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入門教程
大衛PS入門教程第一課:開場白與照片虛化處理
第一課:開場白與照片虛化處理
今天,我們開始了PHOTOSHOP的講座。PHOTOSHOP是鼎鼎大名的繪圖軟體了,對我們非常有用。這不必我多說了。 我想說的是:學習PS跟學習FLASH有不同的地方。如果說FLASH是以動畫原理為主,類似於數學公式或是物理公式,那麼,PS就有點兒像學化學,無數的化學分子式,稍稍有所不同,效果就完全不一樣了,就像是四氧化三鐵和三氧化二鐵,看上去差不多,性質完全不一樣。PS的方式方法,條理性的少,感性化的多。FLASH是線多點少,而PS是線少點多,無數個知識點,如天空中的繁星一樣閃閃發光,學不勝學。再打一個不太恰當的比方:FLASH是西藥,PS是中藥。三分党參二分甘草、三分甘草二分党參再加四分何首烏,效果完全不一樣的。所以,學PS需要較強的記憶力。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需要我們記憶的內容特別多。不然的話,學了後面忘了前面,當時會做的效果,一段時間不做,又全忘記了。所以,我要特別提醒大家邊學邊記,努力記住。不光要記住知識點,同時也要記住一種效果的製作步驟與思路。當然,我在編寫過程中,也會特別努力讓大家容易記住,強調要記住的東西,反覆實驗,以加強記憶。 好了,開場白就說到這兒了。現在上第一課。為了提高大家的學習興趣,我們先不去學那些枯燥乏味的概念和理論,我們來做一個有用的工作——照片的虛化處理。請看原圖與經過處理的圖。這樣處理的目的是把四周雜亂的東西去掉,更加突出人物面部。虛化後,使得畫面消去了四方的稜角,與周圍更加和諧,看上去更舒服一些,更富有情調。在很多地方都用得上,所以非常值得一學。其實也並不難學。
這是最常見的一種方法。現在我們來製作,一邊製作,一邊學習新知識。1、打開PS。在菜單「文件」下的「打開」,找到自己電腦硬碟上的原圖後打開。2、在工具欄上,按下第一排左邊的虛線矩形按鈕不放,(工具右下角有小三角的,表明這裡面還有同類的工具),
會出來四種選框工具。點「橢圓選框工具」,然後到照片上畫個橢圓。在照片上出現一個虛線畫成的橢圓。這時,畫得不準確沒有關係,一會兒就來調整。這個虛線框就是選區,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一定要記住它。今後幾乎每一堂課都要提到「選區」的。選區就是我們要進行處理的範圍。
3、到菜單「選擇」下的「變換選區」點一下,在選區的四周出現了大方框(調整框),它有一個中心點與八個方點(調整點)。
4、現在可以拉動右邊的小方點,會把橢圓拉寬;再拉下面的小方點,可以把橢圓拉長一點;拉四角的小方點,可以放大縮小框子;在框外移動滑鼠,可以旋轉調整框;點框內空白處,可以移動整個調整框 。這樣,不斷地調整,直到滿意為止。不過,不要拉到離照片邊緣太近的地方,需要留出一點餘地。按一下回車,調整框就消失了。
5、現在選區的位置已經定好了。我們來製作邊界的虛化效果。到菜單「選擇」點「羽化」,
在羽化半徑中填寫20。這個20是指我們需要虛化的邊緣的寬度,就是從清晰到不清晰直到消失的一個過渡的寬度值,這是一個估計值,這個估計值與原圖的尺寸有關。如果不合適,可以回過頭來改成30或者是任何數,主要是觀察效果好不好再說。可是,現在是看不出來任何效果的。只好繼續往下做,做好了再說了。6、這個橢圓框里的畫面,是我們框選的,是要保留下來的,而虛線框之外的畫面,是我們要刪除的。為了要刪除那些不要的畫面,我們就要選中不要的畫面。現在,整個畫面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要保留的,另一部分是我們要刪除的。不是選中要的,就是選中不要的。那麼,只要把現在這個選區反個個兒就可以了。現在到菜單「選擇」下點「反選」,虛線框就反過來了。在橢圓選框的外面,出現了四方的選框,這表示:現在所選中的,是橢圓與方框之間的部分。注意:原先羽化的寬度,是向著橢圓內部的。現在反過來是向著橢圓的外部了。
7、好,現在選中的這部分就是我們不要的了。到菜單「編輯」下點「清除」,這部分就沒有了,露出了白色的底及虛化的邊緣。
8、可能有些朋友點了「清除」之後,四周不是白色的,而是其它顏色的,這裡就要補充說明一下顏色的設置了。 在PS中,設置顏色,分為前景色與背景色兩個部分。如白紙黑字,那麼,白色就是背景色,黑色就是前景色。在工具欄下部,就有這麼一塊,我們來看一下:
這裡有兩塊顏色,前面一塊是黑色的,後面一塊是白色的。這就是前景色為黑色,背景色為白色的情況。前景色與背景色當然是可以對換的。按那個雙向箭頭就可以了。
現在的情況是對換過來了,前景色是白色,背景色是黑色的。就像是學校里教學的黑板,寫上的是白色的粉筆字。記住這個雙向箭頭是前景色與背景色的對換按鈕。以後非常有用的。 而左下角的那個黑白小按鈕,是默認設置按鈕。即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什麼顏色下,按下這個按鈕,就會馬上回到白底黑字的默認設置上來。
好。結合我們現在的情況,如果說要白色的背景的話,那正是一種默認的設置。這樣,你在清除之後,四周都是白色的底色了。關於如何改變顏色的問題,我們在以後的課中會來詳細講解。今天我們所要掌握的,就是二點:什麼是前景色?什麼是背景色?如何交換?如果設為默認的顏色?
9、畫面處理得差不多了,要把虛線框去掉。到菜單「選擇」下點「取消選擇」,虛線框就沒有了。
10、現在看一下虛化邊緣的效果。20這個半徑值還可以。但是如果換了一照片,就不一定是20了,這個值跟原圖的大小有關。如果羽化半徑值太小,虛化得太突然。如果太大了,虛化部分會影響到主畫面。(關於如何修改,重新設置羽化半徑值,這部分內容以後會講到。)11、好。現在要把圖片保存起來。因為起先打開的是「照片01.jpg」,現在如果在菜單下點保存,也會是同樣的文件名。彈出的對話框中,可以設置畫面品質,可以看到保存後的文件量大小是多少K。這可以讓我們保證能上傳到論壇上。其它就不用設置了。但是,這樣保存的話,原圖就會被複蓋了。萬一你要做另一種效果就不能再使用了。為了保存原圖,可以到菜單下點「存儲為」,換個文件名保存下來。可以仍然保存為JPG格式。而且還以保存為PSD格式。這是PS的源文件,是可以修改的文件,正如FLASH中的FLA文件一樣。假如你製作到了一半,要休息了,臨時保存一下文件,就要保存為PSD文件,這樣,回來還可以修改。這是要注意的。 好了,今天是第一課,還是少一點兒內容比較好。現在我們來回顧一下今天所學的知識點,也算是複習題:1、什麼是選區?2、如何調整選區?3、羽化半徑是什麼意思?4、如何刪除不要的部分?5、什麼是前景色、背景色?5、保存有哪幾種情況?PSD格式的好處是什麼?6、對照片進行虛化處理有哪幾個步驟?步驟是:1、畫出所要的部分的選區。2、羽化這個選區。3、反選,選中我們所不要的畫面,把它刪除。這裡是先羽化,後反選。也可以先反選,後羽化。效果是一樣的。
大衛PS入門教程第二課:照片的虛化處理2
第二課:照片虛化處理之二
上一節課,我們製作了圓形的照片虛化。但有時,需要我們製作勾勒輪廓的照片虛化處理。今天我們就在上一節課的基礎上,來製作一下,這樣,也有助於加深對照片虛化處理的印象。先來看原圖: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這是一張少女全身圖,姿態優美。如果再如上一課那樣,把它用圓框框起來,就不恰當了。這時,就要用輪廓圖了。製作步驟是一樣的,只是用的工具不一樣。
1、打開這張照片。2、在工具欄第二欄的左邊,點「套索工具」。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套索工具可以畫出綿延不斷的曲線,把人物包圍起來。現在先確定一個起點,按下滑鼠不要鬆開,沿著人物的外緣拖動,與人物保持一定的距離。不斷地畫出大輪廓來。一直到畫完一圈,全部包圍之後再鬆手就可以了。這樣,選區就做好了。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但是,有時我們會在走到半途時一不小心鬆了一下滑鼠,就會自動產生一個選區,就會變成下面這個樣子了。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這沒關係。我們可以再畫一個選區,把新選區與舊選區相加。今天要學的就是這點。先到上面的「工具屬性欄」中,點中「添加到選區」這個按鈕。(每一個工具點中後,上面都會出現這種工具的屬性欄。如果你沒有,可以到「窗口」菜單下去點一下「選項」。)這樣,畫出來的新選區就會與舊選區相加了。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現在我們可以繼續畫了。在原先選區重疊的地方點一下作為新起點,開始向上畫,這時,套索工具上多了一個+號,表示是新添的選區。畫的時候要與原先畫的重疊。畫一圈後一直回到這個新起點後放手就可以了。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放手後,就會產生一個大的完整的選區了。我們要掌握如何讓兩個選區相加的手法。在做的過程中,PS允許後悔一次。在菜單「編輯」下點第一項「還原XX」。如果是用套索,就會寫成「還原套索」。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第三課:圖片的大小與裁剪
前兩課算是玩了一回圖片,今天可要來講一點兒基礎的理論了。別害怕,還是很好玩的,也是很有用的。就是關於圖片的大小與圖片的裁剪。我們自己用數碼相機拍攝的照片要上傳到論壇上或是製作到網頁中,就需要用到這方面的知識了。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先打開一張圖片。就看這一張吧。色彩很漂亮的風光照片。看上去這張照片並不大。其實這是我在製作網頁的時候強行縮小的。所以說圖片的真實大小,僅憑眼睛看是看不出來的。我們必須要知道它的具體尺寸。這有兩個辦法:第一個辦法是下載圖片:在網頁上,用右鍵點「圖片另存為」,就可以把圖片保存在自己的電腦中。然後就可以看到這張圖片的尺寸大小與文件量大小了。第二個辦法是:點一下圖片,讓它變成最大,然後用右鍵點一下圖片,再點「屬性」,可以看到一張圖片的尺寸大小與文件量的大小。如這張圖片的原圖是800*568,它的文件量大小是447k。我們可以用PHOTOSHOP來改變它的長與寬,並改變它的文件量,以適應網頁與論壇的需要。知道了原圖的尺寸,我們就可以避免馬賽克的出現。一張圖片,如果放大到了超過它的原先尺寸,它就會出現馬賽克。以後在製作FLASH時的時候就可以避免了。另外,有些圖片需要進行選題與裁剪,讓它更加突出主題,更加精練。這些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的內容。 現在我們打開PS,打開這張圖片。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圖片也不是它的真實大小,而是PS調整的適當的工作面顯示大小。上面寫著50%,只是一半。如果是百分之百的話,就要有四張拼起來那麼大。它的真實大小如果在800*600的電腦屏幕上來,會佔滿整個屏幕,就是一張屏幕保護圖片。(以下顯示的圖片,都是在PS中的工作圖片,真實大小,沒有進行網頁的強行縮小)一、裁剪圖片: 先來學習如何裁剪圖片。點工具欄左下第三個工具「裁剪工具」。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然後到圖上,按下滑鼠,在我們需要留下的畫面上划出一個矩形後鬆手。這時,我們可以看到:矩形之外的畫面變暗了,變暗的部分是將要裁去的畫面。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這個矩形框我們已經熟悉了,它就是調整框。我們可以移動那些小方塊進行調整,還可以把矩形框旋轉,直到滿意為止。現在我們要考慮的只是畫面的精練與美觀,長與寬的比例,而不必考慮它的尺寸大小與文件量的大小。這方面過後我們會再進行處理。當你對畫面滿意後,就可以按下工具屬性欄最右邊的「對勾」,(也可以在圖片內雙擊滑鼠。)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就裁剪成功了。我們要的部分即矩形框內的畫面被留下來了,其它部分就消失了。圖片就成了下面這個樣子了。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是不是比先前更精練,更有縱深感呢?這只是各人的藝術眼光不同而已。先前是突出山與石,現在是突出藍天與道路了。 那麼,現在的新圖的尺寸又是多少了呢?接下來我們繼續進行處理。
二、處理圖片的長與寬尺寸大小: 打開菜單「圖像」下的「圖像大小」。出來一個對話框。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注意:上面所寫的「像素大小:642k」不是文件量的大小。「文檔大小」也不是文件量的大小,因為這裡面還有一個圖片像素解析度的問題,與屏幕顯示解析度的問題,這裡所指的是印表機列印的情況。這些,我們都可以不去管它,我們只以像素值來衡量。如大多數的FLASH製作的尺寸是550*400。我們可以用這個尺寸也推斷圖片的真實大小。)現在我們看到這張圖是440*498像素。這正是經過裁剪後的圖片的真實大小。而裁剪前的圖片是800*600,近一半大小。 不過,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這個經過裁剪的新圖也不是它的真實大小,還是在PS中的工作區顯示大小。 看一張圖片是不是真實大小,只要看圖片上邊沿的文件名@後面是不是100%就可以了。 現在,我們要把這張圖片的長與寬縮小。從這個對話框上,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的尺寸是440*498。一般我們總是把圖片縮小為好,而不是放大。因為放大會影響到畫面的質量。同時也盡量把長與寬按比例地縮小,這樣才不會失真。這就是要在「約束比例」前打上勾。假定你想把你的圖片的寬度縮小到220像素,就把原來的440改成220,高度就不必填了,然後按「好」。圖片就 會按比例縮小。成了這個樣子。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現在的尺寸是220*249。是前面的一半大小。 現在你如果把圖片保存起來,它的畫面不變而長與寬都變小了,文件量自然也變小了。你就可以這樣用到網頁或FLASH上去了。這樣的做法是最經濟的了,比網頁強制縮小顯示要節省很多的文件量。
第四課:製作朦朧照片
今天我們來學習製作朦朧照片。先請看下面這兩張照片: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第一張照片非常清晰,連頭髮絲一根根都非常清楚。第二張是改制的,帶一點兒朦朧的味道,更柔和一點。各有特色吧。那麼這是怎麼製作的呢?我們就開始吧! 1、打開PHOTOSHOP,打開這張圖。在窗口下面,點一下「圖層」,出來圖層面板。可以看到現在有一個圖層,名稱是「背景」 。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2、看面板圖,現在滑鼠所指的按鈕是「創建新的圖層」。如果按下這個按鈕,就會在上面創建一個完全透明的,沒有任何畫面的新層。我們現在不建新層。我們來把背景層複製一個。用滑鼠點住背景層,把它拖到「創建新的圖層」的按鈕上,再放手,就會在上面產生一個一模一樣的圖層。名稱是「背景副本」。上面的圖層會把下面的畫面蓋住的。在工作區,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上面一層的畫面。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3、上面的畫面,我們要把它做成「毛玻璃」。現在「背景副本」層是藍色的,我們是在這一層上工作。你在哪一層工作,這非常重要,絕對不可以搞錯的。你要在哪一層工作,就點一下這一層。前面會出現一支筆。到「菜單」-「濾鏡」下面的「模糊」-「高斯模糊」點一下,出來一個對話框。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所謂濾鏡,就是一種特殊效果。我們常常要藉助與濾鏡來實現各種各種的特殊效果。高斯模糊是最常用的。它能讓畫面模糊。模糊的程度由半徑的值來決定。這個值究竟是多少為合適呢?這不一定,要由你的感覺來試了。值越大,就越模糊。你可以左右拉動下面的小三角,一邊看效果來感覺。我這兒用了4,也許並不是最好的,你可以用3,也可以用7。在PHOTOSHOP中,有許多數值都是憑感覺來試的,這給了大家各自感覺發揮的自由。現在上面這一層就成了「毛玻璃」了。(注意看一下:在工作區的上沿寫有「背景副本」的字樣。這表明我們是在哪一層上面工作。)
4、我們的目的是:人物的四周是朦朧的,但是,人物的面部是不應該朦朧的。所以,要把這個範圍先選出來。現在用套索工具把面部勾出來。特別是臉部的亮的部位畫出來。畫完之後,再進行一下羽化。半徑用5,主要是讓虛線部分更圓潤一點。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5、現在可以有兩種做法: a、直接把選區內的毛玻璃刪除,這樣就顯現出下面一層的非常清楚的眼睛口鼻來了。這個做法是上一節課學過的。這也達到目的了,方便快捷。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b、我們再來學學新的一種辦法:手工清除。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在工具欄點中橡皮擦。然後到上面的屬性欄,按下寫有「畫筆」右邊的下拉三角,點到「柔角100象素」,這是選中了一種筆刷樣式。然後再到「不透明度」選20%」。這個不透明度,表示並不是把畫面完全擦得個乾乾淨淨,是還留有20%的痕迹在。好,現在滑鼠變成了一個大圈圈。用滑鼠在選區內不斷地來回擦拭。擦的時候要離虛線一點距離。直到慢慢變清晰一點為止。我們可以把最下面那一層「背景」前的小眼睛點一下,就是關掉,可以看到,「背景副本」變了樣,還留有一點痕迹。(一格一格的,是表示透明部分)這就是說,臉部還留下一點毛玻璃。下面右邊的圖是把背景層前的小眼睛關掉了。(要打開就再點一下)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下面是關掉背景層後,背景副本的樣子: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這就是我們用橡皮擦擦拭的結果。最後,把背景層的小眼睛打開,並取消選區,就可以看到右下圖的樣子了。這個製作特點是臉部還留有一定的朦朧,不像a製作的那麼清晰。各有特點吧。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最後,請你到「窗口」菜單」下點「歷史紀錄」。看,我們的製作過程全在這上面。一步一步,清楚得很。最下面有個指針。你如果想要反悔,就可以點反悔的起點。然後,再回到圖層面板去工作。從哪一步反悔都可以。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今天我們學了增加圖層。現在這個圖上有兩個圖層。你在製作還沒完成的時候,如果要離開,可以保存。在「文件」菜單下點「存儲」,要把它存儲為PSD格式,而不要用JPG格式。因為PSD是保存了圖層等很多的信息,下次打開後,還可以繼續工作。一旦存為JPG,就沒辦法修改了。
好了。製作過程是重要的。能學到一些手法。回顧一下,今天學的內容是:1、圖層、複製圖層。2、高斯模糊。3、橡皮擦,柔角筆刷,不透明度。4、觀察圖層的辦法(打開與關閉小眼睛)你還得記住:象這種在原圖的上面複製一個圖層,然後在上面那個圖層上做手腳,造成很好的效果,這是經常用到的手法。複習題:1、如何創建一個新的圖層?如何刪除一個圖層?2、怎樣複製一個圖層?3、怎麼知道我們是在哪一層上面工作?4、怎樣關閉與打看一個圖層?5、朦朧照片的製作要點是什麼?6、要反悔好多步怎麼做?
第五課:製作照片邊框(一)
今天我們來學習製作一個簡單的照片邊框,通過製作過程,來熟悉PS的一些工具與製作手法。1、打開PS,打開一張照片。現在我們要為這張照片做一個背景圖,並改變一下照片的邊框。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2、為背景層改名。在圖層面板,現在有一個圖層名為「背景」。這個背景層的右邊有一個小鎖。凡是第一次打開一個圖片總是有這樣一個上了鎖的背景層。現在我們要改變它的名稱。雙擊背景層,彈出一個對話框。在名稱中寫上「照片」後按「好」字。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3、 創建新的圖層。按一下圖層面板最下面的「創建新的圖層」按鈕,在背景層的上面出現了一個新圖層,名稱為「圖層1」。新圖層是不會上鎖的,改名就比較容易。我們可以雙擊這三個字,改名稱為「新背景」。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4、凡是新建的圖層,都是全透明的。我們可以看到在「新背景」這三個字左邊有個小圖,全是格子,這表示它是透明的。我們還可以把「照片」層前的小眼睛關閉,這時,工作區中只有透明的格子樣子了。現在我們要把「新背景」層填上顏色。 填充顏色分為兩個步驟:A、第一步:要確定前景色還是背景色。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現在到窗口菜單下點「顏色」,出來一個顏色面板。在顏色兩字的下面,有二個方的色塊。前面黑色的是前景色,後面白色的是背景色。你需要設置前景色時(多數情況下我們是設置前景色),就點前面那塊。現在我們按下前景色按鈕。黑色的方塊的外面多了一個外框,表示現在是設置前景色。B、第二步:選擇顏色。可以選擇顏色的地方有好幾個。 右邊的R右邊由黑到紅的長條下面,有一個小三角形,可以拉動它來改變顏色。你可以把這三條都拉一下,再看前景色有什麼變化。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最右邊的數字框也可以直接填入由0到255之間的數字。例如:在R(紅)里,填入217;在G(綠)里,填入253;在B里填入249,現在前景色變成了淺綠色。這是RGB三原色組合表示一種顏色的方法。最下面有一個多彩的粗條,在這裡可以多選一些顏色。最右邊是黑白兩色。這個顏色面板是非常方便來選擇顏色的。 更直觀的方法是點「色板」標籤。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看右圖)可以看到各種顏色。需要什麼顏色就點什麼顏色。但是顏色的品種比較少。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第六課:製作照片邊框(二)
今天我們繼續做上一課沒做完的照片邊框。9、還是在照片層上工作。按住CTRL鍵,用滑鼠點一下照片層,這時,工作區里照片四周出現了選區。這是一種快捷方便的選取辦法,它可以選取畫面的全部輪廓,而不管它是彎曲的還是方的圓的,你一定要熟悉並牢記,這比你自己畫好多了,既方便快捷又精確無誤。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10、有了這個選區為基礎,就可以進入製作邊框了。到菜單「選擇」--「修改」--「擴邊」,彈出「邊界選區」對話框,寬度寫上30。點好。就有了邊框選區了。記住「擴邊」的意思是把原有的虛線變寬。而且本來是選中整張照片的內部,現在變成了只是選中一條寬寬的邊線。這一點不要搞錯了。圖片的內部沒有選中。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11、現在可以對邊框進行製作了。怎麼做都行。先來試一種:到菜單「圖像」--「調整」--「亮度/對比度」,打開對話框。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把「亮度」的指針向左拉,到-81。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再取消選擇。現在的效果就是下圖這樣的。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剛才是把邊框選區中的象素的亮度減小了,變暗了。這種效果是我們常見的很普遍的一種效果。它的邊框只是變暗,而沒有去掩蓋或是變色。暗的部分我們仍然可以看得清清楚楚。這是這種邊框的好處。12、再回過頭來試另一種:仍然回到前面有寬寬的邊框選區那一步。到菜單「濾鏡」--「風格化」--「擴散」,彈出對話框:就讓它用「正常」,點好。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這個「擴散」的意思是把選區內的象素擴散開來,變成毛邊。現在變化不大。我們要繼續擴散。你可以按快捷鍵CTRL+F多次,表示是重複剛才執行的濾鏡。不必再打開對話框了。一邊按一邊看邊緣的擴散情況。我按了十多次,現在成了這樣的樣子: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邊界有點毛邊了。這樣也行。我們再來加工一下:到菜單「濾鏡」--「模糊」--「動感模糊」,彈出對話框:角度為45度,這是一種向45度方向的模糊。距離是指模糊的大小。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這個需要自己來體會感覺多少比較合適。你可以試用各種不同的數值來體會效果。本身是毛邊,再加上一點兒動感模糊。這個邊框就有一些特色了。最後,再到「濾鏡」--銳化--進一步銳化,這個連對話框都不需要了。它的意思是想把現在模糊的象素再搞得清楚一點,一絲一絲的。你可以再按CTRL+F進行多次重複這個濾鏡。三次之後,成了這個樣子。取消選擇,就完成了。或者你也可以把前面的兩種方法結合起來。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如果想要改變邊框的顏色,可以到「圖像」菜單-「調整」-「變化」,會出來對話框。你可以點「加深綠色」,或者是「加深紅色」,再加點兒紅,再加點兒黃,任意地改變邊框的顏色。上面有原稿與當前挑選。右側還有較亮或是較暗。你可以不斷地點點點,直到滿意為止。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總之,有了邊框選區,就怎麼都好辦了。現在我們已經用過好幾種濾鏡了。你得記住這些濾鏡的作用,記住這些濾鏡在菜單的什麼地方。
今天我們通過邊框的加工,學了以下內容:1、快捷選中畫面的輪廓。2、選區的「擴邊」。3、調整亮度與對比度。4、濾鏡中的「擴散」。5、濾鏡中的「動感模糊。6、濾鏡中的「銳化」。複習題1、如何選中畫面輪廓的快捷鍵是什麼?2、怎樣才能讓選區選中寬寬的圖片邊框?3、把象素的亮度變亮的值是正的還是負的?4、重複執行多次濾鏡的快捷鍵是什麼?5、「進一步銳化」這個濾鏡在菜單的什麼位置上?
大衛PS入門教程第七課:圖片的簡單合成
今天我們來學習兩張圖片的簡單合成。 在第一課與第二課,我們只是把一張照片圈了起來,四周還是白色的。我們想把這個圈起來的照片再加上漂亮的背景。像下面這張照片那樣。這樣的製作方法常用於廣告與賀卡。 1、製作有透明外圍的畫面: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就跟第一課與第二課的製作方法基本一樣。只是在製作的一開始,要先「複製背景層」,產生一個「背景副本」,我們的操作要在副本上進行。然後就是先圈定,再羽化,再反選,最後把四周的像素清除。具體的製作方法請參看第一課與第二課。現在我們的圖層面板是這樣的。請注意看:現在背景層的小眼睛關掉了,所以,在工作區,只能看到背景副本層的樣子。現在這個圈定的圖的四周不是白色,而是透明的。這裡的效果就跟第一第二課不一樣的。這樣有了透明的四周,就可以放到別的圖片中去合成圖片了。也就是說:背景層是原始圖層,它是不能透明的。要產生透明,一定要新建圖層才行。 2、複製並移動一個圖層。現在打開另外一張將要作為背景的圖片。就是說:我們已經同時打開了兩張不同的圖片了。你要注意到你是在哪一張圖片上工作。當你點到第一張圖,右下角的圖層面板就顯示的是第一張圖的圖層。如果你點第二張圖,圖層面板就會顯示第二張圖的圖層。現在工作區是這樣的: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從這張抓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現在打開了第二張圖。現在的圖層面板是第一張圖的,說明我們還是回到了第一張圖來工作。同時可以看到:第一張圖上面的提示條是藍色的。(看第二張圖上面的提示條是灰色的)並且,我們點中了「背景副本層」。現在我們可以把這一層拖到第二張圖上去再放手。看下圖: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好,現在的圖層面板變成了第二張圖的了。原先有一個背景層,現在增加了一個「背景副本」層。這個「背景副本」層實際上是第一張圖的,只是複製了一個層。同時,圖也跑到第二張圖上來了。第二張圖上的提示條現在是藍色的。背景副本層也是藍色的。這是今天我們學習的關鍵方法。(其實這是複製粘貼的快捷方法。如果分步做的話,就是先點中第一張圖的背景副本層,然後到編輯菜單下點「拷貝」。這樣就把這一層複製了一個。然後再到第二張圖點一下,點編輯菜單下的「粘貼」,這樣就在第二張圖上貼上了這個層。)現在事情變得複雜起來了,我們必須清醒地知道:我現在是在哪一張圖片的哪一個圖層上進行工作。3、在新圖中調整大小及位置。現在你就可以在新圖中,進行調整了。在「編輯菜單」下點「自由變換」,會出來一個調整框。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現在我們來學習這個調整框的使用方法:一、旋轉:四周有8個小方點。中間有一個十字架的小圓點。這是中心點。旋轉就是以這個圓點為中心的。這個中心點也是可以拖動的。你可以把它拖到任意地方,甚至拖到圖片的外面去。需要旋轉時,只要把滑鼠放在圖形的外圍,就會出現雙頭彎箭頭,移動滑鼠就可以把圖片旋轉了。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二、縮放:當把滑鼠放在直線上的時候,就會出來直的雙箭頭,就可以拉動進行縮放了。為了防止圖片失真,盡量按住SHIFT鍵,去拉動四角上的小方點。這樣,長與寬是等比例縮放的。 關於圖片的變形,在編輯菜單下還有個「變換」,裡面有好多項。自己去試著玩玩就知道了。這裡就不細講了。 調整圖片滿意之後,可以按回車定下來。 4、合併圖層。現在圖層面板上有兩個圖層。有的時候,我們為了進一步做別的效果,需要把兩個圖層合併成一個圖層才能繼續。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這時,可以點圖層面板右上角的小三角,會打開一個菜單,這裡面有很多項目。我們點「拼合圖層」。現在看到圖層面板上只有一個「背景層」了,而圖形已經粘合在了一起。再也分不開了。想要分開,除非到「歷史紀錄」去反悔了。所以,在合併圖層之前一定要把所有的工作都做到位,想好了再合併。合併後,存儲為PSD格式,文件量會小很多。
好。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以下內容: 1、製作有著透明外圍的圈定圖。 2、同時打開兩張圖片,並在它們之間進行圖層的複製與粘貼。 3、對畫面進行變形調整。 4、合併圖層。 現在回過頭來想一想:哦,原來所謂圖片合成就是把幾張圖片上經過處理的圖層放到同一張圖片中來,然後調整它們的大小位置,它們各自有自己的畫面,同時也有一大塊透明的面積,能讓我們透過去看到別的圖層。這樣一層又一層,好多好多的圖層組成了豐富多彩的整體畫面。圖片合成就是這麼一回事。有的廣告可能會有十來個圖層呢。 在圖片合成的工作中,還要注意一點:就是圖片的長與寬。兩張圖片的長與寬(要看它們的像素)相差不能太懸殊。否則就容易出現馬賽克。 複習題: 1、能不能在背景層製作有透明背景的圖層? 2、怎樣知道我是在哪一張圖片的哪一個圖層上進行工作? 3、怎樣把一個人的照片翻個面?(臉向東改為臉向西) 4、為什麼要合併圖層?
大衛PS入門教程第八課:快速蒙板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一個非常有用的方法,就是使用快速蒙板來畫出選區。(請注意:這裡我們學習的是「快速」蒙板,這是一種比較簡單的蒙板。以後,我們還將會學習正式蒙板,即「圖層蒙板」。) 以前,我們是用選框工具或是套索工具來圈定我們所要留下的畫面,就是畫一個選區;或者通過選區的增加與減去來確定我們所要的畫面,最後通過反選,把我們不要的部分清除掉。
現在我們來看上邊的這張圖。它的邊框是雜亂無章的,又像是用很粗糙的排刷刷過的,刷到的地方就顯示出來了,沒刷到的地方就是白色的了。這種樣子在藝術圖片中經常會使用到。 可是,這樣的選區,用橢圓選框工具肯定不行,如果用套索工具細細地描,也很難畫出刷子的效果來。原來,它是用蒙板的方法製作出來的。 今天我們來學學這個方法。邊做邊理解吧。1、打開一張照片,把照片放大到最佳大小,方便我們工作。2、為了讓大家方便理解,我們先來做個實驗。你可以先用橢圓選框工具或是套索工具,在圖片上任意畫一個選區。3、點一下工具欄中的「以快速蒙板模式編輯」。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現在畫面上出現了大面積的半透明的紅色毛玻璃。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注意看一下圖層面板,這裡並沒有增加一層。這紅色的東西就是快速蒙板。在選區以內的畫面,是沒有紅色的,只有選區以外才有紅色。這讓我們想到:這是選區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凡是我們要的,就是完全透明,不發生任何變化。凡是我們不要的,就用紅色的蒙板給蒙起來了。那麼,只要我們改變紅色的區域大小形狀或者是邊緣,也就等於是改變了選區的大小形狀或邊緣。所以說:蒙板就是選區,只不過形式不一樣而已。這是我們第一個要理解的。4、選區是很難改變它的邊緣的,要細細地用套索工具來彎彎曲曲地畫,而蒙板就方便多了。我們可以用畫筆來畫。點畫筆工具,把前景色設為白色(為什麼要選白色下面會講,這很重要),不透明度選為100%,再到上面屬性欄的「畫筆」後的下拉三角形菜單里,找到「63」這是一種大油彩蠟筆筆刷。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63是指它的粗細,可以任意改變的,你也可以選別的筆刷。)現在就用這種筆刷在畫面上畫,把剛才的橢圓部分擴大。我們看到,畫筆好像是橡皮擦一樣,把蒙板擦掉了。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這正是因為剛才我們選的是白色。這樣就產生了我們所需要的選區。 如果你覺得選區太大了,要改改小,那就把前景色改成黑色,再來畫。現在畫出來是紅色半透明的蒙板。這也是蒙板的好處,可以隨意地修改,比套索工具畫選區方便多了。這裡,我們發現一點:在蒙板上,是不能畫上彩色的。(因為這只是選區,不是繪圖)。用白色畫,畫出來是透明部分,是我們要的部分。用黑色畫,是半透明紅色蒙板,是我們不要的。如果你用灰色來畫,就是羽化。如果你用深紅色來畫,它會自動變成深灰色。如果你用淺紅色來畫,它就會變成淺灰色。這裡,最重要的是記住:白色是我們選中的,黑色是我們不要的。這一點千萬不要搞反了。而且在今後的通道學習中,還要用到的。(你也可以用橡皮擦。橡皮擦與畫筆是相反的。黑色的橡皮擦等於白色的畫筆。)5、當你覺得滿意之後,點剛才「以快速蒙板模式編輯」左邊的按鈕「以標準模式編輯」。蒙板變成了選區。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反選,清除。跟以前做的一樣。如果你是用來跟別的圖去合成的,那麼一開始就要「複製圖層」,這樣,清除的部分是完全透明的。 好了,蒙板也不是那麼神秘吧?以後你在做選區的時候,也不必先畫一個橢圓了,打開照片後,直接轉入蒙板模式,用黑色畫筆把不要的部分塗抹出來,再用白色畫筆改改,再轉回到標準模式,選區就有了。或者是打開照片,進入蒙板模式後,給整個圖片填充黑色,這樣,全圖都是半透明的紅色。再用白色畫筆來畫出需要保留的部分。這個方法用於摳圖也是非常有效的。複習題:1、用什麼顏色的畫筆可以去掉蒙板?什麼顏色的畫筆可以增加蒙板?2、為什麼在蒙板上畫不出彩色?3、在蒙板上想畫一塊羽化的區域,用什麼顏色的畫筆來畫?
大衛PS入門教程第九課:用快速蒙板摳圖
什麼是摳圖?就是把一張圖片中紛繁雜亂的物件中,取出一部分有著清晰邊緣的物體或人物來,以便進一步的藝術加工。這是最常用到的操作。我們來看下面這兩張圖: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可以想見:左圖中的花就是從右圖中摳出來的。它的邊緣非常清晰,這裡可不允許用「羽化」了。這朵花的四周是透明的,黑色部分是我為了讓大家看清它的邊緣而在下面加了一個黑色的圖層。這朵花就可以用到別的地方去合成圖片了。讓那些從來不可能生長荷花的地方也長出荷花來,可以把這朵花放到冰山上去。學會摳圖,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是一個重要的基本功。 摳圖有多種方法,有些很簡單,有些非常複雜。今天我們先來學一個簡單的,就是利用快速蒙板來進行摳圖。這對我們進一步鞏固快速蒙板的使用學習也有極大的好處。 之所以說是簡單的摳圖,因為用快速蒙板還只能摳一些邊緣比較平滑,沒有什麼毛剌的物體。如果是毛絨絨的東西,快速蒙板也是無能為力的,需要有更高級的手法來摳圖。 下面我們開始來做這個練習。1、打開這張圖片,複製背景層。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在花的四周有一個紅色的方框,這就是我們現在放大了的局部的位置。在導航器的下邊,有個三角形的拉點,你可以左右拉動它,向左是方框變小,向右是方框變大,直到全圖。你也可以直接去移動紅框,來移動所要顯示的局部。在左下角有個170%,這表示目前圖片的放大倍數。這個導航器對於我們進行摳圖特別有用。所以一定要學會熟練地使用它。3、現在,點工具欄上的「以快速蒙板模式編輯」。這時,雖然畫面沒有變化,但是在圖片上沿的藍色條中,文件名的後面,出現了「快速蒙板」字樣,我們知道是進入了快速蒙板了。
我們就在背景副本層上進行摳圖。然後把畫布拉到適當的大小。然後用放大鏡點這朵花,讓花放大到可以看到花的邊緣。這樣可以方便我們的工作。2、現在能看到的,只是放大的局部。為了看清這個局部在全圖中的位置,可以到「窗口」菜單,點「導航器」,出現了導航器面板。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在花的四周有一個紅色的方框,這就是我們現在放大了的局部的位置。在導航器的下邊,有個三角形的拉點,你可以左右拉動它,向左是方框變小,向右是方框變大,直到全圖。你也可以直接去移動紅框,來移動所要顯示的局部。在左下角有個170%,這表示目前圖片的放大倍數。這個導航器對於我們進行摳圖特別有用。所以一定要學會熟練地使用它。3、現在,點工具欄上的「以快速蒙板模式編輯」。這時,雖然畫面沒有變化,但是在圖片上沿的藍色條中,文件名的後面,出現了「快速蒙板」字樣,我們知道是進入了快速蒙板了。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4、現在,給這個圖層填充黑色。整個畫面就呈淺紅色了。這一層淺紅色就是快速蒙板。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第二種方法是結合套索工具來做。在沒有進入快速蒙板之前,先用套索工具把花朵大致地圈起來,然後再進入快速蒙板。這樣,花朵這部分已經是透明的了。四周是淺紅色的蒙板。有些朋友說,他的蒙板正好相反,是選中的部分出現淺紅色的蒙板,不選中的地方反面是透明的。這可能是軟體以前別人改動過設置。你可以雙擊「以快速蒙板模式編輯」按鈕,會出現一個對話框: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這裡的色彩指示,應該點在「被蒙板區域」而不是「所選區域」。在這兒,你如果不喜歡以紅色做蒙板,可以把這個顏色改成別的顏色。不透明度也可以改。5、從上一節課上,我們知道:用畫筆在畫面上畫時,如果用黑色,就是增加蒙板,是我們所不要的部分,如果是用白色,就是去掉蒙板,是我們所要的部分。現在我們點畫筆工具,選清晰邊緣的筆刷(不要選邊上朦朧的筆刷)。筆刷的粗細先選5個像素。再把前景色設為白色。用畫筆在花內來回畫,就會出現沒有蒙板的清晰透明的畫面。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如果不小心畫到了花的外面,也不要緊,一會兒再回過頭來修改。用5像素的筆刷畫邊緣還可以,但是如果畫內部大面積的地方就嫌太小了。這時,你可以鬆開滑鼠,按鍵盤上的](向右的中括弧),這時,可以看到筆刷變大了。多按幾下會變得很大。當你畫到邊緣時,需要把筆刷變小,就按[(向左的中括弧)筆刷又會變小了。你一定要牢牢記住這種快速把筆刷變大變小的好方法。 6、有些地方畫到外面去了,你可以把前景色變成黑色,現在畫的是淺紅色的蒙板,把那些畫到外面的地方的蒙板補回來。就這樣,一會兒用白色,一會兒有黑色,一會兒用大筆刷,一會兒用小筆刷,慢慢地比較像樣了。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7、有些地方,特別是拐角的地方,怎麼畫也畫不好,或者不放心。這時,你可以用放大鏡,把這個局部放到很大很大,再來仔細地畫。當放到很大的時候,有些細微的地方,畫得不是很理想,也可以忽略不計。因為回到原圖後,這些細微的地方會變得極小極小,幾乎是看不出來的。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8、經過一段時間的塗抹,終於把這朵花給框起來了。現在可以回到「以標準模式編輯」,在花的四周出現了選區。有了選區就好辦了。下面的工作我們以前做了很多了,反選,清除,取消選擇。9、現在我們來學一個新方法。就是有了選區之後,直接按CTRL+J。這樣做後,會立即自動新建一個圖層,在這個新圖層上,就有了選區內的圖形了,四周都是透明的。方便多了。這一個快捷鍵代替了好幾步:先是複製了選區內的圖形,再是新建了一個圖層,再是粘貼了這個圖形。真是快捷多了。我稱這個快捷鍵為「摳圖快捷鍵」。有了這樣的快捷鍵,一開始就不必複製背景層了。這個方法非常有用哦,你一定要好好記住。10、保存選區。有時,我們好辛苦畫出來的選區,也要保存起來。我想再重新畫一次,看看兩個選區哪一個更好一些。可以到「選擇」菜單下點「存儲選區」,會出來一個對話框: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你給這個選區起個名字,然後點「好」。現在可以「取消選區」了。選區就沒有了。當你需要這個選區的時候,你再到「選擇」菜單下點「載入選區」,然後選中剛才所保存的名字,選區就又出現了。
好了,用快速蒙板摳圖的要點就是這些。你可以試著摳圖,如汽車、茶杯之類,來熟悉這種方法。還可以把摳出來的圖與其他的圖片進行合成。今天我們學到的是以下內容:1、導航器的用法。2、蒙板的修改。3、畫筆筆刷大小的變化。4、摳圖快捷鍵。5、保存與取出選區。 下面是複習題:1、按什麼鍵可以變化筆刷的大小?2、摳圖快捷鍵是什麼?3、如何保存與取出選區?
第十課:通道就是選區
上一節課,我們學了用快速蒙板來摳圖。這是非常有用的。蒙板是可以用畫筆來反覆修改的,最後還是回到選區來進行進一步的操作。真是又方便,又靈活。好用極了。 今天我們再來學一種新的選區,就是通道。這個名稱翻譯得不太貼切,讓人摸不著頭腦。我學通道時,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來理解,老是搞不清楚。其實呢,只要一句話:通道就是選區。跟快速蒙板差不多,只不過是更複雜更高級更有用的選區。這一點請大家牢牢地把握住,就比我省下來幾個月的時間了。(當然,說通道就是選區,是不太嚴密的。這是通俗的說法。就像說「人就是猴子」一樣是不太科學的。但能讓人充分地理解到其本質,不太科學也是允許的吧。)還是讓我們用實例來學習通道吧。先看下面兩張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左邊是原圖。右邊是經過加工的,有了一些動感。我們就來做這個。 1、先用套索工具以及快速蒙板把汽車摳出來。(前幾課沒學的可就糟了。但我們正是在此基礎上深入的呀,沒辦法了)形成一個選區。(這也算是對前幾課的小測驗啦)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2、還是學過的。存儲選區。最好是起個名字叫「汽車」 3、關鍵時刻到了。打開「通道面板」。(如果沒有的話,到窗口菜單下點「通道」。)我們可以看到下面的樣子: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在通道面板上,有好幾個層。RGB、紅、綠、藍,最後一個是「汽車」層。我們看到工作區中是一個白色的汽車輪廓。四周全是黑色的。這個意思大家應該會明白了:這跟畫快速蒙板是一個道理:白色是我們所要的,黑色是我們所不要的。原來,我們存儲選區,就是存在這兒呀!是的。看上面的「顏色面板」,只有黑白,沒有別的顏色。選區的特點就是黑白世界。因為它只表達兩個選擇:要,還是不要?還有就是灰色,模稜兩可,但灰色還是黑與白的混合。我們也可以在這兒來塗塗畫畫,用白筆畫出我們要的,用黑筆畫出我們不要的。 3、那麼我們就來畫畫看。不要取消選區,我們要在選區內部來畫。我們用一種新的方式來畫,順便學點新東西,就是「漸變工具」。
第十一課:通道的加工
上一節課,我們初步認識了一下什麼是通道。通道里的加工,是為了創造更複雜的選區而建立的一個過程。接下來,我們就要深入地學習通道里的加工手法。通道的最大優勢有二點:一是可以使用濾鏡了,二是可以進行更複雜的調整。 還是來做一個實例吧。 是在一個柿子身上寫個立體字。這個字好像是柿子本身生長出來的。其實是我們用通道寫上去的。從這個實例上,我們可以體會到通道加工的力量了。我們一起來製作吧!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1、打開圖片。2、用「橫排文字工具」打字。就是有個T字的按鈕。按下這個按鈕,設置前景色為白色(其實用任何顏色都可以,因為我們只要這個字的選區,不會用到它的顏色)。然後到上面的屬性欄里,設置字體、大小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然後打字,一個「春」字。這時,圖層面板會自動增加一個文字層。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如果字不夠大,可以到編輯菜單下的「自由變換」,把它拉大到合適的大小。這是基礎工作,一定要做好哦。這裡我們也初步學習一下打字的情況。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現在複習一下:如何取得一個圖形的輪廓選區?我們想要取得這個春字的輪廓選區,怎麼做?忘了吧?按住CTRL後用滑鼠去點文字圖層。這一下就出來了春字的選區了。好了,有了選區就夠了,現在可以把文字層刪除了。(其實,在文字工具中,有一項工具就是只寫選區的。就是「橫排文字蒙板工具」,只一步就可以寫出文字選區來。由於時間關係,以後再學吧。)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3、好了,現在字的選區有了。我們就在這個字的選區上來做文章。現在先把這個選區保存起來。你可以起個名字。(也可以不起名字,它會自動保存為Alpha1。)然後,到「圖像」菜單下的「調整-亮度/對比度」,把亮度適當的調大一些,這樣,字的顏色就與整體有所區別了。基礎已經做好了。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4、現在打開通道面板,點中Alpha1通道。可以看到一個白色的春字。我們要在它的基礎上進行加工。取消選擇。5、打開濾鏡-風格化-浮雕效果。按下面設置。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角度」是指光線的射入角度。「高度」是指字的凹凸的高度。「數量」是指顏色數量的百分比,可以突出圖像的細節。實際上還是可以用眼睛來感受,適當自然就可以了。現在,春字的浮雕形象已經出現了。做到這裡,我要告訴大家製作的目標:一個浮雕字,包括三個部分:中間是平面部分。另外是特別亮的部分和特別暗的部分。平面部分前面已經做好了。現在就是要把特別亮的部分用選區選出來。最後要把特別暗的部分也選出來。以下所做的,就是分別做兩個選區,一個叫亮選區,一個叫暗選區。所以,現在把這個浮雕字通道複製兩個,一個稱為「亮選區」,另一個稱為「暗選區」。 6、製作「亮選區」。先點中「亮選區」通道。我們看到:現在整個通道都是灰灰的,亮的部分是我們要的。但是,如果我們現在就點「把通道做為選區載入」按鈕的話,會把所有的灰色全選進去。現在我們想把亮的部分白色不變,而其它部分變得非常黑(我們不要)。那麼,可不可以用「對比度」呢?不行,因為它只能改變字內的黑白對比,而無法把四周全部變黑。我們可以用「圖像」-「調整」-「色階」。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我們來看色階對話框。這裡有很多的內容,足夠我們學習好多天的了。今天只能學一點:看滑鼠所點的地方,這個黑色試管叫做「設置黑場」。什麼意思?就是用這個黑色試管去點通道里的某種顏色,那麼就會以這種顏色為純黑色,來改變畫面的顏色,形成一個黑場。不太好理解吧。反正我們現在用這個黑色試管去點通道的四周灰色的任意地方,看看會發生什麼事情?哦,原來如此,這個黑色試管可真厲害。它點到灰色之後,所有的灰色都變成了黑色,只有白色仍在。看上去更白了,其實白色沒有變化。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現在好了,我們要的,就是這部分白色。這就是「亮選區」。點一下「把通道作為選區載入」按鈕,就取得了選區。現在回到圖層面板,用「亮度/對比度」把這部分調得亮一些。比中間部分更亮。如+40。(前面中間部分是+28) 7、製作暗選區。前面這種「設置黑場」的方法,在通道加工中是經常用到的。我們要深入理解牢牢掌握。因為它可以幫助我們明辨黑與白。黑色試管是點到哪裡哪裡黑,那麼,還有一個白色試管,(最右邊的那個試管)它是點到哪裡哪裡白。現在我們要用到白色試管了。 現在回到通道面板,點中「暗選區」通道。因為是我們先前複製的,所以,也是灰灰的一片。打開「色階」對話框,點中「白色試管」,用它去點通道四周的灰色,哇,全變白了,只剩下黑色的邊線。這些邊線正是浮雕效果中的暗色部分。我們再一次把黑與白分辨開來了。 接下來要考慮的是:選區是以白色為我們要的。而現在恰恰相反,我們想要的這些黑色線條。必須把這些黑色的線條變成白色,而把所有的白色部分變成黑色。怎麼辦呢?好辦。點「圖像」-調整-反相,它就完全翻過來了。
第十二課: 顏色通道
PHOTOSHOP學到這會兒,我們不得不來學學枯燥乏味的顏色理論了,因為如果再不學,就難以學下去了。眼下我們就遇到了難點:顏色通道。前面在初識通道的時候,我已經說過:當你打開一張照片(RGB模式)的時候,就會在通道內自動產生四個通道:第一個是RGB複合通道,第二個是紅色通道,第三個是綠色通道,第四個是藍色通道。這些通道說明了什麼?有什麼用處?這還得從顏色模式說起。(如果你的通道不對,請先到「圖像」「模式」去看一下,這張圖片是不是RGB模式。如果不是,點一下RGB。) 人們為了分析顏色,產生了各式各樣的理論。RGB就是其中的一種,也是網上最合適的一種。R就是英文red,紅色;G就是green,綠色;B就是blue,藍色。紅綠藍是光的三原色。由這三種顏色混合,組成所有的顏色。一種顏色,用三原色的值(從零到255)組合來表示,例如:中藍色(R=100,G=156,B=200),另外,黑色是沒有任何光,所以三原色的值都為零。(R=0,G=0,B=0)。白色是三原色的最強光。(R=255,G=255,B=255)。下面的圖,表示了黑、白、紅、綠、藍、黃、青、品的產生情況與它們的表示方法,這些最基本的數值是我們應該記住的。紅:(R=255,G=0,B=0)只有紅;綠:(R=0,G=255,B=0)只有綠;藍:(R=0,G=0,B=255)只有藍;黃:(R=255,G=255,B=0)綠色與紅色的混合,沒有藍。青:(R=0,G=255,B=255)綠色與藍色的混合,沒有紅。品:(R=255,G=0,B=255)紅色與藍色的混合,沒有綠。黑:(R=0,G=0,B=0)三原色全部沒有。白:(R=255,G=255,B=255)三原色全部有。 上面我們學了三原色,三種組合色,二種特殊色,共八種顏色了。 下面順便說一下灰色。當三個值相等而且不是零或255,就成了灰色。如:(R=55,G=55,B=55)。也可以是這樣:(R=5,G=5,B=5),必然是灰色。不過,值越大,顏色越淺,越接近白色,當然,值越小就越接近黑色了。中價灰就是(R=127,G=127,B=127)。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由此,我們引伸出「色輪」的概念。這個色輪共360度,從紅色開始,劃為60度一格。逆時針轉動色輪,紅與綠相隔120度,中間夾了黃色Y,而且黃色的範圍要細小一些,說明黃色是由紅色與綠色混合而成的。從綠色再過去120度是藍色,中間細小的地帶是青色C。藍色與紅色中間夾的是品色M。你可以記住每種顏色的對家:紅對青,黃對藍,綠對品。我們要記住它們的排列:紅、黃、綠、青、藍、品再加上黑與白,由這八種顏色相互作用,又會產生無數的顏色來。以上講的是顏色的產生與種類。這就稱為「色相」。是顏色的三大屬性之一。另兩個屬性是飽和度和亮度。留待以後再講。色相是指什麼樣的顏色。以後我們說到改變色相,就是把一種顏色改變成另外一種顏色。 順便說一下:在印刷業,是用CMYK的模式來表示顏色的。C:青色;M:品色;Y:黃色,K:黑色。多了一個黑色。而CMYK模式在色輪上正好跟RGB模式相差60度。它是用從零到100的四個數值來表示顏色的,如(88,23,158,15)
現在我們回到通道面板。那裡面就有紅色通道、綠色通道、藍色通道。其實一張RGB照片的五彩繽紛的顏色,就是由這三種顏色組合而成的。PS就把它們的顏色分解後,放在這三個顏色通道裡面了。當三個通道組合起來,又成為一張五彩的照片。我們只要稍微改變一下其中一個顏色通道,整個照片的顏色全變動了。
為了進一步理解這一點,我們來做個實驗。這裡有一張照片: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我們在通道面板可以看到四個通道了。除了RGB通道,當你輪流點中其中一個通道,它們都是黑白的。只是幾個通道的黑白有點兒不一樣。在通道里,白色表示有,黑色表示無。注意她的臉部,可以看出來,紅色通道的臉部特別蒼白,綠色通道差一些,而藍色通道最暗。這說明什麼呢?由於臉部是偏紅色的,所以紅色通道里的臉部最白,紅色最多。在紅色通道里,越白的地方,表示這裡的紅色越強烈。綠色也比較白,就是綠色也比較多,紅與綠會合成什麼顏色?是黃色。就是皮膚的顏色。而臉部幾乎不需要藍色,所以藍色通道是最暗的。剛才我們是注意了臉部,接下來關注一下背後的山水天空。再看一次各個通道的情況:現在是反過來了,紅色通道最暗,藍色通道最亮,綠色界於中間。原因是背景色基本上是淺藍色的。這張照片的人物色彩與背景色彩形成強烈的反差,很吸引眼球。 再接下來,你可以試著關掉一個顏色通道,只開兩對顏色通道,如紅與綠,看它會出現什麼色偏?在沒有藍色通道的情況下,照片是偏黃色的,這符合前面所說的「色輪」原理。 如果我們想要改變照片的顏色,可以分別去改變各個通道的黑與白。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例如:在紅色通道加上一條從白色到黑色的漸變色:看左圖,在標題欄的後面寫著(紅)就是指紅色通道。 現在可以看到: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照片左邊出現了一條由淺紅色到淺藍色的漸變色。上半部,紅色太多,下半部,紅色太少。只有中間有一小部分是與原圖的江水顏色一致的。 你可以試著在各個通道上去畫上黑白色,看看它是如何變化的。我們再來看看,如果把藍色通道關閉,會怎麼樣?由於失去了藍色,圖片只能有紅色與綠色,便組合成了偏黃色。希望這會給你一個深刻的印象。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好了,今天,我們什麼實例都沒做,只做了一點實驗。但是這一課卻是非常重要。首先我們認識了三原色,加上黑色、白色、再加上三原色中的二種顏色組合成了黃色、青色和品色。在這個基礎上,也認識了灰色,並學習了顏色的RGB表示方式。進一步學習了「色輪」。這個色輪是我們以後經常要用到的。不可忘記。三大屬性中的另二大屬性還要另外學習,才算學全了顏色的初級理論。 複習題:1、如果把紅色通道關閉,照片會偏什麼顏色?2、(10,10,10)這是一種什麼顏色?是深色還是淺色?3、在色輪上,從紅色開始,逆時針轉動240度,是什麼顏色?
第十三課: 路徑
前面我們學習了快速蒙板與通道,它們都能夠轉換為選區。今天,我們來學習最後一種能夠轉為選區的方法,就是路徑。路徑的特點是可以繪製出非常光滑優美的線條來,可以很隨意地對線條進行修改。 我們還是通過實際製作來學習--學畫一顆心形圖。1、新建一個文件,400*400,白色背景。2、打開路徑面板。到窗口菜單下點中「路徑」。我們看路徑面板,現在還是空的。
3、在工具欄找到「鋼筆工具」。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4、在上面的屬性欄,點中「路徑」按鈕。這個按鈕是用來畫線條的。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5、現在我們隨意地在工作區用鋼筆工具點三個點,並回到起點點一下,形成一個三角形。這三個點,我們就稱為節點(或錨點)。現在全是直線,所以也可以稱為直線節點。過會兒,我們要把它們轉變成曲線節點。在路徑面板上,出現了一個新的層,「工作路徑」層。路徑也跟圖層一樣,可以畫在不同的層上面。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6、現在用「鋼筆工具」下的第三個「添加錨點工具」,(在鋼筆尖上出現了一個加號),到水平線的中間點一下,增加了一個節點。帶加號的鋼筆尖這時變成了白色箭頭,叫做「直接選擇工具」,它可以用來移動節點。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7、我們就用它把中間新加上的節點向下移動。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現在請注意了:中間的水平線向下凹了,直線變成了曲線,中間的節點的兩端出現了一左一右兩個180度的手柄。只要是曲線,就一定有手柄。因為這個手柄是控制它的彎曲程度用的。我們可以對它進行調節。8、還是用白箭頭,點住左邊的手柄向上拉,看它如何運動?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我們看到:手柄仍然保持180度,兩邊的手柄是一起運動的,曲線也隨之變化。像這樣有兩個成180度的手柄的節點,我們稱為曲線節點。曲線節點可以把兩部分不同的曲線非常完美非常光滑地結合在一起,有點兒像人體曲線那樣,沒有任何的不自然。我們所要掌握的,只是移動節點和調整手柄的方向與長度。至於手柄的長度,是可以分別拉長縮短的,形成一個長,一個短。所使用的工具還是白色箭頭。也就是說:白色箭頭有兩種功能:第一是移動節點,第二是拉動手柄的方向與長度。這個節點仍然保持為曲線節點。即兩個手柄保持呈直線狀態。9、轉換點工具。可惜,現在這個點我是要當作心形的中間凹下去的那個點,所以還得轉換成尖角的。換一個工具吧,點鋼筆工具中的第五項「轉換點工具」,現在用這個工具去拉右邊的手柄,看會怎麼樣?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嘿,它們不再保持180度了,右邊的手柄很聽話的獨立行動了,兩個手柄形成一個角度,各自為政。現在這個節點就不再是曲線節點,而應該稱為「轉折節點」了。轉折節點是特點是兩個曲線以很不自然的方式結合在一起,各有各的彎曲度,各有各的彎曲方向。如果你想把它再變回去,變成曲線節點,那麼可以用「轉換點工具」去點中間這個節點,然後不鬆手,向一邊拖動,就會拖出180度的兩個手柄了。再說一遍:前面所說的白色箭頭,不管你怎麼拉動節點與手柄,兩個手柄都是保持180度的。一旦你動用了「轉換點工具」,就有破壞平衡的可能了。當你用轉換點工具去拉手柄,它們就不是180度了,也就是說:這個曲線節點被改變成轉折節點了。這時,即使你再用白色箭頭去拉手柄,還是無法形成180度。如果你想要恢復成180度,就必須用轉換點工具去點節點並重新拖出手柄來,趕緊換成白箭頭去拉手柄,這樣才行。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盡量不要去用「轉換點工具」。 10、現在我們來處理左上角這個點。這個點是一條直線與一條曲線相結合。這叫做「半曲線節點」,現在我要把它轉換成曲線節點,使它鼓起來,應該有180度的兩個手柄才好。好,那就再用「轉換點工具」去點中這個點不鬆手,向一邊拖動,就拖出兩個180度的手柄來了。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有可能你會拖反方向了,形成絞花,那就換個方向就好了。)看現在看上去有點兒像半個蘋果了。再來處理右上角那一點吧,方法相同。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11、哇,有點像了耶!真是好高興呀。不過呢,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還有點兒不舒服。沒關係,接著玩兒。用白色箭頭移動各個節點,把它們放得一本正經。再拉動各個手柄,改變一下它們的曲線,就比較像樣了吧?反正要胖要瘦要長要園,全在你的手上了。要注意的是:左右兩個節點一定要是「曲線節點」就是有180度的,這樣才平滑。心形也沒有一定的定規,你可以創造出自己的心形圖來。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12、如果想要移動整個路徑,可以把白色箭頭換成黑色箭頭「路徑選擇工具」,點一下任何一條線或任何一個節點,就會點中所有的路徑,移動黑箭頭,整個路徑就會跟著移動了。 學到這兒,趕快小結一下,不然會搞糊塗了。路徑的畫法如下:一、鋼筆工具是用來點節點的。可以圍成一個區域,也可以只畫出一條線條。鋼筆工具還有一個特別的好處:當你點下一個節點而不鬆手輕輕地拖動,會拖出這個節點的兩個手柄來,這兩個手柄是保持180度的,也就是說,這個節點是曲線節點,這時可以左右移動手柄調節曲線的弧度。二、如果要在已經畫好的路徑上增加節點,可以用「添加點工具」。(刪除也有刪除節點工具)三、白色箭頭「直接選擇工具」用得非常多,它可以個別地移動節點,可以調整手柄的方向與長度,從而改變曲線的弧度。如果這個節點本來是曲線節點,它拉動手柄時,仍然保持兩個手柄成180度。如果這個節點本來是轉折節點,它拉動手柄時,兩個手柄也就會形成不同的角度。四、黑色箭頭「路徑選擇工具」是用來整體移動路徑的。也就是路徑全體搬家。五、「轉換點工具」非常重要。它可以將曲線節點與轉折節點或是半曲線節點之間來迴轉換。它可以改變節點的性質。它也可以拉動手柄,但是限於轉換節點,即不保持手柄的180度。六、畫路徑的時候,節點要儘可能地少,節點越多越亂,所以節點要點在關鍵的位置上。如果用「自由鋼筆工具」來畫,就是徒手畫線條,這樣會產生很多的節點,盡量少用或不用。七、最自然最優美的曲線當然是曲線節點,就是當手柄成180度時,同時,兩個手柄的長度相差不要太多。兩個手柄形成的直線與曲線成切線狀態。 畫路徑,剛開始的時候,是很難掌握的,需要多畫,多調試,慢慢地,你會越畫越順手,越畫越喜歡的。尤其是要畫一些非常優美的曲線的時候,真是離不開它了。 好了,現在心形的路徑已經畫好了。路徑可以填充顏色,也可以描邊。今天我們先學把路徑轉換為選區。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點路徑面板下面的第三個按鈕「將路徑作為選區載入」,可以看到變成了心形的選區了。我又要說了:有了選區就好辦了。回到圖層面板。我們來練習一個簡單的「描邊」。把前景色調成黃色。然後在編輯菜單下點「描邊」,會出來一個對話框。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把寬度改成5,顏色就是我們選好的黃色,如果你想改變顏色,也可以在這兒改。點好之後,一個心形描邊畫就畫好了。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路徑的基本畫法就學到這兒。有關路徑的內容還相當地多,今天我們初次接觸這些內容就已經足夠了。路徑經常用來摳圖,下一次我們將學習使用路徑來摳圖。我們可以先做一下下面的練習:你試試看:這個S形需要幾個節點?如何調整出來?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好。今天的複習題是:1、分別說明:曲線節點,轉換節點與半曲線節點的特點與不同點。2、直接選擇工具與轉換點選擇工具有什麼不同?3、什麼樣的曲線最優美?
第十四課: 用路徑來摳圖
上一課,我們學習了路徑。路徑很重要的作用是用來摳圖。今天我們就
先來摳一個比較簡單的圖,把這隻鵝摳出來。
1、打開PS軟體,打開這張圖片。把它放大到適當的大小,可以看清楚它的細節。可以打開導航器,在加點的過程中不斷地移動放大我們所要看到的部分。放得越大,我們畫起來越準確。2、以任意一個地方為起點,用鋼筆工具點上一點,不要鬆開,向下拖動一點,這樣會產生曲線手柄,這個節點就是曲線節點了。繼續向下走,再點第二個點,也是一樣拖出手柄。(除非是直線可以不拖)。讓線條緊貼著鵝的邊緣。點的地方不必太多,盡量點在曲線有明顯變化的地方。點的距離也不要太遠了,太遠了不容易控制。如果現在點的位置不是很準確,曲線也不太理想,先不必理會,繼續向下點。回頭全部點好之後再來修改。也可以到「歷史紀錄」,返回到上一個節點,重新點。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3、在一些有直線的地方,就可以直接點了之後不拖動。繼續點下一個點。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4、現在全部點完了。圍成了一個區域。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我們看到現在在脖子的位置還沒有畫好。進行進一步的修改。用「直接選擇工具」即白色箭頭,來移動一些不合適的節點,並移動它的手柄。讓線條緊貼邊緣就可以了。所有不合適的節點與手柄都可以這樣進行修改,直到滿意為止。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5、修改節點需要極大的細心與耐心。有時,需要增加節點,有時,需要刪除節點,或者是把曲線節點轉換成轉折節點,像尾部的羽毛,有些是直線,有些是曲線,這些都要很好的銜接好。不過,如果你在畫的時候是極大的放大的,最後可以把它縮小到原圖大小,再來看看這些細節,有時,不太好的地方因縮小了就看不出來了,也就可以了。 6、修改好了之後,點路徑面板下面的按鈕「將路徑作為選區載入」就得到了選區。再回到圖層面板,按CTRL+J(摳圖快捷鍵),產生了一個新的圖層「圖層1」,這個圖層裡面就有了摳出來的部分了。(為了讓大家看得更清楚一些,我在新圖層的下面加了一個圖層,填充黑色。)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7、看上去已經很不錯了。不過,有時候也難免在邊緣上會出現一些雜色,這是因為我們畫的線條不一定貼得那麼緊。現在再進行一下細加工。在圖層面板,按住CTRL鍵,點一下「圖層1」,就得到了選區。到「選擇」菜單下的「修改」「收縮」,收縮量為1像素。然後「反選」,清除。這樣就可以把一些毛刺清除掉。如果還有,可以再來一次。當然,這樣會使圖樣小一點點,只能清除一個像素到二個像素。如果雜色實在太大太多,就只能重新再畫選區了。8、摳圖完成了,我們可以利用它去合成圖片。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製作網頁上用的透明的GIF圖片。右圖這個樣子是把背景層的小眼睛關掉了。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現在到文件菜單按「存儲為WEB所用格式」,在出現的對話框里,設置下面選GIF格式。按存儲,起個名字就可以了。這樣保存的圖片就是透明的了。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好了,今天學習的主要內容是二個:一是用路徑來摳圖。二是保存為透明圖。也許你覺得用路徑摳圖很難,還不如用快速蒙板方便。應該是各有各的用處吧。今天的複習題是:1、用路徑摳圖的要點是什麼?2、如何去掉一些毛剌?3、如何保存為透明圖?
第十五課: 製作抽絲圖
如果說,前面的幾課都有點兒枯燥乏味,那麼,今天來就來點兒輕鬆愉快的,有點兒藝術享受的,又很有實用價值的內容。請看下面兩張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右邊的圖是把左邊的圖進行加工而成的。這稱為抽絲圖。看上去挺有藝術性的,常用於電影海報及廣告之類。今天我們就來學學製作這樣的圖,藉此機會,也學到了一個新的知識點:自定義圖案。這種方法很有用,你可以用到其它方面去。1、新建一個文件。在文件菜單下點「新建」,就會出來對話框: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這裡,我們要自定義一個圖案。所以,這個文件很小,寬度只有一個像素,高度只有二個像素。2、這個文件顯示出來非常之小,幾乎沒辦法看。現在點放大鏡,再點上面屬性欄里的「滿畫布顯示」,這樣才會大一點。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3、新建一個圖層。因為我們需要透明的圖,所以必須新建一個圖層。現在把背景層的小眼睛關掉。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4、現在我們是在圖層1上面進行工作。用矩形選框工具,選中上面的一個像素。然後把這個選區填充黑色。然後取消選擇。這樣就形成了上面一個像素是黑色的,下面一個像素是透明的。這就是我們所要的自定義圖案。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5、按CTRL+A,全選。這樣就把這個圖案選中了。6、在編輯菜單下點「定義圖案」,出來對話框: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你可以給這個自定義的圖案起一個名字,後面會用到。做到這兒,我們把抽絲圖的「絲」做好了。其實在這兒只是自定義了一個圖案。在做自定義圖案時,首先它必須是矩形的,而不能是其它的什麼形狀。剛才的「全選」也可以不做。因為默認就是把所有的畫面都放到自定義圖案中去。如果你是只需要放入一小部分,就可以用矩形選框工具來選取後,再進行「定義圖案」。7、打開一張圖片,然後新建一個圖層1。在「編輯菜單」下點「填充」,這次我們不是用前景色或者是背景色填充,這些是要用我們自定義的圖案來填充。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在對話框里,內容-使用,找到「圖案」,在下面的自定圖案找到前面我們做好的圖案。點「好」。8、回到圖層面板,可以看到,圖層1填充了很多的細線。而每隔一條細線之間是透明的一條線,後面的畫面就是透過這些透明線顯示出來的。這就是前面我們做好的自定義圖案的效果。但是感覺顏色太暗了,這是因為這些線條太黑了,現在可以把圖層1的不透明度調一下。我是調到20%,看看效果還可以就行了。 整個畫面亮了一些。你可以根據自己在感受來調這個百分比。這是使這個圖層上的所有內容的不透明度都淡下來,也就是說使它們更加透明一些。9、方法雖然簡單,但藝術效果挺好。你還可以根據畫面的不同,改變抽絲的顏色,如改成藍色的或是黃色的,第二是改變線條的粗細與透明部分的粗細,第三,現在的抽絲是全幅的,你也可以利用選區,去掉一部分線條,或者讓線條慢慢地隱去。這樣都會產生別樣的味道。10、這樣的畫,放大或者縮小之後,都會發生線條變粗變難看的情況。一定要用「實際象素」才好看。11、今天講的是抽絲圖,事實上不用這種抽絲,你可以自己想出別的圖案來進行填充,就會產生千變萬化的效果來。比如說,你定義的是一大朵花,那麼填充後,滿畫面就是一排排一行行的花。下面是一個變化的例子: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首先,我把抽絲的絲改成了淺黃色,這跟她的總體色調相協調。然後,我把頭部面部附近的絲去掉了,看得更清楚一些,也使整個畫面有所變化。 好,今天學的是「自定義圖案」填充。很有用的。複習題: 1、自定義的圖案一定是矩形的嗎? 2、抽絲的絲是怎樣定義的?
第十六課: 圖層蒙板
前面的課程基本上是以選區為線索的。無論是用選框工具,還是套索工具,還是通過通道或者是路徑來轉換為選區,目的都是一個,就是得到一個我們所需要的選區,有了這個選區,我們就可以通過對選區部分的加工,來對圖片進行藝術加工了。但是,僅有選區仍然是不夠的。PS還有很大一部分功能是可以不通過選區來進行工作的,也是各有各的不同的功能。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學習更豐富多彩的加工手段了。今天所要學的,是圖層蒙板。前面我們學過了快速蒙板了,知道了:用黑色塗抹,可以產生蒙板,就是我們不要的部分,用白色塗抹,可以去掉蒙板,就是我們所要的部分。這是最重要的基本點。(通道也是一樣的道理。)快速蒙板畫完後,只能回到標準編輯模式,產生一個選區。如果要對這個選區進行修改,又得重新進入快速蒙板,萬一已經通過選區把圖片的一部分清除了,就無法再修改了,只好重做。而今天我們所學的圖層蒙板,則不必產生選區,直接就可以產生效果了。而且可以在製作過程中,邊塗邊觀察,可以隨時修改,不會破壞原圖。 先請看這張圖:
(合成圖) 這張圖是我為了上這節課製作的電影海報。做得好不好不去管它,主要是用來說明圖層蒙板是如何使用的。下面是三張原圖。我就是用這三張原圖,只用了圖層蒙板來把它們合成的。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圖1)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2)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圖3)
好,現在開始製作。1、打開PS,先打開圖3文件,作為我們的背景圖。以下的工作全部是以圖3文件為主的,也將成為我們的成品文件。2、現在再打開圖1,按CTRL+A,全選,然後按CTRL+C,拷貝,再按CTRL+W,把圖1文件關掉。因為這樣做了之後,圖1這個文件我們已經拷貝了,不再用了,可以把它關掉了。現在再到圖3文件,按CTRL+V,粘貼。這樣產生了圖層1。3、用同樣的方法,也把圖2文件移過來,產生圖層2。現在三張原圖都在一起了。4、現在我們先來為圖層2加上圖層蒙板。現在選中的是圖層2。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我們看到,在圖層面板下面的第二個按鈕,當你用滑鼠移到它身上時,會出現「添加圖層蒙板」的字樣。按下這個按鈕,就會在圖層2上產生一個蒙板。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注意觀察一下:在小眼睛的右邊,原先是一支畫筆,現在變成了蒙板的樣子了。在縮略圖的後面,有一個鏈接的符號,後面又有一個白色的縮略圖,這個縮略圖的邊框是雙線的,這表示:現在可以在蒙板上進行塗抹了。再觀察一下工作區上的標題,寫的是「功夫海報.psd @ 50% (圖層2,圖層蒙板)」這表明現在是在圖層2的蒙板上工作了。(文件名是因為我曾經保存過了,可能你的文件名不一樣,沒關係的)。我們在工作開始之前,一定要明確:我現在是在什麼狀況下工作,不然的話,會畫錯地方的。如果你點一下前面有畫面的縮略圖,那麼,雙線框就會跑到那邊去,在蒙板縮略圖的四周只是單線框,這時,你是畫不到蒙板上的,只是在照片上塗抹了。這一點是最為關鍵的。一定要搞清楚:現在的雙線框在哪裡。這個雙線框就表示現在的工作點在哪裡。 5、 我們看到現在蒙板上全是白色,說明圖層2的整個畫面全都顯示了,那麼如果我們要去掉一些畫面,就可以用黑色畫筆來塗抹。現在把前景色設置為黑色,然後點畫筆工具,選擇柔角畫筆,大小200像素,在工作區人物之外的地方塗抹。看下圖: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現在我把圖層2的右半邊畫了一大片,它自身的畫面不見,被蒙板蒙住了,因此,右邊出現了下面一層圖層1的部分畫面。我們看一下圖層2裡面的蒙板縮略圖,右邊出現了一大邊的黑色,正是這些黑色,把原圖的右半邊蒙住了。現在可以用黑色畫筆繼續畫。如果畫過頭了,把人臉也畫掉了,可以換成白色畫筆來畫,人臉又會出現的。這樣,用黑筆或白筆不斷地塗抹,直到畫面滿意為止。6、現在圖層2畫得差不多了, 可以點一下圖層1,再為圖層1加上圖層蒙板,在圖層1上面畫。看下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7、在畫的時候,如果到了比較細緻的地方,可以換成小一點兒的畫筆來畫。另外,你一定要注意:雙線框是不是在圖層蒙板的縮略圖上,如果不是,那你畫的不是在蒙板上,而是在照片本身上了,會把照片破壞了。(如果你真的要在圖片本身上畫些東西,那可以點一下圖片縮略圖,雙線框就跑到圖片縮略圖上去了。)另外,在畫的時候,可以把其它圖層的小眼睛關掉,單獨看我正在畫的這一層,看沒有沒塗抹得很乾凈?8、最後,可以變換一下人物的大小,按CTRL+T,把人物放大或縮小,或者是用移動工具把人物移動一下位置,好了,一個很有意思的電影海報就做成了。
我們來小結一下:這一次,我們並沒有用選區,直接就把圖片修改了。這樣做,並沒有破壞原圖,只是用蒙板把它蒙了一下而已。比選區更靈活,修改起來更方便。圖層蒙板的關鍵一是雙線框的問題。二是什麼時候用黑色,什麼時候用白色。 在圖片合成中,還經常在圖層蒙板上畫上由黑到白的漸變色,實際上就是讓圖片由無到有地漸漸地顯現出來。你可以自己試一下,這種效果很有用的哦。複習題:1、為圖層加蒙板是哪一個按鈕?2、怎麼知道我現在是不是在圖層蒙板上工作呢?
第十七課: 圖層混合模式
PHOTOSHOP中我們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它就像一個萬花筒,可以把圖片製作成千變萬化。前一課我們學習了圖層蒙板,做圖片合成特別方便,簡單。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另一種技術,叫做「圖層混合模式」。圖層,就像是一層層的玻璃紙,層層疊疊,組成了各種各樣的視覺效果。那麼,在相鄰的兩個圖層之間,它們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呢?圖層與圖層之間是一種混合關係。在PHOTOSHOP中,為我們設計了二十二種不同的混合關係,這就是圖層混合模式。每一種模式都會產生不同的效果。上層的混合模式只對下層產生影響。 關於這二十二種關係,實在太複雜,各有各的理論基礎與計算方法,我也沒有完全弄明白。現在只能給大家介紹兩種最常用的混合模式--「正片疊加」與「濾色」(有些軟體上把「濾色」寫成「屏幕」,它們是一樣的)。一、正片疊加: 我們先來做一個實例:1、新建一個文件,高與寬都是11厘米。解析度為300,RGB,白色。2、在背景層上填充顏色(227,135,5)3、打開圖1,(圖1)
複製並粘貼到建好的文件中,產生圖層1。按CTL+T,再按住SHIFT,把圖層1按比例拖小一點兒,露出四周的背景色來。這是為了下面會有個比較。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4、現在打開「圖層」標籤下面有「正常」兩字的下拉菜單,選中「正片疊底」。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現在的效果是這樣的: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我們來分析一下:圖層1中黑色的部分留下來了,仍然是黑色。而淺灰色的部分沒有了,只是把背景層的橙色更加深了一點點。這裡給我們的感覺是:正片疊底,這種混合模式,會以下層為基礎,把上層的顏色溶合上去,如這兒的淺灰色;而顏色很深的部分,如這兒的黑色,會完全顯示自己的顏色。那麼白色會怎麼樣呢?4、現在我們再打開圖2,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圖2)並把圖2複製並粘貼到文件上來,產生圖層2。設置圖層2的混合模式為「正片疊底」。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現在我們看到: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這圖2的馬是黑色的,而背景是白色的,但是在這兒經過正片疊底之後,白色完全不見了。我們可以知道:白色對下層的顏色沒有任何的影響。
小結一下:正片疊底的特性是:1)、白色,對下層沒有影響,好像是透明一樣。2)、灰色,會使下層的顏色加深。3)、黑色,完全保留黑色。4)、總體是保留下層的顏色。經常利用的是:對於黑白顏色的圖片,用這個方法是最合適的了。連摳圖都可以省略了。
為了加深記憶,也為了做個對比,我們再來研究一下另一個混合模式「濾色」(也叫「屏幕」)5、現在再打開圖3:(下圖)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然後把它複製並粘貼到文件中來。這是圖層3。6、按CTRL+T,把它放大到與文件一樣大小。按住ALT,拉它的邊線,可以保持中心,兩邊同時變大變小。 7、按CTRL+I,反相,成為中間黑色,四周白色。8、現在把圖層3的混合模式改成「濾色」。我們發現:這一回跟正片疊底不同。四周白色的部分被保留下來了,而中間的黑色部分卻消失了,露出了下層的顏色。白色與黑色之間的灰色,現在把下層的顏色減淡一些了。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我們來小結一下「濾色」的特性:1)、黑色,對下層沒有影響,好像是透明一樣。2)、灰色,會讓下層的顏色變得淺一些。3)、白色,完全保留白色。4)、總體是保留下層的顏色。現在我們發現:正片疊加與濾色有相似之處,就是:總是以下層的顏色為基礎。而且兩者正好相反。看下面的表格:
圖層混合模式 |
上層黑色時 |
上層灰色時 |
上層白色時 |
秘訣 |
正片疊底 |
完全保留 |
加深下層顏色 |
完全消失 |
留黑不留白 |
濾色 |
完全消失 |
減淡下層顏色 |
完全保留 |
留白不留黑 |
這兩種模式正好是相反的一對。你只要記住了其中的一個,就可以推測出另一個了。至於上層的彩色,也會對下層產生影響。除了上述的幾點,還會溶入自己的顏色。大家可以自己畫一下,仔細地觀察一下就會有印象了。這兩種模式是最常用的。特別是當我們遇到以白色為底或是以黑色為底的圖片,就特別有用了。可以直接讓底色消失。圖層混合模式共有二十二種,其它的種類,待我們在製作實例時再來研究學習吧。複習題:1、圖層混合模式的設置在什麼地方?2、某一層的混合模式對哪一層有效果?3、正片疊底能留住黑色還是白色?
第十八課: 圖層樣式
今天我們來學習另一種圖層效果:圖層樣式。我們要製作一個金屬發光字。通過製作這個實例,來學習圖層樣式。我做的這個字並不怎麼樣,一下子加上了三種圖層樣式,有點兒太亂了,太過分了,但這是為了做個示例,便於學習。
1、新建一個文件:500*500像素,黑色背景色,解析度72。2、點文字工具,在屬性欄設定字體。我這兒用的是楷體,稍微圓潤一點兒,也可以用隸書。字的大小為180點。顏色用金黃色。可以用(243,172,5)。再點屬性欄最右邊,「黑」字右邊的那個「切換字元和段落調板」,就會出來一個字元面板,在這裡可以詳細地設置打字的各種要求。(也可以到「窗口」菜單下點「字元」,也會出來字元面板。)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在字元面板上,可以設置行距、字距、字的大小、字的顏色等。請你把滑鼠移動到各個按鈕上稍等一會兒,就會出來提示。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點下我在這個抓圖中的滑鼠點中的那個「仿粗體」,讓字再粗一些。 注意:現在在學習過程中,你新建的文件及打字的大小,要跟我一樣。如果不一樣的話,下面在設置圖層樣式時的情況也會不一樣,做出來的效果也不一樣的。因為每一個數值與文件的解析度及字的大小都是有關係的。
3、打上「藝術」兩個字。用移動工具,把字的位置放在中間。現在可以把字元面板關掉了。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4、現在要進入圖層樣式。由於圖層樣式的對話框非常之大,幾乎會把工作區都遮住,它的預覽圖實在太小了,我們會看不到它的變化過程。因此,現在把工具欄拖到最下面去把最左邊的地盤讓出來,然後把工作區移到最左邊。把這些準備工作做好。因為打開圖層樣式對話框後,就不能再動了。除非取消。5、點圖層面板的最下面第一個寫有f的按鈕,這是「添加圖層樣式」按鈕。點下後,會看到有很多的選項。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現在就點「斜面和浮雕」,就會出來好大一塊對話框,又把工作區的一半遮住了。現在只好點住對話框,把它向右拖,一直拖到全部露出工作區來為止。現在的樣子如下圖,盡量要讓工作區全部顯示出來,讓我們看清:當我們調整對話框的時候,畫面是如何變化的,這樣,你才能有個比較深刻的印象。不能只顧填寫數字。我們來認識一下圖層樣式對話框: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在「樣式」下面,有好多個選項,這些都是方形的多選框,而不是圓形的單選框,也就是說它們可以同時選中的。現在在「斜面和浮雕」的前面有個小勾,我們已經選中了。 再看看工作區,這「藝術」兩個字還真有點兒突起來了,也有點兒光線從上面射下來了。這是軟體默認的樣子,也已經不錯了。 而下圖是經過我反覆調整後完工的數據。我們看對話框的右邊,這裡的選項和數值實在是多,真夠我們學一陣子的了。有些選項我也說不清楚,基本上很少用到,或者說直接用默認的就可以了。只能挑我所理解的說說。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第一部分是:結構A、樣式:現在呈現的是」內斜面」,就是說,它的效果是向內發展的,不會去影響字的外部。請你點一下,打開下拉菜單,你最好換成試點別的樣式,如「外斜面」、「枕狀浮雕」等等,看看它們有什麼不同?最後,回到「內斜面」,這是我們所要選擇的。B、方法:分為「平滑」另外二種。C、深度:可能是指變化的強度吧,你可以把那個指針向右拉過去,越向右拉,變化就越強烈。D、方向。變化的方向吧,我試過,上,有點兒突出來,下,有點兒凹下去。這也不一定的。E、大小:這個大小一調,字的內部會發生變化,產生高低的流動。某些地方鼓出來,某些地方凹下去。
第二部分是「陰影」: A、角度:是光線的方向角度。可以在那個圓圈中移動那個十字。B、使用全局光:原意是全局光可以使畫面具有統一的光線。其實,沒那麼簡單,那麼清晰。也只能打開與關閉,自己去看,去體會哪一種比較合適。一般都是打勾的。C、高度。D、光澤等高線:這個比較重要,在需要表現光澤的時候使用。在下拉菜單中,會出現各種不同的形狀: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這可以表現金屬等表面的反光情況。不過,究竟每一種形狀是什麼樣子的,這還是要靠自己去試了。在這裡,我用了第二排第三個叫做「環形-雙環」。關於這是怎麼產生的?要在學過了「曲線」之後才能了解到。|E、高光模式:這裡是指亮的部分。用「濾色」,後面的顏色塊可以點擊後進行設置。以及高光部分的不透明度。F、暗調模式:這裡用了「正片疊底」,後面的顏色也可以自己設置。以及暗調部分的不透明度。模式是指混合模式,符合我們前一課所學的道理。一般來說:淺色的,要用「濾色」,深色的,要用「正片疊底」。有些地方你改變了它的設置,並沒有什麼變化,有些地方會有很大的改變,每一項都可以去動動它,改改試試,主要是看效果怎麼樣?是否達到你所想要的目標?從中體會一下各項的內容。有時甚至要調第二次,不斷地換著樣子,才能調出理想的樣子來。我這兒的設置,只是其中的一種方案而已。5、現在已經做好了浮雕樣式。我們繼續增加一種樣式:外發光。在左邊的「樣式」欄下,點中「外發光」,現在又換了一個對話框: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這裡也有不少的選項。最主要的是「結構」這一部分。我在這兒把混合模式換成了「濾色」,把顏色塊選成了白色。這樣,整個字體的外圍都發出白色的光了。6、接下來,我們再加一種模式「投影」。(當然,有時候我們不必加那麼多的樣式,這裡只是學慣用)。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這裡的設置的道理也是差不多的。混合模式我設成」濾色」,後面的顏色塊,我設成了深黃色。如果把混合模式換成「正片疊底」,影子就會看不到了。這是為什麼?你應該明白了吧?再問一個問題:如果這個圖的背景色是白色的,投影的顏色是黑色的,那麼,混合模式應該用「濾色」還是用「正片疊底」呢?你可以做個實驗試試就可以找到答案了。 以下的角度距離什麼的,道理跟前面的差不多。只是運用的對象不同而已。好了,我們不可能那麼多的樣式都在這兒試,也沒有必要。就這三樣夠了。現在點「好」,關閉對話框。我們看到文字層現在是這個樣子了: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在文字圖層的右邊有個向下的空心三角,右邊是一個f字。下面寫著「效果」,下面有三種效果。一清二楚。你點一下三角,它們就會摺疊進去了。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7、圖層樣式可以複製的。有時為了一個畫面的文字有統一的樣式,就可以拷貝圖層樣式。現在如果我們再寫「人生」兩個字。然後,用右鍵點「藝術」圖層,出來菜單: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再點「拷貝圖層樣式」,就把這種樣式複製好。現在再回到「人生」圖層,用右鍵點出菜單,應該點:「粘貼圖層樣式」了。好,我們看到:人生兩字也產生了與「藝術」兩字相同的樣式了。把這兩個字的位置適當地移動一下就成功了。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8、做一個圖層樣式是不是好辛苦喲?看得眼花繚亂的。事實上,PS事先為我們準備好了很多現在的樣式。我們可以輕鬆地使用。我們來試一下: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新建一個圖層,產生了圖層1,在左下角隨便畫一個藍色的橢圓形。然後到窗口菜單下點「樣式」,就會出來樣式的面板。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這個樣式面板上,有各種各樣現成的樣式。你隨意地點某一塊,那個橢圓就會使用這種樣式。我們來試第一排的第五個藍色的樣式:現在的圖層1是這樣的了: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加了一些內發光、斜面和浮雕什麼的,好多的樣式。最終效果就是右邊這樣的: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好了。今天我們學習了圖層樣式,很有用,也很漂亮,也很有趣,是不是?但是,當你要自己設想一種樣子出來,還是比較難的。主要還是摸索與實驗,真是跟萬花筒一樣,千變萬化,捉摸不定。PS的魅力也在於此吧?另一個要點是:樣式不要加得太多,太多反而不好。要加得恰到好處。圖層樣式一般用於字體或是小圖標,非常合適的。
簡單三步打造柔美的暖色照片
來源:數碼影像館 作者:豆豆本教程的調色可以說是簡單實用。用到的調色工具不多,僅用到色階和曲線工具,只要自己稍微控制好色調的數據,就可以調出非常漂亮的顏色。原圖 最終效果1 最終效果2
1、打開原圖素材。選擇菜單:圖像 > 新建調整圖層 > 色階,對各通道進行調整,參數設置如下圖。 2、選擇菜單:圖像 > 新建調整圖層 > 曲線,參數設置如下圖。
3、新建一個圖層,按Ctrl + Alt + Shift + E 蓋印圖層,執行:濾鏡 > 模糊 > 表面模糊,數值自定,確定後把圖層混合模式改為「深色」,如下圖。 調整下整體顏色,完成最終效果。其它顏色的圖片只要稍微修改下前面色階及曲線的數值即可。
推薦閱讀:
※服裝裁剪製作立領棉麻男童襯衣的製作教程
※麥田一線連教程1(共3個教程)
※迪士尼動畫師7步教你做好角色設計,21年經驗總結分享
※國際跳棋教程:吃子
※雙層拉鏈包製作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