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與「道德」概念的三重比較義 / 堯新瑜

研讀西方倫理學或中國道德哲學,我們經常會為「倫理」與「概念」的語義混亂和劃界模糊而困惑。的確,「倫理學概念的無公度性(conceptional imcommonalility)……倫理學概念之廣泛的歷史多樣性(a wide variety of historical origins)」[1](譯者序言P5)現象隨處可見,例如,在許多學者的論文和著作中,「倫理」與「道德」概念不分,甚至將「倫理道德」或「道德倫理」混為一談。對於倫理學概念的這種歷史性混亂,20世紀初西方倫理學領域曾經興起了一場致力於概念精確化和判斷邏輯化的運動,先後對「正當」、「善」、「惡」、「良心」、「責任」、「義務」等概念進行了劃界與定義,但是,迄今為止,「倫理」與「道德」兩個倫理學的核心概念混亂問題,無論在西方還是中國學術話語中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①居於這種緣由,本文將從詞源學的角度對「倫理」與「道德」概念進行梳理與比較,以期提升這兩個倫理學核心概念的公度性。

一、漢語中「倫理」與「道德」概念的語義及比較

(一)「倫理」概念的語義

考察漢語中「倫理」的原始語義,我們發現「倫理」一詞是「倫」與「理」之義的組合。古代對「倫」詮釋有三:(1)《說文》曰:「倫,輩也」。(2)《禮記·樂記》曰:「樂者,通倫理者也。」(3)鄭玄注「倫理」曰:「倫,類也;理分也。」由此可知,「倫理」的本義為「人倫之理」,即血緣親屬之間的禮儀關係和行為規範。這種「人倫之理」在古代文獻中表徵為「五倫」之說: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五種人際關係。其中的「夫婦」、「長幼」之「倫」被視為「天倫」,而破壞這種血親之「倫」則為「亂倫」。②就「理」而言,「理」者,治理、規則之義。《說文》曰:「理,治玉也。」後來,「理」有了幾種引申:(1)物質之「理」如「紋理」;(2)人文之「理」如「道理」、「事理」;(3)科學之「理」如「理科」、「物理」;(4)使某事有序或合理之動作,如「管理」、「整理」、「處理」等。[2](P329)現代學者整合漢語中的「倫」與「理」之義,將「倫理」定義為「處理人們相互關係應遵循的道德和準則。」[3](P578)漢語中的「倫理」意蘊僅限於人際規範,用現在觀點來看,「倫理」概念中的規範意識,雖然包括著一些理性因素,但漢語言文化中的「倫理」概念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出現頻率很低,使用範疇相當有限。

(二)「道德」概念的語義

「道德」也是由「道」和「德」兩個單片語合而成。

就「道」而言,《辭海》將其語義歸納為16種,其中主要者有3種:(1)道路。《說文》曰:「道,所行道也」。「道」在古漢語中與「行」相通,表示四通八達的道路;(2)法則。韓非子《解老》:「道者,萬物之所然也,萬理之所稽也。」引申為宇宙萬物存在的「最高法則」;(3)宇宙萬物的本原、本體。《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在這些意義上,「道」與「理」之間具有共通性,至少語義相近。也許正因為如此,後世學者經常地將「道」與「理」組合成一種複合詞——「道理」。

就「德」而言,「德」在古代漢語中有兩種含義: (1)「德」字在《卜辭》中為「值」或「悳」,從直從心,心性正直即為「德」。郭沫若考證「德」具有「正心」意蘊;(2)「德」又與「得」相通,如「德者,得也」(《管子·心術上》)。指稱個體對「最高法則」有所「心得」。朱子在四書集注中也承襲了這種詮釋:「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於心者也」(《四書集注·學而篇》)。又曰:「道者,人之所共由,德者,己之所獨得」(《四書集注·學而篇》)。

「道」與「德」組合,始於春秋戰國的《禮記》、《莊子》、《荀子》、《韓非子》諸書,並且生成了確定的意義。例如:(1)《禮記·曲禮》曰:「道德仁義,非禮不成」;(2)莊子曰:「恬淡寂寞,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莊子·刻意》);(3)荀子曰:「故學至乎禮而至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荀子·勸學》);(4)韓非子曰:「上古競於道德,中世出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韓非子·五蠢》)。以上關於道德的詮釋都包含了理性與情性兩種因素,但偏重於情性之維,自然之「道」只是作為人類情性感悟的必要條件。其中,《禮記》中「道德」與人類善的最高範疇「仁義」等量齊觀;莊子的「道德」旨在對自然之「道」的體悟;荀子「道德」之謂指稱人類對於社會法則與秩序的「化性」過程;韓非子的「道德」則指稱聖賢之人的高尚品質。簡言之,在中國文化中,「道德」指「依靠社會輿論和人的內心信念來維持和調整人們相互關係的行為規範總和。」[4](P2775)它具有更多的主觀性、情感性等特點。

(三)「倫理」與「道德」概念比較

進一步考察我們發現,在現代漢語中,「道德」中的「道」與「倫理」中的「理」可以組合成「道理」,意指人類的理性和邏輯思維。然而,在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中,我們均未發現「倫德」或「德倫」的組合。其可能的原因有三:第一,「倫」與「德」在語義上較為疏遠,如前所述,「倫」主要指稱具有社會性質的人際關係,而「德」則主要指稱對外在的「道」或「理」的個體內心感悟;第二,「倫」是一種描述公共或群體關係的規則,而「德」強調個體的親歷與情感;第三,在漢語言中「倫」雖然也包含些許「道」的意蘊,但其內涵與外延相當狹隘。因此,無論是「倫德」還是「德倫」的組合都顯得方枘圓鑿。在中國古代文化語境下,由「倫」與「理」組合而成的「倫理」概念也僅僅表示在血親家族內長幼、尊卑、男女、親疏之間交往的禮節和規則。

由「道」和「德」組合而成的複合詞——「道德」概念具有濃郁的「頓悟」等人文取向,尤其偏重生命個體的內在心得和體悟。換言之,「道德」概念包羅了生命主體對自然、社會、人類等大千世界萬事萬物之規律的理解與把握。這樣,「道」又可分為「天道」、「地道」和「人道」三類,就「人道」而言,它更多地關涉「善」與「仁」等情性內容。因此,在中國古代文化中,「倫理」一詞只不過是「道德」範疇中一個下位概念或二級概念。

然而,在中國現代話語中,許多學者對「道德」與「倫理」兩個概念一般並不做嚴格的區分,「倫理學」也常常稱為「道德哲學」或「道德科學」等。其實,它們在生活世界中還是存在一些差別。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說某個人「有道德」,或者說是「有道德的人」,但一般不會說某人「有倫理」,或是「有倫理的人」。另一方面,我們一般用「倫理學」甚至用「倫理」來指稱這門學科③,但較少用「道德學」來指稱。在日常用法中,「道德」更多地用於人,更含主觀、主體、個人意味;而「倫理」更多地用於物和事,更具有客觀、客體、社會、團體的意味。[5](P21)

二、英語中「倫理」與「道德」概念的語義及比較

(一)「倫理」概念的語義

翻開英漢詞典,在「ethical」詞條下有形容詞和名詞兩種詞性。其一,作為形容詞的「ethical」詞義有: (1)倫理學的、倫理的、道德的;(2)合乎道德的(尤其指合乎職業道德或規矩的);(3)合乎規格的,憑處方出售的。其二,作為名詞「ethical」的詞義只有一種。即憑處方出售的藥品。在「ethics」詞條下只有名詞詞性,其語義有:(1)倫理學,道德學;(2)倫理學論文或書籍;(3)倫理觀、道德觀、道德標準。[6](P410-411)

從詞源上說,英語中的「倫理(ethics or ethical)」源自希臘文的「thos」一詞,是由「風俗」、「習慣」沿襲而來,據學者考據,只要把「thos(習慣)」一詞的拼寫略加改動,就有「ethikee(倫理)」這個名稱。[7](P30)從現代的觀點來看,與中國文化中的「倫理」概念不同,西方的「倫理」一開始就具有了原始的、素樸的理性特徵。「海德格爾指出:在赫拉克利特那裡『倫理』一詞的最初含義是『寓所』。」[8]解讀「寓所」的語義蘊含,我們可以得出兩種啟示:(1)「寓所」是一種人類生活居住的地方,這樣,由此引出的「倫理」概念便自然與世俗生活相關;(2)「寓所」在建築學上又是一種空間結構,在這種詮釋里,「倫理」可以引申為由人類建構起來的規則和規範之意。後來,羅馬人征服了希臘,用拉丁語中的「道德(moralis)」作為希臘文「倫理 (ethics)」的對譯。而「Moral」又來源於「mores」,主要表示「傳統風俗」、「習慣」等意思。它指向人類對社會文化、生活方式等的認同與遵循。由於「倫理(ethics)」一詞具有上述文化背景,雖然經歷拉丁語的「道德(moralis)」替換,其意蘊也發生了一些變化,但在現代英語中,「倫理」概念仍然具有更多的規範、規則等古希臘語中的理性特徵。

(二)「道德」概念的語義

在英語詞典中,「moral」詞條下也有形容詞和名詞兩種詞性。其一,作為形容詞的「moral」詞義有: (1)道德的;(2)合乎道德的;(3)精神上的、心理上的;(4)內心確信的。其二,作為名詞的「moral」詞義有:(1)由某事引出的道德上的教訓;(2)士氣。在這種語義上,它與英語單詞「virtue」(美德或德性)更接近。「virtue」也來自拉丁語Virtus,意為男子氣概。而名詞性的「morality」詞義有三:(1)道德、美德、德行、品行;(2)教訓、寓意、說教;(3)倫理學。[6](P835)

隨著古羅馬帝國對古希臘的征服,西方歷史進入古羅馬時期。「倫理」概念被「道德」概念所取代。從此,「道德」概念在整個中世紀(大約公元5世紀至14世紀)『廣為流傳,並演變為勸導世人以善制惡,拯救靈魂,待人寬容、溫良、慈善、謙遜之類的宗教道德。這種宗教道德的基本教義即:「信」、「望」、「愛」。所謂「信」,即信仰上帝,相信上帝全知、全能、全善,是三位一體中的聖父;信仰耶穌是救世主基督,是三位一體中的聖子;信仰「聖靈」運行世界和人類之中,使人知罪、悔改、成聖。所謂「望」,就是對於自己生命的救贖可能性保持希望。所謂「愛」,就是熱愛鄰人和人類。這種宗教道德特別重視個人的內心修鍊、懺悔、祈禱、虔誠、禁慾等。直到公元15世紀,西方掀起了一場重新弘揚古希臘理性文化的文藝復興運動,具有濃郁羅馬宗教文化色彩的「道德」概念的霸權地位才開始被動搖,並漸漸地演化為「倫理」概念下的一個二級概念。

(三)「倫理」與「道德」概念比較

通過上面對「倫理」與「道德」概念不同詞性和詞義的列舉和釋義,我們發現,在英語詞典的「倫理」與「道德」詞條下,同時存在著劃界模糊的問題,即「倫理」與「道德」兩個概念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倫理」與「道德」的詞條互為解釋,甚至,在某種意義上相互通用。儘管如此,如果仔細辨別,它們二者之間還是存在質的區別:源自希臘語的「ethical」或「ethics」,無論是作為形容詞還是作為名詞都具有更多的理性特徵,如強調「規格」、「規矩」、「標準」、「處方」等;而源自拉丁語的「moral」或「morality」無論是作為形容詞還是名詞則包含更多的情性特徵,如強調「精神」、「心理」、「內心」等。它們各自構成倫理學或道德哲學的不同層面。在現代西方文化中,它們二者的區別則表現為:其一,「倫理」與「道德」在進行道德選擇或正確和錯誤問題判斷時是「兩種不同的狀態(two different orders)」。在這種意義上,道德處於初級的實踐狀態,而「倫理」處於高級的理論狀態,即倫理比道德離生活實踐的距離更遠,它是對道德的研究,它是理性概念。換言之,「道德」蘊含著「某種文化中對與錯的觀念(implicit ideas about right and wrong within a culture)」;而「倫理」是一種對法則(principles)進行「文化反思的知識(a reflective, self-conscious knowledge)」。其二,「道德」表示與生活密切相關的選擇行動的「規則(rules)」,而「倫理」則是對這些選擇的系統研究。「倫理」是概念中的抽象的客觀意志和同樣抽象的個人主觀意志的統一,道德更多地指向主觀領域,具有「應然」旨趣。[9](P173)其三,「道德」與「倫理」運用在生活的不同領域,「道德」一般運用於生活世界或私人領域中的非職業情境,休謨指出:「道德既然總是被歸在實踐項下,所以就被假設為影響我們的情感和行為,而超出了知性的平靜的、懶散的判斷以外。」[10](P497)其四,「道德」指向個人生活中內在的主觀的情性品格,具有主觀性、情境性、個體性等特徵。「倫理」則多運用於社會世界或公共生活中的職業語境,指向一種公共生活中外在的客觀的理性規範,具有客觀性、普遍性、習俗性等特徵。

不過,在具有反傳統傾向的後現代哲學家那裡,「倫理」與「道德」概念之間的區別就不是那麼明顯,有時二者的內涵甚至被顛倒,例如,「福柯使用這些術語時,『道德』是關於一個人被迫遵守、否則就課以內在或外在懲罰的規定性準則;『倫理』是一個人應該謀求去做的那類人,他被鼓勵去過的那種生活,或他被誘導去達到的那種特殊的道德境界。」[11](P355)後現代哲學家對「倫理」與「道德」概念的這種「另類」詮釋,使得原本就劃界困難,含義模糊的「倫理」與「道德」概念雪上加霜。

三、中西「倫理」與「道德」概念的比較

(一)中西「倫理」概念的比較

在上面論述中,我們分別就「倫理」與「道德」概念在漢語言文化和西方語言文化中各自的聯繫與差別進行了分析和辨別。以此為基礎,我們對「倫理」概念在中國語言文化與西方語言文化之間的差別進一步歸納如下:(1)中國文化的「倫理」主要指「人際關係」和維持私人生活中尤其是血緣親屬之間人際和諧的宗法秩序,而西方文化的「倫理」概念主要指社會世界和公共生活中的正義治理規則,具有鮮明的理性取向。(2)漢語言文化「倫理」中的「理」與「道」在理性維度上聯繫密切,而與「德」的本質和意蘊相去甚遠;英語中的「ethics」(倫理)與漢語中的「理」比較接近,但與「倫」的本義沒有多少關聯。根據上面對中文「倫理」和西方「倫理」概念複雜蘊含的多維比較與詮釋,我們認為,在語言和文化兩個維度上,古代中國的「倫理」與西方傳統「倫理」概念之間原本存在著質的差別。

不過,這種概念差別在中國進入近代化以後發生了變化,蘊含西方理性特徵的「倫理」概念漸進式地滲入中國文化之中。並與中國文化中「道德」的概念發生某種潛在的文化競爭,最終,國人採用了羅馬人將「ethics(倫理)」轉換為「moral(道德)」相似的方式,西方的「倫理」概念被轉換為包含中國文化意蘊的「道德」概念。例如,在近現代的西方學術文獻譯介時,凡「倫理」概念大都轉譯為「道德」,以達到「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文化同化效果。20世紀80年代實施改革開放政策後,國人的文化保守觀念迅速改變,中國文化語境下的「倫理」與「道德」概念同化發生了逆轉,本土的「道德」概念漸漸地融入西方的「倫理」概念之中,這樣,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倫理」一詞的內涵與外延便獲得了極大的更新與豐富,漸漸地與西方「倫理」概念保持一致性。

(二)中西「道德」概念之間的比較

通過對中文「道德」與英文「道德」語義及文化蘊含的具體詮釋,我們發現,二者大同小異。一方面,中國古代文化中的「道德」與羅馬文化中的「道德」概念具有質的共通性,近代化以來的中國學界普遍地偏愛「道德」概念,凡口頭言語和書面表述多稱「道德」而鮮稱「倫理」。其原因是中國本土「道德」概念與拉丁文「moral(道德)」在語義和意蘊兩方面都具有相似性。「道德」概念在幾千年的中國語言和文化傳統中佔有優勢地位,這種優勢又具有歷史慣性,並成為中國現代文化中的「硬核」。西方的「道德」概念在漫長的中世紀一直擁有話語霸權,但在文藝復興運動以後,便漸漸地衰退,同時,古希臘的「倫理」概念卻得到迅速張揚,在當代的中國文化中,「道德」與「倫理」概念的話語力量可以說是「平分秋色」。

雖然中國的「道德」概念與西方的「道德」概念存在維特根斯坦稱之的「家族相似性」,但它們二者仍然保持著自己的語言和文化性格。具體說來,中西「道德」概念之間的差別主要表現為:(1)在文化方面,中文的「道德」概念與社會世界中的意識形態關係密切,主張「愛有差等」;而西方「道德」概念與宗教結合,主張「愛無差等」。(2)在範疇方面,由於中國幾千年來屬於農業文明,民多聚族而居,不輕易離家遠旅,故「道德」概念以家族為本位。以此相對照,西方以工商立國,國成於市,民多懋遷服賈,不憚遠徙。其家庭組織甚簡,以夫婦為中心,故西方「道德」概念強調以個人為本位。[12](P85-92)

通過對「倫理」與「道德」概念的三重比較,倫理學基本概念模糊和劃界不清的問題得到了初步的梳理:其一,「倫理」概念是西方理性倫理學的核心概念;「道德」概念則是中國道德哲學的邏輯起點。其二,由於兩種文化的起源與發展軌跡不同,中西語境下的「倫理」與「道德」概念打上了各自民族精神和歷史文化的烙印。「倫理」概念蘊含著西方的理性、科學、公共意志等屬性;「道德」概念蘊含著更多的東方文化情性、人文、個人修養等色彩。其三,在當下中國學術話語中,「倫理」逐漸成為了倫理學中的一級概念,而「道德」則退居為倫理學中「倫理」概念下的二級概念。它們有著各自相對獨立的概念範疇和使用區域。即,「倫理」概念適合用於抽象、理性、規則、公共意志等理論範疇,而「道德」概念適合於具體、情性、行動、個人修養等實踐範疇。二者不能混同。

黑格爾曾經指出:「一門學問的歷史必然與我們對於它的概念密切地聯繫著。根據這些概念就可以決定那些對它是最重要最適合目的的材料,並且根據事件對於這概念的關係就可以選擇必須記住的事實,以及把握這些事實的方式和處理這些事實的觀點。」[13](P4)誠然,對於「倫理」與「道德」概念的詞源學及文化意蘊的比較,對於倫理學或道德哲學的研究具有理論與實踐兩方面的意義。在理論方面,任何學科的成熟標誌之一在於建立了一套劃界清晰、定義精確的概念系統,倫理學或道德哲學雖然具有悠久的歷史,但作為一門學科仍然處於「未成熟狀態」,其重要原因在於其概念系統的模糊性,本文對於「倫理」與「道德」概念所作的比較和劃界無疑有益於該學科概念系統的精確化,不僅如此,筆者認為,還有益於深刻理解中西文化的本源性差異。在實踐方面,「倫理」與「道德」作為倫理學或道德哲學的核心概念,無論在公共生活還是在個人生活中,其使用頻率非常高,理解「倫理」與「道德」概念的本真意蘊與文化差異可以避免學術對話中概念混亂所導致的誤解,同時,對話主體使用「倫理」還是「道德」概念的不同,則隱含著不同的文化和思維取向,從而增進交流雙方在價值取向上的理解。

【注釋】:

①當今有學者認為德的內涵演進大體可以概括為:圖騰崇拜祖先崇拜與上帝崇拜統治者的政行道德觀念四個階段。參見巴新生.試論先秦『德』的起源與流變[J].中國史研究, 1997,(3).
②主要指性倫理。
③我們注意到,國內外有些學者在其論文或著作中,對「倫理」與「道德」等概念也曾作過一些簡單的定義或隻言片語的說明,但迄今為止,這兩個概念之間的語義和文化蘊含仍然顯得撲朔迷離,模稜兩可。

【參考文獻】

[1] A.麥金泰爾.誰之正義,何種合理性?(萬俊人等譯) [M].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6.
[2] 現代漢語小詞典.[Z].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3] 辭海(上)[Z].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9.
[4] 辭海(中)[Z].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
[5] 何懷宏.倫理學是什麼[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2.
[6] 新英漢詞典(增補本)[Z].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1985.
[7] 包利民.生命與羅各斯——希臘倫理思想史論[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
[8] 梁燕成,萬俊人.後現代走向下的倫理志向與文化更新[J].開放時代,2000,(9).
[9] 黑格爾.法哲學原理[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10] 休謨.人性論:下冊(關文運譯)[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11] 汪民安,陳永國等.福柯之後的倫理學[A].福柯的面孔[C].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
[12] 黃建中.比較倫理學[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1998.
[13] 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第1卷(賀麟譯)[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

(來源:《倫理學研究》2006年4期。編輯錄入:齊芳)


推薦閱讀:

人們稱讚一個淳樸的人。
專家指鹿為馬,泯滅職業道德
什麼樣的人能稱為高尚的人?
道德經里的經典句子
王立軍出庭作證薄熙來案 薄熙來稱王立軍做人基本道德沒秉持

TAG:道德 | 倫理 | 比較 | 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