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大經解演義(第一四九集)-凈空老法師

凈土大經解演義  (第一四九集)  2010/9/2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0149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一百七十二面,從第三行最後一句看起。

  「唯此凈宗一乘願海,六字洪名,十即十生,萬修萬去,故勝余經。且,一、往生必證菩提;二、法滅唯此經度生;三、凡聖念佛齊等。《疏鈔》齊諸聖於片言。故云,真實之利無有過於此法者」。昨天我們學到這個地方,時間到了,這一段的意思很深,而且非常重要。前面說了,本經具足三種真實,第一個是真實之際,這說的是經之體,都是自性流露出來的,不是從意識裡面發生的。我們六道凡夫,包括十法界的有情眾生,這裡面有佛、有菩薩,所有一切的思想都沒有離開心意識;換句話說,是從心意識裡面流露出來的。心意識是妄心,阿賴耶,妄心也有體,妄心的體是阿賴耶,阿賴耶是藏識,末那是執著,是意根,第六是分別,是意識,真正起作用的就是這個妄心。阿賴耶是依自性變現出來的,所以相宗講它半真半妄,它的體是自性,它的作用跟現象是虛妄。這是一念不覺迷了產生的現象,迷不是真的,迷是虛妄的。所以一切經體,佛與法身菩薩,這從自性流的,所以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同一個性體,真實之際。這個經裡面最重要的是跟我們講真實的利益,利益是講現前的。現前迷失自性的眾生千差萬別,每個人不一樣,迷的不一樣;換句話說,每個人程度都不一樣。在學校念書,同一個班級四、五十個人,同學,考試起來還有第一名到第五十名,沒有兩個人是同一個名次的。這說明什麼?說明根性不相同。所以,佛才大慈大悲為我們開方便之門,這就是真實利益。為了每個人的真實利益,每個人真實利益都不一樣,開這個法門,八萬四千法門。

  八萬四千是從綱領上說的,就是有八萬四千種,每一種裡面無量無邊,所以四弘誓願裡面講「法門無量誓願學」,這個無量是真的不是假的。學這個幹什麼?不是為自己,是為接引眾生,這才學無量法門。要為自己?為自己這就是圓成佛道,一個法門就行了。哪一個法門?從理上講,門門都行。但是從你根性上來講,你會有難易的差別。如果不契你的機,你學起來就難,不容易成就;如果契你的根機,修學起來方便容易,你這一生可能就得到很殊勝的受用。單單講契機,阿彌陀佛,這很特殊,這不是一切諸佛都想到的,佛也沒想。阿彌陀佛想到的時候,不是在成佛想到的,成佛沒想,因地作菩薩的時候,見到法界虛空界無量無邊諸佛剎土裡面有六道眾生,這我們在《華嚴經》「華藏世界品、世界成就品」裡面看到,多,太多太多了。有沒有沒有的?有,確實有諸佛的清凈世界,他們那個世界裡頭沒有十法界,沒有六道,純凈土,沒有穢土,也有,實際上講也不少,但是有凈有穢、有善有惡這個數量至少也是一半以上。這些迷惑顛倒的眾生很可憐,他未嘗不想超越輪迴,出不去!法藏比丘發了這麼一個大願,想出一個法門普度眾生。

  總的綱領原則沒變,你要度眾生先要度自己,你要幫助別人,你自己沒有德行,怎麼幫助別人?你要有德行、你要有智慧,你才能幫助。所以法藏比丘在因地上發的四十八願,這個四十八願其他諸佛沒有,這四十八願為誰發的?專門為六道眾生。四聖法界雖苦,那輕得多,他們修學任何法門,證無上菩提指日可期,有指望,那個不要緊。可是六道里眾生沒指望,愈迷愈深,愈陷愈苦,所以特別為苦難眾生髮的願。五劫的修行,這是從時間上講,五劫修行,修什麼?每一願都圓滿了,這個願望實現了,真的能普度眾生。罪業再重的眾生,除非你沒有這個緣分,遇不到這個法門,只要遇到這個法門,具足三個條件,善根、福德、因緣。因緣就是你遇到這個法門,善根是能信、能願,你相信,你發願求生凈土,能行,肯念這一句名號。昨天我們一堂課,著重在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把世尊一代教學結歸在名號上,「諸佛所以出興世,唯說彌陀本願海」。蓮池大師這句話講得好,「齊諸聖於片言」,這個諸聖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你看就一句阿彌陀佛,跟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地位平等,齊是整齊,就向他們看齊,這還得了!這些話確實難信,所以法門叫難信之法,你要真能信,那恭喜你,你這一生成佛了。

  黃念老不容易,把古聖先賢對於世尊一代時教看法歸納、演繹,指示出這部經在一切經裡頭,就真實利益來講,它是第一部經,超過《華嚴》、《法華》,變成真實裡面的真實,這還得了!我們確實是有幸,當然這不是偶然的,佛法講因果,因果的道理非常深,你今天能夠聽到這個法門,聽到這一句佛號,看到這部經典,過去生中多生多劫曾經學過這個法門,否則的話,難信之法你怎麼一聽就會相信?怎麼這麼容易?所以過去生中沒有善根福德因緣,這一生你就不會接受,你不會相信,你也不會發願,相信、發願,你也不會把一切法統統舍掉,捨得那麼乾乾淨淨。最後怎麼樣?最後就是一句名號,他就成功了,這不可思議。這是特別說出「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不可思議,十個人至心信樂,十個人,十個人就往生,一萬個人就一萬個人往生,這個話是善導大師講的萬修萬人去,一個不漏。而且這個佛號念多久?我們看《凈土聖賢錄》、看《往生傳》,看我們現前學佛的這些蓮友,有真乾的,萬緣放下,一天到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或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四個字、六個字都一樣,都沒關係,一心稱念,他把什麼事都忘掉了,都丟掉了。我們在古今行門當中來觀察,不超過三年,時間不長,他就成功,還有最快的,最快的三天,最晚的不超過三年,還有什麼法門比這個更殊勝的?你說把這個法門擺在真實利益裡面排在第一,有道理,真的是第一。沒聽說修華嚴三昧三年成佛的,沒聽說過,《法華經》也沒聽說過三年成就的,更別說三天了。這個道理、這樁事情,殊勝當中的殊勝,無比的殊勝。

  我什麼都放下了,什麼都不學了,古人說得好,「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我過去講這個經講過好多遍,我也常說,我們把所有經教法門統統放下,現在什麼?現在把這個抓緊,我先到極樂世界。法門要不要學?要學,什麼時候學?到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再學。為什麼?到極樂世界無量壽,有的是時間。我們在這個世界時間短促,在這個世界裡面只要把德行紮好,這個根紮好,也就是我們常講的儒釋道三個根,只要把這個搞好就行了,然後這一句阿彌陀佛就得力;沒這三個根,這一句阿彌陀佛有口無心,不得力。所以念佛念了不少年,為什麼煩惱習氣還這麼多?不得力!這一句佛號依舊降伏不了煩惱習氣。可是如果有儒釋道三個根,加上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有能力降伏住煩惱習氣。你三年念下來之後,清凈心得到了,說實在的話,往生,能不能往生?這個經題上講了三個條件,清凈、平等、覺,這三個得一個就能往生。心清凈則佛土凈,極樂世界怎麼來的?清凈心現出來的,阿彌陀佛的清凈心現出來,也是我們自己的清凈心現出來。清凈是第一層功夫,得清凈心決定生凈土,凡聖同居土;得平等心生凈土,方便有餘土;開悟了,覺就是開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生西方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你看看,這經題上的。

  我們平等覺不容易做到,但是清凈心不難做到,只要你真放下,清凈心就現前。拉拉雜雜的事情別搞了,佛門八萬四千法門,學蓮池大師,三藏十二部讓給別人悟,自己不搞了,自己專念阿彌陀佛。三藏十二部讓給別人悟,八萬四千行饒與別人行,你們誰願意行誰就行去,我不找麻煩了,我根很鈍,比不上你們,我就認定這個法門,一生決定不改變。實際上,真的來講,難就難在放不下!這個經典講得這麼詳細,它最大的利益是什麼?你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你就肯放下,幫助我們看破,真看破就放下了,不幹了,決定往生凈土。所以從利益上來講,真實利益,故勝余經。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這第一,沒有能夠超過這部經的。

  而且這底下跟我們說三樁事情,顯示出它的殊勝。第一個,往生必證菩提。生到極樂世界,沒證!老師慈悲,老師是阿彌陀佛,老師將他自己修學的功德加持給我,我就變成什麼?阿惟越致菩薩,這是老師的本願,到那裡去一定得他的加持。阿惟越致不是自己證得的,阿惟越致是什麼人往生證得的?清凈平等覺統統具足,往生就是阿惟越致,那不是佛的加持。往生這三個條件,我們只有一個,我們只有得清凈心,平等跟開悟還沒有,這個往生就得加持。所以到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智慧、神通、道力、依正莊嚴都跟法身大士無二無別,這是彌陀加持的。通常我們曉得,佛力加持是我們自己修行的功夫成正比例,我們有一分功德,佛加持一分,我們有兩分,佛加持兩分,跟你自己修的恰好。換句話說,我們得到清凈心,這個加持就太大了,加持到阿惟越致。

  阿惟越致當然也有等級,這個我們從理上能知道。我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凡聖同居土,加持他到什麼?《華嚴經》上講的十住位。如果是我們能夠得到平等心,不但清凈,平等了,平等是沒有高下,對一切眾生一律平等看待,這是什麼?這是菩薩,那我相信佛的加持一定是加持到十地菩薩,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如果是清凈平等覺統統都得到,那就不必加持,你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成就。可是還是有加持,譬如在實報土裡頭你是十住菩薩,可能加持到十地菩薩,十行、十迴向也加持到十地,應該是這樣的,這才能講得通。初住以上就是阿惟越致,所以阿惟越致這裡頭包括四十一個等級,從初住到等覺都叫阿惟越致。也就是超越方便土,方便土是四聖法界,同居土是六道,是六凡,你看這個多殊勝,多麼不可思議。所以往生必證菩提,而且快速,這跟諸佛剎土來相比,非常之快。《觀經》裡面講過,《觀經》講最低的位次,就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在那個地方修行,修行多久你自己真正證得阿惟越致,不是加持的,自己真正證得的,也就是說,像在我們這個世間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到這個層次,這個層次就是阿惟越致,《華嚴經》裡面初住菩薩,要多少時間?十二劫。你要記住,西方極樂世界的人無量壽,無量壽,十二劫在他們來講,好像我們這十二天一樣,就這麼個情形,他就證得。這必證菩提,這個菩提是妙覺位。

  第二個,法滅唯此經度生。釋迦牟尼佛的法運一萬二千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過去了,佛教傳到中國來的時候是末法剛剛開始,現在也過了一千年。照中國古人的講法,釋迦牟尼佛滅度到今年,三千零三十七年。所以一萬二千年已經過了三千零三十七年,向下,我們算整數,九千年的時間。九千年之後法滅掉,諸位要曉得,佛的經典在這個地球上不存在了,你再也找不到。可是還有一部經最後滅,這一部經在這個地球上還可以延續一百年,這一部經就是這部《無量壽經》,只有這部經度眾生,遇到這部經的都能得度。

  第三,凡聖念佛齊等。聖人念佛是哪些人?四聖法界,聖人,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十法界裡面的佛),念佛往生凈土。我們六道凡夫裡面的人念佛,乃至於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只要念佛求生凈土都能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地位是平等的,西方極樂世界是平等法界。所以我們在今天要練,就要練功夫,練什麼功夫?練心目當中看一切眾生平等,跟西方極樂世界相應。我比別人高,別人不如我,這個不行,這個煩惱習氣障礙你往生,真的不是假的。以前李老師常常跟我們講,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台灣台中蓮社是他老人家創辦的,一直他老人家就是蓮社的導師,蓮社的蓮友,我離開的時候差不多已經五十萬人了,台中民間團體里規模最大的,都聽李老師的教誨。老師告訴我們大家,台中蓮社蓮友念佛的人這麼多,一萬人當中真正往生的二、三個而已。為什麼不是萬修萬人去?不是經上有問題,不是念佛方法有問題,是我們自己出了毛病,跟往生真正的標準有了差距。

  往生真正的標準,就是這個經題上的「清凈平等覺」,我把這個字分在三土,不算常寂光土,清凈心生同居土,平等心生方便土,覺悟,大徹大悟,生實報莊嚴土。這一點很重要,念佛要用清凈心念,要把這個清凈心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一片清凈,永遠是清凈。《華嚴還源觀》上給我們非常大的幫助,因為我們這個染污跟傲慢的習氣非常非常嚴重,怎麼能夠回歸到清凈?清凈平等是性德,自性本來是清凈平等的,惠能大師開悟第一句話說,「何期自性,本自清凈」,這是性德,也就是說我們迷失自性太久、太深了。《還源觀》上難得,告訴我們宇宙的源起,「顯一體,起二用,示三遍」,好!讓我們真正明白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自私自利、名聞利養這個染污的習氣,錯了!把自己看得很高,把別人看得很矮,也錯了。事實不是這樣的,事實是平等的,不但我與人平等,我與蚊蟲螞蟻都平等,再往下,我們與一粒塵沙都平等,與一切法統統平等。一切法不離自性,大乘經上佛常講,「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平等,法怎麼不平等?哪有不平等的道理!不平等什麼原因?是沒肯放下。煩惱習氣放下,平等心立刻就現前。蓮池大師在《疏鈔》里這句話,尤其要時時刻刻記住。你能夠記住,你才真正知道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後頭這個結論,「故云,真實之利無有過於此法者」,世出世間一切法,講真實之利只有這一法,持名念佛。

  我們再往下面看,「又本經能惠真實之利者,緣由經中開化皆是真實之際,極樂妙土正是彌陀住真實慧之所流現」。這把三種真實都說出來了,這三種真實有連帶的關係,絕非偶然。這一部經能給我們真實之利,這個惠就是給與,給我們真實的利益,是緣由經中開化。緣由是理由,什麼道理?經中開示,經中的教化,統統是真實之際,都是稱性之談。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住真實慧所流現的,從自性性德裡面流出來的,示現這個凈土,示現這一個道場。這個道場,我們也常常跟大家介紹,西方極樂世界這個道場是一所學校,凡夫一生成佛的學校。這個地方也讓我們深深體會到,解決一切問題要智慧,知識不行。今天這個地球上的哲學跟科學都屬於知識,知識再發達,世界的動亂解決不了,地球的災變解決不了,什麼能解決?智慧能解決。知識解決問題都有後遺症,智慧解決問題沒有後遺症。所以佛陀的教育是真實的教誨,佛門稱宗教,我們就中國人講宗的意思,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世出世間無與倫比,真實之利,真實智慧,這是我們要認清楚的。認清楚,對這個教育你才會重視,你遇到了,如獲至寶,你抓到,再不肯放鬆,一定要成就!

  「如《往生論》曰:三種成就願心莊嚴」,這個三種,佛土、佛、菩薩,佛土是依報,佛菩薩是正報,依正莊嚴,這是在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裡找不到的。那《華嚴經》不是說諸佛剎土很多?是的,我們都看到、都讀過了,一切諸佛剎土裡面有染凈、有善惡,染凈善惡平等的沒有。在極樂世界,染凈沒有了,善惡也沒有了,到達極樂世界就平等,這個不可思議。極樂世界,真的大乘教上常講的,生佛平等,眾生跟佛平等,生佛不二,生佛一如。為什麼?我們能想像得到,佛法裡面講第一義諦,他們都達到這個境界。第一義諦是什麼?能生能現的本體,自性清凈圓明體,一個體,它怎麼不平等,依正莊嚴都是這個體變現出來的。為什麼在他方世界不平?他方世界是迷了,不知道事實真相;如果知道事實真相,怎麼會不平等!我們今天知道了,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把清凈心找回來,把平等心找回來。怎麼個找法?法太妙了!見到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雙手合掌,「南無阿彌陀佛」,清凈平等都在裡頭,覺雖然沒現前,覺也在其中,你看這句名號、這個修行的方法,妙不妙?清凈平等覺就在一句名號裡頭,起心動念全是阿彌陀佛,除了阿彌陀佛之外沒有第二念。你在日常生活當中,無論遇到什麼事、什麼狀況出現的時候,你只要念佛,你就得佛力加持,一切狀況自然有不可思議的智慧,就是佛力加持你。佛是用什麼加持你?真實智慧,你就能把問題很輕鬆、很容易就解決了。

  這一句「略說入一法句故」,簡單的說,入一法句。「一法句者,謂清凈句」,這一法句我們懂得,這一法句就是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阿彌陀佛是清凈句,為什麼?他會把清凈心念出來,你要是真念的話,很容易就念出來。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其他全放下了,清凈心現出來了。八萬四千法門裡頭,要放下是真要功夫,為什麼?人這個煩惱習氣太重,無量劫薰修成就的,哪有那麼簡單就放下!這就是修其他法門難處。阿彌陀佛這是很方便,你心裡不能沒有念頭,總會有念頭,叫你把所有的念頭都回歸到阿彌陀佛,用這一句阿彌陀佛取而代之。這一句是清凈句,無論從理上講、從事上講都講得通。理是真實之際,事萬法歸一,我不再想別的,我只想阿彌陀佛。問題怎麼樣?得真干!你干別的,記住,你搞六道輪迴,你出不了六道。你用這句名號把所有一切念頭統統換過來,你走的是成佛之道,你走的是無上菩提之道,而且恭喜你,不出三年你就成就,這還得了!

  下面說,「真實之際者,無為法身也。極樂依正者,真實智慧之流現。一切真實,故能惠以真實之利」。這個一切真實什麼意思?一切全是自性,跟自性清凈圓明體完全相應,這叫一切真實。這個圓滿的相應,究竟的相應,是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做到了,所以他的名號也相應。名號就是真實之際,真實之際就是他的名號,名號就是無為法身,法身就是阿彌陀佛。所以我們在前面這一堂課講到,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所說的一切經教,不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當然也包括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教,都可以會歸到《大方廣佛華嚴經》。為什麼?因為這部經是釋迦牟尼佛明心見性,把明心見性的境界和盤托出,詳詳細細講給我們聽聽。他老人家開悟的境界,這個境界就是大乘經上所說的「諸法實相」,宇宙人生的真相,為我們說出來了。最後華嚴的圓滿,這是說怎樣你才能夠像釋迦牟尼佛、像諸佛如來一樣,也能夠契入華嚴境界。我們在《華嚴經》上讀到,末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華嚴得到凈土才算是圓滿。如果沒有凈土,光說那個境界,沒有人能證得,那真的只能說是上上根人有分,上中下都沒分。普賢菩薩這一導歸極樂,不但普賢菩薩,文殊菩薩也不例外,文殊菩薩在《華嚴經》最後也是發願往生凈土,親近阿彌陀佛,給我們大家做個好榜樣。那我們就曉得,十方三世一切如來所說的一切經教,最後的總結就是《無量壽經》,總歸結到這部經。

  在這部經裡面,夏蓮居老居士為我們會集成四十八品,四十八品里哪一品最重要?祖師大德都告訴我們,第六品最重要。第六品是什麼?四十八願。四十八願里四十八條,哪一願最重要?昨天我們讀過,這都是古來祖師大德們所說的,第十九願就超越《華嚴》、《法華》,二十願又超過十九願,十八願又超過二十願。十八願是什麼?十念必生,就是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最後歸到什麼?歸到「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如果真的有人問你,什麼是佛教?你可以跟他說,南無阿彌陀佛。他不會懂。什麼人懂?諸佛如來都點頭,你答覆的一點沒錯。這個名號意思不得了!不可思議,深廣沒有邊際。十八願就是一句名號,就是《往生論》裡面講的一法句,清凈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這它解釋的什麼叫清凈句,這一句名號就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這還得了!所以這部《無量壽經》,真的全經四十八品,字字句句都是真實智慧。

  「無為法身即實相」,就是《般若經》上講的諸法實相,諸法實相就是無為法身。自性所生所現,八識所變,這裡頭千變萬化那是識的作用,大乘教里佛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隨著你的念頭在變,千變萬化,沒有止境。這些道理,我們初學的時候也很困惑,怎麼會沒有止境?我想了很久,想到什麼?小時候玩的萬花筒。他們送我這個萬花筒,構造很簡單,裡面三片玻璃,幾片不同顏色的碎片,你在這裡轉,你把它轉動,你在裡面看,不會看到兩個相同的畫面,千變萬化。連這個東西都把這個道理顯示出來,佛給我們講大宇宙就像這個樣子,不是有人在那裡怎麼樣設計的,沒有,與上帝沒關係,與創世主沒關係,與佛菩薩也沒關係,自性法爾如是,它本來就是這個樣子。十法界依正莊嚴就跟萬花筒不停的在轉變,就這麼個道理,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你千萬不要被它迷了,你被它迷了就上當。我們在六道輪迴裡頭,在十法界裡頭,就是被迷了,迷而不覺,所以出不去。

  「故《要解》雲」,蕅益大師的,他在《要解》裡面所說,「能說所說」,能說的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是這部經。「能度所度」,能度是經典裡面所說的理論跟方法,所度的是六道眾生。「能信所信」,問題我們能不能信?這部經典裡面所說的理論與方法,包括境界,我們依照這個方法理論去學習,將來得什麼樣的結果,深信不疑。「能願所願」,我們要發願,能發願是自己,是自己的心,一定要跟阿彌陀佛的願相應。所以凈宗學會當年在美國成立的時候,我寫了一篇緣起,提出修學的綱領。綱領裡面五個科目,第一個科目,《觀無量壽佛經》裡面的凈業三福,這是凈宗最高的指導原則,是我們修學所依靠的,第一個依靠的,重要!只有三條。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我就把這一條落實在儒釋道的三個根。孝親尊師怎麼做法?《弟子規》落實就做到了,從這裡下手。慈心不殺,這裡頭講因果的教育,落實在《太上感應篇》就行了。後頭一句,《十善業道經》,修十善業。儒釋道三個根也不是隨便說的,有根據。這一條人天法,你能把這條做到,你決定不墮三惡道。第二條,這小乘法,這才入佛門,頭一條沒入佛門,世間法,第二條入佛門,有三句,「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我們從哪裡做起?從《沙彌律儀》做起。末後一條是大乘,「發菩提心,深信因果」,這個因果就是指念佛成佛,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深信不疑,不是指別的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後頭這一句是教你,你要幫助別人,你自己修好了要幫助別人,自行化他。所以三福總共十一句,前面十句是自利,成就自己的,最後一句是利他,你得要幫助別人,這大乘教。佛在後面講得很好,這三條是「三世諸佛」,換句話說,所有修行成佛的人,三世,過去現在未來,都要依這三條,這三條是總綱領、總原則,「凈業正因」,修覺正凈的正因,我們是以這個為基礎。第二個,六和,與人不能和睦相處不可能往生,就是六和敬;第三個科目是三學,戒定慧三學,第四個科目六度,第五個科目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就這五個科目,凈宗同學必須要學習的。科目不能太雜,不能太多,雜了記不住,功夫就不得力,愈少愈好。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心行不違背這五科,這是真正的凈業行人,一心念佛求生凈土,沒有一個不往生。這能願所願。

  「能持所持」,能持是我們自己這個心,十八願裡面講的至心信樂,心心迴向。所以念佛法門,古大德說得很好,這個法門叫不迴向法門,用不著特別迴向。為什麼?你每一念都是迴向,它叫心心迴向,我們每一句跟阿彌陀佛都相應,叫「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我念阿彌陀佛,我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我,我跟阿彌陀佛是一不是二。你看中峰禪師在《繫念法事》裡面說得多好,「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此方即凈土,凈土即此方」,這《繫念法事》上中峰禪師說的,這個人也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能假得了嗎?修其他法門要做迴向,這個法門不要。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我們把這句佛號失掉,跟阿彌陀佛就脫節了。所以大勢至菩薩告訴我們要「凈念相繼」,相繼就是念念不斷。我們這一念,阿彌陀佛那裡就收到,我們就像個發報台一樣,這電報資訊發出去,那邊就收到,這真的,一點不假。不要跟別人聯繫,只跟阿彌陀佛一個人聯繫,我們就決定得生。「能生所生,能贊所贊,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這個法門還得了!實相給你印證,你就是實相。實相是什麼?是真實智慧,你干這個事情,你真實智慧,這一點不假。「可見入此門中」,凈土法門,「一一皆入實相」,入實相就是明心見性。「故所惠真實之利」,真實之利是見性成佛,「莫過於此也」,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不就見性、不就見到佛了嗎?現在沒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有沒有見性成佛?有,一念相應就是一個見性成佛,念念相應就念念見性成佛。這段講得真好,我們再看末後這句經文:

  「難值難見,如優曇花希有出現」。我們在六道、在十法界裡頭,遇到這個法門可不是容易事情,這樁事情我們要多多去想一想。你看今天,我們就眼前來看這個地球,地球上的居民大概有六十五億,六十五億人有多少人知道有佛法?這世界上還有很多人一生沒有見到過、沒聽說過,有多少?至少有三分之一,這一生當中不見不聞。也可能有三分之一聽到有佛教,沒有接觸到,沒往來,光聽說。真正聽到、接觸到的有沒有三分之一?沒有,三分之一,二十億人!我們現在了解全世界信仰佛教的佛教徒,大概只有六億左右的樣子,不多!這六億人當中,就算它是六億,六億人當中有幾個是真正遇到佛法?我們現在講,佛法在這個世界上有六種不同的形式,釋迦牟尼佛所傳的是教育,不是宗教,有幾個人知道?一般大多數的是宗教的佛教,宗教佛教就變質了,能不能得到真實之利?很難。所以念佛的人很多,往生的人很少。台中蓮社李老師每個星期講兩次經,三十八年沒中斷,一個星期講兩次,懂得一點佛法,一萬個念佛人才只有二、三個往生,你就知道往生的人真的是不多。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有學術的佛教,許多大學哲學系裡面拿著佛經開課程,他們不念佛,他們也不求往生。新興的有觀光旅遊的佛教,還有企業的佛教,有邪教的佛教,那就不必說了。所以一層一層的淘汰,剩下來沒幾個人。我們才知道我們很幸運,人身難得,我們得了人身,佛法難聞,我們聞到佛法,而且聞到正法。正法裡頭聞到第一稀有的法門,你可是走大運、中大獎了,如果你不好好的抓住,中了這個大獎,拿去賭博,一下就輸光,那就可惜了。你要善於運用,那這個福報你永遠享不盡!所以千萬不能錯過這個機緣。

  我們也是看到這個社會動亂,地球災變頻繁,這個法門迫切需要,所以把《華嚴經》暫停,把這部經詳細再跟同學們講一遍,我們做一次修學的分享。這個經講完之後,如果還有時間,我們繼續學習《華嚴》。《華嚴》是大本《無量壽經》,不能深入《華嚴》,《無量壽經》的味道就講不出來,它跟《華嚴經》是通的,古人稱這個是中本《華嚴》,稱《阿彌陀經》叫小本《華嚴》。所以真的是難值難見,值是遇到,非常不容易遇到,不容易看到。如果明白這個道理,許多同學想發心做點功德,做點好事,大家都知道印經是好事,印光大師一生就專門干這一樁事情。印祖一生接受這四眾的供養,他沒做別的事情,他把這些供養的錢辦了一個弘化社,蘇州弘化社是他老人家辦的。弘化社是什麼?就是佛經流通處,但是他自己有印刷廠,就做這一樁事情。我們要知道,《金剛經》大家念得很熟,《金剛經》上佛就多次的宣說,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比不上大乘經四句偈為人演說,法布施的功德不可思議。那我們在佛門做好事,什麼是第一好事?印經是第一好事。這麼多經我們印什麼經?就這本《無量壽經》,為什麼?這《無量壽經》是大乘經典裡面第一經,不可思議。末法向後九千年,唯一能夠度眾生了生死出三界,往生見佛,一生圓滿,就靠這部經,這還得了!

  這下面有解釋,「值者,遇也。《會疏》曰,佛法難聞,故云難值」,你很難遇到它,「佛身難睹,故言難見」。我們今天難值,我們遇到了;難見,真正用功夫,剛才我說了,不出三年你就親自見到阿彌陀佛,不但見阿彌陀佛,你跟隨阿彌陀佛學習,你永遠不離開阿彌陀佛,這真的不是假的。到極樂世界去幹什麼?親近彌陀,接受他的教誨,同時也接受十方一切諸佛的教誨。你到極樂世界有這個神通,有這個本事,能分無量無邊身,每天出去供養無量無邊佛。供佛的那個福報多大!每一尊佛都會給你講幾句開示,每一天你聽多少佛法,智慧怎麼會不開?福慧雙修,到極樂世界,修無量無邊的福慧。你要真正把這個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了,往生極樂世界愈快愈好,不要在這耽誤時間,這個地方環境不好,一不小心就被人陷害,就墮落三途了。極樂世界一切諸佛讚歎,可見得諸佛剎土裡頭,無比殊勝的第一道場是西方極樂世界。

  「優曇花,一譯」,這是有一種翻譯,「靈瑞花,此葉似梨,果大如拳,其味甘,無花而結子,亦有花而難值」。我們中國人講曇花,曇花一現,在熱帶有這種花。我們知道,這花為什麼難見?它開花的時候是半夜十二點,你十一點鐘去看不到,它花沒開,肯定在十二點開花,花一開之後馬上就謝了。你能真正看到花全放的時間大概只有十幾分鐘,開完之後它就收了,所以非常稀有,很難得,開花的時間太短了,佛用這個來做比喻。

  「《般涅盤經》曰:有尊樹王,名優曇缽,有實無華。若金華生者,世乃有佛。」我看過這個花,我看過是有花。這個地方講的是有實無花,這就像什麼?無花果一樣,有果實,它沒有花。如果看到有開花,這個世間有佛。這個我們相信,世間愈苦,佛來,佛大慈大悲不能不來。佛來,現什麼樣身分我們不知道,他也不會暴露身分。我們從理上講,眾生這麼苦,災難這麼多,佛菩薩怎麼會不來?肯定來的。為什麼不暴露?暴露,他來幫助眾生就幫不上,也會把眾生學佛的心,清凈心,擾亂了。一聽是佛菩薩來了,這還得了嗎?眾生巴不得去看看佛,那個佛一天到晚那麼多人來看他,他什麼事都不要幹了,累也累死了。決定不會暴露的,來沒人知道,走也沒人知道,這是正常的。如果說被人發現,或者自己說什麼佛菩薩再來,全是假的,騙人的。這個要是你聽說的話,千萬不要去看他,你去看他就上當,假的,不是真的。真的,身分暴露馬上就走,那是真的。在佛教典籍裡面有記載,確實有暴露身分的,但是身分一露就走了,你再也見不到他。不是佛菩薩自稱為佛菩薩,這叫大妄語,大妄語在《戒經》裡面結罪是阿鼻地獄。冒充佛菩薩,欺騙善良的信徒,這個罪過重。罪過雖然重,有沒有人干?有,真有這種大膽妄為的人,這些人大概都是不相信因果的,他來欺騙眾生。常常讀經的人,經典裡面講得清楚,不會上當,不會被欺騙。佛菩薩沒有是真有,偶爾示現,我們也看過很多報導,空中示現,不是一個人看見,很多人看見,幾分鐘就沒有了,這也是大慈大悲,幫助人產生信心,緣成熟的時候看到。我跟諸位說,我聽說過,我沒見過。有很多人見到過告訴我,可是我自己沒見到過,我從理上來推斷,有可能。

  「《文殊現寶藏經》曰:無佛世有實無華」。《涅盤經》裡面講,若有花,這個世間有佛,有這麼一個感應。「又《出曜經》」也講到這個問題,「數千萬劫,時時乃出,群生見華,謂曰如來將出」。從這經上所說的,我們能想像到,優缽曇花決定不是一個種類,應該有很多種類,有結子的、有不結子的。因為在這個地球上很多地方有這個花,這些地方氣候不一樣,好像在北方沒聽說過,南方有,熱帶有,也就是溫帶、亞熱帶,馬來西亞那個地方那算是熱帶,靠近赤道,都有,澳洲也有。它在不同的地方,它這個土壤、氣候不一樣,我相信它有很多不同的品種。有些曇花是年年都開,但是就是開的時間非常短暫,而且都是在中夜,在晚上十二點。

  「據上諸經可知此花希有難逢」,不像一般的花我們常常能見到,開花的時間長,容易看見,這比較不容易,希有難逢。「於有佛世方始出現,故以喻佛之真實教法難值難遇」,最重要還是這一句,用它來比喻佛的真實教法,太難了。在現前宗教裡面,宗教的佛教裡面幾乎就看不到了,只看到經典,經典有,現在印刷術發達。那我們這個小團體印送的《大藏經》,差不多就接近一萬套,經典有,沒人學習。不但講的人沒有了,念的人也很少,所以這是佛法衰的現象。我們知道,佛法在法界虛空界裡面是主要的教育,是重要的教學,是無與倫比的教化,這麼好的東西,應當要發心續佛慧命,利益眾生。用什麼方法去落實?一定要靠自己,不能靠別人,靠別人你會大失所望。要勸自己認真學習,把自己所學習的心得與別人分享,讓大家都能得到利益。

  現在科學技術發達,我們要利用這個好的工具,有這麼一個簡單的設備,如果有網路,很好,許多人都可以在網路上聽到、看到。沒有網路,我們把它錄下來做成光碟,到處散發給有緣的同修,那你在這個世間就沒有白來了,你來到世間這一趟,你在弘傳如來真實教法,難值難遇,你遇到了,這是多麼可喜的一樁事情。你要是遇到這部經、這個法門,你認真去干,只需要三年的時間,你就到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了,你說你多幸運!你真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見阿彌陀佛,你得要知道,你把這個世間東西捨得乾乾淨淨,最難捨的是情執,難捨能舍,難得能得,得的是什麼?得到極樂世界、得到阿彌陀佛。難捨能舍,難得你才能得到,你這裡不肯舍,那邊就得不到。經不能不多讀,不能不多聽,為什麼?多讀多聽,慢慢明白了,慢慢覺悟了,你真的就放下了,不再干傻事。認真努力去修行,一生成就,你說多圓滿!

  「今」,這個今是釋迦牟尼佛在世開這個法會,講這部經的這一天,今天。「因阿難之問」,阿難代我們啟請。「開釋尊之本懷」,我們中國人叫開懷,歡喜,無比的歡喜。為什麼?眾生學習凈土、求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的緣成熟了,這是無比的歡喜。為什麼?這個緣成熟了,這一批人一生當中圓滿成佛,其他的這些宗門教下成佛要費一段時間,沒這麼快。你看一品煩惱沒斷,下下品往生,十二劫自己證得阿惟越致。沒證得之前,阿彌陀佛加持我們,也等於阿惟越致,太稀有了,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頭,再找不到這個法門。我們同學在一起,你說這是什麼樣的福報?今天我們居住地球是什麼樣的環境?我們是什麼樣的福報?我們今天的心情跟釋迦牟尼佛一樣開懷。「顯彌陀之宏願」,阿彌陀的本願就是要度遍法界虛空界裡面的六道眾生,這是阿彌陀佛的本願。這部經里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釋迦牟尼佛轉述給我們聽,所以第六品字字句句是彌陀自己宣說的。其他的這些品,是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讚歎佛、菩薩、凈土,殊勝無與倫比,讓我們起嚮往之心。所以釋迦「乃將此真實之法和盤托出,普利群生」。像我們招待客人,我們連盤子都端出來,好東西全拿出來了,一絲毫隱藏都沒有,全部都拿出來。說其他一切經都還有保留,為什麼?這個最好的要保留,沒寫出來。這個托出來就沒有了,全部都拿出來了。

  「故贊阿難曰:汝今所問,多所饒益」。讚歎阿難,你今天這一問,這個利益太大太大了,能夠令無量眾生,有緣的眾生,聽到、接觸到,依這個修行,一生圓滿成就。而且這裡面至少有一半三年成就的,我說這個話是有根據的,《凈土聖賢錄》、《往生傳》你一展開,差不多有一半是三年。絕對不是三年壽命到了,而是三年功夫成就了,還有壽命不要了,我先去,這樣走的。這樁事情過去有人問過我,他們讀《凈土聖賢錄》、讀《往生傳》,來給我說,是不是這些人正好三年壽命就到了?我給他回答,沒那麼巧,如果是少數人、幾個人,那可能是巧合,那麼多人,這個巧合講不通。只有一個道理,他壽命不要了。像瑩珂法師,明顯的例子,阿彌陀佛告訴他,你的壽命還有十年,十年好好念佛,臨命終時我來接引你。瑩珂法師跟阿彌陀佛說,我十年壽命不要了,我現在跟你走。阿彌陀佛同意了,好!三天之後我來接引你。三天之後,無疾而終,真的三天走了。從這個明顯的例子我們就知道,很多很多人壽命還有,不要了,早一天到極樂世界,早一天親近阿彌陀佛,這是真的。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文字檔下載地址【http://www.amtb.tw/02/02-039-0149.xml】;凈空法師影音圖文檢索中心(http://ft.hwadzan.tw/)輸入本文檔案名「02-039-0149」,回車,即進入本文的網頁;凈空法師影音圖文檢索中心(http://ft.amtb.tw/)輸入本文檔案名「02-039-0149」,回車,即進入本文的網頁。
推薦閱讀:

十番顯見4(顯見不失)編號031a2《楞嚴經》凈空老法師主講
凈空法師《地藏經》(第二十三集)
凈土大經解演義(第四十四集)-凈空老法師
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九十三集)凈空法師講解
凈空法師:三空亦空()

TAG:法師 | 老法師 | 凈土 | 凈空 | 木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