引出了佛的七處征心,逼得阿難不得不開悟見性。但這裡用了「觀」而沒有用「見」,因為「見」只是眼睛的一種功能,而「觀」則有內心的智慧在裡面。如果我們學習了《維摩經》,還是只會以色見佛的話,那麼恭喜你,菩薩馬上就要過來與你結緣了。那維摩詰居士是怎樣觀如來的呢?我們看經文: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不觀色,不觀色如,不觀色性,不觀受想行識,不觀識如,不觀識性。非四大起,同於虛空,六入無積,眼耳鼻舌身心已過,不在三界,三垢已離,順三脫門,具足三明,與無明等。不一相,不異相,不自相,不他相,非無相,非取相。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而化眾生。觀於寂滅,亦不永滅。不此不彼,不以此,不以彼。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無晦、無明、無名、無相、無強、無弱、非凈、非穢。不在方,不離方,非有為,非無為。無示無說,不施不慳,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進不礬,不定不亂,不智不愚,不誠不欺,不來不去,不出不入。一切言語道斷,非福田非不福田,非應供養非不應供養。非取非舍,非有相,非無相。同真際,等法性。不可稱,不可量,過諸稱量。非大非小。非見,非聞,非覺,非知,離眾結縛。等諸智,同眾生。於諸法,無分別,一切無失。無濁無惱,無作無起,無生無滅,無畏無憂,無喜無厭,無著。無已有,無當有,無今有。不可以一切言說,分別顯示。世尊!如來身為若此。作如是觀,以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這一段可以算是實相觀法的總結,非常精彩,風格仍是先總說、後分述。「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維摩詰直接回答了佛陀的提問,他說:就像我會觀察自己的色身實相一樣,我對佛也是同樣的觀法。這句話是總說,維摩詰居士一開始便告訴佛陀,自身與佛身無二無別,這就是究竟實相,如此觀佛就叫做「實相觀佛」。大家如果能夠觀到這一點,就既明白了釋迦佛的佛性在哪裡,也知道了眾生的佛性,佛經也就都能看懂了。那維摩詰居士都觀到了什麼呢?我們接著看:「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前際就是過去,後際是將來,今是現在。維摩詰居士說:我所觀察到的如來,既不從過去來,也不往將來去,更不住於現在。佛在《金剛經》里也曾說過:「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其實我們不但法身是如如不動的,色身也一樣是無來、無去、無住的。比如我們熟悉的這個身體,它有來處嗎?根本沒有,如果有來處,我們就去自己預訂一個好了,何必需要懷胎十月那麼辛苦。他有去處嗎?也沒有,如果有去處,我們就不用擔心現在的墓地不夠用了。色身能停止變化嗎?也不可能,如果能停止,我們一直保持年輕的狀態不好嗎?如果能停止,死屍也就不會腐爛了。再比如我們的情緒,一會高興了,一會又生氣了,這些情緒都是怎麼來的?又去了哪裡?其實都是既沒有來處也沒有去處,它也停不住,我們都喜歡高興,可是能高興幾天呢?所以我們身心都是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也不住當下,它的產生無非是受業力的感召,呈現出一個虛幻的畫面而已,而我們所能體會到的生命變遷,則是由業力的相似相續造成了畫面的流動。就像做動畫片一樣,工作人員把一些相似的、連續的靜態畫面按照故事情節放出來,我們就看見人物都在變化、活動,但這只是個幻象,一點真實的內容都沒有。那麼真實的內容在哪裡?我們如如不動的佛性在哪裡?佛性是無處不在的,但關鍵在於「前念已斷,後念未起」的這個地方,如果你能悟進去,《維摩詰經》就沒有白看。「不觀色,不觀色如,不觀色性。(乃至)不觀受想行識,不觀識如,不觀識性。」色是色蘊,指各種色相;受是受蘊,指我們色身的各種感受;想是想蘊,指我們的思想;行是行蘊,指業力變遷的力量;識是識蘊,指業力所造成的認識障礙。如是本質,性是性質和作用。維摩詰居士說,觀如來不是觀色相,也不是觀色相的本質,更不是觀色相的性質和作用,乃至(這兩個字是我加的)不是觀受、想、行、識的相貌,也不是觀受、想、行、識的本質,更不是觀受、想、行、識的性質和作用。如果沒有開悟,色、受、想、行、識五蘊就是我們能感知的所有生命內容了,如果不觀這些,那觀什麼呢?維摩詰居士這就是在指點我們,要觀自性啊,自性就是如來。你去觀五蘊,那都是外部的東西,內在的自性呢?又丟了吧?!所以我們修行,就是要把五蘊丟開,把自性找出來,自性自觀,這就是「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唯有真如自起觀照,才能夠見到實相,見到真佛。為什麼不能觀五蘊呢?維摩詰居士知道我們會這樣問,於是馬上就開示了原因。「非四大起,同於虛空。」色身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組成的,我們用肉眼就能看得到;但是佛身並非因四大而有,像虛空一樣完全無相,所以你觀色、觀色如、觀色性有什麼用呢?那是觀不到佛身的。「六入無積,眼耳鼻舌身心已過。」六入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心)六根,積是留。佛身已經具足了五眼六通,早就不用凡夫的六根了,這叫「六入無積」。佛身也早已打破識蘊,六識已經不起作用了,所以叫做「眼耳鼻舌身心已過」。佛身不在六根里,我們觀它有什麼用呢?「不在三界,三垢已離。」三界就是貪(欲界)、嗔(色界)、痴(無色界),三垢就是業障、報障、煩惱障。佛身是不在三界之中的,也離開了三種污濁,所以觀三界都沒有用的。「順三脫門。」三脫門就是寺廟的三個解脫門——空門、無相門、無願門,佛身已經成就了空、無相、無願,這叫順,所以是完全解脫的。「具足三明。」三明就是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三明六通是佛所具備的功德。「與無明等。」佛身的三明與無明也沒有什麼差別,都是自性之用。「不一相,不異相。不自相,不他相,非無相,非取相。」佛身既不是一個樣子,也不是多個樣子;不是自然而有的樣子,也不是因緣而有的樣子;不是一定沒有樣子,也不是一定有個樣子。這句話有點繞吧?維摩詰居士就是要告訴我們,佛身是非相非非相的,我們不要執著佛身一定有個樣子,也不要執著佛身一定沒有樣子。「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而化眾生。」佛身既不在迷失的此岸,也不在解脫的彼岸,更不在兩岸之間,而是遍一切處,隨緣度化眾生。「觀於寂滅,亦不永滅。」佛身永遠處於寂滅涅槃之中,卻並不滅度。「不此不彼,不以此,不以彼。」不此不彼就是佛身既沒有分別對待,也不依靠任何一法而存在。「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佛身既不可以智慧去了解,也不可以六識去感知。比如我們努力讀書,開發我們的智慧,以為讀多了,智慧高了,就能見到佛了;或者我們增加我們六識的功能,用電子顯微鏡、宇宙望遠鏡去看,或者打坐入禪定去找境界,那全都不是佛。「無晦、無明、無名、無相、無強、無弱、非凈、非穢。」佛身既不是光明的,也不是不光明的;既沒有名字,也沒有相貌;既不強,也不弱;既不是乾淨的樣子,也不是污穢的樣子。這一段和《心經》有一些類似,因為佛身「說似一物既不中」,所以只好用否定的方法來指示給大家。「不在方,不離方。」方就是方圓、世界,佛身既不在這個世界上,也沒有離開這個世界,也就是「即既非離」。所謂「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離開這個世界是找不到佛的,但這個世界也不是佛身。「非有為,非無為。」佛身既不是有為法,也不是無為法。「無示無說,不施不慳,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進不礬,不定不亂,不智不愚,不誠不欺,不來不去,不出不入。」佛無所示也無所說,不好施也不吝嗇,不守戒也不犯戒,既不忍辱也不憤怒,不精進也不懈礬,非禪定也非散亂,非智慧也非愚蠢,非誠實也非欺詐,非來非去,無出無入。這就是一切皆非,完全沒有對待,這就叫做一真法界。「一切言語道斷。」一切語言都無法觸及佛身半分,講出來就不是了。「非福田非不福田,非應供養非不應供養。非取非舍,非有相,非無相。」佛身不是福田,也不是不能做福田;佛身不受供,也不是不能受供;佛身取不得,也捨不得,並非有相,也不是無相。「同真際,等法性。」佛身是真實不虛的,這叫真,與法性完全相等,這叫如。所以佛身也叫真如。「不可稱,不可量,過諸稱量。有相的東西是可以稱量的,非相你怎麼稱?怎麼量?稱量都需要找一個可對比的東西來做參考值,佛身完全無對,拿什麼做參考?所以「過諸稱量」,稱量這招兒用不上。「非大非小。」有大有小的東西都有固定的形狀,佛身沒有,所以不能說它是大還是小。「非見,非聞,非覺,非知,離眾結縛。」《楞嚴經》曾經講過,見、聞、覺、知是無明產生的四種渾濁,如同環環相扣一樣,把無明層層分割為五蘊六根,而佛身是清凈無比的,完全不受見聞覺知所困,所以叫離眾結縛。「等諸智,同眾生。」諸智就是指已經解脫了的聖人們,包括二乘聖人、菩薩和佛,眾生就是沒有解脫的所有生命。佛身是「在凡不減,在聖不增」的,所以是等諸智,同眾生,眾生與聖人的佛身無二無別。「於諸法,無分別,一切無失。」諸法包括善法和惡法、有情和無情。諸法雖有分別,而佛性沒有分別,也沒有任何過失,哪怕充斥著惡業眾生的地獄、餓鬼、畜生道,都沒有絲毫的過失。因佛性而有的萬法本就如夢如幻,夢幻不實的東西哪裡有什麼過失可言呢?「無濁無惱,無作無起,無生無滅,無畏無憂,無喜無厭,無著。」佛性就是如此清凈,沒有污濁、煩惱,沒有造作、動念,沒有生、滅,沒有畏懼也沒有憂愁,沒有歡喜也沒有厭惡,更沒有任何執著。「無已有,無當有,無今有。」無論現在、過去還是將來,什麼都沒有。「不可以一切言說,分別顯示。」不可以任何言語講述它,也不可以任何分別法來表現它。「世尊!如來身為若此,作如是觀。」世尊,如來身就是這樣的,我就是這樣觀如來的。「以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能夠以這樣的觀法觀如來的,就是正確的。而其他任何觀法,都沒有直接觀佛身,因此都是錯誤的。那麼讀了維摩詰的這一段總結,我們就應該明白什麼是實相觀了,也應該觀到了如來身,這是可以直接成佛的觀法,也就是禪宗的修法。如果一直觀不起來,那也沒有關係,只要看了下一段佛陀的開示,你依然會心花怒放的。二、最上法供養在法會結束的時候,世尊照例會講一下流通這部經書的功德利益,這次是由欲界忉利天的天主釋提桓因引起的。釋提桓因就是我們常說的上帝,是欲界最高級別的統治者,福德也最大,是佛的大護法之一,住在忉利天的最頂端。他聽了《維摩詰經》後,覺得自己從來沒有聽過這麼好的經典,不由得法喜充滿,便在佛陀面前發願說:「世尊,如果以後有受持、讀誦這部經典並依照經文修行的人,我和我的所有天眾們都會做他的侍從,聽從他的調遣;哪怕只是信仰這部經的人,我也會好好暗中保護的。」這簡直太好了,我們都信這部經,是不是?可這裡就有一個問題了,作為欲界最高貴、最具福德的統帥,天帝釋為何會發這麼大的願望呢?因為《維摩詰經》非常殊勝,所以護持、信解、修行這部經的功德都非常大,大到足以使天帝釋甘願聽從你的差遣。那麼究竟有多大呢?佛陀說,如果有人以一劫的時間供養三千大千世界裡所有諸佛,諸佛滅度後,又為佛的每一個舍利子都造立高大無比的寶塔,然後又以無量珍寶供養佛的舍利整整一劫,這個人所做的所有這些功德全部加起來,雖然百千億劫都說不完,但也沒有信解、受持、讀誦《維摩詰經》,並如法修行的福德大。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諸供養中,法供養勝」。在所有的供養當中,有四事供養(飲食、衣服、卧具、醫藥),也可以七寶供養,甚至以生命去供養諸佛,都有非常殊勝的利益,但是都沒有以佛法供養功德大。接著釋迦佛就講了一個故事,說自己在過去世修行的時候,曾經做過一位轉輪聖王的兒子,名叫月蓋王子。王子的父親叫寶蓋,統治四天下,東勝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都是他的管轄範圍,是轉輪王中福報最大的金輪王,有一千個兒子,而且七寶具足。當時也有一位帶領大家修行的佛陀,叫藥王如來,弟子多得不可勝數,都由金輪王寶蓋帶著他的眷屬、人民來供養。這樣過了五劫之後,金輪王又叮囑自己的兒子們,將來也要像自己一樣以四事供養如來,於是金輪王的兒子們又同樣供養了五劫。此時聰明的月蓋王子就有了一個問題:「難道只能做四事供養嗎?除此之外就沒有更殊勝的供養方法了嗎?」當時就有天神回答他說:「諸供養中,法供養勝。」所有供養方式之中,法供養是最好的。我們前面講過法布施,那麼法供養又是什麼呢?難道具足萬法的佛陀還需要佛法來供養嗎?月蓋王子也和我們有同樣的疑問,於是他就去問了藥王如來,那麼藥王如來是如何回答的呢?我們看經文:法供養者,諸佛所說深經,一切世間難信難受,微妙難見清凈無染,非但分別思惟之所能得。菩薩法藏所攝,陀羅尼印印之,至不退轉,成就六度。善分別義,順菩提法。眾經之上,入大慈悲。離眾魔事,及諸邪見。順因緣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空、無相、無作、無起。能令眾生坐於道場而轉法輪,諸天龍神乾闥婆等所共嘆譽。能令眾生入佛法藏,攝諸賢聖一切智慧,說眾菩薩所行之道。依於諸法實相之義,明宣無常苦空無我寂滅之法。能救一切毀禁眾生,諸魔外道及貪著者能使怖畏,諸佛賢聖所共稱嘆。背生死苦,示涅槃樂。十方三世諸佛所說,若聞如是等經,信解、受持、讀誦,以方便力為諸眾生分別解說,顯示分明,守護法故,是名法之供養。又於諸法如說修行,隨順十二因緣,離諸邪見,得無生忍,決定無我,無有眾生,而於因緣果報,無違無諍,離諸我所。依於義,不依語;依於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於法,不依人。隨順法相,無所入,無所歸。無明畢竟滅故,諸行亦畢竟滅,乃至生畢竟滅故,老死亦畢竟滅。作如是觀,十二因緣無有盡相,不復起見,是名最上法之供養。藥王如來的這一段開示,被釋迦佛拿來原原本本地講給我們,這就是守護了藥王如來的佛法,既給藥王如來做了一次法供養,也對我們進行了一次法布施。所以法布施和法供養完全是一碼事,我們讀誦、信解、講經說法,乃至如法修行,就是以佛法供養了諸佛,延續了釋迦佛的法脈,也讓眾生都有機會獲得解脫,世間還能有比這福報更大的供養嗎?所以法供養確實是最殊勝的。為了大家理解上的方便,我把「法供養者」挪到了「菩薩法藏所攝」的前面,分作三部分來講解藥王如來的開示。(一)為何「法」可以做供養用。談到供養,我們一般會認為,拿出自己的一些錢、財、物來給別人用,就叫做供養。現在又出現了供房族、供車族,都是拿錢、物來上供的意思。可是法為什麼可以做供養呢?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也就是說,你給別人魚,還不如教給他捕魚的方法。這也是從布施上來講的,法布施是最好的,比財布施和無畏布施都殊勝。那麼法供養就是指傳承,比如太極拳,一代一代地要傳下去,如果你把一生都用在學拳、練拳、教拳上,那就是把自己的一生都供養給太極拳法了。佛法更是如此,我們看經文:「諸佛所說深經,一切世間難信難受。」因為眾生福慧微薄的緣故,一切諸佛所說的經典都顯得非常深奧難懂,乃至所有世界的眾生都難以信佛所說,難以接受佛的教化。「微妙難見清凈無染,非但分別思惟之所能得。」佛所講的經典義理非常微妙,難以領會,而且清凈無染,無法依靠污濁的浮塵六根、通過分別思維獲得。正因為佛法是究竟解脫之法,而且非常難遇,遇到了又不懂,所以更需要能做法供養的人出現,來延續法脈,紹隆佛種,也唯有法供養才能讓眾生解脫成佛,這當然就比財物方面的供養要殊勝了。(二)法供養的自、他利益。「菩薩法藏所攝,陀羅尼印印之,至不退轉,成就六度。」所以,做法供養的人呢,已經被所有大乘菩薩法門攝受,明白一切法門的修行次第,並暗中得到了諸佛的印證,智慧與佛相應,達到不退轉地,成就菩薩的六度。這是什麼意思?也就是說,一個能做法供養的人,肯定是菩薩無疑,哪怕目前還是一個凡夫,什麼也看不懂,只是喜歡讀誦大乘經典,那就已經入佛門了。而且讀著讀著,智慧就打開了,經也能講了,這就是「陀羅尼印印之」的功效,暗中與佛菩薩的智慧相應了。我想很多人讀經都會有這個體驗。而且藥王如來還告訴我們一個秘密法門——法供養門,通過法供養可以一直修行到第八地——不退轉地,成就菩薩的六度。「善分別義,順菩提法。」這個做法供養的人,能非常好地分別佛經的義理,與菩提法相應,菩提法就是成佛之法,了義之法。「眾經之上,入大慈悲。」通過法供養可以明白所有佛經的義理,最終超越經典的文字,離文字相,離言說相,契入真心佛性,這叫「入大慈悲」。佛性就是大慈大悲。「離眾魔事,及諸邪見。」修法供養可以讓我們擺脫一切魔事和所有邪知邪見。「順因緣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空、無相、無作、無起。」修法供養可以讓我們能夠按照十二因緣法修行,漸漸證得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的阿羅漢果,乃至證得空、無相、無作、無起的境界而究竟成佛。「能令眾生坐於道場而轉法輪,諸天龍神乾闥婆等所共嘆譽。」法供養者讓眾生安坐在道場之中而轉法輪,大力弘揚佛法,這會讓所有的天龍、鬼神、乾闥婆等護法善神讚歎、欽佩不已。「能令眾生入佛法藏,攝諸賢聖一切智慧,說眾菩薩所行之道。」法供養除了利益自我外,還能利益眾生,令聽經者明白佛經的義理。除此之外,法供養者還可以根據所了解的所有聖賢的智慧,給眾生講說諸菩薩的修行法門。比如《楞嚴經》就有二十五圓通法門,法供養者可以教給眾生,指導當機的眾生依法修行。雖經典無量,法門亦無量,但法供養者都能明白其中奧妙,都能給眾生講解。「依於諸法實相之義,明宣無常苦空無我寂滅之法。」法供養者會依照諸法實相的第一義諦,來明白地宣講四諦小乘之法。所謂「圓人說法,無法不圓」,因為法供養者打開了佛的智慧,所以可以信手拈來,達到「一切法皆是佛法」的境界。無論講大乘、小乘、人天乘,都不離一佛乘。「能救一切毀禁眾生。」法供養者可以通過佛法救一切毀戒的眾生,因為已入大慈悲的緣故,不會捨棄任何一個眾生。「諸魔外道及貪著者能使怖畏,諸佛賢聖所共稱嘆。」法供養者因為能夠延續法脈,所以會使諸魔、外道以及貪嗔痴熾盛的人心生怖畏,不敢為所欲為,而受到諸佛菩薩的共同稱讚。「背生死苦,示涅槃樂。」法供養者可以背離生死痛苦,為眾生示現涅槃之樂。(三)如何做法供養。法供養有兩種方式:1。傳播佛法講解經文之前,我們先解釋一下幾個概念。信解:信是相信,解是理解。信佛所說,也能理解,就是接受了佛的教化,而在自己這裡守護了佛法,這是法供養的一種。受持:受是接受,持是堅持。接受了佛的教化,並能堅持按照經文去做事情,改掉自己過去的知見,這叫受持。有人聽了能信解,但就是堅持不下去,自己的貪嗔痴起來了,不知道去及時阻止,這就是沒有做到受持。讀誦:讀是閱讀、朗讀,誦是背誦。這等於把佛經宣講一遍,不但自己聽了,周圍的眾生也聽了,所以也是法供養。分別解說:就是多次在不同的場合,根據聽眾可接受的程度給大家講解經典的內容。顯示分明:就是為大眾指點佛性,繼而回答聽眾的問題,為大家辨明義理。這幾個概念明確之後,這一段的經文就很容易明白了:「十方三世諸佛所說,若聞如是等經,信解、受持、讀誦,以方便力為諸眾生分別解說,顯示分明,守護法故,是名法之供養。」十方三世諸佛所說的甚深經典,如果我們聽到了,並能夠信解、受持、讀誦,藉助方便為眾生分別解說,指點大家明白佛法深意,並回答各種疑問,就是守護了佛法。因為守護佛法的緣故,就叫做以法供養如來。2。如法修行我們依照經文逐句解釋一下。「又於諸法如說修行。」第二種法供養的方式,就是按照佛所講的法來一一修行。「隨順十二因緣,離諸邪見,得無生忍,決定無我,無有眾生,而於因緣果報,無違無諍,離諸我所。」按照十二因緣法,消除所有的邪見(打破無明),證得無生法忍,對無我、無眾生的般若空性發起定解,既不會違背因果之論,又遠離了我及我所。這一段涵蓋了所有佛經的內容,「隨順十二因緣,離諸邪見」是小乘經典的內容,比如《長阿含經》;「得無生忍,決定無我,無有眾生」是般若經典的內容,比如《楞嚴經》;加上後面的「而於因緣果報,無違無諍,離諸我所」,既不違背因果又不在因果之中,這是大乘方等經典所講的內容,比如《維摩詰經》。那麼按照經典修行,要注意哪些問題呢?藥師如來接著開示道:「依於義,不依語;依於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於法,不依人。」這叫做「四依四不依」,是釋迦佛涅槃之前叮囑我們的話,藥師如來早就講給月蓋王子了,所以佛佛所講的經典都是一樣

推薦閱讀:

供養儀式 第859部
雲峰寺供養佛舍利及諸聖者舍利首次開放(圖)
<供養以利亞的寡婦>
贊佛號功德——種種供養中,勤修無懈倦。》

TAG:供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