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針灸學概論
中醫針灸學概論
針灸治療學是闡述針灸治療疾病一般規律的一門學科,是中醫基本理論和經絡、腧穴、刺炎等基礎知識的綜合運用。其內容頗為廣泛,總體可分為概論、各論及專論三個部分。概論主要闡述針灸治療作用、針灸治療原則、針灸辨證論治綱要和針灸配穴處方(包括特走穴的臨床應用),各論詳細介紹臨床各科常見病證的辨證論治的具體方法,專論則介紹子午流注針法、靈龜八法、針刺麻醉和針灸治療作用的現代研究。
第一節針灸治療作用
在正常的生理情況下,機體處於經絡疏通、氣血暢達、臟腑協調、陰陽平衡的狀態。而在 病理s情況下,則經絡里滯、氣血不暢、臟腑失調、陰陽失衡。針灸治病就是通過針刺或艾灸腦 穴,以疏通經絡氣血,調節臟腑陰陽,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一疏通經絡
疏通經絡是針灸治病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中醫理論中「不通則痛」,即指經絡閉阻不
通而引發的多種病證。經絡閉阻不通,氣血運行不暢,甚至氣滯血瘀,從而引發肢體或臟腑的腫脹、疼痛。氣血不能正常運行到相應肢體、臟腑,又會引起肢體的麻木、按軟、拘攣或者臟腑功能活動失去平衡。凡此,均應「以微針通其經脈,調其血氣」。以針灸之法疏通經絡,《內經》稱之為「解結」。如《靈樞·刺節真邪》篇說:「用針者,必先察其經絡之實虛……一經上實下虛而不通者,此必有橫絡盛加於大經,令之不通,視而瀉之,此所謂解結也。」解結就是疏通經脈,使脈道通暢,氣血暢行。
由於引起經脈不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故《內經》中又針對不同原因,提出了不同的疏通經絡的方法,即「針所不為,灸之所直」。《干金方》中說:「凡病皆由血氣室滯不得宣通,針以開導之,灸議溫暖之。」可見,同樣是經絡閉阻不通,實熱引起者直用針刺,虛寒引起者直行灸療。對於感受風寒濕邪引起的受患經脈部位酸楚冷痛、痙攣抽痛或跌仆損傷而致的肢體紅腫疼痛,針刺可起到祛風除濕、活血化瘀、通經活絡而止痛的作用。對於氣血不行、經脈失養引起的肢體麻木不仁、酸軟無力、癱瘓失用,灸療可以起到益氣養血、溫經通絡而補虛的作用。
二、扶正祛邪
扶正祛邪是針灸治病的根本法則和手段。《內經》云:「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疾病的發生、發展及其轉歸過程,就是正氣和邪氣相互鬥爭的過程。疾病的發生,是正氣處於相對劣勢,邪氣處於相對優勢。既病之後,機體仍會不斷產生相應抗病能力,繼續與病邪抗爭。若正能勝邪,則邪退病癒;若正不敵邪,則病趨惡化。
針灸治病,不外乎扶正與祛邪兩個方面。扶正就是扶助正氣,增強抗病能力,正氣得復又有利於抗邪。祛邪就是祛除病邪,減輕疾病癥狀,消除致病因素,病邪得除又減輕對正氣的損傷。
針灸治病的過程,就是不斷發揮扶正祛邪的作用。凡邪盛正氣未衰老(新病),治宜祛邪
一為主,邪去五戶芬。正虛邪不盛者(久病),治宜扶正為主,正復邪自除。若正已虛而邪未衰,單純扶正則難免助邪,一味祛邪,又更傷正氣,故治宜攻補兼施。若以正虛為主者,扶正為上,」兼以祛邪,或先補後攻。若以邪實為主者,法邪為上,兼以扶正,或先攻後補。
針灸扶正祛邪作用的實現,除了與補瀉手法有關外,還與部分脆穴偏補偏瀉的性能有
關。偏補的航穴如關元、氣海、命門、腎俞、膏育,多在扶正時用之。偏瀉的腦穴如曲澤、委中、水溝、十宣、十二井穴,多在祛邪時用之。絕大部分胸穴則具有雙向調節作用,如中院、內關、三陰交、合谷、太沖、足三里,臨床既可用於扶正,又可用於祛邪。
三、調和陰陽
調和陰陽是針灸治病的最終目的。疾病的發生,從根本上說是陰陽的相對平衡遭到了破壞,即陰陽的偏盛偏衰代替了正常的陰陽消長。
《靈樞·根結)}篇說:「用針之要,在於知調陰與陽。怕累問·至真要大論篇他說:「調氣之方,必別陰陽。」「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在陰陽一方偏盛,另一方尚未虛損的情況下,應瀉其有餘,清瀉陽熱或溫散陰寒,以防陽熱太盛而耗傷陰液,陰寒太盛而耗損陽氣。
而當一方偏盛,另一方也見虛損的情況下,在瀉一方有餘的同時,當兼顧一方之不足。配合扶 正或益其不足。在陰陽偏衰的情況下,應補其不足。陰虛不能制陽,常出現陰虛陽亢的虛熱 證,治宜滋陰潛陽,即所謂「壯水之主,以制陽光」。陽虛不能制陰,常呈現陽虛陰盛的陰寒證,
治宜補陽消明,即所謂「益火之源,以消陰圍」。陰陽俱虛則滋陰補陽同施。
陰陽互根,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故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陽得明助而 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陰中求陽即滋陰時兼以補陽,陽中求陰即補陽時兼以滋陰。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說;「故善用針者,從明引陽,從陽引陰。」指出針灸調和陰陽的具體方法既可以陰證治陰,陽證治陽,而從陰陽互根的角度考慮,又可以採取陰證治陽,陽 證治陰之法。例如,肝陽上亢之頭目昏痛,取太溪、照海以滋養腎陰;亡陽出現的肢體逆冷等,灸任脈之氣海、關元以陰中求陽。
針灸調和陰陽的作用,與針刺補瀉手法密切相關。《靈樞·終始》篇說:「陰盛而陽虛,先 補其陽,後瀉其明而和之;陰虛而陽盛,先補其陰,後瀉賓陽而和之。」例如,陰盛陽虛則可見 癲疾、嗜題,陽盛陰虛則可見狂躁、失眠,針灸臨床均可取陰路脈氣所發穴照海和陽跨脈氣所 發穴申脈治療。而屬陰盛陽虛的癲證、嗜睡宜補申脈,瀉照海(補陽瀉陰);屬陽盛陰應的托證、失眠應補照海,瀉申脈(補陰瀉陽)。
綜上所述,針灸的治療作用,實質上就是對機體的一種良性調節作用,調節經絡氣血,調節臟腑陰陽。其治療作用的發揮,與多種主觀、客觀因素密切相關。除了腦穴的特性、針灸補 瀉手法以外,還與機體狀態(包括稟賦、年齡、性別、心理素質、病變表現等方面的個體差異)、治療時間、輔助治療措施等密切相關,其中尤以機體狀態最為重要。機體在不同的病理狀態下,針灸可以產生不同的治療作用。如當機體處於虛寒、脫證狀態時,針灸可以起到補應散寒、回陽固脫的作用;當機體處於實熱、閉證狀態時,針刺可起到清熱瀉實、開竅啟閉的作用。高血壓者,針灸可使其降低;低血壓者,針灸可使其升高。心動過速者,針灸能使之減慢;心動過緩者,針灸能使之加快。胃腸痙攣而疼痛者,針灸可以消除痙攣,使疼痛緩解;胃腸蠕動弛或下垂者針灸又可使胃腸蠕動增強、胃底生高。凡此種種,均足以說明機體狀態這個內在因素在針治療過程所起的重要作用。
第二節針灸治療原則
針灸治療原則是根據八綱的理論,結合疾病的病位、病性,確定的治療大法。即用針法,還是用灸法,或是針灸並用;用補法,還是用瀉法,或是補瀉兼施。
針刺和艾灸雖然同屬於外治法,但畢竟是兩種不同形式的施治方法。不同的施治方法,
對機體產生的作用和效果也就不盡相同。例如,天樞穴用針刺的方法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 用,適用於治療胃腸瘀血、痛經、閉經;用艾灸的方法則能夠發揮益氣止血的作用,適用於治療胃腸出血、月經過多、崩漏。再如,關元、腎俞、帶脈、三防交四穴,針刺有清下焦、利濕熱的 功能,用於治療赤帶;艾灸有溫下焦、扶寒濕的作用,用於治療白帶。
補瀉手法的不同,治療效果也不相同。例如,補合谷、瀉復溜可以發汗;反之,瀉合谷、補 復抽則可以止汗。補照海、瀉申脈治療失眠;反之,瀉照海、補申脈卻治療嗜睡。現將常用的治療原則分述如下。
一、清熱與溫寒
熱性病證用「清」法,即以寒治熱;寒性病證用「溫」法,即以熱治寒,均屬於正治法。《靈拒·經脈》常說:「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這是針對熱性病證和寒性病證制定的清熱、溫寒的治療原則。
(一)熱則疾之
《靈樞·經脈》篇說:「熱則疾之。」《靈樞·九針十二原》篇進一步解釋說:「刺諸熱者,如以手探湯.」「疾」與「急」通,有快速針刺之義;「以手探湯」形象地描述了針刺手法的輕巧快速。指出了熱性病證的治療原則是淺刺疾出或點刺出血,手法直輕而快,可以不留針;且針用瀉法,以清瀉熱毒。例如,風熱感冒者,常取大椎、曲地、合谷、外關等穴淺刺疾出,即可達到清熱解表的目的。若伴有咽喉腫痛者,可用三棱針在少商穴點刺出血,以加強瀉熱、消腫、止痛的作用。
(二)寒則(溫之)日之
《靈樞·經脈》篇說:「寒則留之。」《靈樞·九針十二原》篇進一步解釋說:「刺寒情者,如人不欲行。」「留」即留針之義,「人不欲行」形象地描述了針刺手法應深而久留。指出了寒性病還的治療原則是深刺而久留針,以達溫經散寒的目的。因陽虛寒盛,針刺不易得氣,故應留針候氣。加艾施灸,更是助陽散寒的直接措施,使陽氣得復,寒邪乃散。主要適用於風寒濕痹為患的肌肉、關節疼痛,以及寒邪入里之證。若寒邪在表,留於經絡者,艾灸施治最為相宜。若寒邪在里,凝滯臟腑,則針刺應深而久留,或配合施行「燒山火」複式針刺手法,或加用文灸,以溫針法最為適宜。
二、補虛與瀉實
補虛瀉實即扶正祛邪。補虛就是扶助正氣,瀉實就是祛除病邪。《素問·通評虛實論篇》說:「邪氣盛剛實,精氣奪則虛。」可見,「虛」指正氣不足,「實」指邪氣有餘。
虛者直補,實者宜瀉。《靈樞·經脈》篇說:「盛則瀉之,虛則補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靈樞·九針十二原》篇說:「虛則實之,滿則泄之,宛陳則除之,邪盛則虛之。」都是針對虛證、實證制定的補虛瀉實的治療原則。
(一)虛則補之
「虛則補之」、「虛則實之」,是指虛證的治療原則是用補法,適用於治療各種慢性虛弱性病證。對於各種氣血虛弱者,諸如精神疲乏、肢軟無力、氣短、泄瀉、遺尿、乳少以及身體素虛、大病久病後氣血虧損、肌肉萎縮、肢體癱瘓失用等,常取關元、氣海、命門、膏育、足三里和有關臟腑經脈的背俞穴、原大,施行補法。達到振奮臟腑的功能,促進氣血的化生、益氣養血、強身健體的目的。
(二)陷下則灸之
「陷下則灸之」,屬於虛則補之的範疇。陷下即氣虛下陷,也就是說氣虛下陷的治療原則是以灸治為主。針灸!臨床對於因臟腑、經絡之氣虛弱,中氣不足,使氣血和內臟失去其固攝能力而出現的一系列氣虛病證,如久泄、久痢、遺尿、崩漏、脫肛、子宮脫垂及其他內臟下垂等,常灸百會、神解、氣海、關元、中院、脾俞、胃俞、腎俞、足三里等穴補中益氣、開陽舉陷。對於失血過多、大汗不止、四肢厥冷、陽氣暴脫、血壓下降、脈微欲絕的虛脫危象,更應重灸上述流穴,以開陽固脫、回陽救逆。
(三)實則瀉之
「盛剛瀉之」、「滿則泄之」、「邪盛則虛之」都是瀉損邪氣的意思。可統稱為「實則瀉之」。實證治療原則是用瀉法,或點刺出血。例如,對高熱、中暑、昏迷、驚厥、痙攣以及各種原因引起的劇痛等實熱病證,在正氣未衰的情況下,取大椎、合谷、太沖、委中、水溝、十宣、十二井穴等,針用瀉法,或點刺出血,即能達到清瀉實熱的目的。
若病屬本虛而標實,正氣已衰退,則應瀉實與補虛兼顧,或者先行補虛,而後瀉實。例如,對邪實正虛的吸脹病,一味瀉實或單純補虛都是片面的,唯有虛實同治、攻補兼施才是理想之策。
(四)宛陳則除之
「宛」同「瘀」,有瘀結、瘀滯之義。「陳」即「陳舊」,引伸為時間長久。「宛陳」泛指絡脈瘀阻之類的病證。「除」即「清除」,指清除瘀血的刺血療法。《素問·針解篇》說:「宛陳則除之,是出惡血也。」王冰注云:「宛,積也;陳,久也;除,去也。言絡脈之中血積而久者,針刺而除去之也。」指出由絡脈瘀阻而引起的病證,應以三棱鐘點刺出血,屬於「實者瀉之」的範疇。例如,由於閃挫扭傷、毒蟲咬傷、丹毒等引起的肌膚紅腫熱痛、青紫腫脹,即可選用局部絡脈或瘀血部位施行三棱針點刺出血法,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如病情較重者,可以施行點刺出血後加技火罐,這樣可以排出更多的惡血,促使病癒。其他如鍵鞘囊腫、小兒瘠疾的點刺放波治療也屬此類。
(五)不虛不由以經取之
「不盛不虛以經取之」,並非病狂本身無虛實可言,而是臟腑、經絡的虛實表現不甚明顯或虛實兼而有之。主要是由於病變髒腑、經脈本身一時性的氣血紊亂,而不涉及其他臟腑、經脈,屬本經自病。《靈樞·禁眼》篇說:「不盛不虛,以經取之,名日經制。」《難經·六十九難脫「不虛不實,以經取之者,是正經自生病,不中他邪也。當自取其經,故言以經取之。」治療應按本經循經取穴,以原穴和五輸穴最為適宜。當針下得氣後,再行均勻地提插捻轉(即「平補平瀉」)手法,使本經氣血調和,臟腑功能恢復正常。
補虛瀉實既是針灸治療原則,又是針灸治病的重要方法。《靈樞·九針十二原》篇說:「無實(實),無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是謂甚病,病益甚。」《類經》也說:「凡用針者,但可瀉其多,不可瀉其少,當詳察血氣,而為之補瀉也。」都明確指出補瀉不可誤用,不可犯「虛虛實實」之戒。否則,就會造成「補瀉反則病益篤」的不良後果。
三、局部與整體
針灸治病;要善於處理局部與整體的關係。因為機體某一部分出現的局部病證,往往又 是整體疾病的一部分。例如,頭痛和目赤腫痛多與肝火上炎有關,口舌生瘡、小便短赤多因心和小腸有火造成,俄肛、子宮脫垂皆由中氣不足引起,故《標幽賦》云:「觀部分而知經絡之虛實,。」針灸治病。只有從整體觀念出發,辨證施治,才不會出現頭痛僅醫頭、腳痛僅醫腳的片面傾向。
(-)局部治療
針灸治病,在病變的局部、鄰近,或是臟腑在體表的投影處施治,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如牙痛面癱取地倉、頰車,胃痛、腹瀉取中統、天樞,腰酸背痛取身柱、腎俞。手足疾病取月間損鵬等節調部治療作用是所有偷穴共同具有的治療作用,體現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治療特點。局部癥狀的解除,有助於全身性疾病的治療。
(二)整體治療
針灸治病,除了在局部施治外,還應施以整體性治療。四肢肘膝關節以下的脆穴和俞募驗《服困陽路辦局部和鄰近病變外,還能治療頭面、軀幹、臟腑等全身的病變。部分助穴如春曾大姐沖、梁三里、三明交、大推、百會、氣海、關元等,還可防治全身性疾病。
整體治療還包括針對某一病證的病因治療,如對肝陽上亢引起的頭痛、眩暈,取太溪、太體研酒罐初融體涵木、育陰潛陽;外感發熱、咳嗽,取合谷、外關、列缺以發汗解表、宣肺止咳。
(三)局部與整體同治
在多數情況下,需要局部與整體同時調治。如脾虛泄瀉,局部取大橫、天樞理腸止泄,整體取脾俞、足三里以健運脾胃;風火牙痛,局部取頰車、下關以疏調經絡之氣,遠端取合谷、內庭以清降胃腸之火。如此將局部與整體有機地結合起來,既著眼於癥狀治療,又注重病因病機治療,能夠明顯提高治療效果。
四、與治本
針灸治病要分標本主次、輕重緩急。治病分標本緩急,就是要抓主要矛盾。標本是一個相對的概念,表示事物的現象與本質、原因與結果以及病變過程中正邪矛盾雙方的主次關係。以機體組織和部位而言,臟腑為本,頭面、軀幹為標。以機體和疾病而言,機體為本,疾病為標。正氣為本,邪氣為標。以疾病本身而言,病因為本,癥狀為標;先病為本,後病為標;舊病為本,新病為標,緩症為本,急症為標。《素問·至真要大論篇》說:「病有盛衰,治有緩急。」對於任何一種病證,是先治標,還是先治本,還是標本同治,要根據病證的輕重緩急而定。一般情況下,本是主要矛盾,治病當先治本;若標急於本,當先治標。《素問·標本病傳論篇》說:「病有標本,刺有逆從奈何?……知標本者,萬舉萬當,不知標本,是謂妄行。」說明如能靈活運用標本的理論指導針灸臨床,就不會貽誤病情。
(-)急則治標
在緊急情況下,標病急於本病時,應先治標病,後治本病。治標是在緊急情況下的一種權宜之計,可以為治本創造有利的條件。例如,無論什麼原因引起的高熱抽搐者,均應先以大椎、水溝、四關等穴退熱止痙,然後再從本論治。肺結核咯血者,應取魚際、孔最、中府、隔俞等穴以止血為先,血止後再以多方多法治其本。
(二)緩則治本治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說;「治病必求於本。」在一般病勢不急的情況下,病在內者治其內,病在外者治其外,正氣虛者固其本,邪氣盛者祛其邪。治其病因,癥狀可解;治其先病,後病可除。這就是「伏其所主,先其所因」治病求本的指導思想。例如,腎陽虛引起的五更泄,宜灸氣海、關元、命門、腎命溫補腎陽治其本,腎陽溫煦則五更泄可愈。女性脾胃虛弱者,伴月經量少、色淡(但月經周期正常),這種情況脾胃虛弱為本,月經癥狀為標,應取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公孫以補益脾胃,當脾胃功能恢復,氣血生化之源旺盛,月經癥狀可不治而愈。
(三)標本同治
當標病與本病俱急或俱緩時,均宜標本同治。標本俱急如本應標實的臌脹病,單純扶正或一味祛邪都於病情不利,唯取水分、水道、陰陵泉以利水消腫,三陰交、足三里、脾俞、腎俞以健脾補腎,如此標本同治,攻補兼施,才是理想之策。腎虛水腫又感受風寒之邪而致咳喘者,應取太溪、腎俞。復溜、膻中、天突、肺俞等穴標本同治,既溫補腎陽、利水消腫,又宣通肺氣、止咳平喘。急性吐瀉引起的四肢逆冷者,針中院、內關、天樞等穴以和胃治本,灸神闕、關元、大椎等穴以溫陽治標。陽明腑實證,由於里熱不解,陰液大傷,表現為腹滿硬痛、大便燥結、身熱煩躁、口唇乾裂、苔焦黃等正虛邪實、標本俱急的徵候,若僅用攻下之法則恐進一步耗損陰液,若單純滋陰增液,又不足以清瀉腸胃之實熱。而取天樞、內庭、二間、足三里穴以清瀉實熱治本,取廉泉、太溪、照海、三陰交、金津玉液滋陰以增液治標,則可存陰潤煤、「增水行舟」。標本俱緩如肝病引起的脾胃不和,可以在疏肝理氣的同時,理牌和胃。穴取章門、期門、太沖、陽陵泉、中脘、足三里,以達標本同治之目的。貧血又兼陰虛發熱者,取脾俞、肝俞、隔俞、足三里、三明交、勞宮、湧泉、照海穴標本同治,既益氣養血,又滋陰清熱,可提高療效,縮短療程。
五、同病異治與異病同治
中醫臨證治病,不是著眼於「病」的異同,而是注重「證」的區別,這就產生了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的法則。
( -)同病導治
同一種疾病,因人、因時、因地的不同,或由於病情的發展、病機的變化,正邪的盛衰消長,涉及的臟腑、經絡各異而採取不同的治法,謂之同病異治。例如,同是胃病,有屬肝氣犯胃者,治宜疏肝理氣、和胃止痛,取期門、章門、太沖、中脘、足三里諸穴,針用瀉法。有屬脾胃虛寒者,治宜補牌益胃、溫中散寒,取中院、三陰交、足三里、脾俞、胃俞諸穴,針灸並用,針用補法。還有屬飲食積滯者,治宜消食導滯、通調腑氣,取中脘、天樞、建里、足三里、內關、公孫諸穴,針用瀉法。感冒,由於發病季節和致病因素之不同,有風寒、風熱和時疫感冒、感冒挾暑濕等不同證型。風寒者祛風、散寒、解表,取風門、風池、大推、列缺等穴,針灸並用,針用瀉法;風熱者治宜疏風、清熱、解表,取合谷、曲地、外關、大椎等穴,針用瀉法;時經感冒在風熱感冒配穴處方基礎上加足三里穴;暑濕感冒在風熱感冒配穴處方基礎上加陰陵泉、三陰交穴。其他如失眠、遺尿等多種疾病的分型論治,牙痛、頭痛的分經論治,無不體現同病異治的道理。
(二)具病同治
不同的疾病,病因相同或在病程發展的某一階段,出現了相同的病機變化,則採取相同的治法,謂之異病同治。例如,肝氣犯胃引起的胃痛和肝膽氣機郁滯引起的脅痛,都可取期門 章門、支溝、陽陵泉、太沖、中脘穴,以疏肝理氣而止痛。久泄、久痢、脫肛、遺尿、崩漏、子宮脫垂。內臟下垂等,皆因中氣不足、氣虛下陷引起,均可取百會、中脘、脾俞、胃俞、氣海、足三里等穴,針灸並用,重用灸法,以補益中氣、昇陽舉陷。
第三節針灸辨證論治綱要
辨證論治是祖國醫學的特色和精華所在,在針灸療法中具有特殊的運用形式,即以臟腑、氣血證治為基礎,以經絡證治為核心,以八綱證治為綱領。針灸治病就是在整體觀念的指導下根據臟腑、經絡學說,運用四診八綱理論,將臨床所見的各種不同證候按臟腑疾患、經絡證候和相應組織器官病證的形式進行分析歸納、辨證論治。
機體的一切功能活動,都離不開臟腑、經絡。疾病的發生和發展,證候的表現和轉化,雖然錯綜複雜,但究其本源,總不外乎臟腑、經絡兩者的功能失調。由於機體各個臟腑的功能和每條經脈的分布各有異同,則它們反映出來的疾病變化、徵候表現也有所不同。因此,只要我們能掌握臟腑病證的發病規律和經絡證候的表現形式,就容易明辨疾病的病因病機、病位病性,從而就能對疾病作出正確的診斷,進行恰當的治療。
在針灸臨床實踐中,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機,歸納疾病的病位病性,就是將八綱、臟腑、氣血、經絡的辨證方法緊密結合,融匯貫通。分析病性是屬寒還是屬熱,是屬虛還是屬實,是屬陰還是屬陽。確定病位是在表還是在里,是在經還是在絡,是在臟還是在腑。然後確定治療大法,配穴處方,按方施術。或針或灸,或針灸並用;或補或瀉,或補瀉兼施。以通其經絡,調其氣血,使臟腑、氣血、陰陽趨於調和,經絡恢復平衡,從而達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目的。這就是針灸臨床按八綱、臟腑、氣血、經絡辨證論治的全過程。
一、八綱證治
八綱,即陰陽、表裡、寒熱、虛實。八納證治就是以望、聞、問、切四診所獲得的臨床資料為依據,對病變的病位、病性、正邪關係等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將其歸納為陰、陽、表、里、寒、熱、虛、實八類證候而進行針灸治療的一種方法,是各種辨證論治的總綱。
疾病的表現儘管極其複雜,但基本上都可用八綱加以歸納。就病位的深淺而言,不在表,就在里;就疾病的性質而言,不是熱證,便是寒證;就邪正的關係而言,不是正虛,就是邪實。而以總的方面劃分疾病的類別,又不外乎陰證和陽證兩大類。因此,八綱證治就是把疾病分為表證和里證、寒證和熱證、虛證和實證、陰證和陽證四對綱領,用以指導臨床治療。在八綱中,其他大綱又可以用陰陽兩綱加以概括,即表證、熱證、實證為陽證,里證、寒證、虛證為陰證。
(一)陰陽證治
陰陽是指病證的類別而言,大的方面可概括整個疾病,小的方面可表示一個徵候,為八綱證治的總綱。
一般而論,凡不及的、衰退的、低下的、抑制的,以及里證、寒證、虛證屬陰證的範疇;而太過的、旺盛的、亢進的、興奮的,以及表證、熱證、實證屬陽證的範疇。在臨床上,陰證習慣上指虛寒證,陽證習慣上指實熱證。
《靈樞·根結》篇說:「用針之要,在於知調陰與陽。」陰證治宜溫中、散寒、補虛,針灸並用,重用灸法,針則深而久留,用補法。陽證治宜解表、清熱、瀉實,用瀉法,淺刺疾出或點刺出血。如果陰證轉為陽證,表明病情有好轉的趨勢,陽證轉為陰證,提示病情有加重的傾向。
(二)表裡證治
表裡指病變部位的內外、深淺和病情傳變、轉化的趨勢而言。《素問·刺要論篇》說:「病有浮沉,刺有淺深。」說明辨別疾病的表裡,直接關係到針刺的深淺和留針時間的長短。
疾病在經絡、皮肉者屬表,六淫之邪侵犯體表,癥狀反映在外的稱為表證,多為外感病初期;一般發病較急,病位較淺,病勢較輕,病程較短。疾病在臟腑、筋骨者屬里,病邪侵入體內,波及臟腑,癥狀表現在內的稱為里證;一般發病較慢,病位較深,病勢較重,病程較長。外感、內傷均可產生里證。在外感,或為表邪入里,或為外邪直中於里;在內傷,或為情志、飲食、勞倦所傷,或為外感病雖愈,而氣血已傷所致。
表證治宜通經活絡、疏散表邪,常取大椎、合谷、曲地、外關、列缺、風池、風門、肺俞等穴。根據表寒、表熱、表虛、表實的不同,決定針灸措施和補瀉手法。表熱、表實者,針用瀉法,淺刺疾出,以清熱解表、祛邪瀉實。表寒、表虛者,針灸並用,補瀉兼施,表寒者留外,表虛者多灸,以散寒解表、固表補虛。
里證治直通調臟腑、行氣活血,常取中脘、天樞、大橫、支溝、豐隆、氣海、關元、足三里、三陰交、上巨虛、下巨虛等穴。根據里寒、里熱、里虛、里實的不同,決定針灸措施和補瀉手法。里實、里熱證,深刺瀉法,以清熱瀉火、通調腑氣;里虛、里寒證,針灸並用,里虛者輕刺,補法,重用灸法;里寒證深刺久留,補瀉兼施,以溫中散寒。
(三)寒效證治
寒熱是指疾病的性質而言。寒證是陰氣過盛或陽氣不足,無力抵禦陰邪而導致的病任。病位有在表者,也有在里者;病情有屬虛者,也有屬實者。外感、內傷均可致病,在外感為感受寒邪(寒邪或侵襲於表,或入侵於里),在內傷為陽虛陰寒內盛。熱證是陽氣過盛或陰氣不足而導致的病證,有表熱(見於外感)、里熱(外感、內傷俱見)、虛熱、實熱之分。一般多指實證。
根據「治寒以熱」、「寒者留之」的原則,寒證治宜溫通經絡、助陽散寒,針灸並用,補瀉兼施。對於寒邪在表、留於經絡、肌膚疼痛或麻木者,艾灸最為適宜,也可以用皮膚針叩刺或加拔火罐。對於寒邪在里、凝滯臟腑者,因陽虛寒甚,難以得氣,針刺宜深,並久留針,以候其氣,陽氣得復,寒邪乃散。溫針之法尤為適宜,使溫熱之感隨外體直達深層,溫經散寒。如脾胃虛寒者,取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陰交等穴,針灸並用,針刺宜補,重用灸法,以溫中補虛、助陽散寒,亦可施行「燒山火」法。
本著「熱則疾之」的治療原則,熱證應淺刺疾出,可不留針。例如,熱邪在表的風熱感冒,常取陽經腦穴大椎、曲池、合谷、外關等清熱解表,可淺刺不留針。若伴咽喉腫痛者,可加少商、魚際點刺出血。熱閉清竅,症見高熱抽搐、神昏諺語,常取水溝、十宣、十二井穴、大推、合谷、太沖等急刺、重刺或點刺出血,以清瀉熱毒、醒腦開竅。熱邪在里(陰有陽疾),症見「四大」(大熱、大汗、大渴、脈洪大)以及大便秘結、小便短赤,常取合谷、曲地、支溝、豐隆、足三里、上巨虛、下巨虛,以清瀉里熱、通調腑氣。里熱證因熱邪深伏,也可以深刺留針,並可施以「透天涼」法。虛熱證可多針少灸,平補平瀉。
(四)虛實證治
虛實指機體正氣的盛衰和病邪的消長。《素問·通評虛實論篇》說:「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可見,「虛」為正氣不足,泛指機體臟腑、經絡、衛氣營血的不足以及陰陽偏衰的一系列病證。「實」為邪氣有餘,或正氣不衰而與病邪抗爭的表現以及陰陽偏盛的一系列病證。
對於虛證,應本著「虛則補之」、「陷下則灸之」的治療原則。陽氣虛者,針灸並用,針用補法,重灸,以益氣養血、鼓舞正氣、強壯臟腑和經絡的功能,常用腧穴有氣海、關元、神闕、百會、大推、足三里、三陰交、血海、大溪、膏盲以及特定穴中的原穴、背俞穴等。陰虛火旺者,一般多針少灸,平補平瀉。
對於實證,在正氣不虛的情況下應本著「實則瀉之」、「宛陳則除之」的治療原則,針用瀉法或點刺出血,以瀉實祛邪、鎮驚寧神、消腫止痛。常用腧有水溝、十宣、十二井穴、合谷、太沖、曲澤、委中以及持走穴中的募穴、郄穴、下合穴等。
二、臟腑證治
臟腑證治是以臟腑學說為基礎,將四診所獲得的證候和體征進行綜合分析,從而對病變所有在的臟腑部位、性質以及正邪的盛衰作出診斷,進行治療的一種辨證論治方法。
由於十二經脈隸屬於六臟六腑,經脈與臟腑之間,在生理上密切相連,病理上息息相關。 所以,《靈樞·經脈》篇關於十二經脈的病候中,相應臟腑病證佔有一定的比例。
(-)肺病證治
1.風寒束肺 惡寒重,發熱輕,頭痛,全身酸痛,無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痰涎清稀,苔薄白,脈浮緊。多見於風寒感冒及現代醫學的急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等。根據病因、病性確立治療大法和施術原則,即祛風散寒、宣肺解表。針用瀉法(體虛者平補平瀉),寒邪較重者加灸。按照涉及臟腑、經絡、證情的標本緩急選穴處方,即取手太陰經和相表裡的手陽明經以及足太陽經穴為主,如中府、太淵、列缺、合谷、曲池、風門、肺俞、大椎等。
2.熱邪壅肺 發熱重,惡寒輕,有汗,口渴,鼻干或流黃涕,鼻(血丑)擔,咽喉腫痛,咳痰黃稠,大便秘結,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浮數。多見於風熱感冒及現代醫學的急慢性(支)氣管炎、肺炎、肺膿瘍、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繼發感染等。治宜祛風清熱,宣肺解表。針用瀉法,並可點刺出血。取手太陰經及手足陽明經腧穴為主,如中府、尺澤、魚際、少商、合谷、曲池、外關、大推、內庭等。
3.痰濕阻肺 咳嗽氣喘,胸隔滿悶,喉中痰鳴,不得安卧,咳痰甚多,色白而粘,苔膩,脈滑。多見於現代醫學的支氣管擴張、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病變主要涉及肺脾兩臟,證屬本虛標實(脾虛肺實)。治宜肅肺降氣,除濕化痰。熱痰針用瀉法,寒痰平補平瀉並可加灸。取手足太陰、足陽明經穴和相應背俞穴,如中府、太淵、尺澤、列缺、太白、三陰交、豐隆、足三里、肺俞、脾俞等。
4.肺氣不足 咳喘無力,少氣懶言,氣短不足以息,聲音低微,面色蒼白,倦怠無力,自汗,舌淡,脈細。多見於現代醫學的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結核、肺心病、支氣管哮喘。治宜補肺調氣,健脾益氣,溫腎納氣。針灸並用,補法。取手足太陰、足少陰、任脈經穴及相應背俞穴,如太淵、三陰交、太溪、膻中、氣海、關元、足三里、肺俞、脾俞、腎俞等。
5.肺陰不足 乾咳無痰或痰少而粘,痰中帶血,咽干喉燥,聲音嘶啞,形體消瘦,五心煩熱,潮熱盜汗,舌紅少津,脈細數。多見於現代醫學的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肺炎恢復期.治宜滋養肺腎之陰,清瀉虛熱。針用平補平瀉。取手太陰經、足少陰經穴和相應背俞穴,如太淵、中府、尺澤、列缺、孔最、魚際、太溪、照海、肺俞、腎俞、膏盲等。
由於肺(經)與大腸(經)相表裡,手少陰經脈上肺,足少陰經脈入肺中,足厥陰經脈上注肺,胃之大絡絡肺,肺經起於中焦,與脾經交會於中府穴,故肺病的證治與大腸、心、肝、腎、脾、胃的關係最為密切。
(二)大腸病證治
l.大腸實證 多因飲食積滯,壅塞腸道而致。症見腹痛拒按,大便秘結或下痢不爽,苔黃膩,脈沉實有力。多見於暴飲暴食、腸腑積熱者。治宜消稅導滯,通調腑氣。針用瀉法。宜取中脘、天樞、足三里、上巨虛、大橫、內關、支溝等。
2. 大腸濕熱 因濕熱下注大腸,氣血壅滯而致。症見腹痛,大便溏滯不爽,色黃昧臭,肛門灼熱,里急後重,下痢膿血,身熱口渴,小便短赤,苔黃膩,脈滑數。如熱結而為腸癰,則腹痛拒按,大便秘結,下肢屈而不伸。多見於現代醫學的急性腸炎、急性痢疾、慢性痢疾急性發作、阿米巴痢疾、急性闌尾炎等。治宜清熱燥濕,理腸導滯。針用瀉法。宜取中脘、天樞、足三里、上巨虛、合谷、曲池等。
3.大腸虛證 多因久泄、久痢而致。症見大便失禁,腹瀉無度,肛門滑脫,腹痛隱隱,喜暖喜按,四肢欠溫,舌淡苔白滑,脈細弱無力。多見於現代醫學慢性腹瀉、慢性痢疾、脫肛等。治宜補氣昇陽,止泄固脫。針灸並用,針用補法,重用灸法。直取氣海、關元、百會、長強、足三里、脾俞、胃俞、大腸俞等。
4.大腸寒證 多因外受寒邪或內傷生冷而致。症見腹痛,腸鳴,泄瀉,苔白膩,脈沉遲。
多見於現代醫學的急性腸炎或慢性腸炎急性發作。治宜溫里散寒,止癌止瀉。針灸並用,針用瀉法。直取中脘、天樞、足三里、上巨虛、大腸俞等。
5.大腸津虧 多由素體陰虛,或熱病耗津、久病傷陰而致。症見大便乾燥,難以排出,數日一行,狀如羊矢,口乾咽燥,舌紅少津,苔黃燥,脈細澀。常見於熱病後期和老年人習慣性便秘。治直滋陰增液,潤燥通便。針用補法或平補平瀉。宜取合谷、足三里、上巨虛、內關、支溝、太溪、照海、大腸俞等。
(三)脾滿證治
l.脾氣虛弱 脾氣虛弱則運化失常,致使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輸布。症見食少納呆,腹脹,腸鳴,便溏或腹瀉,面色蒼白或萎黃,倦怠乏力,少氣懶言,舌淡苔白,脈弱無力。氣虛下陷,則伴久泄、久痢、脫肛、內臟下垂、子宮下垂;氣不攝血,則兼便血、月經過多或崩漏、皮下出血。多見於現代醫學的潰瘍病、慢性胃炎、慢性腸炎、慢性痢疾、胃下垂、胃神經官能症、胃腸功能紊亂、子宮脫垂、功能性子宮出血等。治宜補中益氣。針灸並用,補法。取足太陰、足陽明經穴和相應背俞穴,如太白、三陰交、足三里、脾俞、胃俞等。氣虛下陷者,加氣海、關元、百會,重用灸法;氣不攝血者,加隱白、血海、隔俞,重用灸法。
2.脾陽不足 腹痛綿綿,喜暖喜按,泄瀉清冷,小便不利,白帶清稀,肢體不溫或水腫,舌淡苔白,脈沉遲無力。多見於現代醫學的潰瘍病、慢性胃炎、慢性泄瀉、水腫、白帶過多等。治宜溫運脾陽。針灸並用,補法。取足太陰、足陽明經穴和有關背俞穴為主,如太白、三陰交、足三里、豐隆、關元、脾俞、胃俞、腎俞等。
3. 濕熱困脾 腹脹,納差,厭油,噁心嘔吐,口渴不欲飲,體倦身困,頭重如裹,大便不爽,小便不利, 目黃,身黃,尿黃,苔黃膩,脈德數。多見於現代醫學的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膽囊炎、慢性肝炎等。治宜清熱利濕。用瀉法。取足太陰、足厥陰經穴為主,如太白、商丘、三陰交、陰陵泉、太沖、章門、足三里、陽陵泉等。
與脾相關的骯髒合病主要有脾胃不和、脾腎陽虛、肝木乘脾、心脾兩虛、脾肺合病等。
(四)胃病證治
l會積傷胃 院腹脹滿,疼痛拒按,噁心嘔吐,暖腐吞酸,腹瀉,苔厚膩,脈滑。多見於暴飲暴食、消化不良。治宜消食化積,調理胃腸。用瀉法。取任脈、足陽明經穴和胃的募穴為主,如下脘、中三里、中脘、建里、內關、公孫、內庭等。
2胃寒偏盛 胃脘冷痛,喜暖喜按,嘔吐清水,遇寒則重,得熱則減,苔白滑,脈沉遲弦緊。多見於現代醫學的潰瘍病、慢性胃炎等。治宜溫中散寒。針灸並用,平補平瀉。取足陽明、足太陰經穴和相應俞、募穴,如梁門、足三里、公孫、三陰交、脾俞、胃俞、中脘等。
3.胃熱熾盛 胃脘灼痛,噯腐吞酸,胃中嘈雜,消谷善飢,口渴飲冷,口臭,便秘,牙齦紅腫或出血,舌紅苔黃,脈洪大滑數。多見於現代醫學的糖尿病、口腔粘膜病以及某些傳染病高效期。治宜清瀉胃熱。用瀉法。取手足陽明經穴為主,如合谷、曲池、內庭、足三里、梁門、支溝、中脘、大陵等。
4、胃陰不足 胃脘嘈雜而痛,乾嘔順逆,飢而不食,口乾舌燥,大便干,小便少,舌紅少津,少苔或無苔,脈細數。多見於現代醫學的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胃神經官能症和急性熱病後期。治宜養胃生津。平補平瀉。取手足陽明經穴及胃的募穴為主,如合谷、中脘、梁門、足三里、內關、公孫、廉泉、金津玉液等。
胃的病證除與脾、大小腸密切相關外,也時常受到肝的影響。由於足厥陰肝經挾胃,當肝氣鬱結之時,常常會橫逆犯胃,出現胃痛連及兩脅等癥狀。當以疏肝理氣、和胃止痛為治法。
(五)心(包)病證治
1。心氣不足 面色(白光)白,心悸,氣短,自汗,體倦乏力,勞累後加重,舌淡,苔白,脈弱無力,時見結代,甚則四肢厥冷、大汗不止、神昏虛脫。多見於現代醫學的心臟病、心律不齊、心力衰竭、心神經官能症、休克等。治宜溫通心陽,調和氣血。針灸並用,補法。取手少阻、手厥陰經穴和相應俞、募穴,如神門、通里、內關、膻中、心俞、厥陰俞、足三里等。
2.心血虧虛 面色蒼白,心悸易驚,健忘,失眠或多夢,五心煩熱,盜汗,舌淡或舌紅少律,脈細弱或見結代。多見於現代醫學的貧血、心臟病、神經衰弱、心神經官能症等。治宜益氣養血,寧心安神。平補平瀉。取穴同上,並加太溪、三陰交、脾俞胭俞等。
3。心火亢盛 胸中煩熱,失眠,口渴,口舌生瘡,吐血,鼻(血丑) ,小便赤澀,甚或尿血,或見 肌膚具瘡瘍,舌紅,脈數。多見於現代醫學的舌炎、口腔炎、維生素b2。缺乏症等。治宜瀉熱降火,清心除煩。用瀉法。取手足少陰、手厥陰經腦穴,如陰部、少府、大陵、勞宮、內關、郄門、太溪、照海等。
4.痰蒙心竅 心煩,失眠,心神不寧,神志錯亂,意識不清,如呆如痴,或喜怒無常、語無論次、狂躁不安,甚者神昏、喉中痰鳴,舌紅,苔膩,脈弦滑。多見於癔病、癲狂、中風。治宜豁痰開竅,鎮驚寧神。用瀉法,或三棱針點刺出血。取手少陰、手厥防經穴和督脈穴為主,如神門、少沖、中沖、內關、大陵、間使、水溝、大椎、合谷、太沖、豐隆、十二井等。
5.心脈瘀阻 腦悶,心悸,心絞痛,痛引臂內或左肩胛區,發作時大汗、驚恐、四肢厥冷、口唇膏紫,舌紫黯或有瘀點、瘀斑,脈澀或見結代。
多見於現代醫學的心絞痛、心肌梗死。治宜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用瀉法。取手少陰、手厥陰經腧穴和相應俞、募穴,如神門、陰郄、內關、郄門、膻中、巨闕、心俞、厥陰俞、隔俞等。
由於心(經)與小腸(經)相表裡,已包(經)與三焦(經)相表裡,足太陰經脈注於心,足少陰經脈絡心,足三陰之絡上走心包,足厥陰經脈布膻中,足三陽經別通於心,督脈貫心通腦,手少陰經脈又上肺,故心和心包病的證治與小腸、三焦、肺、脾、肝、腎以及足三陽經、督脈均有關係。
(六)小腸病證治
1.小腸虛寒 小腹冷痛,喜暖喜按,腸鳴泄瀉,小便頻數,舌淡,苔白,脈細弱或沉遲而緊。多見於腹部受寒、消化不良。治宜溫腸散寒,理氣止痛。針灸並用,平補平瀉。取足陽明胃經腧穴(小腸下合於足陽明經)和相應俞、募穴,如足三里、下巨虛、天樞、中脘、關元、脾前、胃俞、小腸俞等。
2.小腸實熱 心煩,口渴,口舌生瘡,小便短赤不爽甚至尿血,前陰刺痛,小腹脹痛,矢氣則舒,舌紅,首黃,脈滑數。多見於現代醫學的舌炎、口腔炎、尿路結石等。治宜清熱降火,通利小便。用瀉法。取手足少陰經輸穴為主,如通里、少府、陰郄、太溪、照海、湧泉、支正、三陰交、關元、下巨虛等。
3.小腸氣滯 多因小腸感受寒涼,氣機凝滯而致。症見小腸突起於臍周或下墜於少腹及陰囊,少腹及陰囊墜脹絞痛,苔白滑,脈沉而弦緊。多見於現代醫學的腸痙攣和疝氣。治宜溫經散寒,理氣止痛。針灸並用,平補平瀉。取任脈、足陽明、足厥陰經腧穴為主,如關元、下巨虛、氣海、太沖、大敦、足三里等。
(七)腎病證治
1.腎陰虧虛 頭暈,目眩,耳鳴,咽干舌燥,牙根鬆動隱痛,五心煩熱,失眠,遺精,月經不調,盜汗,腰腿酸軟,舌紅少苔,脈細數。先天不足或後天精血虧損者,可兼見發育不全、生殖功能低下。在小兒則骨弱、發育遲緩;成人則早衰,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經閉不孕。多見於現代醫學的慢性腎炎、結核病、神經衰弱、月經病、女子不孕、男子不育、久病體虛和發育不良、性神經衰弱等。治宜滋養精血,壯水制火。平補平瀉。取足少陰經腧穴和相應背俞穴為主,如太溪、照海、湧泉、復溜、大赫、腎俞、心俞、關元、三陰交、次( ???) 等。
2.腎陽不足 面色(白光)白,形寒肢冷,遺精,早泄,陽痿,月經不調,腰腿酸軟,大便清薄或滑泄、五更泄,小便清長或遺尿,舌淡,苔白,脈沉遲虛弱。腎不化水者兼見尿少、身腫,腎不納氣者伴有氣短、喘息(呼多吸少,吸氣困難,動則尤甚)。多見於現代醫學的慢性腎炎、久病體虛、性神經衰弱、月經病、慢性腸炎、腸結核、肺氣腫、肺心病等。治宜溫補腎陽,化水納氣。針灸並用,補法。取足少陰、任脈和相應背俞穴為主,如大溪、復溜、大赫、氣海、關元、腎俞、脾俞、三陰交、命門等。
腎(經)與膀跳(經)相表裡,足少陰經脈入肺中,絡心,貫隔;任脈、督脈、沖脈、帶脈均與腎相聯繫;陰維脈、防(足喬)監脈均為足少陰經脈氣所發,故腎病的證治與膀胱、心、肺、肝、牌和奇經八脈的關係甚為密切。
(八)使階病證治
1.膀脫虛寒 小便頻數、清冷,或淋漓不禁、遺尿,或小便不利,水腫,舌淡苔潤,脈沉細。多見於現代醫學的遺尿症、尿瀦留、前列腺肥大等。治宜溫陽化氣,振奮膀眈。針灸並用,補法。 取任脈、足太陽經腧穴為主,如中極、關無、氣海、腎俞、太溪、三陰交等。
2.膀胱濕熱 小便頻數而急,短澀不利, 顏色或赤黃或混濁或見膿血,或夾雜砂石,陰中灼熱而痛,舌紅,苔黃脈數。多見於現代醫學的尿路感染、尿路結石、尿瀦留、前列腺炎等。治宜清熱利濕、通調下焦。用瀉法。取任脈、足太陽、足太陰經腧穴,如中極、關無、委中、委陽、腎俞、膀胱俞、小腸俞、三焦俞、三明交、陰陵泉等。
由於膀胱(經〔與腎(經)相表裡,足少陰經脈絡膀胱;足太陽經別通於心;三焦主決瀆(其下合併太陽之正入絡膀胱);肺為水之上源,主通調水道;脾主運化水濕;小腸分清別濁。故膀胱的證治與腎、肺、脾、心、三焦、小腸的關係甚為密切。
酸甘檢點虛索多因腎氣不足、三焦氣化不利而水濕內停所致。症見肌膚腫脹,腹中脹
(九)三焦病證治
1.三焦虛寒 多因腎氣不足、三焦氣化不利而小濕內停所致。症見肌膚腫脹,腹中脹滿,小便不利或遺尿或失禁,苔白滑,脈沉細而弱。治宜溫通三焦,促進氣化。針灸並用,針用補法。取任脈腧穴和相應背俞穴為主,如氣海、關元、中脘、陽池、太溪、三陰交、腎俞、三焦俞、足三里等。
2 三焦實熱 多由實熱蘊結於里、三焦化氣行水的功能失調,以致水液瀦留體內。臨床多見身熱口渴,氣逆喘促,肌膚腫脹,大便於結,小便不利,苔黃,脈滑數。治宜通利三焦,化濕行水。用瀉法。取任脈、手少陽經喻穴為主,如中脘、中極、水分、石門、陽池、支溝、陰陵泉、委陽、足三里等。
(+)肝膽病證治
1.肝氣鬱結 情志抑鬱,善太息,胸脅脹滿,暖氣不舒,胃痛不欲食,女性伴月經不調、痛經;乳房脹痛,苔薄黃,脈弦。多見於現代醫學的慢性肝炎、慢性膽囊炎、月經不調、神經官能症、更年期綜合征等。治宜疏肝理氣。用瀉法。取足厥陰經喻穴為主,如大沖、行間、章門、期門、內關、陽陵泉、足三里等。
2.肝陽上亢 頭痛,眩暈,目脹,脅肋脹痛,心煩易怒,舌紅,脈弦。多見於現代醫學的高血壓病、神經官能症、更年期綜合征等。治直平肝潛陽。用瀉法。取足厥陰、足少陰經穴和相應背俞穴為主,如太沖、行間、太溪、湧泉、照海、肝俞、腎俞、百會等。
3.肝火上炎 面赤,頭痛,眩暈,目赤腫痛,日苦咽干,心煩易怒,失眠,小便黃赤,甚至咳血、吐(血丑),舌紅,苔黃,脈弦。多見於現代醫學的高血壓病、急性結膜炎、狂躁型精神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等。 治宜瀉肝降火。用瀉法(可行點刺出血)。取穴同上,並加俠溪、太陽、印堂等。
4 肝風內動 輕者頭暈目眩,手足麻木,肢體震顫;重則高熱神昏,四肢抽搐,項背強直,角弓反張,舌體偏斜,舌紅,脈弦。多見於高熱及現代醫學的流腦、乙腦、震顫麻痹等。治宜熄止痙。用瀉法。取足厥陰、督脈腧穴為主,如太沖、行間、水溝、百會、大椎、筋縮、合谷、後溪等。
5.肝脈寒滯 少腹脹滿,引睾而痛,睾丸腫脹下墜,陰囊冷縮,苔白滑,脈沉弦。可見於現代醫學的疝氣`睾丸炎、睾丸結核、陰囊積水等。治宜溫經散寒。針灸並用,針用瀉法。取足厥陰經腧穴為主,如太沖、行間、大敦、急脈、曲泉、關元、三陰交、陽陵泉等。
6.肝血不足 面色無華,頭暈目眩,目乾澀作脹,視物昏花,近視或夜盲,耳鳴,指(趾)麻木,女性月經減少甚至閉經,舌淡少苦,脈弦細。多見於現代醫學的慢性肝炎、貧血、近視、夜盲、月經不調、神經官能症。治宜滋養肝血。用補法。取足三陰經腧穴和相應背俞穴為主,如太沖、曲泉、大溪、照海、三陰交、血海、光明、肝俞、腎俞、足三里等。
7.膽火亢盛 偏頭痛,耳鳴,耳聾,口苦咽干,嘔吐苦水,脅肋疼痛,舌紅,脈弦數。多見於現代醫學的慢性膽囊炎、神經性頭痛、神經性耳鳴耳聾、助間神經痛等。治宜清熱利膽,平降膽火。用瀉法。取足少陽、足厥陰經腧穴為主,如風池、日月、丘墟、陽陵泉、足臨泣、快溪、行間、太沖、期門、外關等。
8.肝膽濕熱 胸脅滿悶,脹痛不舒,目黃,身黃,尿黃,外陰潮濕、瘙癢,男子睾丸腫脹熱痛,女子帶下色黃腥臭,苔黃膩,脈弦數。多見於現代醫學的急性黃疽型肝炎、急性膽囊炎、膽石症等。治宜疏肝利膽,清熱化濕。用瀉法。取足厥陰、足少陽、足太陰經腧穴和相應背俞穴為主,如太沖、行間、章門、期門、日月、陽陵泉、陰陵泉、三陰交、肝俞、膽俞、脾俞、足三里等。
由於肝(經)與膽(經)相表裡,足少陽經脈絡肝,經別與心相通;足少陰經脈貫肝,肝腎同源;足厥明經脈使胃、絡膽、上注肺,故肝膽病的證治與腎、(脾)、胃、肺、心(包)的關係十分密切。
三、氣血證治
氣血證治,就是在分析氣血的一系列病理變化的基礎上,對其所表現的不同證候進行辨證論治的一種方法。
(-)氣病證治
氣的病證一般分虛、實兩大類。「虛」指氣之不足,表現為功能低下或衰退,有氣虛、氣陷之分。「實」指氣的有餘,表現為功能亢進或太過,有氣滯、氣逆之別。
1.氣虛證 此處所言氣虛,系指全身性氣的不足。多由先天不足或後天失養,重病、久病之後元氣耗傷,年老體弱而元氣自衰所致。症見神疲乏力,面色(白光)、頭暈目眩,少氣懶言,自汗出,稍事活動則氣促而喘,舌淡胖嫩有齒痕,脈細弱無力。治宜培元補氣。針灸並用,針用補法。宜取氣海、關元、膻中、肺俞、脾俞、腎俞、足三里等穴。至於各臟腑氣虛的證治,參見臟腑證治有關內容。
2.氣陷證 氣焰即氣虛下陷,總體屬於氣虛證的範疇,但較一般氣虛證為重。致病之因為中氣不足。症見久泄、久痢不休,遺尿、崩漏不止,腹部墜脹,內臟下垂,脫肛,子宮脫垂,舌淡,苔白,脈沉弱無力。應本著「陷下則灸之」的治療原則,針灸並用,外補重灸,以補中益氣、昇陽舉陷。直取百會、神闕、氣海、關元、中脘、脾俞、胃俞、腎俞、足三里等。
由於氣不攝血、失血過多,或氣不斂汗、大汗不止而引起的陽氣暴脫,面色蒼白,四肢逆冷,血壓下降,脈微欲絕的虛脫危象,屬於氣陷重證。治直昇陽固脫,回陽救逆。重炎以上腧穴,並加針素(骨蓼)、水溝、會陰三穴以醒腦通陽。
3.氣滯證 氣滯指機體某一部位的氣機阻滯,運行不暢(通常以肝、肺、脾胃的氣滯為主),屬實證範疇。症見局部脹悶而痛(脹勝於痛),痛無定處,噯氣嘔逆,善嘆息,女子則乳房脹痛、月經失調,苔薄黃,脈弦或澀。清志不舒則癥狀加重,噯氣、矢氣後則癥狀減輕。治宜通經活絡,行氣止痛。用瀉法。直取中脘、膻中、合谷、太沖、期門、支溝、陽陵泉、足三里、上巨虛、下巨虎等。
4.氣逆證 在正常的生理情況下,肺胃之氣以下行為順,即肺氣歸元,脾升胃降。如果肺氣上逆,腎不納氣,就會出現氣逆咳喘。如果胃氣不降,反而上逆,就會出現噁心、嘔吐、噯氣、嘔逆等。
肺氣上逆,治宜宣肺調氣,止咳平喘。平補平瀉。直取中府、列缺、太淵、孔最、膻中、肺俞、足三里等。
胄氣上逆,治立理氣和胃,平降沖逆。用瀉法。宜取中院、梁門、內關、膻中、足三里、胃俞、氣沖等。
腎不納氣,治宜補腎培元,溫腎納氣。針灸並用,用補法。宜取氣海、關元、太溪、復溜、命門、三陰交、足三里等。
(二)血病證治
臨床上有關血的病證很多,歸納起來有血虛、血瘀和出血三個方面。
1.血虛證 血虛指全身的血液不足,或由於某種原因導致血對機體某些部位失於濡養而產生的病證。多由生血不足、失血過多,或心、肝、脾三臟對血的調節功能障礙引起。症見面何色萎黃或蒼白無華,眼結膜、口唇、指甲淡白無血色,頭暈目眩,心悸失眠,手足麻木,月經延期不至且量少色淡,舌淡,脈細而無力。治宜補血養血,或益氣生血。針灸並用,針用補法。宜取血海、氣海、膻中、懸鐘、三陰交、足三里、心俞、隔俞、脾俞、肝俞、膏育等。
2.血瘀證 血瘀指機體某部位因外傷、氣滯、寒凝等因素導致血流不暢或局部有瘀血停滯。症見局部腫脹刺痛,痛有定處,拒按,皮下大片青紫或見散在瘀斑,月經前或經期小腹疼痛,經量或多或少,色紫黯夾有血塊;全身性血瘀證候一般多在久病或重病時出現,可見面色黧黑,肌膚甲錯,皮下有出血點,舌紫黯或見瘀點紫斑,脈澀。治宜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初期用瀉法,或以三棱針點刺出血,並施行刺血拔罐術;後期用平補平瀉,促使瘀血消散。宜取血海、隔俞、氣海、膻中、合谷、太沖、阿是穴等。
3.出血證 引起出血的原因很多,除創傷以外,還有氣虛(即氣不攝血)、血熱(即血熱妄行)、陰虛火旺者傷及脈絡以及瘀血內積而阻礙了血液的正常運行。
(l)氣不攝血:多種出血(如吐血、便血、皮下出血、月經過多、崩漏等),血色淡紅,同時兼有神疲乏力、氣短而促、少氣懶言、面色蒼白、舌淡、脈細弱無力等氣虛徵象。治宜補氣攝血。針灸並用,針用補法,重用灸法。穴取氣海、關元、膻中、脾俞、隔俞、足三里、隱白、孔最等。
(2)血熱妄行:多因心、肺、肝、胃的實火傷及脈絡而引起。常見有鼻擔、咳血、吐血、尿血、便血、月經過多、崩漏等,血色鮮紅、量多,兼有發熱、心煩、口渴、大便乾結、小便短赤、舌紅降、脈細數等實熱徵象。治宜清熱,涼血,止血。用瀉法。鼻(血丑)取迎香、上星、印堂、風池、合谷,咳血取中府、尺澤、魚際、孔最、隔俞,吐血取中脘、梁門、內關、隔俞。內庭、足三里,尿血取中極、關元、三陰交、下巨虛、腎俞、膀跳俞,便血取長強、中脘、梁門、孔最、承山,月經過多、崩漏取合谷、太沖、大敦、行間、隔俞等。
(3)陰虛火旺:以肺部的出血(如咳血、咯血、痰中帶血)最為多見,出血量一般不多,同時還伴有咽干口燥、五心煩熱、午後顴紅、失眠多夢、舌紅少津、脈細數等陰虛火旺徵象。治宜養陰,清熱,止血。平補平瀉。宜取中府、魚際、尺澤、太溪、肺俞、青青等。
(4)瘀血內積:多見於月經不調之出血。症見經前或經期小腹刺痛,痛有定處,經色紫黯,夾有血塊,舌紫黯或見瘀點、紫斑,脈澀。治宜活血化瘀。用瀉法。取穴同「血瘀證」。
(三)氣血同病證治
氣屬陽,血屬陰。兩者之間,相互依存,關係密切。氣為血帥,氣能生血,氣能攝血,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血為氣舍,血為氣之母,無形之氣必須依附於有形之血存在於體內,並依賴血的滋養。生理上的密切聯繫,也導致病理上的氣血同病。
1. 氣血兩虛 氣虛日久,傷及陰血,或血虛捐及陽氣。症見氣虛、血虛的共同表現。治宜氣血雙補。針灸並用,針用補法。宜取氣海、血海、膻中、脾俞、胃俞、肝俞、隔俞、懸鐘、足三里等。
2.氣虛血脫 氣虛日久,對血失去了固攝能力,氣虛下陷,血從下溢。證治同出血證之「氣不攝血」。
3.氣隨血脫 各種大出血後,血脫氣無所依。症見大量失血,血壓急降,面色蒼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氣息微弱,甚至昏厥,舌談,脈微欲絕或芤大而散。治宜大補氣血,回陽救逆。針灸並用,針用補法,重用灸法。宜急灸神厥、氣海、關元、百會、足三里,或針素(骨蓼)辟、內關、足三里、三陰交等。
4.氣虛血瘀 氣虛無力推動血之運行,以致氣血瘀滯。症見氣虛證和血瘀證的共同表現。治宜補氣行氣,活血化瘀。針灸並用,平補平瀉。可施行皮膚針局部叩刺出血。宜取氣海、膻中、足三里、合谷、脾俞、胃俞、隔俞、阿是穴等。
5血瘀血虛 由於瘀血阻滯,致新血不生。症見局部紅腫刺痛、拒按,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失眠,舌淡有瘀斑,脈細澀。治宜活血化瘀,祛瘀生新。針灸並用,平補平瀉,可施行皮膚針局部叩刺出血。宜取血海、隔俞、合谷、太沖、足三里、牌俞、肝俞、三陰交、阿是穴等。
6氣滯血瘀 多由清志不暢、肝氣鬱結,或閃挫扭傷而致氣機郁滯、血不流暢。症見氣滯證和血瘀證的共同表現。治宜行氣活血,理氣化瘀。針用瀉法,並施行三棱針點刺出血,或行刺血拔罐術。直取膻中、合谷、太沖、委中、期門、隔俞、阿是穴等。
四、經絡證治
經絡證治是以經絡學說為主要依據的辯證論治方法,主要是根據經絡的循行分布(包括經絡的交接、交叉、交會關係)、屬絡臟腑、聯繫器官、生理功能、病候特點等來確定疾病的經絡歸屬,從而選擇相應的經絡治療方法。與臟腑相比,經絡有深入淺出的循行方式,分布於肢體的一定部位,聯繫一定的組織器官,具有淺行體表的特點。所以,經絡證治多適用於體表部位的肌肉、關節、組織、器官的病變。經絡學說是針灸醫學的理論核心,針灸辨證論治也必須突出強調經絡證治這個核心。
經絡病證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經絡病證包括經絡所屬的臟腑病證在內,合稱「臟腑、經絡病證」;狹義的經絡病證則是指臟腑以外的肌肉、皮毛、筋脈、骨節以及五官九竅的病證,常見的有局部紅、腫、熱、痛(拒按)、抽搐的實性病證和肢冷、麻木、疲軟、癱瘓的虛性病證。
十二經脈作為經絡系統的主體,在經絡證治中起著最為主要的作用。現分經絡辨證和按經論治兩部分敘述之。
(-)經絡辯證
《靈樞·衛氣》篇說:「能別陰陽十二經者,知病之所生。候虛實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靈樞·官能》篇說:「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溫,何經所在。」《靈樞·經脈》篇將各種不同的病候按十二經脈系統予以分類,這是經絡辨證在《內經》中的最早體現。《傷寒論》關於六經辨證的學說又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了《內經》的學術思想。《標幽賦》云:「既論臟腑虛實,須向經尋。」明代張三錫《經絡考》說:「臟腑陰陽,各有其經,四肢筋骨,各有其主,明其部以定經。」圍繞經絡這個核心進行辨證,複雜的徵候即有所歸屬。還可以有的放矢地指導循經取穴,選擇歸經藥物,而大大增強治病效果。
1.辯證歸經 辯證歸經是以臨床證候表現為主要依據的歸經形式,主要是根據《靈樞·經脈》篇所載十二經脈病候(即「是動病」,「所生病」)予以歸經。
例如,症見「肺脹滿、膨膨而咳,缺盆中痛,甚則交兩手而青瞀」或「咳,上氣,瑞渴,煩心,胸滿,(月需)臂內前廉痛厥,掌中熱」等,就歸入手太陰肺經。症見「(下)齒痛,頸腫……目黃,口乾,(鼻九)(血丑),喉痹,肩前(月需)痛,大指次指痛不用」等,就歸入手陽明大腸經。而舌本強痛歸足太陰脾經,舌干嗌干歸足少陰腎經等。有關原文詳見《靈拒·經脈》篇。
2辨位歸經 辨位歸經是直接按病變部位作為依據的一種歸經形式。清代陳士鐸《洞天奧旨》說:「內有經絡,外有部位,部位者,經絡之外應也。」由於十二經脈在人體的分布既有明確的部位所在,又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所以,根據病痛發生的不同部位來判斷是何經的病證,這在經絡辨證中是至關重要的一環,臨床應用十分普遍。諸如頭痛,根據經脈在頭部的分區而論,前額為陽明之位,側頭為少陽分野,後枕為太陽所在,巔頂為厥所屬。牙痛結合手陽明經入下齒齦,足陽明經入上齒齦而分別歸入手足陽明經。肢體風濕痹痛也可按照經脈的循行分布情況來明辨,如果風寒濕邪侵襲某一經脈,導致該經閉阻不通,則可沿經出現肌肉酸楚冷痛、關節屈伸不利。經脈不通則氣血不行,氣血不至則經脈失養,又可出現肌膚麻木不仁、筋肉痿軟癱瘓。一般而言,局部疾見紅腫、青紫、痙攣、發熱、痛而拒按屬實,寒涼。麻木、痿弱、癱瘓、痛而喜按屬虛。
在某一病變部位有數經分布時,還必須結合其他兼症考慮歸經。諸如脅痛涉及足少陽、足厥陽、足太陰三經,兼有口苦、目黃者歸足少陽膽經;伴心煩、易怒、嘔逆者歸足厥陰肝經;另見脘腹脹滿、大便稀溏獵者歸足太陰脾經。舌體病變涉及手足少陰、足太陰三經,口舌生瘡兼尿赤、尿道灼熱而痛者歸手少陰心經;舌干兼腰膝酸軟、耳鳴者歸足少陰腎經;舌本強痛兼腹脹、納差者歸足太陽脾經。
3.「經絡診察」歸經 「經絡診察」歸經是根據經絡具有診斷疾病的作用而確立的一種歸經方法,包括經絡望診、經穴觸診、經絡電測定和知熱感度測定四種形式。
(1)經絡望診:望診是中醫學四診之首。經絡望診歸經法主要是通過觀察經脈循行部位在色澤、潤燥和組織形態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一系列病理變化來分析是屬於何經的病變。由於體表有病可以通過經絡反映到有關臟腑,而臟腑有病也可以通過經絡反映到體表的相應部位,出現種種特異的、可見的「經絡現象」。例如,上肢內側前緣出現「紅線」(即皮下出血線)即歸入肺經。往往是呼吸道病變的反應;下肢內側後緣出現脫毛,就歸入腎經,提示泌尿生殖系統病變;上肢外側上緣或下緣出現丘疹、水泡或瘡癤,則分別歸入大腸經或小腸經,往往表明腸道病變,多見於腸梗阻的患者。古代醫家常常按瘡瘍癰癤的發生部位歸經論治,不但可以提高治療效果,而且對判斷預後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故《扁鵲心書》中說:「昔人望而知病者,不過熟其經絡故也。」
(2)經穴觸診:經穴觸診又稱「經穴按壓」、「經穴切診」,是根據內臟有病會通過經脈的傳導,在體表出現各種不同的病理反應區或反應點的原理,在一定的經絡循行部位或有關腧穴上進行觸捫、按壓,尋找和體驗各種陽性反應,從而判斷病在何經。正如《類經》所說:「臟腑在內,經絡在外,臟腑為里,經絡為表……故可按之以察周身之病。」結合針灸臨床,可分為循經按壓和穴位按壓兩個方面。
① 循經按壓:《靈摳·刺節真邪》篇說:「用針者,必先察其經絡之實虛,切而循之,按而彈之,視其應動者,乃後取之而下之。」提出了一個循經按壓而尋找異常反應的問題。循經按壓的方法,一般用拇指指腹沿經脈路線輕輕滑動,進行爪切、捫按,或用拇、食兩指沿經輕輕撮捏,以探索肌膚淺層的異常反應。對肌肉豐滿厚實部分稍用力,通過按壓、揉動以探索肌肉深層的異常變化。
循經按壓所得的異常反應,可有循經疼痛(酸痛、抽痛、壓痛)、敏感、麻木、寒涼、灼熱或腫塊、結節、條索狀反應物等。《素問·刺腰痛篇順記:「循之累累然」(結節狀物)、「痛如小錘居其中」(腫塊),《素問·骨空論篇》所記:「堅痛如筋者」(條索狀物),均屬此類。不同性質的疾病,有著不同形式的陽性反應。陽性反應物在何經,即可判定為何經的病變。
②穴位按壓。根相·百病始生》篇說:「察其所痛,以知其應。」穴位按壓所得的異常反應,有壓痛、敏感、麻木、遲鈍。舒適或皮下組織隆起、結節、鬆軟、凹陷等。《索問·刺腰痛篇》所說:「在部中結絡如黍米」,就是穴位處有給節出現的病理反應。上述種種病理反應,尤其在特定穴主體現最為明顯。例如,腹募、背俞穴出現壓痛、過敏、遲鈍或有舒適感,常提示相應臟腑的病變,即可歸入相應經脈。中府穴壓痛,提示肺經的病變;巨肌膻中過敏或遲鈍,可判為心經、心包經的病變;腎俞穴下按之空軟,表明腎和腎經虛弱;傍脫俞穴下有結節、隆起,可視為膀脫經病變,多為膀跳結石;三明交穴壓痛,病變在足三陰經,多見於月經不調、浦經等婦科疾患;陽陵泉穴下出現條索狀物,可提示肝。膽兩經的病變調尾炎患者常在足三里與上巨虛之間的闌尾穴處有壓痛,病歸手足陽明經。
(3)經絡電測定:經絡電測定是利用經絡測定儀探測經絡、航穴皮膚導電量(或電阻值)的變化來分析臟腑、經絡病變的一種診斷方法。後來演變為在經絡。腦穴的皮膚上觀察引出的電流(或電位)變化,來判斷受病臟腑、經絡氣血的盛衰虛實。
科學實驗證明,人體皮膚表面存在著導電量較高(電阻值較低)的「良導點」,或高電位的「活動點」。這些點的分布,大體上與經穴的分布相一致。皮膚的良導現象,是經絡通路的表現,經穴的電位變化是經絡活動的反映。在病理情況下,臟腑、經絡氣血失去平衡,這些點的導電量或電位值也會發生相應變化,這對於珍察臟腑<經絡病變邵逸保龕佳治療脈穴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測定時一般首選各經原穴或並穴(指趾畸形或四肢缺如者改用背俞穴),從測定的結果中來分析臟腑、經絡的虛實狀況。正常情況下,十二經之間或合經左右兩側的電阻值是接近平衡的(約在5萬~10萬歐姆之間),一經大於或小於他經2萬歐姆以上,或本經左右相差2萬歐姆以上即是病態。如果某些經穴的導電量高於其他經穴導電量平均值的1/3時,稱為「高數」,其中的最高數常提示實性病變之所在;如果某些經穴的導電量低於其他經穴導電量平均值的1/3時,稱為「低數」,其中的最低歐往往是應性病變之所在;如果左右兩側同名經穴的導電量或電阻值相差在。三倍以上者,即表承該經脈存在左右失衡的病變。儀)知熱感度測定: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左右兩側同一經穴對灼熱的感知程度大致相同。如果差異較大,便說明該經脈氣血失去平衡。測定時,一般首選各經的井穴(足少阻腎經以內至陰穴取代源泉穴,指趾畸形或缺如時改用原穴或背俞穴人以點燃的線香或點狀發熱的電熱器(也可採用特製的自動計數電熱器)接近經穴部位的皮膚。同時可均勻地上下或左右小幅度移動。記下該穴感知灼熱所用的時間和移動次數,以便左右對比(或不同經脈的同類特定穴對比),從中找出差距,以確定病變的臟腑、經脈。通過測定,凡數據相差1藉以上者為病態,偏高者(時間長、超過正常值的1/2以上)為功能減距鐵反應;偏低者(時間短、不足正常值的1/2以上)為功能亢進、屬實。
現今針灸臨床上,已將知熱感度測定法演變為對穴位溫度的測量,即用特製的探穴測溫儀測定各經並穴的溫差(或左右對稱並穴、背俞穴的溫差)。
研究表明,健康人與疾病患者井穴、背俞穴的溫度均有顯著的差異,而井穴的溫度比背俞穴的溫差出現的頻率高而且明顯。因此,測定對稱並穴的溫差對判斷臟腑、經脈的失衡比起背俞穴更具有重要意義。知熱感覺屬於知覺神經的反應,測定知熱感度是患者的主觀反應,誤差在所難免。而皮膚溫度屬於自主神經支配,測定結果是客觀的。因此,用敏感的穴位測溫儀測量穴位的溫差來判斷經絡失衡的情況,是更為理想可靠的方法。
(二)按經論治
十二經脈的徵候表現,可分為經脈所屬臟腑的病變、經脈循行所過部位的病變和相應組胡器官病變三個方面。各經的這些病變即是本經腦穴主治作用的適應範圍。現結合《靈樞·經脈》篇、吸樞·邪氣臟腑病形》篇和《素問·臟氣法時論篇》的有關記載,對十二經脈的證治綜合、歸納如下。
1。手太陰肺經證治 咳嗽,氣短,喘息,胸部脹悶,鼻塞,咽痛,惡寒發熱,汗出惡風,小便頻數但量少,上肢內側前緣沿經酸楚疼痛、麻木。治宜宣肺調氣,通經活絡。虛補實瀉,寒甚加灸。以本經取穴為主,配以手陽明、足太陽經穴,如中府、太淵、列缺、尺澤、孔最、少商、合谷、曲池、迎香、偏歷、風門、肺俞、膻中、大椎等。
2.手陽明大腸經證治 手三陽經證候以經脈循行所過部位病變和相應組織器官病證為主。手陽明經症見上肢外側前緣沿經酸楚、疼痛、麻木,上肢酸軟無力、活動受限、肌肉萎縮、癱瘓失用,預腫,肩痛,鼻塞,流涕,鼻(血丑)檢,下齒疼痛,咽喉腫痛,面痛,面癱,面痙攣,腹痛,腸鳴,泄瀉,下痢,痔瘡,便秘等。治直通經活絡,調理腸道。虛補實瀉,寒甚加灸。以本經取穴為主,配以手太陰、足陽明經穴,如合谷、曲地、三間、肩(骨禺)服、手三里、迎香、列缺、孔最、足三里、天樞、上巨虛、中脘、大腸俞等。
3.足陽明胃經證治 胃脘脹痛,食慾減退,嘔吐,腹痛,腸鳴,泄瀉,痢疾,便秘,發熱,下肢外側前緣沿經酸楚、疼痛、麻木,下肢酸軟無力、活動受限、肌肉萎縮、癱瘓失用,頸腫,咽喉疼痛,上齒疼痛,鼻病,目疾,面痛,面癱,面痙攣,前額疼痛等。治宜調理胃腸,通經活絡。虛補實瀉,寒甚加灸。以本經取穴為主,配以足太陽經穴及本腑的募穴、背俞穴,如足三里、上巨虛、下巨虛、豐隆、內庭、梁丘、天樞、梁門、地倉、頰車、下關、四白、頭維、公孫、大橫、三陰交、合谷、中脘、胃俞等。
4.足太陰脾經證治 脘腹脹滿,泄瀉,食欲不振,黃疸,水腫,身重乏力,月經不調,崩漏,下肢內側前緣沿經酸楚、疼痛、麻木,舌根強直。治宜健牌和胃,通經活絡。虛補實瀉,寒甚加灸。以本經取穴為主,配以足陽明經穴及本髒的募穴、背俞穴,如太白、隱白、公孫、三陰交、地機、血海、陰陵泉、大橫、梁門、水道、豐隆、足三里、章門、脾俞等。
5.手少陰心經證治 胸痛,心悸,心痛,心煩,失眠,神志失常,咽干,口舌生瘡,上肢內側後緣沿經酸楚、疼痛、麻木,手心熱痛。治宜調理心神,通經活絡。虛補實瀉,寒甚加灸。以本經和手厥陰經穴為主,配以本髒的募穴、背俞穴,如神門、通里、陰郄、少府、少海、大陵、內關、間使、郄門、巨闕、膻中、心俞、厥陰俞等。
6.手太陽小腸經證治 上肢外側後緣沿經酸楚、疼痛、麻木,肩胛痛,咽喉疼痛,頰腫,目黃,耳鳴,耳聾,少腹疼痛,腸鳴,泄瀉,小便短赤。治宜通經活絡,調理肺腑。虛補實瀉,寒甚加灸。以本經取穴為主,配以足陽明經穴和本腑的募穴、背俞穴,如後溪、腕骨、小海、肩貞、天宗、顴(骨蓼)、聽宮、足三里、下巨虛、中脘、關元、小腸俞等。
7.足太陽膀批經證治 遺尿,小便不利,小腹脹滿,神態失常,各種臟腑病、五官病證,下肢後緣沿經酸楚、疼痛、麻木,項背、腰骶部疼痛,惡寒,發熱,後枕部頭痛。治宜調理膀胱,通經活絡。虛補實瀉,寒甚加灸。以本經取穴為主,配以本腑募穴,如天柱、大抒、風門、諸背俞穴、次(骨蓼)、秩邊、殷門、委中,委陽、承山、崑崙、申脈、京骨。中極、關無、太溪、三陰交等。
8.足少陰腎經證治 本經病變以虛證為主。症見遺尿,小便不利,遺精,陽痿,月經調,男子不育,女子不孕,虛端,咳血,失眠,多夢,下肢內側後緣沿經酸楚、疼痛、麻木,腰痛。足心熱,咽於喉燥,近視,視物昏花,耳鳴,耳聾。治宜補腎培元,通經活絡。針灸並用,多用補法。以本經取穴為主,配以任脈、足太陽經穴,如太溪、復溜、照海、湧泉、大赫、腎俞、次(骨蓼)、秩邊、命門、氣海、關兀、三陰交等。
9.手厥陰心包經證治 除經脈病為沿上肢內側正中教楚、疼痛、麻木外,其餘均同手少明心經證治。
10.手少陽三焦經證治 上肢外側正中沿經酸楚、疼痛;麻木,肩、頸、耳後疼痛,耳鳴,耳聾,偏頭痛,咽喉疼痛,腹脹,水腫,遺尿,小便不利。治宜通經活絡,疏調三焦。虛補實瀉,寒甚加灸。以本經取穴為主,配以足少陽、足太陰經穴及本腑的募穴、背俞穴、下合穴,如陽池、中渚、外關、支溝、翳風、角孫、耳門、風池、陽陵泉、足臨泣、三陰交、陰陵、石門、三焦俞、委陽等。
11.足少陽膽經證治 黃疸,日苦,目黃,身黃,尿黃,驚恐,失眠,下肢外側正中沿經酸楚、疼痛、麻木,脅肋疼痛,偏頭痛,目疾,耳鳴,耳聾。治宜流脈利膽,通經活絡。虛補實瀉,寒甚加灸。以本經取穴為主,配以手少陽、足厥陰經穴,如丘墟、俠溪、足臨泣、懸鐘、光明、陽陵泉、風市、環跳、日月、率谷、風地、聽會、支溝、外關、期門、太沖、肝俞、膽俞等。
12足厥陰肝經證治 脅肋脹痛,黃疸,日苦,食慾減退、噴氣嘔逆,心煩易怒,下肢內側正中酸楚、疼痛、麻木,疝氣,面癱,頭暈目眩,頭頂痛,近視,夜盲。視物昏花,目赤腫痛。治宜疏肝理氣,通經活絡。虛補實瀉,寒甚加灸。以本經取穴為主,配以足少陽、足少明經穴,如太沖、行間、大敦、曲泉、章門、期門、俠溪、陽陵泉、光明、風池、日月。太溪、復溜、湧泉、足三里、百會、肝俞等。
第四節針灸配穴處方
針灸配穴處方是在分析病因病機、明確辨證立法的基礎上,選擇適當的腧穴和刺灸、補瀉方法組合而成的,是針灸治病的關鍵步驟。腧穴的選取是否恰當,處方的組成是否合理,直接關係到治療效果。故針灸配穴處方必須在中醫學基本理論和針灸治療原則的指導下,根據經脈的循行分布、交叉交會和腧穴的分布、功能及特異性,結合疾病涉及的臟腑、病情的標本緩急進行嚴密組合。做到有法有方,配穴精練,酌情加減,靈活多變。從臨床實際情況需要出發,擇優選用一種或多種配穴方法組成處方。
一、選穴原則
選穴原則是指選取腧穴的基本法則,它是配穴的基礎、前提和先決條件。一般有局部近取、鄰近選穴、循經遠取和辯證選穴四種選穴方法。
(-)局部近取
局部近取的選穴原則即圍繞病痛所在的肢體、臟腑、組織、器官就近取穴。
這是根據每一個腧穴都能治療局部病證這一作用,制定的一種基本選穴方法,體現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規律。多用於治療病變部位比較明確、比較局限的病證以及某些器質性病變。例如,頭痛選百會或太陽,鼻病選素(骨蓼)勝或迎香,面癱選頰車或地倉,脫肛選會陰或長強等。此法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應作為選穴的主要依據,尤其對那些針感不明顯的患者,從加強高部的刺激作用來看,更加適宜。例如,臨床上對各種關節疼痛、痿證以及扭傷、皮膚病證、腱鞘囊腫、甲狀腺腫大等在局部選穴,用圍刺法施針,其療效就比較理想。
《二》鄰近選穴
鄰近選穴就是在距離病變部位比較接近的範圍內選穴。例如,目疾、耳病取風池,牙痛取太陽或上關,鼻病取上星或通天,痔瘡取次(骨蓼)回或秩邊等。
(三)循經近取
循經遠取即在距離病變部位較遠的部位選穴,《內經》中稱之為「遠道刺」。這種選穴方法緊密結合經脈的循行,體現了「經脈所通,主治所及」的治療規律。特別適用於在四肢肘膝關節以下選穴,用於治療頭面、五官、軀幹、內臟病證,在針灸臨床上應用十分廣泛。《靈樞·終始》篇說:「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頭者取之足,病在足者取之(月國)」即是此類。
在具體選穴方面,屬上病下取者,如前額疼痛選內庭,虛火牙痛取源泉,口眼歪斜取太沖,痔瘡、便血取承山以及「四總穴歌」等。屬於下病上取者,如距小腿關節扭傷針陽池,子宮垂灸百會,下肢疾痹取次(骨蓼)聯,腰骶疼痛刺齦交等。《傷寒論》第325條「少陰病,下利……當溫其上。」也是少陰病虛寒下痢上取百會穴灸治的實例。
以上局部近取、鄰近選穴和循經遠取都是以病痛部位作為依據的分部選穴法。臨床應用時,既可以按照經絡的聯繫選取十四經穴,也可以根據各種陽性反應點選取經外奇穴或阿是穴。
(四)辯證選穴
臨床上有許多病證,如發熱、昏迷、虛脫、癲狂、失眠、健忘、嗜睡、多夢、高血壓、月經不調等屬於全身性病證,因無法辨位,不能應用上述分部選穴的方法。此時,就必須根據病證的性質,進行辯證分析,將病證歸屬於某一臟腑或經脈,然後按經選穴。例如,失眠若屬心腎不交者,歸心、腎兩經,在心、腎兩經選穴;屬心膽氣虛者又歸心、膽兩經,則在心、膽兩經選穴;若屬肝胃不和者則歸肝、胃兩經,也就在肝、胃兩經選穴。再如月經不調,若因肝氣鬱結引起者,歸月肝經,在肝經、任脈選穴;若因脾氣虛弱引起者,歸屬脾經,在牌經、任脈選穴。
對於個別突出的癥狀,也可以結合臨床經驗而選穴。例如,發熱者選大椎或曲池,痰多者選豐隆或中脘,貧血者選隔俞或足三里,低血壓者選素(骨蓼)田或內關等均是。由於這種選穴法都是長期臨床經驗的結晶,療效較高,因此人們又將其稱為經驗用穴。
現將臨床常見癥狀的對證選穴舉例列表1-1如下。
表l-1常見癥狀對證選穴舉例
症 狀 選 穴
症 狀 選 穴
發 熱 大椎、曲池、合谷、外關
驚 厥 水溝 承漿、合谷、太沖、筋縮、陽陵泉
昏 迷 水溝、十宣、十二井穴、湧泉
泄 瀉 關元、天樞、足三里、上巨虛、下巨虛
便 秘 內關、支溝 天樞、足三里
脫 肛 氣海、百會、長強、足三里
症 狀 選 穴
症 狀 選 穴
虛 脫 氣海、關元、神闕、百會、足三里
咳 嗽 列缺、身柱、 肺俞、大淵
氣 喘 天突、膻中、 肺俞、定喘
痰 多 中脘、豐隆、足三里
多 汗 合谷、 復溜
盜 汗 陰郄、後溪、照海
頭 暈 百會、太陽、太沖、風池
失眠、多夢 內關、神 、太溪、心俞、
腎俞、三陰交
心 悸 內關、陰郄、郄門
心 痛 內關、中脘、足三里
胃 痛 中脘、梁丘、足三里、胃俞
噁心、嘔吐 內關、中脘、足三里
呃 逆 內關、中脘、天突、膻中、翳風、
足三里、膈俞
黃 疸 至陽、太沖、陽 泉、足三里
膽 絞 痛 日月、太沖、陽 泉、膽 穴
腹脹、腹痛 中脘、內關、公孫、足三里、
上巨虛、下巨虛
遺 尿 關元、三陰交、俞、足三里
尿 閉 中極、三陰交、合谷、陰陵泉
腎 絞 痛 京門 、水泉、 腎俞、三陰交
痛 經 關元、地機、三陰交、足三里
胸悶、胸痛 內關、郄門 膻中
脅 痛 支溝 陰 泉、大包、章門
項 強 大椎、天柱、後溪、崑崙
皮膚 騷癢 血海、曲池、合太沖、三陰交、風市
目赤 腫痛 印堂、攢竹、絲竹空、太陽、行間
鼻塞、流涕 迎香、印堂、上星、通天、風池
耳鳴、耳聾 中渚、外關、足監泣、懸鐘、
風池及耳 圍穴
口 臭 大陵 、勞宮、合谷、
牙 痛 頰車、下關、合谷、
牙關 緊閉 頰車、下關、合谷、水 、承漿
咽喉腫痛 少商、內關、合谷
失 語 廉泉、合谷、啞 、內關、通里
二、配穴方法
配穴,就是在選穴的基礎上,將兩個或兩個以上主治作用類似的腧穴配伍應用。其目的在於加強腧穴之間的協同作用,相輔相成,提高療效。具體配穴方法多種多樣,從大的方面來講,主要有按部配穴和按經配穴兩大類。
(-)按部配穴
按部配穴是結合身體的一定部位進行配穴的一種形式,具體可分上下配穴法、前後配穴法、左右配穴法、三部配穴法等。
1.上下配穴法 上下配穴法在針灸臨床上應用最廣。「上」指上肢或腰部以上,「下」指下肢或腰部以下。將《靈摳·終始》篇所說「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頭者取之足,病在足者取之(月國)」結合在一起綜合應用,就成為上下配穴。例如,風火牙痛,上取合谷,下配內庭;胸腹滿悶,上取內關,下配公孫;頭項強痛,上取大椎,下配崑崙;子宮脫垂,上取百會,下配氣海等。
2前後配穴法 前後配穴法又稱「腹背陰陽配穴法」,是以身體前後部位所在胸穴相互配伍的方法。《內經》中稱「偶刺」。例如,迎風流淚者,前取睛明、承泣,後配風池、翳明;胃脘疼痛者,前取中脘、梁門。後配胃俞、筋縮;咳嗽、氣喘者,前取天突、膻中,後配肺俞、定喘,中風失語者,前取康泉、承漿,後配風府、啞門;脊柱強痛者,前取水溝、齦交,後配脊中、身柱;肛門脫出者,前取氣海、關元,後配長強、次(骨蓼)。凡此種種,均屬於前後配穴法。
3.左右配穴法 由於十二經脈的循行是左右對稱的,有的還具有左右交叉的特點,故《索問·陰陽應象大論篇》又提出了「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的配穴方法。與《靈樞·官針》所記「巨刺」、「繆刺」相類似,故又稱「交經繆刺法」。
經絡在人體,呈左右對稱分布,保持著相對的平衡。在病理情況下,如果一側虛而不足,另一側就顯得實而有餘。反之,如果一側實而有餘,另一側就顯得虛而不足。這就可以用左右配穴法來補虛瀉實。《標幽賦》》云:「交經繆刺,左有病而有畔取。」左右配穴法既可以左右交叉取(左病取右或右病取左),也可以左右對稱取(左右同取)。此法對於治療頭痛、牙痛、風濕痹痛、扭傷以及面癱、半身不遂常有獨到之處。疼痛發作針對側,痿證後期刺健側,以調節左右氣血,促使經絡平衡。左右交叉配穴,多用於治療頭面疾患。如左側面癱,取同側地倉、頰車,配右側合谷、手三里;右側偏頭痛,取同側太陽、頭維,配左側外關、足臨泣。左右對稱配穴法多用於治療內臟疾患,如胃痛取雙側梁門、足三里,咳喘取雙側肺俞、膏盲等。
4.三部配穴法 三部配穴就是在病變的局部、鄰近和遠端同時選穴、配伍成方,臨床應用極為廣泛。例如,眼病以局部的睛明,鄰近的風地,遠端的光明相配;失語以刻下的廉泉,項部的啞門,上肢的通里相配;痔瘡以局部的長強,厭部的次(骨蓼)觸,下肢的承山相配;肩周炎以局部的肩(骨禺),鄰近的曲地,遠端的陽陵泉相配;肝病以肝區的期門,背部的肝俞,遠端的太沖相配;胃病以腹部的中脘、梁門,背部的胃俞,四肢的內關、足三里相配等。
(二)按經配穴
按經配穴即按經脈的理論和經脈之間的聯繫配穴,常見的有本經配穴法、表裡經配穴法、同名經配穴法、子母經配穴法、交會經配穴法五種方法。
1.本經配穴法 當某一臟腑、經脈發生病變而未涉及其它臟腑、經脈時。即遵循「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的治療法則,選取本臟腑、經脈的腧穴配伍成方。例如肺病咳嗽,以中府、列缺、太淵、尺澤相配;少陽頭痛,以率谷、風池、足臨泣、足竅陰相配等。
2.表裡經配穴法 表裡經配穴法是以臟腑、經脈的陰陽表裡關係為依據的配穴方法,是根據《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也即《難經·六十七難》所言:「陰病引陽,陽病引陰。」)的理論制定的。具體方法是某一臟腑、經脈有病,除選取本經腧穴以外,同時配以表裡經有關腧穴。例如,心絞痛以內關配外關(可採取透穴形式),肝病以期門、太沖配陽陵泉,胃痛以梁門、足三里配公孫,遺尿以委中、腎俞配太溪等。《靈樞·五邪》篇所記「邪在腎則病骨痛……取之湧泉、崑崙。」也是病邪在腎,而以足少陰經和足太陽經腧穴配伍應用的實例。
3.同名經配穴法 同名經配穴法是在同名經「同氣相通」的理論指導下,以手足同名經腧穴相配。例如,牙痛、面癱、陽明頭痛取手陽明的合谷配足陽明經的內庭,落枕、急性腰扭傷、太陽頭痛取手太陽經的後溪配足太陽經的崑崙,偏頭痛、胸脅痛以手少陽經的支溝配足少陽經的陽陵泉等。
4.子母經配穴法 子母經配穴法是參照六臟六腑、十二經脈的五行屬性,根據「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的治療原則制定的配穴方法。例如,虛勞咳嗽症見體弱贏瘦者,除取手太陽肺經腧穴及肺的背俞穴外,根據土生金、虛則補其母經的原理,另配以足太陰牌經、足陽明胃經腧穴及背俞穴,如血海、三陰交、足三里、脾俞、胃俞,以培土生金;若更伴有陰虛火旺者,則根據金生水、實則瀉其子經的原理,另配以足少陰腎經的太溪、復溜、照海、湧泉等穴,以滋陰降火、補水潤肺。
5.交會經配穴法 交會經配穴法即按經脈的交叉、交會情況來配穴。某一病變部位有數條經脈交會或某一病證與數條交會經脈有關,都可按此法配穴。
例如,前額和偏頭部位有胃經與膽經交會,那麼偏正頭痛可取頭維、陽白、率谷、解溪、足臨泣;髀樞部有足太陽。足少陽交會,故髀樞部疼痛可取環跳配秩邊、承扶、陽陵泉、承山;泌尿、生殖系疾患和婦科病,多與任脈、沖脈以及足三陰經病理變化相關,故常取氣海、關元、中極配太沖、太溪、三陰交治之。
三、處方的組成
處方的組成就是選穴、配穴、針灸措施和補瀉方法的結合。。在針灸處方中,有主穴(即起主導作用的腧穴)、有輔穴(即起輔助作用的腧穴)對每一個腧穴都要標明是一側,還是雙側;是左側,還是右側。是用針法,還是用灸法;是用補法,還是用瀉法。針法又有三棱針、皮膚針、電針、穴位注射等的不同。灸法也有艾條灸、艾炷灸、溫和灸、隔物灸、瘢痕灸的區別。此外,對每個腧穴的針刺深淺,總體留針時間,刺血療法的出血量要求;艾炷灸的方法及壯數;電針的波型選擇及穴位注射的藥物劑量等,均應在針灸處方中明確表示出來。現將針灸臨床中慣用的處方符號列表12如下。
表1-2針灸處方符號
在針灸處方中,上述符號應直接寫在腧穴後面。例如,合谷⊥(瀉法)、足三里t(補法)、少商↓(點刺出血)、曲池↑(溫針灸)、關元△5;(艾炷灸5壯)、三陽交tx(補法、艾條灸)、腎俞│〇(平補平瀉、加拔罐)、阿是穴↓〇(三校針刺血、拔罐)等。
四、特定穴的臨床應用
機體有病,可能會在特定腧穴上出現各種不同的病理反應,而刺灸這些腧穴,往往會收到一般腧穴所達不到的效果。持走穴分為五輸穴、原穴、絡穴、俞穴、募穴、下合穴、郄穴、八會穴、八脈交會穴和交會穴,共計十大類,為古代醫家臨床實踐經驗的總結。
(-)五輸穴的臨床應用
五輸穴是指十二經脈的井、滎、輸、經、合五組穴位(見表1-3、表1-4)。五輸穴除治療局部病證外,對經脈循行遠端部位(頭面、軀幹、內臟)乃至全身性疾病,均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1.按天輸主病對證選用 關於五輸穴的主病,《內經》中總結了一定的經驗,如「治勝者治其輸,治腑者治其合。」「滎輸治外經,合治內腑。」「病在明之陰者,刺明之滎輸。」總結最為全面的是《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篇,即「病在臟者,取之井;病變於包者,取之滎;病時間時甚者,取之輸;病變於音者,取之經;經滿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飲食不節得病者,取之於合。」《難經·六十八難》根據《內經》的經旨,又結合經脈的生理、病理特點,進一步總結出「並主心下滿,滎主身熱,輸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的生病範圍。
表1-3陰經經脈五輸穴
經脈
五 輸
井(木)
滎(火)
輸(土)
經(金)
合(水)
手太陰肺經
少商
魚際
太淵
經渠
尺澤
手厥陰心包經
中沖
勞 宮
大陵
間使
曲澤
手少陰心經
少沖
少府
神門
靈道
少海
足太陰脾經
隱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陰泉
足厥陰肝經
大敦
行間
太沖
中封
曲泉
足少陰腎經
湧泉
然谷
太溪
復溜
陰谷
表1-4陽經經脈五輸穴
經脈
五 輸
進(金)
滎(火)
輸(土)
經(金)
合(水)
手太陰肺經
商陽
二間
三間
陽溪
曲池
手厥陰心包經
關沖
液門
中渚
支溝
天井
手少陰心經
少澤
前谷
後溪
陽谷
小海
足太陰脾經
厲兌
內庭
陷谷
解溪
足三里
足厥陰肝經
足竅陰
俠溪
足監泣
陽輔
陽陵泉
足少陰腎經
至陰
足通谷
束骨
崑崙
委中
2.子母補瀉法 子母補瀉法是根據疾病的虛實性質,結合臟腑、經脈和五輸穴的五行屬性,虛則補其母穴,實則瀉其子穴。臨床應用分本經取穴和異經取穴兩種方式。
(1)本經取穴法:病在某經,就在本經選取子母穴。如肺(經)五行屬金,經渠五行屬金故為其本穴,太淵五行屬土而為其母穴,尺澤五行屬水則為其子穴,故肺的虛證宜補太淵,肺的實證應瀉尺澤。胃(經)五行屬土,足三里屬土為其本穴,解溪屬火為其母穴,厲兌屬金為其子穴,故胃的虛證直補解溪,胃的實證應瀉厲兌。
(2)異經取穴法:病在某經,就在其母經或子經上取穴。例如,肺的虛證直補足太陰經太白(母經本穴),肺的實證應瀉足少陰經陰谷(子經本穴)。胃的虛證宜補手太陽經陽谷(母經本穴),胃的實證應瀉手陽明經商陽(子經本穴)。現將五輸穴子母補瀉的具體應用列表1-5如下。
表1-5五輸穴子母補瀉取穴法
經脈
虛實
本經取穴
異經取穴
經脈
虛實
異本經取
異經取穴
手太陰經
虛
太淵
太白
足太陰脾經
虛
大都
少府
實
尺澤
陰谷
實
商丘
經渠
手少陰心經
虛
少沖
大敦
足少陰 經
虛
溜
經渠
實
神
太白
實
湧泉
大敦
手厥陰心包經
虛
中沖
大敦
足厥陰肝經
虛
曲泉
陰谷
實
大
太白
實
行間
少府
手陽明大腸經
虛
曲池
足三里
足陽明胃經
虛
解溪
陽谷
實
二間
足通谷
實
厲兌
商陽
手太陽小腸經
虛
後溪
足監泣
足太陽膀胱經
虛
至陰
商陽
實
小海
足三里
實
束骨
足臨泣
手少陽三焦經
虛
中渚
足監泣
足少陽膽經
虛
俠溪
足通谷
實
天井
足三里
實
陽
陽谷
3.因時而用《難經·七十四難》說:「春刺井,夏刺滎,季夏刺輸,秋刺經,冬刺合。」是結合四季應用五輸穴的方法。春夏之季,陽氣在上,人體之氣也行於淺表,故應淺刺井滎;秋冬之季,陽氣在下,人體之氣也深伏於里,故宜深刺經合。
此外,子午流往針法也是以五輸穴為取穴依據的。
(二)原穴和結穴的臨床應用
原穴與三焦密切相關。三焦為原氣之別使,導源於臍下「腎間動氣」,關係著整個機體的氣化功能,特別對促進五臟六腑的生理活動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在十二經脈中,陽經有單獨的原穴,陰經沒有單獨的原穴,而是以輸代原。
《靈樞·九針十二原》篇說:「五臟有疾也,應出十二原……十二原者,主治五臟六腑之有疾者也。」說明原穴可以直接反映臟腑的病變,具有一定的診斷價值。刺灸原穴,可以和內調外,宣上導下,通達一身之原氣,調節臟腑的各種功能,促使陰陽平衡。總而言之,原穴對本臟腑、本經脈的急慢虛實證均有較好的調治作用。
絡穴在表裡經脈之間起著聯絡、紐帶作用。絡穴共有16個,除十二經脈各有1個絡穴外,還另有任脈的鳩尾、督脈的長強、脾之大絡大包及胃之大絡虛里(乳根)。絡穴的主治特點,在於治療表裡兩經的病變。例如,手太陰肺經絡穴列缺,既治本經的咳嗽、氣喘,又治手陽明經的頭項強痛、牙痛、面癱。足太陰脾經絡穴公孫,既治本經的腹脹、泄瀉,也治足陽明胃經的胃院疼痛。
針灸臨床上,原穴和絡穴常常配合使用,治療表裡兩經的病變,這稱為「原絡配穴法」或「主客配穴法」,是表裡經配穴法的代表。例如,肝鬱化火而致膽之相火亢盛出現煩躁、口苦、胸脅苦滿等鬱火證,則選肝經原穴太沖配膽經絡穴光明,以疏泄肝膽之鬱火。現將十二經原穴、絡穴列表16如下。
表1-6十二經原穴與絡穴
經脈 原穴 絡穴
經脈 願穴 絡穴
手陰肺經 太淵 列缺
手陽大腸經 合谷 偏關
手厥陰心包經 大陵 內關
手少陽三焦經 陽池 外關
手少陰心經 神門 通里
手太陽小腸經 腕骨 支正
足太陰脾經 太白 公孫
足陽明胃經 沖陽 豐隆
足厥陰肝經 太沖 蠡溝
足少陽經 丘墟 光明
足少陰腎經 太溪 大鐘足
太陽膀胱經 京骨 飛揚
(三)俞穴和寡穴的臨床應用
俞穴全部位於腰背部足太陽經夾脊第一測線上,故通常又稱之為「背俞穴」。《靈樞·背俞》篇說:「則欲得而驗之,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說明背俞穴往往是內臟疾患的病理反應點。其表現可有壓痛、敏感、遲鈍、麻木、皮下組織變異等,並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和很好的調治內臟疾病的作用。背俞穴的作用,一是治療相應臟腑的病證,如肝俞治肝,腎俞治腎,心俞、肺俞調理心肺,脾俞、胃俞調理脾胃。二是主治五臟所主組織、器官的病狂,如肝主筋,開竅於目,肝俞即可治療筋病和目疾;腎主骨,開竅於耳和前後二陰,腎俞即能治療骨病和耳疾、前後二陰病變。
募穴,位於胸腹部,與相應臟腑的位置接近。如果某一臟腑發生病變,常常會有多種不同形式的陽性反應從所屬募穴上表現出來。例如,肺結核患者可在中府穴出現壓痛,膀胱結石患者可在中極穴觸及到結節或條索狀反應物等。募穴偏於治療相應臟腑的急性、疼痛性病證。
針灸臨床上,同一臟腑的背俞穴和募穴常常配合使用,稱「俞募配穴法」。寓「陰病引陽,陽病引陰」之義,為前後配穴法的代表。如咳喘前取中府,後取肺俞;胃病前取中脘,後取胃俞等。<<索問·奇病論篇>>有「膽虛,氣上溢,而口為之苦,治之以膽募、俞。」也正是俞募配穴法的早期應用。現將六臟六腑的俞募穴列表17如下。
表l-7六臟六腑俞、募穴
臟腑
俞穴
募穴
臟腑
俞穴
募穴
肺
肺俞
中府
膽
膽俞
日月
心包
厥陰俞
膻中
胃
胃俞
中腕
心
心俞
巨厥
三焦
三焦愈
石門
肝
肝俞
期門
大腸
大腸俞
天樞
脾
脾俞
章門
小腸
小腸俞
關元
腎
腎俞
京門
膀胱
膀胱俞
中級
(四)不合穴的臨床應用
下合穴是指大腸下合於足陽明經之上巨虛,小腸下合於足陽明經之下巨虛,三焦下合於足太陽經之委陽,胃下合於本經的足三里,膽下合於本經的陽陵泉,膀胱下合於本經的委中。
《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說:「合治內腑。」《索問·咳論篇》也說;「治腑者,治其合。」指出下合穴主要用來治療六腑病變。
(五)郄穴的臨床應用
郄穴在生理上為氣血深聚之處,在病理上也是臟腑、經脈病證的反應點。例如,心絞痛、胸膜炎患者往往在患側手厥明經郄門穴出現壓痛,月經不調、痛經患者常常在足太陽經地機穴有壓痛,具有診斷和治療雙重作用。
郄穴主要用於治療本經脈、本臟腑的急性、發作性病證。例如,哮喘急性發作取孔最,急性胃痙攣疼痛取梁丘等。現將各經脈都穴列表1毛如下。
_表18各經脈部穴
經脈
郄穴
經脈
郄穴
手太陰肺經
孔最
手陽明大腸經
溫溜
手厥陰包經
郄門
手少陽三焦經
會宗
手少陰心經
陰郄
手太陽小腸經
養老
足太陰脾經
地機
足陽明胃經
梁丘
足厥陰肝經
中都
足少陽膽經
外丘
足少陰腎經
水泉
足太陽膀胱經
金門
陰維脈
築賓
陽維脈
陽交
陰蹺脈
交信
陽蹺脈
跗陽
(六)八會穴的臨床應用
八會穴是指人體臟、腑、氣、血、筋、脈、骨、髓等精氣聚會的八個穴位。即臟會章門,腑會中脘,氣會膻中,血會隔俞,筋會陽陵泉,脈會太淵,骨會大抒,髓會懸鐘(絕骨),分別主治其所會的有關病變。例如,胸悶氣短的病證可取用膻中,筋脈拘急可取用陽陵泉,余依此類推。
(七)八脈克會穴的臨床應用
八脈交會穴是十二經脈與奇經八脈發生互通關係的八個腦穴,它們是列缺、後浪、公孫、足臨泣、照海、申脈、內關、外關。八穴的主治範圍比較廣泛,不僅主治本經脈循行所過的四肢軀幹(包括內臟)、頭面五官病變,也主治奇經八脈的有關病變,且為治療各自相通奇經病證的首選胞穴。例如,後溪主治脊柱強痛、角弓反張的督脈病證,公孫主治胸腹氣逆而拘急、氣上衝心的沖脈病證。
為增強療效,針灸臨床上常將八穴分為四組,配成四對簡易處方。即列缺與照海相配,後溪與申脈相配,公孫與內關相配,足臨泣與外關相配。一個上肢穴配一個下肢穴,為上下配穴的代表。現將八脈交會穴的配伍及主治病證列表1-9如下。
表l-9八脈交會穴配伍主治
所屬經脈
穴名
所通靜脈
主治範圍
手太陰肺經
列缺
任脈
肺系、咽喉、胸膈病證
足少陰腎經
照海
陰蹺脈
手太陽小腸經
後溪
督脈
耳、目內眥、頭項、肩胛、腰背病症
足太陽膀胱經
申脈
陽蹺脈
足太陰脾經
公孫
沖脈
心、胸、胃病症
手厥陰心包經
內關
陰維脈
足少陽膽經
組臨泣
帶脈
耳、目外眥、側頭、頸肩、胸脅病症
手少陽三焦經
外關
陽維脈
(八)交會穴的臨床應用
交會穴指兩條或兩條以上經脈相交會的腧穴。人體全身的交會穴約有100個。其中,有的是在體表交會,有的則在體內貫通。主要用於治療交會經脈及所屬臟腑的病變。例如,大椎為諸陽經之交會穴,能通一身之陽;頭維是足陽明、足少陽兩經的交會穴,可同時治療陽明、少陽兩型頭痛;三明交為足三明經交會穴,調理脾、肝、腎有獨到之處;關元、中極為任脈與足三陰經交會穴,故能廣泛用於治療屬於任脈、足三陰經的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病變。
選自十一五教材《中醫針灸學》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