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孟子 莊子 荀子 老子
2010-02-27 11:38:56|分類: 默認分類 |標籤: |字型大小大中小訂閱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英文名字:Confucius。在家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稱為孔二,春秋後期魯國人,漢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農曆八月二十七日)生於魯國鄒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魯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他的祖先是宋國貴族,大約在孔子前幾世就沒落了。孔子年輕時做過幾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時間是從事教育,相傳收弟子多達三千人,教出不少有知識有才能的學生。 孔子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學學派的創始人,任魯國司寇;後攜弟子周遊列國;最終返魯,專心執教。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千古聖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尊為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萬世師表。因父母曾為生子而禱於尼丘山,故名丘,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曾修《詩》、《書》,定《禮》 、《樂》,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學術貢獻 孔子思想、學說的精華,比較集中地見諸於《論語》一書,共二十篇,一萬一千餘字。《論語》就是孔子的語錄,也有一些是對孔子弟子言行的記錄,是孔子及其再傳弟子對孔子言行的追記。此書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而巨大的影響。它的思想內容、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都早已融入了我們民族的血液,沉澱在我們的生命中,鑄成了我們民族的個性。《論語》一書集中闡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內涵----仁。「仁」是一切理論的中心,所有的關於「仁」、「樂」的規範,都不過是手段,是為實現「仁」這一道德的最後完美服務的。《論語》作為中華文化的代表,早在秦漢時期就傳入了朝鮮和日本,日本〈大寶令〉還指定它為日本學生的必修課。1594年,傳教士利瑪竇將它譯為拉丁文後,它又被轉譯為意、法、德、英、俄等多種文字,在西方各國廣泛傳播。 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為「仁」即「愛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等論點,提倡「忠恕」之道,又以為推行「仁政」應以「禮」為規範:「克己復禮為仁」。對於殷周以來的鬼神宗教迷信,採取存疑態度,以為「未知生,焉知事鬼」,「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又注重「學」與「思」的結合,提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和「溫故而知新」等觀點。首創私人講學風氣,主張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強調「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張,以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應實副其「名」,並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觀點。自西漢以後,孔子學說成為兩千餘年封建社會的文化正統,影響極深。 說到治理國家,孔子重視民生疾苦,呼喚仁政,希望統治者以仁義之心待民,他說「苛政猛於虎」,他還強調無論什麼法令法規,統治者都要首先以身作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在人際交往中,孔子強調的是忠和恕。「忠」就是以忠實誠信的態度對人,以恪盡職守的態度待事;「恕」就是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與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在為人處世上,孔子提倡自愛和愛人。孔子對天命持謹慎態度,他更相信人自己的力量。他認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一切要看個人後天的努力。當然,〈論語〉中也有一些思想是與歷史潮流相背離的,如他政治上的復古傾向,他對等級、秩序的過分強調,他的內斂的人格價值取向等,這一切都不可否認的給中國社會的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需要我們用現代意識對之加以修正。但瑕不掩瑜,在人類文明剛剛露出曙光的先秦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具有如此深刻的生命智慧,是足以讓我們這些後人為之驕傲的。 政治生涯 孔子自20多歲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對天下大事非常關注,對治理國家的諸種問題,經常進行思考,也常發表一些見解,到30歲時,已有些名氣。魯昭公二十年,齊景公出訪魯國時召見了孔子, 與他討論秦穆公稱霸的問題, 孔子由此結識了齊景公。魯昭公25年,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被迫逃往齊國,孔子也離開魯國,到了齊國,受到齊景公的賞識和厚待,甚至曾準備把尼溪一帶的田地封給孔子,但被大夫晏嬰阻止。魯昭公27年,齊國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聽說後向齊景公求救,齊景公說:「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倉皇逃回魯國。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稱為「陪臣執國政」,因此孔子雖有過兩次從政機會,卻都放棄了,直到魯定公9年被任命為中都宰,此時孔子已 51歲了。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績,被升為小司空,不久又升為大司寇,攝相事,魯國大治。魯定公12年,孔子為削弱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世卿,因為是魯桓公的三個孫子故稱三桓,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他們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著三桓),採取了墮三都的措施(即拆毀三桓所建城堡)。後來墮三都的行動半途而廢,孔子與三桓的矛盾也隨之暴露。魯定公13年,齊國送80名美女到魯國,季桓氏接受了女樂,君臣迷戀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魯國舉行郊祭,祭祀後按慣例送祭肉給大夫們時並沒有送給孔子,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離開魯國,到外國去尋找出路,開始了周遊列國的旅程,這一年,孔子55歲。 孔子帶弟子先到了衛國,衛靈公開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魯國的俸祿標準發給孔子俸粟6 萬,但並沒給他什麼官職,沒讓他參與政事。孔子在衛國住了約10個月,因有人在衛靈公面前進讒言,衛靈公對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開監視孔子的行動,於是孔子帶弟子離開衛國,打算去陳國。路過匡城時,因誤會被人圍困了5日,逃離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衛國貴族公叔氏發動叛亂,再次被圍。逃脫後,孔子又返回了衛國,衛靈公聽說孔子師徒從蒲地返回,非常高興,親自出城迎接。此後孔子幾次離開衛國,又幾次回到衛國,這一方面是由於衛靈公對孔子時好時壞,另一方面是孔子離開衛國後,沒有去處,只好又返回。 魯哀公2年(孔子59歲),孔子離開衛國經曹、宋、鄭至陳國,在陳國住了三年,吳攻陳,兵荒馬亂,孔子便帶弟子離開,楚國人聽說孔子到了陳、蔡交界處,派人去迎接孔子。陳國、蔡國的大夫們知道孔子對他們的所作所為有意見,怕孔子到了楚國被重用,對他們不利,於是派服勞役的人將孔子師徒圍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後不靠店,所帶糧食吃完,絕糧7日,最後還是子貢找到楚國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師徒才免於一死。孔子64歲時又回到衛國,68歲時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魯國,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魯哀公16年,孔子73歲,患病,不愈而卒。 思想品格 孔子是一個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個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個品德高尚的知識份子。他正直、樂觀向上、積極進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會。他的成功與失敗,無不與他的品格相關。他品格中的優點與缺點,幾千年來影響著中國人,特別是影響著中國的知識份子。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孔子63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當時孔子已帶領弟子周遊列國9個年頭,歷盡艱辛,不僅未得到諸侯的任用,還險些喪命,但孔子並不灰心,仍然樂觀向上,堅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安貧樂道 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孔子心目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但他的安貧樂道並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貴,只求維護道,這並不符合歷史事實。孔子也曾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 從吾所好。」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以好學著稱,對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為,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裡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張直道而行,他曾說:「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記》載孔子三十多歲時曾問禮於老子,臨別時老子贈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這是老子對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問題太深刻,講話太尖銳,傷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險。 與人為善 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毋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等第,都是他的做人準則。 教育貢獻 文化巨人——孔子,自「而立」之年即以《詩》、《書》、《禮》、《樂》為教,更以他至偉人格中的一言一行,一動一靜而示範為教。是他開了我國歷史上私人講學的先河,將以前學在官府,文化知識是貴族們的專利的現象,移植到民間。他首先提出「有教無類」的方針,不分貧賤富貴,均可以在他那裡受教。在弟子中,貧如顏回,富如子貢,貴如孟懿子,然絕大多數是平民子弟,有來自衛、齊、陳、吳……等國的,真可謂桃李滿天下。其教學目的,是傳他的人道學說。即克己復禮為仁,變化學生氣質,成就人格,提高生命境界,終至成物。也即造就治國、平天下的棟樑之材。並採用「因材施教」和啟發式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師」,「不恥下問」……等風範。更以他誨人不倦的精神,對學生入如慈母般地關懷備至,如嚴父般地導以正道,如朋友般地切磋相長,莫不因其才而成就之。如子羔之愚,曾參之魯,子張之偏激,子路之粗鄙……均成大器。尤以曾子能得道之全體而任傳道之責,成為宗聖。更有佼佼者分德行:顏回、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語言:宰我、子貢。政事:冉求、子路。文學:子游、子夏四科共十人。孔子共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故能將浩瀚的傳統文化推廣和流傳下來。 由於孔子在講學中,所下的功夫已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使弟子感受到,老師嘔心瀝血的良苦用心。故弟子都發自內心的崇敬。他們追隨、侍奉、保衛他,他們隨他一起奔波行道,周遊列國,備受艱辛與飢餓而毫無怨言。當有人詆毀孔子時,則正色以告其人「不自量」。當遇到危難時,則捨身護衛。夫子逝世,弟子們如喪考妣,皆在墳周服喪三年。子貢獨守六年。其尊師重道精神,至今仍傳為佳話。後人尊孔子為「至聖先師」是當之無愧的。他的許多教育理論和方法,是當今廣大教育工作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資源。我們都知道孔丘先生弟子三千,身通六藝登堂入室者七十有二人。當時好像沒有學籍管理制度,這三千弟子各自姓什名誰早不可考,至於配享了孔廟的這七十二個高徒,然而這些先生們都是上古人物,我們隔著幾千年歷史遙遙望去,只彷彿仙靄裡頭看神仙,影影綽綽只能看個大概,沒法子畢見其纖毫。而我們上古的出版業又實在落後得驚人,一切文獻,全靠用刀來刻,諸般辛苦之中,難免出現錯別,以至以訛傳訛;更有班愛牽強附會的所謂高人,將錯就錯,胡亂解釋一通,竟就解釋出無窮深意來,甚至被當作了不可改易之經典。於是三豕己亥,荒唐可笑。倘若不幸,有兩個甚或多個高人,各自拿有一個不同的版本,則事情就更大了,非要彼此爭個頭破血流不可。所以上古的東西,明明是同一事物,我們卻能看到不同甚至相反的稱謂和說法。比如這孔門七十二聖人的尊姓大名。《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與《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都算得上是權威資料,可是竟也出入頗大,比如子聲在《史記》上叫樂咳,在《家語》上卻叫樂欣;子徒在《史記》中叫鄭國,在《家語》中卻改叫薛邦了。再比如很受孔子抬舉,將哥哥的女兒嫁給了他的子容,在《論語》叫南宮适,在《史記》叫南宮括,在《家語》里,又叫南宮韜了。等等等等,參差處極多。這些一人多名現象,差不多都是拜傳刻錯誤所賜。而且《史記》與《家語》所開列的,都並不是不多不少七十二人整,史記列了七十七個,還煞有介事引用孔子曰「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做開頭。誰知道孔子到底說沒說過這句話。《家語》更是荒唐,題目明明寫著《七十二弟子解》,裡頭開列的,卻足足七十六人,最後還又總結說:「以上夫子弟子七十二人,皆升堂入室者。」睜著大眼說瞎話,難道連個數都不會數?司馬遷說「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孔子」,可這孔門弟子花名冊,卻不知該折中於誰。今較其兩者,以《史記》去孔丘時代相對較近,且以實史聞名;而《孔子家語》雖以「孔子家語」名書,卻歷來被視為偽書,當作三國時王肅因襲前人書簡加以修補編定,相對之下,似不如《史記》足憑。兩者相權,取其最接近於真實者。所以,俺決定以《史記》為基礎,與《家語》相雜較。司馬遷所列這七十七人中,說不得有五個是編外人員,至於是哪五個,俺就不得而知了,在這裡還請博物君子垂教。 孔子年表1歲:公元前551年(魯襄公二十二年)孔子9月28日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曲阜城東南)。關於孔子出生年月有兩種記載,相差一年,今從《史記·孔子世家》說。 3歲:公元前549年(魯襄公二十四年)其父叔梁紇卒,葬於防山(今曲阜東25里處)。孔母顏征在攜子移居曲阜闕里,生活艱難。 5歲:公元前547年(魯襄公二十六年)孔子弟子秦商生,商字不慈,魯國人。 6歲:公元前546年(魯襄公二十七年)弟子曾點生,點字皙,曾參之父。 7歲:公元前545年(魯襄公二十八年)弟子顏繇生,繇又名無繇,字季路,顏淵之父。 8歲:公元前544年(魯襄公二十九年)弟子冉耕生,字伯牛,魯國人。 10歲:公元前542年(魯襄公三十一年〕弟子仲由生,字子路,卞人。 是年魯襄公死,其子躌繼位,是為昭公。 12歲:公元前540年(魯昭公二年)弟子漆雕開生,字子若,蔡人。 15歲:公元前537年(魯昭公五年〕孔子日見其長,已意識到要努力學習做人與生活之本領,故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論語·為政》) 16歲,公元前536年(魯昭公六年)鄭鑄刑鼎。弟子閩損生,字子騫,魯國人。 17歲:公元前535年(魯昭公六年〕孔母顏征在卒。是年。季氏宴請士一級貴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陽虎拒之門外。 19歲:公元前533年(魯昭公九年)孔子娶宋人亓官氏之女為妻。 20歲:公元前532年(魯昭公十年)亓官氏生子。據傳此時正好趕上魯昭公賜鯉魚於孔子,故給其子起名為鯉,字伯魚。是年孔子開始為委吏,管理倉庫。 21歲:公元前531年(魯昭公十一年)是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孔子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論語·子罕》) 此"鄙事"當包括"委吏"、"乘田"。 27歲,公元前525年(魯昭公十七年〕郯子朝魯,孔子向郯子詢問郯國古代官制。孔子開辦私人學校,當在此前後。 30歲:公元前522年(魯昭公二十年〕自十五歲有志於學至此時已逾15年,孔子經過努力在社會上已站住腳,故云"三十而立"。(《論語·為政》)是年齊景公與晏嬰來魯國訪問。齊景公會見孔子,與孔子討論秦穆公何以稱霸的問題。弟子顏回、冉雍、冉求、商瞿、梁鴷生。回字淵,雍字仲弓,求字子有,瞿字子木,皆魯國人;鴷字叔魚,齊國人。 31歲:公元前521年(魯昭公二十一年)弟子巫馬施、高柴、宓不齊生。施字子期,陳國人;柴字子高,齊國人;不齊字子賤,魯國人。 32歲:公元前520年(魯昭公二十二年)弟子端木賜生,賜字子貢,衛國人。 34歲:公元前518年(魯昭公二十四年)孟懿子和南宮敬叔學禮於孔子。相傳孔子與南宮敬叔適周問禮於老聘,問樂於萇弘。 35歲:公元前517年(魯昭公二十五年)魯國發生內亂。《史記·孔子世家》云:"昭公率師擊(季)平子,平子與孟孫氏、叔孫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師敗,奔齊。"孔子在這一年也到了齊國。 36歲,公元前516年(魯昭公二十六年)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得到齊景公的賞識,景公欲以尼溪之田封孔於,被晏子阻止。孔子在齊聞《韶》樂,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 37歲:公元前515年(魯昭公二十七年)齊大夫欲害孔子,孔子由齊返魯。吳公子季札聘齊,其子死,葬於瀛、博之間。孔子往,觀其葬禮。弟於樊須、原憲生。須字子遲,魯國入;憲字子思,宋國人。 38歲:公元前514年(魯昭公二十八年)晉魏獻子(名舒)執政,舉賢才不論親疏。孔子認為這是義舉,云:"近不失親,遠不失舉,可謂義矣。" 39歲,公元前513年(魯昭公二十九年)是年冬天晉鑄刑鼎,孔子曰"晉其亡乎,失其度矣。" 40歲:公元前512年(魯昭公三十年)經過幾十年的磨練,對人生各種問題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故自雲"四十而不惑"。弟子澹臺滅明生。滅明字子羽,魯國人。 41歲:公元前511年(魯昭公三十一年)弟子陳亢生。亢字子禽,陳國人。 42歲:公元前510年(魯昭公三十二年)昭公卒,定公立。 43歲:公元前509年(魯定公元年)弟公西赤生。赤字華,魯國人。 45歲:公元前507年(魯定公三年)弟子卜商生。商字子夏,衛國人。 46歲:公元前506年(魯定公四年)弟子言偃生。偃字子游,吳國人。 47歲:公元前505年(魯定公五年)弟子曾參、顏幸生。參字子輿,魯國人。幸字子柳,魯國人。 48歲:公元前504年(魯定公六年〕季氏家臣陽虎擅權日重。孔子稱之為"陪臣執國命"。(《論語·季氏》)《史記·孔子世家》云:"陪臣執國政。......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至自遠方,莫不受業焉。"陽虎欲見孔子,孔子不想見陽虎、後二人在路上相遇。陽虎勸孔子出仕,孔子沒有明確表態。此事當在魯定公五年或魯定公六年。 49歲:公元前503年(魯定公七年)弟子顓孫師生。師字子張,陳國人。 50歲:公元前502年(魯定公八年)自謂"五十而知天命"。(《論語·為政》)公山不狃以費叛季氏,使人召孔子,孔子欲往,被子路阻攔。 51歲: 公元前501年(魯定公九年)孔子為中都宰,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績,四方則之。弟子冉魯、曹坅、伯虔、顏高,叔仲會生。魯字子魯,魯國人:坅字子循,蔡國人:虔字子析,魯國人;高字子驕,魯國人:會字子期。魯國人。 52歲:公元前500年(魯定公十年)孔子由中都宰升小司空,後升大司寇,攝相事。夏天隨定公與齊侯相會於夾谷。孔子事先對齊國邀魯君會於夾谷有所警惕和準備,故不僅使齊國劫持定公的陰謀未能得逞,而且逼迫齊國答應歸還侵佔魯國的鄆、鄵、龜陰等土地。 53歲:公元前499年(魯定公十一年)孔子為魯司寇,魯國大治。 54歲:公元前498年(魯定公十二年)孔子為魯司寇。為削弱三桓,採取墮三都的措施。叔孫氏與季孫氏為削弱家臣的勢力,支持孔子的這一主張,但此一行動受孟孫氏家臣公斂處父的抵制,孟孫氏暗中支持公斂處父。墮三都的行動半途而廢。弟子公孫龍生。龍字子石,楚國人。 55歲:公元前497年(魯定公十三年)春,齊國送80名美女到魯國。季桓子接受了女樂,君臣迷戀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與季氏出現不和。孔子離開魯國到了衛國。十月,孔子受讒言之害,離開衛國前往陳國。路經匡地,被圍困。後經蒲地,遇公叔氏叛衛, 孔子與弟子又被圍困。後又返回衛都。 56歲,公元前496年(魯定公十四年)孔子在衛國被衛靈公夫人南子召見。子路對孔子見南子極有意見批評了孔子。鄭國子產去世孔子聽到消息後,十分難過,稱讚子產是"古之遺愛"。 57歲:公元前495年(魯定公十五年)孔子去衛居魯。夏五月魯定公卒,魯哀公立。 58歲:公元前494年(魯哀公元年〕孔子居魯,吳國使人聘魯,就"骨節專車"一事問於孔子。 59歲:公元前493年(魯哀公二年)孔子由魯至衛。衛靈公問陳(陣)於孔子,孔子婉言拒絕了衛靈公。孔子在衛國住不下去,去衛西行。經過曹國到宋國。宋司馬桓?(左鬼右隹)討厭孔子,揚言要加害孔子,孔子微服而行。 60歲:公元前492年(魯哀公三年)孔子自謂"六十而耳順"。孔子過鄭到陳國,在鄭國都城與弟子失散獨自在東門等候弟子來尋找,被人嘲笑,稱之為"累累若喪家之犬"。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 61歲:公元前491年(魯哀公四年〕孔子離陳往蔡。 62歲:公元前490年(魯哀公五年)孔子自蔡到葉。葉公問政於孔子,並與孔子討論有關正直的道德問題。在去葉返蔡的途中,孔子遇隱者。 63歲:公元前489年(魯哀公六年〕孔子與弟子在陳蔡之間被困絕糧,許多弟子因困餓而病,後被楚人相救。由楚返衛,途中又遇隱者。 64歲:公元前488年(魯哀公七年)孔子在衛。主張在衛國為政先要正名。 65歲:公元前487年(魯哀公八年)孔子在衛。是年吳伐魯,戰敗。孔子的弟子有若參戰有功。 66歲:公元前486年(魯哀公九年)孔子在衛。 67歲:公元前485年(魯哀公十年)孔子在衛。孔子夫人亓官氏卒。 68歲:公元前484年(魯哀公十一年)是年齊師伐魯,孔子弟子冉有帥魯師與齊戰,獲勝。季康子問冉有指揮才能從何而來?冉有答曰"學之於孔子"。季康子派人以幣迎孔于歸魯。孔於周遊列國14年,至此結束。季康子欲行"田賦",孔子反對。孔子對冉有說:"君子之行也,度於禮。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如是則丘亦足矣"。 69歲:公元前483年(魯哀公十二年)孔子仍有心從政,然不被用。孔子繼續從事教育及整理文獻工作。孔子的兒子孔鯉卒。 70歲:公元前482年(魯哀公十三年〕孔子自謂"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顏回卒,孔子十分悲傷。 71歲:公元前481年(魯哀公十四年〕是年春,狩獵獲麟。孔了認為這不是好徵兆,說:"吾道窮矣"。於是停止修《春秋》。六月齊國陳恆弒齊簡公,孔子見魯哀公及三桓,請求魯國出兵討伐陳桓,沒有得到支持。 72歲:公元前480年(魯哀公十五年〕孔子聞衛國政變,預感到子路有生命危險。子路果然被害。孔子十分難過。 73歲:公元前479年(魯哀公十六年)四月,孔子患病,不愈而卒。葬於魯城北。魯哀公誄之曰:"?天不弔,不潎遺一老,俾屏餘一人以在位,煢煢余在疚,嗚呼哀哉!尼父!無自律"。不少弟子為之守墓三年,子貢為之守墓六年。弟子及魯人從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的故居改為廟堂,孔子受到人們的奉祀。 孔子家世 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國的一位大夫,做過大司馬,在宮廷內亂中被殺,其子木金父為避滅頂之災逃到魯國的陬邑,從此孔氏在陬邑定居,變成了魯國人。 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叔梁為字,紇為名),母親叫顏征在。叔梁紇是當時魯國有名的武士,建立過兩次戰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紇先娶妻施氏,生9女,無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稱孟皮。孟皮腳有毛病,叔梁紇很不滿意,於是又娶顏征在。當時叔梁紇已66歲,顏征在還不到20歲。據《史記》記載,孔子並非婚生子。他母親生他時只有18歲,而父親已經70歲了。孔父在孔子三歲時去世,從此他跟隨媽媽過上了貧窮的生活。孔子曾作過各種各樣的工作:牧牛羊、記賬的以及圖書管理員。22歲時,孔子的母親去世,他服了三年喪。 孔子53歲時晉陞為大司寇,在魯國服侍兩年後孔子辭去職務,因為他對諸侯的政治極為不滿。 據《論語》記載,魯國當時在孔子的管理下非常繁榮。但這是不太可能的,因為孔子沒有在魯國或別的國家擔任過重大職務。傳說魯國的鄰國齊國 擔心魯國太過強大會威脅到齊國,於是為了破壞魯國的改革,送了上百匹好馬和八十位美麗的舞女給魯國諸侯。魯國諸侯遂沉溺於安逸享樂之中,對政務不聞不問,甚至有一次連續三天沒有上朝。孔子極為不滿,踏上了長途之旅(周遊列國),拜訪中國中北部的一些小國,包括衛、宋、陳、蔡。他宣揚了自己的那些政治信仰,但並沒有哪國去實施。孔子68歲回到家鄉教書,收了不少弟子。晚年的他和弟子一起編纂了傳承先哲智慧的結晶——《五經》。由於不能承受失去兒子和自己的心血的雙重悲痛,孔子於72歲(或73歲)與世長辭。 孔子故事 1、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好學。 司馬遷《史記》有云:「孔子居陳三歲,會晉、楚爭強,更伐陳。」公元前489年,楚、吳兩國陳兵陳國,兩軍對峙、劍拔弩張,大有一觸即發之勢,負函(今河南信陽)成為前線。居於負函的孔子師徒不得不告別於對他們禮遇有加、勤於問政的楚大夫葉公,接受楚昭王之聘,準備前往楚國都城郢都。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麥浪翻滾,稻穀金黃。孔子帶著子路、子貢、顏回等高足,沿大別山經邾國準備前往郢都。他們乘著馬車,賓士在古棧道上。沿途風光,飽覽無餘:農夫在田間荷鋤勞作,牧童在山間牧牛牧羊。一條條河流彎延曲折,清澈見底;一行行樹林綠蔭遮日,一片片竹林隨風搖曳;一座座村莊緊密相連,阡陌交通,雞犬之聲相間,間或聽到悠揚的笛聲在空中回蕩。天黑了,他們便寄居在附近的村莊,或者找村民了解當時的歷史掌故、風俗人情,搜集民歌、民謠,或者舉辦講壇,探討宣講高深的「仁、義、禮、智、信」之道。有時也在某個村落駐足二、三天以採風。 一天,伴隨著陣陣蹄聲,漫漫塵煙,他們來到了新洲道觀河南面的舊街境內。只見大崎山似美女橫卧於藍天白雲之下,風高林茂;沙河漪瀾清清,流水潺潺;獅子岩如猛獅踞伏,氣吞日月。這裡山色迷濛,湖光瀲艷,鳥語花香,好一片人間仙境。走出街南不遠,車夫突然勒住韁繩,馬兒長嘯一聲,車子停下了。 孔子問道:「何故停車?」車夫答道:「前面有一群小孩擋道,夫子。」「讓他們讓道。」「小孩,你們見馬車來了,為什麼還不讓道?」子貢跳下車,沒好氣地說。「憑什麼要我們讓道,你們不能走其它的道嗎?」一個似乎是領頭的小孩答道。子貢怒目圓睜地吼道:「你知道這是誰的車嗎?告訴你,這是孔夫子的車!」 聽到子貢與小孩發生爭執,孔子無奈只得親自下車瞧個究竟。見到儀錶堂堂、儒衫飄逸舉止優雅的一位長者,小孩們毫無懼色,不以為然,繼續用石塊壘築他們的「城池」。 孔子撫摸著一個俊俏的小男孩的頭,和顏悅色地說:「小公子,請你們將石塊搬開,讓我們過去行嗎?」 小孩仰望著孔子說:「我們正在築城,恕難從命。」 「那好,我出一個問題,如果你答不出來,你就給我們讓道。」孔子思忖,要以「禮」服人,對小孩一視同仁。 「你出吧,」這個小孩心想,我是東周守藏史老子的高足,你還能難倒我? 「你聽好了,」孔子問:「父母與夫妻熟親?」「夫妻親。」小孩答道。 「不對,父母親。沒有父母哪有後代!」「夫妻親,沒有夫妻,哪有父母!」他們各執一理,誰也說服不了誰。「父母親」、「夫妻親」反覆了二遍。 子曰:父母者,衣食也。父母從小撫育兒女,衣食住行、吃喝拉撤、教育成人、傳道授業,那樣不操心!父母當然親。 項橐還之以顏色:夫妻也,恩恩愛愛,男耕女織,同眠共枕,相濡以沫,愛意綿長,白頭偕老,永不分離。一日夫妻還白日恩呢!當然夫妻親。……。 孔子想,我孔丘名聞天下,稱聖華夏,今天還說服不了一個小孩,「是可忍,熟不可忍!」轉念一想,「君子無所爭」,我氣度如海,有容乃大,不與小孩一般見識。便拿掉大儒的身價,搭躬施禮道:「神童在上,老夫有禮了。我們有要事在身,萬望高抬貴手,給我們借道。」 小孩理直氣壯地說:「請問先生,自古以來,是城應讓車,還是車應讓城?」 子路說:「你這是什麼城池,只是小孩的遊戲!」「就是城池!」 韁持了一會兒。小孩自知理虧,便問道:「你們有什麼要事嗎?」「周遊列國,傳道授業啊。」孔子說。 「傳道授業就得有一套本事和才學,那您知道一些什麼呀?」孔子答道:「不是老夫誇口,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什麼事我都略知一、二。」 小孩說:「天文地理無所不知。那我問您,您有多少根眉毛?」 孔子說道:「眉毛本人又看不見,怎麼能知道有多少根呢?」 小孩靈機一動,接著問:「嫌看不風,天上的星星能看見,您說有多少顆?」 「天上的星星浩如煙海、多如牛毛,怎麼數得過來呢?」孔子為難地說。 小孩笑道:「啊,您又嫌多,那太陽只有一個,早晨像冰盤,晌午賽玉環,什麼時候離我們近?什麼時候離我們遠?」 孔子想了半天,喃喃地說:「這個,這個……還真不知道。你乃神童,惟楚有才!還望多多指教。」 小孩說:「指教不敢,我現在正忙著呢,咱們後會有期。」這時弟子們都在嚷道:「師傅,咱們走吧!」孔子只得朝小孩躬躬首:「後會有期!」心裡想著,這些知識還真沒好好研究過呢!隨即令車夫調轉車頭,繞道而行。 不料,行進約一公里後,因剛才轉彎過急,車軲轆折斷了。孔子無奈,讓子路到前邊的村莊去借一把斧子修理。 子路急步來到前邊的村莊,見一位中年婦女正在屋裡織布。子路恭敬地說:「大嬸,請向你借一件東西。」那女子還未等子路把話說完,已轉身從裡屋拿出一把鋥亮的斧子,「給你!」子路驚呀不已,她怎麼知道這是要借用斧子!婦人微笑著說道:「你不是要借一個「東西」嗎?『東』是東方甲乙木,『西』是西方庚辛金,斧柄是木做的,斧子是鐵做的,『金』乃鐵也。你是要借斧子吧!」子路拿著斧子跑回停車處,並將剛才的事情訴與孔子。 孔子聽後,慨嘆不已。剛才遇一聰穎孩童,現又遇一村婦,不僅樂於助人,還十分聰敏。不禁贊曰:楚乃藏龍卧虎之地也! 那個難倒孔聖人的小孩乃是項橐。《戰國策?秦策》云:「甘羅曰:項橐七歲為孔子師。」俗文學作品《孔子項橐相問語》流傳神州大地,也在很早的時候就傳到了日本、朝鮮、越南、俄羅斯等國。《三字經》中亦載:「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好學。」因之,孔子與項橐對問系千古美談。因湖北鄂東方言言某人喜歡巧舌爭辯為磨嘴皮子,故將孔項對問之地命名為磨嘴磐,將孔子繞道修車的地方稱為回車埠,以紀其事。 2.一時風欺竹,連江雨送秋。魚游浪影沉,曬書佚事留。 長沮、桀溺雖歸隱山林,但並不閉目塞聽,他們知道:魯哀公曾問過孔子:「魯國之亂,源於季氏,大家都明白,然而,為何越明白越亂呢?」請孔子指點「迷津」。孔子當時答道,「因為你只是明白一國、一人,而不明白天下。」可見孔子是知而不迷。長沮的話中隱語:孔子既知魯之「迷津」,也必知楚之「迷津」,故不以渡口相告。孔子一行只好找別人打聽。他們來到渡口,見有一老翁在擺渡。子路說:「船夫,請將我們渡過河。」 「行,請駕好馬車,都上船。」船夫用竹桿吃力地撐著,馬兒在水中隨著木船過河,馬兒會游泳。 船到河心,突然大風驟起,木船在波濤中顛簸搖晃,船兒忽高忽低,象一個醉漢似地立不穩,一船人都失去了重心。整船人和馬車經不住這種顛簸,伴著風吹浪涌,船一歪,就翻落到河中。孔子師徒等人眾都成了落湯雞,掉入水中,衣服全濕透了。人落水問題還不太嚴重,這時的南方還不冷。可惜了我的那些書,孔子喊道:「快救我那些書!」 民間有諺:孔夫子搬家??全是書。孔子一生髮奮好學,樂以忘優,不知老之將至。走到哪兒都攜帶著很多書。 古時的書,其實都是一些竹簡上刻或書寫的篆字,東漢蔡倫發明造紙,北宋畢升發明活字印刷都在其以後許多年。 在眾人的一番折騰下,馬車被推上了岸,書也被撈上來了。但是,那些書全被水浸濕了。孔子心中焦急,四處張望,欲找一個曬書之所。還是顏回年輕,眼尖,「瞧!對岸有一座山丘。」那座山有300多米高,四面無倚,獨凸而立,頂部平坦潔凈,足有二畝見方。孔子憋皺的眉頭舒展了,此時秋高氣爽,陽光直照山頭,很好曬書。弟子們很快將被打濕的書搬到山頂,鋪開晾曬起來。周邊也沒有什麼人,子路、子貢、顏回也不顧斯文,脫掉長衫,擰乾晾曬。 經歷了剛才的一番折騰,孔子站在山頂,俯瞰潺潺流水,不禁仰天長嘆道:「美哉水,洋洋乎!可惜的是這兒沒有橋,此處要是有一座橋就好了,過往行人就不會如我等受涉水之苦了!」 隨後,孔子師徒落坐於兩丈多長的長石上,稍事休息,以等書晒乾。子路回想起近段的行程,種種不幸,不禁發起牢騷,口裡念叨:在宋國的一棵大樹下習禮時,宋司馬桓魑欲殺師傅;在於野被陳蔡大夫圍困三日,粒米未進,很多人都餓病了;上午在舊街讓項橐毛孩戲弄,下午又人車落水,真是不幸,可謂「風刀劍樹嚴相逼」。 孔子寬解道:「天降大任於我等,實現周禮,天下歸仁,任重而道遠。忍飢挨餓,受苦受難,在所難免。我們必須堅韌弘毅,矢志不移,死而後已。」 孔子師徒當年曬書的山就在今問津書院的後邊,山勢平坦,有茂林修竹,茵茵莊稼,被稱之為曬書山。孔子當年坐過的那塊長石被稱為「坐石」,周邊還有後來他們駐足講學時供研墨行文之用的墨池、硯石。墨池即離坐石不遠處的小溪,溪邊石黝如墨,故名墨池。臨池石刻上刻有「墨池」兩字,儘管年代久遠,仍依稀可辨。池邊一石,形如硯台,如天作之合。每遇天氣變化,即有「墨水」浸出,池水久旱不涸。 嫡系後裔 第二代,孔鯉,字伯魚。宋徽宗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追封為泗水侯,孔氏後人稱為二世祖。孔鯉經常趨庭接受孔子詩禮的訓導。享年50歲,先孔子而死。 第三代,孔伋字子思。宋徽宗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追封為沂水侯,元文宗至聖元年(公元1330年)追封沂國述聖公,孔氏後人稱其為三世祖。他受業於孔子學生曾參,頗得孔子思想的真傳,著作《中庸》,以述父師之意。孔伋成為述聖,前繼承孔子,後通過門人傳給孟子。孔伋享年82歲。 第四代,孔白,字子上。博通群書,又善兵法,齊威王召為國相,不就,享年47歲。 第五代,孔求,字子家。享年45歲。 第六代,孔箕,字子京。享年46歲。 第七代,孔穿,字子高。博學、清虛、沉靜,有遁世之志。當時楚、魏、趙三國爭相聘請,孔穿不仕。享年51歲。 第八代,孔謙,字子順。為魏相。享年57歲。 孔鮒,字子魚,或子甲。博通經史,秦始皇召為魯國文通君。秦始皇焚書坑儒時,將其家傳《論語》、《尚書》、《孝經》、《禮》等書藏於孔子故宅牆壁中,得以保留下來。 第九代,孔騰,字子襄。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封孔騰為奉祀君,專管祭祀孔子的事務,此為奉祀孔子之始。享年57歲。 第十代,孔忠,字子貞。有高尚之志,被漢文帝封博士、褒成侯。享年57歲。 第十一代,孔武,字子威。漢文帝封為博士。早卒。 第十二代,孔延年。博覽群書。漢文帝時以治《尚書》出名,征為博士,轉繼太傅,後又任大將軍。享年71歲。 第十三代,孔霸,字次孺。少年時就顯示出非凡才華。漢元帝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賜爵關內侯,食封800戶,號褒成君,並賜黃金200斤,宅一區,昭帝時征為博士。此為世襲爵位奉祀之始。享年72歲。 第十四代,孔福。漢成帝綏和元年(公元前8年)封為關內侯。享年62歲。 第十五代,孔房。漢哀帝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襲封關內侯,賜932戶。 第十六代,孔均,字長平。本名莽,因避王莽諱,改名均。好學有才,言辭清辯,奏對成章。漢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封為褒成侯。王莽居攝二年(公元7年)欲拜孔均為太尉,上書辭謝未就職。享年81歲。 第十七代,孔志。光武帝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復封為褒成侯,食邑2000戶。 第十八代,孔損,字君益。漢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襲爵,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至闕里祭祀孔子時,孔損助祭,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封為褒亭侯,食邑1000戶。 第十九代,孔曜,字君曜。漢安帝延光三年(公元124年)封為奉聖亭侯,食邑1000戶。 第二十代,孔完。漢靈帝建寧二年(公元169年)襲褒亭侯。孔完早逝,無子。由其弟孔瓚之子孔羨襲爵。 第二十一代,孔羨,字子余。魏文帝黃初元年(公元220年)拜為奉議郎,二年(公元221年)封為宗聖侯,賜食邑百戶。 第二十二代,孔震,字伯起。西晉武帝泰始三年(公元267年)封為奉聖亭侯,拜太常卿黃門侍郎,賜食邑200戶。享年75歲。 第二十三代,孔嶷,一作孔亭,字成功。東晉明帝太寧三年(公元325年)襲封奉聖亭侯。 第二十四代,孔撫。歷豫章太守,襲封奉聖亭侯。 第二十五代,孔懿,襲奉聖亭侯。享年61歲。 第二十六代,孔鮮,字鮮之。好學,有度量。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九年(公元442年)襲封聖亭侯。 第二十七代,孔乘,一作孔秉,字敬山,博學多才藝。北魏孝文帝延興三年(公元473年)封為崇聖大夫,食邑500戶,並給10戶以供洒掃。 第二十八代,孔靈珍。任秘書郎,襲爵。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改封崇聖侯,賜食邑100戶。 第二十九代,孔文泰,襲崇聖侯。享年58歲。 第三十代,孔渠,襲崇聖侯。 第三十一代,孔長孫。北齊文宣帝天保元年(公元550年)改封崇聖侯,食邑百戶。孔長孫有二子,長子英悊,次子嗣悊。長子早逝,無子。享年64歲。 第三十二代,孔嗣悊。隋文帝時應制登科,授涇州司兵參軍,後升遷太子通事。隋煬帝大業四年(公元608年)封為紹聖侯,賜食邑100戶。享年70歲。 第三十三代,孔德倫。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封為褒聖侯,賜食邑100戶,朝會時位同三品。武則天時賜予璽、書、衣服等。享年71歲。 第三十四代,孔崇基。武則天證聖元年(公元695年)襲封褒聖侯,中宗神龍元年(公元705年)授朝散大夫,陪祭朝會。享年56歲。 第三十五代,孔璲之,字藏暉。唐玄宗開元五年(公元717年)襲褒聖侯,特授國子四門博士。 第三十六代,孔萱,襲封文宣公,兼任兗州泗水今。 第三十七代,孔齊卿。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襲封文宣公,兼兗州司馬。 第三十八代,孔惟眰。唐憲宗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襲封文宣公,任兗州參軍,奉孔子祀,復50戶以供洒掃。享年65歲。 第三十九代,孔策。唐武宗會昌二年(公元842年)襲封文宣公,歷國子監博士。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宰相白敏中奏請歲給戶絹百匹,充春秋奉祀。享年57歲。 第四十代,孔振,字國文。唐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襲封文宣公。舉進士甲科,官至監察御史,左補闕水部員外郎。享年74歲。 第四十一代,孔昭儉。襲封文宣公,授廣文博士。享年60歲。 第四十二代,孔光嗣,字齋郎。唐哀宗天佑二年(公元905年)授泗水令,後因時世動亂,失封爵。後梁乾化三年(公元913年)被廟戶孔末所殺。享年42歲。 第四十三代,孔仁玉,字溫如。後唐明宗長興元年(公元930年)任曲阜縣主簿,三年(公元932年)襲文宣公。後晉高祖天福五年(公元940年)兼任曲阜縣令。後周太祖廣順二年(公元952年)幸曲阜拜孔廟及墓,召孔仁玉賜五品服。被孔氏後人譽為「中興祖」。享年45歲。 第四十四代,孔宜,字不疑。宋太祖乾德四年(公元966年)任曲阜縣主簿,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累遷太子右贊善大夫,襲文宣公。享年46歲。 第四十五代,孔延世,字茂先。博學、善吟詠。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襲封文宣公,兼任曲阜縣令,賜白金束帛及太宗御書印《九經》。享年38歲。 第四十六代,孔聖佑。宋真宗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襲封文宣公,兼曲阜知縣事。卒年35歲,無子。後孔延世弟孔延澤之子,孔宗願襲封。 孔宗願,字子庄。宋仁宗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襲封文宣公,知曲阜縣事。宋仁宗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改封孔宗願為世襲衍聖公,此為封衍聖公之始。 第四十七代,孔若蒙,字公明。宋神宗熙寧元年(公元1068年)襲封衍聖公,兼曲阜縣主簿。宋哲宗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將爵號改為「奉聖公」,專主祀事。宋哲宗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廢掉孔若蒙的爵位,由其弟孔若虛襲封奉聖公。孔若虛,字公實。死後,仍由孔若蒙的長子孔端友襲封衍聖公。 第四十八代,孔端友,字子交。宋徽宗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襲封衍聖公。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孔端友隨高宗南渡,寓居衢州,稱為南宗。孔端友之弟孔端操留守林廟,金命權襲衍聖公,稱為北宗。 南宗孔端友無子,其弟孔端操幼子孔玠襲爵,孔玠子孔搢,孔搢子孔文遠,孔文遠子孔萬春,孔萬春子孔洙俱襲南宗衍聖公。至五十三代,孔洙讓爵於北宗,出現了南宗、北宗合一局面。 第四十九代,孔璠,字文老。孔璠系孔端操次子。金太宗天會十二年(公元1133年)襲封衍聖公,主管祀事,天會十五年(公元1137年)丟掉爵位。熙宗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金廷準備授孔璠承奉郎,襲封衍聖公爵位,未來得及受封便去世。享年38歲。 第五十代,孔拯,字元濟,金熙宗皇統二年(公元1142年)襲封衍聖公,加文林郎。大定元年(公元1161年)孔拯卒,時年26歲,無子。其弟孔摠襲封。 孔摠,字元會。金世宗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襲封衍聖公,加文林郎,贈光祿大夫。孔摠在宋金對峙混戰中,依靠孔氏族人力量,修建林廟,贏得族人敬畏。享年53歲。 第五十一代,孔元措,字夢得。金章宗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襲封衍聖公,加文林郎。後兼曲阜縣令,授中議大夫,金宣宗貞佑二年赴汴京,金亡,回曲阜。享年70歲。 第五十二代,孔湞,字昭度。元憲宗元年(公元1251年)襲封衍聖公。孔湞後被人告稱乃驅口賤民李姓所生,因而被奪爵。 第五十三代,孔治,字世安。元成宗元年(公元1295年)封為衍聖公。孔治是孔宗願第三個兒子孔若愚的六世孫。他們中間是:孔若愚——孔端立——孔琥——孔拂——孔元用——孔之全——孔治。孔子後裔的襲爵,由孔湞被剝奪衍聖公爵號後,中斷43年之久,直到孔治才又襲封衍聖公爵。 第五十四代,孔思誠於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襲封衍聖公,因支庶襲封,為族人不服,因而被解除爵位。元仁宗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改由孔若愚的後代孔思晦襲封。 孔思晦,字明道。資質端重,勤學博識,而且以孝聞名。在修建林廟、重刻族譜等方面使之日益完備。享年67歲。 第五十五代,孔克堅,字璟夫,元順帝至元六年(公元1340年)襲封衍聖公,階嘉議大夫。授通奉大夫,官至禮部尚書、國子祭酒,均未赴就。朱元璋詔見時,假託有病未去,後朱元璋親筆諭孔克堅,接詔後兼程進見。洪武元年十二月,欽頒聖旨,孔氏子孫皆免差役,同年賜給孔府兩千大頃田地。 第五十六代,孔希學,字士行。好讀書,善寫隸書,文詞爾雅,談笑揮灑,燦然成章。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襲封衍聖公。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令衍聖公班列文臣之首。從洪武初年開始,衍聖公不兼地方官,專主孔子祀事。享年47歲。 第五十七代,孔訥,字言伯。詩書都有較高造詣,為人寬厚。明太祖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襲封衍聖公。享年43歲。 第五十八代,孔公鑒,字昭文。明惠帝建文三年襲封衍聖公。享年23歲。 第五十九代,孔彥縉,字朝紳。明成祖永樂八年(公元1410年)襲封衍聖公。享年55歲。 第六十代,孔承慶,字永祚。未能襲爵即逝,後追封衍聖公。享年31歲。生有二子,孔宏緒、孔宏泰。 第六十一代,孔宏緒,字以敬,號南溪。明代宗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襲封衍聖公。後因宮室逾制,削奪了爵位,改由其弟孔宏泰襲爵。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恢復孔宏緒衍聖公冠服家居。享年57歲。 孔宏泰,字以和。明憲宗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襲封衍聖公。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六月,孔廟遭火災。孔宏泰正在朝中,孔宏緒率弟子奔救,火後孔宏緒素服哭廟,蔬食百日。孔宏泰回來後亦哭如居喪。享年54歲。卒後,其爵位仍由孔宏緒之子孔聞韶襲封。 第六十二代,孔聞韶,字知德,號成庵。明孝宗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襲封衍聖公。次年新廟建,規制依舊。享年65歲。 第六十三代,孔貞干,字用濟,號可亭。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襲封衍聖公。享年38歲。 第六十四代,孔尚賢,字象之,號希庵。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襲封衍聖公,贈太子太保。孔尚賢有二子,胤椿、胤桂,都先卒無子嗣,乃以孔尚賢從弟孔尚坦之子孔胤植襲爵,後來為避清雍正皇帝愛新覺羅胤禛諱,改「胤」字為「衍」字。孔尚賢享年79歲。 第六十五代,孔胤植,字對寰,號懋甲。明熹宗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襲封衍聖公,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加太子太保,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晉太子太傅。清朝對歷史上所沿襲下來的對孔家種種優待「俱應相沿」並「期於優渥」。孔胤植凡進京朝見,皇帝都遣迎勞,入朝,班列大學士之上。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在都城太僕寺街賜第一座,計門、廳、樓、房一百多間。這就是北京的衍聖公府。享年56歲。 第六十六代,孔興燮,字起呂,號輔垣。清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襲封衍聖公,七年晉太子太保。享年32歲。 第六十七代,孔毓圻,字鍾在,號蘭堂。為人質樸愛好詩文,工於書法,擅於寫擘窠大字,善畫墨蘭。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襲封衍聖公,九年授光祿大夫,十五年晉階太子少師。清聖祖玄燁來曲阜廟謁林,孔毓圻除施以必要之禮,並叫族人為皇帝講經、引駕,還請求擴展孔林、減輕租賦設置百官,玄燁均予以答應。享年67歲。 第六十八代,孔傳鐸,字振路,號牗民。好讀書,學識廣博,通禮樂,工詩詞。其著作甚多。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襲封衍聖公。康熙年間賜孔傳鐸二品冠服,襲爵一年以後,世宗幸學,召孔傳鐸陪祀,六月孔廟遭火災,率族人素服哭三日,清世宗派人祭告,並傳旨慰問,撥款重建。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孔廟重建工程完成,九年世宗又命修孔林,十年孔林竣工,復開館輯《闕里盛典》。享年63歲。 第六十九代,孔繼棨,字體和,號純齋。未襲爵即病故,後被追封為衍聖公。享年23歲。 第七十代,孔廣棨,字京立,號石門。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襲封衍聖公,授二品冠服。多次受世宗、高宗召見,並給賞賜。能詩文,著有多集詩卷。享年31歲。 第七十一代,孔昭煥,字顯文,號堯峰。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襲封衍聖公。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正月,弘曆巡幸闕里,祭祀孔子,孔昭煥命其族人、舉人孔繼汾等在詩禮堂給皇帝講經,是日弘曆謁孔林,賜孔昭煥宴、書籍、文綺、貂幣,升孔繼汾中書,族人有官者,皆進秩。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孔昭煥上疏,弘曆大為不滿,下吏建議奪其爵,弘曆念其年少未奪。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弘曆到曲阜祀孔子,還京師後,將內府所藏十件商周祭器賜給孔府,以便在國祭時陳設。享年40歲。 第七十二代,孔憲培,字養元,號篤齋。博學多才,工書畫,善畫蘭,得先祖孔毓圻遺法。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襲封衍聖公。孔憲培原名孔憲允,乾隆皇帝親自為其改名,並將女兒嫁給他,由此,孔府步入盛世。僅在孔憲培生時,乾隆皇帝就曾5次到曲阜,並每年得到貂皮、錦緞、筆、硯、徽墨、貂冠朝服、蟒袍、御制詩、御論、御制墨刻等多種賞賜。享年38歲。 第七十三代,孔慶鎔,字陶甫,號冶山。清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襲封衍聖公。孔慶鎔博學多才,擅長寫詩作文、繪畫和書法,是歷代衍聖公中最有才學的著名人物。自幼善辭令,且順從上心,一生多次受皇帝召見並十幾次受到御制墨刻、匾額、詩、圖、貂皮、朝冠、衣物等賞賜。享年55歲。 第七十四代,孔繁灝,字文淵,號伯海。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襲封衍聖公,晉太子太保。享年57歲。 第七十五代,孔祥珂,號觀堂。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襲封衍聖公。享年29歲。 第七十六代,孔令貽,字燕庭。清光緒二年(公元1877年)襲封衍聖公。1915年袁世凱仍封孔令貽衍聖公,稱帝後,曾加郡王銜。曾受光緒帝召見,並在慈禧太后六十大壽時,奉母挈妻進京賀壽。慈禧太后特賞他及其母、妻御筆大「壽」字各一張,孔令貽又蒙雙眼花翎之賜。享年48歲。 第七十七代,孔德成,字達生。1920年襲封衍聖公。1935年由南京政府改任為特任官待遇的「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1948年底去台灣,現健在。 第七十九代,孔祥東,國際樂壇最優秀、最活躍的當代中國青年鋼琴藝術家。1968年10月22日 出生於上海,現健在. 主要弟子 言偃 (前506~前443)春秋時孔子唯一的南方弟子。字子游,又稱叔氏。常熟人。22歲時離鄉北上,拜孔子為師,為其三千弟子中七十二賢之一。謙虛好學,擅長文學,曾任魯國武城宰,用禮樂教化民眾,境內到處有弦歌之聲,深得孔子讚賞。後學成南歸,從游弟子無數,被譽為傳播東南文化第一人。唐代起先後被封為吳侯、吳公、吳國公及先賢言子等。清康熙間特設五經博士一員,由其後裔世襲。言偃對吳地文化的繁榮作出了很大貢獻。 顏回(前521~前490) 春秋末魯國人。字子淵。孔子弟子。以德行見稱。勤奮好學,篤信孔子學說,並「聞一知十」,領會深刻。為人平易謙遜,沉默寡言,才智較少外露,在行動上努力實踐孔子的理想,成為孔子最忠實、最得意的學生。孔子屢稱他品格高尚,說 他「三月不違仁」,「不遷怒,不貳過」。33歲時去世。今曲阜城北陋巷街有顏廟,亦稱復聖廟。今曲阜城東11公里防山之南程庄村東北角有顏子林,為顏回及其家族的墓地。 曾參(約前505~前435) 字子輿,春秋末魯國南武城 (今平邑)人。人們尊稱為曾子。孔子弟子。樂道養親,曾仕為小吏,以孝著稱。認為"忠恕"是孔子" 一以貫之"的思想,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養方法,主張"慎終(慎重地辦理父母的喪事),追遠(虔誠地追念祖先),民德歸厚」,「犯而不校(計較)」,矢志不懈地實踐孔 子學說。相傳著有《孝經》和《大學》。在孔門中被視為道統的繼承者,被後代統治者尊為 「宗聖」。《漢書·藝文志》著錄《曾子》18篇,已殘,今存《大戴禮記》中,自《立事 》至《天圓》凡10篇。清阮元有《曾子注釋》。今嘉祥城南20公里南武山南麓有曾廟,又稱宗聖廟。 仲由(前542-前480) 春秋末魯國卞(今泗水東)人。字子路,通稱季路。孔子弟子。以政事見稱。原為鄙野粗人,孔子設禮相誘,收之為徒。性格爽直率真,有勇力才藝,經常批評孔子。孔子了解其為人,評價很高,認為可備大臣之數,「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並說他使自己「惡言不聞於耳」。做事果斷,信守諾言,勇於進取,曾任衛蒲邑大夫、季氏家宰,是孔子「墮三都」之舉的最主要合作者之一。後為衛大夫孔悝家宰,在內訌中被殺。 冉求(前522-前489) 春秋末魯國人。字子有,通稱冉有。孔子弟子。以政事見稱。多才多藝,尤擅長理財,曾擔任季氏宰臣。前487年率左師抵抗入侵齊軍,並身先士卒,以步兵執長矛的突擊戰術取得勝利,又趁機說服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14年的孔子。幫助季氏進行田賦改革,聚斂財富,受到孔子的嚴厲批評。 閔損(前536-?) 春秋末魯國人。字子騫。孔子弟子。以德行見稱。相傳遭後母虐待,但為了愛護異母弟而自甘受苦,諫阻父親驅逐後母,孔子曾特別表 彰他的孝行,後人將他列入"二十四孝"之中。為人謙和、清高,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祿。季氏令其擔任費宰,逃亡齊國力辭。 宰予 春秋末魯國人。字子我,通稱宰我。孔子弟子。以言語見稱。利口辯辭,頗有獨立思考的精神和獨到的見解,孟子稱讚他「智足以知聖人」,但與孔子有較多的思想分歧。反對為父母服喪3年的禮制,主張改為1年,被孔子斥為不仁。曾在白天睡覺,孔子把他比作"朽木"和"糞土之牆"。一說後來到齊任臨淄大夫,因與田常作亂被殺。其墓在今曲阜城東3公里古城村南約500米處。 子思(前483-前402) 戰國初思想家。姓孔,名伋。孔子之孫,孔鯉之子。相傳是曾子的學生。早年一度居衛,遊學齊國,曾困於宋。晚年返魯,甚受魯穆公尊禮。繼承、發揮孔子的中庸思想,以「中庸」為自己學說的核心。把儒家的道德觀念「誠」說成是世界的本源,認為「誠者,物之終始」,強調「不誠無物」。孟子曾受業於 他的門人,將其學說加以繼承和發揮,形成了思孟學派。後被封建統治者尊為"述聖"。《漢書·藝文志》著錄《子思》23篇,已殘。現存《禮記》中的《中庸》《表記》《坊記》,相傳均為其著作。墓在今曲阜孔林中孔子墓偏東.
孟子
個人簡介 孟子名軻,字子輿。魯國鄒(今山東鄒城)人。生卒年(約前372-前289)。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之後的儒學大師,後世稱為"亞聖"。鄒(今山東鄒城東南)人。他的老師是孔子之孫孔伋(子思)的門人。曾遊歷齊、宋、滕、魏諸國,宣傳先王之道。不為採納,歸而與弟子講學著書,作《孟子》7篇。孟子維護並發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學說和"性善"論觀點,他的理論對宋代影響很大。《孟子》記載了孟子的言行,筆帶鋒芒,常用誇張、比喻和寓言故事增強說服力,是先秦極富特色的散文專集。 關於孟子的生卒年月有兩種說法 一、認為孟子生於周安王十七年(公元前385年),卒於周赧王十一年(公元前304年); 二、認為孟子生於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 亞聖--孟軻 私淑於孔子 孟軻發展了孔子的"禮治"和"德政"思想,提倡"王道",主張"仁政",並以此到齊、梁、魯、鄒、宋、滕等國遊說諸侯。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軻所說的"王道",是"以德行仁"。孟軻認為:"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就是說,以"仁政"統一天下,是誰也阻止不了的。他認為實行"仁政",首先要爭取"民心",統治者應以"仁愛之心"去對待民眾。他還提出要重視民眾,他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但他同時卻又十分強調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地位之不可改變,他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 孟子對孔子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孟子對儒家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從時代特徵出發,為孔子思想作出新的詮釋,在基本遵循孔子論述的前提下,努力提升儒家學說的精神品格,從而發展孔子所創立的學說,使儒家思想保持了自身的活力。他在孔子解詩實際的基礎上,提出了"以意逆志"的理論,對孔子以"仁義"為標準的人格美和人格美的形成,都作出了合理的解釋,從而發展並完善了孔子的思想。 他以"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孟子·盡心上》)自詡,從人作為生命的主體和人的生存的意義的角度,強化了孔子"仁"的理論的思想內涵,使之成為具有生存價值的一種理想與信念。因此,他的理論雖然在許多方面都與孔子的思想在表述上有一些差異,但卻與之有著不可忽視的內在聯繫,在客觀上起了豐富、開拓和深化儒家理論見解作用。堅信人性本善 孟軻的性善論是他"仁政"學說的基礎,也是他教育理論的根據。他認為人性是與生俱來的,人生來就具有"善端",也就是有為善的傾向。這些"善端"是天賦的,為心中固有的。因此,又叫"良知"。後天教育至關重要 孟軻認為人的本性雖然具有仁、義、禮、智的"善端",但還必須通過教育,加強道德修養,盡量去擴充和發展這些"善端"。他主張只要人們不斷地探索內心的"善端",就會通過對人性的了解而達到對天命的認識。 孟軻最強調的是內心的道德修養;但他同時也不否認後天環境對人性的影響。他認為後天的環境可以改變先天的心性,後天的惡習,可以使人喪失善性。孟軻認為教育的作用比政治的作用更有效果。他說:"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為了爭取民心,他提出要注意培養"明人倫"的君子或大丈夫。他說:"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 此為真正的大丈夫 孟軻提出的君子是指能夠實行"仁政"和"王道"的人,是能夠"居仁由義"的人,並能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的學說要點 一、心性論 1.性善與四端--道德價值的根源 孟子的「性善說」,主要發揮孔子「仁」的觀念。孔子中的「仁」缺乏了理論基楚及尚未解釋「道德價值根源」的問題。因此,孔子要建立「道德價值根源之自覺心」,認為善是人的基本自覺,這種自覺是表現於惻隱、羞惡、辭讓及是非四端。「四端」說明道德價值的自覺,是與生俱來的。這便能補充孔子「仁」學理論的不足。 2.義利之辨--道德價值的論證 孟子認為「四端」是內在於自覺心的,屬於人的「本質」,即所謂人的「性」。人之性,必有異於禽獸之處,這種「異於禽獸」的性,便是「善端」。他指出,人之所以不善,是由於受私慾蒙蔽。因此,人應放棄私利,以達到社會的公義。目的是建立良好的個人道德觀。 3.養氣與成德 孟子提出必須靠修養及發揮善性的功夫,以全力擴充存於內心的「四端」,孟子稱之為「盡性」。「盡性」的修養,培養出浩然之氣,使人成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再以「心志統氣」,控制自己的情感,便能成德。4.道德天孟子認為現實世界是道德的世界,而道德根源背後的標準,便是「天」,「天」表現於人,便是「性」。人苦能有足夠修養,便能知天,達致「天人合一」。 二、政治論 1.民本說 孟子指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認為政府要保障人民的利益,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決條件。因此,天命在於民心而不在於君主,苦君主無道,人民便可推翻他;但若君主有旨,人民便應謹守崗位。 2.法先王 孟子主張行仁政,必須效法先王(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的王道統治政治,這樣便能把仁政施行於天下。 3.仁政與王道 孟子主張施行仁政,必須先有仁心,然後方推行仁政。孟子認為"人有不忍之心",乃有"不忍人之政",仁政,是統一天下者必具備的條件。而仁政的具體表現,就是使家給人民、百姓安樂的王道,要實行王道,又要"尊賢使能"。 4.德治觀念 孔子論"仁",是自覺的道德;孟子的"仁",則兼具教化的功能。君主應培養出德性,這是施行仁政的條件,故主張"有德者執政"。 5.反對霸政 孟子提倡以德服人的仁政,反對武力服人的霸政,目的在減輕民生痛苦,緩和社會矛盾,故孟子主張「王道政治」,反對霸力服人。 6.恢復井田制度 孟子認為理想的經濟制度是"井田制度"。"井田制度"即土地為國家公有,國家授田人民耕種,但人民亦要助耕公田,當作納稅,因此,農民便有"恆產"(恆常固定的田產),國家自會安定。 三、教育主張--貫徹始終 孟子認為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提倡人格和道德教育。他說:"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而且,孟子認為修養是求學的基點,但又認為人善性,是無法從外在培養(教育只可起感化作用),最終都要憑自己的思考來達致。修身方法上,主張自由發展,因勢利導。 此外,孟子也十分重視學習環境,置學子於優良環境中,施以自發的教育,方能成功。孟子學說對後世的影響 A、啟發未明理學 孟子提出"內聖之學"指出人的天性是善良,只要每人擴充善性,壓抑物慾之性,自身反省。這種內省的修養方法,成為後世儒家思想的主流。程顥、程頤、陸九淵、王陽明等宋明理學家,都是繼承孟子這方面的學說。 B、形成"道統"觀念 孟子時,更把堯、舜、禹、禺、文王、武王、周公、孔子等,視為儒家的"道統"(一脈相承的知識系統)。從此,儒家的道統觀念與儒家思想之間,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C、民本思想的影響 孟子的民本思想,行仁政的主張,一切以民心向背為標準。這套革命理論,成為中國傳統政治理論的創見,雖然此說缺乏現代的民主精神,卻成為傳統治制度中,抑制君權的合理性淵源。孟子"為民制產"的主張,更成為歷代經濟制度的最高理想,如隋唐的均田制。
《孟子》文章特點 《孟子》文章給人印象最深的印象,首先是它的雄辯色彩。這特點,一是把握對方心理,循循善誘,引導對方不知不覺投入自己設置的陷阱中來,使對方心悅誠服;二是氣勢豐沛,是非鮮明,一旦對方被納入陷阱,便鋪張揚厲,縱橫恣肆,步步緊逼,不給對方辯駁的機會。第二個特點,是善於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說理。
孟子名言 (1)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譯文:不用圓規和曲尺,就不能正確地畫出方形和圓形。 (2)權,然後和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譯文:稱一稱,才曉得輕重;量一量,才曉得長短。 (3)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譯文:人要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 (4)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譯文:即使有一種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它一天,又凍它十天,沒有能夠再生長的。(5)其進銳者,其退速。 譯文:前進太猛的人,後退也會快。 (5)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譯文:心這個器官職在思考,思考才能獲得,不思考便不能獲得。 (6)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譯文:憂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樂足以使人死亡。 (7)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 譯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應該處於統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處於統治地位,就會把他的罪惡傳播給群眾。 (8)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譯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國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廟;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體。 (9)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 譯文:一國的君主如果喜愛仁德,整個天下便不會有敵手。 (10)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n^u)。 譯文:減免刑罰,減輕賦稅,讓百姓能深耕細作,早除穢草。 (11)仁者無敵。 譯文:仁德的人是無敵於天下的。 (12)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譯文:每家給他五畝土地的住宅,四圍種植著桑樹,那麼,五十歲以上的人都可以有絲棉襖穿了。雞狗與豬這類家畜,都有力量去飼養繁殖,那麼,七十歲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一家給他一百畝土地,並且不去妨礙他的生產,八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飽飽的了。辦好各級學校,反覆地用孝順父母、敬愛兄長的大道理來開導他們,那麼,鬚髮花白的老人便會有人代勞,不致頭頂著、背負著東西在路上行走了。 (13)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 譯文:搞好耕種,減輕稅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14)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譯文:君主仁,沒有人不仁;君主義,沒有人不義;君主正,沒有人不正。 (15)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譯文:以百姓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者,百姓也會以國君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以百姓的憂愁為自己的憂愁者,百姓也會以國君的憂愁為自己的憂愁。 (16)仁則榮,不仁則辱。 譯文:諸侯卿相如果實行仁政,就會有榮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會遭受屈辱。 (17)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譯文:有一定的產業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沒有一定的產業收入的人便不會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假若沒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就會胡作非為,違法亂紀,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18)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於死。 譯文:為爭奪土地而戰,殺死的人遍野;為爭奪城池而戰,殺死的人滿城,這就是帶領土地來吃人肉,死刑都不足以贖出他們的罪過。 (19)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譯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會把君主當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馬,臣下就會把君主當成路上遇見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會把君主看作仇敵。 (20)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譯文:魚是我所喜歡吃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歡吃的;如果兩者不能都吃的話,我便丟掉魚而吃熊掌。生命是我所喜愛的,義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兩者不能並有,我便捨棄生命而取義。 (2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譯文:尊敬我的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別人的長輩;愛護自己的晚輩,從而推廣到愛護別人的晚輩。 (2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譯文:行仁政的就有很多人幫助,不行仁政的就很少有人幫助。幫助他的人少到極點時,連親戚都反對他;幫助他的人多到極點時,全天下都歸順他。 (23)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譯文:天時不及地利,地利不及人和。 (24)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譯文:殺一個無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卻去取了過來,是不義。 (25)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未聞弒君也。 譯文:破壞仁愛的人叫做"賊",破壞道義的人叫做"殘"。這樣的人,我們就叫作他"獨夫"。我只聽說周武王誅殺了獨夫殷紂,沒有聽說過他是以臣弒君的。 (26)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譯文:使有德行的人居於相當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擔任一定職務。 (27)尊賢使能,俊傑在位。 譯文: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傑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28)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譯文:百姓最為重要,代表國家的土谷之神為次,君主為輕。 (29)民事不可緩也。 譯文:關心人民是最緊迫的任務。 (30)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shu^gu)不入洿(wu)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 譯文:不要在農民耕種和收穫的大忙季節徵兵和征徭役,妨礙生產,那麼生產的糧食便吃不盡了。不要用細密的漁網到大池中捕魚,那麼魚類便吃不完了。依照合適的時間到山林砍伐樹木,木材也會用不盡。糧食和魚類吃不完,木材用不盡,這樣便會使百姓對生養死葬沒有什麼不滿。 (31)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殍,此率獸而食人也。 譯文:現在你的廚房裡有皮薄膘肥的肉,你的馬欄里有健壯的駿馬,可是老百姓面帶飢色,野外躺著餓死的屍體,這等於是在上位的人率領著禽獸來吃人。 (32)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譯文:桀和紂的喪失天下,是由於失去了百姓的支持;他們的失去百姓的支持,是由於失去了民心。獲得天下有方法:獲得了百姓的支持,便獲得天下了;獲得百姓的支持有方法:獲得了民心,便獲得百姓的支持了;獲得民心有方法:他們所希望的,替他們聚積起來;他們所厭惡的,不要加在他們頭上,如此罷了。 (33)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 譯文:賢明的君主在規定百姓的產業時,一定要使他們上可以養父母,下可以養妻子兒女,好年成能豐衣足食,遇上荒年也不致餓死。 (34)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譯文:一切為著使百姓的生活安定而努力,這樣去統一天下,沒有人能夠阻擋。 (35)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寶珠玉者,殃必及身。 譯文:諸侯的寶貝有三樣:土地、百姓和政治,那種以珍珠美玉為寶貝的人,禍害一定會到他身上來。 (36)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 譯文:天降生一般的人,也替他們降生了君主,也替他們降生了師傅,這些君主和師傅的惟一責任,是幫助上帝來愛護人民。 (37)人皆可以為堯舜。 譯文:人人都可以當堯舜這樣的好人。 (39)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譯文: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為,別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毀壞的因素,別人才毀壞它,國必先有自取討伐的原因,別人才討伐它。 (40)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譯文:禍害或者幸福沒有不是自己找來的。 (41)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譯文:君子不抱怨天,不責怪人。 (4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譯文:富貴不能亂了我的心,貧賤不能改變我的志向,威武不能屈我的節,這樣才叫做大丈夫。 (43)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譯文:自己損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談出有價值的言語;自己拋棄自己(對自己極不負責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價值的事業。 (44)養心莫善於寡慾。 譯文:修養心性的辦法最好是減少物質慾望。 (45)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 譯文:向諸侯進言,就得輕視他,不要把他高高在上的位置放在眼裡。 (46)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譯文:天將要把重要的任務加到某人的身上,一定要先苦惱他的心意,勞動他的筋骨,飢餓他的腸胃,窮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為總是不如意,這樣便可以震動他的心意,堅韌他的性情,增加他的能力。 (47)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 譯文:對別人恭敬的人不會侮辱別人,自己節儉的人不會搶奪別人。 (48)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譯文:愛別人的人,會受到別人的愛;尊敬別人的人,會受到別人尊敬。 (49)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 譯文:交朋友時,不依仗自己年紀大,不仗恃自己地位高,不依仗自己兄弟們富貴。 (50)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譯文:賢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還在糊塗卻硬要叫人明白。 (51)富歲,子弟多賴;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譯文:豐收年成,年青人多表現懶惰;災荒年成,年輕人多表現強暴,並不是天生的資質有所不同,是由於環境把他們的心變壞了的結果。 (52)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譯文:做一件事情好像挖井,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還不見泉水的話,仍然是一個廢井。 (53)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譯文:君子有三種樂處,但是以德服天下並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康,兄弟沒災患,是第一種樂趣;抬頭無愧於天,低頭無愧於人,是第二種樂趣;得到天下優秀人才而對他們進行教育,是第三種樂趣。 (54)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譯文:不以趕不上別人為羞恥,怎麼能趕上別人呢? (55)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譯文:窮困便獨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56)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譯文:解說詩的人,不要拘於文字而誤解詞句,也不要拘於詞句而誤解原意。用自己切身的體會去推測作者的本意,這就對了。 (57)盡信《書》,不如無《書》。 譯文:完全相信《書》,那還不如沒有《書》。
孟子年譜 一歲:公元前390年,周安王十二年,孟子生於鄒馬鞍山西麓之鳧村。據趙歧《〈孟子〉題辭》所記,孟軻系"魯公族孟孫之後",蓋破落後遷於鄒。至公元前389年秋,孟子一周歲。 二歲:公元前388年,周安王十四年,孟子在鄒。 三歲:公元前387年,周安王十五年,孟子在鄒。 四歲: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十六年,孟子在鄒。是年喪父,受母三遷、斷機之教(據《烈女傳》)。其實三遷與斷機恐非發生於一年。 五歲:公元前385年,周安王十七年,孟子在鄒。 六歲:公元前384年,周安王十八年。楚吳起為相。孟子在鄒。 七歲:公元前383年,周安王十九年。魯穆公卒,子奮立,是為共公。孟子在鄒。 八歲:公元前382年,周安王二十年,孟子在鄒。 九歲:公元前381年,周安王二十一年。楚宗室殺吳起。孟子在鄒。 十歲:公元前380年,周安王二十二年,孟子在鄒。 十一歲:公元前379年,周安王二十三年,齊康公絕祀。趙王翳遷於吳。孟子在鄒。 十二歲:公元前378年,周安王二十四年,孟子在鄒。 十三歲:公元前377年,周安王二十五年,孟子在鄒。 十四歲:公元前376年,周安王二十六年。韓滅鄭。諸咎殺其君。孟子在鄒。 十五歲:公元前375年,周烈王元年。韓山堅賊其君。齊田午殺其君,自立為桓公。越寺區定亂,立無餘之。孟子在鄒。 十六歲:公元前374年,周烈王二年,孟子在鄒。 十七歲:公元前373年,周烈王三年,孟子在鄒。 十八歲:公元前372年,周烈王四年,孟子在鄒。 十九歲:公元前371年,周烈王五年,魏武侯卒。燕簡公卒。韓嚴殺韓哀侯。魏伐楚,取魯陽。孟子在鄒。 二十歲:公元前370年,周烈王六年。晉桓公被韓、趙遷於屯留。趙、韓伐魏,魏伐趙,敗之平陽。孟子在鄒。 二十一歲:公元前369年,周烈王七年。齊伐魏,降觀,王錯奔韓。魏敗韓於馬陵。孟子在鄒。 二十二歲:公元前368年,周顯王元年。孟子赴魯遊學,受業於子思之門人。 二十三歲:公元前367年,周顯王二年。韓趙分周為兩。孟子在魯。 二十四歲:公元前366年,周顯王三年。魏伐韓敗逋。孟子在魯。 二十五歲:公元前365年,周顯王四年。四月甲寅,魏遷都大梁。田齊桓公殺其君母。孟子在魯。 二十六歲:公元前364年,周顯王五年。魏公子緩如趙以作難。孟子歸鄒創辦子思書院,廣育天下英才。二十七歲:公元前363年,周顯王六年。魏伐趙,取利人與肥。越寺區、弟思殺其君。孟子在鄒。 二十八歲:公元前362年,周顯王七年。魏戰敗趙、韓聯軍於澮北,擒樂祚,攻取皮牢。趙成侯與韓昭侯會於上黨。孟子在鄒。 二十九歲:公元前361年,周顯王八年。商鞅入秦。宋約生於此年。魏入河水於甫田。暇陽人來歸。孟子在鄒。 三十歲:公元前360年,周顯王九年。東周惠公傑卒。孟子在鄒。 三十一歲:公元前359年,周顯王十年。韓魏分晉,遷晉君於端氏。商鞅變法。孟子在鄒。 三十二歲:公元前358年,周顯王十一年。魏及韓侯盟於巫沙,歸侯於韓,商鞅刑公子虔、公孫賈。孟子在鄒。 三十三歲:公元前357年,周顯王十二年。魯、宋、衛、韓君朝魏,梁惠王稱王。商鞅為左庶長。孟子在鄒。 三十四歲:公元前356年,周顯王十三年。魯侯朝魏,魏筑陽池以備秦。韓築長城自亥谷以南。趙會燕成侯於安邑。孟子在鄒。 三十五歲:公元前355年,周顯王十四年。申不害相韓。越無顓卒。秦孝公與魏惠王會於杜平,侵宋。孟子在鄒。 三十六歲:公元前354年,周顯王十五年。齊敗魏於桂陽。韓侯朝魏。秦敗魏,斬首七千,取少梁。孟子在鄒。 三十七歲:公元前353年,周顯王十六年。趙敗魏於桂陵(齊用孫臏圍魏救趙)。魏以韓師敗諸侯於襄陵,會齊宋之國。齊使楚景舍與魏求成。孟子在鄒。 三十八歲:公元前352年,周顯王十七年。商鞅為秦大良造(相當於相國兼將軍),伐魏,安邑降秦。孟子在鄒。 三十九歲:公元前351年,周顯王十八年。秦遷都咸陽。商鞅伐魏,固陽降秦。魏歸趙邯鄲,在漳水上結盟。孟子在鄒。 四十歲:公元前350年,周顯王十九年。商鞅廢井田,設縣。孟子在鄒。 四十一歲:公元前349年,周顯王二十年,孟子在鄒。 四十二歲:公元前348年,周顯王二十一年。韓昭侯如秦。秦"初為賦"。孟子在鄒。 四十三歲:公元前347年,周顯王二十二年,孟子因齊威王招文學遊說之士,第一次由鄒到齊臨淄稷下學宮。 四十四歲:公元前346年,周顯王二十三年,孟子在齊與匡章交遊。 四十五歲:公元前345年,周顯王二十四年,孟子在齊。 四十六歲:公元前344年,周顯王二十五年。魏惠王召諸侯於逢澤朝天子,秦公子少師率師參於逢澤之會。秦孝公會諸侯於京師。孟子在齊稷下被淳髡譏諷,二人進行了有關於"禮"的辯論。 四十七歲:公元前343年,周顯王二十六年。齊田忌用孫臏之計大敗魏軍於馬陵,龐涓自殺,太子申被俘。孟子在齊並不受重用,被齊人譏諷,孟子以"我無官守"、"我無言責"而自解。 四十八歲:公元前342年,周顯王二十七年。商鞅伐魏,用計俘公子卯,大破魏軍。孟子在齊。 四十九歲:公元前341年,周顯王二十八年,孟子在齊。 五十歲:公元前340年,周顯王二十九年。(齊)邳遷於薛。魏為大溝,行圃田之水。孟子在齊。 五十一歲:公元前339年,周顯王三十年。據《史記》所載,莊子與楚威王同時,威王聘為相,莊子辭見。趙良見商鞅,威脅商鞅下台。孟子在齊。 五十二歲:公元前338年,周顯王三十一年。宋剔成卒,弟偃立。秦孝公卒,車裂商鞅於咸陽,其師屍佼逃蜀。孟子在齊。 五十三歲:公元前337年,周顯王三十二年。韓申不害卒。秦仍用商鞅新法,楚、趙、韓、蜀朝秦。孟子在齊。 五十四歲:公元前336年,周顯王三十三年,孟子在齊。 五十五歲:公元前335年,周顯王三十四年。秦甘茂取韓宜陽。匡章因與孟子游,被齊用為將,敗秦。魏惠王用惠施策與齊威王會徐州,惠王改元。孟子在齊。 五十六歲:公元前334年,周顯王三十五年,楚滅越。孟子在齊。 五十七歲:公元前333年,周顯王三十六年。蘇秦合縱六國,於洹水歃血為盟。孟子在齊。 五十八歲:公元前332年,周顯王三十七年,孟子在齊。 五十九年:公元前331年,周顯王三十八年。秦敗魏,俘其將龍賈,斬首八萬。孟子在齊不被重用,擁楹而嘆。 六十歲:公元前330年,周顯王三十九年。魏獻西河之地於秦。孟子在齊。 六十一歲:公元前329年,周顯王四十年,孟子在齊。 六十二歲:公元前328年,周顯王四十一年,孟子在齊。 六十三歲:公元前327年,周顯王四十二年。韓舉於齊戰,死於桑邱。孟母仙逝,孟子歸葬於魯,孟子第一次到齊國的後期已得到客卿地位,故以卿大夫之禮葬母。 六十四歲:公元前326年,周顯王四十三年。五月魏會韓威侯於巫沙。十月韓宣王朝魏。孟子在魯守喪。 六十五歲:公元前325年,周顯王四十四年。四月秦惠王稱王。五月燕王稱王,韓宣王稱王。孟子在魯守喪。 六十六歲:公元前324年,周顯王四十五年。楚敗魏於襄陵。孟子在魯三年之喪滿,返齊。 六十七歲:公元前323年,周顯王四十六年。昭陽為楚伐魏。滕定公卒。這時稷下學宮衰落。孟子在齊見威王不能實現他的"仁政"主張,聞宋王將行王政,故離齊到
身後榮辱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並不是很高的。自中唐的韓愈著《原道》,把孟子列為先秦儒家中唯一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開始,出現了一個孟子的"升格運動",孟子其人其書的地位逐漸上升。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孟子》一書首次被列入科舉考試科目之中。元豐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為"鄒國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廟。以後《孟子》一書升格為儒家經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其實際地位更在"五經"之上。元朝至順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為"亞聖公",以後就稱為"亞聖",地位僅次於孔子。明朝朱元璋輯有《孟子節文》,刪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等。 歷代追封追謚 朝代年代帝王封謚宋朝元豐六年(1083年)宋神宗鄒國公元朝至順元年(1330年)元文宗鄒國亞聖公
亞聖的手筆----《孟子》 這是記錄孟軻言行的一部著作,也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 篇目有: (一)《梁惠王》上、下; (二)《公孫丑》上、下; (三)《滕文公》上、下; (四)《離婁》上、下; (五)《萬章》上、下; (六)《告子》上、下; (七)《盡心》上、下。 《史記.孟荀列傳》:"孟軻所如不合,退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謂《孟子》七篇由孟軻自作,趙岐《孟子題辭》曰:"此書孟子之所作也,故總謂之《孟子》。"又曰:"於是退而論集,所與高弟弟子公孫丑、萬章之徒,難疑答問,又自撰其法度之言,著書七篇。"此亦主孟子自撰。清閻若璩《孟子生卒年月考》亦以孟子自作,且曰:"《論語》成於門人之手,故記聖人容貌甚悉。七篇成於己手,故但記言語或出處耳。"但考諸《孟子》,孟軻所見時君如梁惠王、梁襄王、齊宣王、鄒穆公、滕文公、魯平公等皆稱謚號,恐非孟子自作時所為也;又記孟子弟子樂正子、公都子、屋盧子皆以"子"稱,也斷非孟子之所為,其編定者極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書大約在戰國中期。 《孟子》主要注本有《孟子註疏》,《四部備要》本14卷;《孟子集注》,《四部備要》本7卷;《孟子正義》,《四部備要》本30卷。另有今人楊伯峻《孟子譯註》(中華書局本)。 《孟子》是中國戰國時代孟子的言論彙編。體裁與《論語》大致相似。《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孟子"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每篇分上下,以開頭數字作篇名。司馬遷認為《孟子》是孟子和他的學生共同編纂而成的。 《漢書·藝文志》著錄《孟子》11篇,除7篇之外,尚有外書4篇。東漢經學家趙岐(約108~201)認為"似非孟子本真,後世依敬而托之者也",現存的《孟子外書》又非《漢書》所載,更是偽中之偽,不可靠。 孟子是先秦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孟子》一書發展了孔子關於"仁"的思想,提出仁政主張和"民貴""君輕"的民本主義思想,發揮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觀和性善論的倫理觀,記載了孟子遊說諸侯以推行仁政的事迹。 《孟子》在《漢書·藝文志》中列於諸子略。在《隋書·經籍志》、《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中均列於子部,地位在經書之下。韓愈把孟子看作儒家"道統"的真正繼承者,說"道統"因"軻之死不得其傳焉",《孟子》的地位才開始提高。北宋時,《孟子》上升為經,被列於《九經》。但《孟子》的地位並不鞏固。李覯等的《常語》、司馬光的《疑孟》都批判孟子,直到南宋朱熹把《孟子》和《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並稱《四書》、《孟子》的經典地位才真正確立。元、明、清三代,定《四書》為科舉考試的科目,成了學者必讀之書。 《孟子》的注釋,主要有趙岐的《孟子注》,南宋朱熹的《孟子集注》和清人焦循(1763~1820)的《孟子正義》。《十三經註疏》採用趙岐注,其疏則舊本題宋孫奭(962~1033)撰。朱熹認為疏乃邵武士人假託。《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作了進一步考訂,認為"其不出於奭手,確然可信"。朱熹的《孟子集注》偏重義理,反映了宋代理學對《孟子》的看法。清人焦循的《孟子正義》仍用趙岐注,其疏則總結了清代學者研究《孟子》的成果,考釋詳博,是一部較好的參考書。近人楊伯峻著有《孟子譯註》,可供參考。
莊子
(約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說子沐),戰國時代宋國蒙(今安徽省蒙城縣人)。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還是歸依於老子的哲學。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 他的思想包含著樸素辨證法因素,認為一切事物都在變化,他認為「道」是「先天生地」的,從「道未始有封」(即「道」是無界限差別的)。主張「無為」,放棄生活中的一切爭鬥。又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因此他否定知識,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質區別,極力否定現實,幻想一種「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主觀精神境界,安時處順,逍遙自得,倒向了相對主義和宿命論。 莊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強,文筆變化多端,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並採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諷刺的意味,對後世文學語言有很大影響。著作有《莊子》,亦稱《南華經》,道家經典之一。《漢書藝文志》著錄《莊子》五十二篇,但留下來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內篇七篇,一般定為莊子著;外篇雜篇可能摻雜有他的門人和後來道家的作品。 《莊子》在哲學、文學上都有較高研究價值。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養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為後世傳誦。
《史記》的介紹 《史記》用寥寥幾行字介紹了莊子,說他著書十餘萬言,大抵都是寓言,如其中的《漁父》、《盜跖》、《胠篋》等篇,都是用來攻擊孔子的學說,從而辨明老子的主張的。 《莊子》 《莊子》共三十三篇,分「內篇」、「外篇」、「雜篇」三個部分,一般認為「內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莊子所寫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認為是莊子的弟子們所寫,或者說是莊子與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寫成的,它反映的是莊子真實的思想;「雜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複雜些,應當是莊子學派或者後來的學者所寫,有一些篇幅就認為肯定不是莊子學派所有的思想,如《盜跖》、《說劍》等。
莊子的品質 莊子看起來是一個憤世嫉俗的人,他生活在戰國時期,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約比孟軻的年齡略小,曾做過漆園小吏,生活很窮困,卻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請,在道德上其實是一位非常廉潔、正直,有相當稜角和鋒芒的人。 雖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張修身養性、清靜無為,在他的內心深處則充滿著對當時世態的悲憤與絕望,從他哲學有著退隱、不爭、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莊子是一個對現實世界有著強烈愛恨的人。 正因為世道污濁,所以他才退隱;正因為有黃雀在後的經歷,所以他才與世無爭;正因為人生有太多不自由,所以他才強調率性。莊子是以率性而凸顯其特立的人格魅力的。正因為愛的熱烈,所以他才恨的徹底,他認為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貧賤生活中自得其樂,其實就是對現實情形過於黑暗污濁的一種強烈的覺醒與反彈。 莊子是主張精神上的逍遙自在的,所以在形體上,他也試圖達到一種不需要依賴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種逍遙自在境界;莊子是主張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質,人融入於萬物之中,從而與宇宙相終始;莊子提倡護養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順從自然的法則,要安時而處順;莊子要求重視內在德性的修養,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種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莊子所持的宇宙和人的關係 莊子所持的宇宙與人的關係是「天人合一」的,是物我兩忘的,所以他有著通達的生死觀;莊子認為是道給了我們的形貌,天給予了我們形體,我們要做的是不要因為好惡而損害自己的本性。他以人的完整生命為起點來思考人應當度過一個怎樣的生活旅程。 他超越了任何知識體系和意識形態的限制,站在天道的環中和人生邊上來反思人生,他的哲學是一種生命的哲學,他的思考也具有終極的意義。
莊子的哲學 「仁義」二字被視為儒家思想的標誌,「道德」一詞卻是道家思想的精華。莊子的「道」是天道,是效法自然的「道」,而不是人為的殘生傷性的。 在莊子的哲學中,「天」是與「人」相對立的兩個概念,「天」代表著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為」的一切,與自然相背離的一切。「人為」兩字合起來,就是一個「偽」字。 莊子主張順從天道,而摒棄「人為」,摒棄人性中那些「偽」的雜質。順從「天道」,從而與天地相通的,就是莊子所提倡的「德」。 在莊子看來,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導什麼,規定什麼,而是要去掉什麼,忘掉什麼,忘掉成心、機心、分別心。既然如此,還用得著政治宣傳、禮樂教化、仁義勸導?這些宣傳、教化、勸導,莊子認為都是人性中的「偽」,所以要摒棄它。 作為道家學派始祖的老莊哲學是在中國的哲學思想中唯一能與儒家和後來的佛家學說分庭抗禮的古代最偉大的學說。它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佔有的地位絕不低於儒家和佛家。
莊子的地位 在知識分子的心目中,老莊,尤其是莊子的哲學是最為適應創造力的需要,最貼合他們內心深處隱微的部分的。它在儒家的規矩嚴整與佛家的禁慾嚴峻之間,給中國的知識分子提供了一塊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間,它是率性的,是順應自然的,而反對人為的束縛的,它在保全自由「生命」的過程中,竭盡了最大的心力。 莊子在中國哲學史上既是一位有著鮮明特色的偉大哲學家,又富於詩人的氣質。在他的著作中,用生動形象而幽默詭異的寓言故事來闡述自己的思想,這種寓言的方式使莊子的思想和想像具有著水一般的整體性。 莊子的文章結構,很奇特。看起來並不嚴密,常常突兀而來,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變化無端,有時似乎不相關,任意跳蕩起落,但思想卻能一線貫穿。句式也富於變化,或順或倒,或長或短,更加之辭彙豐富,描寫細緻,又常常不規則地押韻,顯得極富表現力,極有獨創性。 莊子文字的汪洋恣肆,意象的雄渾飛越,想像的奇特豐富,情致的滋潤曠達,給人以超凡脫俗與崇高美妙的感受,在中國的文學史上獨樹一幟,他的文章體制已脫離語錄體形式,標誌著先秦散文已經發展到成熟的階段,可以說,《莊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莊周一生著書十餘萬言,書名《莊子》。這部文獻的出現,標誌著在戰國時代,我國的哲學思想和文學語言,已經發展到非;玄遠、高深的水平,是我國古代典籍中的瑰寶。因此,莊子不但是我國哲學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時也是我國文學史上一位傑出的文學家。無論在哲學思想方面,還是文學語言方面,他都給予了我國歷代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響,在我國思想吏、文學史上都有極重要的地位。
莊子對後人的影響 後人在思想、文學風格、文章體制、寫作技巧上受《莊子》影響的,可以開出很長的名單,即以第一流作家而論,就有阮籍、陶淵明、李白、蘇軾、辛棄疾、曹雪芹等,由此可見其影響之大。 後世道教繼承道家學說,經魏晉南北朝的演變,老莊學說成為道家思想的核心內容。莊子其人並被神化,奉為神靈。唐玄宗天寶元年(724年)二月封「南華真人」。所著書《莊子》,詔稱《南華真經》。宋徽宗時封「微妙元通真君」。 視權貴如腐鼠 《莊子·秋水》載:惠施在梁國作了宰相,莊子想去見見這位好朋友。有人急忙報告惠子,道:「莊子來,是想取代您的相位哩。」惠子很慌恐,想阻止莊子,派人在國中搜了三日三夜。哪料莊子從容而來拜見他道:「南方有隻鳥,其名為鳳凰,您可聽說過?這鳳凰展翅而起。從南海飛向北海,非梧桐不棲,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這時,有隻貓頭鷹正津津有味地吃著一隻腐爛的老鼠,恰好鳳凰從頭頂飛過。貓頭鷹急忙護住腐鼠,仰頭視之道:『嚇!』現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國來嚇我嗎?」 寧做自由之龜 一天,莊子正在渦水垂釣。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來聘請他道:「吾王久聞先生賢名,欲以國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為君王分憂,下以為黎民謀福。」莊子持竿不顧,淡然說道;「我聽說楚國有隻神龜,被殺死時已三千歲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錦緞,供奉在廟堂之上。請問二大夫,此龜是寧願死後留骨而貴,還是寧願生時在泥水中潛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願活著在泥水中搖尾而行啦。」莊子說:「二位大夫請回去吧!我也願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哩。」 是貧窮,不是潦倒 《莊子·山木》載:一次,莊子身穿粗布補丁衣服,腳著草繩系住的破鞋,去拜訪魏王。魏王見了他,說:「先生怎如此潦倒啊?」莊子糾正道:「是貧窮,不是潦倒。士有道德而不能體現,才是潦倒;衣破鞋爛,是貧窮,不是潦倒,此所謂生不逢時也!大王您難道沒見過那騰躍的猿猴嗎?如在高大的楠木、樟樹上,它們則攀緣其枝而往來其上,逍遙自在,即使善射的后羿、蓬蒙再世,也無可奈何。可要是在荊棘叢中,它們則只能危行側視,怵懼而過了,這並非其筋骨變得僵硬不柔靈了,乃是處勢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現在我處在昏君亂相之間而欲不潦倒,怎麼可能呢?』」 巧論三劍,一言興邦 戰國時代,趙國的趙文王特別喜歡劍術。投其所好的劍士們紛紛前來獻技,以至宮門左右的劍士達三千人之多。他們日夜在趙文王面前相互拚殺。每年為此而死傷的人數以百計,但趙文王仍興趣不減、好之不厭。於是,民間尚劍之風大盛,俠客蜂起,遊手好閒之徒日眾,耕田之人日益減少,田園荒蕪,國力漸衰。其他諸侯國意欲乘此機會攻打趙國。 太子趙悝為此憂慮不已,召集左右大臣商量道:「如此下去,必將國破家亡,為別國所制。諸位大臣中,如有既能悅大王之意,又能止劍士相鬥者?吾將賞賜千金。」左右異口同聲說:」莊子可擔此任。」太子問:「莊子是什麼人?」一大臣答:「莊子是個隱士。其才足可經邦,其能足可緯國,其辯可以起死回生,其說可以驚天動地。如能請他前來,定能順大王之意,又能救民於水火。」於是,太子便派使者帶上千金去請莊子。 莊子見了使者,聽明來意,說道:「此事何難,竟值千金之賞?」堅辭不收千金,而偕使者一道去見太子,問太子道:「太子賜我莊周千金大禮,不知有何指教?」太子道:「聞先生神明,特奉上千金作為您的學生們一路上來的開銷。先生不收下,我趙悝還敢說什麼呢?」莊子說:「聽說太子想要用我莊子的地方,是欲絕棄大王的癖好。倘若臣上勸大王而逆大王之意。則下有負太子,我也會受刑而死,要千金何用?假使臣既能上討大王之歡心,下又使太子稱心,我在趙國何求而不得呢?」 三天後,莊子身穿儒服來見太子。太子便帶他去見趙文王。文王長劍出鞘,白刃相待。莊子氣宇軒昂,神色蕭然。入殿門不趨,見大王不拜。大王道:「太子介紹您來,欲以什麼教給寡人?」莊子道:「臣聞大王好劍,故特以劍術拜見大王。」王說:「您的劍術有何特長?」莊子說:「臣之利劍鋒利無比,臣之劍技天下無雙,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文王聽了,大為欣賞,贊道:「天下無敵矣!」道:「夫善舞劍者,示之以虛,開之以利,後之以發,先之以至。願大王給機會,讓我得以一試。」文王道:「先生且休息幾天,在館舍待命,等我安排好後,再請先生獻技比劍。」於是,趙文王以比劍選擇高手,連賽七天,死傷者六十餘人,得五、六位佼佼者。便讓他們持劍恭候於殿下,請莊子來一決雌雄。莊子欣然前來,趙文王下令:「此六人都是高手,望您大顯身手,一試鋒芒。」莊子答道:「盼望好久了!」 趙文王問:「不知先生要持什麼樣的劍?長短何如?」莊子答:「臣持什麼劍都可以。不過臣有三劍,專為大王所用。請允許我先言後試。」大王點頭,道:「願聞三劍究竟何樣?」莊子道:「此三劍分別是:天子劍、諸侯劍、庶人劍。」大王好奇相問:「天子之劍何樣?」莊子道:「天子之劍,以燕溪、石城為鋒,齊國、泰山為愕,以晉、衛兩國為背,以周、宋兩國為首,以韓、魏兩國為把,包以四夷,裹以四時、繞以勃海,系以恆山,制以五行,論以刑德,開以陰陽,持以春夏,行以秋冬。此劍直之無前,舉之無上,按之無下,揮之無旁。上決浮雲,下絕地維。此刻一出,匡正諸侯,威加四海,德服天下。此即我所謂天子劍也。」 文王聽後,茫然若失。又問:「諸侯之劍何如?」莊子道:「諸侯之劍,以智勇之士為鋒,以清廉之士為愕,以賢良之士為背,以忠聖之士為首,以豪傑之士為把。此劍直之亦不見前,舉之亦不見上,按之亦不見下,揮之亦不見旁。上效法圓天,以順三光;下效法方地,以順四時;中和民意,以安四鄉。此劍一用,如雷霆之震動,四海之內,無不賓服而聽從君命。此乃諸侯劍也。」文王聽了,頻頻點頭。 文王接著問:「庶人之劍又如何?」莊子道:「庶人之劍,蓬頭突鬢垂冠,濃眉長須者所持也。他們衣服前長後短,雙目怒光閃閃,出語粗俗不堪,相擊於大王之前,上斬脖頸,下刺肝肺。此庶人之比劍,無異於鬥雞,─旦不慎,命喪黃泉,於國事無補。今大王坐天子之位卻好庶人之劍,臣竊為大王深感遺憾!」趙文王聽了,馬上起身牽莊子雙手上殿。命廚師殺雞宰羊,好酒好菜款待莊子。趙文王繞桌三圈。莊子見了,道:「大王且請安坐定氣,臣劍事已奏完畢了。」文王坐下,沉思良久。 趙文王自聽莊子暢論三劍後,三月未出宮門。自此戒絕好劍之痛,一心治理國家。那些劍土自覺再無出頭之日,個個心懷憂懼,不久都紛紛逃散或自殺了。 人生本如是迷茫嗎 一天,莊子靠椅而坐,仰天而嘆,沮喪得如失魂落魄一樣。弟子侍立在旁,說:「先生為何噓嘆?人之形體真可以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嗎?今之靠椅而坐者,不是昔之靠椅而坐者嗎?」莊子道:「問得好。而今我喪失了自我,你可明白?」弟子道:「自我是什麼?弟子愚鈍,實不明白。」莊子道:「天下萬物,都是彼此相對。故沒有彼就沒有此,沒有你就沒有我,這就是相反相成,可不知是誰使成這樣的?是冥冥之中的道嗎?道又是什麼樣子?骨骼、五腑六臟,遍存於一身,自我究是什麼?我與誰親近些呢?都喜歡它們,還是有所偏愛?如此,則百骨九竅、五腑六臟彼此有臣妾關係嗎?如果皆是臣妾,這些臣妾之間到底是相互制約呢?或是輪流為君臣呢?難道其中真有主宰者嗎?唉,人生一旦接受精氣,成就形體,不知不覺中精力就耗盡了。天天與外物爭鬥摩擦,精神耗盡象馬飛奔一樣,而自己卻不能制止,不亦太可悲了?終身忙碌而不見成功,頹然疲役而不知歸宿,可不哀邪!雖說身體不死,有何益處?心神也隨身體消亡,可不謂大哀乎!人之生時,本來就這樣茫然嗎?亦或只我獨覺迷茫而別人都不迷茫嗎?」 齊一萬物,莫強分別 弟子問:「人與天地相比,誰大誰小,誰貴誰賤?」莊子道:「人成形於天地,受氣於陰陽,立於天地之間,猶如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一般,實在太渺小了,又憑什麼自尊自大?計四海之位於天地之間,不似蟻穴之在大漠中乎?計中國之在海里,不似小米粒之在大倉庫中嗎?天地萬物無數,人不過是其中之一;人與萬物相比,不似毫毛之在馬體乎?」 弟子似有所悟,道:「先生的意思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吧?」莊子說:「有這方面的意思。」弟子問:「那麼我以天地為大、以毫末為小,可以嗎?」 莊子道:「不可!任何物體,從度量上講無法窮盡,從存在的時間上講又無休無止;可以無限地分割下去,來無始,去無終。因此,大智大慧的人對待遠近的看法是:小而不以為少,大而不以為多,知量上各無窮也。他博通古今:遠古雖遙不可及,但不感困惑;近雖伸手可及,亦不踮腳去取,知時間上各無起止也。他知天道有盈虛消長、得失存亡,故得而不喜,失而不憂。他明白天道坦蕩,故生而不悅,死而無憾,知終始之變化也。計人之所知的東西,遠不如其所不知的東西多;其生之時,不如其未生之時長久。以其至小,求窮其至大之域,如此則迷亂而無所獲世。由此觀之,又怎能知道毫末就足以定為至小至細的界限呢?又怎能知道天地就足以窮盡至大之域呢?」 弟子道:「我明白了。先生您是說:大中有小,不要以大為大;小中有大,不要以小為小。」莊子道:「似不確切。不如說:大上有大,小下有小。大無窮,小亦無窮。」 弟子問:「那物里物外,怎樣來分別貴賤,怎樣去區別小大?」莊子道:「站在道的立場去看,萬物無貴無賤;站在物的立場來看,自貴而相賤;以世俗的觀點來看,貴賤不在自己本身,都以外在的榮辱毀譽作標準。以外在的差別去看,因其所大而大之,則萬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則萬物莫不小。如果懂得天地如同株米,毫末如同丘山,則無所謂大小之別也。古時候診堯、舜相禪讓而稱帝,但子之與燕王哈相禪讓而亡國;商湯王、周武王相爭而稱帝,但白公爭奪王位卻自取滅亡。由此觀之,爭讓之禮、堯梁之行,貴賤有時,不一定常貴常賤。大柱可以撞破城門卻不能塞住洞口,用途不同也;騏驥一日賓士千里,捕鼠不如狸貓,技能有別也;貓頭鷹夜能抓蚤,明察毫末,但白天即使雙目圓睜卻不見丘山,性能有限也。帝王禪接有不同的方式,或同姓相傳,或傳給他姓;三代間繼承的方式也不同,或父子相繼,或興兵討伐。但如不合時宜,有背世俗。則稱之為篡夫。如合其時,順其俗,則稱之為義士。可見貴賤有時,不由自主也。我說弟子,你怎能了解貴賤之門、小大之家?」 真人行世,入火不熱,沉水不溺 弟子問:「怎樣才算了解大道的人呢?」莊子道:「了解道的人必定通達於理,通達於理的人必定明白權變,『明白權變的人才不會因外物而害累自己。有至德的人,入火不覺熱,沉水不能溺,寒暑不能害,禽獸不能傷。這是因為他能明察安危,安於禍福,謹於去就,故沒有什麼東西能損害他。」 弟子問:「世士真有至德之人嗎?」莊子說:「孔子即是。」弟子問:「何以見得?」莊子道:「孔子周遊列國,推行仁義,雖到處碰壁,仍堅持不懈。其憂國憂民之心,可敬可佩、可歌可泣也。一次,孔子遊說到匡地,被衛國人層層包圍時,仍彈琴高歌,滿不在乎。路人見孔子,問道:『老師您有什麼可樂的呢?'孔子說:『過來!我告訴你吧:我早就忌諱貧窮。仍難免潦倒,命運所制也;我也早就嚮往騰達,仍未得富貴,時運所限也。當堯舜之時而天下無窮人,非智得也;當繼紂之時而天下無通達者,亦非智失也。時勢使然也。行於水中不避蚊龍,此是漁夫之勇;行於陸上不避獅虎,此乃獵人之勇;白刃交於前,視死若生,此乃烈士之勇;知窮之有命,知通之有時,臨大難而不懼者,聖人之勇也!仲由,你且坐下。我的命運自有老天安排!'不一會兒,有身披銷甲的人走過來,向孔子道歉:『很對不起先生!我們以為是陽虎,故包圍起來。現在才明白誤認先生了,我們馬上撤退!'孔子可謂通達權變的至德之人啊!」 利害唯己,誰貴誰賤 弟子又問:「先生說,以道觀之。無貴無賤,無大無小。那麼有沒有一定的是非標準呢?也就是說,先生您知道萬物有一個共同認可的真理嗎?」莊子說:「我怎麼知道?」「那您知道您所不知道的原因嗎?」莊子說:「我怎麼知道?」「那麼萬物就不可知了嗎?」莊子說;「我怎麼知道?即使如此,我不妨嘗試著說說。怎麼知道我所謂知不是不知呢?又怎麼知道我所說的不知不是知呢?我且試著問你幾個問題:人睡在濕地上則會腰痛,泥鰍會這樣嗎?人在樹上則心驚膽戰,猿猴會這樣嗎?這三者誰知真處?人喜歡吃蔬菜肉食,廖鹿吃草,蜈蚣愛吃蛇,貓頭鷹嗜鼠,人、獸、蟲、鳥這四者誰知真味?狙愛雌猿,麋愛與鹿交,鰍愛同魚游。毛嬙、麗姬,人認為美;可魚見之則深入於水,鳥見之則高飛於天,麋鹿見之則遠逃於野,這四者誰知真正的美色?在我看來,仁義之端,是非之途,或對我有利,或對彼有害,利害各有其標準,我怎能搞清其中的區別?」 弟子問:「您不知利害,那至人也不知利害嗎?」莊子說:「至人可神了!大澤焚而不能熱,河漢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飄風振海而不能。象這樣的人,乘雲氣,騎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對待生死尚且無動於衷,何況利害之端呢?」 逞能辯論,終於徒勞 弟子問:「辯論可否確定是非?」莊子答道:「假使我與你辯論,你勝了我,你就果真是,我就一定非嗎?我勝了你,我就一定是,你就一定非嗎?我倆有一個是,有一個非嗎?亦或都是,亦或都非嗎?我與你無法判斷,則人各執己見,有所不明也。那我們請誰來訂正呢?請意見與你相同的人來裁判,既與你相同了,怎能判定呢?請意見與我相同的人來裁決,既與我相同了,怎能判決呢?請意見與我你都不同的人來裁決,既與你我都不同,又怎能斷定你我究竟誰是誰非呢?請意見與你我都相同的人來裁決,既與你我都相同了,又怎能裁定?那麼我與你與人都不能確定誰是誰非,再又靠誰來判定呢?」 弟子深感困惑苦惱,問:「那怎麼對待是非問題呢?」莊子道:「事物皆有兩面。從彼方面看,無不是彼,從此方面看,無不是此。自彼方看問題看不清楚,自此方看問題則很明白。故彼出於此,因彼而有此,彼此並生也。既然這樣,那麼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因此聖人不拘泥於是非之途,而明照於天道。此亦彼也,彼亦此也。彼亦有一是非,此亦有一是非,果真有彼此嗎?果真無彼此嗎?如彼此俱空,是非兩幻,彼此不對立而互為偶,則道存於其中了。這就叫道樞。執道樞而立於環中,以應無窮。是亦一無窮,非亦一無窮。以道言之,是無定是,非無定非。照之以自然之明,而不固執我見,則無是非之說也。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路,物稱之而有名。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因此,粗與細,丑與美,正與斜,道通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唯有曠達者知通為一!」 方今之時,僅免刑焉 一天,莊子偕弟子穿行在崇山峻岭之中。時值秋冬之際,萬木凋零,枯草遍野,黃葉漫卷,烏鴉哀號。莊子破帽遮頭,舊衣裹身,腳穿爛麻草鞋,踩著崎嶇的山路,迎著蕭瑟的秋風,望著慘淡的夕陽,不禁仰天長嘯、放聲高歌道: 鳳兮鳳兮,何如德之衰也! 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天下有道,聖人成焉; 天下無道;聖人生焉! 方今之時,僅免刑焉! 福輕干羽,莫之知載; 禍重於地,莫之知避。 已乎,已乎!臨人以德。 殆乎,殆乎!畫地而趨。 迷陽迷陽,無傷吾行。 吾行卻曲、無傷吾足。 至樂無樂,至譽無譽 弟子不解,問道:「先生一向樂觀大度,今日為何悲歌哀嘆?」莊子道:「天下有至樂的國土嗎?有可以養生全身的訣竅沒有?身處當今亂世,幹什麼正當,不幹什麼無凶?住在哪兒為安,逃向哪兒無險?依就什麼可靠,捨棄什麼無憂?喜歡什麼合理,厭惡什麼無禍?」。弟子道:「天下人所尊崇的,是富貴、長壽、美麗;所喜好的,是身安、厚味、美色、美服、音樂;所鄙棄的,是貧賤、病夭、醜陋;所苦惱的,是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昧、身不得美服、眼不得好色,耳不得好音樂。以上不就是常人的好惡避就、養生全身的道理嗎?先生還有何高見?」 莊子道:「倘若不能如願,則大憂而懼,其對待生命的態度,豈不是很愚蠢?想那貪富者,辛苦勞作,積財很多而木能用盡,其養身之法是知外而不知內;想那求責者,夜以繼日,思慮好壞,其養身之法是知疏而不知密。人之生也,與憂俱生,壽者昏昏,久憂不死,何苦呢?其養生之法是知遠而不知近。」弟子道:「先生之意,是說富貴、長壽等都是外在的東西,都不足以真正地養生。對吧?」 莊子點點頭,又道:「烈士是為天下所稱讚的人,未足以保全己身。你說烈士是該稱善還是不該稱善?若以為善,不能保全自己;若不以為善,卻能保全他人。古人道:忠諫不聽,則閉口莫爭。伍子胥忠諫強爭,結果被吳王害了性命;如不爭,伍子胥又難成忠臣之名。你說怎樣作才算善行?」 弟子似有所悟:「先生是說:名可害生,追求美名並非養生之道?」 莊子未置可否,繼續說:「今世俗之所作與所樂者,我也不知其樂果真是樂,果真不樂?我看世俗之所樂,不過是舉世群起追趕時髦,蜂湧向前如被鞭之羊,洋洋自得而不知何求,都自以為樂,我也不知是否真樂。不過,我視無為恬淡方是真樂,而世俗卻不以為然,以為是大苦。」 弟子道:「我明白了。先生認為:至樂無樂,至譽無譽。」 莊子道:「對,對!無樂方為至樂,無為方可保命。天下是非果未定也,不過,無為可以定是非。至樂活身,唯有無為可以保命。為何這麼說呢?你想:天無為而自清,地無為而自運。此兩無為相合,萬物皆化生。恍恍炮炮,不知所由;恍恍惚惚,不知所出;萬物紛紜,皆從無為而生。因此,天地無為而無不為,人誰能體會到無為的益處呢?」 無用之用,方是大用 莊子與弟子,走到一座山腳下,見一株大樹,枝繁葉茂,聳立在大溪旁,特別顯眼。但見這樹:其粗百尺,其高數千丈,直指雲霄;其樹冠寬如巨傘,能遮蔽十幾畝地。莊子忍不住問伐木者:「請問師傅,如此好大木材,怎一直無人砍伐?以至獨獨長了幾千年?」伐木者似對此樹不屑一顧,道:「這何足為奇?此樹是一種不中用的木材。用來作舟船,則沉於水;用來作棺材,則很快腐爛;用來作器具,則容易毀壞;用來作門窗,則脂液不幹;用來作柱子,則易受蟲蝕,此乃不成材之木。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有如此之壽。」 聽了此話,莊子對弟子說:「此樹因不材而得以終其天年,豈不是無用之用,無為而於己有為?」弟子恍然大悟,點頭不已。莊子又說:「樹無用,不求有為而免遭斤斧;白額之牛,亢曼之豬,痔瘡之人,巫師認為是不祥之物,故祭河神才不會把它們投進河裡;殘廢之人,徵兵不會徵到他,故能終其天年。形體殘廢,尚且可以養身保命,何況德才殘廢者呢?樹不成材,方可免禍;人不成才,亦可保身也。」莊子愈說愈興奮,總結性地說,「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卻不知無用之用也。」 一龍一蛇,與時俱化 師徒二人出了山,留宿於莊子故友之家。主人很高興,命兒子殺贗款待。兒子問:「一贗能鳴,一贗不能鳴,請問殺哪只?」主人道:「當然殺不能鳴的。」第二天,出了朋友之家,沒走多遠,弟子便忍不住問道:「昨日山中之木,因不材得終其天年;今主人之贗,因不材被殺。弟子糊塗,請問:先生將何處?」莊子笑道:「我莊子將處於材與木材之間。材與木材之間,似是而非,仍難免於累……」莊子欲言又止,弟子急待下文:「那又怎處世呢?有材不行,無材也不行,材與木材間也不行,究竟如何是好?」 莊子沉思片刻,仰頭道:「如乘道德而浮游則不然:無譽無毀,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不肯專為。一下一上,以和為量,浮游於萬物之初,物物而不物於物,則還有什麼可累的呢?此神農、黃帝之法則也。至於物之性、人倫之情則不然:成則毀,銳則挫,尊則議,有為則虧,賢則厚,不肖則欺。怎能免累呢?弟子記住,唯道德之鄉才逍遙啊!」 弟子道:「道德之鄉,人只能神遊其中;當今亂世,人究竟怎樣安息?」莊子道:「你知道鵪鶉、鳥是怎樣飲食起居的嗎?」 弟子道:「先生的意思是說:人應象鵪鶴一樣起居、以四海為家,居無常居,隨遇而安;象鳥一樣飲食:不擇精粗,不挑肥瘦,隨吃而飽;象飛鳥一樣行走:自在逍遙,不留痕迹?」莊子微笑著點點頭。 死亦可樂 莊子騎著一匹瘦馬,慢慢行走在通向楚國的古道上。凜冽的西風扑打著莊子瘦削的面孔,掀起他蕭瑟的鬢髮。莊子顧目四野,但見哀鴻遍野,骷髏遍地,一片兵荒馬亂後的悲慘景象。夕陽西下,暮震四合。莊子走到一顆枯藤纏繞的老樹下,驚起樹上幾隻昏鴉盤旋而起,聒噪不休。莊子把馬系好後,想找塊石頭坐下休息,忽見樹下旁邊草叢中露出一個空頭骨來。莊子走近去,用馬鞭敲了敲,問它道:「先生是貪生患病而落到此地步的嗎?還是國破家亡、刀斧所誅而落到此地步的呢?先生是因有不善之行、愧對父母妻子而自殺才到這地步的嗎?還是因凍餒之患而落到此地步的呢?亦或是壽終正寢所致?」說完,拿過一骷髏,枕之而卧。不一會兒,便呼呼入睡。 半夜時,骷髏出現在莊子夢中,說道:「先生,剛才所問,好像辯士的口氣。你所談的那些情況,皆是生人之累,死後則無此煩累了。您想聽聽死之樂趣嗎?」莊子答:「當然。」骷髏說:「死,無君於上,無臣於下,亦無四時之事。從容游佚,以天地為春秋。即使南面稱王之樂,亦不能相比也。」莊子不信,問:「如果讓閻王爺使你復生,還你骨肉肌膚,還你父母、妻子、鄉親、朋友,您願意嗎?」骷髏現出愁苦的樣子,道:「吾安能棄南面王樂而復為人間之勞乎!」 鼓盆而歌,送妻升遐 回到家不到一年,莊子的妻子就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來弔唁,見莊子正盤腿坐地,鼓盆而歌。惠於責問道:「人家與你夫妻一場,為你生子、養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還鼓盆而歌,豈不太過分、太不近人情了嗎?」莊子說:「不是這意思。她剛死時,我怎會獨獨不感悲傷呢?思前想後,我才發現自己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來,也就不感悲傷了。」 惠子仍憤憤不平,質問道:「生死之理又如何?」莊子說道:「察其生命之始,而本無生;不僅無生也,而本無形;不僅無形也,而本無氣。陰陽交雜在冥茫之間,變而有氣,氣又變而有形,形又變而有生,今又變而為死。故人之生死變化,猶如春夏秋冬四時交替也。她雖死了,人仍安然睡在天地巨室之中,而我竟還悲哀地隨而哭之,自以為是不通達命運的安排,故止哀而歌了。」 惠子說:「理雖如此,情何以堪?」莊子道:「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汝身非汝有也,是天地之委(託付給)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順也;於孫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蛻也,故生者,假借也;假借它而成為生命的東西,不過是塵垢。死生猶如晝夜交替,故生不足喜,死不足悲。死生都是一氣所化,人情不了解此理,故有悲樂之心生。既明其中道理,以理化情,有什麼不堪忍受的呢?況且得者,時也;失者,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人也。」 安時處順,窮通自樂 轉眼又去數年,也到了莊子大限之日。弟子侍立床前,泣語道:「偉哉造化!又將把您變成什麼呢?將送您到何處去呢?化您成鼠肝嗎?化您成蟲臂嗎?」莊子道:「父母於子,令去東西南北,子唯命是從。陰陽於人,不啻於父母。它要我死而我不聽,我則是仵逆不順之人也,有什麼可責怪它的呢?夭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逸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待吾生者,亦同樣善待我死也。弟子該為我高興才是啊!」 弟子聽了,竟嗚咽有聲,情不自禁。莊子笑道:「你不是不明白: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死生為伴,通天一氣,你又何必悲傷?」 弟子道:「生死之理,我何尚不明。只是我跟隨您至今,受益匪淺,弟子卻無以為報。想先生貧困一世,死後竟沒什麼陪葬。弟子所悲者,即為此也!」莊子坦然微笑,說道:「我以天地作棺槨,以日月為連壁,以星辰為珠寶,以萬物作陪葬。我的葬具豈不很完備嗎?還有比這更好更多的陪葬嗎?」弟子道:「沒有棺槨、我擔心烏鴉、老鷹啄食先生。」莊子平靜笑道:「在地上被烏鴉、老鷹吃掉,在地下被螻蟻、老鼠吃掉二者有什麼兩樣?奪烏鴉、老鷹之食而給螻蟻、老鼠,何必這樣偏心呢?」 莊子的一生,正如他自己所言:不刻意而高,無仁義而修;無功名而治,無江海而閑;不道引而壽,無不忘也,無不有也;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不為福先,不為禍始;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淡然獨與神明居。莊子者,古之博大真人哉!
莊子的思想和地位 1、私人感覺可以間接判斷 《莊子·秋水》篇記載了莊周和惠施這兩位老朋友散步中的一次辯論:「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莊子的第一句話很平常,小學生也能寫出這樣的句子:「小鳥在快樂地歌唱。」從平常處發現其不平常,惠子提出了一個精彩的問題:「你又不是魚,你怎麼知道魚兒快樂呢?」快樂是一種內在的感覺,超出我們的觀察之外。我們如何體會他人的快樂呢,我們又如何證實呢?這是一個知識論的問題。莊子的回答也很精彩,他使用的是反證法:「如果說不同個體間的感覺完全無法感知,那麼你也不是我,你又如何可能知道我不知道魚兒的快樂?」,因此,如果認為其他個體的感覺完全無法感知,就會使辯論無法進行。這是反面的回答,莊子其實也已經給出了正面的回答,也就是第一句,莊子看到魚兒「出遊從容」,因此他認為魚兒是快樂的。如果在菜市場看到正在被殺的魚兒,它們使盡渾身的力氣在撲騰滾翻,我們也會認為這時的魚兒是痛苦恐懼的,因為趨生避死的本能,魚兒與人類是一樣的。 2、私人感覺無法直接判斷 然而,這種判斷是間接的。魚兒也有可能內心很痛苦,外表卻作出一副「出遊從容」的樣子。正如小孩子有時也會裝出疼痛的樣子,以博取大人的同情與愛護。影視里的演員表演疼痛,也是同樣的情形。對於私人感覺,他人無法進行確定的判斷。 私人感覺難以直接判斷的難點在於,私人感覺的對象在內心之中,而不在外境。如果我們討論的對象在外境,比如「這朵花是紅色的」,別人聽了這句話,只要去看看那朵花,看是不是紅色的,就可以進行判斷。當討論的對象在內心之中,比如「我疼」,「我快樂」,「我知道這朵花是紅色的」(注意與上句不同),這些都是本人對自己內心對象的言說,他人無法直接觀察判斷你的「疼」、「快樂」和「知道」。以佛學來看,我們知識有六個來源:「眼耳鼻舌身意」六識依「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可以識別「色聲香味觸法」六境。前面的五境「色聲香味觸」一般是外境,討論這五境對象時,他人可以判斷。最後一境「法」境則在內心中,本人可以進行判斷和言說,外人卻無法直接進行判斷。 3、「本質直觀」是一種私人感覺 實在論者傾向於相信個別之後有一般,唯名論者傾向於相信語詞是約定的其背後沒有一般的對象。一個理論往往有實在論的一面,也有唯名論的一面。簡單地給一個理論帶上「實在論」或者「唯名論」似乎不妥。或許,我們可以在「實在」這個度上來給理論排序,說一個理論相對另一個理論更「實在」當且僅當這個理論更傾向「實在論」。現象學相對於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可以說是更「不實在」的;現象學相對於佛教唯識學來說,又可以說是更「實在」的。每個理論「實在」度的不同,往往在於理論提出者私人感覺的不同。以下以現象學的「本質直觀」為例。 胡塞爾認為,從具體的紅色中,可以本質直觀到一般的紅。他的「本質直觀」來源於對自己內心認識方法的反思。這也正是私人感覺,討論對象處於內心之中,每個人只能問自己是否可以「本質直觀」。有些人感覺有,就接受「本質直觀」。有些人感覺沒有,就否定「本質直觀」。這兩類人原則上也沒有辯論的必要,他們觀點的分歧,在於他們擁有各自的私人感覺,都無法通過分析說理的方式說服對方。每個人只能求諸於己,通過對自己內心認識活動的反思,來澄清自己是否接受「本質直觀」。 4、越側重私人感覺的理論越不好檢驗 科學研究的對象主要是外部世界,很少涉及私人感覺,因此科學理論容易檢驗,就像「這朵花是紅色的」,每個人都可以去檢驗判斷並接受這句話。因此,科學具有公眾性。 宗教領域則側重私人感覺,宗教告訴我們如此如此消惡向善,可以獲得心靈的平靜。這種心靈的平靜,他人是不好檢驗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因此,宗教更是私人的。 莊子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評價 莊周一生著書十餘萬言,書名《莊子》。這部文獻的出現,標誌著在戰國時代,我國的哲學思想和文學語言,已經發展到非常玄遠、高深的水平,是我國古代典籍中的瑰寶。因此,莊子不但是我國哲學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時也是我國文學史上一位傑出的文學家。無論在哲學思想方面,還是文學語言方面,他都給予了我國歷代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響,在我國思想吏、文學史上都有極重要的地位。 《莊子》現存33篇,分為內篇、外篇、雜篇。內篇為莊子所著,外篇、雜篇可能參雜了莊子門人和後學者的作品。內篇最集中表現莊子哲學的是《齊物論》、《逍遙遊》、《大宗師》等。 莊子在哲學上繼承發揚了老子和道家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哲學思想體系和獨特的學風文風。他認為「道」是客觀真實的存在,把「道」 視為宇宙萬物的本源,講天道自然無為。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在人類生存方式上主張返樸歸真。他把提倡仁義和是非看作是加在人身上的刑罰,對當時統治者的「仁義」和「法治」進行抨擊,他對世俗社會的禮、法、權、勢進行了尖銳的批判,提出了「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的精闢見解。在人類生存方式上,他崇尚自然,提倡「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並且認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遙自得,是絕對的精神自由,而不是物質享受與虛偽的名譽。莊子這些思想和主張,對後世影響深遠,是人類思想史上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莊子》在公元3世紀到5世紀的魏晉時期產生重大影響,它和《周易》、《老子》一起並稱「三玄」,在中國文學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莊子》在唐代(618-907年)正式成為道家的經典之一。 莊子對後世的影響,不僅表現在他獨特的哲學思想上,而且表現在文學上。他的政治主張、哲學思想不是乾巴巴的說教,相反,都是通過一個個生動形象、幽默機智的寓言故事,通過汪洋恣肆、儀態萬方的語言文字,巧妙活潑、引人入勝地表達出來,全書彷彿是一部寓言故事集,這些寓言表現出超常的想像力,構成了奇特的形象,具有 石破天驚、振聾發聵的藝術感染力。
推薦閱讀:
※51、孔子真的想過要去投靠費宰公山弗擾嗎?
※孔子曰
※如何評價孔子這個人?
※孔子為人類做出「十大貢獻」
※79、仁者不憂——《論語》中最令人動心的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