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夏季傳染病防治
細菌性痢疾、傷寒、瘧疾、紅眼病、乙腦等疾病是夏天寶寶常見的病,如果寶寶得了這些病,新媽媽該怎樣應對呢?
夏季是各種傳染性疾病發病率最高的時候,由於氣候濕潤、溫度偏高,適合各種細菌大量繁殖,再加上蒼蠅、蚊蟲的肆虐,更為各種細菌提供了廣泛的傳播途徑。因此,如何讓寶寶安然地度過夏天,也就成了爸爸媽媽必須考慮的問題。
下面,我們將為新媽媽介紹幾種寶寶在夏季常見傳染病的治療方法和預防措施:
細菌性痢疾
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是夏季常見的腸道傳染病之一,主要由痢疾桿菌引起。一般來說,2~7歲寶寶的發病率最高。
一般來說,菌痢可分為3種,分別是急性普通型、急性中毒型和慢性痢疾。
普通型痢疾最為常見,發病特徵為:起病急,腹瀉、腹痛,可伴有惡寒、發熱、頭痛,膿血便或黏液膿血便。
中毒型痢疾表現為:起病急、高熱、精神萎靡、反覆抽風、嗜睡,甚至昏迷。病情重的寶寶可能會有面色蒼白、四肢發涼、心音低弱甚至休克等癥狀,若不及時治療會有生命危險。因此若有以上癥狀出現,爸爸媽媽一定要及時將寶寶送往醫院。
慢性痢疾多由急性菌痢遷延不愈引起,病程超過2個月。表現為食慾低下,腹瀉、腹部陣痛,寶寶身體較虛弱。
就醫指征:
菌痢常因治療不及時而導致病情加重,因此,無論是哪種情況,爸爸媽媽都應該將寶寶及時地送往醫院,不可小視。
預防措施:
預防菌痢的主要方法就是在平時要注意飲食衛生,不給寶寶吃不幹凈的食物,給寶寶喂牛奶或者其他乳製品時一定要將其煮沸、消毒,絕對不要給寶寶喝剩奶;讓寶寶從小注意個人衛生,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勤剪指甲,不讓寶寶用牙咬指甲或吸吮手指;另外,提倡用母奶餵養寶寶,尤其是在寶寶患病或病後更應堅持母乳餵養。平時做到勤換尿布、勤曬被褥也可以控制細菌傳播。
傷寒
傷寒是一種由傷寒桿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與由感冒引發的體寒不同。其發病範圍主要是學齡期寶寶,周歲以下寶寶較為少見。
寶寶在患傷寒後的第一周體溫呈梯形上升,第二周呈高熱,持續1~2周,最長可6周;脈緩;表情淡漠,反應遲鈍,高熱時伴譫妄、嗜睡;部分病例於第二周皮膚可出現淡紅色玫瑰疹。
當寶寶患病後,要讓他卧床休息,並保持大便通暢,熱退後酌情輕度活動,飲食以高熱量、高營養、高維生素、易消化為宜,必須為流質、半流質無渣飲食,以便容易消化;同時,要保證充足的水分給養。
如果寶寶高熱持續不退,可以用酒精摻水擦浴、頭枕冰袋,或者額部放冰袋降溫。
在寶寶發病期間,應保持寶寶的皮膚和口腔衛生,防止感染。
就醫指征:
要注意一旦寶寶腹部和腹痛嚴重,應及時就醫。如果寶寶原因不明地持續發燒,也要及時到醫院診斷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預防措施:
平時,不要給寶寶吃腐敗變質的食物和瓜果,生食的瓜果一定要洗乾淨;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喝生水,勤為寶寶洗手。
瘧疾
瘧疾是感染瘧原蟲所引起的熱帶和亞熱帶傳染病,通常由感染了瘧原蟲孢子的蚊蟲叮咬後進入到人體的血液而引起發病。
患了瘧疾的寶寶會出現高燒和間歇性的寒顫、陣發性高熱、寒戰、出汗,並伴有頭痛、噁心、嘔吐等特徵。
間日瘧是瘧疾里最為常見的疾病,潛伏期為10~12天,有微熱、無力、全身酸痛,發作為隔日一次,先寒戰、後高熱。面色蒼白,噁心、嘔吐、發抖、高燒,面色赤紅,頭痛,數小時後,大汗淋漓,熱退,癥狀緩解,反覆發作可引起貧血、脾大。
寶寶年齡越小,癥狀越無定型,到5~6歲以後表現和成人瘧疾相似。
寶寶瘧疾發作一般間隔無規律,發冷期僅表現為面色蒼白,口唇發紺,無寒戰。發熱時常有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癥狀。在夏天的時候,瘧疾是很容易診斷的。
就醫指征:
惡性瘧疾常伴有胃腸病與休克等癥狀,病勢兇險,不可大意,爸爸媽媽應及時送寶寶去醫院救治。
預防措施:
大力消滅蚊蟲,用蚊帳或蚊香防止蚊蟲叮咬寶寶。
紅眼病
紅眼病又稱為急性出血性結膜炎,是一種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接觸性傳染病。
紅眼病有傳染性強和發病急的特點,健康寶寶的眼睛如果無意中接觸了病人眼屎或眼淚污染過的東西,如毛巾、臉盆、玩具等就會受到傳染。常在感染後 1~2天甚至幾個小時內兩個眼睛先後紅起來,引起眼球結膜和眼瞼結膜充血,伴有眼分泌物多,流淚,有異物感,眼內燒灼樣疼痛等。
患有紅眼病的寶寶會雙眼先後發病,眼瞼紅腫、眼結膜充血和出血、眼睛發癢、怕光、流淚、眼屎多,一般不影響視力,耳前淋巴結腫大並有壓痛。
就醫指征
爸爸媽媽如果發現寶寶感染上了紅眼病,應及時帶他去醫院請眼科醫生診治。紅眼病如果治療不徹底可能變成慢性結膜炎。寶寶發病後,爸爸媽媽要做好室內用具、玩具、毛巾等物品的消毒。爸爸媽媽也應該勤洗手,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預防措施:
在平時,爸爸媽媽應該教育寶寶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毛巾專用,不讓寶寶用臟手揉眼睛,勤給寶寶剪指甲,飯前便後要洗手;眼屎多時,要用乾淨手帕或紗布為寶寶輕輕拭;游泳要注意衛生的泳池。乙腦
乙腦又稱為流行性乙型腦炎,是由乙腦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一般2~6歲的寶寶最容易得病。患病的寶寶常有高熱、意識障礙、驚厥、呼吸衰竭和腦膜刺激症等特徵,患病嚴重的寶寶會留下神經系統後遺症。
乙腦的傳染源是病人和受感染的動物(豬和其他家畜),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蚊子叮咬傳播。
在發病初期寶寶通常起病情較急,發熱39℃~40℃以上,汗少、嗜睡、精神萎蘼等;後期體溫持續高熱,可出現意識障礙,嗜睡甚至昏迷、抽搐。
護理患了乙腦的寶寶,爸爸媽媽首先要保持病室的安靜,注意寶寶口腔及皮膚的清潔,防止發生褥瘡。
就醫指征:
一旦寶寶出現體溫居高不下、精神恍惚、呼吸急促或困難、脈搏紊亂、血壓過高、瞳孔放大等狀態,應立即就醫。寶寶高燒時可用30%的酒精給寶寶擦浴,在腹股溝、腋下、頸部放置冰袋,或用降溫床或冷褥。
預防措施:
預防乙腦的最好辦法是預防接種,讓寶寶按時接種乙腦滅活疫苗,北京地區寶寶1歲時首次免疫1針,2歲時接種第二針;6歲時再加強接種1針,除7~9月外,一年其他時間都可以接種。另外需要注意滅蚊。
推薦閱讀:
※夏季女生該如何搭配衣服,顯的時尚又有品味?
※只有十年前的夏天是永遠的
※夏季尷尬問題解決大法, 讓你無憂無慮暢爽一夏!
※棒針編織----四款簡潔清新的夏季衫
※高血壓者夏季服藥量當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