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議收入分配改革:做大"蛋糕"更要分好" 蛋糕"

2010年06月06日 09:05:33  來源: 光明日報 【字型大小大小】【留言】【列印】【關閉】

主持人:本報記者馮蕾 顏維琦嘉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 宋曉梧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兼薪酬專業委員會會長  蘇海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  楊宜勇編者按:今年2月3日胡錦濤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上就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重點工作提出八點意見,第一點中就提出,「按照優化需求結構、供給結構、要素投入結構的方向和基本要求,加快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擴大內需,特別是擴大居民消費需求,對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持續發展至關重要。而提高居民消費能力的根本途徑,是調整收入分配結構,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今天,本報特邀三位收入分配領域的權威專家,共同分析我國收入分配領域的突出矛盾,並提出應對之策。希望對讀者了解我國收入分配改革有所裨益。收入分配,民生之源。近來,收入分配改革正在緊張醞釀之中。5月份,全國人大財經委就收入分配結構問題進行了密集調研。除了全國人大,近來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資委、全國總工會、全國工商聯等都在各自職責範圍內,就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問題展開調研。6月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在解讀《關於2010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時,重點談到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既是優化需求結構、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舉措,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途徑,將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深化改革的重點。」勞動報酬佔GDP比重不斷下降記者:您如何看待當前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迫切性?宋曉梧:應當說,「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必然出現收入差距拉大的現象,這是不可避免的。但問題是,10%最富的人佔有45%的財富,10%最窮的人只佔有1.4%的財富,基尼係數高達0.45以上,肯定有失誤之處。對於目前的收入分配狀況,我認為,最需要引起重視的就是要扭轉工資總額佔GDP比重不斷下降的局面。1980年、1990年和2000年分別17%、16%、12%。2000年後,這一比重略有上升,徘徊在12%-12.5%之間。再考慮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和壟斷行業職工收入過高,與改革初期相比,可以斷定,普通職工的實際收入佔GDP的比重大幅度下降了。在一些地方,勞動者的工資,尤其是農民工的工資曾出現過十幾年不增長的局面。這種狀況造成居民消費比重失衡,已經嚴重影響到宏觀經濟的投資與消費比例,進而影響社會的穩定和未來的長遠發展。蘇海南:當前的分配關係不合理可以概括為「兩降四大一不順」。兩降,一是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降低。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所佔比重,1995年為 67.3%,2005 年降為54.1%,2007 年再降為50.6%,十二年間居民收入所佔比重下降了16.7個百分點。二是勞動報酬在國民收入初次分配總額中的比重持續下降。四大,一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偏大。城鎮居民收入與農村居民收入之間的差距,近三年一直保持在3.3倍左右,而國際上許多國家城鄉收入差距一般只有1倍左右。二是地區收入差距偏大。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西部地區居民收入有了較大增長,但地區之間收入差距仍呈現出繼續拉大的趨勢。三是行業工資差距進一步擴大。2008年,非農行業細分行業職工平均工資最高的為證券業,人均17.21萬元,最低行業為畜牧業,人均1.083萬元,二者相差15.93倍。四是群體之間薪酬差距迅速拉大。企業高管薪酬水平與其他職位人員薪酬差距擴大,比如,少數金融企業高管薪酬是是全國職工平均工資的140多倍,個別企業高管薪酬是社平工資的上千倍;居民收入最高組與最低組相差十多倍。一不順,就是組織層級之間、機關事業與企業之間分配關係尚未理順。一些地方下級行政機關工資水平高於上級行政機關;某些中型金融公司薪酬水平遠高於金融大公司或其控股股東單位,某些中小公司和集團公司下屬單位薪酬水平高於大公司或其集團公司總部,出現薪酬水平倒掛現象;行政機關參考企業薪酬水平確定調整公務員工資的機制尚未建立,在有的地區公務員工資成為引領社會平均工資變動的指示器,不符合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通行慣例。楊宜勇:衡量分配製度是否公平,最好的標準應該是基尼係數。1978年前我國分配製度是「一大二公」,基尼係數大概是0.18左右,非常公平,但沒有效率。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上提出「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生產領域進入市場經濟,分配領域也就跟上了。公平與效率是相輔相成的。市場失靈或者市場機制不健全,公平就會被損害;公平的損害,可以使效率進一步降低。當前的問題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出現了混亂。行政力量在初次分配領域仍然發揮作用,壟斷行業以壟斷地位獲取壟斷利潤、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等,都加速了收入分配差距擴大。因此,此次收入分配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解決公平問題,主要是調整國家、企業、居民三者的收入結構,居民收入占整個國民收入的比重要擴大,同時適當壓縮企業和國家的收入。我們希望通過體制改革和制度建設,改變「分蛋糕」的方式,讓居民吃到更多的「蛋糕」。

搜索更多蛋糕 的新聞

減稅加薪是收入分配改革的當務之急

收入分配方案年內出台 國民收入5年左右翻番已具備條件

專家:收入分配方案年內出台 建議每年工資增15%

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年內可能出台 重點增強居民消費能力

調整收入分配格局,關鍵在做「減法」

中央近期頻提收入分配改革話題 方案年內或出台收入分配製改革接近完稿 強調重視低薪者收入2010年06月06日 10:08:46  來源: 揚子晚報 【字型大小大小】【留言】【列印】【關閉】

5月,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聞世震、吳曉靈率調研組兵分兩路,分別選取東、中、西部地區的樣本省市進行密集調研。與此同時,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也分別展開調研。隨著調研和各部委討論的推進,記者從相關部委了解到,由國家發改委起草的收入分配改革草案已接近完成。「目前,收入分配改革的政策制定者更多關注初次分配領域。」全國人大財經委的一名人士對記者說,改革方案將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為著力點,充分發揮市場對初次分配的基礎性調節作用。吳曉靈曾透露全國人大調研的一個重要結論,即建議減輕競爭性行業企業稅負,騰出空間給員工增加工資,是為「化稅為薪」。記者從人社部得知,此建議亦得到部分部委官員的贊同。建議也引發各方熱議。記者近期在企業中調查了解,大部分企業主認為目前稅負過高,因此對於減稅表示贊同,但覺得「化稅為薪」的操作性存在難以解決的問題。與此同時,企業員工則對企業能否自主加薪、及「稅轉薪」的落實監管心存質疑。「拖得越久,改革的邊際效益就會下降,到時候想做就更加困難重重。」一位官員表示。從今年「兩會」前中央提出研究推進收入分配改革起,已將近半年時光。隨著最近人大、政府部門的密集調研,社會對於改革的期待重新被推上浪尖。但這項已在事實上糾結多年、進展緩慢的改革,如何破局成為關鍵。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常務副院長姚先國認為,改變分配製度必須從經濟運行機制入手,先轉變發展戰略,繼而進行制度改革。而對於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權重取捨問題,不少專家均認為,應從再分配階段入手,擴大社會保障的覆蓋面,建立起普遍的社會保障體系。此外,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包括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社會救助等層面。專家議收入分配改革:做大"蛋糕"更要分好" 蛋糕"調整收入分配格局,關鍵在做「減法」

搜索更多收入分配 的新聞

專家議收入分配改革: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

減稅加薪是收入分配改革的當務之急

收入分配方案年內出台 國民收入5年左右翻番已具備條件

專家:收入分配方案年內出台 建議每年工資增15%

調整收入分配格局,關鍵在做「減法」
推薦閱讀:

揭秘王志文妻子 上海名模經營車行年收入過千萬
港人收入增長因何跑贏CPI
美國醫生的收入為什麼那麼高呢?什麼因素造成的?
5口之家年收入32萬 如何使財富保值增值
窮爸爸富爸爸講解(持續收入)

TAG:蛋糕 | 收入 | 改革 | 專家 | 分配 | 收入分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