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過剩後也面臨「去產能」
近年隨著中國經濟快速增長,中國的金融業相對於實體經濟而言,其發展速度之快,甚為驚人。從存量看,金融資產規模年均增長15%以上,遠遠超過同期GDP增速,其中,2009年「四萬億時期」金融資產增速曾一度達到24.1%。而在2016年我國金融資產規模約為553萬億元左右,佔GDP比率大幅攀升到740%。另外從增量看,中國金融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從2005年開始逐年上升,截至2016年已經達到8.4%,不僅遠遠超出韓國(2.3%)、德國(4.1%)等發達中國家,甚至超過了美國(7.2%)、日本(4.4%)等傳統的金融強國。在金融行業如此繁榮發展的背後,這是泡沫橫生,金融業發展快速膨脹。
金融業與實體經濟發展並不完全同步。在中國實體經濟艱難轉型之際,金融業一度「火」得一塌糊塗,各種前綴的金融名詞讓人目不暇接:普惠金融、綠色金融、互聯網金融、共享金融、科技金融、區塊鏈金融等。實際上,國際上一般將金融、保險與房地產合併在一起稱作「FIRE」(Finance,Insurance,Real-estate)產業,側面體現出這個行業容易「玩火自焚」的風險警示。而金融業的價值在於管理風險和高效配置儲蓄資源,金融業不能脫離其他產業自我膨脹、自娛自樂。
有證據表明,以往我國金融業的發展水平遠遠超出了經濟發展水平,不僅整個經濟越來越「金融化」,整個服務業更是嚴重「金融化」。
截止2016年末,中國廣義貨幣M2達到155萬多億元,是2007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前的3.8倍;狹義貨幣M1則達到48.7萬億元,是2007年的近3.2倍。從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資產總規模來看,2007年末約為53萬億,2016年末則達到232萬億,九年翻了4.4倍,膨脹速度驚人。其中,境內本外幣貸款由2007年的27.8萬億元增加到2016年末的112萬億元,同期也增長4倍以上。同時,銀行的貸款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其中房地產信貸迅速增長,成為銀行業重要的支柱性業務,其規模由2007年末的4.8萬億元增加到2016年末的26.7萬億元,同期增長近5.6倍;房地產信貸佔全部貸款的比重由2007年的18.3%上升為2016年之後的25%以上。
此外,以從業人數來看,金融業隊伍不斷擴大,2012年-2016年僅僅五年的時間就增加了132萬人,達到640萬人,金融從業人數佔全部就業人數的比例也由0.69%提升到0.82%。而金融業就業占城鎮單位就業比例未3%左右,目前這3%的就業創造了約8.5%的GDP。相對而言,美國金融業就業約800萬人,占非農就業的比重將近6%,6%的就業只創造了7%的GDP。從金融機構數量來看,2011到2016年間我國金融機構從3691家增長至10171家。尤其是2014年新一輪寬鬆以來,金融機構平均每年增長2500家,增速接近50%,其中非銀行金融機構增長尤為迅猛。而在資產規模方面,我國五大類金融機構(銀行、證券、保險、信託、基金)的總資產規模在從2010到2016年平均每年增長24萬億元,年均增速高達24%。
對此,有機構人士認為:「伴隨著實體經濟去產能,中國也將進入金融去產能階段。」如果說2015-2016年是供給側改革的第一階段,重點是實體去產能。那麼2017年後供給側改革已進入第二階段,重點是金融去產能。實體去產能的後果是使產業向龍頭企業集中,金融去產能的後果則是資本、資源、資金向頭部機構集中,過剩的金融機構和金融人員將被迫「出清」。而如今,金融去產能現象已有所顯現。
首先,從貨幣層面來看,2018年3月,中國M2貨幣供應同比增長8.2%,預期8.9%,前值8.8%;M1貨幣供應同比增長7.1%,預期9.5%,前值8.5%;中國M0貨幣供應同比增長6.0%,預期7.9%,前值13.5%。3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73.99萬億元,同比增長8.2%,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個和1.9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餘額52.35萬億元,同比增長7.1%,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4個和11.7個百分點。比對歷史數據可以發現,現階段M2增速已經出現趨穩表現,這是穩健中性貨幣政策和金融政策協調作用後的結果,以往大水漫灌般的貨幣供應政策已不復存在,這對遏制金融業泡沫滋生起到重要作用。
其次,從金融監管層面看,自「一委一行兩會」為標誌的金融監管新格局得到確立以來,我國金融監管框架改革已完成了重要一步,未來仍將繼續針對過往金融監管的痛點問題進行改革,納入監管範疇。這包括:對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特別是私人控制的「金融全牌照」公司,以及保險公司控股眾多其他金融機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都納入表內;保險公司的破產機制;上市公司的退市機制;大量無牌照的「資產管理」機構處置問題;大量網路金融資產交易平台的問題等。而在4月9日,央行負責人就《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推進金融業綜合統計工作的意見》答記者問時指出,「要編製金融業資產負債表,完善金融資金流量、存量統計,摸清金融業家底,強化宏觀槓桿率監測基礎。」這顯示出監管政策正在系統性收緊,未來市場上的金融亂象將得徹底整治。
從行業層面來看,金融「去產能」正在消滅冗餘的金融機構和金融從業人員。這在金融的外圍圈層中尤為明顯,根據網貸之家的統計,從2015年開始,P2P平台的問題開始集中爆發,僅2015年一年就有1294家平台跑路或出現問題,2016年更是多達1731家,截至2017年多達4000多家P2P平台都爆出問題。事實上,這一跡象有逐步向金融機構的核心圈層發展的趨勢,包括一些大家認為很優質的行業,比如基金、券商等。
在金融人員方面,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數據,2016年我國金融業私人報酬支付及公司僱員報酬總體由2015年的445億美元下降到352億美元。而2016年四大類金融機構從業人數卻由2015年的607萬人上升至640萬人,表明雖然很多機構還在由於慣性擴張人員,但人均薪酬其實已經下降很多了。其中,某些行業更是出現了大規模的人員流失,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AMAC)的數據顯示,在截至今年1月底的12個月里,包括私人股本、風險基金和對沖基金在內的「私募基金」行業的從業人數已銳減近4萬人。此外,券商分析師行業也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持牌分析師都需要在證券業協會備案,根據證券業協會的統計,2011到2014年間,持牌分析師從不到2000人增長到2866人,但現在這個數字已經掉到了2621人。大量賣方分析師離開這個行業,有的去上市公司做實業,有的去創業,就是因為感受到了和過去傳統工業那樣的產能過剩。
事實上,金融產能出清也才剛剛開始,在這一輪治理金融亂象中,大到像明天系、安邦系、華信系等綜合性金融財團,小到像一般性的網貸公司,類似的金融機構未來還會相繼出現在產能清單中,而與之相關的從業人員也必將收到影響。如果說以往的銀監會「三違反、三套利、四不當、十亂象」只是開始的話,那麼未來不倒下幾家金融機構,監管層大有絕不罷手之勢。這也正如高層智囊在解讀大會報告時所明確說的:「現在做金融的人太多了!」
綜上來看,由於我國金融業在過去十幾年的泡沫式發展,導致近幾年的金融產能嚴重過剩,這包括金融業占國家經濟體量嚴重超載,金融機構、金融產品以及金融從業人員的規模之巨,已成為經濟健康發展的累贅。在金融從嚴監管之下,金融行業的初步產能出清已開始顯現,預計未來還將會出現更多金融機構和行業從業人員相繼離場,使金融業回歸到均衡發展的正常軌道上。
推薦閱讀:
※開篇序
※比特110:羅馬尼亞最古老的比特幣交易所將要關
※漲姿勢|一人逾期,全家人背「黑鍋」!
※『TOP40』網貸平台融資40強榜
※非金融學生,對金融投資方面感興趣,考了證券從業資格合格證,但面試工作都是電話銷售類,該朝哪方面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