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疑案:中國第一個皇帝身世之謎
秦始皇之母趙姬原是大商人呂不韋的侍妾,後被子楚看中,由呂不韋獻給子楚做了子楚夫人,一年後,生下嬴政。子楚繼位後,趙姬被封為王后,嬴政被立為太子。三年後,秦莊襄王(子楚)去世,嬴政以太子的身份登上了王位。在司馬遷的《史記.呂不韋列傳》中有這樣兩段記載:「呂不韋取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與居,知有身。」「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一處說呂不韋在邯鄲時娶了絕色善舞的趙姬為妾,不久,就知道趙姬有了身孕。一處說趙姬在改嫁給子楚時,自己隱瞞已有身孕的情況,到大期(十二個月)時,生下了兒子,取名政。也就是說,嬴政是超過十月懷胎期而生的。那麼,秦始皇嬴政究竟是子楚的兒子,還是呂不韋的兒子呢?正是由於司馬遷的這兩段記載,在歷史上引來了多種的解釋,進而使得秦始皇的身世成了千古難解之謎。
網路配圖
呂不韋原是衛國濮陽(今河南濮陽)人,後舉家遷居韓國陽翟(今河南禹州)。呂不韋往來各地做生意,在一地低價買進,在另一地高價賣出,由是累積家財巨萬,成為陽翟數一數二的大商人。但呂不韋不滿足富甲一方的生活,他對政治和權力很感興趣,並時刻尋找投身政治的機會。
當他在趙國都城邯鄲做生意時,遇到了在趙國當人質、生活潦倒的秦國公子異人。異人是秦昭王的孫子,是太子安國君二十多個兒子中的一個,呂不韋認為機會來了,這個人「奇貨可居」。《戰國策.秦策五》記錄了他與父親一段精彩的對話,呂不韋問:「種田有幾倍盈利?」其父答:「十倍。」又問:「經營珠寶有幾倍盈利?」又答:「百倍。」再問:「扶立一個國君,掌握一國權柄,有幾倍盈利?」再答:「無數倍。」呂不韋接著說:「辛辛苦苦耕田種地,還不一定能暖衣飽食,但是扶立一個國君,不僅可以榮華富貴,還可以澤及子孫後代呀!我願意去做這樣的事情。」
於是,呂不韋前往異人處拜訪,並與之深談密謀,雙方訂立了雙贏的盟約。由呂不韋出資千金(一千斤黃金),為異人打通各種關節,使其過繼給深得太子安國君寵愛卻無兒子的華陽夫人為子嗣,更名為子楚,在二十多個兄弟中爭得了太子繼承人的地位。
呂不韋的愛妾趙姬容貌姣好,能歌善舞,且已有了身孕。這一天,呂不韋設家宴請子楚飲酒,趙姬歌舞助興,子楚見到趙姬後非常喜歡,便起身向呂不韋敬酒,請呂不韋把趙姬讓給他。呂不韋一番思量後,遂獻出趙姬。趙姬隱瞞了有孕在身的情況,大期時生下兒子,取名政,就是後來的秦始皇嬴政,趙姬也被子楚立為夫人。
秦昭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秦昭王去世,太子安國君即位,將已於六年前回到秦國的子楚立為太子。秦孝文王(即太子安國君死後之謚號)在位僅三天就死了,子楚順理成章地當上了秦國的國君,稱秦莊襄王。庄襄王自知一切全仗呂不韋的謀劃,且早先己有「必如君策,請得分秦國與君共之。」的承諾,因此子楚遵守諾言,知恩圖報,一上台便任命呂不韋為丞相,封為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陽十萬戶。庄襄王在位三年便去世了。太子嬴政即位,尊奉呂不韋為相國,稱其為「仲父」,生母趙姬則成為太后。
網路配圖
以上便是司馬遷在《史記.呂不韋列傳》中,記載有關嬴政身世的大致內容。其實,根據司馬遷的記載,秦始皇嬴政是呂不韋的親兒子,應該是確定無疑的了。千百年來,民間傳說秦始皇是私生子,亦皆來源於此。
然而,也有人對此持不同看法。首先,有人注意到,成文早於《史記》,後被西漢劉向校錄成集的《戰國策》中沒有呂不韋獻趙姬的記載。而《戰國策》一向是輯錄不少個人隱私的,既然沒有這一記載,說明當時並無這一傳聞。其次,也有人從《史記.呂不韋列傳》中尋找漏洞,說:「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本身就存在矛盾,前面說趙姬自己隱瞞懷有身孕,後面又說到足月時,才生下兒子政。
既然未嫁子楚時趙姬就有了身孕,怎麼可能足月而生呢?再說,這樣的事怎麼可能瞞過身為丈夫的子楚呢?其三,還有人從《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找證據,認為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就沒有記載趙姬有孕一事。其四,又有人從後來秦始皇對呂不韋的態度中來找他不是呂不韋兒子的證據。嬴政九年(公元前238年),嬴政平息了嫪毐之亂,第二年,嬴政免去了呂不韋的相國職務,並將他遷回其封地河南洛陽。又過了一年多,嬴政寫信給門前仍然車水馬龍的呂不韋說:「你對秦國有什麼功勞,而秦封你在河南,食邑十萬戶?你與秦王有什麼親緣關係,而要稱號你為仲父?你和你的家屬都給我遷到蜀地去。」致使呂不韋飲毒酒自盡。以秦始皇對呂不韋的不敬和嚴苛,來證明二人沒有血緣關係。
在分析為什麼會把秦始皇說成是呂不韋的兒子時,有人認為是當時亡國的六國之人為解秦滅六國之恨而演繹出來的;六國之人呂不韋不費一兵一卒,僅用計謀,便將自己的兒子推上了秦國王位,奪取了秦國的江山,因此,不是秦滅六國,而是六國滅秦,從而以解六國被滅之恨。甚至郭沫若也分析說,是因為劉邦死後,呂后為了給自己篡漢披上合法的外衣,便製造了「秦始皇是私生子」的說法,來說明天下原來是呂家的。
那麼,秦始皇究竟是誰的兒子呢?以上的幾種說法站得住腳嗎?其實,以上這幾種說法是經不起推敲的。首先,司馬遷學識淵博,見聞廣達,少時學習《尚書》、《春秋》,二十歲便遊歷天下,後任太史令,讀遍皇家收藏的文史經籍、諸子百家及各種檔案,在著《史記》時非常嚴謹,廣徵博引,不拘泥於一家之說。因此,《史記》自古以來被史家奉為正史的經典。後來,司馬光在著《資治通鑒》時就採信了《史記》的說法:「呂不韋娶邯鄲諸姬絕美者與居,知其有娠,異人從不韋飲,見而請之。
不韋佯怒,既而獻之,孕期年而生子政,異人遂以為夫人。」(見《資治通鑒.周紀五》)。而《戰國策》中沒有記載的事情,並不代表沒有發生,因為《戰國策》在歷史上曾被列入別史類(即為雜史),可信度比《史記》低得多。其次,司馬遷在《史記》中的兩段記載:「呂不韋取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與居,知有身。」和「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前後並不矛盾。因為司馬遷首先肯定了呂不韋知道趙姬有了身孕,然後利用與子楚飲酒時,把趙姬獻給了子楚。而趙姬對子楚隱瞞自己有身孕,「至大期時,生子政」。以趙姬後來瞞著眾人在雍城與嫪毐生了兩個兒子的手段,要在生育時間上做手腳是輕而易舉的;而且,生育期的後延也不是沒有特例的。
網路配圖
再說,呂不韋與子楚最初的約定本來就是一筆交易,子楚在感謝呂不韋幫助他成事時,曾頓首(磕頭)說:「必如君策,請得分秦國與君共之。」就運算元楚知道趙姬有孕之事也是不會向外透露的。況且,呂不韋在將趙姬獻給子楚時曾提出條件:將來要立趙姬為後,生子要立為太子。
子楚為了嬴得江山,也遵守了對呂不韋的承諾。其三,《史記.秦始皇本紀》是司馬遷採用宮庭檔案記載的,宮庭檔案當然就不會有諸如「姬自匿有身」之類的記載了;但在《史記.秦始皇本紀》的索隱中卻有:「不韋,陽翟大賈,其姬邯鄲豪家女,善歌舞,有娠而獻予子楚。」這樣的解釋。其四,用秦始皇后來對呂不韋的態度來證明他們沒有血緣關係,就更站不住腳了。
我們知道,集權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是不會念及親情的,歷史上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更何況像秦始皇這樣性格暴戾的皇帝呢?因為當時呂不韋對秦的貢獻已經到了功高震主的程度,而且,嬴政是呂不韋兒子的說法已經開始在民間流傳了(秦滅趙後,嬴政在邯鄲坑殺了所有曾與母親有仇怨的人,因為這些人傳播了嬴政是呂不韋的兒子),而以上這兩點恰恰是嬴政最忌諱、最擔心的。為了撇清和呂不韋的血緣關係,表明自己是真正的、正宗的嬴氏血統,同時也為了表明呂不韋無功於秦,才有了嬴政寫給呂不韋否定一切的信。不過,也許正是這封信,猶如「此地無銀三百兩」,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讓不少讀書人從這封欲蓋彌彰的信中得出結論:秦始皇就是呂不韋的親兒子。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