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秘密封存切爾諾貝利事故一切資料 至今未公開
本文摘自:《北京青年報》2013年6月3日第C2版,作者:周曉沛,原題:《目睹切爾諾貝利死亡區》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事故後,世人談「核」色變,再度對核電安全問題提出質疑,並情不自禁地聯想到20多年前發生的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災難。應該說,一個是人禍,一個是天災加人禍,二者既有所不同,也有某種相似之處。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及其後果的真相究竟如何?我們又應從中汲取哪些經驗教訓?雖然其中有的還是謎中之謎,但不妨將筆者親眼所見的一些真實情況和切身感受同讀者一起分享。第聶伯河畔明珠蒙上陰影意為「邊陲之地」的烏克蘭,處於歐洲腹地,歷史悠久,風景優美。著名的第聶伯河發源於俄羅斯,流經白俄羅斯,縱貫整個烏克蘭中部後注入黑海。烏克蘭首都基輔位於第聶伯河中游兩岸。基輔市始建於公元5世紀下半葉,是古代斯拉夫民族的政治、文化中心之一。相傳在很久以前,斯拉夫部落傳奇式的英雄基、謝克和霍利夫三兄弟沿第聶伯河駕舟而來,在河邊建了一座城市。為紀念其兄長,將此城命名為「基的城市」。9世紀末,基輔羅斯定都於此。隨著基輔羅斯崛起,美麗的基輔被譽為第聶伯河上的「帝王之都」。基輔羅斯奠定了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三個東斯拉夫民族的文化根基。基輔羅斯一直被奉為俄羅斯歷史的發端,基輔明珠也被稱為「俄羅斯諸城之母」。基輔市內有數十條林蔭大道和數百個街心花園及草坪。5月的基輔鮮花競放,尤其是滿街的一串串栗子花形成一道道亮麗的風景。10月,市區處處可見金色的栗子果,景色如詩如畫,當地人稱為「黃月」。城內11世紀的名勝古迹眾多,一幢幢古老建築和現代大樓交錯掩映在綠樹花叢中,城市外圍還有好幾處森林公園,基輔因此贏得了「花園城市」的美名。1980年,我在駐前蘇聯大使館工作時,曾訪問過烏克蘭加盟共和國。早就聽說,該國有三分之二的土地是黑鈣土,世界上四分之一的黑土都集中在烏克蘭這塊寶地上。在參觀集體農莊時,有生以來第一次看到了真正的黑鈣土。那是一種油黑、鬆軟的土壤,有一米多深,土中含有豐富的腐殖質,包括大量的鈣以及氮、磷、硫、鐵等礦物質,最適宜於種植農作物。由於土壤肥沃,烏克蘭創造過人均生產1噸糧的紀錄,素有歐洲「糧倉」盛名。據許多烏克蘭人說,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和「二戰」中德軍佔領烏克蘭期間,德國人用整列車皮將這裡的黑土運往德國,可見其多麼珍貴。不幸的是,就在這樣一個美麗富饒的國家,發生了一場震驚世界的核災難。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反應堆爆炸後產生的放射污染,相當於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輻射量的100多倍。前蘇聯時期的這場人類悲劇,成了永遠揮之不去的濃重陰影。乘車進入「死亡區」1991年烏克蘭獨立後,我曾隨同中國政府代表團訪問基輔,商談有關兩國建交事宜。7年之後,我被任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烏克蘭特命全權大使。2000年初的一個星期天,烏克蘭外交部組織駐基輔外交使節參觀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據介紹,這是多年來首次安排這樣的活動。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在我心中一直是個謎團,巴不得能有機會親眼去見證一下歷史。我是使團中報名最早者,並最先抵達烏克蘭外交部門口集合地點。外交部禮賓司的官員說,使團中原報名參觀的有近40人,最後實到僅為一半。2月8日清晨,我們乘坐一輛大巴向基輔以北的方向駛去。切爾諾貝利離基輔的直線距離只有90公里,而汽車的路程為130多公里。出城後,一路上很少遇到過往車輛。當我們經過一個名叫伊萬科夫的城鎮後,道路開始顛簸,不時可以看到被廢棄的住宅、廠房和雜亂的建築材料,給人一種莫名的凄涼之感。大約過了兩小時,我們來到了一個有武裝衛兵把守的檢查站。陪同人員介紹,1986年發生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後,政府做出決定,以切爾諾貝利為中心,將方圓30公里的區域劃為「核隔離區」,亦即所謂「死亡區」。周圍築起兩米多高的鐵絲網,未經批准,任何人不得入內。進入「死亡區」後的第一感覺是,這兒並不像原先聽說的那樣可怕,路旁的草木依然茂盛,並未發現什麼畸形的動植物。據說,兩年前17匹蒙古野馬找到了這塊沒有人煙的地帶,並在這裡繁衍後代。隔離區內目前有400多種動物,包括280種禽類和50種瀕臨滅絕的動物。在遠處,居然還有一些稀稀拉拉的民宅和耕地。經詢問,雖然政府嚴令當地居民疏散外遷並予以妥善安置,但一些老人不習慣易地生活,又陸續回遷,目前大約住著200來戶土著居民。
123
推薦閱讀:
※千萬不要揭穿孩子的秘密
※生辰八字中的人生秘密
※宋代第一畫中居然隱藏著這樣的秘密
※廚房的秘密:這些風水禁忌必須知道!
※男人的那些秘密!乖女孩必須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