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集成》,我在網上搜羅的資料匯總,分享給無忌的網友

內容太多,分不清出處,原創、原轉者見諒!有喜歡潮州泥壺的朋友聯繫一下!紫砂壺鑒賞(入門篇)  (一)紫砂造型鑒賞     宜興紫砂陶器在國際間聞名以來,將近有五百年的歷史。紫砂陶在浩瀚的中華文物史上有著瑰麗的地位,人們稱為高超的藝術品。在明清兩代,地處江南人文薈萃之地的宜興,所生產的紫砂器,更充滿著豐富的文化氣質。其所以成為名陶,實由於具有良好的實用性與獨特的藝術性兩大原因。  論紫砂的藝術性,其造型藝術之美,形制之多,文化氣息之豐富,是其它陶瓷品類無法相比的。目前,紫砂器的造型,主要分為幾何形體、自然形體、筋文形體三大類。這是歷代紫砂藝人,細心觀察和研究各種物象的形態,吸取了中國傳統工藝品的藝術特點而創作的。  幾何形體分為圓器和方器二種。這兩種造型都是以幾何形的線條裝飾壺體的,甚至有的器形本身就是一種幾何圖形。  A、圓器  圓器造型主要由各種不同方向和曲度的曲線組成。紫砂圓器講究珠圓玉潤、骨肉亭勻、比例協調、敦龐周正、轉折圓潤、雋永耐看。掇球壺、仿鼓壺、漢扁壺是紫砂圓器造型的曲型作品。圓器的造型規則要求是「圓、穩、勻、正」。它的藝術要求必須是珠圓玉潤,口、蓋、的、嘴、把、肩、腰的配置比例要協調和諧,勻稱流暢,達到無懈可擊,致使器型上的標準要求為「柔中寓剛,圓中有變,厚而不重,穩而不笨,有骨有肉,骨肉亭勻」。  井欄壺(顧景洲)  井欄壺周身皆由弧線構成,線條圓融有力,簡潔明快。壺身雖圓似方,沉穩而不凝滯。斜斜向上的管狀流和重心略為下沉的環形把,前後呼應。壺的造型簡單卻無以增減,再三觀之韻味無窮。  B、方器  方器造型主要由長短不同的直線組成。如四方、六方、八方及各種比例的長方形等。方器造型方中藏圓,線面挺括平正,輪廓線條分明,給予人們乾淨利落,明快挺秀之感。歷來有很多出色的方器造型。如四方壺、八方壺、傳爐壺、觚稜壺、僧帽壺等造型。方器造型規則要求為「線條流暢,輪廓分明,平穩莊重」,以直線、橫線為主,曲線、細線為輔,器型的中軸線、平衡線要正確、勻挺、富於變化。方器除口、蓋、的、把、嘴應與壺體相對稱外,還要求做到「方中寓圓,方中求變,口蓋劃一,剛柔相稱」。使壺體不論四方、六方、長方、扁方為壺型,其壺蓋方向均可任意變換,並與壺口嚴密吻合。方器既為幾何形體,也屬筋紋形體。  方鍾壺(潘持平)  以方鍾為型,底寬而穩,向肩線收縮,弧度洗鍊優雅,壺身造形端莊特別,挺秀大方,蓋鈕與壺身造型相同,上下相應,一虛一實憑添韻味,三彎嘴與把背弧度前後呼應,大方自然,亦使方鍾壺更為生動。  C、自然形體  塑器造型一般稱為「花貨」,是對雕塑性器皿及帶有浮雕、半圓雕裝飾器皿造型的統稱。將生活中所見的各種自然形象和各種物象的形態透過藝術手法,設計成器皿造型,如將松竹梅等形象製成各種樹樁形造型。或者是在圓器及方器選型上運用雕、鏤、捏塑等手法,將自然形體變化為造型的部份,如壺的嘴、把、蓋、鈕,或者是在造型的顯見部位施以簡潔的堆雕裝飾。壺體上這些堆雕,總是要求寧簡勿繁,做到主次分明,以達到視覺上的和諧與平衡。這種壺藝造型規則是「源於自然,而高於自然,造型不僅應具有適度性的藝術誇張,又應著意於風格瀟洒」。例如此類壺藝以松竹梅為裝飾題材時,勁松要刻划出枝幹勁拔,針葉挺秀,氣勢鏗鏘;秀竹則要求嫻靜有致,俊逸瀟洒;冬梅又須主幹蒼勁,寒中獨俏,素枝閑花,以簡為主,達到疏中見密,少里寓多,富有活力氣息的藝術效果。所以,紫砂塑器不僅應形象生動,構圖簡潔,而且應巧妙地利用紫砂泥料的天然色澤來增強其藝術效果。  D、筋紋形體  筋紋器造型的特點是將形體的俯視面作若干等份,把生動流暢的筋紋,組織於精確嚴密的結構之中。這是從生活中所見的瓜棱、花瓣、雲水紋等創作出來的造型樣式。因此筋紋器選型不僅在造型側視面上尋求變化,其俯視面上的形象更吸引人。筋紋器造型紋理清晰流暢,口蓋准縫嚴密是藝術與技術的高度統合。筋紋器形體是從砂器早期的六方形壺的基礎發展而來的。筋紋器壺藝造型規則是「上下對應,身蓋齊同,體形和諧,比例精確,紋理清晰,深淺自如,明暗分明,配置合理」。大多數這類壺藝均要求口、蓋、嘴、的、把都必須作成筋紋形,使與壺身的紋理相配合。這也使得壺藝和壺體與壺蓋結合上要求有如精密之機械。每一等份、每一壺口半圓線、弧線等都要計算得十分精確。其工藝手法的嚴謹程度,達到了無比嚴密的程度。近代常見的筋紋器造型有合菱壺、半菊壺等。   紫砂壺這三類造型的形制,幾乎包羅了自然界與世間各類可創性的形體。這也是紫砂器形制特別豐富的重要原因。目前,有的砂壺兼有兩種甚至三種形體造型,這種造型方法就是在圓形、方形壺上再裝飾著別的形體,如掇球壺是自然形體與幾何形體的結合;四方竹段壺既是筋紋形體又是幾何形體與自然形體的造型;六方掇球壺乃是自然形體與幾何形體和筋紋形體的統合。 紫砂器的各種形體是在方器、圓器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所以紫砂器造型是「方非一式,圓不一相」,這就是數百年來無數藝人創作經驗的累積。現在紫砂工藝又繼續在早期砂器基礎上不斷地承襲與發展,將紫砂藝術推向更臻完美的境界,實乃當今紫砂藝術收藏家所樂見。  感謝網友「難得壺徒」提供稿件,更多請見茶語論壇。[推薦]紫砂入門的文章(一)紫砂造型鑒賞  宜興紫砂陶器在國際間聞名以來,將近有五百年的歷史。紫砂陶在浩瀚的中華文物史上有著瑰麗的地位,人們稱為高超的藝術品。在明清兩代,地處江南人文薈萃之地的宜興,所生產的紫砂器,更充滿著豐富的文化氣質。其所以成為名陶,實由於具有良好的實用性與獨特的藝術性兩大原因。  論紫砂的藝術性,其造型藝術之美,形制之多,文化氣息之豐富,是其它陶瓷品類無法相比的。目前,紫砂器的造型,主要分為幾何形體、自然形體、筋文形體三大類。這是歷代紫砂藝人,細心觀察和研究各種物象的形態,吸取了中國傳統工藝品的藝術特點而創作的。   幾何形體分為圓器和方器二種。這兩種造型都是以幾何形的線條裝飾壺體的,甚至有的器形本身就是一種幾何圖形。 A、圓器  圓器造型主要由各種不同方向和曲度的曲線組成。紫砂圓器講究珠圓玉潤、骨肉亭勻、比例協調、敦龐周正、轉折圓潤、雋永耐看。掇球壺、仿鼓壺、漢扁壺是紫砂圓器造型的曲型作品。圓器的造型規則要求是「圓、穩、勻、正」。它的藝術要求必須是珠圓玉潤,口、蓋、的、嘴、把、肩、腰的配置比例要協調和諧,勻稱流暢,達到無懈可擊,致使器型上的標準要求為「柔中寓剛,圓中有變,厚而不重,穩而不笨,有骨有肉,骨肉亭勻」。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井欄壺(顧景洲) 井欄壺周身皆由弧線構成,線條圓融有力,簡潔明快。壺身雖圓似方,沉穩而不凝滯。斜斜向上的管狀流和重心略為下沉的環形把,前後呼應。壺的造型簡單卻無以增減,再三觀之韻味無窮。B、方器  方器造型主要由長短不同的直線組成。如四方、六方、八方及各種比例的長方形等。方器造型方中藏圓,線面挺括平正,輪廓線條分明,給予人們乾淨利落,明快挺秀之感。歷來有很多出色的方器造型。如四方壺、八方壺、傳爐壺、觚稜壺、僧帽壺等造型。方器造型規則要求為「線條流暢,輪廓分明,平穩莊重」,以直線、橫線為主,曲線、細線為輔,器型的中軸線、平衡線要正確、勻挺、富於變化。方器除口、蓋、的、把、嘴應與壺體相對稱外,還要求做到「方中寓圓,方中求變,口蓋劃一,剛柔相稱」。使壺體不論四方、六方、長方、扁方為壺型,其壺蓋方向均可任意變換,並與壺口嚴密吻合。方器既為幾何形體,也屬筋紋形體。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方鍾壺(潘持平) 以方鍾為型,底寬而穩,向肩線收縮,弧度洗鍊優雅,壺身造形端莊特別,挺秀大方,蓋鈕與壺身造型相同,上下相應,一虛一實憑添韻味,三彎嘴與把背弧度前後呼應,大方自然,亦使方鍾壺更為生動。C、自然形體  塑器造型一般稱為「花貨」,是對雕塑性器皿及帶有浮雕、半圓雕裝飾器皿造型的統稱。將生活中所見的各種自然形象和各種物象的形態透過藝術手法,設計成器皿造型,如將松竹梅等形象製成各種樹樁形造型。或者是在圓器及方器選型上運用雕、鏤、捏塑等手法,將自然形體變化為造型的部份,如壺的嘴、把、蓋、鈕,或者是在造型的顯見部位施以簡潔的堆雕裝飾。壺體上這些堆雕,總是要求寧簡勿繁,做到主次分明,以達到視覺上的和諧與平衡。這種壺藝造型規則是「源於自然,而高於自然,造型不僅應具有適度性的藝術誇張,又應著意於風格瀟洒」。例如此類壺藝以松竹梅為裝飾題材時,勁松要刻划出枝幹勁拔,針葉挺秀,氣勢鏗鏘;秀竹則要求嫻靜有致,俊逸瀟洒;冬梅又須主幹蒼勁,寒中獨俏,素枝閑花,以簡為主,達到疏中見密,少里寓多,富有活力氣息的藝術效果。所以,紫砂塑器不僅應形象生動,構圖簡潔,而且應巧妙地利用紫砂泥料的天然色澤來增強其藝術效果。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D、筋紋形體  筋紋器造型的特點是將形體的俯視面作若干等份,把生動流暢的筋紋,組織於精確嚴密的結構之中。這是從生活中所見的瓜棱、花瓣、雲水紋等創作出來的造型樣式。因此筋紋器選型不僅在造型側視面上尋求變化,其俯視面上的形象更吸引人。筋紋器造型紋理清晰流暢,口蓋准縫嚴密是藝術與技術的高度統合。筋紋器形體是從砂器早期的六方形壺的基礎發展而來的。筋紋器壺藝造型規則是「上下對應,身蓋齊同,體形和諧,比例精確,紋理清晰,深淺自如,明暗分明,配置合理」。大多數這類壺藝均要求口、蓋、嘴、的、把都必須作成筋紋形,使與壺身的紋理相配合。這也使得壺藝和壺體與壺蓋結合上要求有如精密之機械。每一等份、每一壺口半圓線、弧線等都要計算得十分精確。其工藝手法的嚴謹程度,達到了無比嚴密的程度。近代常見的筋紋器造型有合菱壺、半菊壺等。   紫砂壺這三類造型的形制,幾乎包羅了自然界與世間各類可創性的形體。這也是紫砂器形制特別豐富的重要原因。目前,有的砂壺兼有兩種甚至三種形體造型,這種造型方法就是在圓形、方形壺上再裝飾著別的形體,如掇球壺是自然形體與幾何形體的結合;四方竹段壺既是筋紋形體又是幾何形體與自然形體的造型;六方掇球壺乃是自然形體與幾何形體和筋紋形體的統合。 紫砂器的各種形體是在方器、圓器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所以紫砂器造型是「方非一式,圓不一相」,這就是數百年來無數藝人創作經驗的累積。現在紫砂工藝又繼續在早期砂器基礎上不斷地承襲與發展,將紫砂藝術推向更臻完美的境界,實乃當今紫砂藝術收藏家所樂見。[此貼子已經被作者於2004-2-10 13:35:25編輯過]----------------------------------------------[轉帖](二)試談紫砂壺藝的造型美 張守智  紫砂器是一種無釉陶,它並非以釉彩繪畫的裝飾來達到陶瓷藝術中美的效果,而是通過造型結構來表達其外觀美。紫砂壺藝經過長期的發展,陶工創製了不少精練別緻的壺樣,這些設計都蘊含著很多美學觀念。所以紫砂壺的造型美是一個很值得探索的題目。重心與穩定性  紫砂壺的造型基本上要符合穩的要求,穩除指使用時的穩定外,也要求視覺上具有安定感。紫砂壺為求使用及創作上的便利,多做成圓形或對稱的形體,這種造型都以形體的中心線為軸,而造型的重心就落在中軸上,從造型重心下垂的中軸線,並落在壺底的中心點,所以壺底的大小就在視覺上影響壺的穩定性。此外,壺體的肩、腹部位的變化,也影響著整體造型的重心和穩定性。如壺體比較矮,底部較大,造型重心就下降,在視覺上增加了造型的安穩或壓重感。又如壺體較高,底部較小,造型的重心就沿中軸上升而產生輕巧和生動感。以一件簡單的牛蓋洋桶壺為例,它的形體比較高,為求造型穩重大方,所以壺底就做得較大,使其外觀均稱。又如小型竹節壺,它的肩腹重心位置靠上,而足根上部內斂,所以造型就顯得輕巧。至於石瓢壺,它的側立面近於正立的三角形,重心全靠在壺體底部,但壺底以三乳釘狀支腳架空,使造型穩而不重。嘴和把在壺體上的均衡  紫砂壺的嘴和把對主體的結構均衡有著很大的影響。如壺體上的嘴或把手的一方過重,或是壺把向外迴轉得過大,都會使造型重心偏離中軸。若嘴和把在壺體兩側的位置和空間安排不當時,也會影響造型的均衡。  一般壺嘴和壺把裝配形式有:(一)壺的嘴和把在壺體兩側以對稱形式展開,這種形式具有端莊、安定的效果。(二)壺體兩側的嘴和把都朝一方向傾斜,壺把的曲度與壺嘴的伸展方向相同,這種處理形式,在取得造型均衡的同時,也產生動感。要取得嘴、把與壺嘴的均衡,我們要因壺嘴的造型來處理。如果壺嘴是屬三彎形,我們要用「三平」手法來裝置嘴和把。三平就是嘴和把的最高點要與壺口取平。此外,壺嘴所佔的長方形空間要與壺把相若。有時因壺把的迴轉位所佔的空間比嘴部為大,我們便要把壺嘴安裝得比壺把稍微外傾一點,並把嘴根下部稍微提高,使它高於把的底部,以求取得整體視覺的平衡。  除三平法外,嘴和把也可依一個三角形的結構來裝置。首先以壺底中心為點,以壺口為頂線,畫出一個倒立的等腰三角形,以決定嘴和把的位置。這處理方法,多用在安裝一彎嘴上。這種不求嘴和把在體量上相等,而是以嘴上部和把上部的曲度相呼應,並以壺口兩側至嘴、把部份相等的虛空間來取得整體的均衡。以這種手法處理的一彎嘴壺有掇球壺、漢扁壺和線雲壺等,它們的造型都予以人生動活潑之感。對比與調和  紫砂壺造形設計上的對比與調和是利甪壺身各部的異同來表現。壺體量的大小、造型的方圓、線條的曲直、坯質的粗幼、色彩的冷暖等,都是構成不同視覺效果的元素。紫砂壺藝中對比與調和經常是交錯的使用在同一件作品上,以取得更佳的造型外觀。  如一把壺的鈕部和壺身,設計者往往用以小對大的手法,做成這兩者在體量上的大小對比,同時又把壺鈕造成壺身的形狀,使兩者的設計在對比中取得調和。再以四方抽角竹頂壺為例,在形體和輪廓上,它的體面方圓結合,線條曲直並蓄,但是作者又在明確的對比中運用線、面、體等平線的過度和銜接,來取得整體造型的統一協調。實體與虛空間  實體與虛空間是指造型體本身與形體外形相對形成的空間。恰當的虛實對比有利於加強造型的特點和裝飾性,是取得造型整體感的一個重要因素。如壺把在壺體上迴轉構成的兩形空間,若可呼應主體形狀或其線條的特點,則可達到加強整體感的作用。又如在壺底加上支腳,將壺體架空,加強造型下部的虛空間;或是在肩上架起提梁,增加壺體上部的虛空間,或是以簡單的橋形壺鈕形成壺頂的透空位,這些手法都是以虛實對比的原理以增強造型的氣勢。以著名的大彬提梁壺為例,這壺的重心在壺體下部,造型穩健莊重。但通過提梁的迴轉,構成壺體上部的虛空間,使整體舒展大方,增加了整個造型氣勢。提梁所形成的完整空間,亦增加了造型的裝飾感。整體與局部  壺的口、頸、肩、腹、足、底、蓋、鈕、嘴、把、流等相對於整體而言都是局部。這些細部都要統一在整體設計中。它們要服從整體,並要做到與整體有機的結合。  壺的口沿、底邊、圈足都是造型的局部,也是造型變化的細部。這些口沿、底邊與圈足的轉接線條要交待明確,乾淨利落,致使造型能與人明快精確的感覺。  至於壺蓋,它的結構可分為嵌蓋、截蓋、壓蓋三類。一般瓷壺因成型工藝的局限,所以嵌蓋形式較多。但紫砂壺無釉,手工形成精細,所以嵌、截、壓蓋結構兼有。從壺口與壺蓋結合上看,嵌蓋和壓蓋結構形式變化豐富,而截蓋的結構則使壺體與蓋面連接一體,加強造型的整體性。但是,無論是用那種結構的壺蓋,在整體造型上都要做到「貫氣」,即使有肩有頸的壺體,也要注意蓋面與壺體或肩部的輪廓相貫通。  壺鈕的造型為求取得與主體的協調,設計者往往將其外形做成主體正立形或倒立形的縮小,或是主體和蓋面外輪廓的延伸。鈕部造型雖簡單,但細部的處理仍要做到一絲不苟,防止呆板粗糙,鈕部與蓋面的銜接,應注意過度自然,防止生硬。  嘴、把和壺體的銜接形式,基本上是以相貫線和過渡線兩種方法處理,紫砂工藝中稱這為「明」和「暗」的處理。由於紫砂以手工成型,嘴和把與主體的銜接多採用過渡線結構。瓷器造型因原料性質和成型工藝的局限,故多採用嘴、把與主體分接合的相貫線結構形式,而過渡線結構則較少。採用暗接法或過渡線結構形式的特點是嘴、把與主體銜接過渡自然,造成整體感強,紫砂工藝術語稱這為「若自然生成」就如漢扁壺的嘴、把是以暗接法處理,壺把和嘴部是壺體肩線的延伸,銜接自然,造型渾然一體。此外紫砂壺也有用貫接線結構接合嘴和把的,就如漢方壺的嘴和把就是用明接法處理。這種結構,外形明確,線條交待乾淨利落,增強了方壺造型的鮮明特點。紫砂壺造型的有機形態  在陶瓷生產中,自輪製成型工藝發明後,圓形器便成了器形的主流,這是因為圓器使用方便,易於生產。但是輪製成型的器物受到同心圓的制約,形體只能上下有變化,使造型局限在一定範圍內。而紫砂壺則甪打身筒和鑲身筒兩種基本手工成型,這使宜興陶工不單可製作圓形等類的對稱形體,亦可做出許多非對稱和有雕塑感的壺類。這種有機造型的形體,具有上下、前後、左右三度空間,造型領域的擴大,使壺體的設計樣式更豐富多變,花貨類中的樹癭壺、束柴三友壺、番瓜壺和梅干壺及光貨類中的伏虎壺、追月壺和小之泉壺等都是非對稱形式的有機造型表現,這種造型是通過周視效果來表現其整體統一感,其設計是多層次的結構變化。設計者把造型最富變化的線、面、體表現在壺體的主觀面,通過視覺的流動,使各部分造型在連續變化中取得有機的溶合。如番瓜壺,它以視覺上的迴環轉向來表達自然生機的變化感和造型上的整體感。組合套疊結構  日用陶瓷的組合套疊結構,是方便使用和存放時節省空間。組合結構除要滿足實用功能外,在造型上也要取得各組合件的變化與統一。近年宜興出產的組合套疊茶具,除符合茶具的使用功能外,更充分利甪紫砂原料性能和成型工藝的長處。以竹爐茶具為例,它以紫砂傳統中最熟悉的竹為題材。在造型結構上,設計者以上段竹乾的空間為容水的壺體,配上嘴、提系、竹橋蓋鈕等附件,做成茶壺。竹干下段則以等距分割四個方形洞口,內裝四個茶杯,中心有一小盅點燃酒精,備溫茶之用。造形無論是套疊起或分拆開都能達到局部與整體的統一。  紫砂套茶具是紫砂壺藝創新發展的一個新方向。從這裡可以說明,只要對不斷變化的生活需要深入研究,創作者必然會生產出在功能和結構上有所突破的設計,而這種創作意念,正是紫砂工藝發展的本體動力。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長樂壺(*堯臣) 墨綠泥色鑠鑠,有光澤,襯得作者精緻的工夫更突出。六方塊面比例正確、弧度飽滿;凸線乾凈圓整,向上延伸成六方直頸和蓋,連蓋的皆為六方圓珠型,口蓋密合且面面通轉。流、把搭配出色。此壺骨肉亭勻挺括大方。(三)紫砂壺的評價鑒賞與收藏----韓其樓如何評價、鑒定一件紫砂壺的優劣,古今中外許多收藏家心裡都有自己的標準。作為文字付諸於紙面,前人雖有隻言片語,但系統理論卻不多見。因為各家自有各家言,標準也就不盡相同。但能達成共識的,不外乎兩個標準:一是藝術標準,二是功用標準。1)前人對紫砂壺的評價「名壺莫妙於砂,壺之精者又莫過於陽羨」,這是明代文學家李漁對紫砂壺的總評價。 為什麼宜興的紫砂壺好?這可從兩方面來說明。一方面,它是藝術品,形制優美,顏色古雅,可以「直齊商彝周鼎而毫無愧色」(見張岱《夢憶》)。另一方面,它又是實用品,用以沏茶,茶味特別清香;「用以盛茶,不失元味」。明人文震亨說:「茶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許次紓也說:「以粗砂制之,正取砂無土氣耳!」《陽羨茗壺系》說:「壺經久用,滌拭口加,自發暗然之光,入可見鑒。」在林古度《陶寶肖像歌》里也有「九且色澤生光明」的詩句。這種既有藝術價值又有實用價值的特點,使紫砂壺的身價「貴重如珩璜」,甚至於超過珠玉之上。 清人汪文柏贈給當時紫砂壺名家陳鳴遠的一首《陶器行》詩里,有「人問珠玉安足取,豈如陽羨溪頭一丸土」的贊句,可見宜興紫砂的身價是非常高的。究竟值多少錢呢?名人周澍《台陽百詠注》里說:「供春小壺一具,用之數年,則值金一笏。」到了清代康熙年間,也是「一具尚值三千緡」。(陳其年《贈高澹人詩》,見《陽羨名陶錄》)可見名家出品價格尤高。再往後,則凡是明代名家所制的紫砂壺,不僅「價埒金玉」,而且「已為四方好事者收藏殆盡」。(吳梅鼎《陽羨名壺錄》)不僅如此,甚至一些殘破的紫砂壺,也有人願意出價收購。周伯高就是這樣的人。他說:「供春、大彬諸名壺,價高不易辨。予但別其真,而旁搜殘缺於好事家,用自怡悅。」(吳騫《陽羨名陶錄》) 紫砂壺質地古樸純厚,不媚不俗,與文人氣質十分相近。文人玩壺,視為「雅趣」,參與其事,成為「風雅之舉」。他們對紫砂壺的評價是:「溫潤如君子,豪邁如丈夫,風流如詞客,麗嫻如佳人,葆光如隱士,瀟洒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樸訥如仁人,飄逸如仙子,廉潔如高士,脫俗如衲子。」(奧玄寶《名壺圖錄》)紫砂壺與當時名震宮廷的景德鎮瓷器是截然不同的感覺,因而它博得古今中外文人的「深愛篤好」。2)如何進入欣賞紫砂壺之門 欣賞紫砂壺必須從愛壺、玩壺入門,在使用、玩賞中,了解什麼是正宗紫砂,紫砂泥原料的性能、化學成分、分子結構、吸水率、透氣性,紫砂壺泡茶、注茗的功能,壺的構造、藝術風格、名人、名作、歷史沿革、流派等等,並逐步確立自己的收藏風格。欣賞紫砂壺,亦淺亦深亦玄亦神,關鍵在於如何進入賞壺之門。 宜興紫砂壺歷來分四個檔次:實用品(大陸產品)、工藝品(細貨)、特藝品(名人的作品)及藝術品(富於藝術生命之作)。實用品的特點是每個歷史時期投入的製作人員最多,製作技藝差,日產量高,品種單一,這項產品歷來不入賞壺之列(歷史上也有專做大陸產品而獨具功力的高手,應數例外)。工藝品出於良工巧手,其作品一般來說制工精良,但出於歷史或文化因素,藝術素質,他們的作品大多為模仿傳統造型,或創作一些符合初步紫砂愛好者喜愛的造型。在上一個層次就是名人產品,稱之為特藝品。名人當然是在同行中出類拔萃的佼佼者。名人少、作品亦少、它總是賞壺、藏壺者渴求的對象。藝術品,粗略說,並非就是製作技術精湛、功能獨具、材質貴重等而言,而是根據作者的文化藝術素養的高下,在紫砂這個傳統工藝中注入藝術生命的多少來判定的。 不富收藏就無賞壺可言。收藏應該各有所好,不必強求多、全、精、專,在收藏中可以學會欣賞,在欣賞中學會收藏 3) 鑒賞紫砂壺的基本知識 評價一件紫砂壺的內涵,必須具備三個主要因素:美好的結構,精湛的製作技巧和優良的使用的功能。所謂形象結構,是指壺的嘴、扳、蓋、紐、腳,應與壺身整體比例協調。精湛的技藝,是評審壺藝優劣的準則。優良的實用功能,是指容積和重量的恰當,壺扳的便於執握,壺的周圓和縫,壺嘴的出水流暢。同時要考慮色地和圖案的脫俗和諧。 如果抽象地講紫砂壺藝的審美,可以總結為形、神、氣、態這四個要素。形,即形式的美,是指作品的外輪廓,也就是具象的面相;神即神韻,一種能令人意會體驗出精神美的韻味;氣,即氣質,壺藝所內涵的本質的美;態,即形態,作品的高、低、肥、瘦、剛、柔、方、圓的各種姿態。從這幾個方面貫通一氣,才是一件真正的完美的好作品。但這裡又要區分理和趣兩個方面。若壺藝愛好者偏於理,斤斤計較於壺的容積的宜大宜小,嘴的宜曲宜直,蓋的宜昂宜平,身段的或高或矮,側重於從沏茶名飲的方面為出發點,那就只知理而無趣。一種藝術的欣賞應該在理亦在趣。一件作品不管它是大是小,壺嘴是曲是直,蓋子是昂是平,形制是高是矮,都在乎有趣,趣才能產生情感,怡養心靈,百玩不厭。所以觀賞一件新的造型,應該在領悟倒美的本質以後才能加以評點。從這樣的審美態度做出發點,才能贏得愛好砂藝者的共鳴。當然,作為一件實用工藝美術品,它的適用性也非常重要的,使用上的舒服感可以愉悅身心,引起和諧的興緻。因此,也就是依據飲茶的習慣、風俗,有選擇的考慮壺體的容量,壺嘴的出水流暢,壺把的端拿省力舒適等等。這些都是必須做具體範圍的內容考慮的。 當今,鑒定宜興紫砂壺優劣的標準歸納起來,可以用五個字來概括:「泥、形、工、款、功。」前四個字屬藝術標準,後一字為功用標準,分述如下: 一是「泥」:紫砂壺得名於世,固然與它的製作分不開,但根本的原因,是其製作原材料紫砂泥的優越。近代許多陶瓷專著分析紫砂原材料時,均說起其為含有氧化鐵的成份,其實含有氧化鐵的泥,全國各地不知有多少,但別處就產生不了紫砂,只能有紫泥,這說明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含有氧化鐵,而在紫砂的「砂」。根據現代科學的分析,紫砂泥的分子結構確有與其它泥不同的地方,就是同樣的紫砂泥,其結構也不盡相同,有著細微的差別。這樣,由於原材料不同,帶來功能效用及給人的官能感受也就不盡相同。 功能效用好的則質優,不然則質差;官能感受好的則質優,反之則質差。所以評價一把紫砂壺的優劣,首先是泥的優劣。 泥色的變化,只給人帶來視覺觀感的不同,與功用、手感無濟。而紫砂壺是實用功能很強的藝術品,尤其由於使用的習慣,紫砂壺需要不斷摸索,讓手感舒服,達到心理愉悅的目的。所以紫砂質表的感覺比泥色更重要。紫砂與其它陶泥相比,一個顯著的特點即是手感不同。一個熟悉紫砂的人,閉著眼睛也能區別紫砂與非紫砂,這就是摸非紫砂的物件,就如膜玻璃質器物——粘手,而摸紫砂物件就如摸豆沙——細而不膩,十分舒服。所以評價一把紫砂壺,壺質表的手感是十分重要的內容。近年來時行的鋪砂壺,正是強調這種質表手感的產物。 二是「形」;紫砂壺之形,是存世各類器皿中最豐富的了,素有「方非一式,圓不一相」之讚譽。如何評價這些造型,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因為藝術的社會功能即是滿足人們的心理需要,既然有各種各樣的心理需要;大度的愛大度,清秀的愛清秀,古拙的愛古拙,喜玩的愛趣味,人各有愛,不能強求。從筆者角度出發,認為古拙為最佳,大度其次之,清秀再次之,趣味又次之。道理何在?因為紫砂壺屬整個茶文化的組成部分,所以它追求的意境,應是茶道所追求的意境是:「淡泊和平,超世脫俗」,而古拙正與這種氣氛最為融洽,所以古拙為最佳。 許多制壺藝人,都明白這個道理,就去模仿古拙,結果是「東施效顰」,反而把自己的可愛之處丟掉了。要知道,藝術品乃是作者心境之表露,修養之結果,不是其他所能替代得了的。所以,大可不必模仿。 歷史上遺留下來許多傳統造型的紫砂壺,例如石桃、井欄、僧帽、掇球、茄段、孤菱、梅椿、仿古等等,乃是經過年代的沖刷,遺留下的僅存的優秀作品,拿今天的眼光看,仍然在閃爍發光。現在許多藝人在臨摹,也是一人一個樣,各不相同。譬如石桃壺,據不完全統計,就有一百多種,原因就是古今的藝人們,都把自己的審美情趣融進去了他們的作品之中。 說起「形」,人們常把它與紫砂壺藝的流派相併提,認為紫砂壺流派分「筋囊」、「花貨」、「光貨」等,其實,這是極無分析的辦法。道理很簡單,就如戲劇表演家的流派分類,不能以他演什麼戲而定,而應以他在戲劇表演中追求趣味。藝術家在他們的藝術生涯中,一旦藝術成熟,必然形成他的個人風格,幾個相差無幾的個人風格湊在一起,就成了流派。 藝術講究的是感覺。一把紫砂壺造型的優劣,全憑個人的感覺,作壺的講「等樣」、「等勢」就是造型學講的「均衡」。講許多的高深的理論,很可能越講越講不清。不是有句俗語:「只可意會,不能言傳」嗎?藝術上的感覺,全靠心聲的共鳴,心靈的理解,即所謂「心有靈犀一點通」。 三是「工」:中國藝術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例如京劇的舞蹈動作,與國畫的大寫意,是屬於豪放之列;京劇唱段與國畫工筆,則屬於嚴謹之列;而紫砂壺成型技法,乃與京劇唱段、國畫工筆技法,有著同工異曲之妙,也是十分嚴謹的。 點、線、面,是構成紫砂壺形體的基本元素,在紫砂壺成型過程中,必須交待的清清楚楚,猶如工筆繪畫一樣,起筆落筆、轉彎曲折、抑揚頓挫,都必須交待清楚。面須光則光,鬚毛則毛;線,須直則直,須曲則曲;點,須方則方,須圓則圓,都不能有半點含糊。否則,就不能算是一把好壺。按照紫砂壺成型工藝的特殊要求來說,壺嘴與壺把要絕對在一直線上,並且分量要均衡;壺口與壺蓋結合要嚴緊。這也是「工」的要求。 四是「款」:款即壺的款識。鑒賞紫砂壺款的意思有兩層:一層意思是鑒別壺的作者是誰,或題詩鐫銘的作者是誰。另一層意思是欣賞題詞的內容、鐫刻的書畫、還有印款(金石篆刻)。 紫砂壺的裝飾藝術是中國傳統藝術的一部分,它具有中國傳統藝術「詩、書、畫、印」四為一體的顯著特點。所以,一把紫砂壺可看的地方除泥色、造型、製作工夫以外,還有文學、書法、繪畫、金石諸多方面,能給賞壺人帶來更多美的享受。 歷來,紫砂壺是按人定價,名家名壺身價百倍。在商品社會尤其顯得突出。這樣市場上就容易出現許多模仿名家製作,偽造的贗品屢見不鮮,選購名壺尤其需要小心。 五是「功」:所謂「功」是指壺的功能美。近年來,紫砂壺新品層出不窮,如群星璀璨,目不暇接。制壺人講究造型的形式美,而往往忽視功能美的現象,隨處可見。尤其是有些制壺人自己不飲茶,所以對飲茶習慣知之甚少,這也直接影響了紫砂壺功能的發揮,有的壺甚至會出現「中看不中用」的情況。 其實,紫砂壺與別的藝術品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它是實用性很強的藝術品,它的「藝」全在「用」中「品」,如果失去「用」的意義,「藝」亦不復存在。所以,千萬不能忽視壺的功能美。 紫砂壺的功能美主要表現在:(一)容量適度;(二)高矮得當;(三)口蓋嚴緊;(四)出水流暢。按目前我國南方人(包括港台)的飲茶習慣一般二至五人會飲,宜採用容量三百五十毫升為最佳。其容量剛好四杯左右,手摸手提,都只需一手之勞,所以稱「一手壺」。 紫砂壺的高矮各有用處。高壺口小,宜泡紅茶;矮壺口大,宜泡綠茶,但又必須適度,過高則茶失味,過矮則茶易從口蓋溢出,使風景大剎。剎風景的還有壺嘴出水不暢,幾粒很小的珠茶,到得壺中,均變成大葉,易把出口堵住,現時作壺已根據飲茶人習慣把壺嘴改稱獨口,使流水明顯比以前暢通。 要求壺的口蓋嚴緊,能使沖壺水落於茶海而不致落入壺內,看來似乎與功能美關係不大實際是為講究衛生,也不可不提。凡此種種,都屬功用標準。4) 、紫砂壺的選用與收藏 選用紫砂壺若以名為貴或以稀為貴,那是古董收藏家的事。一般選壺,不必過分講究,只要是把好的紫砂壺,用以泡茶,善於蘊味育香;使用經久,越發光潤古雅,就會給你的生活帶來藝術享受和無窮樂趣。 選壺要領:(1)購置新壺,壺的造型與外觀要美,只要自己看得舒服滿意,沒必要隨和流行的模樣。(2)壺的質地,胎骨要堅,色澤要潤。選用新壺,可先輕撥壺蓋,以音響鏗鏘清揚、壺聲聽來悅耳者為佳。(3)壺中之味,應注意聞聞。一般新壺可能會略帶土味,但可選用。若帶火燒味、油味或人工著色味的則不可取。(4)壺的精密度即壺蓋與壺身的緊密程度要好,否則茶香易散,不能蘊味。測定方法是注水入壺試驗,手壓氣孔或流口,再傾壺,涓滴不出或壺蓋不落,都表示精密度高。(5)壺的出水效果跟「流」的設計最有關係。傾壺倒水,順手者則佳,反之則不佳。(7)壺的特性與茶的特性宜相配合則適用性更佳。砂壺泡茶,一般是壺音頻率較高者,適宜配泡重香氣的茶葉,如清茶;壺音稍低者較宜配泡重滋味的茶,如烏龍、鐵觀音。 養壺要領:(1)新壺新泡,先要決定此壺將用以配泡哪種茶。譬如是重香氣的茶還是重滋味的茶,如果講究的話,都應有專門備泡的壺。(2)使用新壺,應先用茶湯煮一番,一則除去土味,也可使壺接受滋養。方法是用乾淨鍋器盛水,用小火如勢煮壺,到水將滾未滾時,在將茶葉放入鍋中同煮。等滾沸後撈出茶渣,在稍待些時候取出新壺置於乾燥且無異味處自然陰乾後,使可使用。(3)舊壺重泡。每次泡完茶後,將茶渣倒掉,並用熱水滌去殘湯,以保持清潔、合乎衛生。(4)注意「壺裡茶山」。有人泡茶,只除茶渣,而往往將茶湯留在壺裡陰乾,日久累積茶山,如維護不當,易生異味。所以在泡用前更應以滾沸的開水沖燙一番。(5)把茶渣擺存在壺裡來養壺的方式決不可取。一方面茶渣悶在壺裡易有酸餿異味,有害於壺;另一方面紫砂壺可吸附熱香茶味,殘渣剩味實也無益於壺。(6)壺應經常擦拭,並用手不斷撫摸,不僅手感舒服,且能煥發出紫砂陶之本身的光澤,渾樸潤雅,耐人尋味。(7)清洗壺的表面時,可用手加以擦洗,洗後再用乾淨的細棉布或其它較柔細的布擦拭,然後放於乾燥通風且無異味之處陰乾。久而久之,自會與這把壺發生感情。 名壺收藏;目前,在港、台和東南亞一帶,紫砂壺已和中國幾千年的茶文化聯繫在一起,成為受人青睞的國粹。收藏名壺成了人們精神享受上的一種樂趣。許多人競相高價收購珍藏,猶如五十年前的上海一樣出現「一量紫砂,一兩黃金」的身價。大陸改革開放,為台灣、香港以及日本和一些東南亞國家的華裔嗜茶者,提供了尋覓他們夢寐以求的製作精巧的紫砂壺的大好機遇。[轉帖](四)紫砂的選購與保養一、紫砂壺的選購  在眾多紫砂壺中,如何挑選到一把好壺,豈只是紫砂新生的難題,對悠遊紫砂陶多年的老手,同樣也是一個嚴肅的課題。紫砂壺既是著重功能性的實用品,又是可以把玩、欣賞的藝術品。所以,一把好的紫砂壺應在實用性、工藝性和藝術性三方面獲得極高的肯定。壺藝愛好者在選購紫砂壺時,不妨就這三個重點加以考量。(一)、紫砂壺的實用性  紫砂壺是用於泡茶注茶的。所以,選購時不妨先就其實用的功能加以考量。優良的實用功能是指其容積和容量的恰當,壺把的便於端拿,壺嘴出水的流暢,讓品茗沏茶得以得心應手。因此,選購紫砂壺應依據個人的飲茶習慣,考量壺的容量,壺嘴出水的順暢,壺把執握的舒適等等。因為,透過使用上的舒適感,可以產生情感,愉悅身心,百玩不厭,讓人珍愛有加。(二)、紫砂壺的工藝性  紫砂壺的工藝性是指製作的技術水準,也是評審壺藝優劣的準則。一把好的紫砂壺除了壺的流、把、鈕、蓋、肩、腹、圈足應與壺身整體比例協調,點、線、面的過渡轉折交待清楚與流暢。尚須審視其「泥、形、款、功」四方面的施藝水準。 泥:  紫砂壺獨特之處在於其製作原材料紫砂泥的優越性。所以評斷一把紫砂壺的優劣,首在於其用泥的品質。雖然泥色的變化,只給人帶來視覺感官的差異,與其使用的功能無關。但就使用的習慣而言,紫砂壺藉著泡茶品茗不斷地撫摸,透過手感的舒服,則可達到愉悅心靈的效果。好的紫砂泥因具有「色不艷、質不膩」的顯著特性。所以,選購紫砂壺應就紫砂泥的良莠加以考量。 形:  即壺的形象,也就是形狀樣式。紫砂壺的造型千姿百態,其間蘊藏了豐富多採的完美器形,彙集了歷代藝人的創作智慧和心血結晶,素有「方非一式,圓不一相」的讚譽。至於選擇何種形狀樣式的壺為佳,則因各人心理需求的不同,很難論定。不過,因紫砂壺屬於整個茶文化組成的部份,所以它所追求的意境,應屬茶道所追求的「滌凈煩囂,淡泊明志,超世脫俗」的意境。而「古拙素雅」與茶道文化的意境最是融洽,所以紫砂壺的造型考量應以能表現古拙氣氛的為優選。 款:  即壺的款識。紫砂壺的署款,素來非常講究。它不同於一般作品的自屬圖章戳記式的格局。因壺藝的韻致格調和書法繪畫藝術同傳,所用印款,往往出自一代金石篆刻名家之手。鑒賞紫砂壺款有兩個意義:一是監別壺的作者是誰;一是欣賞鐫刻的詩詞書畫及印款(金石篆刻)。紫砂壺的裝飾藝術結合了中國傳統藝術「詩、書、畫、印」一體的藝術特點。所以欣賞一把紫砂壺,除講究泥料、造型及製作技藝之外,還有文學、書法、繪畫、金石諸多方面,給每一位壺藝愛好者帶來更多美的享受。 功:  是指壺藝的功能美,有別於實用功能的訴求點。這些年來大陸市場逐漸開放,台商大舉介入紫砂市場,遂使砂壺市場益形蓬勃發展,砂壺產品屢有新作問世。只是紫砂藝人創新作品,徒講造型的形式美,卻忽視了功能為用的美。蓋有些藝人自己不飲茶,所以對飲茶習慣知之甚少,這種情況直接影響了砂壺功能的發揮,相信在泡茶、品茗的使用過程,有的砂壺已然出現「中看不中用」的重大缺失。紫砂壺的功能美主要表現在容量適度、高矮得當、口蓋嚴謹及出水流暢四個方面。按目前台灣家庭的飲茶習慣,一般二至五人聚飲,宜採用容量 350毫升為佳,無論手拿手提都只需舉手之勞,所以人稱「一手壺」。三、紫砂壺的藝術性  紫砂藝術是一種「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藝術創作形式。一件好的紫砂壺,除了講究形式的完美與製作技巧的精湛,還要審視紋樣的適合,裝飾的取材以及製作的手法。再說壺藝本身就是感情。所以一件較完美的作品,必須能夠發抒藝術的語言。既要方便使用,又要能夠陶冶性情,啟迪心靈,給人油然而生的藝術感受。誠如已故紫砂大師顧景舟所說「總之,藝術要有決斷、要樸素、要率真,要把親自感覺到的表達出來,以達到形、神、氣、態兼備,才能使作品氣韻生動,顯示出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紫砂壺的保養  1.新壺購置回來,可用細紗布稍加磨擦,用水清洗後,放如較濃的茶葉水鍋里煮沸,稍涼後,再點火煮沸,如此再三,取出晾乾後即可沏茶。  2.不論新壺、舊壺,用開水沏茶後,壺體表面溫度較高,此時可用濕毛巾,或乾淨濕布,擦抹壺體,水印旋擦旋干,反覆多次,有利於壺體光潤。如此堅持三四月後,新壺大體可發"黯然之光"。  3.茶壺長期不用,應及時將茶渣倒出,以免發生霉變或產生異味。  4.茶壺最忌沾上油污。   5.台灣有一套完整的符合台灣茶道的養壺、用壺方法,詳見《中國茶道》(黃墩岩編)[此貼子已經被作者於2004-2-10 17:26:34編輯過]偶理解的「形.神.氣.態」抽象地講紫砂陶藝的審美,可以總結為形、神、氣、態這四個要素形成,即形式的美,是指作品的外輪廊,也就是具象的片面;神,即神韻,一樣能令人意遠體驗出精神美的韻味;氣,即氣質,陶藝所內涵的和諧協調色澤本質的美;態、即形態,作品的高、低、肥、瘦、剛柔、方、圓的各種姿態。從這幾個方面貫通一氣,才是一件真正完美的好作品。但這裡又要區分「理」和「趣」的兩個方面。若壺藝之愛好者偏於理,斤斤較量於壺的容積的宜大宜小,嘴的宜曲宜直,蓋的宜盎或平,壺身的或高或矮,側重從沏茶茗飲的方便為出發點,那就只知理而無趣。一種藝術的欣賞應該在理亦在趣。一件作品不管它是大是小,壺嘴是曲是直,蓋子是盎是平,形制是高是矮,都在乎有趣,有趣才能產生情感,怡養性靈,百玩不厭。所以觀賞一件新的造型,應該在領悟到美的本質以後才始加以評點。從這樣的審美態度作出發點,才能中肯地贏得普遍愛好砂藝界的共嗚。(顧老言)(一) 形和態是一個概念,氣和神也是一個概念,一把壺無非就兩樣:形和氣。古人云:氣者形之微,形者氣之著,氣隱而難知,形顯而易見。(引自《古今圖書集成.藝術典》)。「隱而難知」是人審美心理的拓撲特徵:沒有形狀,沒有大小,不可見,不可測;「顯而易見」是物理場的歐幾里德幾何特徵:既可見又可測。兩者共屬一個整體。在技術和藝術實踐中哲匠們「制器尚象」也是一樣的道理。 (二) 欣賞一把壺,就是看她的體量尺度.造型形式乃至質地肌理等方面的大小高卑.遠近離合.主從虛實.陰陽動靜等的變化,在感受效果上,特別是視覺感受效果上引起審美愉悅。《考工記》述及「百工」職掌,就強調須:"審曲面勢.以殤五材.以辨民器"------------近以察形,遠以觀勢(態)。。。。。和建築設計的審美具有相同之處。(三) 壺徒對藝術的審美有以下拙見: 建築藝術與壺藝審美同屬一審美範疇,但凡一件藝術作品除了要有好的設計外,還必然要通良好的材料及優美的工藝去將她實施。與此同時當人們去欣賞一件作品的時候人的心理認知及本身的審美標準也起到影響。 宜興紫砂(陶瓷)界工藝美術技術職稱名錄  宜興紫砂界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由國家開始評定職稱,數十萬陶瓷工藝業者中,歷年來被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三級評定的:高級工藝美術師、工藝美術師、助理工藝美術師、工藝美術員等職稱人員,共有698人,其中32人有國家級、省級榮譽稱號。以下公佈名單係宜興紫砂文化研究會根據政府部門的文件及相關資料匯集而成,真實、可靠、權威,藉由名單的公佈,為紫砂市場正本清源,規範出有序的軌道,保障藏家權益,進而維護行業誠信,提供給大家作一參考: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顧景舟)蔣蓉、汪寅仙、徐秀棠、呂堯臣、譚泉海、徐漢棠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李昌鴻、鮑志強、何道洪、周桂珍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顧紹培、鮑仲梅、徐安碧、邱玉林、李守才江蘇省工藝美術名人:謝曼倫、潘持平、吳震、許成權、張紅華、毛國強、沈漢生、王石耕、范洪泉、季益順、沈遽華、曹亞麟、凌錫茍、儲立之、吳鳴、徐達明、朱建傳(以上32為均為高級工藝美術師)高級工藝美術師:李碧芳、葛明仙、曹婉芬、何挺初、夏俊傳、程輝、周尊嚴、咸仲英、徐南、蔣新安、史國富、湯鳴泉、劉建平、高建芳、許艷春、楊勤芳、范永良、陳建平、顧道榮、顧治培、呂俊傑、陳國良、江建翔、吳群祥、儲集泉、吳小楣、方衛明、施小馬、吳培林、尹祥明、倪順生、高麗君、黃自英、張慶臣、丁洪順具有工藝美術師職稱,而單位聘任高級工藝美術師:徐維明、葛陶中、王小龍、范建軍、張振中、邵順生、王生娣、房玉蘭、范其華、徐元明、劉鳳英、書鐘雲、王濤、蔣小彥、李群、李霓、方華萍、錢祥芬、顧美群、范早大、葛軍工藝美術師:顧婷、鮑月兔、束鳳英、束旦生、李美金、施秀春、吳亞亦、李慧芳、胡洪明、孫伯春、胡永成、周定華、蔣竟崢、趙良、李斌、蔣雍君、王品榮、王國祥、鮑利安、吳亞克、桑黎兵、唐永才、王三大、沈建強、顧建芳、陳洪平、吳祥大、顧斌武、徐雪娟、范志思、孫志平、顧衛芬、夏淑君、孫洪源、崔國琴、吳淑英、呂俊慶、范友良、高湘君、惲益萍、庄玉林、曹燕萍、張志強、史小明、王秀芳、廖西九、葛韜、強德俊、李國林、朱新洪、陳成、吳建林、許華芳、徐青、韓小虎、懷其芳、陳樂林具有助理工藝美術師職稱,而單位聘任工藝美術師:談躍偉、毛文傑、何燕萍、王福君、范乃芝、曹宇宏、董開生、徐秀文、范榮伯、周志和、錢菊華、范亞琴、范麗華、范卓華、周榮金、沈龍娣、張菊芳、魯浩、周曉琴、沈菊芳、史科琴、王小軍、吳開滸、韓洪玻、馬新勤、張海平、陳品壽、諸婷園、李霞、李銘、徐萍、方幼琴、俞曉芳、蔣華仙、姜新偉技師:史志鵬、夏淪州、沈惠芬、李兆濂、陳鳳妹、張紅芬、蔣順英、王亞琴、李洪新、牛惠芬、徐玉芳、馮希雅、鮑肩鈞、周坤生、周志之、談碧雲、吳亮屏、周鵬里助理工藝美術師:董健、湯傑、毛丹、馬志遠、趙洪生、張樹林、魏志雲、吳奇婉、楊義富、鮑正蘭、徐新妹、高建華、張毅、徐雯、吳貞裕、徐頤、朱斌、吳曙峰、徐益勤、邵家聲、郭超鋼、江雲祥、潘俊、吳建強、顧秀娟、陳國宏、呂黛琳、諸葛逸仙、許宏俊、萬根法、孫志琴、毛順洪、宋寶娟、蔣金鳳、王聯芳、唐六琴、史順強、張劍、李元軍、劉友良、馮余妹、劉偉清、史學明、唐剛、吳介春、王惠中、蔣淑希、張梅珍、黃孟君、鮑志娟、王亞軍、周新保、尹紅娣、唐朝紅、孫立強、蔣建明、張菊萍、汪梅芳、唐朝君、吳順華、顧曉斌、史建忠、方偉琴、顧學中、陳國芳、顧躍鳴、夏逸民、李瑋、潘岷、張哲偉、高俊、閔璐、姚志泉、黃麗萍、范建榮、蔣麗雯、范建華、梅寶玉、何健、倪建軍、趙曦鵬、咸晴、吳文新、秦志榮、蔣建軍、趙明敏、華健、劉錫芬、儲峰、鮑利民、陸軍、唐可、薛衛平、方小龍、邵毓芬、周潔萍、紹偉民、潘躍明、任惠芬、許愛華、顧建軍、羅澤南、毛子健、唐朝霞、何葉、鮑正平、朱峰海、殷惠娟、周菊芳、吳燕群、姚志源、周輝、鮑雯君、楊俊、費寅媛、鮑庭愽、吳娟、毛春英、王珂鈞、李涵鳴、范中明、吳奇敏、吳幼波、朱鴻鈞、曹奇敏、蔣藝華、葛昊翔、朱亞琴、趙江華、勇躍駿、鮑燕平、董亞芳、朱其大、周勤媞、朱永忠、曹建國、鮑青、陳依群、鮑玉美、王瀟笠、錢建生、廖江玲、史建平、苗春洪、周偉君、孔曉明、邵沛華、王龍海、顧勤、汪葉、張幼科、邵逸平、汪成瓊、張曉蕾、范仁良、吳志強、王耕蘭、尹月華、俞榮駿、錢午生、王杏君、周波、曹燕鋒、黃云云、吳小萍、譚曉燕、陳順培、劉劍飛、顧幼之、范偉群、范衛強、袁國強、高嫣、范穎、周婷,沈彩娥、張生榮、蔣淡濱、夏立、蔣才源、錢菊萍、沈琳、譚曉君、徐立、唐伯琴、周其坤、范黎明、王奮良、劉建芳、潘小忠、朱丹、葛桓、黃順法、史銀芝、胡敖君、黃旭峰、堵江華、沈寅華、顧中南、鮑峰岩、吳秋文、徐志倩、張志清、范國歆、魯新華、吳芳娣具有工藝美術員職稱,而單位聘任助理工藝美術師:吳東瑾、王敏、蔣秀娟、袁立新、范志強、范淑娟、倪小根、高曉東、張琴芳工藝美術員:華建民、庄玉芳、范年豐、唐燕萍、唐建林、周永剛、閔亞萍、潘錫娟、劉小清、朱偉、陸巧英、周宇傑、孫偉娟、朱朝輝、鮑紅霞、董逸明、張琴芳、宗志仙、葛二林、楊維高、劉俊、洪華平、汪國平、張煒、吳雲峰、許梅英、周孝忠、馬群東、范建中、許仲、蔣澤軍、周建英、楊逸雯、沈和平、束群、張利琴、華珊、邵俊芬、朱彬、范紅英、朱敏、高峰、張彩英、范泉明、吳婷婷、周立民、黃偉峰、周志君、顧磊磊、周寅福、吳軍、錢一清、高凌雲、陳一平、吳亞萍、王桂芬、曹潔、蔣亞萍、趙孟君、徐小平、徐建芳、夏清萍、程琦、王芳、吳建明、秦永強、夏穎、顧建明、張健、潘濤、濮雪娟、劉小敏、趙雪琴、何建新、蔣建亞、余其大、金全大、周國民、孔春華、杜秋、李惠芳、潘一清、陳衛明、張子威、羅伯平、吳優良、邵國亮、高建忠、秦利君、潘育民、張靜、萬陶、曹敏敏、高衛忠、葛小燕、王春、俞震、許學芳、謝明暉、謝芳、盧永強、蔣旭初、劉紅仙、蔣小軍、陳米軍、林軍、趙志琴、范宜娟、劉建軍、何洪生、陳江其、任永芬、秦幕雲、高伯南、劉曉清、張順榮、蔣李軍、崔龍喜、陳玉良、陳付天、王俊宏、吳小軍、陳惠紅、張寅、陳正初、杭兆強、范小龍、馮杏華、周庚大、丁益民、張麗娟、徐蘭軍、劉國亞、瞿斌、陸利華、萬新洪、顧小麗、汪成林、胡欣、陳春芬、李衛明、高建鵬、汪成友、周小明、李惠強、范小君、范秀紅、范順君、顧新軍、王春明、趙信軍、孟曉軍、蔣岳良、徐健、徐榮飛、賀洪清、周峰、錢興洪、宋小衛、范建強、劉軍華、賀洪梅、范學群、李古平、孫金立、陳國偉、費明華、蔣懿芬、袁朝舟、承健、蔣立軍、j魏柏柯、吳建平、吳芳、許敏芳、許歸娟、王利君、徐俊、張偉軍、范杏華、陳雲峰、陳雲嶺、尹建新、沈忠英、邵美芳、楊偉清、劉軍、周春風、華雪琴、李偉、周冠華、殷才平、蔣雲芳、周益軍、劉劍鋒、張麗雅、虞宏、蔣益軍、陳順根、強濟人、范錫軍、胡立敏、吳賽春、周品鑫、祁玉林、范海燕、吳林娣、馮志明、羊建鵬、潘偉明、周志新、錢雪妹、項峻、吳利群、湯澤新、高永偉、周建忠、管新平、杭麗清、華建忠、孫紅英、尹旭峰、周立新、徐芳、姚雅勤、張家林、董彩芬、馮洪君、趙軍、李金林、周小鳳、王國良、王銀芳、杭鋒、胡朝君、蔣瑞峰、呂亞君、馮雲華、朱榮妹、蔣淑萍、馬永強、蔣泉芳、朱葉新、尹霄榮、陸志雲、蔣峰、王云云、談躍芬、許國強、周永綱、耿銀風、謝明、史偉曙、庄永忠、錢亞斌、程鵬、吳國春、徐暗華、張昕金、江勤祥、徐躍、楊秀芬、范晨亞、朱新南、何馨、蔣志強、馮群星、萬亞鈞、魏文星.【本職稱名錄自1980年至2003年12月止】淺談紫砂原料宜興紫砂所用的原料是:紫泥,綠泥(本山綠泥)燒成後為黃色,紅泥三種,統稱為紫砂泥,產於宜興丁蜀鎮黃龍山深藏於黃石岩下夾存於甲泥礦層中,本山綠泥是紫泥層的夾脂,故紫泥和本山綠泥有「泥中泥」之稱,紅泥產於丁蜀鎮川埠朝庄,是嫩泥礦低部的泥料。紫砂泥礦體呈薄層壯,透鏡壯,礦層厚度一般在幾十厘米到一米左右。底槽清是紫泥的一種,位於礦層底部,塊狀中有青綠色的「雞眼」,色呈偏紫泛青,細而純正,由於礦地不同及燒成時溫度、氣氛的變化,製品能呈現深淺不同的紫紅色調。紅泥,又稱硃砂泥。產於嫩泥礦內,燒成後呈紅色。朱泥產量較少,不單獨存在於礦層中,一般是從原料中挑選出來的。因其含鐵量多寡不等,燒成後變硃砂色、硃砂紫或海棠紅等色。本山綠泥加紫泥就是段泥了。如何選擇一把貼心好壺如何選擇一把貼心好壺?其實是個可大可小,可難可易的問題。其小者、易者答曰"選你所愛,愛你所選"很簡單的一句話,其他一切都不重要,因為花錢買壺的是你,執壺泡茶的是你,買太貴了被老婆罵的是你,買太遜了被朋友笑的也是你!所以"自己喜歡"當然最重要嘍!  至於其大者、難者,可就真要費一番唇舌了,我們必需先聲明的是,茶壺有很多種,陶的、瓷的、金的、鐵的、銅的、錫的……種類繁多,所以我們只把焦距對在宜興紫砂壺上頭。   一般說來,宜興紫砂壺的選擇標準可從下述的幾個角度來逐一過濾。 壺之為壺 實用第一   茶壺的天職就是要能拿來泡茶,這當然是毋庸置疑的,換言之,選擇茶壺時便不應違背實用的基本原則。一把實用的貼心好壺至少應具備下列幾點 1.容量大小需合己用。茶壺容量大小差距甚多,大者容水數升,小者僅納一杯之量。同樣的,有的人交遊廣泛,天天高朋滿座,一周泡掉三斤茶,此時如果選用朱泥小壺來泡,那光是來回地傾茶注水便夠他手忙腳亂,滿頭大汗了。反之,若三兩好友促膝品茗,偏偏選用容水近升的大漢方壺,那豈不強迫人人非要牛飲一番不可,果真如此,那保證不出三個月,你的朋友會三個變兩個,兩個變孤支,到頭來只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一人」的份了! 2.口蓋設計合理,茶葉進出方便。國人愛喝的烏龍茶系,在沖泡前呈乾燥緊縮狀態,藉著茶則置入壺中並不太難,但經熱水沖泡數巡之後,葉片逐一伸展膨脹開來,會將整個壺身塞得飽飽緊緊的(尤其置茶量過多時),此時如果壺囗太小或設計不當時,就得費一番工夫才能將茶渣掏出。若一時疏忽,未清除乾淨,較易在壺身內壁形成茶垢,甚至發霉,這就有礙健康了。 3.重心要穩,端拿要順手。有些茶壺端拿之際十分沉重,這如果不是壺把設計不當,不符合人體功學,便是壺壁過厚(用土太多)。新手買壺時,不妨先在壺內盛裝四分之三的水,單手提起,臨摹倒水姿勢。此舉,一則試其量感是否過重。二則可趁此感覺執壺間,手指與壺把的施力位置是否舒適。端拿是否順手相當重要,否則不但累了自己,更容易發生失手破壺的慘劇,不可不慎。況且,勉力為之,不免手上青筋暴露,臉上齜牙咧嘴,讓客人未嘗其甘,先見其苦,不免有點失禮。 4.出水要順暢,斷水要果斷。此點是大部分茶壺不易顧及的。好壺出水剛勁有力,弧線流暢,水束圓潤不打麻花。斷水時,即傾即止,簡潔利落,不流囗水,並且傾壺之後,壺內不留殘水。 工藝技巧 用心所在  紫砂壺藝向以其高度精巧的工藝性著稱於世,即使是為求其產量與規格化而採用的擋坯成型法,其手工修整的工序仍相當繁瑣,所以工藝水平的高低自是評斷砂壺好壞的重要條件。紫砂壺的工藝要求,基本上有下述幾項 1.嘴、鈕、把,三點成一線。這點是諸多藏家所特意注重的,尤其是水平壺、西施壺等基本壺式更是如此,它看似簡單,實則不然,甚至包含名家壺在內,仍有許許多多的砂壺嘴歪把斜。另外,上把與下把不在同一垂直線上的亦相當常見。當然,這樣的砂壺一樣能泡能養,只是中國人講究的是「大中至正」、「允執厥中」,所以除非是特意設計的砂壺,不然仍應慎重審視為宜。 2.囗蓋要嚴緊密合。圓壺要能旋轉滑順無礙,方壺要求面面接縫平直不變形,筋紋器更要達到面面俱到的「通轉」地步。除了以上的目視、手試外,我們尚可在壺身盛水後,舉壺作注水狀,以食指壓緊氣孔,若能達到即壓即停且滴水不漏,就表示壺蓋與壺身的密合度甚高,與外界空氣接觸極少。部分技術特佳的陶手還能達到將壺嘴塞住時,手捏壺鈕可將全壺擎起的境地。 壺身線面修飾平整、內壁收拾俐落,落款明確端正。通常,一件砂壺的做工良否,我們可從外觀上審視陶手是否有用心將壺身線條、轉折、稜線修飾漂亮規整來作判斷。還有,此壺的落款是否大小得宜、位置適中、深淺合度,亦是重要參考。此外,最易遭受忽略的是,壺身內壁流嘴的接 、塊面的接縫是否遺有施工泥屑,內壁、內底是否收拾勻當……這些小細節都足以看出作者的製作態度是否嚴謹、審慎。 胎土要求純正,火度要求適當。有些砂壺乍看之下油光燦然,未養先亮有的則是賊光浮動,色相詭異,這些徵兆都顯示著此壺的土胎不純或是作者配土太差。至於砂壺的燒結火候是否恰當?則需要經驗的累積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一般可用壺蓋(請切勿用蓋沿,那是全器最脆弱的地方)輕輕敲擊壺身(務請注意,莫傷壺表),若呈鏗鏘含韻之聲,代表火度適中若呈混沌低郁之聲、代表火度稍嫌不足反之,若呈高尖乾脆之聲,則表過火或加有玻璃水。   慎選真愛 切忌衝動   紫砂壺的造型千姿百態,變化多端,但美感的標準則依各人的審美涵養而有所不同。你愛花貨的精工細描,我愛光貨的簡單大方,誰也不用委曲誰、所以砂壺的造型孰優孰劣是不能一概而論的。真正重要的是、無論如何,買壺千萬不要光為了作者的名氣或別人的強力鼓吹而衝動下單,否則日後極易後悔。因為泡茶賞壺之際是人類最冷靜、最客觀的時候,這時手中的砂壺勢必會遭受到自己最嚴苛的挑剔,這也就是為什麼茶壺就像女人的戀衣情結一樣──永遠少一把。 收藏的八戒九智 自有人類在地球上的出現開始。人就自覺不自覺的有了收藏的概念。從收藏果肉食物,到集攢工具。它伴隨人的發展進程直至今日。不過今天的收藏具有了更多的人文理念在其中。收藏也成為了一種文化,隨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人們更多的追求一種精神的愉樂。收藏也就有了更多的形式,但這些收藏行為中,藝術品的收藏最令人矚目,其宛如色彩斑斕的萬花筒,令人目眩。收藏可以給人帶來許多的樂趣,但也不可否認它是一種以一定經濟實力為基礎、以大量空暇時間為輔助的需要長期持續不斷關注的文化活動。做為一個成功的收藏者既要有很高文化知識修養,又要具備相當的經濟實力,同時還有好的心態與寬廣的胸懷,有追求而不愚迷,有選擇而有所放棄,只有具備了這些,收藏活動才可能有序進行。否則收藏給你帶來的不是樂趣反而是痛苦!借多年對收藏的體味於研究,總結了下述的八戒九智,寫給愛好收藏的朋友們參考。 八戒 八戒;之一 戒嗜財,只所以將戒嗜財,列為八戒之首。是因為今天的商業社會,一切都和利益掛鉤,生活中的所有,幾乎都可以用「金錢」來衡量。很多朋友最初介入收藏的目的,並非是因為喜好,而是出於一種當前媒體宣傳中經常暗示的所謂巨大利益的驅動。很多朋友很快進入收藏領域又很快的退出,發現並非想像的那樣,買一個罐子,買一張畫,轉手可以賣幾十萬,上百萬,房子、車子、票子一夜俱來。有的還損失了巨額的財產,被騙子迷惑。更甚者參加違法的勾當,盜挖古墓、濫掘遺址、走私文物出境,使自己走入萬劫不復之地,皆因嗜財。 八戒;之二 戒虛妄,收藏中有許多的故事。可以說每一個收藏愛好者,都是從聽故事開始的。慢慢自己也加入了講故事的行列中去。講故事對收藏的用處有三,一、可以通過故事的述說,將精品變為普通品,將珍寶變為舊貨破爛,可以便宜到手。這類手段多出於高水平的玩家,大家通常叫做「撿了」,但此不同於「撿漏」。(此手段的獲得需要鍛煉,筆者不完全提倡使用,不過一切因人而異。就此有句俗語大家要一定記住那就是「貨賣識家」,能體會此中滋味,你就會有許多老交情,否則你只能買一個人一次的便宜貨)。二、通過故事的述說,將普通品變為精品,將舊貨破爛甚至贗品變為珍寶,將去年的新東西,說成婆婆的媽媽的舅舅的姥爺從宮裡帶出來的寶貝,聽完了,你信了,你兜里的銀子就變成別人的了。三、通過故事的述說,而博得名聲,這就如同章克標先生描述的「登龍術」一樣,在收藏這行當里,名聲的價值非常大,不怕不懂,就怕沒名。有了名聲,就有了………我不說大家也明白。但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分的清虛實。不要最後自己也被虛進去。 八戒;之三 戒痴愚,痴,為迷。愚,為蒙蔽。收藏一定要有度,無度則萬事俱廢。《笑林廣記》中那費千金而得之,左手執虞舜之碗,右手持周公之杖,身披孔子之席,「求賜太公九府錢一文。」的富豪,大家不應該忘記。他的確並非是一個笑話,今日藏界確有如此者。想來都令人心酸澀。 八戒;之四 戒恚嗔,「自忿為恚,忿他為嗔。」收藏是和人打交道的事,多是買他而賣她,求於彼而釋於此,所以閑言碎語,我非你是,你是我非,各是其非,各非其是,不絕於行里。終至互不相讓,惡語誹謗,責罵怨憤,令到人人大生不快。收藏本為雅緻之道,調心養性之術,如因恚嗔而日日不悅,則得不償失。 八戒;之五 戒慳嫉,「氣量」對一個期望有所成就的收藏愛好者而言,無疑於夜路的燈,河上的橋,海納百川故而能成其大,山聚萬土故而能成其高。收藏本身就是一種吸納。所吸納的不單是物,也包括人。每個收藏愛好者都會有其成功和出色的一面,嫉妒別人的成功,竊喜別人的失敗,是萬萬要不得的。學習他人之優,而為己之優,則會日登一步,山高雲青。 八戒;之六 戒貪念,在收藏活動中,一旦動了貪念,則自己就有可能成為別人的獵物。不貪利、不貪物,一切隨遇,你的收藏才會有躲過陷阱的警醒和更多快樂的回憶。 八戒;之七 戒自欺,有不少朋友,收藏經年,室中堆滿了罈罈罐罐瓶瓶碗碗。一說起自己的收藏就去翻目錄圖冊,元青花和這博物院的一樣,明官窯和那美術館的一樣,玉石器和英國收藏的一樣,青銅器和日本收藏的一樣。別人好意勸說,質問東西存疑。就大發雷霆直言別人不懂、嫉妒、詆毀自己的成就。以後有所感悟,發現自藏品的蹊蹺,也不願意承認,殊不知自欺這會影響一個藏家的一生。 八戒;之八 戒自用, 收藏的久了,見的東西多了,再有新手他人的誇讚。有些藏家就開始飄飄然。儼然大師風範,懷疑一切,肯定一切,自己所言皆為真理,自己所判皆是絕對。其它人的水平都不行,就自己的眼力高,什麼學者、行家、專家都是草木偶人,皆不值一提。這種心態對藏家而言絕不可取。一個優秀的藏家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標準,要有自己的主見,要有堅持主見的決心與能力,也要有力排眾議的魄力,但是一個優秀的藏家也不能剛愎自用惟我獨尊。一切藏品的判定要以事實為根據,理論為支撐,實踐為標尺,含糊不得,妄言不得。 九智 九智;一者法智,知法,懂法,什麼可以收藏,什麼不可以收藏,知道尺度,學習法規才會少去很多的麻煩。並非是自己搞一個某某收藏協會會員的帽子,就可以去倒賣文物,破壞遺迹。收藏,一切當以法為先,所以法智,為第一智。 九智;二者義智,有情意知道和明白自己收藏的目的,搞清楚自己的收藏是為自己、為後人、為歷史、為社會,還是為錢。明白是最好。 九智;三者時智,收藏懂得時機、時間,那收藏就會事半功倍。 九智;四者平智,保持收藏中的一顆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將收藏放於平淡,才會領略到收藏的神奇! 九智;五者明智,心明肚亮,神志清明,就會發現很多收藏中的不適之處,知道躲開規避收藏中所遇到的風險。 九智;六者眾智,理解收藏是一種群體的文化活動,不是一個人或幾個人的小圈子,要明白眾人拾材火焰高,互通有無,相互支持,各得所好。 九智;七者根智,一切皆有根,收藏的根,就在於學養的培育,增加自己的學識,提高自己的修養。有了這方面不斷的提高你收藏就會無往而不利。 九智;八者自省智,一個收藏愛好者,要自知,明白自己的長處,也要明白自己的不足。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學會揚長避短,這樣你的收藏就會少走很多彎路。 九智;九者知足智,對收藏愛好者而言,一切藏品的獲得都是沒有足盡的。所以知足者長樂就顯得極其重要了,萬物不可強求。 最後我想說的就是,收藏此道永遠都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每個藏家都應該知道勤勉謙恭,在收藏這條路上,我、你、他,皆如螻蟻望蒼穹,渺小到不能再渺小了。只有讓自己從最簡單的攢於藏,升華為對歷史、美學的理解和研究,讓自己的收藏給社會帶來更大的價值,這才是一個藏家要做的。 望野 於甲申年 一月一陽羨茗壺係[明] 周高起 著目錄創始 正始 大家 名家 雅流 神品 別派 附錄 《過吳迪美、朱萼堂看壺歌兼吳貳公》 林茂之《陶寶肖像歌 爲馮本卿金吾作》 俞仲茅《贈馮本卿都護陶寶肖像歌》   壺於茶具,用處一耳。而瑞草名泉,性情攸寄,實仙子這洞天福地,梵王之香海蓮邦。審厥尚焉,非日好事已也。故茶至明代,不復碾悄和香藥制團餅,此已遠過古人。近百年中,壺黜銀錫及閩豫瓷,而尚宜興陶,又近人遠過前人處也。陶曷取諸,取諸其制,以本山土砂能發真茶之色香味,不但杜工部雲「傾金注玉驚人眼」,高流務以免俗也。至名手所作,一壺重不數兩,價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與黃金爭價。世日趨華,抑足感矣。因考陶工陶土而爲之系。創始  金沙寺僧,久而逸其名矣。聞之陶家雲,僧閑靜有致,習與陶缸甕者處。摶其細土,加以澄煉,捏築爲胎,規而圓之,刳使中空,踵傅口、柄、蓋、的,附陶穴燒成,人遂傳用。 正始  供春,學憲吳頤山公青衣也。頤山讀書金沙寺中,供春於給役之暇,竊仿老僞心匠,亦淘細土摶胚。茶匙穴中,指掠內外,指螺文隱起可按,胎必累按,故腹半矣。世外其孫龔姓,亦書爲龔春。人皆證爲龔。予於吳周聊家見時大彬所仿,則刻供春二字,足折聚訟雲。  董翰,號後溪,始造菱花式,已殫工巧。  趙梁,多提梁式,亦有傳爲名良者。  玄錫。  時朋,即大彬父,是爲四名家。萬曆間人,皆供春之後勁也。董文巧而三家多古拙。  李茂林,行四,名養心。制小圓式,妍在樸致中,允屬名玩。  自此以往,壺乃另作瓦缶,囊閉入陶穴,故前此名壺,不免沾缸壇油淚。  時大彬,號少山,或淘土,或雜碸砂土,諸款具足,諸土色亦具足,不務妍媚,而朴雅緊栗,妙不可思。初自仿供春得手,喜作大壺。後遊婁東聞陳眉公與琅琊太原諸公品茶施茶之論,乃作小壺,幾案有一具,生人閑遠之思,前後諸名家,並不能及。前於陶人標大雅之遺,擅空群之目矣。名家  李仲芳,行大,茂林子。及時大彬門,爲高足第一,制度漸趨文巧,其父督以敦古仲芳嘗手一壺,視其父日:老兄,這個何如。俗因呼其所作爲老兄壺。後入金壇,卒以文巧相競。今世所傳大彬壺,亦有仲芳作之,大彬見賞而自署款識者。時人語日:李大瓶,時大名。  徐友泉,名士衡,故非陶人也。其父好時大彬壺,延致家塾。一日,強大彬作泥牛爲戲,不即從,友泉奪其壺土出門去,適見樹下眠牛將起,尚屈一足。注視捏塑,曲盡厥狀。攜以視大彬,一見驚歎日:如子智慧,異日必出吾上。因學爲壺。變化式土,仿古尊罍[音lei2]諸器,配合土色所宜,畢智窮工,移人心目。予嘗博考厥制,有漢方扁觶、小雲雷、提梁卣、蕉葉、蓮方、菱花、鵝蛋、分襠索耳、美人、垂蓮、大頂蓮、一回角、六子諸款。泥色有海棠紅、硃砂紫、定窯白、冷金黃、淡墨、沈香、水碧、榴皮、葵黃、閃色、梨皮諸名。種種變異,妙出心裁。然晚年恆自歎日:吾之精,終不及時之粗。積分:2324註冊:2003-9-16 第 4 樓雅流  歐正春,多規花卉果物,式度精妍。  邵文金,仿時大漢方獨絕,今尚壽。  郡文銀。  蔣伯荂,名時英,四人並大彬弟子。蔣後客於吳,陳眉公爲改其字之敷爲荂。因附高流,諱言本業,然其所作緊致不俗也。  陳用卿,與時同工,而年會俱後。負力尚氣,嘗掛吏議,在縲絏中。俗名陳三獃子,式尚工,致如蓮子、湯婆、缽盂、圓珠諸制,不規而圓,已極妍飭。款仿鍾太傅貼意,落墨拙,落刀工。  陳信卿,仿時、李諸傳器具,有優孟叔敖處,故非用卿族。品其所作,雖豐美遜之,而緊瘦工整,雅自不群,貌寢意率,自誇洪飲逐貴遊間。不務壹志盡技,間多伺弟子造成,修削署款而已。所謂心計轉粗,不復唱渭城時也。  閔魯生,名賢,制仿諸家,漸入佳境,人頗醇謹。見傳器則虛心企擬,不憚改爲,會也進乎道矣。  陳光甫,仿供春、時大爲入室。天奪其能。蚤眚一目,相視口的,不極端致,然經其手摹,亦具體而微矣。神品  陳仲美,婺源人,初造瓷於景德鎮。以業之者,多不足。成其名,棄之而來。好配壺土,意造諸玩,如香盒、花杯、狻猊爐、辟邪、鎮紙,重鎪疊刻,細極鬼工,壺像花果,綴以草蟲,或龍戲海濤,伸爪出目,至塑大士像,莊嚴慈憫,神采欲生,瓔珞花蔓,不可思議。智兼龍眠、道子。心思殫竭,以夭天年。  沈君用,名士良,踵仲美之智,而妍巧悉敵。壺式上接歐正春一派,至尚像諸物,制爲器用。不尚正方圓,而筍縫不苟絲發。配土之妙,色象天錯,金石同緊,自幼知名。人乎之日沈多梳。宜興垂髫之稱。巧殫厥心,亦以甲申四月夭。----------------------------------------------別派  諸人見汪大心葉語附記中。休甯人,安體茲,號古靈。  邵蓋、周後溪、邵二孫,並萬曆間人。  陳俊卿,亦時大彬弟子。  周季山、陳和之、陳挺生、沈君盛,善仿友泉、君用。並天啓、崇禎間人。  沈子澈,崇楨時人,所制壺古雅,渾樸。嘗爲人制菱花壺,銘之曰:石根泉,蒙頂葉,漱齒鮮,滌塵熱。  陳辰,字共之,工鐫壺款,近人多假手焉,亦陶家之中書君也。  鐫亦款識,即時大彬初倩能書者落墨,用竹刀畫之,或以印記,後竟運刀成字,書法閒雅,在《黃庭》、《樂毅》貼間,人不能仿。賞鑒家用以爲別。次則李仲芳,亦合書法。若李茂林,朱書號記而已。仲芳亦時代大彬刻款,手法自遜。規仿名壺日臨,比於書畫家入門時。  陶肆謠曰:壺家妙手稱三大。謂時大彬、李大仲芳、徐大友泉也。予爲轉一語日:明代良陶讓一時,獨尊大彬,固自匪佞。  相傳壺土初出用時,先有異僧經行村落,日呼日:賣富貴。土人群嗤之。僧日貴不要買,買富何如。因引村叟,指山中産土之穴去。及發之,果備五色,爛若披錦。  嫩泥,出趙莊山,以和一切色,上乃粘脂可築,蓋陶壺之丞弼也。  石黃泥,出趙莊山,即未觸風日之石骨也。陶之乃變硃砂色。  天青泥,出蠡墅,陶之變黯肝色。又其夾支,有梨皮泥,陶現梨凍色;淡紅泥,陶現松冶變化尚露種種光怪雲。  老泥,出團山,陶則白砂星星,按若珠琲,以天青、石黃和之,成淺深古色。  白泥,出大潮山,陶瓶盎缸缶用之,此山未經發用,載自吾鄉白石山。江陰秦望山之東北支峰。  出土諸山,其穴往往善徙。有素産於此,忽又他穴得之者,實山靈有以司之,然皆深入數十丈乃得。  造壺之家,各穴門外一方地,取色土篩搗部署訖,弇窖其中,名日養土。取用配合,各有心法。秘不相授,壺成幽之,以候極燥,乃以陶甕庋五六器,封閉不隙,始鮮欠裂射油之患。過火則老,老不美觀,欠火則稚稚沙土氣。若窯有變相,匪夷所思。傾湯貯茶,雲霞綺閃,直是神之所爲,億千或一見耳。  陶穴環蜀山,山原名獨,東坡先生乞居陽羨時,以似蜀中風景,改名此山也,祠祀先生於山椒,陶煙飛染,祠宇盡墨,按《爾雅釋山》雲,獨者蜀。則先生之銳改厥名,不徙桑梓殷懷,抑亦考古自喜雲爾。  壺供直茶,正在新泉活火,旋瀹旋啜,以盡色香味之蘊,故壺宜小不宜大,宜淺不宜深,壺蓋宜盎不宜砥,湯力茗香,俾得團結氤氳。宜傾渴即滌,去厥[氵亭]滓,乃俗夫強作解事,謂時壺質地緊潔,注茶越宿暑月不餿,不知越數刻而茶敗矣,安俟越宿哉。況真茶如菁脂,采即宜羹,如筍味觸風隨劣,悠悠之論,俗不可醫。  壺入用久,滌拭日加,自發闇然之光,入手可鑒,此爲書房雅供。若膩滓讕斑,油光爍爍,是日和尚光,最爲賤相。每見好事家藏列,頗多名制,而愛護後染,舒袖摩挲,惟恐拭去,日:吾以寶其舊色爾。不知西子蒙不潔,堪充下陳否耶,以注真茶,是藐姑射山之神人。安神人,安置煙瘴地面矣,豈不舛哉。  壺之土色,自供春而下及時大初年,皆細土淡墨色,上有銀沙閃點,迨碸砂和制彀縐周身珠粒隱隱,更自奪目。  或問予以聲論茶,是有說乎。予日:竹論幽討,松火怒飛,蟹眼徐突窺,鯨波乍起,耳根圓通,爲不遠矣。然爐頭風雨聲,銅瓶易作,不免湯腥,砂銚亦嫌土氣。惟純錫爲五金之母,以制茶銚,能益水德,沸亦聲清,白金尤妙,茀非山林所辦爾。  壺宿雜氣,滿貯沸湯,傾即沒冷水中,亦急出水寫之,元氣複矣。  品茶用甌白瓷爲良,所謂素瓷傳靜夜,芳氣滿閑軒也。制宜弇口邃腸,色浮浮而香味不散。  茶洗,式如扁壺,中加一盎鬲而細竊其底。便過水漉沙。茶藏,以閉洗過茶者,仲美、君用,各有奇制,皆壺史之從事也。水勺湯銚,亦有制之盡美者,要以椰匏錫器,爲用之恆。----------------------------------------------附錄 《過吳迪美、朱萼堂看壺歌兼吳貳公》   新夏新晴新綠煥,茶式初開花信亂。羈愁共語賴吳郎,曲巷通人每相喚。伊予真氣合奇懷,閑中今古資評斷。荊南土俗雅尚陶,茗壺奔走天下半。吳郎鑒器有淵心,會聽壺工能事判。源流裁別字字矜,收貯將同彜鼎玩。再三請出豁雙眸,今朝乃許花前看。高盤捧列朱萼堂,匣未開時先置。捲袖摩挲笑向人,次第標題陳幾案。每壺署以古茶星,科使前賢參靜觀。指搖蓋作金石聲,款識稱堪法書按。某爲壺祖某雲孫,形制敦龐古光燦。長橋陶肆紛新奇,心眼欷歔多暗換。寂寞無言意共深,人知俗手真風散。始信黃金瓦價高,作者展也天工竄。技道曾何彼此分,空堂日晚滋三歎。  供春、大彬諸名壺,價高不易辦。予但別真真而旁搜殘缺於好事家,用自怡悅,詩以解嘲。  陽羨名壺集,周郎不棄瑕。尚陶延古意,排悶仰真茶。燕市曾酬駿,齊師亦載車。也知無用用,攜對欲殘花。吳迪美日:用涓人買駿骨,孫臏刖足事,以喻殘壺好。伯高乃真鑒家,風雅又不必言矣。林茂之《陶寶肖像歌 爲馮本卿金吾作》   昔賢制器巧含樸,規放尊壺從古博。我明龔春時大彬,量齊水火摶埴作。作者已往嗟濫觴,有循月令仲冬良。荊溪陶正司陶複,泥沙貴重如珩璜。世間茶具稱爲首,玩賞揩摩在人手。粉錫型模莫與爭,素磁斟酌長相偶。義取炎涼無變更,能使茶湯氣永清。動則禁持慎捧執,久且色澤生明。近聞複有友泉子,雅式精工仍繼美。嘗教春茗注山泉,不比瓶罍罄時恥。以茲珍賞向東吳,勝卻方平衆玉壺。癖好收藏阮光祿,割愛舉贈馮金吾。金吾得之喜絕倒,寫圖錫名日陶寶。一時詠贊如勒銘,直似千年鼎彜好。----------------------------------------------紫砂壺的保養(轉貼) 紫砂壺是喝茶人的珍寶,但要使紫砂壺表現出真正的個性,就要有正確的養壺方法,泡壺是最好的養壺方法,具體可分以下六點:  1、徹底將壺身內外洗凈。無論是新壺還是舊壺,養之前要把壺身上的蠟、油、污、茶垢等清除乾淨。   2、切忌沾到油污。紫砂壺最忌油污,沾一後必須馬上清洗,否則土胎吸收不到茶水,全留下油痕。  3、實實在在的泡茶。泡茶次數越多,壺吸收的茶汁就越多,土胎吸收到某一程度,就會透到壺表發出潤澤如玉的光芒。  4、擦與刷要適度。壺表淋到茶汁後,用軟毛小刷子,將壺中積茶銷銷刷洗,用開水沖凈,再用清潔的茶巾稍加擦試即可,切忌不斷地推搓。  5、使用完畢要清理晾乾。泡茶完畢,要將茶渣清除乾淨,以免產生異味,又需重新整理。    6、讓壺有休息的時間。勤泡一段時間後,茶壺需要休息,使土胎能自然徹底乾燥,再使用時才能更吸收。 按這六步養亮的壺,雖養成的速度較慢,但亮度可經久也不褪,不怕人的手氣觸摸。 [轉帖]《紫砂生產工藝技術問題的探討 》 葉龍耕宜興紫砂陶是我國具有優秀民族傳統的實用工藝美術陶瓷,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崇高的藝術成就,為人類文明作出了貢獻,在國內外享有崇高的聲譽。在素有「瓷器之國」歷代名家輩出的中國,宜興紫砂陶何以在中國的陶瓷藝術中獨樹一幟,異彩四放?它己成為廣大陶瓷工作者和紫砂陶愛好者共同關注和研究的問題。本文以普及宜興紫砂陶有關科學知識為目的,對宜興紫砂陶生產工藝進行探討。(一)紫砂泥的製備及其對紫砂壺外觀、內在質量的影響:  紫砂泥可以單獨製成坯用泥料,與其它陶瓷坯料相比,具有加工工藝簡便的優點。然而,泥料顆粒的粗細,隨時代的變遷而發生變化,製成的紫砂壺產生了不同的時代風貌和不同的內在性能。  紫砂泥的製備,基本上分成手工和機械加工兩種。民國徐珂在《清椑類鈔》一文中描述道:「泥初出山時,大如煤塊。舂以杵,必數次,始取其較細者,浸之於池,經數月,則粗分子下沈。其最上層,皆有黏性,乃取以制器。」這是一種典型的手工加工方法。直到解放前後,有用石磨磨泥粉的手工製法,此法一直沿用到1957年。在1958年,紫砂泥的加工實現了機械化。用石輪輾破碎,加工細度控制在60目篩左右,1959年開始應用雷蒙粉碎機,細度在100目篩以上,濕水後通過真空綾泥機捏練,成為供製坯用的熟泥。(表一)試樣時代 紫砂泥團粒最大尺寸 相應的中國篩號宋朝中期 0.7~0.5m/m 26~35目清朝前期 0.5m/m 35目清朝中期 0.3m/m 55~60目現代手工制 0.3m/m 60目現代機器制 0.15m/m 100~120目  應用手工製備的熟泥,經手工成壺,燒成後,由於泥團粗細懸殊,燒成時體積收縮不一,外表粗顆粒略有凸出,又富有滋潤光澤的質感。猶如天津鴨梨的梨皮狀,而疏鬆的內壁因泥料礦物組成和團粒堆積等因素而形成的空隙,具有一定的氣孔率和吸水率。用機器練制的熟泥,儘管手工成型,燒成條件不變,但其表面已失去梨皮狀的藝術效果,製品的吸水率從通常的3~5﹪下降到目前的1﹪左右。由此可得到這樣的啟示:紫砂壺的外表是鑒別世傳與現代作品的方法之一。而茶壺氣孔率的大幅的下降,直接影響了其實用性能。(二)獨特的成型技藝:  紫砂壺的成型方法,有手工、注漿、旋坯和印坯等幾種。其中手工成型是傳統的製作方法。而製作技藝的關鍵則是脫空成型和坯件表面的精加工。所謂精加工,系指用竹片、明針、刀具及用這些材質製作的其它專用工具,對已接上頸、腳、嘴、把手的壺口、身、蓋的表面,進行精細的括平、修整,這是紫砂壺成為工藝品的關鍵之一。它的作用在於:紫砂熟泥顆粒大小不一,成型時坯體表面呈現高低不平,在精加工過程中,用上述工具將坯體整平,並把隆起的顆粒向下擠壓,使坯面平整光潤。這時坯體外表形成一層較細緻的表皮層,而內壁面雖在打拍泥片時也受拍打,但往往是稍事加工,泥料顆粒之間相對疏鬆,燒成後製品表面成梨皮狀,而疏鬆的內部呈現一定的氣孔率。  紫砂壺造型別緻多樣。為不使它淪為一般的釉陶,以及歷史原因,它的表面是不施釉的。要使紫砂達到「脫手則光能照面,出冶則資比凝銅」的工藝效果,必須把坯體處理得器形結構嚴謹,輪廓線條分明,筋瓤紋理清晰,達到珠圓玉潤,渾成整體的製作要求,都需經過成型精加工來求得。同時,精加工也是提高坯體粘度的重要手段。例如大型圓條壺,壺口壺蓋各有24條筋瓤對稱。由於加工精細,燒成後壺蓋任意調換方位,都能與壺口相吻。工藝水平高的紫砂壺,口蓋准縫嚴密,二者之間的空隙(或稱位移公差)一般都在0.5mm以內,是其它任何陶瓷壺類所無法比擬的,瓷器茶壺位移公差在1~3mm甚至更大。由於紫砂壺精度高,減少了混有黃曲霉等黴菌的空氣流向壺內的渠道,成為紫砂壺泡茶不易發餿變質的原因之一。(三)紫砂壺的燒成: 1.燒成窯爐,燃料及窯具: 燒成紫砂壺的窯爐,經歷了龍窯、倒焰窯到隧道窯的演變。其中龍窯使用時間最長(宜興羊角山早期紫砂窯址就是一條寬一米左右長十餘米的龍窯)直到1957年才被倒焰窯代替。1973年,隧道窯取代了倒焰窯。龍窯所用燃料是茅草、松柴。倒焰窯的燃料是煙煤。隧道窯則以重油為燃料。 紫砂壺從明代中葉起就開始用匣缽(俗稱掇罐)燒成,這與上述紫砂壺自明代起因飲茶方法改變,制壺發生歷史性轉折相關連,以防止產品表面發生火刺,色澤不稱等缺陷。同時提高了製品的裝窯密度,有效地利用了窯位空間。2.窯爐燒成氣氛的控制: 紫砂泥中的氧化鐵含量相當高,根據SiO2?/FONT>Al2O3?/FONT>Fe2O3?FeO三元相理論,如果製品在氧化氣氛中燒成,則物相在1400℃以下不產生液相圖,不形成低共熔物,由於紫砂泥中尚有CaO、MgO、K2O、Na2O等成份,因此實際燒成溫度低為1150~1180℃,在此溫度下,泥料中各礦物相的擴散速度不大,赤鐵礦不作為一種相存在,使製品成紅色(低溫)、紫紅色(高溫)。如以還原氣氛燒成,則僅應按SiOn2?/FONT>Al2O3?/FONT>FeO系相圖進行,在1100℃左右形成低熔共熔物而產生液相。Fe2O3大量還原FeO色泥由紫紅變紫黑,製品表面提前燒結還原過程中沉積的炭素和分解的氣體無法逸出而發生鼓泡、積炭,造成廢品。(四)紫砂泥和紫砂壺的顯色:  眾所周知,瓷器與陶器的主要差別之一,是瓷器含鐵量低(<1﹪),通常紅色陶器含鐵量大於5.5﹪,在正常燒成條件下,陶土含鐵量不同,呈色不一。含量≦0.8﹪,燒成後呈白色;含量1.3﹪,燒成後成灰色;含量2.7﹪,燒後呈灰色;含量2.7﹪,燒後呈淡黃色;含量5.5﹪,燒成後呈淡紅色;含量8.5﹪,燒成後呈紅色;含量10.5﹪,燒成後呈深紅色。  但陶土中含有的氧化鐵是以多種形式存在,如紫砂泥,就有下列幾種:見表二。(表二)礦物名稱 分子式 礦物顏色赤鐵礦 Fe2O3 櫻紅、暗紅色褐鐵礦 Fe2O3、nH2O 黃褐色至黑色針鐵礦 Fe2O3、H2O 淡紅、淡黃、淡褐色硫鐵礦 FeS2 黑色磁鐵礦 Fe3O4或FeO、Fe2O3 鐵黑色  經過紫砂泥中Fe2O3和FeO的分析,Fe2O3總7.41~8.62﹪,FeO為0.73~0.55﹪,赤鐵礦佔90﹪左右,其它為20﹪左右。同時由於MnO2、Cr2O3、CaO及其它少量色著色氧化物的存在,導致了紫砂泥的紫紅色調。  燒成氣氛對紫砂壺的顯色關係重大,對宋代中期羊角山紫砂器分析的結果:Fe2O3(總)8.24﹪,FeO5.44﹪,製品斷面呈黑色,近代紫砂分析結果:Fe2O3(總)9.95﹪,FeO0.55﹪斷面呈紫紅色。運用精湛的燒成技術,製品可以獲得要求的色澤。紫砂壺的燒成氣氛,以中性一氧化焰為宜。(五)紫砂壺生產工藝的獨特性和合理性:  紫砂泥確實是宜興得天獨厚的原料,天賦的合理的化學組成、礦物組成、顆粒組成,使其具備了可塑性好,生坯強度高,乾燥收縮小等工藝性能,為多種多樣的造型提供了良好的工藝條件。豐富多姿的造型,千變萬化的線條,對製作技巧不斷提出新的要求,促使手工成型達到了高度的水平,形成了獨特的風格。而精巧的手法,越群的技藝,促成了紫砂壺造型的豐富多採的特色。這就是泥料?走?造型三者相互促進的辯證關係。  成型過程中的精加工工序,使製品形成一層緻密的表皮層。由於它的存在,擴大了製品的燒成範圍,不論是正常燒成溫度的上限或下限,表皮層都能燒結,而製品內壁仍能形成氣孔。因此,成型的精加工工藝,具有把泥料、成型、燒成三者有機地結湊在一起的作用,賦予紫砂壺表面光潔,雖不掛釉而富有光澤,雖有一定的氣孔率而不滲漏等特點。紫砂泥經燒成形成了殘留石英、雲母殘骸、莫來石、赤鐵礦、雙重氣孔等物相。其結晶相多而玻璃相少,使紫砂壺具有抗熱震性、透氣性,較高的機械強度,賦予紫砂壺優異的實用功能。  斯經歷了一千多年的歷史演變,宜興紫砂壺以其得天獨厚的泥料,巧奪天工的製作技藝,集符合科學的生產工藝,精美絕倫的器物造型,有口皆碑的實用功能,成為世界名陶。歷代宜興陶瓷工匠用烈火使陶土放出異彩,也給後人留下了許多千古之謎,現代科學技術的手段提供了打開這個寶庫的鑰匙,讓我們不斷深入地進行紫砂陶的科學研究,探索奧妙,總結經驗,古為今用,促進陶都繁榮昌盛,促使宜興紫砂陶的優秀傳統發揚光大。茶語清心 → 紅茶坊 → 壺裡乾坤 → 閩南茶俗和紫砂壺[推薦]閩南茶俗和紫砂壺[推薦]閩南茶俗和紫砂壺(上)文/王文徑(福建漳浦縣博物館館長)中國人對茶的認識,傳說起源於神農,而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則發端於漢代,司馬相如、揚雄等文人開始倡導飲茶。到了兩晉時期,茶文化開始登堂入室,魏晉時期,正逢天下混亂,群雄紛起,文人學子無以匡世,遂產生避世思想,大興清談之風,高談闊論,多興飲宴,當然,真正可以終日豪酒不醉的畢竟是少數人,更多的人選擇了飲茶。同時,一些有見識的政治家不滿當時的奢侈之風,最早提出了「以茶養廉」的口號,自此之後,茶已經滲透到每一種文化思想領域之中了。政治家飲茶,以塑造自身的形象,文人飲茶,以引發藝術創作的思維,佛家把茶當作禪定入靜的必備之物,道家將飲茶作為身心與大自然交溶的手段,飲茶又與儒家提倡的中庸之道,一拍就合,結下永世之好。歷朝歷代,似乎沒有一個政治家,一個統治者對「茶」存有微詞,而總是以不同的形式進行不斷扶植,推廣。唐代開始出現了貢茶,說明了宮廷在大力推廣飲茶,也正因為這樣,產生了茶聖陸羽,也奠定了中國茶文化的基本理論。宋代更是大力提倡飲茶,當時朝野之間盛行的鬥茶之風,成為中國歷史上的一道風景線。幾乎在文化史上知名的文人和政治家,都與茶結下不解之緣,飲茶的普及已經上及天子,下至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了。明洪武24年,朱元璋為了減輕茶農的負擔,下詔廢止團茶,改貢葉茶,於是延續至今的飲茶方式出現了。飲茶法從煮茶、點茶到泡茶、茶葉也經歷了粉茶、餅茶、團茶、葉茶等過程,一千多年來,茶文化的不斷深入,改革、更新,每一次飲茶方式的改變,都是對新茶具的一次呼喚,唐代出土於長沙窯的各種水注,宋代建陽窯的黑釉盞,都與同時期的飲茶方式相適應,明代流行葉茶沖泡法,不久以後,紫砂壺也就出現了。思亭款〈潮州朱泥壺〉。 飲茶方式和茶製品用了幾個朝代的時間共同追求最佳的形式,茶具也花費了幾個朝代的時間,三方面的互動,終於找到了紫砂壺。紫砂泥與茶的邂逅,出現了紫砂壺,但這一特殊魅力的藝術品,充滿了生命的躁動,並沒有和茶葉從一而終,在短暫的親密接觸以後,人們很快發現泡茶遠遠不能體現紫砂的全部價值。開始的紫砂壺是專門為泡茶而製作的,但飲茶習俗是多元的,茶壺不可能迎合各種飲茶方式,也不可能和某種飲茶方式綁得很緊,畢竟沒有某種定律要求紫砂壺只能作為茶具。紫砂壺的生存和發展需要有屬於自己的路。一般認為,紫砂壺泡茶,有1、泡茶不失原味;2、壺體能吸收茶的香氣,保存餘香;3、傳熱慢,易保溫、不燙手;4、使用的時間越長,器身越光亮;3、冷熱急變性好,不會爆裂。這些特徵經過歷代茶人的體會總結,是可信的,但這絕不是紫砂壺被看好的真正原因。鑒賞家們對一把壺的評判的依據通常是壺的造型、胎質、製作工藝、款識銘刻。紫砂陶特殊的色澤,質感,可塑性等方面的屬性,為匠人們提供了一個展示造型藝術才華的平臺。而藝術才華主要表現在造型的設計及製作工藝上,當然也包括了泥料的採挖、選擇、加工和燒造這些可能無須名師們親自出手的程式。宜興的工藝大師之所以成為大師,絕非是他們擁有別人所沒有的泥料。清〈仿時大彬紫沙壺〉。 供春、時大彬等是製壺的好手,但也未必是品茶的高手,所以供春的作品樹癭壺,如果是可信的話,就是目前已知存世最早的紫砂壺了,但這件作品其實並不是一件純粹的、合理的茶壺,其中如表面凹凸不平,極容易藏汙納垢,使沾在壺面上的茶末,無法完全清洗乾淨,有時也會發黴,產生異味,既影響茶水的質量,也不衛生。所以這件最早的紫砂壺的本質,應當是具有茶壺特徵的紫砂陶藝術品,充其量也是先考慮藝術再考慮泡茶。在茶和紫砂的天平上,熱愛藝術、富有創造性的匠人們讓茶葉失去了重量。供春的樹癭壺充分注意到紫砂泥特殊的外在特徵,以藝術的手法強調了這一特徵。時大彬也不是一個單純做茶壺的工匠,他的作品目前所見已有多件,有三足,履鼎足,六方壺、圓壺等多種形式,但沒有一件是相似的,雖然都是茶壺,但沒有一件是老實的、單純的茶壺。《陽羨名陶錄》記載時大彬「喜作大壺,後游婁東,聞陳繼儒、王時敏等品茶試茶之論,乃作小壺」,這一段話也可以寫成:時大彬因為聽到陳、王關於茶的議論,才發現自己原來所做的大壺並不適合泡茶,於是改作適合於泡茶的小壺。供春不是作紫砂壺的第一人,前面還有金沙寺僧,所作的壺據吳騫記載是「規而圓之」,應當是一般意義的圓壺,他的壺式不傳的原因,有論者稱是因為無款識,其實「嘗以指羅紋為標識」也是一種款識的。比時大彬稍早的工匠,元暢、時朋、董瀚、趙良的作品或擅提梁、或擅菱花,均「多古拙」,此後只有與時大彬同時代的李茂林做起了小壺,因被稱為小壺鼻祖。紫砂壺的主流作品不應屬當然的茶具,而是一種可以作為茶具的陶工藝品,時大彬的早期作品屬於側重於藝術觀賞價值的,後期的創作才顧及到適合作為茶具。陳鳴遠把這個問題更加明朗化了,他的作品有二大類,一是像生陶,是與茶根本沾不上邊的小擺件。另一種就是今天被稱為朱泥壺、極適合用來泡茶的茶壺─如福建漳浦藍國威出土的「名人仿古」款朱泥圓壺。陳鳴遠仿古,為什麼仿古?說明作此類小圓壺本非自己的特長,偶爾為之,只是仿古人的作品;仿誰的古?時大彬、李茂林作過小壺,是有文字記載的,惠孟臣則以小壺為主。多少年後,陳鴻壽也走進這個圈子,他畢竟是一個造詣很深的大藝術家,而且擅長篆刻,這使他發現了紫砂壺與壽山石之間的共同點,但是陳鴻壽自己沒有動手作壺,紫砂壺的製作具有很大的工藝成份。特別是花貸,需要匠人隨機應變,臨時發揮,在整個創作的過程中,新的思想,新的創意會不斷出現。身為宜興知縣的陳鴻壽,沒有加入這屬於社會底層的匠人之間,因此他只能選擇光貨,特別是設計的壺式基本上都具有較完整的面,以為書法篆刻或美術創作提供盡可能的空間;毫無疑問,陳鴻壽的作品雖然多為適合於作為茶具,但設計者真正關注的也只是藝術,而不是茶。比時大彬稍晚的惠孟臣,原來是否也作大壺,作什麼樣的大壺,不得而知,他的成名全因為他的小圓壺。這類適合於泡工夫茶的小壺在當時的紫砂壺創作中,肯定不是主流產品。他雖然工藝不錯,但做出來的是一些不事裝飾、線條簡單、造型類似的小圓壺,沒有迎合時尚,作品多半是流入茶肆民居之中,而不是作為藝術品,擺上官吏文士的書齋,以至同時代的文人根本不把他當一回事,不屑於將惠孟臣的名字事蹟用白紙黑字寫下來,給紫砂陶史留下一個遺憾;直到乾隆年間,張燕昌在說起他所見的一些紫砂壺時,回憶起小時期曾見過孟臣的作品,對其作品似乎也不以為然,只是順便提到而已,張燕昌生於乾隆3年,他看到這件東西,大約也是在乾隆20年的事了。同時代吳騫也在廟會上偶見有孟臣款的壺,因感到底款刻得還不錯,才注意到有惠孟臣這個工匠,直到乾隆51年,吳騫才把這二件事寫進他的《陽羨名陶錄》中。明末清初之際,紫砂壺已經聲名遠播,江浙一帶研究和收藏者大有人在,對惠孟臣視而不見的原因除了上述的不合時人眼外,應當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物有所歸,孟臣壺以及類似的小圓壺主要的市場是在閩南粵東一帶。惠孟臣的名字流落到這片土地,居然受到閩南人至高的禮遇,這是當時的人們始料不及的。也正是在明末清初之際,工夫茶與紫砂小圓壺的邂逅,為紫砂壺開拓了另一片廣闊的天地。 與鳴遠仿古壺共同出土的〈山水人物墨彩茶盤〉 歷史出現了這樣的巧合,時大彬和他的藝友們正沉湎於紫砂壺的創作時,閩南人開始了烏龍茶的創制。閩南地處南亞熱帶地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屬丘陵地貌,多為黃壤和紅壤,山多霧,草木茂盛,極適合茶樹的種植,茶葉生產歷史悠久,民間飲茶習俗源遠流長。閩南地區茶葉的品種主要為烏龍茶。烏龍茶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以產於福建的「武夷岩茶」、安溪的「鐵觀音」最為著名,包括水仙、鐵觀音、烏龍茶;色種中的黃旦、本山、毛蟹、奇蘭、梅占等,還有廣東的鳳凰水仙及臺灣在19世紀中葉發展起來的臺灣凍頂烏龍等。史料表明,烏龍茶是漳州人首先創制的。清康熙年間崇安縣令陸廷燦在《續茶經》一書中引用王草堂的《茶說》中的一段文字:「武夷茶自穀雨採至立夏,謂之頭春,茶採後以竹筐勻鋪,架於風日中,名曰曬青,候其青色漸收,然後再加炒焙。陽羨界片只蒸不炒,火焙以成,松蘿龍井皆炒而不焙,故其色純。獨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時半青半紅,青者乃炒色,紅者乃焙色也。茶採而攤,攤而摝,香氣發即炒,過時不及皆不可,既而焙,復揀去老葉及枝蒂,使之一色。」這是對烏龍茶的製作工藝最早記載。此外,《武夷山志》記載的「武夷茶歌」和《泉州府志》記載的「安溪茶歌」也是烏龍茶最主要史料。《武夷茶歌》一首:「凡茶之產視地利,溪北較厚溪南次,平州渚渚土膏輕,幽谷高岸煙雨膩,幾茶之候視天時,最喜天晴北風吹,若遭陰雨風南來,色香頓減淡無味,近時製法重清漳,漳芽漳片標名異,如梅斯馥蘭斯馨,大抵焙得候香氣,鼎中籠上爐火紅,心閑手敏工夫細,岩阿宋樹無多絲,雀吞吐紅霜葉醉,終朝採採不盈掬,漳人好事自珍秘,積雨山樓苦晝間,一宵茶話留千載,重烹山茗話枯腸,雨聲雜遝松濤沸。」《安溪茶歌》一首:「安溪之山鬱嵯峨,其陰長濕生叢茶,居人清明採嫩葉,為價甚賤供萬家,邇來武夷漳人製,紫白二毫粟粒芽,西洋番舶歲來買,王錢不論憑官牙,溪茶遂仿岩茶樣,先炒後焙不爭差,真偽混雜人瞶瞶,世道如此良可嗟。」二首茶歌的作者同是阮旻錫,阮氏號夢庵,字疇生,廈門同安人,明世襲次千戶後裔。李自成入北京後,旻錫慨然追隨鄭成功入台,後遁入武夷山中為僧。根據以上史料可以看出,當時的武夷茶製作方法與現代烏龍茶的製作方法是基本相同的。但二首茶歌都提到「近時製法重清漳,漳芽漳片標名異」,「漳人好事自珍秘」,「邇來武夷漳人製」,說明烏龍茶的製法是從漳州一帶傳入武夷山的,「溪茶遂仿岩茶樣」則說明這一技藝又從武夷山傳入安溪。以上這些材料都可以看出,漳州是烏龍茶的創始地,武夷,安溪,臺灣等烏龍茶的主產區和烏龍茶生產技藝都是從漳州直接或間接傳播過去的。根據乾隆《龍溪縣誌》記載「靈山寺茶俗貴之,近則遠購武夷茶」,說明漳州栽種茶樹歷史悠久,也有靈山寺茶等名貴茶種,但產量有限,民間茶風日盛,僧多粥少,引起價格上揚,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茶商便到武夷、安溪等大產區採購經營,必然帶去了漳州的茶葉加工技術,為武夷茶區所仿效,也可能漳州的製茶商利用武夷山豐富的茶葉原料,到武夷山開辦茶葉加工企業,便有一部分技術工人從此定居下來,直到今天,武夷岩茶的製茶工人,也還有相當一部分為閩南人,其中有一部分則為祖上遷居江西上饒河口從事製茶的閩南人。茶的出現最初是作為藥,然後作為解渴的飲品,隨著對飲茶的提倡和普及,各種文化思想的加入,飲茶追求的不是藥用、也不是單純的解渴,而是一種道,一種文化形式、既然作為一種文化形式,必然會在茶的屬性上加入了新的內容,這就是茶具和飲的程式。雖然有很多的茶具僅僅是一種道具,很多飲茶程式是虛張聲勢,故弄玄虛,有一部分動作實質上是表演,但都有助於強調這一形式的氣氛。在中國現在的飲茶習俗中,保存於閩南粵東的工夫茶是最具茶道氣氛的,而工夫茶最重要的道具就是朱泥小圓壺,最重要的內容就是烏龍茶,可見烏龍茶在漳州首先創制也就成為歷史的必然了。烏龍茶的出現促使了與其相適應的品飲方式─工夫茶飲茶風尚的形成。根據《清朝野史大觀》載:「中國講究烹茶,以閩南之汀、泉、漳三府,粵之潮州府功夫茶為最。」乾隆31年(1766年)永安知縣彭光斗離任時欲到福州,「道龍溪,邂,遑竹圃中遇一野叟,延入旁室,地爐活火,烹茗相待,盞絕小,僅供一啜,然甫下嚥,即沁透心脾,叩之,乃真武夷也,客閩三載,只領略一次,殊愧此叟多矣」。乾隆51年(1786年),袁枚描述了他到武夷山幔亭峰天遊寺飲茶的過程:「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椽,每斟無一兩,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果然清香撲鼻,口有餘甘,一杯之後再試一二杯,令人釋燥平矜,怡情悅性。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添,且可淪至三次而味猶未盡。」這是對工夫茶品飲方式的較早記載。《龍溪縣誌》也記載了漳州人茶風之盛:「以五月至則鬥茶,必以大彬之罐,必以若琛之杯,必以大壯之爐,必琯溪之扇,盛必以長竹之筐,……有其癖者不能自己,窮鄉僻壤亦多耽此者……。」以上所謂鬥茶,為始於北宋的飲茶風尚,而大彬為明萬曆間人,以製宜興紫砂壺而海內聞名,而「若琛珍藏」款青茶小茶杯,則為清康熙間的景德鎮產品,大壯者為漳州南靖縣馬坪人,以製爐著,琯溪位於平和,長竹即長支竹,節長枝細,上下勻稱,閩南地區專以編織竹器。其俗中含有宋、明萬曆、康熙的習俗和器物,可見漳州人飲茶習俗由來已久,且歷代不斷發展,不但講究茶葉製作工藝,講究茶壺、茶杯、風爐、蒲扇、茶筐,大有唐宋遺風。傳統的工夫茶極為繁瑣,單從茶具上講,包括風爐、水鍋、茶壺、茶缸、茶杯,茶洗等,蒲扇,一般均採用陶製,其中茶壺係用紫砂壺,傳統有四大要求,即「小、淺、平,老」。「平」就是造型選擇低矮的圓壺,壺的流、執、口三頂點要求平,即所謂「三山平」;容量從二杯、三杯、四杯、六杯、八杯、十杯,其中以三至四為常見,又以三杯為好,或認為三杯正好成「品」,應品茶之意;有茶三酒四之說,附合「小」字,宜小不宜大;又有「宜淺不宜深」之說,淺能釀味,留香,又不蓄水,茶葉不會變澀;而「老」字指的是古壺,以明清為貴。茶盤又稱茶船,清初以後漳州地區大部分採用東溪窯產的米黃色釉小開片盤,這種盤內底寬平,斜直壁,有低矮的小圈足,有的茶人甚至講究到冬夏有別,即冬天宜深,盤中能聚熱水以溫壺,夏天則不宜水,以利散熱;茶杯可用白瓷,以「若琛珍藏」款小杯為佳,但「若琛珍藏」款杯,畢竟是康熙一朝之物,豈能妄求,總之,白瓷小杯即可。有了這些必要的道具,戲就可以開張了。煮茶的水古代最有講究,煮水也多講究,如蔡襄就有「候湯最難,未熟則沫浮,過熟則茶沉,前世謂之蟹眼者,過熟湯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湯難」之說。而工夫茶在沖茶煮水時,風爐最好離茶甑七步左右,使人在將湯水沖入茶壺中,必需提著水鍋起七步,使水溫略有降低,有利於茶中維生素的分解,此外,風爐離茶甑太近,炭灰可能弄髒茶甑、茶桌。燙壺後,沖水入壺,距離要遠,以沖激茶葉,使之均勻,從壺中沖入杯中時,距離則要近,以保持熱氣和香氣。茶沖出後,沖茶者或主人一般不能先品飲,要請在座的客人先飲,如果座上僅二三人,那麼主人就要端最後一杯,如座上多人,需等所有客人飲過後才端茶。端那一杯茶也要大講究,通常要端靠自己左側的一杯,中間一杯讓最後端的人飲,如先用中間一杯,就是不尊重旁人,即使你地位高,輩份高也應有所謙讓。特別是為了調解某件事而喝茶,這些規矩更需先瞭解,如因打架的事喝茶調解,其中有先端中間一杯的,就說明對調解不滿意。再如端起茶杯後,杯底在茶盤沿上擦過,就是表明要再生事端了,特別是過去的武館裡,這一點極為敏感。有人將工夫茶傳統泡法歸納為以下18個程式:1.備器候用、2.傾茶入則、3.鑒賞佳茗、4.清泉初沸、5.孟臣淋漓、6.烏龍入宮 、7.懸壺高沖、 8.推泡抽眉、9.重洗仙顏、10.若琛出浴、11.遊山玩水、12.關公巡城、13.韓信點兵、14.三龍護鼎、15.鑒賞茶湯、16.喜聞幽香、17.細品佳茗、18.重賞餘韻。而潮州人也有將工夫茶分為8個程式的:治器、納茶、候湯、沖茶、刮沫、潸罐、燙杯、灑茶。也同出一轍,各具工夫了,其實這些都是文人的總結和整理,在工夫茶的18個程式上,把孟臣和若琛杯連在一起了,在《龍溪縣誌》裏也把「大彬之罐,若琛之杯」連在一起,「若琛珍藏」款小瓷杯產於清康熙年間,和大彬孟臣的茶壺一樣,假款仿照歷代不絕。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大彬款壺、孟臣款壺在康熙年間,就成了工夫茶中的一種重要的器具了。 那麼,工夫茶為什麼會選擇這種紫砂(或朱泥)小圓壺呢?首先,從工藝上,朱泥適合於製作小圓壺,而工夫茶葉多水少,湯色濃郁,追求質而不追求量,故杯宜小不宜大,壺大杯也相應要大,豈不成了牛飲。其二,體量小的茶壺,陶色和器形成了審美的主要對象,表面的裝飾常常只會產生畫蛇添足的效果。壺既然要小的,只好圓下去了。其三,泡工夫茶,採用朱泥壺最優,根據黃健亮的研究,認為泡茶「以今日臺灣的高山茶、烏龍茶為例,確是朱泥優於紫砂,紫砂壺優於潮汕壺,這是有共識的認知,亦有其科學根據,因其毛細孔結構粗細鬆實不同,對香分子的吸附有所增減。但潮汕壺則擅於詮釋普洱茶及重焙火的鐵觀音,可增益其陳韻。總之,不同的茶應用不同材質、不同燒結度的壺(杯、碗、盅)來追求最佳茶湯表現。」此說甚切,精於茶道的工夫茶人,必然像重視茶葉的品質一樣,重視茶壺選擇。其四,紫砂和茶湯色相相近,協調,這是一種沈鬱穩重,不事張揚,但並不寂寞的顏色,小壺的造型通常線條柔和,低矮,簡練而不呆板,平穩而不凝重,淳樸莊重,是一種忠實的茶具,這種形式很適合工夫茶區的飲茶習慣和審美情趣;也與當地人的性格特徵有直接的關係。閩南人的性格也如同閩南的丘陵地帶,山不高峻,河不寬闊,農業條件優越,生存條件良好,只求平平安安過日子,不想冒太大的風險,沒有北方人的豪爽,沒有江南人的瀟灑,民風淳樸,性格內向,追求安定,相信傳統,注重形式。君不見,孟臣、思亭創造的一個壺式,就足以把閩南的茶人打發了幾百年。(待續)----------------------------------------------閩南茶俗和紫砂壺(上)文/王文徑(福建漳浦縣博物館館長)中國人對茶的認識,傳說起源於神農,而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則發端於漢代,司馬相如、揚雄等文人開始倡導飲茶。到了兩晉時期,茶文化開始登堂入室,魏晉時期,正逢天下混亂,群雄紛起,文人學子無以匡世,遂產生避世思想,大興清談之風,高談闊論,多興飲宴,當然,真正可以終日豪酒不醉的畢竟是少數人,更多的人選擇了飲茶。同時,一些有見識的政治家不滿當時的奢侈之風,最早提出了「以茶養廉」的口號,自此之後,茶已經滲透到每一種文化思想領域之中了。政治家飲茶,以塑造自身的形象,文人飲茶,以引發藝術創作的思維,佛家把茶當作禪定入靜的必備之物,道家將飲茶作為身心與大自然交溶的手段,飲茶又與儒家提倡的中庸之道,一拍就合,結下永世之好。歷朝歷代,似乎沒有一個政治家,一個統治者對「茶」存有微詞,而總是以不同的形式進行不斷扶植,推廣。唐代開始出現了貢茶,說明了宮廷在大力推廣飲茶,也正因為這樣,產生了茶聖陸羽,也奠定了中國茶文化的基本理論。宋代更是大力提倡飲茶,當時朝野之間盛行的鬥茶之風,成為中國歷史上的一道風景線。幾乎在文化史上知名的文人和政治家,都與茶結下不解之緣,飲茶的普及已經上及天子,下至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了。明洪武24年,朱元璋為了減輕茶農的負擔,下詔廢止團茶,改貢葉茶,於是延續至今的飲茶方式出現了。飲茶法從煮茶、點茶到泡茶、茶葉也經歷了粉茶、餅茶、團茶、葉茶等過程,一千多年來,茶文化的不斷深入,改革、更新,每一次飲茶方式的改變,都是對新茶具的一次呼喚,唐代出土於長沙窯的各種水注,宋代建陽窯的黑釉盞,都與同時期的飲茶方式相適應,明代流行葉茶沖泡法,不久以後,紫砂壺也就出現了。思亭款〈潮州朱泥壺〉。 飲茶方式和茶製品用了幾個朝代的時間共同追求最佳的形式,茶具也花費了幾個朝代的時間,三方面的互動,終於找到了紫砂壺。紫砂泥與茶的邂逅,出現了紫砂壺,但這一特殊魅力的藝術品,充滿了生命的躁動,並沒有和茶葉從一而終,在短暫的親密接觸以後,人們很快發現泡茶遠遠不能體現紫砂的全部價值。開始的紫砂壺是專門為泡茶而製作的,但飲茶習俗是多元的,茶壺不可能迎合各種飲茶方式,也不可能和某種飲茶方式綁得很緊,畢竟沒有某種定律要求紫砂壺只能作為茶具。紫砂壺的生存和發展需要有屬於自己的路。一般認為,紫砂壺泡茶,有1、泡茶不失原味;2、壺體能吸收茶的香氣,保存余香;3、傳熱慢,易保溫、不燙手;4、使用的時間越長,器身越光亮;3、冷熱急變性好,不會爆裂。這些特徵經過歷代茶人的體會總結,是可信的,但這絕不是紫砂壺被看好的真正原因。鑒賞家們對一把壺的評判的依據通常是壺的造型、胎質、製作工藝、款識銘刻。紫砂陶特殊的色澤,質感,可塑性等方面的屬性,為匠人們提供了一個展示造型藝術才華的平台。而藝術才華主要表現在造型的設計及製作工藝上,當然也包括了泥料的採挖、選擇、加工和燒造這些可能無須名師們親自出手的程序。宜興的工藝大師之所以成為大師,絕非是他們擁有別人所沒有的泥料。清〈仿時大彬紫沙壺〉。 供春、時大彬等是制壺的好手,但也未必是品茶的高手,所以供春的作品樹癭壺,如果是可信的話,就是目前已知存世最早的紫砂壺了,但這件作品其實並不是一件純粹的、合理的茶壺,其中如表面凹凸不平,極容易藏污納垢,使沾在壺面上的茶末,無法完全清洗乾淨,有時也會發霉,產生異味,既影響茶水的質量,也不衛生。所以這件最早的紫砂壺的本質,應當是具有茶壺特徵的紫砂陶藝術品,充其量也是先考慮藝術再考慮泡茶。在茶和紫砂的天平上,熱愛藝術、富有創造性的匠人們讓茶葉失去了重量。供春的樹癭壺充分注意到紫砂泥特殊的外在特徵,以藝術的手法強調了這一特徵。時大彬也不是一個單純做茶壺的工匠,他的作品目前所見已有多件,有三足,履鼎足,六方壺、圓壺等多種形式,但沒有一件是相似的,雖然都是茶壺,但沒有一件是老實的、單純的茶壺。《陽羨名陶錄》記載時大彬「喜作大壺,後游婁東,聞陳繼儒、王時敏等品茶試茶之論,乃作小壺」,這一段話也可以寫成:時大彬因為聽到陳、王關於茶的議論,才發現自己原來所做的大壺並不適合泡茶,於是改作適合於泡茶的小壺。供春不是作紫砂壺的第一人,前面還有金沙寺僧,所作的壺據吳騫記載是「規而圓之」,應當是一般意義的圓壺,他的壺式不傳的原因,有論者稱是因為無款識,其實「嘗以指羅紋為標識」也是一種款識的。比時大彬稍早的工匠,元暢、時朋、董瀚、趙良的作品或擅提梁、或擅菱花,均「多古拙」,此後只有與時大彬同時代的李茂林做起了小壺,因被稱為小壺鼻祖。紫砂壺的主流作品不應屬當然的茶具,而是一種可以作為茶具的陶工藝品,時大彬的早期作品屬於側重於藝術觀賞價值的,後期的創作才顧及到適合作為茶具。陳鳴遠把這個問題更加明朗化了,他的作品有二大類,一是像生陶,是與茶根本沾不上邊的小擺件。另一種就是今天被稱為朱泥壺、極適合用來泡茶的茶壺─如福建漳浦藍國威出土的「名人仿古」款朱泥圓壺。陳鳴遠仿古,為什麼仿古?說明作此類小圓壺本非自己的特長,偶爾為之,只是仿古人的作品;仿誰的古?時大彬、李茂林作過小壺,是有文字記載的,惠孟臣則以小壺為主。多少年後,陳鴻壽也走進這個圈子,他畢竟是一個造詣很深的大藝術家,而且擅長篆刻,這使他發現了紫砂壺與壽山石之間的共同點,但是陳鴻壽自己沒有動手作壺,紫砂壺的製作具有很大的工藝成份。特別是花貸,需要匠人隨機應變,臨時發揮,在整個創作的過程中,新的思想,新的創意會不斷出現。身為宜興知縣的陳鴻壽,沒有加入這屬於社會底層的匠人之間,因此他只能選擇光貨,特別是設計的壺式基本上都具有較完整的面,以為書法篆刻或美術創作提供儘可能的空間;毫無疑問,陳鴻壽的作品雖然多為適合於作為茶具,但設計者真正關注的也只是藝術,而不是茶。比時大彬稍晚的惠孟臣,原來是否也作大壺,作什麼樣的大壺,不得而知,他的成名全因為他的小圓壺。這類適合於泡工夫茶的小壺在當時的紫砂壺創作中,肯定不是主流產品。他雖然工藝不錯,但做出來的是一些不事裝飾、線條簡單、造型類似的小圓壺,沒有迎合時尚,作品多半是流入茶肆民居之中,而不是作為藝術品,擺上官吏文士的書齋,以至同時代的文人根本不把他當一回事,不屑於將惠孟臣的名字事迹用白紙黑字寫下來,給紫砂陶史留下一個遺憾;直到乾隆年間,張燕昌在說起他所見的一些紫砂壺時,回憶起小時期曾見過孟臣的作品,對其作品似乎也不以為然,只是順便提到而已,張燕昌生於乾隆3年,他看到這件東西,大約也是在乾隆20年的事了。同時代吳騫也在廟會上偶見有孟臣款的壺,因感到底款刻得還不錯,才注意到有惠孟臣這個工匠,直到乾隆51年,吳騫才把這二件事寫進他的《陽羨名陶錄》中。明末清初之際,紫砂壺已經聲名遠播,江浙一帶研究和收藏者大有人在,對惠孟臣視而不見的原因除了上述的不合時人眼外,應當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物有所歸,孟臣壺以及類似的小圓壺主要的市場是在閩南粵東一帶。惠孟臣的名字流落到這片土地,居然受到閩南人至高的禮遇,這是當時的人們始料不及的。也正是在明末清初之際,工夫茶與紫砂小圓壺的邂逅,為紫砂壺開拓了另一片廣闊的天地。 與鳴遠仿古壺共同出土的〈山水人物墨彩茶盤〉 歷史出現了這樣的巧合,時大彬和他的藝友們正沉湎於紫砂壺的創作時,閩南人開始了烏龍茶的創製。閩南地處南亞熱帶地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屬丘陵地貌,多為黃壤和紅壤,山多霧,草木茂盛,極適合茶樹的種植,茶葉生產歷史悠久,民間飲茶習俗源遠流長。閩南地區茶葉的品種主要為烏龍茶。烏龍茶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以產於福建的「武夷岩茶」、安溪的「鐵觀音」最為著名,包括水仙、鐵觀音、烏龍茶;色種中的黃旦、本山、毛蟹、奇蘭、梅占等,還有廣東的鳳凰水仙及台灣在19世紀中葉發展起來的台灣凍頂烏龍等。史料表明,烏龍茶是漳州人首先創製的。 清康熙年間崇安縣令陸廷燦在《續茶經》一書中引用王草堂的《茶說》中的一段文字:「武夷茶自穀雨采至立夏,謂之頭春,茶采後以竹筐勻鋪,架於風日中,名曰曬青,候其青色漸收,然後再加炒焙。陽羨界片只蒸不炒,火焙以成,松蘿龍井皆炒而不焙,故其色純。獨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時半青半紅,青者乃炒色,紅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攤,攤而摝,香氣發即炒,過時不及皆不可,既而焙,復揀去老葉及枝蒂,使之一色。」這是對烏龍茶的製作工藝最早記載。此外,《武夷山志》記載的「武夷茶歌」和《泉州府志》記載的「安溪茶歌」也是烏龍茶最主要史料。《武夷茶歌》一首:「凡茶之產視地利,溪北較厚溪南次,平州渚渚土膏輕,幽谷高岸煙雨膩,幾茶之候視天時,最喜天晴北風吹,若遭陰雨風南來,色香頓減淡無味,近時製法重清漳,漳芽漳片標名異,如梅斯馥蘭斯馨,大抵焙得候香氣,鼎中籠上爐火紅,心閑手敏工夫細,岩阿宋樹無多絲,雀吞吐紅霜葉醉,終朝采采不盈掬,漳人好事自珍秘,積雨山樓苦晝間,一宵茶話留千載,重烹山茗話枯腸,雨聲雜沓松濤沸。」《安溪茶歌》一首:「安溪之山郁嵯峨,其陰長濕生叢茶,居人清明采嫩葉,為價甚賤供萬家,邇來武夷漳人制,紫白二毫粟粒芽,西洋番舶歲來買,王錢不論憑官牙,溪茶遂仿岩茶樣,先炒後焙不爭差,真偽混雜人瞶瞶,世道如此良可嗟。」二首茶歌的作者同是阮旻錫,阮氏號夢庵,字疇生,廈門同安人,明世襲次千戶後裔。李自成入北京後,旻錫慨然追隨鄭成功入台,後遁入武夷山中為僧。根據以上史料可以看出,當時的武夷茶製作方法與現代烏龍茶的製作方法是基本相同的。但二首茶歌都提到「近時製法重清漳,漳芽漳片標名異」,「漳人好事自珍秘」,「邇來武夷漳人制」,說明烏龍茶的製法是從漳州一帶傳入武夷山的,「溪茶遂仿岩茶樣」則說明這一技藝又從武夷山傳入安溪。以上這些材料都可以看出,漳州是烏龍茶的創始地,武夷,安溪,台灣等烏龍茶的主產區和烏龍茶生產技藝都是從漳州直接或間接傳播過去的。根據乾隆《龍溪縣誌》記載「靈山寺茶俗貴之,近則遠購武夷茶」,說明漳州栽種茶樹歷史悠久,也有靈山寺茶等名貴茶種,但產量有限,民間茶風日盛,僧多粥少,引起價格上揚,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茶商便到武夷、安溪等大產區採購經營,必然帶去了漳州的茶葉加工技術,為武夷茶區所仿效,也可能漳州的制茶商利用武夷山豐富的茶葉原料,到武夷山開辦茶葉加工企業,便有一部分技術工人從此定居下來,直到今天,武夷岩茶的制茶工人,也還有相當一部分為閩南人,其中有一部分則為祖上遷居江西上饒河口從事制茶的閩南人。茶的出現最初是作為葯,然後作為解渴的飲品,隨著對飲茶的提倡和普及,各種文化思想的加入,飲茶追求的不是藥用、也不是單純的解渴,而是一種道,一種文化形式、既然作為一種文化形式,必然會在茶的屬性上加入了新的內容,這就是茶具和飲的程序。雖然有很多的茶具僅僅是一種道具,很多飲茶程序是虛張聲勢,故弄玄虛,有一部分動作實質上是表演,但都有助於強調這一形式的氣氛。在中國現在的飲茶習俗中,保存於閩南粵東的工夫茶是最具茶道氣氛的,而工夫茶最重要的道具就是朱泥小圓壺,最重要的內容就是烏龍茶,可見烏龍茶在漳州首先創製也就成為歷史的必然了。烏龍茶的出現促使了與其相適應的品飲方式─工夫茶飲茶風尚的形成。根據《清朝野史大觀》載:「中國講究烹茶,以閩南之汀、泉、漳三府,粵之潮州府功夫茶為最。」乾隆31年(1766年)永安知縣彭光斗離任時欲到福州,「道龍溪,邂,遑竹圃中遇一野叟,延入旁室,地爐活火,烹茗相待,盞絕小,僅供一啜,然甫下咽,即沁透心脾,叩之,乃真武夷也,客閩三載,只領略一次,殊愧此叟多矣」。乾隆51年(1786年),袁枚描述了他到武夷山幔亭峰天游寺飲茶的過程:「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椽,每斟無一兩,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果然清香撲鼻,口有餘甘,一杯之後再試一二杯,令人釋燥平矜,怡情悅性。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添,且可淪至三次而味猶未盡。」這是對工夫茶品飲方式的較早記載。《龍溪縣誌》也記載了漳州人茶風之盛:「以五月至則鬥茶,必以大彬之罐,必以若琛之杯,必以大壯之爐,必管溪之扇,盛必以長竹之筐,……有其癖者不能自己,窮鄉僻壤亦多耽此者……。」以上所謂鬥茶,為始於北宋的飲茶風尚,而大彬為明萬曆間人,以制宜興紫砂壺而海內聞名,而「若琛珍藏」款青茶小茶杯,則為清康熙間的景德鎮產品,大壯者為漳州南靖縣馬坪人,以制爐著,管溪位於平和,長竹即長支竹,節長枝細,上下勻稱,閩南地區專以編織竹器。其俗中含有宋、明萬曆、康熙的習俗和器物,可見漳州人飲茶習俗由來已久,且歷代不斷發展,不但講究茶葉製作工藝,講究茶壺、茶杯、風爐、蒲扇、茶筐,大有唐宋遺風。傳統的工夫茶極為繁瑣,單從茶具上講,包括風爐、水鍋、茶壺、茶缸、茶杯,茶洗等,蒲扇,一般均採用陶制,其中茶壺系用紫砂壺,傳統有四大要求,即「小、淺、平,老」。「平」就是造型選擇低矮的圓壺,壺的流、執、口三頂點要求平,即所謂「三山平」;容量從二杯、三杯、四杯、六杯、八杯、十杯,其中以三至四為常見,又以三杯為好,或認為三杯正好成「品」,應品茶之意;有茶三酒四之說,附合「小」字,宜小不宜大;又有「宜淺不宜深」之說,淺能釀味,留香,又不蓄水,茶葉不會變澀;而「老」字指的是古壺,以明清為貴。茶盤又稱茶船,清初以後漳州地區大部分採用東溪窯產的米黃色釉小開片盤,這種盤內底寬平,斜直壁,有低矮的小圈足,有的茶人甚至講究到冬夏有別,即冬天宜深,盤中能聚熱水以溫壺,夏天則不宜水,以利散熱;茶杯可用白瓷,以「若琛珍藏」款小杯為佳,但「若琛珍藏」款杯,畢竟是康熙一朝之物,豈能妄求,總之,白瓷小杯即可。有了這些必要的道具,戲就可以開張了。煮茶的水古代最有講究,煮水也多講究,如蔡襄就有「候湯最難,未熟則沫浮,過熟則茶沉,前世謂之蟹眼者,過熟湯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湯難」之說。而工夫茶在沖茶煮水時,風爐最好離茶甑七步左右,使人在將湯水沖入茶壺中,必需提著水鍋起七步,使水溫略有降低,有利於茶中維生素的分解,此外,風爐離茶甑太近,炭灰可能弄髒茶甑、茶桌。燙壺後,沖水入壺,距離要遠,以衝激茶葉,使之均勻,從壺中沖入杯中時,距離則要近,以保持熱氣和香氣。茶衝出後,沖茶者或主人一般不能先品飲,要請在座的客人先飲,如果座上僅二三人,那麼主人就要端最後一杯,如座上多人,需等所有客人飲過後才端茶。端那一杯茶也要大講究,通常要端靠自己左側的一杯,中間一杯讓最後端的人飲,如先用中間一杯,就是不尊重旁人,即使你地位高,輩份高也應有所謙讓。特別是為了調解某件事而喝茶,這些規矩更需先了解,如因打架的事喝茶調解,其中有先端中間一杯的,就說明對調解不滿意。再如端起茶杯後,杯底在茶盤沿上擦過,就是表明要再生事端了,特別是過去的武館裡,這一點極為敏感。有人將工夫茶傳統泡法歸納為以下18個程序:1.備器候用、2.傾茶入則、3.鑒賞佳茗、4.清泉初沸、5.孟臣淋漓、6.烏龍入宮 、7.懸壺高沖、 8.推泡抽眉、9.重洗仙顏、10.若琛出浴、11.遊山玩水、12.關公巡城、13.韓信點兵、14.三龍護鼎、15.鑒賞茶湯、16.喜聞幽香、17.細品佳茗、18.重賞餘韻。而潮州人也有將工夫茶分為8個程序的:治器、納茶、候湯、沖茶、刮沫、潸罐、燙杯、灑茶。也同出一轍,各具工夫了,其實這些都是文人的總結和整理,在工夫茶的18個程序上,把孟臣和若琛杯連在一起了,在《龍溪縣誌》里也把「大彬之罐,若琛之杯」連在一起,「若琛珍藏」款小瓷杯產於清康熙年間,和大彬孟臣的茶壺一樣,假款仿照歷代不絕。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大彬款壺、孟臣款壺在康熙年間,就成了工夫茶中的一種重要的器具了。 那麼,工夫茶為什麼會選擇這種紫砂(或朱泥)小圓壺呢?首先,從工藝上,朱泥適合於製作小圓壺,而工夫茶葉多水少,湯色濃郁,追求質而不追求量,故杯宜小不宜大,壺大杯也相應要大,豈不成了牛飲。其二,體量小的茶壺,陶色和器形成了審美的主要對象,表面的裝飾常常只會產生畫蛇添足的效果。壺既然要小的,只好圓下去了。其三,泡工夫茶,採用朱泥壺最優,根據黃健亮的研究,認為泡茶「以今日台灣的高山茶、烏龍茶為例,確是朱泥優於紫砂,紫砂壺優於潮汕壺,這是有共識的認知,亦有其科學根據,因其毛細孔結構粗細松實不同,對香分子的吸附有所增減。但潮汕壺則擅於詮釋普洱茶及重焙火的鐵觀音,可增益其陳韻。總之,不同的茶應用不同材質、不同燒結度的壺(杯、碗、盅)來追求最佳茶湯表現。」此說甚切,精於茶道的工夫茶人,必然像重視茶葉的質量一樣,重視茶壺選擇。其四,紫砂和茶湯色相相近,協調,這是一種沈鬱穩重,不事張揚,但並不寂寞的顏色,小壺的造型通常線條柔和,低矮,簡練而不呆板,平穩而不凝重,淳樸莊重,是一種忠實的茶具,這種形式很適合工夫茶區的飲茶習慣和審美情趣;也與當地人的性格特徵有直接的關係。閩南人的性格也如同閩南的丘陵地帶,山不高峻,河不寬闊,農業條件優越,生存條件良好,只求平平安安過日子,不想冒太大的風險,沒有北方人的豪爽,沒有江南人的瀟洒,民風淳樸,性格內向,追求安定,相信傳統,注重形式。君不見,孟臣、思亭創造的一個壺式,就足以把閩南的茶人打發了幾百年。(待續)[轉帖]小壺茶法1.小壺茶的泡茶方式,是茶道中常用的泡茶法。小壺茶法要求的層面比較多,地區間、個人間在作法、風格上的變化也比較大。 2.小壺茶的置茶量依茶葉外形鬆緊而定,非常膨鬆的茶,如清茶、白毫烏龍、葉形粗大的茶等等,放七、八分滿;較緊結的茶,如揉成球狀的烏龍茶、條形肥大且帶絨毛的白毫銀針、纖細膨鬆的綠茶等,放1/4壺;非常密實的茶,如劍片狀的龍井、煎茶,針狀的工夫紅茶、玉露、眉茶,球狀的珠茶,碎角狀的細碎茶葉、切碎薰花的香片等,放1/5壺。 3.浸泡的時間是隨「置茶量」而定的,茶葉放得多,浸泡的時間要短,茶葉放得少,時間就要拉長。可以沖泡的次數也跟著變化,浸泡的時間短,可以多泡幾次,浸泡的時間長,可以沖泡的次數一定減少。  7.依上述「置茶量」,第一泡大約浸泡一分鐘可以得出適當的濃度,第二道以後要看茶葉舒展狀況與品質特性增減時間,以下是幾項考慮的因素: a.揉捻成捲曲狀的茶,到第二道、第三道才會完全舒展開來,所以浸泡時間往往需要縮短,第四道以後才逐漸增加浸泡的時間。 b.揉捻輕、發酵少的茶,可溶物釋出的速度很快,所以第三道以後濃度增加已趨緩慢,必須增加更多的時間。 c.重萎凋、輕發酵的白茶類,如白毫銀針、白牡丹,可溶物釋出緩慢,浸泡時間應延長的更多。 d.細碎茶葉可溶物釋出很快,前面數道時間宜短,往後各道的時間應增加的更多。 e.重焙火茶可溶物釋出的速度較同類型茶之輕焙火者為快,故前面數道時間宜短,往後愈多道應增加愈多的時間。- 8.普洱茶、沱茶等之緊壓茶應視剝碎程度與壓緊程度調整浸泡時間,細碎多者參考上條d款;緊壓程度低者參考上條a款;緊壓程度高者,茶葉因浸泡才逐漸鬆散,所以時間宜長,並依舒展程度調整之。 9.將茶湯倒出後,若相隔時間頗長(如20分鐘以上),下一道浸泡的時間應酌量縮短,若屬二、三道,可溶物釋出量正旺,縮短的程度還要加大。例如:緊揉成球狀的高級烏龍茶,若第一道浸泡一分鐘即得所需濃度,放置20分鐘後沖泡第二道,幾乎無需等待,沖完水,蓋上壺蓋,就可以將茶湯倒出。前一道茶湯未完全倒干,留下來的茶湯也會影響下一道茶的濃度。 10.練習時可每一道留下一杯茶湯,檢測自己一壺茶泡了四、五道以後,茶湯濃度是否控制得穩定。後面幾道茶湯的顏色微微加深是正常的現象,若是同樣的湯色,滋味反而會顯得不足。 11.第一道浸泡的時間最好能在一分鐘以上,因為茶葉各種可溶於水的成分比較有機會釋出,這樣得出的茶湯比較能代表該種茶的品質,如果時間太短,如三、四十秒,可能只有部分的物質溶出,較難反映該種茶的真面目。二、三道以後,茶葉已被泡開,較無此顧慮。 12.第一道浸泡的時間要在一分鐘以上,那濃度太高、太低怎麼辦?以「置茶量」來調節。這樣得出來的「置茶量」在沖泡數道後,茶葉舒展開來還不致於擠在壺內伸展不開,茶葉擠在壺內太密,會有悶味,影響香氣品質。若問為什麼不脆脆放少一點?這在「小壺茶」是不實際的,因為放太少,泡一、二道就要換一次茶葉,不方便。 13.控制茶葉浸泡的時間,可以使用向前讀秒的計時器,憑直覺判斷容易有誤差。但盯著計時器看,好等時間一到趕快把茶倒出,也顯得太不可愛了,泡茶還要是用心,時鐘只是輔助工具而已。壺裡春秋 ☆陳鏡雄 啜一口工夫茶,慢慢地細細地品,一股清香飄溢瀰漫著,然後沉積在口中久久無法化去,沁入心脾。香,醇,這是好茶真味。  我算得上大號茶客了吧。「從娘胎里開始飲茶」,給祖父當「茶童」,伺候紅炭爐,扇火煎水,學會了施茶,奉茶於上輩們……小時候,記得祖父一天沒茶喝就像缺了件什麼事似的,茶爐整天燒著,泡茶是件樂事,三兩朋友或鄰里鄉親或遠來賓客,他們邊喝著茶邊上下五千年、縱橫八百里地聊,我常常聽得入了迷。那時的茶不上檔次,福建的「烏龍色種一枝春」就是上品了。祖父卻在其間調出了很好的茶湯來,究其實就這麼烏龍加色種、色種加一枝春混合來著。印象最深是他將春茶和秋茶混合調出來的茶最好喝,用家鄉的山茶,取春茶的香味,取來茶的醇厚,兩者互補,相得益彰。  祖父一有空閑就喜歡擺弄混茶的拿手戲。每次他拿出大包小包、錫罐瓷罐的,然後各掏出一些,比對著,拈量著,摻和著,再用紙包成一小包一小包,一小包就是一次的用量,末了就用一個鐵盒子藏好蓋嚴實,那樣不會吸入異味……我很喜歡當祖父的幫手,因為他邊干邊嘮叨些道理。  「這混合茶是一種鍛造,將一些一般的材料放在一起,配比合理,會成為好材料。好材料都是合成鍛造出來的。」這個道理我是後來讀化學才明白的。  我問他春茶和秋茶混合在一起為什麼那麼好喝?他說:「春茶香味搶嘴,但飄飄然,一下子就沒了;秋茶醇厚有喉底,但起味慢。兩者合而為一,不就相得益彰吧?!就像人,有的急性,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有的是慢性子,那可也誤事,事情都是拖延不得的。如果這兩者結合起來,恰到好處,多好啊!」……  後來我也學會混合春茶和秋茶,我還乾脆給這茶命名為「壺裡春秋」就是它的香,它的醇,讓人品出很多人生真諦。紫 砂 三 論蔣 蓉一 論技術和藝術   技術是千錘百鍊、功到自成。   藝術是發現、提煉、厚積薄發。   紫砂壺藝,有人稱之為茶壺,有人稱之為藝術,以我從事紫砂七十餘年的經歷和體會,紫砂壺藝是技術和藝術的有機結合。  世界上制陶的方法多種多樣,有拉坯法、泥條盤築法、壓模法和注漿法等等,每一種方法都有各自的技術。   宜興有著六千餘年的制陶歷史,宜興陶工在經歷了不知多少年的摸索,根據宜興陶土的特點獨創了一套和世界上所有手工成型方法不同的技術,這就是把陶坭放在木製的坭凳上,先錘打成片,然後把泥片圍築成圓型或鑲接成方型,用木拍子拍打成型,這種成型方法學術界稱之為「片築法」,這種成型方法比其它方法制陶操作簡單,技術性更強,所制的陶器用宜興話來講就是「泥門緊」,成品率高,而且體輕耐用。   宜興紫砂壺藝是從日用陶中脫胎出來的藝術陶,制壺成型方法沿用「片築法」,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全手工成型,由於茶具、茶壺的體積比其它日用陶體積小,加上功能要求是泡茶、品茶之用,所以技術性更強、更細、更精,幾百年技術上的精益求精,使紫砂茶具演化成了一門有獨特語言的藝術陶瓷,這個過程當然是文化人和藝人們的共同創意的過程。 紫砂壺藝和其它所有藝術一樣,技術是藝術的基礎。   藝術是什麼?   藝術應該是能給人們精神上賞心悅目的享受,給人們借某一物體以聯想的空間,這個空間愈大,其藝術水準必然愈高。那麼,紫砂壺藝是什麼呢?紫砂壺藝不是現代陶藝,它首先受功能需求的制約,也就是說,要能作泡茶之用。在泡茶時能領略美感,又能為大多數人喜歡。紫砂壺藝是集實用、欣賞、把玩三種功能於一體的藝術,又是能包容吸收陶文化、茶文化及書法、繪畫等多種傳統文化於一體的藝術載體。書畫藝術欣賞性很強,但缺乏日用性、把玩性,玉雕藝術具有欣賞性、把玩性,但缺乏實用性,起碼不是大多數人的日用品。紫砂藝術不同,既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又能在使用中把玩、欣賞,既有適用美感,又有視覺美感,亦有把玩撫摸的觸摸美感。這種藝術,可能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起碼不多見。紫砂藝術自身的、客觀存在的高、中、低三個層次,又有很大的適應性,能為眾多的人所接受。   並不是每把壺都是藝術品,稱得上「壺藝」二字的作品,是反映文人、藝人才智的載體,也就是藝術品。藝術追求的是新意、創意,一味的仿古,模仿他人,借型改裝,翻過葫蘆變成瓢,稱不上創作,嚴格地說稱不上「藝術」二字。    藝術需要他人的認可,收藏家心裡想收藏的東西最好是原創之作,追求的是物以稀為貴,紫砂壺藝的特殊性和市場需求的特殊性曾促使我們老一輩壺藝作者創作了不少新品,也重複了不少作品,但這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認可,我認為,藝術也應該與時俱進,特別是中青年這一輩,要根據時代發展、收藏市場變化的要求,盡量爭取作品的原創性和單件性。當然,由於紫砂壺藝的需求不同,同一件造型的新作可能要的人會有許多,如何解決原創性、單件性與需求的矛盾,可否使同一原創造型之作變泥色、變裝飾,一壺多變,避免重複,真正做到物稀為貴,提高紫砂藝術的品位。 二 論壺品與人品。  做壺是做藝,做藝也是做人。    一個做壺的人,如果僅僅是為了吃飯、生計,為了養家糊口,那麼,做做好、有市場就可以了。如果要想成為一個壺藝家,作品傳世留人,青史留名,就應該做工考究、技藝精湛、提升品位。壺是人做的,壺與人又有不少相似之處,用心觀察,你會發現同樣造型的壺,不同的人做,就會產生不同的韻味,有高雅、粗俗之分,有霸道、儒雅之別。    做壺是做藝,做藝如做人,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要認真做人,認真做藝,不要把造型、工藝勉強帶得過的作品給人,這樣對收藏者是極不負責的。同時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不要看今天帶得過去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後人會評價這把壺,也會評價做壺人的藝品。藝術上對別人負責,實際是對自己負責。    作品能不能傳世,能不能青史留名,歷史上有許多典故,可供我們借鑒。如古代書法家王羲之、顏真卿的作品千年留傳,萬古不朽;當代書畫家徐悲鴻、林散之等人的作品都被後人視為珍寶,不僅僅是因為作品的藝術水準高,而且他們的人品也值得稱頌,人們珍藏他們的作品往往在欣賞中感到榮耀。另一種情況截然不同,如宋朝的秦檜、明代的嚴嵩,據史料記載,他們的書法水平也極高,但至今不見作品留傳,究其原因,我想,正是因為他們的名問有哪一個收藏家願意收藏遺臭萬年之奸臣、壞人的作品呢?同樣,當代又有哪一個人願意收藏大貪官胡長青的書法呢?如果真有人願意,亦和他們同流合污了。   認認真真做藝,清清白白做人,是藝術家的藝德。    要關心、培養中青年的紫砂藝術人才,鼓勵他(她)們在藝術上的追求和探索,允許他(她)們各種風格的競爭,為他(她)們一點一滴的成長、成功而喝彩,這應該是我們這些已經有一些名望的紫砂老藝人應該具備的藝德。    良心是對自己行為的規範,藝德就是真誠對待藝術,真誠對待收藏家,隨時保持清醒的藝術品格,保持真誠待人的品德,能讓後代人真心說一聲好,其實很不容易,這也就是為下一代、為後世樹了楷模。 三 論繼承與發展。   美國有個學者叫希爾斯,他有一段論傳統的名言:「傳統是一個社會的文化遺產,是人類過去所創造的種種制度,信仰、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等構成的表意象徵,它使代與代之間、一個歷史階段與另一個歷史階段之間保持了某種連續性和同一性,構成了一個社會創造與再創造自己的文化密碼,並給人類生存帶來了秩序和意義。」   紫砂藝術是我國的傳統藝術,是民族瑰寶,把傳統繼承好是我們從事紫砂藝術人士的共同職責,但傳統靠什麼來繼承,我認為繼承要靠創新來繼承,要靠發展來繼承,今天的傳統在昨天是創新,那麼今天的創新到明天也成了傳統,一代一代的紫砂人不斷創新不斷地把傳統這個接力棒一代一代往下傳,也就是一代又一代的繼承傳統,如果我們不去創新,那麼,這個藝術就將枯萎。    紫砂花器流派,源遠流長,最早的是供春,以及清代的陳鳴遠、楊鳳年等,他們都各自以自己的創新,發展了傳統。我在七十餘年的壺藝生涯中也一直致力於創新,創作了《荷花茶具》、《芒果壺》、《牡丹壺》、《蓮藕酒具》等等許多原創性的、有影響的作品,創新的意義從文化總體而言就是繼承和發展了傳統。   紫砂的技藝是反映紫砂語言的基本功,需要一代一代的繼承,紫砂應更多的向文化方向發展,我贊成後輩紫砂人根據自己的特點,多方面與文化藝術界的名人、書畫家合作,提高紫砂的文化含量,提高紫砂的文化品位。    我認為,傳統是民族藝術的根脈,創新是傳統藝術的生命,兩者相輔相成,構成並促成傳統的發展,這就是繼承和發展的關係。 有關宜興紫砂理論體系的思考徐 秀 棠  近年來由於紫砂陶藝行業的興旺發達,紫砂文化也隨之得到了長足的推進,有關紫砂陶藝方面的圖譜、著作和文章已經大量的編寫出版或報刊雜誌上刊登和發表,可喜可賀。與此同時商業性文化也一片繁榮,其中負面的作用也得到了順勢的蔓延,若不正視,這個傾向將會遮蓋另一個傾向,將對紫砂藝術的健康發展遭受不可估量的傷害,因此對紫砂文化藝術理念的進一步認識並升華提高必將是我們紫砂業者的一個大課題。   紫砂陶的創始首先基源於宜興陶業生產工藝基礎條件的存在,紫砂茶壺的出現主要因素就是宜興是文人聚集的茶葉產地,是受茶文化的推動,故紫砂壺自創始起就得到了愛茶文人的介入,他們直接或間接的參與設計,題銘鐫刻,題詞吟誦,著書立說。這就使紫砂茗壺在實用泡茶的功能之中融入了深厚的文化內涵。    宋、元就有一些文豪在詩詞中出現稱頌紫坭新品、紫砂罐等的題頌,這已被一些文稿引為宜興紫砂器創始的佐證。    明代萬曆年間出現了第一部紫砂專著《陽羨茗壺系》(今江蘇江陰人周高起著)。書內分創始、正始、大家、名家、雅流、神品、別派等章節。這就成為歷史以來研究紫砂文化的最主要的史料依據。    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吳騫(今杭州海寧人),因世祖為吳頤山(曾讀書於宜興湖滏金沙寺,供春給使之暇,首創紫砂壺)之故,並有別業在荊溪桃溪(今宜興張渚),著《陽羨名陶錄》。此書在《陽羨茗壺系》的基礎上經細審、精勘、排比,並作了充實,在後又增加了文瀚——記、銘、贊、賦、詩、詩餘等章節,收集了名人的大量有關稱頌紫砂壺藝等具有很高文學價值的篇章。    成書於一九三七年,由李景康、張虹編著的《陽羨砂壺圖考》還是參照前面二書的主要篇章,以十二類別,分考證、補遺、增添、體例等章節,內容較前二書又有些發展,只是下捲圖考本因時局急變沒有出刊(前些年曾在台灣雜誌上見到了據稱為此書原稿的拓印本)。 日本紫砂壺收藏家奧蘭田(一八三六——一八九七年)曾任日本東京商業會議副會長、漢學家、收藏家編寫出版了《茗壺圖錄》一書,該書從一位收藏者、愛好者的角度分十四個章目作了表述,以白描作圖,以擬人的手法給壺題名,賦予了十分貼切的個性,圖文並茂,特色鮮明。    以上幾篇紫砂專著,為提高紫砂茗壺的藝術品位、文化內涵、情趣理念、欣賞價值及經濟價位作出了理論性的定格,為紫砂文化的繼續研究、發揚提高提供了文史依據,在近年來眾多的文稿里被廣泛的引用或論述。    還有在一九三二年出版(早於《陽羨砂壺圖考》)的《宜興陶器概要》。這是首次由紫砂業內人士周潤生和在上海報業界工作的兒子周幽東撰寫的,故除藝術品論外,書中增加了業內有關原料、色釉、應用、仿造及宜興整個陶業中粗貨、黃貨、砂貨、黑貨、溪貨、紫砂等六大類別陶業的情況,提出了要興辦學校、陶瓷研究所和開設工廠,培養人才,以科學振興陶業等先進觀點,可貴之處在於它有業內人士的心聲與觀點。    紫砂壺藝的社會影響自抗日戰爭開始沒落到七十年代前,一直處於低潮。八十年代中、後期紫砂壺藝熱潮的興起,香港的羅桂祥先生功不可沒,他以伯樂之明舉以重金在世界各地收集了紫砂名人名作,並捐贈於香港茶具文物館舉辦展覽。又於一九八 0 年編著出版了《宜興陶藝》一書,該書除紫砂壺、器圖譜外,還有美國舊金山博物館的謝瑞華女士撰寫的很有學術研究價值的文章,她把紫砂的發展過程分為草創期、典範期、繁榮期、轉化期、衰落期和復興期等幾個章節,它開闢了紫砂發展過程,新的理論總結,非常可貴,以後也一直在一些論文中被引用。應該說是羅桂祥先生組織的文化先動,八十年代中期開始紫砂茗壺在港、台掀起了一股熱潮,這完全可以證明紫砂文化推動紫砂藝術發展的內在作用。    此後台灣和大陸的一些學者、愛好者也有很多極有價值的紫砂學術性書籍出版和文章發表,但也出現了商業炒作性的風潮,錯誤引導、加冕封爵、讚譽失實、黃婆賣瓜、千文一味平庸俗氣,愛好者先是盲從宣傳、屢屢上當,後是無所適從、失去信心,使紫砂藝術品的發揚光大受到了嚴重的傷害。    凡一個行業、事業的成敗,無不聯繫著指導性理論的興衰,紫砂的發展當不例外。    紫砂之文化底蘊無疑是上祖留下的一份寶貴遺產,也是紫砂理論的基礎。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紫砂文化藝術理論研究,理所當然也該有個新的高度與深度,不能僅僅在職稱、得獎、讚美之詞上做商品宣傳之文章。    紫砂理論體系的思考是把紫砂作為一種學科理論研究來思考,紫砂藝術與繪畫藝術的不同之處在於紫砂陶藝的完成有一個生產工藝的複雜過程。故它應該包括:紫砂生產工藝學、紫砂史論、紫砂人文學、紫砂藝術學、紫砂品種類別記要、品評鑒定學、紫砂營銷學、師承教育學、交流學、現代理念應用學質疑、勘誤、修正篇及邊緣學問如詩、書、畫、印以及茶文化、陶文化、工藝美術學等,初步思考的綱目章節將在適時另作表述。    紫砂理論體系是一個較大的課題,它需要廣泛的、彙集方方面面的智慧與資料,有理有據全面系統的總結歷史的過去和現在,並對今後的發展發表前瞻性論點,這是初步的思考,還需不斷的與同好商榷探討,深入思考,逐步完善。                        作者系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紫砂壺的價值宜興紫砂壺,不但是我國絕無僅有,而世界上也是獨樹一幟,因為材質獨特。原色主要有紫、紅、綠三種,可按不同的比例配製成各種泥料,變化無窮。原礦藏於黃龍山和青龍山的變通黃石岩和陶土夾層中,人稱「岩中泥」和「泥中泥」。民間稱紅泥為「龍皮」,紫泥為「龍肌」,綠泥稱「龍肋」。有「世間珠玉安足取,豈如陽羨溪頭一丸土」的說法。   紫砂資源儲量有限,分布在山岩之下,開採費用會不斷增加。紫砂壺製作是一種獨特的傳統手工藝,一般需三年學成,若要達到能獨立設計製作則需十多年的不斷努力。聰明天資好而後天較努力的製作者,在學習製作過程中有機會多觀摹古壺受名師指點,與同道探討,借鑒其它門類藝術品,並具極強的悟性和文化藝術修養,才能達到較高的藝術水準。作者的藝術高峰期比較短暫,所以一件精美作品極其珍貴。 怎樣選購紫砂壺1.購置新壺,壺的造型與外觀要美,只要自己看得舒服滿意,那就代表了個人的美感。壺畢竟是自己使用的,未必要隨和流行的模樣。2.壺的質地,胎骨要堅,色澤要潤。選用新壺,可先輕撥壺蓋,以音響鏗鏘輕揚、壺聲聽來悅耳者為佳。3.壺中之味,應注意聞聞。一般新壺可能會略帶土味,但可選用。若帶火燒味、油味或人工著色味的則不可取。4.壺的精密度即壺蓋與壺身的緊密程度要好,否則茶香易散,不能蘊味。測定方法是注水入壺實驗,手壓氣孔或流口,再傾壺,以涓滴不出或壺蓋不落,都表示精密度高。5.壺的出水效果跟「流」的設計最有關係。傾壺到水,能使壺中滴水不存者為佳。6.壺把的力點應該接近壺身受水時的重心,注水入壺約四分之三,然後慢慢傾壺到水,順手者則佳,反之則不佳。7.壺的特性與茶的特性宜相配合則適用性更佳。紫茶壺宜茶,一般是壺音頻率較高者,適宜配泡重香氣的茶葉,如清茶;壺音頻率稍低者較宜配泡重滋味的茶,如烏龍、鐵觀音。 . 宜興紫砂問答1、問:什麼叫宜興紫砂? 答:宜興紫砂是以當地獨有的陶土礦源「紫砂泥」所制的茶具、文玩、雕塑、花盆等各種無釉器皿,其中茶具最有代表性,幾百年的發展,它已成為一種具有獨特藝術語言的優秀工藝美術門類。2、問:宜興紫砂茶具始於何時? 答:據考古資料及有關歷史文獻記載,宜興紫砂始於北宋,盛於明清,繁榮興旺於當今。3、問:為什麼紫砂不是單純的「紫」色,而壺有各中顏色? 答:紫砂土顏色有紫、黃、紅等幾種天然色彩,以紫為主色調,故又稱「五色土」、「富貴土」,經藝人用不同泥色互相調配,而形成各種色澤。4、問:紫砂壺有哪些特點? 答:紫砂土不含鉛等任何對人體有害的物質,製成壺後,透氣性特別好,泡茶特別香,暑天盛茶不易餿,有益於人體健康。5、問:為什麼市場上有的紫砂壺僅賣幾元錢,有的卻幾千幾萬? 答:好的壺,用料考究,構思復有藝術性,工藝精湛,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加上作者名氣等無形資產,俗話說:「藝術無價」。這幾個因素一對比,價位的高低就自明了。6、問:紫砂歷史上和當代有哪些巨匠?當代有哪些紫砂名家呢? 答:明代開始至民國,有供春、時大彬、陳明遠、陳曼生、楊彭年、邵大亨、黃玉麟等,當代有顧景舟、、蔣蓉、王寅仙、呂堯臣、徐秀棠、譚泉海、徐漢棠、李昌鴻、鮑志強、何道洪、周桂珍、顧紹培等工藝美術大師及江蘇省工藝美術名人謝曼倫等16位,高級工藝美術師80餘人。7、問:從一般角度來評論,壺的好壞標準在哪裡? 答:造型端莊,口蓋平整,壺「咀」出水順暢,壺「把」端拿舒適,用料色澤純正,燒成火候適度,就是一把適用的好壺。8、問:為什麼那麼多的人喜歡紫砂壺呢?答:紫砂壺雖小,它卻集造型、書法、繪畫、印章、陶刻等諸多藝術於一體,既有實用、又有欣賞和把玩的價值,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佼佼者之一,所以會有愈來愈多的人喜歡它。簡談紫砂陶藝鑒賞宜興紫砂陶藝術起源於宋代,經歷明清兩代的成熟,發展到今天在壺的造型藝術上日臻完美、豐富,如何鑒別和欣賞這一門世界陶瓷門類中獨樹一幟的紫砂陶藝術,即對於紫砂陶藝術應持怎樣的審美觀點,直接影響了製作者的創作構思。所以,有必要談談紫砂藝術的審美問題。  眾所周知,宜興紫砂具有它的獨特性,如泥原料的蘊藏佔盡地利;成型技法以泥片鑲接及拍打身筒為主要的成型技法,區別於其它陶瓷行業的各種成型法則。並聯繫到裝飾上的文化層次等等,這些都應該是宜興紫砂工藝所具備的審美因素。面對一件具體的作品如何來加以鑒賞呢?譬如茶壺這個砂藝最著名的品種形式,從傳統的造型來分析,在每件器形的結構中,根據造形藝術的理論和法則,都是由點、線、面組成的主體與附件如壺的嘴、把、口、底、足、蓋子等等的配置關係,各個方面的比例恰當與否,外輪廓線的結構上的緩衝過渡,明暗面的技法(即製作手法)處理,空間與實體所形成的虛實對比等等。這些都可以做為無窮的推敲,使對象(器皿或壺)蘊含著豐富的美感。  抽象地講紫砂陶的審美,可以總結為形、神、氣、態這四個要素形成,即形式的美,是指作品的外輪廓,也就是具象的片面;神,即神韻,一樣能令人意遠體驗出精神美的韻味;氣,即氣質,陶藝所內涵的和諧協調色澤本質的美;態,即形態,作品的高、低、肥、瘦、剛、柔、方、圓的各種座姿態。從這幾個方面貫通一氣,才是一件真正完美的好作品。但這裡又要區分「理」和「趣」的兩個方面。若壺藝之愛好者偏於理,斤斤的較量於壺的空積的宜大宜小,嘴的宜曲宜直,蓋的宜盎或平,壺身的是高或矮,側重從沏茶茗飲的方便為出發點,那就只知理而無趣。一種藝術的欣賞應該在理亦有趣。一件作品不管它是大是小,壺嘴是曲是直,蓋子是盎是平,形制是高是矮,都在乎有趣,有趣才能產生感情,怡養性靈,百玩不厭。所以觀賞一件新的造型,應該在領悟到美的本質以後才始加以評點。從這樣的審美態度作出發點,才能中肯地贏得普通愛好砂藝界的共鳴。  當然,作為一件實用工藝美品,它的適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使用上的舒適感可以愉悅身心,引起和諧的興緻。因此,也就要依據飲茶的習慣,風俗,有選擇地考慮壺身的容量,壺嘴的出水流暢,壺把的端拿省力舒適等等。這些都是必須作為具體範圍的內容來考慮的。  歷史地看紫砂陶的工藝技術鑒賞,一向是區分著三個層次:一、高雅的陶藝層次。它必須是合理有趣,形神兼備,制技精湛,引人入勝,雅俗共賞,使人愛不釋手的佳器,方能算得上上乘;二、是指工技精緻,形式完整,批量複製面向市場的高檔次商品;三、是普通產品,即按地方風俗生活習慣,規格大小不一,形式多樣,制技一般,廣泛流行於民間的日用品。  在這裡鄭重討論的是藝術品。在一件器物的內容和形式上,它包含著著多方面因素的內在聯繫,形式的完美與制技的精湛固然是第一要素,其次是在完整器形上加以裝飾,使傷口有錦上添花的豐富觀感。首先要審視紋樣的適合,其次是裝飾的取材(一是指題材和內容;二是指用何種材料),以及製作的手法,這些都是具體而細微維繫到創作者的素養水平和鑒賞者的著眼力。  簡約地舉一些例來闡明,譬如說:砂藝的傳統裝飾「陶刻」,首先思考反映銘題的內容,必須是體現出切情切理的文學詞藻,書法和繪畫的美妙以及格調的高超,鐫刻刀法、金石韻味的精到,能使人對器物的欣賞玩味無窮。而且真正由名畫家,繪畫之茶壺,必須是一個畫面一個壺;若經過反拓,或批量印刻已失去意義,那要視乎經營者的信譽以及作者本身的藝術素養。  諸如摹仿自然界形象性的雕塑製品,兼及裝飾在幾何形體上的浮雕、貼雕,圖案的刻印板,以及釉料彩繪,其它材質的鑲嵌,抽象的陶藝構思。任何藝術形式,都應該是源於生活,高於生活。這樣居高臨下地來看待品評砂藝和鑒賞砂藝,使作者與熱衷砂藝的愛好者,相互感觸以便領悟制壺藝術的真諦。  近年來隨著對砂藝熱潮的興起,傳統的茶文化與陶文化的推廣,熱愛紫砂藝術的人士日益眾多。較高檔次的佳作生產,究屬數量有限,遠不能滿足各界人士玩賞上的需求,尤其高雅名作,更是稀少。因此出現社會上極少數缺乏藝術道德的工匠,串通一些肯不講商業道德的狡商市儈,不擇手段地乘機獵取暴利,假冒名家印鑒,各種等級的劣質膺品,充斥市場,蒙蔽眾多熱衷砂藝愛好者的眼睛。所以有必要討論一下辨偽問題。識別砂壺的真假,一如鑒定書畫,首先從提高理性認識,理性即培養自己的常識素養,以資提高審美觀感;第二是多方交流,互相觀賞某些名家的傑作,提高感性,探討和了解某些名作家的風格形制,技巧手法,藝技擅長,使用原料泥色的習慣性,印章的規格物徵,把握關鍵性的依據,逐漸累積經驗。肯眼人自然而然地不難識別真假的。在任何一種藝術行當中,一個有所成就的佼佼者,都一定會有他的獨到一面的硬工夫,這是指藝術的和技巧的兩個方面。這些內在的要領,就是所謂個人的風格和韻致,也就是所謂靈感。作偽者是絕對不易得其要領的。倘若說一個存心作偽的人,如果能夠有超越的領悟,那麼他自身已是個了不起的大家了,又何必要假冒別人而淹沒自己呢?所以我敢大膽地說,真的,生來就是真的,假的永遠也真不了。只有沒出息的作假貨者。作假的這種行為是絕對可恥的。(20/6/2001) 汪寅仙淺談紫砂土 汪寅仙宜興是中國的陶都,紫砂陶的故鄉。她位於太湖之濱,山明水秀,素有「陶的古都,洞的世界,茶的綠洲,竹的海洋」之稱。宜興又處於亞熱帶,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因上天的厚愛,地下蘊藏著得天獨厚的紫砂土。特別有利於陶瓷的生產。 紫砂陶的第一要素─ ─紫砂土,主要有紫泥,綠泥(本山綠泥),紅泥三種,統稱紫砂泥,產於宜興本地,他們以天然的礦物組成,蘊藏在岩和普通陶土的夾層中,故有「岩中泥」,「泥中泥」之稱。紫砂土經過隧道式的開採,經風化,粉崐碎,過篩,加適量的水拌和,,放於陰涼處陳腐,錘練(真空攪拌),才能達到理想的可塑性。三種原料可單獨使用,也可根據需要進行相互配比混合使用,從而產崐生更多的紫砂泥色。經不同溫度,氣氛火焰燒成,色澤更為豐富,可分別呈現天青,栗色,深紫,梨皮,硃砂紫,海棠紅,青灰,墨綠,黛黑等色,故有紫而不艷,紅而不嬌,綠而不嫩,黑而不墨,灰而不暗的高雅色調。 紫砂土是一種質地細膩,含鐵量高的特種陶土,它的分子排列與一般陶瓷原料的顆粒結構不同,經1200攝氏度的高溫燒成,成鱗片狀結構,有著理想的細密度的一定的氣孔率。製品表面加工細密,不需要施釉,在泡茶昧會產生任何的化學反應。所以用紫砂壺泡茶不失原味,使茶的色,香,味皆宜。古人對飲茶有「水是茶之母,壺是茶之父」,「茶壺以砂為上,蓋不奪香,又無熟湯氣的」的贊語。其二,昆砂壺傳熱比較緩慢,相對地保溫也好,使用時提攜撫握不炙手觸覺也舒服。其三,紫砂壺冷熱急變性較好,寒冬臘月,注入沸水。或放置文火上燉燒都不易炸裂。其四,由於製品表面加工細密,有越用越光,越用越新,越用越覺精神的妙處。其五,泥色豐富多彩,質感溫潤雅緻,古樸穩重,用久之後的昆砂器,就好象呢子毛料那樣顯得厚實,挺括,勻凈,高雅,似古玉生輝。由於紫砂泥料的特性,用它做成的花盆也有良好的透氣性和吸水性,使花木不易爛根,生長茂盛。用它做成的紫砂蒸汽鍋,用來蒸煮菜肴味美,汁鮮,湯純。各種不同式樣的紫砂陶,能反映出各種不同的有格和個性。並可形象地說,圓肥胖敦,柔和豐滿,健壯剛強,纖嬌秀麗,英俊瀟洒,拙衲含蓄,倜儻風流,清癯閑靜,儀態紛呈,雅俗共賞,向愛好者們 發著濃郁的情感。由於紫砂原料的可塑性好,紫砂陶的成型工藝有著與其他陶瓷工業與眾不同的生產方式和技藝。這是幾百年來歷代藝人們的技術實踐,形成了一套特有的手工製作技法。如製作園器,用泥條泥片鑲接後打身筒成形;方形器,用泥片鑲身筒成形,最後細 部加工完成 。一般從處理泥料到坯件成形的全過程,均由同一個人製作完成。因此,一件作品的工藝質量,藝術價值的高低,都取決於設計製作者的水平,藝術素養,操作技術的熟練及豐富的實踐經驗。 一件完美的作品,首先必須講究選料,其中包括泥色與形式的結合,實用功能與形式美的結合。在設計構思時,要考慮到所採取的工藝過程,手段,技法,其中包括志形時所用泥料的軟硬程度,即含水量要適當。在製作過程中必須掌握坯件在自然乾燥過程中,乾燥程度不同對作品的影響。一件合格的半成品進入窯內燒成,必須放置合理的窯位,掌握火度,氣氛溫差要適度。只有這樣,才能使設計製作的作品達到預期的效果,只有這樣,才能使紫砂土與火的結合產生出紫砂特有的效果。因此,一件完美的紫砂作品在各道工序中凝結著陶藝工作者的心血。徐秀棠 壺如其人 人如其壺徐秀堂 近些年來收藏,玩賞,使用宜興紫砂茶壺的人越來越多(主要是集中在台灣)這是人們的生活不再拮据的緣故,不愁吃了,茶葉上檔次了,才會講究泡茶用的茶壺。紫砂壺不炮具有泡茶味道特別好的優點,更重要的還在於它具有一定的藝術品味,是一種耐人尋味的把玩工藝品。造作砂壺是以世界特有的傳統制壺技藝為基礎崐的,故它的施技水平檔次拉得特別開。用當今最時髦的經濟效應作比方,同樣可以用作泡茶的壺,下限三,二元錢就可以買一把,上限三,二十萬也難封頂,這樣等級分開正好與消費層次配套,當然除經濟以外還包括文化層次,藝術素養。我老喜歡說:「什麼樣的人欣賞什麼樣的壺。」就經濟上講,什麼水平買得起什麼樣價的壺,從藝術水平上講性格開朗的人欣賞大方且有氣度的筒潔而明亮的造型;柔情內缶的個性,當然喜歡做工精巧,雕琢繁複而多變的作品。美籍華人喜歡浪漫有現代崐派氣息的或超寫實的象徵作品。想贏錢的當然更喜歡濟公之類給以保佑。只有一些老學究們才會喜歡詩詞銘文,書畫鐫刻。其中也有不少自無主張,人云即從,有耳無眼,不懂裝懂的「洋盤」。倘若綜觀收藏者的收藏品一定可以覺察出收藏者的影子。這可謂:「壺如其人」說法之一。 &127;記憶猶新,日本國奧玄寶闌田君所著陽羨茗壺圖錄(共二冊,光緒二年著)。他在自序中稱:「予於茗壺嗜好成癖,焉不論狀之大小,不問流之曲直,不言制之崐今古,不說泥之精粗,款之有無,敬有適於意者輒購焉藏為把玩。」一次他養病於注春居,既而少愈禪恬身閑,忽雅興寄懷,草草起筆先錄我之所有,並及諸有年藏,編為畫錄,他把所錄三十二把過的圖譜稱之為「注春三十二先生肖像」,擬定名號現摘於下:梁園遺老,鶴 神人,獨樂園丁,蕭山寺隱,卧先生,出離頭陀,傾心佳侶,藏六居士,凌波仙子,方山逸士,陶家佳友,跌坐逃禪,麗闌女史,帝鄉仙馭,儒雅宗伯,鐵石丈夫,銀台醉客,瀟衣御史,一枝棲隱,老朽散人,浴后妃崐子,卧輪禪師,紅顏少年,採薇山樵,連城封侯,壽陽公主,用拙迂生,風流宰相,逍遙公子,斷腸少婦,漁童樵青。 &127;崐 觀其墨綠圖形,對其「先生」名號,無不貼切入微,恰到好處,壺如其人此乃崐其二也。 &127;崐 奧闌田君潛忙於 賞壺,確實達到「凡人」望塵莫及的深度,怪不得他還說:崐「茗壺圖錄緣切將竣,頓忘病之在體也。我想奧闌田先生之賞壺高格,應該說是一種極佳的楷模。 &127;崐 壺如其人之三,亦可謂人如其壺,在造壺者一起,更易覺察體型大而笨者是造之總有大而笨的感覺,精明強悍者所制必定力度強器型壯,體弱細膩者所作必定細小型弱,圓圓胖胖的壺也同此形象。清趣麻利者所作一定乾淨利落,拖泥帶水的必定烏七八糟。此說還在於外形之比,它與精神相比,後者更為吻合,做學問者壺上必定可以看到學問之所在,越上檔次越是 明顯,若有高手專為金錢而造壺,他作之壺必定顯現出爭錢者的本相,有興者可以追入紫砂圈子來,目睹一番。; 徐漢棠 瑣談紫砂成型工具 徐漢棠 一件紫砂工藝品的成功,要經過十到幾十道複雜的成型工序.&127;要完成這些工序,一是要靠藝人們的製作技藝,二是要靠繁多的製作工具,兩者缺一不可。古人說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裡的「器」,就又指製作工具。紫砂成型崐工具,經過歷代藝人的不斷探索,政革,創新,現已形成了一整套獨特的,經濟的崐,自成體系的工具,數量大小有幾百種,質地有銅,鐵,木,竹,牛角,皮革,塑料等各種材料。 &127;紫砂成型工具種類繁多,也很講究造型的美觀,前提是以實用為主。&127;這些工具大部分靠自己製作,即使一些買來的工具,也分經過加工,修整以後方可使用。這就要求製作者對整個成型工藝有系統的,全面的了解,要弄懂各種工具的不同用途和規格,要考慮在使用上方便,觸覺上舒服。因此,紫砂成型工具的製作也很有學問,既要考慮外觀的造型,又要符合實際使用功能。下面,本文結合自己幾十年的實際製作經驗,對不同工具的規格,要求作一概述: &127;一. 搭子 搭子是成型中的主要工具之一,主要用於打泥條,片子和捶嘴,把泥片等等。搭子的主要用材是櫸樹,檀樹,棗樹等,取材要干。搭子平時使用後用濕布擦凈放在乾燥處,不能在太陽下曬,不能用來打鐵器等硬物。 &127;崐二. 拍子 拍子主要用於打身筒,拍片子,拍口。材料以紅木為最佳,拍子的總長28CM,拍身寬10cm。厚度是根據材質而定,棗木前厚3mm,中厚4mm,後厚4mm,柏木厚些,紅木可更薄一些,拍子用過後也不能浸在水裡,應放乾燥處,要避免單面受潮,並要防止拍子開裂。 &127;三. 尖刀 尖刀的種較多,分鐵尖刀,竹尖刀,通嘴尖刀,彎尖刀等。尖刀是用於琢嘴把,琢鈕,轉足,革小平面的一種普通而常用的主要工具,實際也是簡單的雕塑工具。材料用普鋼,銅,不鏽鋼,老竹子等。其形中間寬,一頭尖,一頭稍狹圓,兩麵線條要對稱,中間厚,邊上薄,成弧形。尖刀要根據不同的用途選用,厚薄,寬窄要求不一。 &127;四. 刀 刀是成型中使用最廣的工具,在製作過程中,用刀進行切,削,釺,挑,挾,挖,刮等,從開始到結束都要使用。&127;做刀的材料一般最常用的是普通鋼,刀鋒要經常磨快。刀柄與刀身的比例大約是6:1。 &127;五. 矩車 矩車的正名應為規車,它是專門用於劃圓片子,開口用的。矩車分車柄,車釘,站人(音讀該銀),銷釘四部分,矩車柄是用不易變形的竹子,站人要用厚1.5cm以上的竹老頭做,矩車釘是鐵的,銷釘是竹子做的.一般矩車的規格是

1崐) 柄長20 1.5 0.5cm;(2) 站人總高8.5cm,寬1.3cm,眼長2.4-2.2 0.55cm.&127;矩車的不同用途是根據站人與矩車釘的高度來調節的,一般矩車站人比釘高2mm。另外還有幾種特殊的矩車,彎泥條矩車,是在車柄上裝兩個站人;還有複線車和打線車,複線車不裝車釘,打線車則是裝竹釘。 &127;六. 線梗 線梗是用于勒光各種裝飾線條的工具,線梗有牛角的,鐵的,塑料的崐還有竹子的。線梗是根據不同的裝飾線條來磨製的並要根據各人使用的手勢,習慣來確定線梗的不同角度。是製作成型工具中最難掌握的一種。 &127; 七. 明針 明針就是牛角片,用於作品表面精加工的工具。製作 明針時頭子要刮平,要從上到下慢慢地薄下去,明使用時浸在清水裡,不用時要撈起揩乾。 &127;八. 矩底,泥扦尺 這兩種工具都是用竹子做的,矩底又叫底據,墊底,是墊在矩車的站人下面劃片子用的,中章開一個圓眼。泥扦尺是用來起泥條和大片子用的崐它用節距較長的竹片做成,從柄到頭要逐漸薄下去,並且慢慢狹窄,背面要平正,口要齊,一面成刀口狀,握柄處一般正好有一個竹節。 &127;九. 勒只,篦只,復只 勒只是用來光口頸,底,足與身筒交接處的工具,材料有牛角,竹子,黃楊木等。它根據不同的角度,弧底磨成所要求的形狀。篦只用作於整形,可篦去身筒上的小疙瘩的小隙絲,主要用簡片,木板製成。篦只要肩,肚,底分開做,不能一個壺造型只用一隻篦只。復只是用來複子泥的,一般用2-3崐mm的竹片或明針做成。 &127;崐十. 竹拍子 竹拍子有大,中,小及尖頭拍子等幾種。大,中拍了是抽身筒,做方貨用的,小拍子是用於推身筒接頭,掠子泥,推牆刮底,做嘴把等;尖頭竹拍子崐可挾大面,做嘴等。 &127;十一. 挖嘴刀,銅管 挖嘴刀是用來挖嘴洞的,用2-3mm&127;粗的鋼絲燒紅後加柄製成的。銅管是鑽各種大小洞眼的,用鉛皮或銅皮捲成直徑一半的圓筒,&127;長度10崐-12cm,在兩頭加上成刃口。 &127;崐十二. 獨個 這是用作圓眼,圓嘴的工具,同時在做花貨,樹樁時也可作雕塑工具用。竹子做的獨個具有爽泥,耐磨等優點,且取材容易,削制方便。獨個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平頭的用作獨蓋眼的,另一種是兩頭尖的(一頭粗,一頭細)。用作獨嘴洞及其它洞眼。 &127;十三. 水筆帚 這是用布紮成的用於帶水的傳統小工具。打身筒,琢嘴,把,琢鈕等,都是離不開它的。它的優點是存水多,帶水方便 。特別是做粗貨,坯體太燥時,可直接沾水帶在坯體上。紫砂成型工具除了上面介紹的以外,還有很多這裡不一一介紹了。紫砂成型工具是在實踐中產生,並且不斷完善的,這是千百年來無數紫砂藝人智慧的結晶,它與傳統的紫砂工藝是相輔相成須臾不可分離的,它不僅並繫到藝人操作的方便,還與作品的質量直接相併。因此,精湛的製作技藝必然有完美的製作工具來輔助,這恐怕也是紫砂工藝的又一獨特之處吧!蔣蓉 紫砂花貨造型蔣蓉 只有師法造化,博採多長,才能創造出巧奪天工的作品,賦泥土於生命。這是我從事紫砂花貨型創作製造的六十年藝術生涯的總結。仿古,模仿,借型改裝,不算創作,何況翻過來葫蘆覆過去瓢,萬變不離其宗。怎樣才能拓寬藝術創作天地,從傳統之中脫穎而出呢?從自然界中擷取是一條用之不盡的道路。要搞創作,也只有到大自然中去,通過實地觀察,汲取,才能有所啟迪。紫砂花貨的造型,尤不重要。「荷花茶具」是我的處女作。當是還正是紫砂花貨創作新的萌芽時期,又逢盛夏六月,盛天的荷花,惹人喜膦,粉紅色的花瓣里裹著碧綠蓮蓬,那綽約的丰姿,高潔的品格,給人以出污泥而不染的形象,深深地吸引著人們,決定創作荷花茶具,這是所謂藝術上的創作構思,至於實地觀察以至成型燒制,還要化很大功夫,才能成為一件人們博覽的珍品,採摘實物,凝視觀察,靜思默想是我多年以來創作紫砂花貨茶具,象真果品的不可缺少的過程,因為它的造型要給以人們從美的享受和實用價值來琢磨。要製造荷花茶具,必須摘來荷花,蓮蓬,荷梗,荷葉,凝視觀察客觀存在的形狀,筋絡,色澤,然後運用配色,拼泥以至最後定型。我以盛開的荷花作壺身,圓鼓鼓的蓮蓬作蓋,彎曲的花梗作壺把,這時候必須用大力氣精細地把模型的一筋一瓣模仿得惟妙惟肖,這說明了藝術造型的一絲不苟和嚴謹性。美化茶具的全身更為重要。再觀察和靜想是保證一件工藝品的造型成功。當我再次來到藕池邊時,一隻小青蛙從荷葉上急速跳入水中,水微微蕩漾開去,才露尖角的小荷葉,輕輕搖起來,才出水的嫩葉捲起,剛好是壺嘴的造型,決定那青蛙做「鈕」,讓蓮蓬壺蓋上伏一隻青歧,多有情趣。靜思默想放是捉來一隻小青蛙罩在泥凳邊的玻璃杯里……壺做好了。團團花瓣簇擁著蓮蓬,米黃的底色,朱紅的花。墨綠的蓮房內鑲嵌著粒粒活動的蓮子,青青的荷葉,荷梗。碧綠的青蛙,還有充作平衡壺底的紅菱,白藕,多麼清新明麗,自然天成!給人們以美的享受。這把《荷花壺》在1956年全國的陶瓷工藝會議上被評為特種紫砂工藝品。從《荷花壺》的創新悟出,生活的創作的源泉。所以常常獵生活中千奇百怪的自然形象,巧運匠心,能創製出一件件藝術新品。兇猛的獅虎,調皮的松鼠,溫馴的大象,蹦跳的蚱蜢,飛舞在蝴蝶,還有蒼勁的古松,甜美的枇杷,水靈的紅菱,白藕,荸莽……,天上,地下,山顛,水底,大自然的一花一葉都會引起濃厚的創作興趣,都能交織進五光十色的創作意境之中,各種本色的陶土,經過精心的配比搓揉,幻化出繽紛的色彩,又通過師法造化的捏塑,成為一件件精美的工藝品。藝術源於生活又高天生活。多年的新實踐不能滿足於「象真」應該從無數源於生活和具體形象中抽出高於竹活的藝術典型。例如獲至寶 活的蛤蟆,放在架空的玻璃罩里飼養。喂它飯粒, 它硬是不吃,卻招來了蒼蠅,蛤蟆看到了飛進罩里的蒼蠅,頓時來了精神,「噗」地跳起捕食了。這一舉動,是那麼敏捷,那麼勇猛,蛤蟆還愛吃嘍咕,於是捉來嘍咕,還配著個小水罐盛上水,供蛤蟆食用,蛤蟆有了對胃口的食物,十分活躍,一會兒爬上水罐飲水,一會抬頭瞪視著倉皇逃亡的螻蛄,一會兒又猛撲過去捕食……。這些難得的形象,我隨筆勾出草圖。不久形成蛤蟆捕蟲水盂,蛤蟆石榴樹樁壺等一件件作品的創作。在這些作品中,有的蛤蟆一腿伸直,蹬在下面的樹樁上,一腿彎曲著攀鉤住上面的樹枝,溜圓的雙眼天真好奇地盯著樹椿的紅石榴……就像那人人喊打的老鼠被提煉風靡世界的「米老鼠」一樣,醜陋不堪令人討厭的癩蛤蟆也有了嶄新的形象,或疾惡如仇,或天真稚拙,真是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鑒證。讓我們到大自然的環境中去,師法造化,博採多長,創造出更多更好的工藝作品。 紫砂與銘刻 (堯臣陶藝)  對於紫砂壺,除了造型千姿百態,泥色豐潤古雅,功能奇異獨特之外,還集詩、書、畫、印於一壺。因此,每一隻壺,都是一件別具氣韻的藝術珍品。 中國人愛吃茶、賞壺、品茗、吟詩,風雅之至,留傳下來的賞茶詩也不少,其中有宋代歐陽修「喜共紫甌吟且酌,羨君瀟洒有餘清」的佳句,還有梅堯臣的「雪貯雙砂罌,詩琢無玉瑕」等等,但當時還沒把這些詩句銘刻於紫砂陶中。直至明清時期,宜興陶瓷蓬勃興起,紫砂壺才吸引了眾多書畫名家來到宜興,他們或親自揮筆兼刻,或與藝人合作鐫刻,使紫砂壺成為「字隨壺傳、壺以字貴」的雅玩。  有的壺身鐫銘曰「一杯清茗,可沁詩脾」;也有鐫「山中一杯水,可清天地心」的;還有人借銘文渲發胸懷。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曾在紫砂壺上刻一詩云:  嘴尖肚大耳偏高,才免饑寒便自豪,  量小不堪容大物,兩三寸水起波濤。  乾隆帝也曾為紫砂題詩一首:  錦校不藉無孫擲,練影中堆萬簇花。  設與水仙作春波,天邊風月傲清華。  此壺至今還在北京故宮收藏。  清末民初,一代紫砂書畫雕刻家沈才田、韓泰、路蘭芳、任淦庭等,曾與書畫名家于右任、吳昌碩、程十發、唐雲等合作,製成「四方古菱壺」、「漢君壺」等,被陶藝界一時傳為佳話。其中陳少亭與蔡元培合作的一隻紫砂花盆尤為名貴:盆系樹樁形,樹皮深褐色,有三個樹節,兩處脫皮露胎,造型生動逼真;盆的口徑14.4厘米,高11.5厘米,兩側一面刻的是蔡元培先生的題詩:  不使寶山空手回,瀕行精選贈盆栽。  花神未必增惆悵,乞得君家衣缽來。  岳淵主任屬  蔡元培  另一面刻題記:  黃氏植物,芳榮作品,少亭刻。  當時,蔡先生將此盆贈給被譽為蒔菊名手的《花經》作者黃岳淵。這件紫砂傑作,如今當是稀世之珍了。8/4/2001善待紫砂宜興紫砂,國之瑰寶。多少年來,宜興行政區劃屢有更迭,而宜興紫砂早已馳名中外,聲名遠播。然而,近年來,大量非紫砂製品及仿冒名人名作的惡俗之風在紫砂藝苑蔓延開來,嚴重玷污了紫砂的聲譽。本報記者就此訪問了20多位高級工藝美術師以上職稱的紫砂工作者及與之緊密相關的工作部門,披露一些鮮為人知的事實,以期喚醒社會各界人士善待紫砂。青年陶藝家葛軍 紫砂究竟為何物宜興的陶土品種繁多,當地一般把陶土分為白泥、甲泥和嫩泥三大類。白泥它是一種灰白色為主顏色單存的粉砂質鋁土質 粘土;甲泥是一種以紫色為主的雜色粉砂質粘土(通稱頁岩),未經風化,又叫石骨,材質硬、 脆、精;嫩泥則是一種以土黃色、灰白色為主的雜色粘土,材質軟、嫩、細。宜興陶都所產的 各種天然陶土,不論是甲泥或嫩泥,都含有多量的氧化鐵。因各種甲泥和嫩泥含鐵量多寡不同,泥料經過適當比率調配,再用 不同性質的火焰燒可以呈現顏色深淺不一黑、褐、赤、紫、黃、綠等多種顏色。這就是紫砂壺 呈現各種瑰麗色澤的原因。 宜興紫砂陶所用的原料,包括紫泥、綠泥及紅泥三種,統稱紫砂泥。其中紫泥是甲泥礦層 的一個夾層,礦體呈薄層狀、透鏡狀,礦層厚度一般在幾十公分到1公尺左右,穩定性差,原料外觀顏色呈紫色、紫紅色,並帶有淺綠色斑點;燒後外觀顏色則呈紫色、紫棕色、紫黑色。 紫泥是生產各種紫砂陶器最主要的泥料,目前僅產於黃龍山一地;綠泥是紫砂泥中的夾脂,故有"泥中泥"之稱。綠泥產量不多,泥質較嫩,耐火力也比紫泥為低,一般多用作胎身外面的粉料或塗料,使紫砂陶器皿的顏色更為多彩。 至於紅泥則是位於嫩泥和礦層底部的泥料,礦形瑣碎,需經手工挑選。紅泥也稱石黃泥、朱泥。因其含鐵量多寡不等,燒成之後變硃砂色、硃砂紫或海棠紅等色。朱泥的泥性甚嬌,成型工藝 難度亦高。朱泥由生坯至燒成,一般成品良率約僅七成。紫泥取之於紫砂岩,含有較多的鐵質,頗類制瓷原料的特點,因此單種原料即具有理想的可塑性,泥坯強度高,乾燥收縮率小,為多種造型提供了良好的工 藝條件。 紫泥、綠泥和紅泥,由於其固有的化學組成、礦物組成和工藝性能,即便單獨一種泥料, 通過粉碎、練泥,便能單獨製成產品。紫泥是生產各種紫砂陶器的最主要的原料。綠泥用作化 妝土粉飾在紫泥坯體表面。由於綠泥數量不多,同時大件的綠泥產品不易燒好,因而僅少數產 品用綠泥製作。從礦層開挖出來的紫泥,俗稱生泥,泥似塊狀岩石,經堆放在露天稍事風化,待其鬆散, 然後用錘式破碎機初碎,輪碾機粉碎、真空練泥機捏練,便成為供製坯用的熟泥料。 紅泥、綠泥的製備與紫泥相同。在50年代初期,宜興制陶作坊或者紫砂廠還是沿用明清的老方法,把晒乾搗碎的泥團圍成一圈,用河水沖洗,人站在裡面不停地走動、踩踏,直到泥料軟硬適中;今人實難想像前人在練制泥料是如此的辛苦、落後。到60年代後期開始採用機械化、 有雷蒙粉碎機、攪拌機、真空練泥機等作業機械。 為了豐富紫砂陶的外觀色澤,滿足工藝變化和創作設計的需要,藝人們透過把幾種泥料混合配比,或在泥料中加入金屬氧化物著色劑,使之產生非同尋常的應用效果。大凡名家對泥料 的配製 皆各有心法,不相私授,進而形成紫砂泥有些特定泥料成為某些名家的代名詞,也突 顯了名家的藝術風格。當代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呂堯臣創作的絞泥壺便是一例,有「呂氏魔術壺」之泛譽。此外,如作品燒成後呈現天青、栗色、石榴皮、梨皮、硃砂紫、海棠紅、青灰、 墨綠、黛黑、冷金黃、金葵黃……等多種顏色,吸引了紫砂藏家的目光。紫砂泥若再摻入粗砂、 鋼砂,產品燒成後珠粒隱現,產生特殊的質感。宜興紫砂礦藏能開採多少年10年前,當時的宜興市委副書記張運民在香港一次招商會上回答境外記者關於宜興紫砂能開採多少年的問題時,不加思索地回答:「至少可開採60年!」事實上,對於宜興紫砂礦藏總量,至今仍沒有定數。江蘇省地質部門1989年探明,在丁蜀鎮有一總開採量為779.8萬噸、其中紫砂泥42萬噸的陶土新礦點,可建井投資起碼要5000萬元。記者日前從宜興地礦管理局得到證實,宜興紫砂地質儲量一直是個未知數。目前,該市仍在繼續開採並有合法採礦作業許可證的只有丁蜀鎮台西村一個採礦點。這個採礦點地下最大掘進深度可達60米,近年來,這裡年開採紫砂量約1萬噸左右,僅能供部分紫砂工藝創作人員使用。解放前,宜興陶瓷生產均是私營企業。在1956年國家對私有制改造以後,所有私營企業全部收為國有,宜興陶瓷迎來了發展的春天。1960年成立的江蘇省宜興陶瓷公司,負責宜興整個陶瓷產業的研製、生產。陶瓷公司配備有專業的勘探採礦隊伍,從紫砂礦的勘探、開採到陶瓷燒制,形成了一條陶瓷產品的半自動生產作業線,使紫砂礦產資源得到了合理的開發利用。創辦於1956年的宜興陶瓷原料總廠擁有多處地下紫砂礦井,是宜興市陶瓷工業的「給養基地」。前幾年,該廠陶土價格平均每噸在40元左右,而生產成本每噸則高達70元左右,如此一復一日,年復一年,致使企業運轉步履維艱。直到今年年初,宜興陶瓷原料總廠「偃旗息鼓」。宜興陶瓷原料總廠李群初廠長十分焦慮地告訴記者,該廠的四號井據勘測仍可生產5至8年,還有25萬噸泥料可采。他說:「如果再不想辦法開發,若干年後紫砂泥就可能斷檔,若真如此,宜興紫砂還能是顆明珠嗎?「化工泥」演繹的尷尬紫砂的獨特屬性,確定了紫砂的地位。可是,藉助化學手段炮製出來的「化工泥」冒充紫砂的事實,在陶都宜興已不再是新聞。在宜興丁蜀鎮,以生產紫砂泥料為主的作坊有10多處。實際上,這些練泥作坊只是通過鐵紅粉等化學物質和普通陶土拌和,專門生產「化工泥」,演繹了真正意義上的「掛羊頭賣狗肉」。記者在暗中採訪時發現,這些化工泥一般以100斤的包裝銷售,銷售對象是私營紫砂企業和數以萬計的鄉村農民。這些以生產紫砂壺為業的當地農民利用化工泥生產出形形色色的紫砂壺,然後各顯神通,將這些所謂的紫砂壺銷往四面八方。據悉,僅丁蜀鎮農村,這些被稱為「做坯佬」的紫砂從業人員就達到2萬人。在這樣的尷尬局面下,宜興紫砂藝苑的許多工藝大師及高級工藝美術師只能通過各自的努力,採集和採購正宗紫砂泥料。宜興長樂弘陶庄是當代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秀棠精心營造的陶世界:從春秋時期的陶罐到明代的陶器,從傳統的紫砂工藝用具碾砣、盒缽陳列到還原的古陶作坊展示,從傳統的紫砂茶壺到現代化的陶塑作品,30畝的陶庄儼然成了一座陶藝博物館,處處都顯現出主人的良苦用心。從1995年起,長樂弘陶庄自備了傳統的練泥器具,將從野外採集到的紫砂進行精加工,以實際行動抵制化工泥。徐秀棠大師在評價「化工泥」時顯得有些氣憤,他說:「使用化工泥生產出來的紫砂產品不僅名不副實,而且,這樣的產品對人的身體健康構成了潛在的威脅,遺患無窮!」去年秋,著名的宜興紫砂村村口造了一把大茶壺,高過人頭。然而,這件作為紫砂村重要景觀的紫砂茶壺卻是用水泥砌成的,許多前來參觀購物的遊客目睹此「景」後直喊「煞風景!」。經過記者了解,原來是建設者覺得「採購正宗紫砂難」。紫砂村是宜興紫砂的發源地,這裡的村民憑藉自然資源優勢和沿襲下來工藝技術祖祖輩輩做紫砂壺,明清時最為興盛,紫砂名家陳鳴遠、邵友蘭、邵大亨、程壽珍、王寅春、顧景舟等皆出自此村,他們的作品如今被視為國家珍寶,海內外收藏家不惜重金爭相收購珍藏。村口牌樓上「紫砂村」三字為顧景舟手書,而作為該村標誌的大紫砂壺卻不是使用紫砂泥做成的,令人啼笑皆非。 名人名作,可信度越來越小1987年,顧景舟大師作品《僧帽壺》在香港舉辦的宜興紫砂陶藝名作展覽會上,以56000元被人購買。此壺重不過7兩,若用賣得的港幣購買黃金,據說可達9兩之多。因為名人創作的紫砂壺金貴,所以,仿冒名人名作的種種伎倆立刻在宜興紫砂藝苑裡「若隱若現」起來,金錢的誘惑使得一些紫砂從業人員丟棄了藝人的操守和做人的準則,假冒名人名作泛濫成災。當代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蔣蓉的紫砂作品多以蟲魚瓜果為題材,融合了藝術美感與自然生趣。她曾為周總理製作過出國訪問的禮品,中南海紫光閣、英國倫敦維多利亞及艾伯特博物館等均收藏了她的作品。可是,代表蔣蓉大師作品風格的《百果壺》、《南瓜》等外形酷似的仿冒紫砂壺,眼下在宜興的丁蜀龍溪停車場、中國宜興陶瓷商城等處比比皆是,價格便宜到只有100元甚至幾十元一把,壺底清清楚楚地刻著「蔣蓉」字樣的印章。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張守智和當代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汪寅仙聯手創作的《曲壺》,代表著宜興紫砂從傳統的手工製作、藝人們歷代口授心傳向按照科學原理、揭示美學本質的較高階段發展的里程碑,然而,這件作品自1998年夏問世後,不到兩個月時間,在宜興紫砂廠大門正對面的個體紫砂壺店裡就出現了仿製的《曲壺》,與作者之一的汪寅仙工作室僅一牆之隔!記者在丁蜀湯渡紫砂市場和龍溪陶瓷市場暗訪時發現,如今,假冒《曲壺》根據容積大小,只賣到40元至200元錢。雖然粗製濫造,但買賣雙方一般心照不宣。1989年底,宜興丁蜀鎮為了維護紫砂工藝品的聲譽和生產秩序,開展集中行動,取締7個非專業燒成窯、7個泥料加工點,有1316名從事倒買倒賣紫砂壺和造假牟利的「壺販子」。工作人員在蜀山耐火材料廠一頂窯爐查抄時,沒收私燒的紫砂壺1200多把,其中400多把屬於冒仿14個工藝師、技術員的膺品。當年曾參與這項工作的公安民警介紹,紫砂作偽手段五花八門,有的把紫砂工藝師的作品弄到手仿製,有的偷刻紫砂工藝師的印章,用自己的假貨冒充,有的帶假印章到鄉下去定做紫砂壺泥坯。標價3000元或5000元不等的名家紫砂壺眼下在宜興街頭的紫砂市場上並不鮮見,陳列在普通商品壺櫥窗內的這些名人名作,都配有印刷精美的作品證書,證書上除了作品簡介和作者簡歷外,還有作者的彩色工作照。然而,這些貌似名人名作的紫砂壺卻是徹頭徹尾的「克隆」產物。宜興高級紫砂工藝美術師咸仲英、陸巧英夫婦氣憤地告訴記者,宜興丁蜀鎮一些個體照相館眼下專門複製紫砂文化名人照片,出售給那些不法壺商壺販,宜興陶瓷市場上的名人名作和相關作品的證書、圖片假的多。一些花了大價錢購得名人名作的人再輾轉找到作者要求確認時,卻遭遇尷尬:筆跡是真,作品是假。原來,大師們的證書原件被不法壺商複印了!宜興紫砂壺近年來銷售不暢,特別是海外市場需求驟然減少。可是,宜興許多具有高級工藝美術師以上職稱的紫砂文化名人創作的紫砂壺作品,藝術屬性與功用屬性高度統一,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和審美意義。所以,他們的作品在紫砂市場上經久不衰,而且價位始終保持在一個較高的值上。許多不法壺商為了牟取暴利,先後採取假冒「方圓」商標、假冒作品證書、「克隆」作者照片等手段,制售名人名作。宜興青年陶藝家華建明向記者介紹,目前,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廈門等城市的工藝品市場及古董攤位上,台灣,香港的各處版本的雜誌里,隨處可見冒名頂替,假貨爛作的紫砂贗品。他們有的不惜重金買回原作,專門請人仿製後組織生產;有的則利用展覽或者出版書籍中尋求相關照片進行仿製;還有的從台灣拍到原作的相片,或有客商提供翔實的正面,側面,背面,頂部與底部樣式及印款,尺寸進行仿製,更有甚者通過「耳目」採用竊取局部,然後拼接仿製,從面達到亂真的目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江蘇陶藝專委會主任委員徐秀棠先生曾多次提到,他的許多作品被人仿冒。紫砂界的許多專業人士的相當數量的優秀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侵害。 還我紫砂真面目紫砂市場的混亂和無序狀態由來已久,它不但直接侵害到消費者的利益,助長了社會不良風氣,造成本已短缺的資源浪費,同時紫砂藝品的低水平,低檔 次,低價位與假冒偽劣直接危及到整個宜興地區的經濟發展。數百年薪盡火傳的制陶生產受到嚴重製約,國際形象與聲譽受到嚴重的破壞,正常的商業流通渠道受到干擾,從業者敬業精神受到傷害。幾代人為之奮鬥拼搏,艱苦創業得來的品牌效應與名牌優勢幾乎毀於一旦。而為數不少的制假販假者不僅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種違法犯罪行為,反而心安理得以此為榮,這種可怕的現象在當今打假的聲勢面前十分不協調地擺在我們面前。知識產權要保護,打假要付諸行動,這是紫砂行業求生存,求拓展的必然途徑,也是每一位酷愛紫砂的人發自內心深處的吶喊。江蘇省工藝美術學會陶藝專業委員會在今年年初召開的專題座談會上,再次對打擊紫砂藝苑裡的「假、丑、惡」現象進行了嚴厲鞭策。當代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蔣蓉、徐漢棠、徐秀棠、汪寅仙、呂堯臣、譚泉海等6位「紫砂巨匠」發出了「我們希望從自己身邊開始,尋求真正意義上的法律援助與道義上的支持」的呼籲,並利用該學會刊物進行宣傳。儘管紫砂市場魚龍混雜,但瑕不掩玉。在過去的兩年中,宜興紫砂仍然呈現出復甦跡象。全國各地出版的關於紫砂文化研究和紫砂陶藝鑒賞方面的書籍超過了20種(類),香港大世界出版社、香港三聯書店出版社近兩年來也連續出版發行了宜興紫砂文化方面的專著多部,《中國紫砂文化》一書已經於不久前再版。自1998年以來,宜興紫砂文化還成為國際互聯網上炙手可熱的內容。記者從宜興電信部門了解到,他們正著手建設內容廣泛的紫砂文化網,把陶都優秀的紫砂文化對外推廣。此外,紫砂材料的用途也得到廣泛延伸。近年來,人們利用紫砂泥土的特性,製作了印章、首飾盒、足爐、胸飾等「泥玩意」。丁蜀一帶農村的家庭紫砂作坊還常年生產紫砂質地的骨灰盒,香爐等什物,經過工藝裝飾後的這些紫砂器具也美觀大方,而且可與貝雕、紅木、玉石之類材料想媲美。從保護紫砂資源發展紫砂事業的長遠角度看,真正意義上的打假不僅能有效地揭制地方保護主義,確立國際經濟公平競爭的格局,保證優勝劣汰的市場準則,也使我們政府,企業決策人的職責權益,調控能力受到監督與實施。只有知識產權得到保擴與尊重,企業自身的潛能,品牌意識,技術改造與人才的合理使用諸方面得到加強,本地區有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才能最終成為可能。但是,記者在此次採訪中發現,打假不是靠簡單的幾句口號所能完成的,必須依靠嚴格周密的規章制度,公平有序的競爭細則;不偏不倚的執法隊伍以及政府,企業,從業人員的步調一致常抓不懈才能生效。必須按國際競爭與市場經濟發展的慣例,首先,要對知識產權,著作專利保護作出明確規定及詳細規則並由地方政府及職能部門嚴格監督執法;同時從製作者——販運客——銷售商之間形成嚴格管理,行之的效的制約機制,對仿假制假,輕則罰,重則叛,從而徹底杜絕假冒偽劣產品銷售生產的渠道與網路。其次在從業人員中要倡導良好的職業道德與藝術製作氛圍,明確剽竊與制假是一種犯罪行為,競爭贏利需靠自身素質與技術的提高,靠自己的合法經營,揚長避短,捕捉現代信息來勤勞致富。再次是加強打假宣傳的力度,從上到下,從裡到外形成長期作戰,齊抓共管的意識,不給制假販假者絲毫的生存空間,同時要讓消費者在認識,辨別與購買中學會鑒賞與選擇,也使創作者不斷推出新品,拓展自己求新求異提出更高的要求。27/4/2001  景德鎮瓷器仿古作偽探秘   看不懂,老法師大跌眼鏡   前不久,廣東某海關截獲一大批闖關出境的明清時期官窯瓷器。為確定這批走私文物的真偽和價值,海關方面請來6位文物專家掌眼。老法師們細察之下,一致認定這批明清瓷器是國內罕見的珍品,其中還有國家一級文物。國家文物局早有明文規定:清代乾隆六十年前的陶瓷精品不準出境流通。海關方面順藤摸瓜趕到景德鎮賣主家中,團團圍住。那個人得知來意後不慌不忙地從床底下拖出一隻大浴盆,裡面裝滿了清三代官窯器。哪裡來的?回話底氣十足:本人仿著玩玩,犯什麼法了?老法師大跌眼鏡,驚呼:「看不懂,看不懂!」   景德鎮,中國的瓷都,傲視天下千百年,但同時也是中國古瓷贗品的最大產銷地。只不過現在從這個地方出來的贗品,數量之多,品種之豐,技術之精,手段之高,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近年來,還有不少贗品堂而皇之地出現在國際性大型藝術品拍賣會上,成交價越高,對新仿作偽者的刺激也越大。但收藏家們對此的警惕性也高了,在拍賣會預展或拍賣圖錄上,不少官窯器就先露出了蛛絲馬腳。所以有些拍賣公司乾脆對有些不能確定的拍賣品標得含糊些,比如只說「乾隆款」而不說定是乾隆年制。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今天的破綻,就是明天攻關的目標。   有一次,一個台灣商人帶著一個景德鎮的工匠走進上海某文物商店,看了半天,指著櫥窗里一個康熙五彩蓋壇說:這個你能不能做?工匠端詳片刻後作出肯定回答,於是那個商人就高價買下這件官窯器。不久,在一個拍賣會上,這件東西出現了,因為來龍去脈清楚,幾個回合就被海外收藏家競購獲得。但過了一年,同樣的康熙五彩蓋壇又出現在北方的拍賣會上,物主是「一個不願透露姓名的收藏家」,價錢不算高,又被拍走。可是到了這年的秋季拍賣會上,這件東西又如幽靈般地在香港出現了,這下圈內人士懷疑了,刨根究底,原來是那個台灣商人高價收買了工匠,讓他照著文物商店裡買來的那件康熙官窯仿了10件,隔三岔五地流到市場上去牟利。後來一些文物販子更加爽氣,拿著故宮博物院的或拍賣會的圖錄叫匠人依樣畫葫蘆,照樣在市場里蒙人。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一年一度的春季拍賣會即將在上海開槌,古瓷器是不可缺席的「當家小生」,那麼今年的面目又將如何?是收藏家最心懸的事,為此,記者專程到景德鎮,看看假古董是如何出籠的,也算給大家提個醒吧。 假李逵,混跡市場揚濁浪   關於贗品流入市場然後當事人狠很地發了一筆的故事,在景德鎮如當代《世說新語》,流傳甚多,那麼這些李鬼是如何混跡市場興風作浪的呢?   在樊家井,記者看到不少人背著一個行李袋在各個作坊探頭探腦,這些人就是被當地人稱之為「撫州佬」的瓷器販子,他們來自土地貧瘠的江西撫州地區,在景德鎮收了貨,就奔全國各地銷售。此外,還有本省的南昌人和瀋陽、北京、天津的販子加盟,這些販子到了各地市場後,就口吐蓮花,編起關於太監遺物一類的神奇故事,眼力差、閱歷淺的收藏愛好者一不小心就上當。   港台商人也是這裡的常客。有個台灣商人,9年前就來此「訪古」,如今已經說得一口流利的江西話,如果外表再土一點的話,跟老表無異。當地人說,他每月來一次,對市場了如指掌,對仿古作坊更是熟門熟路。靠仿古瓷,他起碼賺了兩幢小洋摟。   這樣的客戶是不少的。做高仿的作坊從不拋頭露面,客人都是有人介紹來的,做的是場外交易。「做著一筆生意就可以吃一年了。」當地人說。還有一個專說,某老資格的拍賣行與販子「合夥」倒賣高仿器,在香港一次拍賣會「成功」拍出兩件官窯器。不久,一個收藏家不小心將其中一件砸碎了,這才從胎骨中發現疑問,找到拍賣行退錢,要是沒砸碎呢?樊家井,前店後作坊產銷大路貨   記者一到景德鎮,就在景德鎮陶瓷學院教授的陪同下馬不停蹄地開始探訪。我們先去與火車站毗鄰的樊家井,這裡原本是農村,住著近千戶人家,這幾年,農民將房屋租給瓷業個體戶,使這裡成為一個具有四百餘家個體作坊,專門從事中、低檔仿古瓷的集散地。   記者意在探訪「仿古作偽」,就先按照牆上寫著的大字「舊瓷器修復」,來到一家作坊。   我們人還沒走近,看門的狗就狂吠起來,屋裡雖然一團昏暗,但記者還是看到主人慌忙將一件瓷瓶藏到一口大缸里,用蓋子蓋上。出門迎客,一見是景德鎮陶瓷學院的教授,緊張的神色頓時煙散,將我們一行迎了進去。寒暄之後,得知這個壯年作坊主姓張,他的父親在解放前就是收舊貨兼帶修復的,子承父業,他也學得一手絕活兒。在記者的要求下他就介紹了幾種作偽的方法。   為了證明手段高明,張先生從裡屋拿出一件清康熙年間鬥彩小碟,得意他說:「一個香港客人拿來這個小碟子要我加彩,你看,這填上去的釉色就跟老貨一模一樣。」  記者接過來一看底足,確實是老貨,而且青花的顏色也相當純正。一般搞收藏的人常以底足的切削和青花的釉來鑒別真偽,如果面對這件瓷器,就可能上當。   朋友介紹,景德鎮在80年代,修補瓷器這一行是賺了一點錢的,但到了90年代後期,這些殘破的老器也難找了,工匠們就在高仿瓷上「攻關」,整個「克隆瓷」送到你面前。這就是整器作偽,即根據前代的某一器物,照樣或照文獻記載而製作。   我們繼續向樊家井深入。在幾家店裡,筆者看到上海古玩市場上常見的青花過牆龍盤、一路蓮科盤和天球瓶等還真不少,茶葉末、郎窯紅、祭藍、灑藍這類顏色釉器物也一應俱全,價錢是上海的一半。在一家作坊里看到幾個姑娘低著頭湊著從門窗透進來的光,在瓷胎表面或描花、或鏤空、或填色,整個大房間里居然沒有開燈,也許作坊主是為了節省電費吧。作坊里新仿的瓷器以膽式瓶、箭筒、百鹿尊等大器為主,明、清風格居多,粉彩居多,一股腐俗之氣撲面而來。   在樊家井,也有外來的作坊主。記者在一家作坊里就看到工匠們在老闆的指揮下做著宋影青瓷器,從拉坯到刻花都有明確的分工。最後,一個工匠在剛出窯的瓷器上塗滿了泥巴。記者從老闆的嘴裡得知,這泥巴里摻有鹼性的稻草屑,幾天後再抹去一些表面的泥,就可以冒充剛出土的文物了。   又走過幾個店面,看到的情景就讓記者開了眼界。只見一個老闆往4件元代的玉壺春瓶上刷一種紫色的塗料,塗滿後就放在台階上晾曬。那個老闆倒也直爽,告訴記者這種藥水就是高錳酸鉀加硝酸再加松香水,按一定比例調和後刷在瓷器表面,一小時後就可見分曉。瓷器的浮光沒有了,然後再用砂輪和砂紙細細打磨出粗細痕迹,看上去這件瓷器從祖奶奶那輩子就用了。再比如元器在底部會出現「火石紅」,這是鑒定的一個重要依據,但現在也有人「攻關」成功,將濕的老糠灰墊在器物的底部進窯,燒成後的底足就會出現「火石紅」。如果想做成出土器,就塗上一種紅泥,使泥漿滲透到開片紋里,收藏家們所說的土銹就是這種樣子。在另一家作坊里記者就看到用這種方法做成的元代青花戲曲人物壇,老闆娘拿來一塊抹布讓記者試一下,沾水一擦,表面的泥土沒有了,但見風后又浮現了。這種元代青花大壇存世不多,是收藏家做夢也不敢奢想的重器,在拍賣行里起叫價至少100萬元,而在這裡300元就可以輕鬆購得。 網上賣壺高仿瓷,拍賣會上顯幽靈   相對大路貨而言,運用「高新技術」新仿的官窯器就是高仿瓷。   在景德鎮找一家高仿瓷的作坊,如果沒有當地人「仙人指路」。就像胡傳魁的忠義救國軍開進沙家浜,兩眼一抹黑。高仿瓷不需要大規模的生產,也不宜公開,有些技藝是上輩子人傳下來的,甚至只傳兒子不傳女兒。有些作坊主是原來景德鎮一些國有瓷廠的技術人員,他們在工廠倒閉後就流向民間,自己辦作坊或受雇於人,將新技術引進高仿工藝,達到了前無古人的地步。   李家坳是其中一個高仿瓷的「基地」,記者在朋友的幫助下找到一家作坊,店主搞高仿瓷已有幾年了,這個綽號叫做「小日本」的作坊主說,他做高仿瓷是從泥料抓起的,買來礦土不要球磨機加工,自己腳踩淘泥,這樣淘出來的瓷土就留有氣泡和細小的顆粒,跟老器無異。」過去的人哪來的機器啊,全手工嘛。至於釉料,也是自己買來後再配的。不同的朝代釉色是不同的,比如元代,青花里料里就要加點紅頭黑頭,使之泛出紫紅色,還有青花中的點點鐵鏽斑,靠的是增加氧化鐵的成分,至於元器特有的暈散,就要通過控制窯爐的氣氛來實現了。這是學問,說了你也聽不懂。但有一點,我們搞高仿,一個品種常常要搞幾十遍,成功不容易啊,賣得高一點也是應該的。」   「小日本」的店鋪有兩層,下面一層是大路貨,二摟才是「精品店」。我們在二樓看到一件三寸高的鬥彩梅瓶,仿清乾隆官窯的,要價800元,仿元的青花纏枝蓮大盤,底足的跳刀痕都做出來了,要價4000元。「不要嫌貴,這東西成品率很低,再說到了上海,一出手就是一個跟頭,要是到了拍賣會上呢?」   精英級,做得比官窯還官窯   在神仙井,記者探訪了華弘陶瓷企業有限公司,這是有著一百多名員工的合資企業,還有3個景德鎮僅存的柴窯。記者走進窯場時,堆成小山的松柴在陽光下散發著誘人的清香。為捕捉官窯的神韻而使用柴窯,在已經普遍使用稜子窯(即煤氣窯)的瓷都是非常奢侈的,它意味著生產成本的大大增加。曾經是一家國有瓷廠總工程師、如今在此地擔任總經理的胡家旺告訴記者,燒一窯要消耗松柴4卡車,時間是22個小時。但向元華董事長似乎不在乎成本,「我們擁有對外自營出口權,產品百分之七十銷往國外,所以我們追求最好的。」   這個公司以仿清代官窯器為驕傲,記者在產品陳列室里看到了一水的清三代官窯器,胎骨細膩,釉面如脂如玉,畫風酷似清代。「以我們的技術力量,可以做得比官窯還官窯。」向老闆說。他還說公司收藏了一些清代官窯,故而不少高仿品是有出處的,從器型到分量都不差分毫。  在佳洋陶瓷公司,記者見到了一個「精英」級的老闆,說他精英,是因為黃雲鵬董事長60年代就讀於陶瓷學院,應是科班出身,畢業後到陶瓷公司工作,搞過考古和雕塑。1979年,他從鳳城一個博物館裡以1000元的代價買回一件元代青花梅瓶,這個梅瓶是當地一個老太太翻地時從地下挖出來的,賣給博物館得了600元,發色古雅,器型完整,是一件標準的元代大器,但回到景德鎮,領導卻嫌貴。黃先生當時表態,要把1000元投資變成3000元。於是他依樣畫葫蘆地做了4件,第一天展出,就被一個日本旅遊團「掠走」。從此,嘗到甜頭的陶瓷公司一發而不可收,元、明、清一路仿來,大大地過了把「御窯癮」。  佳洋公司以仿元、明見長,從時代風格到釉料、器型,黃先生心裡都有一本賬,因此他們仿的器物非常神似。故宮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館都和他合作,監製產品然後在北京、上海兩地出售。 新瓷偽裝充古玩近年來,古玩收藏已在市民中悄然興起。而一些善於投機經營的違法分子瞄準諸多市民愛「覓寶」的心理,採取種種造假手段,將一些假古玩、假文物推向市場,巧言蠱惑欺騙消費者。來自江西的農民余某見倒賣文物有利可圖,回老家景德鎮挑選了一批造型比較古樸的瓷器,再進行「復古」。他將瓷器浸在鹽酸中,待瓷器表面發黃,產生裂縫後再將這批瓷器埋進土裡。二、三個月後,原本色彩鮮艷的瓷器開始變得灰暗、陳舊起來。見大功告成,余某就帶著這批「古董瓷器」來上海尋覓買主了。余某一夥採用化整為零的方法,在一些鬧市街頭鋪上一張舊報紙,放上三四件「舊瓷器」,當有人觀看時,就鼓動他的如簧之舌,介紹這幾隻瓷器是他從江西老家收購來的,是出土文物。後余某被有關部門查獲,據其交代,他已用假造的「古董」矇騙了十幾名消費者。在某大學任教的董先生是一位收藏愛好者,對中國瓷器頗有研究。一天,他在逛某舊工藝品市場時遇到一名來自宜興的商販,在他攤位上的幾件所謂古代陶瓷,董先生一看就知是仿冒品,微微一笑就放下了。對方一見這情形,連忙上前拉住他說:「我今天遇見高人了,如果您老有興趣,本人還有幾件家傳之寶想請您過目!」董先生隨其來到附近一小旅館,對方搬出幾隻包得嚴嚴實實的陶瓷花瓶,董先生細細一打量,見其中一隻紫砂花瓶,無論是色澤還是花紋都與他在宜興博物館看到的那隻國家一級文物清代紫砂「黑衣回紋瓶」十分相似,頓時一陣心跳。經過幾個回合的討價還價,終1500元成交。董先生自以為撿到了一件稀世珍寶,後經內行人鑒定,才知是贗品。等他再去找那個宜興商販時,對方早已不見蹤影。專業人士提醒消費者,購買文物一定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不要貪便宜買來路不明的收藏品。《文匯報》記者梁紅英通訊員趙德威 5/9/2000一位上海先生在陶都宜興的買壺心情走出宜興市丁蜀鎮的陶瓷博物館,腦袋裡早已塞滿了金子。當代人衡量價值的標準,簡單到只剩一個錢字了。站在顧景舟那把著名的提梁壺前,講解員小姐就非常自豪非常生動地介紹:「顧景舟製作的壺,它的份量跟等重的黃金是等值的!」一片驚嘆聲中,關於藝術的特點,居然沒有記住什麼;藝術在「天價」面前已經黯然失色,名氣才是最被看重的。在這把提梁壺前留連,我還是看出了點名堂———造型絕對洗鍊流暢古樸自然,確是恰到好處無可挑剔。尤其是高高聳起的那把手,一點沒有造作累贅的感覺,倒是把手間那片空白,更給壺添了一份精氣神!後來踱進陶瓷市場,心裡涌動著一種希冀:這裡邊有沒有自己中意的壺呢?要求也不高,只要經得起我五分鐘的審視,價錢又不斬人,就行了。我一直想覓一把造型別緻一點的一手壺。讓它如朋友般常常陪著我悠然地下棋聊天讀書寫文章。這次到了紫砂壺真正的故鄉丁山,我豈能放過這樣的良機!一家一家又一家的店鋪,最大限度地佔據著門前的地盤,各式陶瓷製品都堆到了人行道上。店老闆都極熱情,又會看人。大概我們幾個還挺富態,每每會被邀到店堂後邊的小間去看貨。我們也就像富翁一般踱進去,又裝出行家模樣,大大咧咧地問:「有好點的壺嗎?」回答總是千篇一律的:「有,有!」於是拿出壺,亮出壺底的印章來。印章林林總總,光聽名不看壺會嚇死人———都是工藝大師一級的,身價都在萬元以上。但是開價卻便宜得你呆脫,最多也只有百來元一把!你這是假的!我們異口同聲。店主坦然地笑了:當然是假的。不然顧景舟施小馬的壺只賣這點點錢?他打量我們一會兒,又說:真貨怎麼會拿到這裡來賣?都給香港台灣的大老闆定去了!一番話,說得我們也坦然多了。本來就沒敢想名家的壺,不過是好奇而已。還是繼續淘自己的壺去!仍然在市場里轉悠。天雖然很熱,顧客還是很多的,特別是上海話,此起彼伏。不少人精神百倍地在討價還價;樂滋滋地將膺品們裝進自己的行囊。宜興的陶制炊具也極暢銷,到處可見拎著砂鍋煲鍋的遊客。正想去問鋼化砂鍋的價格,同行的丁君突然叫我。原來他發現了一把一手壺,那壺站在末流的那些壺中間,這些壺價錢賤得只有幾元錢一把,所以一直沒有留心。現在伯樂既已替我發現了好馬,第一眼的印象又不錯,我的目光便專註起來:造型沒有過份之處,一圈一圈均勻柔和的環狀條紋雖然是機械的傑作但沒有花里胡俏的花飾;壺底連印章都沒有。這把矮墩墩的圓形一手壺,就像一位憨厚樸素的朋友,也正默默地打量著我。模仿著別人將嘴湊在壺嘴上吹氣,看壺蓋是否漏氣之後,我就決定買了。老闆開了十元價,我一狠勁殺了半價;最後六元錢成交。興高采烈提著壺回來,有的說合算,有的說絕對便宜,意思雖有差異,但沒吃虧是肯定的了。後來在回家的車上,試著撳住壺蓋往外倒水,滿壺的水竟一滴都不淌出來!贏得一片喝采聲!我又是一陣得意,心想,顧老先生那提梁壺的功能,充其量也不過如此了罷!凡事只要去了名利二字,快樂和幸福就會與我們長隨。(原載《解放日報》陳望塵/文)標題:紫砂壺藝的造型美  紫砂器是一種無釉陶,它並非以釉彩繪畫的裝飾來達到陶瓷藝術中美的效果,而是通過造型結構來表達其外觀美。紫砂壺藝經過長期的發展,陶工創製了不少精練別緻的壺樣,這些設計都蘊含著很多美學觀念。所以紫砂壺的造型美是一個很值得探索的題目。重心與穩定性  紫砂壺的造型基本上要符合穩的要求,穩除指使用時的穩定外,也要求視覺上具有安定感。紫砂壺為求使用及創作上的便利,多做成圓形或對稱的形體,這種造型都以形體的中心線為軸,而造型的重心就落在中軸上,從造型重心下垂的中軸線,並落在壺底的中心點,所以壺底的大小就在視覺上影響壺的穩定性。此外,壺體的肩、腹部位的變化,也影響著整體造型的重心和穩定性。如壺體比較矮,底部較大,造型重心就下降,在視覺上增加了造型的安穩或壓重感。又如壺體較高,底部較小,造型的重心就沿中軸上升而產生輕巧和生動感。以一件簡單的牛蓋洋桶壺為例,它的形體比較高,為求造型穩重大方,所以壺底就做得較大,使其外觀均稱。又如小型竹節壺,它的肩腹重心位置靠上,而足根上部內斂,所以造型就顯得輕巧。至於石瓢壺,它的側立面近於正立的三角形,重心全靠在壺體底部,但壺底以三乳釘狀支腳架空,使造型穩而不重。嘴和把在壺體上的均衡  紫砂壺的嘴和把對主體的結構均衡有著很大的影響。如壺體上的嘴或把手的一方過重,或是壺把向外迴轉得過大,都會使造型重心偏離中軸。若嘴和把在壺體兩側的位置和空間安排不當時,也會影響造型的均衡。  一般壺嘴和壺把裝配形式有:(一)壺的嘴和把在壺體兩側以對稱形式展開,這種形式具有端莊、安定的效果。(二)壺體兩側的嘴和把都朝一方向傾斜,壺把的曲度與壺嘴的伸展方向相同,這種處理形式,在取得造型均衡的同時,也產生動感。要取得嘴、把與壺嘴的均衡,我們要因壺嘴的造型來處理。如果壺嘴是屬三彎形,我們要用"三平"手法來裝置嘴和把。三平就是嘴和把的最高點要與壺囗取平。此外,壺嘴所佔的長方形空間要與壺把相若。有時因壺把的迴轉位所佔的空間比嘴部為大,我們便要把壺嘴安裝得比壺把稍微外傾一點,並把嘴根下部稍微提高,使它高於把的底部,以求取得整體視覺的平衡。  除三平法外,嘴和把也可依一個三角形的結構來裝置。首先以壺底中心為點,以壺囗為頂線,畫出一個倒立的等腰三角形,以決定嘴和把的位置。這處理方法,多用在安裝一彎嘴上。這種不求嘴和把在體量上相等,而是以嘴上部和把上部的曲度相呼應,並以壺囗兩側至嘴、把部份相等的虛空間來取得整體的均衡。以這種手法處理的一彎嘴壺有掇球壺、漢扁壺和線雲壺等,它們的造型都予以人生動活潑之感。對比與調和  紫砂壺造形設計上的對比與調和是利 壺身各部的異同來表現。壺體量的大小、造型的方圓、線條的曲直、坯質的粗幼、色彩的冷暖等,都是構成不同視覺效果的元素。紫砂壺藝中對比與調和經常是交錯的使用在同一件作品上,以取得更佳的造型外觀。  如一把壺的鈕部和壺身,設計者往往用以小對大的手法,做成這兩者在體量上的大小對比,同時又把壺鈕造成壺身的形狀,使兩者的設計在對比中取得調和。再以四方抽角竹頂壺為例,在形體和輪廓上,它的體面方圓結合,線條曲直並蓄,但是作者又在明確的對比中運用線、面、體等平線的過度和銜接,來取得整體造型的統一協調。實體與虛空間  實體與虛空間是指造型體本身與形體外形相對形成的空間。恰當的虛實對比有利於加強造型的特點和裝飾性,是取得造型整體感的一個重要因素。如壺把在壺體上迴轉構成的兩形空間,若可呼應主體形狀或其線條的特點,則可達到加強整體感的作用。又如在壺底加上支腳,將壺體架空,加強造型下部的虛空間;或是在肩上架起提梁,增加壺體上部的虛空間,或是以簡單的橋形壺鈕形成壺頂的透空位,這些手法都是以虛實對比的原理以增強造型的氣勢。以著名的大彬提梁壺為例,這壺的重心在壺體下部,造型穩健莊重。但通過提梁的迴轉,構成壺體上部的虛空間,使整體舒展大方,增加了整個造型氣勢。提梁所形成的完整空間,亦增加了造型的裝飾感。整體與局部  壺的囗、頸、肩、腹、足、底、蓋、鈕、嘴、把、流等相對於整體而言都是局部。這些細部都要統一在整體設計中。它們要服從整體,並要做到與整體有機的結合。  壺的囗沿、底邊、圈足都是造型的局部,也是造型變化的細部。這些囗沿、底邊與圈足的轉接線條要交待明確,乾凈利落,致使造型能與人明快精確的感覺。  至於壺蓋,它的結構可分為嵌蓋、截蓋、壓蓋三類。一般瓷壺因成型工藝的局限,所以嵌蓋形式較多。但紫砂壺無釉,手工形成精細,所以嵌、截、壓蓋結構兼有。從壺囗與壺蓋結合上看,嵌蓋和壓蓋結構形式變化豐富,而截蓋的結構則使壺體與蓋面連接一體,加強造型的整體性。但是,無論是用那種結構的壺蓋,在整體造型上都要做到"貫氣",即使有肩有頸的壺體,也要注意蓋面與壺體或肩部的輪廓相貫通。  壺鈕的造型為求取得與主體的協調,設計者往往將其外形做成主體正立形或倒立形的縮小,或是主體和蓋面外輪廓的延伸。鈕部造型雖簡單,但細部的處理仍要做到一絲不苟,防止呆板粗糙,鈕部與蓋面的銜接,應注意過度自然,防止生硬。與壺蓋渾然一體。此外紫砂壺也有用貫接線結構接合嘴和把的,就如漢方壺的嘴和把就是用明接法處理。這種結構,外形明確,線條交待乾凈利落,增強了方壺造型的鮮明特點。紫砂壺造型的有機形態   在陶瓷生產中,自輪製成型工藝發明後,圓形器便成了器形的主流,這是因為圓器使用方便,易於生產。但是輪製成型的器物受到同心圓的制約,形體只能上下有變化,使造型局限在一定範圍內。而紫砂壺則打身筒和鑲身筒兩種基本手工成型,這使宜興陶工不單可製作圓形等類的對稱形體,亦可做出許多非對稱和有雕塑感的壺類。這種有機造型的形體,具有上下、前後、左右三度空間,造型領域的擴大,使壺體的設計樣式更豐富多變,花貨類中的樹癭壺、束柴三友壺、南瓜壺和梅干壺及光貨類中的伏虎壺、追月壺和小之泉壺等都是非對稱形式的有機造型表現,這種造型是通過周視效果來表現其整體統一感,其設計是多層次的結構變化。設計者把造型最富變化的線、面、體表現在壺體的主觀面,通過視覺的流動,使各部分造型在連續變化中取得有機的溶合。如南瓜壺,它以視覺上的迴環轉向來表達自然生機的變化感和造型上的整體感。組合套疊結構   日用陶瓷的組合套疊結構,是方便使用和存放時節省空間。組合結構除要滿足實用功能外,在造型上也要取得各組合件的變化與統一。近年宜興出產的組合套疊茶具,除符合茶具的使用功能外,更充分利 紫砂原料性能和成型工藝的長處。以竹爐茶具為例,它以紫砂傳統中最熟悉的竹為題材。在造型結構上,設計者以上段竹乾的空間為容水的壺體,配上嘴、提系、竹橋蓋鈕等附件,做成茶壺。竹干下段則以等距分割四個方形洞囗,內裝四個茶杯,中心有一小盅點燃酒精,備溫茶之用。造形無論是套疊起或分拆開都能達到局部與整體的統一。  紫砂套茶具是紫砂壺藝創造發展的一個新方向。從這裡可以說明,只要對不斷變化的生活需要深入研究,創作者必然會生產出在功能和結構上有所突破的設計,而這種創作意念,正是紫砂工藝發展的本體動力。上兩條同類文章:紫砂壺你會不會玩  葉東將收藏的100多件紫砂壺搬到同德路上的「行有恆堂」時,他壓根沒想到會吸引眾多的壺友。當一批又一批的壺友帶著珍藏的「寶貝」找上門時,葉東才發現原來喜歡、投資紫砂壺的深圳人真的不少,但真正懂壺的人卻不多。不要盲目投資  兩天前,「行有恆堂」來了一對夫婦,他們捧著一把落款是清代名家「陳鳴遠」的紫砂壺,說是花了1.8萬買回來的。葉東告訴來人:「這壺只值500多元,壓根不是陳鳴遠的壺。」葉東告訴來人,這把壺的古舊感來自壺上擦了皮鞋油,他讓來人回家後,用漂白粉泡一泡該壺,就可以顯示這壺原來的樣子。據葉東介紹,陳鳴遠是清康熙雍正年間的制壺大師,目前他的紫砂壺價格在10萬元左右,好的壺要50萬才能買到。這對夫婦根本不了解紫砂壺,不清楚歷史和行情就盲目投資,屬於典型的投資失敗。  葉東告訴記者,對於古壺來說,市面上有兩種造假方法,一是將泥料的表面做成舊的感覺,方法是擦皮鞋油,像人手經常摸的樣子,看上去有古舊感;或者用強酸腐蝕做成舊的感覺。二是將紫砂壺塗上白水泥用水去泡,做成出土效果。對新壺的造假主要是雕刻名家印章,或者臆造名家款式。投資紫砂壺有學問  葉東告訴記者,紫砂壺分為兩種,一種是有收藏價值的工藝美術品,一種是沒有收藏價值、只有使用價值的日用品。葉東收集的當然是有投資價值的前者。  葉東介紹,明清時宜興出品的紫砂壺比較有收藏價值,明代紫砂器的造型藝術臻於成熟,各種款式層出不窮。清代後期,紫砂名家高手與文人合作,把中國傳統的雕塑、詩詞、繪畫、金石、篆刻等技藝與紫砂泥的特質相結合,創造出許多精妙絕倫的佳作。 到底哪些名家的紫砂壺有收藏價值呢?葉東說,明代名家有徐士衡、元暢、歐正春等人;清代名家有陳鴻壽、陳鳴遠等人。至於近代名家,有李寶珍、程壽珍等人,現代名家有已故的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顧景舟等。這些名家的紫砂壺都極有收藏價值,只是有的名人名壺如今已失傳了。  葉東認為,要投資紫砂壺,首先要了解紫砂壺,這就需要閱讀在紫砂壺的鑒定上一些必不可少的書籍,如《陽羨砂壺圖考》等,這些書對古代的名人名壺都有記載。據葉東介紹,如今,投資者花幾百元就可以在市面上買到這些書。而他當年玩壺的時候卻是花了一萬多元買書來了解紫砂壺。據葉東介紹,他1996年愛上玩「壺」的時候,《陽羨砂壺圖考》當時市面上很少見,他在西安一家古玩店看到一本,當時老闆對這本出版也就100多元的「珍品」開價8000元,葉東眉頭都沒皺就買了下來。紫砂壺投資有竅門  葉東說,投資紫砂壺應該貴在質而不在量。要有花大價錢去買一件精品的概念,不應該亂花錢去買一堆假的,這樣的紫砂壺才能增值。1999年,葉東從宜興一收藏家的手中,花1.2萬元購買了民國程壽珍的一把紫砂壺,如今,該壺價值已達6萬。葉東建議,投資者在了解了紫砂壺之後,可以購買一些已經成名的、目前價位相對較低、具備「德藝雙馨」的工藝師的作品。據介紹,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顧景舟的紫砂壺才380元一把,到了現在價位已經上10萬了。  葉東認為,購買現代工藝師的作品,投資周期比較短,眼看著都會升值。葉東很自豪地告訴記者,去年他花3000元購買了一個現代工藝師的作品,不到一年,該工藝師的某項作品獲獎了,他的其他作品也跟著水漲船高,現在市面上該作品已經翻到了8000元。市場低迷是投資良機  據葉東介紹,一些明清名家和現代名家製作的紫砂壺都很有收藏價值,尤其是一些大師的作品,一直是穩中有升,即使在紫砂壺市場低迷的2001年,當所有現代名家的紫砂壺都跌了20%時,大師的作品一直都沒有跌價,例如已於1996年去世的現代名家顧景舟的茶壺目前已價值10萬至20萬。近兩年來,紫砂壺市場稍有回升,但漲幅不大,葉東估計最大的行情應該在兩年以後。  葉東說,市場低迷期正是投資好良機。他估計兩年後,紫砂壺的價格將翻番。 (一)小壺泡茶法【準備動作】 備  具:準備泡茶的茶壺、茶杯、茶荷、茶盅(也稱:茶海、公道杯)以及所需置茶器、理茶器、滌潔器等相關用具。 備  水:若現場燒煮開水的,則準備泡茶用的水與煮水器;若已燒開水的,則可將熱水裝在保溫瓶中保持溫度。【前置動作】 溫  壺:將熱水注入茶壺中,溫燙茶壺,可避免溫潤泡或第一泡時冷壺吸收水溫,使泡茶用水的溫度低。 賞茶與聞香:將茶葉置於茶荷中,供來客觀賞茶乾的外形、顏色,並嗅聞茶香(也可避免泡茶時才發現茶葉已經腐壞變味)。 置  茶:用茶匙將茶荷中的茶葉輕輕撥入茶壺,並視茶壺大小決定置放茶葉多寡。 溫潤泡:注水入壺,以蓋上壺蓋稍溢出為準,此時可利用壺蓋或茶漿撥去水面表層泡沫,蓋上壺後立即將水倒掉,讓茶葉吸收濕度和溫度。溫潤泡的時間越短越好,因此也有人捨棄溫潤泡步驟,直接注水進行第一泡(註:特別是上等的台灣高山茶)。【泡  茶】 第 一 泡:將適溫(沸水氣泡似蟹眼、魚眼的大小為宜)的熱水沖入茶壺。 計  時:蓋上壺蓋,計時1分鐘(鐵觀音、高山茶25-35秒)。 燙  杯:將溫盅(也稱:茶海、公道杯) 水倒入茶杯中溫熱,或側置茶杯於茶船中旋轉,以茶船內熱水溫燙後,取出置於茶盤中。 干  壺:將茶壺放置茶巾上吸取壺身、壺底水分,或將壺置於茶船邊緣滑動,颳去壺底水滴,以免壺底的水再次流入茶海。分  茶:  將茶壺中濃度恰當的茶湯倒入茶盅,再持茶盅(也稱:茶海、公道杯。應另加濾網)倒入擺好的茶杯約八分滿,此步驟稱為分茶;使用聞香杯者,應將茶湯先倒入聞香杯,再翻過來倒入茶杯,聞香後再品茶。有些人分茶時,直接持茶壺將茶湯來回注入茶杯中,目的是為了令每杯茶湯的濃度相當,而利用茶海即可省去此麻煩。奉  茶:端茶奉客。品  茶:品茶時先聞茶香,再啜飲茶湯,先含在口中品嘗味道,讓茶湯在口中轉動幾圈,然後慢慢咽下感受滋味變化。一杯茶最好分三次以上啜飲,千萬不要一口喝完,否則稱之為「牛飲」。第 二 泡:動作同第一泡,泡茶時間增加幾秒,為40-50秒。第 三 泡:動作同第二泡,泡茶時間再增加幾秒,為1分鐘左右。第 四 泡:泡茶時間再加時間,為1 分30秒。上等的烏龍茶可泡 6、7泡甚至8、9泡。去  渣:以茶匙掏去茶味已談的茶渣,並將茶具徹底清洗乾淨。還  原:將所有茶用具整理歸位。保持優雅的環境。什麼時「刮沫淋蓋」?過去在泡茶五決中有一句「刮沫淋蓋」,其中颳去浮在壺口上的泡沫,讓泡沫聚集在壺蓋上,再以熱水衝去蓋上的泡沫。後來索性設計專門作為撥去沫的茶漿,茶具的名目日益增多,使其更科學、更完善。前文已經說明,飲用溫潤泡的茶湯並無不可。有些深諳茶道的人,認為刮沫不僅減水茶湯的成分,動作也不優雅,至於壺口的那層茶沫,就讓它留在壺中增加茶香與味吧。但本人認為,還是刮沫為佳。何謂溫潤泡?沖泡茶葉時,第一次注水入壺隨即倒掉的過程稱為「溫潤泡」。溫潤泡的用意在於使揉捻過的茶葉稍微舒展,以利於第一泡茶湯發揮出應有的色、香、味。由於溫潤泡時間短,茶葉本身的可溶物還來不及溶出,但揉成半球形或球形的茶葉卻可借熱水的衝力與熱量慢慢開展。注水沖泡第一泡茶時,茶葉與水的接觸面積增加,在1分鐘(鐵觀音、高山茶25-35秒)的泡茶時間內,茶葉可溶解出適量的成分,讓第一泡茶口感更飽滿、完美的味道。溫潤泡可說是第一泡茶的「熱身運動」,特別對於重揉捻的茶如鐵觀音。有些說法指溫潤泡的作用在於清洗溫熱茶葉,所以不適合飲用。其實當茶干第一次接觸熱水的衝擊時,水面浮起一層泡沫,是由於茶葉本身含有少量皂素,加上附著在茶干表面的霜狀咖啡因,經水柱衝擊產生的物理變化,濕潤泡的茶湯本身並無有害人體的物質。以上就是泡、飲功夫茶的基本做法。紫砂器的生產工藝流程 (上)           (一)紫砂泥的製備及其對紫砂壺外觀、內在質量的影響     紫砂泥可以單獨製成坯用泥料,與其它陶瓷坯料相比,具有加工工藝簡便的優點。然而,泥料顆粒的粗細,隨時代的變遷而發生變化,製成的紫砂壺產生了不同的時代風貌和不同的內在性能。  紫砂泥的製備,基本上分成手工和機械加工兩種。民國徐珂在《清類鈔》一文中描述道:「泥初出山時,大如煤塊。舂以杵,必數次,始取其較細者,浸之於池,經數月,則粗分子下沉。其最上層,皆有黏性,乃取以制器。」這是一種典型的手工加工方法。直到解放前後,有用石磨磨泥粉的手工製法,此法一直沿用到1957年。在1958年,紫砂泥的加工實現了機械化。用石輪輾破碎,加工細度控制在60目篩左右,1959年開始應用雷蒙粉碎機,細度在100目篩以上,濕水後通過真空綾泥機捏練,成為供製坯用的熟泥。試樣時代 紫砂泥團粒最大尺寸 相應的中國篩號 宋朝中期 0.7~0.5m/m 26~35目清朝前期 0.5m/m 35目清朝中期 0.3m/m 55~60目現代手工制 0.3m/m 60目現代機器制 0.15m/m 100~120目  應用手工製備的熟泥,經手工成壺,燒成後,由於泥團粗細懸殊,燒成時體積收縮不一,外表粗顆粒略有凸出,又富有滋潤光澤的質感。猶如天津鴨梨的梨皮狀,而疏鬆的內壁因泥料礦物組成和團粒堆積等因素而形成的空隙,具有一定的氣孔率和吸水率。用機器練制的熟泥,儘管手工成型,燒成條件不變,但其表面已失去梨皮狀的藝術效果,製品的吸水率從通常的3~5%下降到目前的 1%左右。由此可得到這樣的啟示:紫砂壺的外表是鑒別世傳與現代作品的方法之一。而茶壺氣孔率的大幅的下降,直接影響了其實用性能。                (二)獨特的成型技藝    紫砂壺的成型方法,有手工(打身筒)、半手工(模具)、注漿、旋坯和印坯等幾種。其中手工成型是傳統的製作方法。而製作技藝的關鍵則是脫空成型和坯件表面的精加工。所謂精加工,系指用竹片、明針、刀具及用這些材質製作的其它專用工具,對已接上頸、腳、嘴、把手的壺口、身、蓋的表面、和壺內,進行精細的括平、修整、拉槳,這是紫砂壺成為工藝品的關鍵之一。它的作用在於:紫砂熟泥顆粒大小不一,成型時坯體表面呈現高低不平,在精加工過程中,用上述工具將坯體整平,並把隆起的顆粒向下擠壓,使坯面平整光潤。這時坯體外表形成一層較細緻的表皮層,這層表皮,是一層細膩的泥漿(燒成後就是結晶體)而內壁面雖在打拍泥片時也受拍打,但往往是稍事加工,泥料顆粒之間相對疏鬆,燒成後製品表面成梨皮狀,而疏鬆的內部呈現一定的氣孔率。  紫砂壺造型別緻多樣。為不使它淪為一般的釉陶,以及歷史原因,它的表面是不施釉的。要使紫砂達到「脫手則光能照面,出冶則資比凝銅」的工藝效果,必須把坯體處理得器形結構嚴謹,輪廓飽滿線條分明,筋瓤紋理清晰,達到珠圓玉潤,渾成整體的製作要求,都需經過成型精加工來求得。同時,精加工也是提高坯體粘度的重要手段。例如大型圓條壺,壺口壺蓋各有24條筋瓤對稱。由於加工精細,燒成後壺蓋任意調換方位,都能與壺口相吻。工藝水平高的紫砂壺,口蓋准縫嚴密,二者之間的空隙(或稱位移公差)一般都在 0.5mm-0.8mm以內,是其它任何陶瓷壺類所無法比擬的,瓷器茶壺位移公差在1~3mm甚至更大。由於紫砂壺精度高,減少了混有黃曲霉等黴菌的空氣流向壺內的渠道,成為紫砂壺泡茶不易發餿變質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紫砂壺的燒成    燒成紫砂壺的窯爐,經歷了龍窯、倒焰窯到隧道窯的演變。其中龍窯使用時間最長(宜興羊角山早期紫砂窯址就是一條寬一米左右長十餘米的龍窯)直到1957年才被倒焰窯代替。1973年,推板窯、隧道窯、推板窯取代了倒焰窯。龍窯所用燃料是茅草、松柴。倒焰窯、推板窯用的燃料是煙煤。 隧道窯則以重油為燃料。  紫砂壺從明代中葉起就開始用匣缽(俗稱掇罐)燒成,這與上述紫砂壺自明代起因飲茶方法改變,制壺發生歷史性轉折相關連,以防止產品表面發生火刺,色澤不稱、陰陽面等缺陷。同時提高了製品的裝窯密度,有效地利用了窯位空間。  紫砂泥中的氧化鐵含量相當高,根據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三氧化二鐵、氧化鐵三元相理論,如果製品在氧化氣氛中燒成,則物相在1400℃以下不產生液相圖,不形成低共熔物,由於紫砂泥中尚有氧化鉻、氧化鎂、氧化鉀、氧化鈉等成份,因此實際燒成溫度為1100~1180℃,在此溫度下,泥料中各礦物相的擴散速度不大,赤鐵礦不作為一種相存在,使製品成紅色(低溫)、紫紅色(高溫)。如以還原氣氛燒成,則僅應按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氧化鐵系相圖進行,在1100℃左右形成低熔共熔物而產生液相。三氧化二鐵大量還原氧化鐵色泥由紫紅變紫黑,製品表面提前燒結還原過程中沈積的炭素和分解的氣體無法逸出而發生鼓泡、積炭,造成廢品。                 (四)紫砂泥和紫砂壺的顯色    眾所周知,瓷器與陶器的主要差別之一,是瓷器含鐵量低(<1%),通常紅色陶器含鐵量大於5.5%,在正常燒成條件下,陶土含鐵量不同,呈色不一。含量≤0.8%,燒成後呈白色;含量1.3%,燒成後成灰色;含量2.7%,燒後呈灰色;含量2.7%,燒後呈淡黃色;含量5.5%,燒成後呈淡紅色;含量8.5%,燒成後呈紅色;含量10.5%,燒成後呈深紅色。但陶土中含有的氧化鐵是以多種形式存在,如紫砂泥,就有下列幾種: 礦物名稱 分子式     礦物顏色  赤鐵礦 Fe2O3     櫻紅、暗紅色 褐鐵礦 Fe2O3、nH2O  黃褐色至黑色 針鐵礦 Fe2O3、H2O   淡紅、淡黃、淡褐色 硫鐵礦 FeS2     黑色 磁鐵礦 Fe3O4或FeO、Fe2O3 鐵黑色    經過紫砂泥中Fe2O3和FeO的分析,Fe2O3總7.41~8.62%,FeO為0.73~0.55%,赤鐵礦佔90%左右,其它為20%左右。同時由於MnO2、Cr2O3、CaO及其它少量色著色氧化物的存在,導致了紫砂泥的紫紅色調。  燒成氣氛對紫砂壺的顯色關係重大,對宋代中期羊角山紫砂器分析的結果:Fe2O3(總)8.24%,FeO5.44%,製品斷面呈黑色,近代紫砂分析結果:Fe2O3(總)9.95%,FeO0.55%斷面呈紫紅色。運用精湛的燒成技術,製品可以獲得要求的色澤。紫砂壺的燒成氣氛,以中性一氧化焰為宜。                 (五)紫砂壺生產工藝的獨特性和合理性   紫砂泥確實是宜興得天獨厚的原料,天賦的合理的化學組成、礦物組成、顆粒組成,使其具備了可塑性好,生坯強度高,乾燥收縮小等工藝性能,為多種多樣的造型提供了良好的工藝條件。豐富多姿的造型,千變萬化的線條,對製作技巧不斷提出新的要求,促使手工成型達到了高度的水平,形成了獨特的風格。而精巧的手法,越群的技藝,促成了紫砂壺造型的豐富多採的特色。這就是泥料棾色造型三者相互促進的辯證關係。  成型過程中的精加工工序,使製品形成一層緻密的表皮層。由於它的存在,擴大了製品的燒成範圍,不論是正常燒成溫度的上限或下限,表皮層都能燒結,而製品內壁仍能形成氣孔。因此,成型的精加工工藝,具有把泥料、成型、燒成三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作用,賦予紫砂壺表面光潔,雖不掛釉而富有光澤、潤而不膩,雖有氣孔率而不滲漏,透氣不透水等特點。紫砂泥經燒成形成了殘留石英、雲母殘骸、莫來石、赤鐵礦、雙重氣孔等物相。其結晶相多而玻璃相少,使紫砂壺具有抗熱震性、透氣性,較高的機械強度,賦予紫砂壺優異的實用功能。紫砂器的生產流程(下)紫砂器的生產流程(下)來源:本中心  作者:容竹  發表於:2003-4-8 16:22:07   經歷了一千多年的歷史演變,宜興紫砂壺以其得天獨厚的泥料,巧奪天工的製作技藝,特種民間的手工工藝,精美絕倫的器物造型,有囗皆碑的實用功能,成為世界名陶。歷代宜興陶瓷工匠用烈火使陶土放出異彩,也給後人留下了許多千古之謎,現代科學技術的手段提供了打開這個寶庫的鑰匙,讓我們不斷深入地進行紫砂陶的科學研究,探索奧妙,總結經驗,古為今用,促進陶都繁榮昌盛,促使宜興紫砂陶的優秀傳統發揚光大。 紫砂器生產的工序大致如下:   原料的準備,包括挖礦、煉泥和選料。礦中挖出的硬塊狀的泥料經過搗碎、過篩、澄濾,所得細土下窯儲藏,叫作"養土"、「敷土」。成形之前的泥料要進行真空(有手工真空和機械真空)   紫砂器成型的主要方法有手工捏作。先拍打成器身,然後挖底、開口、加底片、口片,最後加把、嘴、蓋、鈕(的)等。從明代至清康熙年間,多用拍身筒(園器)和鑲嵌(方器)的方法,清雍正、乾隆時期出現了模製產品。嘉慶、道光年間,陳曼生重倡古法,又盛行手作。李景康、張虹說得好:"就印模與捏造而論,印模之法易精,在工業為進步﹔捏造之法難精,在技能為絕詣。故印模之法便於仿行,捏造之法則庸工不易措手也。名家之壺俱以捏造見長,坐是故耳。"   早期的制坯工具主要是一種竹刀,後來逐步增添了木、角、石、金屬等質料的工具。到清代,工具有十多種,包括椎、碓、鏢、釵,有圭形、笏形、貝形、腎形、月形、蠍尾形等多種形狀。   制好的坯要經過細緻的(明針)修整,有些器物再加裝飾。裝飾方法有:貼花--堆塑山水、花草、人物、鳥獸等紋飾﹔繪寫--以氧化鋁、氧化鐵或氧化鎂等為呈色劑,在素坯上繪畫寫字﹔雕刻--在坯體上以陰文刻出書畫。紫砂一般不上釉,也有少量用釉裝飾的,大件採取潑釉法,小件採取浸釉法。一般單色釉上一次,彩繪器上兩次。   器坯陰乾後裝匣缽進窯燒制。傳統方法燒制紫砂器的窯是"龍窯",即頭低尾高的斜式窯。龍窯一般長達十幾米到四十米左右,每隔一米為一節,燒爐在頭部,燃料主要為木柴和柴草。窯背兩側各有五十個燒火眼,從燒火眼投入燃料。窯身兩旁,每隔四到五米辟一個進出口,從這裡裝坯、取器。每窯需以1100℃到1200℃的窯溫燒四千多個工時﹔燒成後,停一千多個工時,再開窯取器。用龍窯燒制,窯工很辛苦。現在有隧道窯、推板窯、煤氣窯、電窯等,紫砂廠已改用燒重油的新式窯爐,既節省人力,又提高了燒造質量。   真正好的紫砂器燒成後不許磨口、拋光、上蠟,上蠟是紫砂的大忌(偽裝、不透氣)不可取。   還有在燒成的紫砂器上施加特殊裝飾的。故宮博物館藏時大彬方壺,壺面髹漆並進行雕刻,集紫砂工藝和雕漆工藝於一身。清代道光年間,出現了包錫的工藝,但由於技朮複雜,未能延續。還有拋光包銅的工藝,包銅多見於壺嘴頭、口蓋的邊緣等部位。金銀絲鑲嵌是新的裝飾工藝,吸取木器、漆器的雕飾手法,先在泥坯上將紋飾圖案刻成凹槽,燒成後將金銀絲用手工嵌入槽內,持鐵鎚敲實、整平。   紫砂陶的成型方法,自明代正德年代以來。經過歷代藝人的摸索、改進和科學技朮的進步,其方法呈現出多樣性、技藝也日臻完美。概括起來,成型方法有手工、半手工、(藉助模具)注漿(完全模具)、施坯和印坯成型等幾種。   手工成型方法:包括"打身筒"和"鑲身筒",是(明初至今,是紫砂特有的;獨一無二)古老的手工製作工藝。   "打身筒"成型法:先將練好的熟泥(真空泥)開成一定寬度、厚度、長度的"泥路絲", 在把這些泥路絲打成符合所制器皿要求的泥條和泥片,用歸車等工具划出泥條的寬度,旋出口、底、以及圍片,然後把圍片粘貼在轉盤的正中,把泥條沿著圍片圍好,圈接成一個泥筒,再以左手襯托在圓筒內,以右手用薄木拍子,拍打成型。   "鑲身筒"成型法:適用於方器皿製品:先將泥路絲切成所需方形泥塊,把方形泥塊打成泥片,按產品要求的尺寸配製樣板,依樣板裁切泥片,把裁切好的泥片,按器皿型制規格要求用脂泥粘貼、鑲接成型。手工成型的關鍵在於泥胚成型技巧的規範恰到好處及表面的精細加工。精細的刮平修正,可以使器形結構更加嚴謹,輪廓線條分明得體,筋囊文理清晰,達到珠圓玉潤、渾然一體的製作要求和藝術效果。   近、現代成型方法:   注漿成型法:是近代陶瓷生產中廣泛採用的成型工藝,利用石膏模型的吸水性,將泥漿注入模中後將石膏模脫開,便可得到一件中空的泥坯。   成型工具   一件紫砂工藝品的成功,要經過十到幾十道複雜的成型工序。要完成這些工序,一是要靠藝人們的製作技藝,二是要靠繁多的製作工具,兩者缺一不可。古人說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裡的"器",就又指製作工具。紫砂成型工具,經過歷代藝人的不斷探索,政革,創新,現已形成了一整套獨特的,經濟的,自成體系的工具,數量大小有幾百種,質地有銅,鐵,木,竹,牛角,皮革,塑料等各種材料。 紫砂成型工具種類繁多,也很講究造型的美觀,前提是以實用為主。這些工具大部分靠自己製作,即使一些買來的工具,也分經過加工,修整以後方可使用。這就要求製作者對整個成型工藝有系統的,全面的了解,要弄懂各種工具的不同用途和規格,要考慮在使用上方便,觸覺上舒服。因此,紫砂成型工具的製作也很有學問,既要考慮外觀的造型,又要符合實際使用功能。   以下對不同工具的規格要求作一概述:   一、搭子 搭子是成型中的主要工具之一,主要用於打泥條,片子和捶嘴,把泥片等等。搭子的主要用材是櫸樹,檀樹,棗樹等,取材要干。搭子平時使用後用濕布擦凈放在乾燥處,不能在太陽下曬,不能用來打鐵器等硬物。   二、拍子 拍子主要用於打身筒,拍片子,拍口。材料以紅木為最佳,拍子的總長28CM,拍身寬10cm。厚度是根據材質而定,棗木前厚3mm,中厚4mm,後厚4mm,柏木厚些,紅木可更薄一些,拍子用過後也不能浸在水裡,應放乾燥處,要避免單面受潮,並要防止拍子開裂。   三、尖刀 尖刀的種較多,分鐵尖刀,竹尖刀,通嘴尖刀,彎尖刀等。尖刀是用於琢嘴把,琢鈕,轉足,革小平面的一種普通而常用的主要工具,實際也是簡單的雕塑工具。材料用普鋼,銅,不鏽鋼,老竹子等。其形中間寬,一頭尖,一頭稍狹圓,兩麵線條要對稱,中間厚,邊上薄,成弧形。尖刀要根據不同的用途選用,厚薄,寬窄要求不一。   四、刀 刀是成型中使用最廣的工具,在製作過程中,用刀進行切,削, ,挑,挾,挖,刮等,從開始到結束都要使用。做刀的材料一般最常用的是普通鋼,刀鋒要經常磨快。刀柄與刀身的比例大約是6:1。   五、矩車 矩車的正名應為規車,它是專門用於劃圓片子,開口用的。矩車分車柄、車釘、站人和銷釘四部分。矩車柄是用不易變形的竹子,站人要用厚1.5cm以上的竹老頭做,矩車釘是鐵的,銷釘是竹子做的。一般矩車的規格是:柄長20 1.5 0.5cm﹔站人總高8.5cm,寬1.3cm,眼長2.4-2.2,寬0.55cm﹔矩車的不同用途是根據站人與矩車釘的高度來調節的,一般矩車站人比釘高2mm。另外還有幾種特殊的矩車,彎泥條矩車,是在車柄上裝兩個站人﹔還有複線車和打線車,複線車不裝車釘,打線車則是裝竹釘。   六、線梗 線梗是用于勒光各種裝飾線條的工具,線梗有牛角的,鐵的,塑料的還有竹子的。線梗是根據不同的裝飾線條來磨製的並要根據各人使用的手勢,習慣來確定線梗的不同角度。是製作成型工具中最難掌握的一種,因此每個藝人都會自做,符合每件器皿形狀不同的線梗。   七、 明針 明針就是牛角片,用於作品表面精加工的工具。製作 明針時頭子要刮平,要從上到下慢慢地薄下去,薄到鋒口為佳,明針使用時浸在清水裡,不用時要撈起揩乾。   八、 矩底 泥扦尺 這兩種工具都是用竹子做的,矩底又叫底據,墊底,是墊在矩車的站人下面劃片子用的,中章開一個圓眼。泥扦尺是用來起泥條和大片子用的?它用節距較長的竹片做成,從柄到頭要逐漸薄下去,並且慢慢狹窄,背面要平正,口要齊,一面成刀口狀,握柄處一般正好有一個竹節。   九、 勒只、篦只、復只 勒只是用來光口頸,底,足與身筒交接處的工具,材料有牛角,竹子,黃楊木等。它根據不同的角度,弧底磨成所要求的形狀。篦只用作於整形,可篦去身筒上的小疙瘩的小隙絲,主要用簡片,木板製成。篦只要肩,肚,底分開做,不能一個壺造型只用一隻篦只。復只是用來複子泥的,一般用2~3mm的竹片或明針做成。   十、 竹拍子 竹拍子有大,中,小及尖頭拍子等幾種。大,中拍了是抽身筒,做方貨用的,小拍子是用於推身筒接頭,掠子泥,推牆刮底,做嘴把等﹔尖頭竹拍子可挾大面,做嘴等。   十一、 挖嘴刀、銅管 挖嘴刀是用來挖嘴洞的,用2~3mm粗的鋼絲燒紅後加柄製成的。銅管是鑽各種大小洞眼的,用鉛皮或銅皮捲成直徑一半的圓筒,長度10-12cm,在兩頭加上成刃口。   十二、 獨個 這是用作圓眼,圓嘴的工具,同時在做花貨,樹樁時也可作雕塑工具用。竹子做的獨個具有爽泥,耐磨等優點,且取材容易,削制方便。獨個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平頭的用作獨蓋眼的,另一種是兩頭尖的(一頭粗,一頭細)。用作獨嘴洞及其它洞眼。   十三、 水筆帚 這是用布紮成的用於帶水的傳統小工具。打身筒,琢嘴,把,琢鈕等,都是離不開它的。它的優點是存水多,帶水方便 。特別是做粗貨,坯體太燥時,可直接沾水帶在坯體上。 紫砂成型工具除了上面介紹的以外,還有很多這裡不一一介紹了。紫砂成型工具是在實踐中產生,並且不斷完善的,這是千百年來無數紫砂藝人智慧的結晶,它與傳統的紫砂工藝是相輔相成須臾不可分離的,它不僅關係到藝人操作的方便,還與作品的質量直接相併。因此,精湛的製作技藝必然有完美的製作工具來輔助,這恐怕也是紫砂工藝的獨特之處吧! 新壺的處理方法來源:本中心  作者:容竹  發表於:2003-4-6 18:17:03   茶壺因為窯燒的關係,常常留有些怪味,若直接用來泡茶將嚴重影響茶湯的香氣滋味。因此,幾個清潔地步驟絕對必須實行。  首先,把買回來的新壺以清潔劑如牙膏、洗滌劑等,將壺身里里外外徹底清洗乾淨,若瓜瓤布、百潔布之類清潔用具,最好作為洗滌茶具的專用潔具,以免因沾染油膩菜肴味反而使茶具吸附怪味。  清潔新壺後,取您常泡的茶葉裝入壺內一小撮(約壺體的1/6)注滿涼水蓋上壺蓋,再將壺放入鍋內。鍋內裝水,水面淹過整把壺體,用慢火煮,水開後(約30分鐘)關火,等水溫下降後將壺取出自然冷卻。待壺風乾後即可開始使用。(註:此後便不可用涼水洗壺,以免在忽然的熱脹冷縮情況下改變氣孔自然機理)  有些人習慣將處理過的新壺先作為茶盅(及:茶海、公道杯)使用,讓茶壺吸收茶湯的氣味,一旦開始以新壺泡茶,茶壺本身的味道便能與茶香得益彰。由於茶葉滋味不同,加上茶壺易吸附茶氣,在泡不同茶葉時,茶壺也應不同。有人認為一把壺最好泡一種茶,才不易串味。我認為還應該做到多少人用多大的壺,這樣才不會產生壺小人多不夠喝,壺大人少多出的茶湯涼了香氣又揮發掉口感不足。                                        紫砂壺的優點來源:清心泡壺功夫茶  作者:周君怡  發表於:2003-4-4 0:38:23   最早,紫砂茶壺之所以受到愛茶人士的喜好,便是因它的保溫性佳,透氣度高,茶水即使久放也不會產生腐化的餿味。以紫砂茶壺泡茶不但不影響茶葉的香氣與滋味,更可貴的是,還能襯托出茶葉的品質。  後來,隨著壺藝名家的別出心裁,紫砂茶壺的外形越發講求藝術價值,不只是泡茶的工具,更為人們提升泡茶情趣,取使不泡時,把玩欣賞也能領略一番壺趣風雅。  再者,當紫砂壺經過長時間密集的泡茶動作滋養,壺體本身吸附茶汁,積增茶銹,壺面生成光潤的顏色,這種非先天養成的茶壺氣質,更增添它的後天價值。保存時間:2004-8-28 13:36:58                   宜興紫砂泥  宜興的陶土品種繁多,廣佈於宜興南部丘陵山區。丁山、張渚、渚東為主要產地。當地一般把陶土分為白泥、甲泥、和嫩泥三大類。白泥是一種灰白色為主顏色單存的粉砂質鋁土質粘土;甲泥是一種以紫色為主的雜色粉砂質粘土(通稱頁岩),未經風化,又叫石骨,材質硬、脆、精;嫩泥則是一種以土黃色、灰白色為主的雜色粘土,材質軟、嫩、細。宜興陶都所產的各種天然陶土,不論是甲泥或嫩泥,都含有多量的氧化鐵。含量多的約在百分之八以上,含量少的也在百分之二左右。又因各種甲泥和嫩泥含鐵量多寡不同,泥料經過適當比率調配,再用不同性質的火焰燒可以呈現顏色深淺不一的黑、褐、赤、紫、紅、黃、綠等多種顏色。這就是紫砂壺呈現各種瑰麗色澤的原因。  宜興紫砂陶所用的原料,包括紫泥、綠泥及紅泥三種,統稱紫砂泥。  紫泥是甲泥礦層的一個夾層,礦體呈薄層狀、透鏡狀,礦層厚度一般在幾十公分到一公尺左右,穩定性差,原料外觀顏色呈紫色、紫紅色,並帶有淺綠色斑點,燒後外觀顏色則呈紫色、紫棕色、紫黑色。紫泥主要成份為水雲母,並含有不等量的高嶺土、石英、雲母屑及鐵質等。綜合分析,紫砂泥屬於粒土--石英雲母系,頗類制瓷原料的特點,因此單種原料即具有理想的可塑性,泥坯強度高,乾燥收縮率小,為多種造型提供了良好的工藝條件。  綠泥是紫砂泥中的夾脂,故有「泥中泥」之稱(團山泥則是紫泥和綠泥混雜共生一起的泥料)。綠泥產量不多,泥質較嫩,耐火力也比紫泥為低,一般多用作胎身外面的粉料或塗料,使紫砂陶器皿的顏色更為多彩。  紅泥(或稱朱泥)則是位於嫩泥和礦層底部,有少量的在當地的小煤窯,礦形瑣碎,需經手工挑選。周高起云:「石黃泥,出趙莊山,即未觸風日之石骨也,陶乃變硃砂色。」因其含鐵量多寡不等,燒成之後變硃砂色、硃砂紫或海棠紅等色。因為產量少,早期除銷往南洋的水平小壺用朱泥製作胎身外,一般只用作化妝土裝飾在紫砂泥坯上。至於朱泥的胎土,不過是制壺陶手,為了求得更精細的泥料,將紅泥以洗泥沉澱,得到約80目到140目細孔的泥料,製成細如滑脂的朱泥壺。朱泥的土質成份,最大的特色是含有極高的氧化鐵,約在14%到18%之間,這是朱泥所以燒成後壺身成為紅色的主要原因。由於朱泥的泥性甚嬌,成型工藝難度亦高,(由於變形率高,一般工藝師很少做朱泥壺)而朱泥由生坯至燒成,因收縮率高達20%至30%,故一般成品良率約僅七成。  從礦層開挖出來的紫泥,俗稱生泥,泥似塊狀岩石,經堆放在露天稍事風化,待其鬆散,然後用錘式破碎機初碎,輪碾機粉碎,泥料過60目篩(泥料如太粗則製作費勁,如太細製作時則易黏手,且燒成後收縮比大),濕水後通過真空練泥機捏練,便成為供製坯用的熟泥料。紅泥、綠泥的製備與紫泥相同。談到紫砂泥料的練制,在五十年代以前,還是沿用明清的老方法,把晒乾搗碎的泥團圍成一圈,用河水沖洗,人站在裡面不停地走動、踩踏,直到泥料軟硬適中。今人實難想像前人在練制泥料是如此的辛苦、落後。到六十年代後期開始採用機械化、有雷蒙粉碎機、攪拌機、真空練泥機。  為了豐富紫砂陶的外觀色澤,滿足工藝變化和創作設計的需要,藝人們透過把幾種泥料混合配比,或在泥料中加入金屬氧化物著色劑,使之產生非同尋常的應用效果。大凡名家對泥料的配製皆各有心法,不相私授,進而形成紫砂泥有些特定泥料成為某些名家的代名詞,也突顯了名家的藝術風格。如作品燒成後呈現天青、栗色、石榴皮、梨皮、硃砂紫、海棠紅、青灰、墨綠、黛黑、冷金黃、金葵黃……等多種顏色,吸引了紫砂藏家的目光。紫砂泥若再摻入段砂、紅砂,產品燒成後珠粒隱現,產生特殊的質感。  紫砂器表面的色澤取於自然泥色,程序是這樣的:先將各色原料分開碾細,然後用清水漂,浮在水面上的一層蠟膏,即為有用的色漿原料,燒成後永不消褪。  紫砂陶器所用主要原料紫泥,行家形容紫泥是泥中有「骨」。這個「骨」就是紫泥中的石英顆粒,也就是紫砂泥中的「砂」。它與粘土、雲母、赤鐵礦共生一體。紫泥不能用水直接膨潤,粉碎至一定細度,不必與其它原料配合,單一原料即可成型燒成品種繁多的紫砂陶器。雖說皖之壽縣、魯之博山、粵之潮邑,均有出產類似的泥料,而一究其成份,則判若霄壞。若論色澤的瑰麗朴雅,質地的優良,當推宜陶為獨步。但最使人引起藝術情趣的,要數那造型洗鍊別緻,線條剛勁流暢,比例確切恰當,色澤純樸古雅,經藝人精湛的手工製作,集金石、書畫、鐫刻於一體,使紫砂壺成為具有高度藝術價值的實用器皿。  綜上所述,紫砂泥的材質特點,歸結起來,有如下幾個方面:  1、可塑性好。以紫泥為例,它的液限為33.4%,塑限15.9%,指數為 17.5%,屬高可塑性,可任意加工成大小各異的不同造型。製作時粘合力強,但又不粘工具不粘手。如嘴、把均可單獨製成,再粘到壺體上後可以加泥雕琢加工施藝;方型器皿的泥片接成型可用脂泥(多加水分即可)粘接,再進行加工。這樣大的工藝容量,就為陶藝家充分表達自己的創作意圖,施展工藝技巧,提供了物質保證。   2、乾燥收縮率小。(紅泥除外,因為紅泥的收縮率大,變形率較高。)紫砂陶從泥坯成型到燒成收縮約8%左右,燒成溫度範圍較寬,變形率小,生坯強度大,因此茶壺的口蓋能做到嚴絲合縫,造型輪廓線條規矩嚴而不致扭曲。把手可以比瓷壺的粗,不怕壺口面失圓,這樣與嘴比例合度,另外可以做敞口的器皿及口面與壺身同樣大的大口麵茶壺。   3、紫砂泥本身不需要加配其它原料就能單獨成陶。成品陶中有雙重氣孔結構,一為閉口氣孔,是團聚體內部的氣孔;一為開口氣孔,是包裹在團聚體周圍的氣孔群。這就使紫砂陶具有良好的透氣性。氣孔微細密度高具有較強的吸附力,而施釉的陶瓷茶壺這種功能就比較欠缺。同時茶壺本身是精密合理的造型,壺口壺蓋配合嚴密,位移公差小於 0.5mm,減少了混有黃曲霉菌等黴菌的空氣流入壺內的渠道。因而,就能較長時間地保持茶葉的色香味,相對地推遲了茶葉變質發餿的時間。其冷熱急變性能也好,即便開水沖泡後再急入冷水中也不炸不裂。  4、紫砂泥土成型後不需要施釉,它平整光滑富有光澤的外形,用的時間越久,把摩的時間越長,它就會發黯然之光。這也是其它質地的陶土無法比擬的。養壺的意義來源:壺緣軒  作者:容竹  發表於:2003-4-18 14:28:10   養壺,除了我們網站上說的(新壺的處理)以外,這裡還要提醒大家的是,養壺從內在的講,就是「養」自己,也就是「養」心、「養」性。一把好壺從開始泡第一泡茶的時候就開始和你結緣了,你就要細心的呵護它。  它,多不容易啊!在地下沉睡了幾億年,又經過了多少人的挖掘、提煉、製作再千里迢迢的來到你的案上是為了什麼?就是為了和您結緣而共品一壺茗茶。  有的人平時泡茶的時候喜歡用茶汁淋在壺身上,或者用養壺筆沾上茶湯來刷壺,甚至泡完了茶就連茶渣都不倒掉,一直浸泡到第二次泡茶的時候才把它清理出來,覺得這樣養壺才會更快更亮。其實這是很不可取的,因為茶渣在壺內時間長了會產生大量的微生物,對人體有害,也不衛生。到頭來要麼把壺養得黑一塊、紅一塊,要麼賊亮賊亮,這早在明周高起的書中就有稱:「這種光是和尚光;不雅而濺也,不可取之」。  其實只要你平時泡茶的時候不要讓多餘的茶水留在壺身上,用養壺筆或養壺巾擦拭留在壺身上多餘的茶、水,在每次泡完茶之後都用開水裡里外外的燙洗乾淨(註:一定要用開水,而且里外都要干透)然後再用乾淨的養壺巾將壺完全擦拭一遍,把它擺在壺架上,這樣就可以了。日子長了就會養出由內往外、晶瑩剔透、潤而不膩、珠圓玉潤的最佳藝術效果。  這裡我還是要重複的提醒各位壺友,養壺不要心急,不然就會事倍功半不得其所。養壺的每個細節都要細心,每個細節都可以是享受,至少要有這樣的感覺才是養壺的真正意義。功夫茶的功夫所在(一) 上述這種記載,已將功夫茶「經」的幾個方面大體傳達出來了。但從藝術、科學和民俗心裡的角度來要求,則覺得還很不夠。還得從功夫茶的幾個方面——茶具、茶葉、用水、沖法、品法的「功夫」加以介紹,才能更為明朗些。 茶具——功夫茶首先講究茶具。潮州功夫茶具,有人說有四寶,有人說有八寶,有人說是十寶,其實,就完整來說應是十二寶。即陶壺(或蓋甌)、瓷杯、錫陶罐裝茶葉用)、小砂鍋、茶洗(上有孔盤、有人稱為茶篩)、茶碟(放茶壺或蓋甌用)、泥爐(即上引文詩的竹壚、紅壚、白色泥壚)、羽扇(或紙扇、扇風爐用)、龍缸(貯清水用)、水壺(或水缽)、茶櫥、風爐櫃,一共十二件。此十二件中如都是精品,便是十二寶,如只有四件,便是四寶,故無定論。一般來說,茶壺(或蓋甌)、茶杯、茶洗(或茶盤)、茶碟、水壺這數件,以宜興等品窯出品之古稀陶醉瓷製品如孟臣、逸公之小陶茶壺、若深之古瓷杯、瓷碟、茶盤為珍貴。余如各式小泥爐,為本地產,羽扇、風爐櫃可自制,雖也好看,但不算珍貴。只有茶櫥是貯放珍貴茶具、茶葉等用的,一公尺方形,狀如神龕,是漆金木雕的,它本身也是藝術品,其價值卻往往超過上述那些已成為古玩文物的壺、杯、盤碟了。這一件,是潮汕所特有的。有珍寶的茶具,就得有個珍貴的櫥櫃來貯藏,精工的潮汕木雕,便派上了用場。還有一種茶擔,用以裝貯茶具,一頭是茶櫥,一頭是茶櫃(裝風爐、木炭用),雕龍畫鳳,均極精巧。儒雅人家,呼茶童挑擔、入山、浮水、監清流而烹茶,如現仙境。潮語櫃與縣同音,專施茶務的茶童,便被戲稱為風爐縣長。 潮汕功夫茶很普遍,普通人家,多有一套簡單的茶具,而真正有一套古雅的茶具者不多。普通一、二把宜興出品的紫砂小紅陶壺或楓溪,高陂的蓋甌,白瓷杯和陶瓷茶洗,不算古雅,也算高潔。小陶壺有一杯的、二杯的、三杯四杯的,少數也有六杯八杯的,或扁柿形、或南瓜形或柚形、斗形... ...小巧玲瓏,多種多樣;壺柄頂點和壺口線、出水口倒放成一水平線,俗稱「三山齊」,為合格產品。有名家手制的,有明光暗光,有粗皮,有滑皮,壺璧或壺底往往刻上「一征冰心」之類的詩詞名句,加蓋孟臣、逸公、萼圃等圖章,刀法嫻熟,非有極高書法素養者難為之。裝茶葉用的錫罐多是四兩半斤庄,或方形,或菱形、或圓,加漆彩繪,也刻詩句,這些都是精巧的工藝品。 功夫茶之茶具,均宜小不宜大。明許次紓《茶疏》說:「茶注宜小,不宜過大。小則香氣氤氳,大則易於散燙。……獨自斟酌,愈小愈佳。」這是有道理的。用大杯泡茶,由於水的熱載量大,易將茶葉燙熟,使茶湯失去鮮爽味,甚且苦澀。茶杯也宜小宜淺,小則一啜而盡,淺則水不留底。杯且以白而薄者為佳,薄易起香,白能襯色。普寧貴政山出品的一種裝茶陶罐,罐蓋是雙層的,彩繪造型均極典雅,小只可裝二兩,大可裝三幾斤。這兩種茶葉罐,均是裝高級茶的極好茶罐了。泥爐、小砂爐、欖炭一類烹茶用品,因烹煮麻煩,目前已被電爐、電熱水壺、不綉鋼鍋、酒精燈等所代替。用木炭或火油燈煮水,煙熏煤氣,實也不如電爐、酒精燈,一些原來極講究功夫茶的,也改用電爐或電熱壺了。因此,風爐櫃、羽扇一類,也相隨很少見了。至於茶櫥,有錢人家,特製一櫥,置於客廳,是很高貴的實用藝術品。 茶葉——功夫茶所用茶葉,只限於半發酵的福建岩茶,溪茶和潮汕的鳳凰水仙一類(均屬青茶類)。中國的其它茶類如紅茶、綠茶、磚茶、或花茶、白茶等則不適合。因為若用功夫茶的沖法,往往苦澀不堪入口,只有這種半發酵的青茶類為上。習慣上功夫茶最好是用福建烏龍茶,即閩北武夷山的岩茶和河南的溪茶。烏龍茶是個總名,其中岩茶是閩北所產。鐵觀音則中要產於閩南安溪,故又稱溪茶。岩茶和溪茶名目繁多,其中奇種、單叢、名叢大紅袍、山仙、一枝春等都是名牌茶。 岩茶之名,因武夷山一帶山多岩石,茶樹多長於岩縫,故稱岩茶。鐵觀音之得名,則傳說是清乾隆年間,安溪縣有一個佛教信徒叫魏飲,每天必備清茶一杯敬奉於觀音像前。後來便發現觀音廟旁有一棵奇特的茶樹,挖回家中培植,製成的茶葉,芳香撲鼻,色澤褐綠,質重如鐵,他疑是觀音大士所賜,故名為鐵觀音。又一傳說,這個茶種是安溪堯陽南岩山王士琅發現的。他移欲之後,製成茶葉,芳香超凡,後來進貢給皇帝,因茶粒緊結,質重如鐵,色澤烏潤,香氣清高,滋味醇厚回甘,乾隆帝便賜名鐵觀音。以鐵象徵其重,以觀音說明其美。這些傳說,不管是否真實,以鐵觀音命名這種茶葉,都是恰切的。傳說大紅袍原產閩北,也是由一株奇特的茶樹繁殖的。用原這株茶樹製成的茶葉進貢給皇帝,皇帝賜了一領紅袍披在這株茶樹上,因此,這種茶樹也就叫大紅袍 。 潮汕的鳳凰山生產的茶葉,也屬半發酵的青茶,也是功夫茶的用茶。其名目有水仙(俗稱鳥嘴茶),單叢、浪菜等;上引丘逢甲詩的「鷦觜」便是鳥嘴茶。鳳凰茶也是我國名茶這一種,茶粒較大,茶色黃褐,香氣清馥,滋味濃醇而甘,湯色淺黃,是潮人和東南亞華僑愛好的一種茶。《潮州府志》載:「鳳凰山名茶待詔茶亦名貢茶。」民間傳說南宋末代皇帝昺,逃到潮州鳳凰山,口渴思飲,采山中茶葉咀嚼,清甘止渴,稱賞不已,所以鳳凰山的這種茶樹,便是被後人稱為宋茶。傳說末必是真實,但鳳凰山茶是一種優質茶,卻一直為人所公認。潮汕功夫茶這普遍,跟本地有名茶是息息相關的。 用水——功夫茶本諸陸羽《茶經》,自然講究用水。《茶經》說:「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潮汕功夫茶取水也重山泉水,上面引後逢甲詩「來試湖山處女泉」便是指潮州西湖山的處女泉(今日處女泉已是上灘死水)。其它如潮陽東山岩上的「曲水流觴」泉,黃岡的漱玉泉,揭陽黃岐山泉均為活水泉,潔凈清甘,無雜味,仍如一些極為講究功夫茶者所嗜愛。所以,備龍缸以貯清泉水,也就成為講究功夫茶的一個條件。其實,只要沒有雜質味的清水便可稱為上水。城市自來水用氯化物消毒,有時有點氣味,只要靜置過夜,讓氯氣自然消失或延長煮沸時間,也就無味了。並不影響茶的質量。至於山泉水,有些看似清潔,卻含多種礦物質,沒有經過化驗,也難斷定為是否上水。但活水比死水質好,這是肯定的。不論什麼水,在流動中都有自凈過程,而死水卻難自凈,多有雜質雜味,所以,一般說陸羽的「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是有科學意義的。潮州功夫茶講究用活水,也不是玄虛不可解。 沖法——這是功夫茶之稱為功夫的最重要條件。有好茶好水和珍品茶具,如不善沖,就會全功盡廢。潮汕人總結一句功夫茶的沖法為「高沖底篩,刮沫淋蓋。」這是簡單的概括。詳細說來有這樣的講究的過程:納茶、候湯、沖泡、刮沫、淋蓋、燙杯、篩點八步法。先說納茶。茶葉有粗有細有茶末,要先倒茶葉於白紙上,分成粗、中末三種,先將最粗茶葉放入壺底和出水口處,再將細末茶填作中層,又將稍細茶葉放在上面。這有個道理,粗葉放在壺底、出口和上層,使沖泡和篩茶的茶末不會溢出,茶湯清潔,且不浪費。納茶不可太飽滿,一般是壺甌的六七成。因上茶都是嫩芽所制,茶葉緊結,沖泡後舒展力強(膨脹),納茶太多,茶湯太濃而苦澀;三、四沖後,茶壺脹飽,水難進入,味又出不來,本來可沖篩四杯的壺,只能篩一、二杯,三、四位客人,只能一兩人互讓地喝著,也嫌失禮。功夫茶的功夫所在(二) 候湯。過去潮汕功夫茶煮水有講究「蟹目水」之說,今人則沒有這樣講究,必須水全沸透。這是對的,因為水全沸開了才能殺死水中一般的細菌。古人許多論煮茶水的詩人均說蟹目水或魚目水最好,如《茶說》謂:「湯者,茶之司命,見其沸如魚目,微微有聲,是為一沸;銚(砂鍋)綠如連珠,是為二沸;騰波鼓浪,是為三沸。一沸太樨,謂之嬰兒湯;三沸太老,謂之百壽湯;若水面浮珠,聲若松濤,是為第二沸,正好之候也。」宋徽宗《大觀茶論》說:「幾用湯以魚目蟹眼連繹並躍為度。」蘇東坡煮茶歌則說:「蟹眼已過魚眼生。」都說是初沸的水為好。其實,當時他們喝茶是將茶葉放進鍋里去煮的,所以,若將茶葉在全沸水裡煮,則香消味苦,不堪入口了。所以宋蔡襄《茶錄》說:「候湯最難,未熟則沫浮,過熟則茶沉,前世謂之蟹眼者,過熟湯也。」明代許次舒在《茶疏》中也說:「水一入銚,便需急煮,候有松聲,當即去蓋,以消息其老嫩。蟹眼之後,水有微濤,是為當時;大濤鼎沸,旋至無聲,是為過時;過則湯老而香散,決不堪用。」今人不明古人煮茶的真實情況。採擷古人片言隻語,也講起蟹眼水魚目水來,實則大謬。功夫茶是沖泡的,水一定要煮沸。浸泡多久,過去有人講究七步,即沖水後慢步七步的時間,大體可以。但不能硬性成文,還要看茶葉的稚嫩粗細程度,嫩芽茶、茶的各種成分容易溶解,不宜過久,久則香失味苦而澀;老葉茶,不容易溶解,時間可延長些,以不苦澀為度,這全憑靈活掌握。死讀茶經也泡不出好茶。 沖泡。功夫茶講究「高沖低篩」,這是相比較而言。所謂「高沖」只是將開水鍋略為提高一點,從茶壺口周圍注水,使周圍直至底部的茶葉同時受熱。若將開水鍋口臨壺面慢慢注入,則壺口茶葉受熱太過而周圍底部熱度偏低;但若說「高沖」便將水鍋高高提起急促直衝下去,非但使茶苦澀,且也動作不甚文雅。沖水要均勻點,不宜集中沖一個點成一個面,便不能一開始便直衝壺心。合理的沖法是:沿周圍逐步沖,因為沿周圍逐沖能使茶味平勻泡出。有人說直衝壺心是「衝破茶膽」,說得玄虛一點,好象「衝破茶膽」,這壺茶便全報廢了。其實是因小陶茶壺是圓形的,沿壺口周圍沖水,中心和邊緣的茶葉也同時平均受熱,所以不沖中心點是對的。 第一次沖水之後,壺口浮些白沫,這是附著茶葉的微小渣滓雜質,要用壺蓋將它颳去,叫做「刮沫」,這是講究清潔衛生。有些人用劣等茶葉,雜質更多,往往將第一衝茶水全倒出不喝,這也是符合衛生要求的。沖水刮沫之後,要用開水再淋蓋,有加溫作用,也使附著茶壺外面的一些茶末雜質清除盡凈,是講究典雅清潔之法。 沖泡。功夫茶講究「高沖低篩」,這是相比較而言。所謂「高沖」只是將開水鍋略為提高一點,從茶壺口周圍注水,使周圍直至底部的茶葉同時受熱。若將開水鍋口臨壺面慢慢注入,則壺口茶葉受熱太過而周圍底部熱度偏低;但若說「高沖」便將水鍋高高提起急促直衝下去,非但使茶苦澀,且也動作不甚文雅。沖水要均勻點,不宜集中沖一個點成一個面,便不能一開始便直衝壺心。合理的沖法是:沿周圍逐步沖,因為沿周圍逐沖能使茶味平勻泡出。有人說直衝壺心是「衝破茶膽」,說得玄虛一點,好象「衝破茶膽」,這壺茶便全報廢了。其實是因小陶茶壺是圓形的,沿壺口周圍沖水,中心和邊緣的茶葉也同時平均受熱,所以不沖中心點是對的。 第一次沖水之後,壺口浮些白沫,這是附著茶葉的微小渣滓雜質,要用壺蓋將它颳去,叫做「刮沫」,這是講究清潔衛生。有些人用劣等茶葉,雜質更多,往往將第一衝茶水全倒出不喝,這也是符合衛生要求的。沖水刮沫之後,要用開水再淋蓋,有加溫作用,也使附著茶壺外面的一些茶末雜質清除盡凈,是講究典雅清潔之法。 燙杯、洗杯。茶壺未納茶之前,一般要用開水先燙壺、燙杯,待將茶壺的水倒出,納入茶葉,沖泡之後,便迅速洗杯。這時杯熱而水已不甚燙,用靈巧的拇指、食指兩隻指拈杯打斜在另一個杯里打轉,沏沏作聲,逐個清洗。這個動作非老手不能為,但熟能生巧,往往令外行人嘆為絕技。因為功夫茶杯就象半個乒乓球那樣小,又不象一般喝茶那樣人各固定一個杯,非這樣,茶便易涼,也不衛生。所以,功夫茶也就得用這個方法,並非故作累贅之舉。 篩茶。功夫茶講究「低篩」。有兩個原因,一是壺小杯小,若提壺太高,茶易涼;二是提壺高篩下時,茶湯生氣泡,很不雅觀。所以,「高沖低篩」也就成了工夫「茶經」的要點。篩茶還有所謂「關公巡城」、「韓信點兵」之法。即篩茶時不是每杯一次注滿,而且循環篩灑,故謂之「關公巡城」,待壺底茶湯將盡時,點滴分灑,使每杯容量均勻,茶色深淺一致。這也有一視同仁之義。若是容量多少,深淺不一,用以待客,既不雅觀,且也失禮,犯了茶規茶道,自非功夫可言。 潮汕有句俗語「假力(勤)洗茶渣」,是諷刺人們幹了吃力不討好的傻事情的。原來小陶壺在天天泡茶之後,年久了壺內璧便積附一層茶渣(茶漬)。有這一層茶渣,不下茶葉也可泡出一點茶色茶味來。所以,用有茶渣的陶壺泡茶,色味會濃些。有些人就以這種有茶渣的陶壺為珍寶,打破了便鑲鑲銀,把它箍住再用。作為古玩名壺是不足怪的,若為保色保味,實不必要。因茶質(色味)之好壞在於茶葉,滲入茶渣之色味,反而影響了茶葉的固有特色,這又為嚴於品茶者所不齒。蓋甌是瓷製的,表面平滑,不會生茶渣,且清洗納茶,沖篩便利,今人多喜用蓋甌,並不追求有茶渣的陶壺。 品法——中國人飲茶方法,應該說有兩種,一種是飲喝,主要在解渴提神;一種是品嘗,重在品味鑒賞。功夫茶居於後者。潮汕俗語:「茶三酒四遊玩二。」說的是飲茶三人,喝酒四人,遊玩兩人最好。這當然不是絕對的,但也表明一種合理的客觀情況。喝酒者要求熱烈點;遊玩者相伴太多,意向不易統一,兩人易同心,縱不一致,也易服從;喝茶呢,居中,獨飲孤寂,人多太熱鬧,呼三叱六也會品不出味來。有人憑這句話,茶杯只擺三個,也是「死讀經」。但要品茶,確實不要太多人為好,三二良朋,靜坐閑談,天文地理,慢慢研究,也慢慢品茶,就越有味。品茶當然不只品味,要先聞其香,再品其味。喝功夫茶者,常常捧起茶杯接唇後,先聞一下,吸入香氣,此時清香沁肺,驟覺清爽提神;然後仰面一啜,慢慢吞下,齒頰留香,喉底甘潤,倍覺身心愉快。有人還將杯底再嗅一遍,回香回味,稱這才是懂得功夫茶「三味」。有人說得更玄,說此時便「神明凌霄漢,思想馳古今。」《紅樓夢》中妙玉曾說:「豈不聞:一杯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驢了。」這也是太玄虛了。唐代詩人盧同在《謝孟諫議新杯詩》中也說:「一碗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膚清;六碗遇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清風生。」這也是說得很玄的。但盧同是詩人,他怎樣感覺便怎樣寫。一般人的想像力沒他那樣豐富,品嘗鑒賞一下功夫茶的香味,也會有清心愉快的感覺。至若再講究在清雅的環境中——如古人所稱道的茂林修行、畫舫遊艇、山亭水榭,或今人喜愛的音樂茶座中,則又是加一番情境趣味了。「工夫茶」的魅力 請我念念茶經。 「工夫茶」長期在潮汕平原和南洋群島一部分潮籍華僑中盛行。 顧名思義,喝「工夫茶」是頗費工夫的。 首先是茶具奇特。在一個名曰「茶鼓」的精美瓷具上放著三幾個其潔如玉其薄如蛋殼的小小茶盅;還有一把陶制小茶壺或瓷製闊口蓋壺;一把專供煮開水的小水壺(有陶制的、鋼製的、鉛制的和不鏽鋼制的)裝茶葉最佳是錫制的茶罐…… 其次是沖沏和操作程序的繁贅。例如,先得將水煮沸,然後用滾燙滾燙的沸水洗滌茶具,在洗滌小盅的時,右手拇指觸及小盅的嘴口邊緣,中指頂著盅底,食指撥著盅沿周而復始地轉動,狀如軸輪旋轉。洗盅後就是沏茶了。沏茶要用沸水高高地沖,然後用茶壺蓋颳去飄浮在壺面上的泡沫。第一次沖沏要當洗茶用而倒掉,第二次沖沏才人盅;入盅時要低灑,以防盅里起水泡,開始要均勻地在那三幾個小小盅上輪迴地灑,這叫「關羽巡城」待到最後幾滴濃汗時,那是茶之精髓所在,要分享,在幾個小盅上平均滴灑,這叫「韓信點兵」,喝後再洗盅,再沏茶,如此反覆類推,大約沖沏五六遍即應再換茶葉,以求濃本來釅…… 第三是喝茶講究禮和方法。通常沏茶者應由主人親自動手,以示熱情。第一輪茶,沏茶人不喝,應由客人先喝,在舉盅前,大家做一謙讓手勢喊一個「食」字(潮語食通飲),或連喊:「食 、食」、「請、請」……因為茶盅無把,端盅時必需及用拇指和食指捏盅沿,中指頂住盅腳部位,舉起來趁熱一口賜下,也可分數口呷飲,然後把盅里的茶屑倒凈,再用鼻品一品繚繞在空盅里的談談茶香,嘴品加鼻品,才謂真正的品茶也…… 至於水質的考究,燃料的考究,茶葉的考究,都別有一番風情。就說水質吧,其優劣排次大體是:一泉,二井,三潭,四掘,五溪,六湖,七江 ……;燃料也歷經一個沿革過程:最早是用烏欖核,以後用木炭、蜂窩煤、煤油、酒精、煤氣,發展到今天普遍採用電爐和電熱水壺;茶葉則選用福建產的烏龍茶。烏龍茶是一個總稱,下分鐵觀音、色種、一枝春、水仙、茗香、佛手、金桂香、紫雲香等等,時人稱頌福建的安溪為最優產地。測州產的 「鳳凰單叢」品種,近年頗為流行,大街咄咄逼人之勢。南洋群島潮人則獨愛「白毛猴」……;余如扇火爐之扇也有考究,分為羽毛扇、葵扇、竹篾扇、 紙扇;茶童分雅童、老童、女童……;飲茶時分獨 盅、雙盅、品盅(三個)、四盅、群盅……;茶壺的種類更是異彩紛呈,有大、小、高、矮、圓、方、三角、棱形、小嘴、闊嘴,有一位老同志就曾珍藏著許多茶壺,遂有「百壺齋主」之雅號。從上述足見其考究程度了,你如能親臨其境觀之,一定會驚異得瞠目結舌。 故此,「工夫茶」才獨形一格,傳為美談。 在「工夫茶」的故鄉,男女老幼,咸皆酷飲 「工夫茶」,以茶會友,以友會茶的佳話不勝枚舉。一人獨斟,舉家品茗,也蔚為雅趣。當你進村挨戶串門之時,可以聽到一片熱情好客的「食!」 「食!」的勸茶聲。在這一片勸茶聲中,要提防茶 醉。茶醉時頭暈嘔吐,有時會使人癱軟在地。現代人講究科學,據說茶太濃易傷及胃,水太熱易傷食道,再就是耗時嚴重。有人提出這樣問題,為什麼不少有才華的人,長住當地成就平平,一俟他們離潮旅居外地,才能結出豐收之果。也許是『工夫 茶」把他們的精力和時間泡掉吧!? 我個人的經歷,也許可以作出另一個答問吧:在我孩提時,由於和一富家子弟同窗,故常跑到他家玩耍。他家的「工夫茶」是相當考究的,我偶爾也跟著喝一盅,更多是站在一旁觀看。久之,小心靈里倒也裝滿有關「工夫茶」方面的不少知識。成人之後,在民間「閑居」和自己家裡也經常 嘗到「工夫茶」,正是這些「喝茶」場合給我提供了大量人生苦樂的素材,悲歡離合的放事,喜怒哀樂的情感,酸甜苦辣的滋味,東西南北的風向,春夏秋冬的氣候……無不豐富了我少年人生。建國初期我參軍了,和「工夫茶」的緣分暫告中斷。70年代初葉,我因遭受政治迫害而回鄉務農。在那漫長日子裡,重與村中父老共舉茶盤,又和中斷了二十年的茶緣復結。到了1976年我徹底平反冤案重回部隊工作之後,斯時也,我已嗜茶成癖了。從此,我雖然一直旅居廣州、遠離故土,然而,和「工夫茶」的情結越綰越緊,欲離彌近,更至如影隨形了。我珍藏著各種「工夫茶」茶具,搜集各種資料,廣嘗各種茶葉。在家裡,時而一人獨飲,時而夫婦對飲,時而和朋友群飲,好不快哉!誠然,這些年來,「工夫茶」是會耗去一些時光的,但我感到得所失猶多,最可寶貴的收穫就是它給我帶來無窮的魅力:通血醒神,排遣緊張,吸取養份,促進健康,獵取知識,傳遞信息,溝通友情,驅趕煩憂,誘發靈感,助我詩興……李白誠有斗酒詩百篇,我豈無滴茶歌十行耶?! 我家的茶客多數是一幫經銷人員,他們成年走南闖北,八千里路雲和月,壯志飢餐冷饅頭,每當他們出發和返迴路經廣州之時,喜歡到我家敘茶。我一邊和他們敘茶,一邊聽著他們講述家鄉和全國各地新的發生的種種珍聞奇事。說真的,一次敘茶竟勝似一次採訪,聽著聽著,或助我靈感,或拓我眼界,或增我見識,或引我神思,或助我皺眉,或叫我捧腹,或催我落淚,或斷我柔腸,都是一次難能可貴的得益。從這點而言,飲「工夫茶」確系一種絕妙的社交活動。每次敘茶,雖然要耗去我一二小時時間,卻換來書報上找不到的東西,豈不是得足償失嗎? 「十年浩劫」那當兒,魔火也曾殃及「工夫茶」,造反派曾扣帽子口:這是封建士大夫的產物,把茶具一掃而光,實乃無知加無稽也。殊不知 「工夫茶」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人人喜愛,老少咸宜,處處普及,源遠流長,根深葉茂,一似春風野草,那能絕滅? 火劫之後,「工夫茶」 不是更加引人喜愛嗎? 隨著科學的發展,茶之利於人更為人所共知, 加上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將會以更好的形式珠聯璧合,一些民俗風尚也定然會向更高級的情趣方面發展,可以預料,「工夫茶」這朵奇葩不但不易枯萎,且會更廣泛更深遠地流傳下去,這是因為,它有著一種微妙的魅力,在緊緊地攫住人們的心。也談「茶壽」 今在盛產名茶的福建武夷山區,茶農對此別有雅稱——茶壽,初聽為奇,細想在理,其飽含茶鄉人對茶的酷愛。茶壽之意,原由有三: 一、茶的歷史源遠流長。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我國唐代茶聖陸羽撰寫的《茶經》,是我國第一部關於茶的專門著作,論述了茶的性狀、品質、產地、採制烹飪方法及用具等,系統地反映了我國先民們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的功用並開發飲用,闡明中國古代光輝燦爛的茶文化。 二、茶樹的壽命長久。筆者查閱了很多茶書,又走訪了當地不少老茶農,他們一致認為,若無人為破壞和水土流失等環境變化的直接影響,尚未發現茶樹會老死的。有的茶樹樹榦雖然枯死了,但鋸掉枯枝後,不久又會在樹頭長出新的枝葉了。茶樹的生長期限的確比人類的壽命長得多了。 潮州市鳳凰山是粵東最高的山峰,時常雲霧重重,這裡存活著近三千株宋種古茶樹,也無確切的生長記載,目前長勢仍然旺盛。這些古茶樹茶葉質量連續二十多年保持國優名茶地位,聞名遐邇。因此,茶農曾賦詩:宋種古茶正年輕,香飄五洲賺美金,參評屢獲獎,單縱馳名播真情。 三、飲茶使人健康。天然、營養、保健、治病,是茶作為當代綠色健康食品飲料的最大特點,並已成為一種延年益壽,防病治病的保健飲料。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茶的應用範圍還將日益擴大。茶的營養成分和藥理功能決定了它的食用和藥用兩種功效兼備的實用價值,因此,人們對茶的需求量也將迅速增加。 潮汕新茶道 講到潮汕的飲食文化,不能不講到工夫茶。 潮汕工夫茶風情悠悠;茶具精巧,沏工考究,一招一式,韻味無窮。吳南生(伍羽)同志因此著有洋洋一萬五千字的《說潮汕工夫茶》;而潮籍文學大師秦牧更斷言:「潮州茶道,堪稱中國茶道之代表。」 潮汕工夫茶是汕頭人夜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晚飯後合家圍坐,搬出一副火爐、水鍋、茶壺、茶杯,烹茗閑坐,啜飲聊天,不亦樂乎。 始於清代,迄今數百年歷史的潮汕飲茶之風,這幾年隨著經濟繁榮和社會發展,也在發生著靜悄悄的變革。 首先是遍布全市的茶葉商店貨架上,再也不是清一色的烏龍茶、水仙了;就是馬路邊、街巷口的個體煙攤上,店主也經常掛上一包包裝璜精美的「老人頭」(紅茶)、雲南普洱之類的「外茶」,讓人家「順手牽羊」。這種被汕頭人稱做「動(抖)茶」的袋泡茶,目前的年消費量約佔全市茶葉銷售量的四分之一。據說,這主要是因為這種袋泡茶具有經濟,特別是方便快捷的諸多優點的緣故。 我在一個晚上到過三個家庭,居然發現他們都沖飲袋泡茶,這不能不使我感到十分驚奇。 初次認識的特區某公司經理,以袋泡菜莉花茶待客,他向我抱怨沖工夫茶太費時間,而且茶汁太濃飲了容易失眠。而他做經理搏生意,是最伯睡不到鐘點的;潮劇導演郭君則恰在用正宗宜興紫砂茶壺沖泡「參芪茶」,他邊沖邊向我宣傳了一通「參芪茶」補虛扶正、益氣潤肺、提神益志、養顏回春的功效。最後到了報社某編輯家裡,待客的還是袋泡茶。只不過他的花樣是雲南普洱沖泡杭白菊,請教 之下,方知有日他去龍湖賓館赴宴,侍應小姐上菜之前,招待的便是這種茶水。 一個夜晚造訪三位地道潮汕人,吃不上一盅地道工夫茶,或是偶然。但我認為,這也許是社會生活領域的擴展和節奏的加快使然。 就是工夫茶本身,也有人們始料不及的。近幾年來,海濱路的帶狀公園每到夏秋時節,便有一個「工夫茶角」出現。有趣的是:這裡的工夫茶客,基本都是青年,每當暮色初染,一對對紅男綠女,或三五成群的年輕人,便結伴來到這裡,尋求一種新鮮的樂趣。他們一大早就等候在海堤上的個體商販那裡,租上一方席子,一副工夫茶具,爾後便躲進花叢樹影,席地而坐。燒火沏茶,臨風把盅,淺啜慢飲。更為奇巧的是。啜飲之間,吮石螺,燒穌魚,啃薄殼,呷啤酒,啜飲料;末了,再來些水晶包、鱟粿之類的「填肚物」。他們邊飲邊食,有的還把收錄音機、吉他小提琴帶來,邊飲邊玩,講求的完全是飲食環境的優美和氣氛的熱鬧,他們的物質消費換來了精神享受。 可以說,這是一種古樸風俗和現代文明的結合,不失是一種新的「茶道」,這種飲茶與娛樂和諧統一,為古老的「潮州茶道」,注入了新的活力。說明汕頭人的夜生活,正邁向新的檔次。工夫茶趣話 潮汕人愛飲工夫茶,可以說是達到「嗜茶成性」的程度了。這是一種獨特的潮汕地方茶文化、飲食文化,值得大書特書。 古人說的天光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而潮汕某些「老茶客」,卻把古人列為末位的茶,破格地晉陞為第一位,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泡飲工夫茶。他們不怕俗話說的「早晨空腹茶,劫賊入人 家」,而持之以恆,處之泰然。這些「老茶客」,視茶如命,把茶當作家珍。在人們尚未解決溫飽的那些漫長歲月里,他們為米為茶操碎了心。有一位農民業餘作者說:「我每日拼死拼活,為的就是『三米』——白米、黃米和烏米。」他說的白米當然無須解釋,他說的黃米是指黃煙絲,烏米就是指茶葉了。「文革」期間,造反派去抄一位醫生的家,家中大罐小罐、箱箱囊囊儘是茶葉,還有一套套的工夫茶具,其它什麼都沒有。 沖飲潮汕工夫茶,遠遠不在於滿足個人的茶癮,更重要的是在於促進友誼。潮汕地區自古就是禮義名邦,睦鄰好客為潮汕人的傳統美德。無論嚴冬臘月還是盛夏酷暑,接待客人的佳品常品就見工夫茶。賓主緣茶几而坐,飲茶配話聊天,菜罐一把,茶杯三個,一遍又一遍地高沖低斟,茶色茶味從濃到淡,親情友誼卻從淡到濃,正所謂「茶薄人情厚。也!一泡未盡興,又換上新一泡,如是輪迴,未令人生厭。當然,也有飲過量而害怕的。據說有個傻女婿到岳家做客,家裡人告訴他:「茶無 三拖」(音釵),即不能有三次推辭,一定要飲下。傻女婿謹記在心,對每懷茶總是推辭了二次後 就灌落喉嚨,可以說是「杯杯落」。岳家的人以為這位姑爺茶癮過大。便一泡又一泡地沖給他喝。他暗暗叫苦不迭,一見火爐上開水鍋的水燒開了,就低聲嘆氣說:「呀咦呵,水又滾!」 潮汕工夫茶始於何時,筆者沒去考究。聽說近古時候,潮汕農村聚友沖飲工夫茶之風尚未普及。某村有甲乙兩個農戶,家住一牆之隔,因有讎隙,互不往來,但又互不服氣。有一夜,甲請親友飲工 夫茶,「請哇,食哇,勿客氣呀」的叫嚷聲和瓷皿的碰擊聲,不時傳到隔牆,夜半方休。乙戶眼紅地對妻子說:「隔壁這家人並不比俺富,為什麼有那麼多酒菜請人?」他老婆說:「可能只是『戽食』。(搞吃)菜羹而已。」次日,乙戶便煮了一大堆番薯和蔬菜請來親友來吃,但客人便一下子吃飽走了,而隔壁的杯罐聲仍不絕於耳,響徹深夜。乙妻嘆服說:「隔壁戽菜羹真有辦法呀!」因此,潮汕各地便有一句「隔壁戽菜羹」的俗語流傳至今,用以嘲笑那些不了解對方情況也盲目跟著做而出醜的人。 50年代初期,大批北方幹部南下到潮汕各部門任領導,起初不了解潮汕人喝工夫茶習俗,也鬧了笑話。某單位一個職工有困難,這日填好福利申請表,要求補助30元,福利小組也同意了。當天夜晚,他用五分錢一包的茶葉泡工夫茶請同事和朋友,杯盤碰擊聲驚動了住在隔壁的該單位北方人領導,他非常生氣,以為那職工是在請客大吃大喝,便不同意給其以補助。於是,社會上便有「食五分錢茶損失30元補助」的趣話流傳著。 潮汕人飲工夫茶,可謂「不擇時機」。有人說,茶的功能是「疲能使醒,醒能使疲;飢能使飽,飽能使飢」。當灑足飯飽之後,大飲釅釅的工夫茶,自能開胃消淤,解酒提神。可有不少人,飢時也愛飲工夫茶。60年代初期,三年自然災害時,物質奇缺,餓腸轆轆,但仍有人大飲其茶。一次,我到鳳凰山某茶場採訪與場員們「三同」,三餐吃的是稀稀的番薯糜,做菜的是連豬也不吃的豌豆 葉,但場員們的工夫茶癮並不減弱,濃濃地沖飲著。我只好「入鄉隨俗」、「捨命陪君子」地跟著 飲,差點發出「呀咦呵,水又滾」的叫苦聲! 現在,我們看到大街小巷,茶店比比皆是,茶葉塞滿市場。可在物質緊缺時期,茶葉也屬珍貴稀有而為茶民們急需之列,每日得憑票供應極少量的三四級混合茶,過年過節才有供應二級混合茶。平 時偶爾也有敞開供應的,那得搭配爛柿餅、爛紅棗等過期變質滯銷品。而一級混合茶,則全是「後門貨」,是一般茶民所望塵莫及的。說到走後門買茶,還有這麼一個奇聞:有一個盛產茶葉的生產大隊,黨支部書記對熟人求買茶而簽名批條時,事先與倉庫保管員的好,以他的姓名筆劃粗細為號,對同等的價錢給不同檔次的茶葉,他的姓名寫得大撇大劃的給粗茶,姓名寫得小而指的給精茶。保管員照發無誤。 感謝黨的富民政策,使熱情好客、酷愛飲用工夫茶的潮汕廣大茶民們,可以不用再鬧茶荒,不用 再為買茶走後門而絞盡腦汁、跑酸腳腿了,工夫萊也失卻其「飢能使飽」的功能,而全是「飽能使飢」了。潮汕工夫茶藝概說 潮州工夫茶藝定式,較早的文字記載是清代俞蛟《夢廠雜著潮嘉風月工夫茶》。及至民國翁輝東撰《潮州茶經工夫茶》,則以詳盡著稱。後之介紹文字,未見有超越其窠臼者。茲特摘要引述如下。(一)選茶 潮人獨鍾烏龍茶。尤其是福建安溪鐵觀音、武夷岩茶,最受青睞。(二)選水 山水為上,江水為中,井水其下。山水尚分等級,「山頂泉輕清,山下泉重濁,石泉清甘,沙中泉清洌,土中泉渾厚;流動者良,負陰者勝,山削泉寡,山秀泉神,其水無味」。江水應取於遠離居民區者。井水應從常用井中汲取。(三)活火 所謂「活火」,是指炭之有焰者。潮人煮茶,多用絞只炭。絞只炭的優點是木脂盡脫,煙臭無存,敲之有聲,碎之瑩黑;一經點燃,室中還隱隱可聞「炭香」。更有用「橄欖核炭」者,那是以烏欖肅肉去仁之核,入窯窒燒,逐盡煙氣,儼若煤屑;以之燒水,焰活呈藍色跳躍,火勻而不緊不慢;如此核炭,最為珍貴難得。余者如松炭、雜炭、柴草、煤等,就沒有資格入工夫茶之爐了。(四)茶具 潮人所用茶具,大體相同,唯精粗有別而已。常用器皿—— 1、茶壺。俗名「沖罐」,以江蘇宜興珠砂泥制者為佳。最愛潮人看重的是「孟臣」、「鐵畫軒」、「秋圃」、「萼圃」、「小山」、「袁熙生」等。 壺之採用,宜小不宜大,宜淺不宜深。其大小之分,視飲茶人數而定,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等之別。壺之深淺,則關係氣味;淺能釀味,能留香,不蓄水。若去蓋後浮於水中,不頗不側,謂之「水平」,能顯示制工精巧均衡。去蓋覆壺,流口、壺咀、提柄上緣皆平而成一直線,謂之「三山齊」,也屬質量上乖之標誌。 壺之色澤,有硃砂、古鐵、粟色、紫泥、石黃、天青等,間有銀硃閃爍者,乃以鋼砂和制之;硃粒累累,俗稱柚皮砂,更為珍貴,價同拱璧,所謂砂土與黃金爭價,即指此也。 壺之款式,有小如桔子,有大如蜜柑,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又有六角、栗子、圓珠、蓮子、冠橋等。式樣精美,巧妙玲瓏,饒有風趣。 2、蓋甌。形如仰鍾,而有上蓋,下有茶墊。蓋甌本為宦家供客自斟自啜之器,因有出水快、去渣易之優點,潮人也樂意採用,尤其是遇到客多稍忙的場合,往往用它代罐。但因蓋甌口闊,不難留香,故屬權宜用之,不視為常規。即便如此,其納茶之法,仍懷納罐相同,不能馬虎從事。 3、茶杯。茶杯以若深制者為佳,白地藍花,底平口闊,杯背書「若深珍藏」四字。此外,還有精美小杯,直徑不足一寸,質薄如紙,色潔如玉,稱「白玉杯」。不薄不能起香,不潔不能襯色。目前流行的白玉杯為楓溪產,質地極佳。 四季用杯,各有色別;春宜「牛目杯」,夏宜「栗子杯」,秋宜「荷葉杯」,冬宜「仰鍾杯」。杯亦宜小宜淺;小則一啜而盡,淺則水不留底。 4 、茶洗。茶洗形若大碗,深淺色樣各別。烹茶之家,必備三個,一正二副;正洗用以貯浸茶杯,副洗一貯浸沖罐,一以儲存茶渣及杯盤棄水。 5 、茶盤。茶盤宜寬宜平。寬則可容四杯,有圓如滿月者,有方如棋枰者;盤底欲平,邊緣慾望淺,則杯立平穩,取飲方便。 6 、茶墊。形狀如盤而小,用以放置沖罐、承受沸湯。茶墊式樣也多,依時各取所需;夏日宜淺;冬日宜深,深則多容沸湯,利於保溫。茶墊之底,托以「墊氈」;墊氈用秋瓜絡,其優點是無異味,且不滯水。目前,因茶家多採用「茶船」,操作時並將沖罐置於上層茶盤,因此茶墊遂省。 7 、 水瓶。水瓶貯水以備烹茶。瓶之造形,長頸垂肩,平底,有提柄,素瓷青花者為佳品。另有一種形似蘿蔔樽,束頸有咀,飾以螭龍圖案,名「螭龍樽」,俗稱「錢龍樽」,屬青瓷類,同為茶家所重。 8 、水缽。多為瓷製,款式亦繁。置茶几上,用以貯水,並配椰瓢掏水。有明代製造之水體,用五金釉,缽底畫金魚二尾,水動則金魚游躍,誠稀世奇珍。 9 、龍缸。龍缸容量大,托以木幾,置齋舍之惻。素瓷青花,氣色盎然。以宣德年制最佳,康熙、乾隆年間所產,也屬珍品。 10、紅泥火爐。紅泥火爐,高六七寸。另有一種「高腳爐」,高二尺余,下半部有格,可盛欖核炭。這類火爐,儘管低有別,但通風束火,作業甚便。 11、砂銚。俗名「茶鍋仔」,是楓溪名手所制,輕巧美觀。也有用銅或輕鐵做成之銚,然生金屬氣味,不宜用。 12、羽扇。用以煽米。潮安金砂陳氏有自製羽扇,揀凈白鵝翎為之,其大如掌,竹柄絲韁,柄長二尺;色純而形態精雅,質輕而成風迅速。 13、 銅筷。用以鉗炭挑火。 14、 錫罐。名貴之茶,須用名罐貯藏。潮陽顏家所制錫罐,罐口密閉,最享盛名。如茶葉品種繁多,錫罐數量也要與之對應,做到專茶專罐存放,避免混雜。有烹茶之家,珍藏大小錫罐竟達數十個之多者! 15、 茶巾。用以凈滌器皿。 16、 竹筷。用以箝挑茶渣。 17、 茶几。或稱茶桌,用以擺設茶具。 18、 茶擔。或稱茶挑,用以貯裝茶器。春秋佳日,登山遊園,臨流漱石,林壑清幽;挑上茶擔,挑上茶擔,擇地烹茗,啜飲雲腴,有如羲皇仙境。 上開工夫茶具共十八種,飲茶之家,必須一一具備,方可稱得上「工夫」二字。(五)烹茶 翁氏《工夫茶》云:「茶質、水、火、茶具,既一一講究,苟烹制拙劣,亦何能語以工夫之道?是以工夫茶之收功,全在烹法。」茲就翁氏所歸納之工夫茶烹法程序,結合沖飲實踐所得,朗列如下: 1、治器:泥爐起火,砂銚掏水,煽爐,潔器,候火,淋杯。 2、納茶:靜候砂銚中有松濤颼颼聲,初沸出現魚目時,(以意度之,不可撒蓋看也),即把砂銚提起,淋罐、淋杯令熱。再將砂銚置爐上,俟其火碩(老也,俗謂之「碩」),一面打開錫罐,傾茶於素紙上,分別粗細,取其最粗者填於罐底滴口處,次用細末,填塞中層,另以稍粗之葉撒於上面。如此之工夫,謂之「納茶」。納茶不可太飽滿,約七八成足矣。神明變化,此為初步。 3、候湯:湯分三沸。一沸太稚,三沸太老; 二沸最宜。「若水面浮珠,聲若松濤,是為第二沸,正好之候也。」 4、洗茶:滾湯環壺口、緣壺邊沖入,切忌直衝入壺心,不可斷續,也不可迫促。銚宜提高傾注,稱「高沖」,始於澀滯之病。首次就入沸水後,應立即傾出茶湯,以去除葉中所含雜質,這就是「洗茶」。傾出的茶湯廢棄不喝。 5、沖點:沖法同上。 6、刮沫:沖水必使滿而忌溢;滿時,茶沫浮白,凸出壺面,提壺蓋從壺口平刮之,沫即散墜,然後蓋定。 7、淋罐:壺蓋蓋定後,復以熱湯遍淋壺上,俗謂「熱罐」。一以去其散墜余沫;二則壺外追熱,香味充盈於壺中。 8、燙杯:淋罐已畢,仍必淋杯,俗謂之「燒鍾」。淋杯之湯,宜直注杯心。「燒鍾(鍾即茶杯的俗稱)熱罐,方能起香」:這是不容光煥發忽略的「工夫」。淋杯後洗杯,傾去洗杯水。 9、灑茶:茶葉納入壺中後,淋罐、燙杯、傾水、幾番經過,正灑茶適當時候。因為灑茶不宜速,亦不宜遲。速則浸浸未透,香味不出;遲則香味迸出,茶色太濃,致辭茶味苦澀,前功盡廢。灑必各杯輪勻,稱「關公巡城」;又必餘瀝全盡,稱「韓信點兵」;壺宜放低灑茶,以避免茶香飄散、泡沫叢生,稱「低灑」。(六)品茶 「灑茶既畢,乖熱人各一杯飲之。杯緣接唇,杯麵迎鼻,香味劉齊到,一啜而盡,三嗅杯底。味雲腴,食秀美,芳香溢齒頰,甘澤潤喉吻。神明凌霄漢,思想馳古今。境界至此,已得工夫茶三味」。 以「品」為主的井然有序的飲茶方式,形成邏輯程序的體系,這就叫做「潮洲工夫方法」。它顯示高雅,表達禮儀,寄託情誼,反映素質,表現自我。而美正是在工夫茶沖飲程式之細膩周密、有條不紊、從容不迫、氣氛和諧等現象中產生的,也是主客的審美需要得到滿足而產生的情感。其全過程,頗能體現「和為貴」之高尚情操,並反映出本地區某種歷史傳統、文化水平與時代背景,起到提高人們生理、心理素質的良好作用。這就是潮洲工夫茶的程式美及其美學價值所在。(七)茶事的動態發展 《易》云:「終日乾乾,與時偕行」。隨著時代的向前發展隨著生活節奏的逐漸加快,未能與之同步行進的工夫茶沖泡法,陸續被加工改造,並不斷出現所謂的對應整合。 至70年代後期,紅泥火爐、火炭與羽扇,已漸次被煤油爐、酒精燈、煤油燈爐(一種照明與煮開水兼用的燈)所代替;80年代,上述代替復為電爐所代替;90年代,家家戶戶幾乎都用電熱壺,因其能集生火、煮水作用於一身,實在不失為省「工夫」的好辦法;至此,砂銚沖工夫茶者,不是被當成沒有改造好的「前朝遺老」,就是被視為可與秦始皇兵馬俑爭價的出活「文物」。 蓋甌初用,實含權宜之意,並未看成常規。當今則是蓋甌大行其道,沖罐倒成了稀有物種。究其原因,也不複雜,蓋甌傾去茶渣頗容易,同樣可省下許多「工夫」。 茶洗雖仍應用,但其規制也有所改進:分上、下兩層。上層為茶盤,形狀不一,款式多變,盤中央開數孔,水從孔中流出,極為方便;下層造型與盤對應,如圓盤則配以圓柱體,容量頗大。上下連體,可合可拆,各司其職,配合密契,兼備了原茶盤和茶洗的綜合效用。因此,一正二副的茶洗及茶盤,現已極少使用。特別要說明的是,分上、下兩層的茶洗,明代已有生產;但那是用於洗茶,其功能遠不及今之茶洗齊備。 茶擔現已不多見;即有,也只供擺設,極少有人使用它。 「潮州工夫茶」作者:梁實秋 來源:《喝茶》-------------------------------------------------------------------------------- 茶之以濃釅勝者,莫過於工夫茶。《潮嘉風月記》說工夫茶要細炭初沸連壺帶碗潑澆,斟而細呷之,氣味芳烈,較嚼梅花更為清地。我沒嚼過梅花,不過我旅居青島時有一位潮州澄海朋友,每次聚飲酩酊,輒相偕走訪一潮州幫鉅賈於其店肆。肆後有密室,煙具、茶具均極考究,小壺小盅有如玩具。更有孌婉卯童伺候煮茶、燒煙,因此經常飽吃工夫茶,諸如鐵觀音、大紅袍,吃了之後還帶幾匣回家。不知是否故弄玄虛,謂爐火與茶具相距以七步為度,沸水之溫度方合標準。與小盅而飲之,若飲罷徑自返盅於盤, 則主人不悅,須舉盅至早頭猛嗅兩下。這茶最有解酒之功,如嚼欖,舌根微澀,數巡之後,好像是越喝越渴,欲罷不能。喝工夫茶,要有工夫,細呷細品,要有設備,要人服侍,如今亂糟糟的社會裡誰有那麼多的功夫?紅泥小火爐哪裡去找?伺候茶湯的更無論矣。 喝茶,喝好茶,往事如煙。提起喝茶的藝術,現在好像談不到了,不提也罷。 梁實秋(1902年——1987年),原名治華,浙江杭縣(今余 杭)人,生於北京。1915年就讀於清華學校(今清華大學)。1923 年留學美國,先後在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研習英語和英美文 學。1926年回國,曾先後任教於東南大學、暨南大學、北京大學等。創作以散文小品著稱,《雅舍小品》為其代表作。1949年後曾任台灣省立師範大學英語系主任、英語研究所主任、文學院院長等職。本篇節錄自《喝茶》,四十年代初作於台灣。文中憶及在青島喝潮州工夫茶事,感嘆「往事如煙」,喝茶的藝術已很少有人提起了。 工夫茶道 福建安溪魏蔭鐵觀音的傳人魏月德得過兩次茶王獎,第一次的茶王拍賣每斤近6萬元,第二次記得是16萬多元。奪得茶王自然是很風光的事,魏月德穿上大紅馬褂被抬上轎子遊街。一高興就送少許茶王給畫家郭莽園,而郭莽園兩次都叫上我和幾位食家前來品嘗。 品飲茶王當然得用工夫茶了,並且一點都不能馬虎。 首先是水。古人對水的要求是很高的,唐代張又新說陸羽曾經將天下的泉水分為二十等。潮陽西岩的問潮泉有一獨腳聯:「吾鄉陸羽茶經不列名次之泉」言下之意是不比名泉差。以前我曾幫西岩礦泉水廠策划過徵集下聯活動,熱鬧過好一陣子。但現代社會由於污染,近郊的地表泉水已不堪飲用,便通知一位食家順道買了幾瓶益力礦泉。 郭莽園是西泠印社社員,德藝雙馨,這泡茶的雜差事就由我擔當了。於是開始煮水,並從茶罐中取出茶王,將紙包展開,大家互相傳覽嗅聞評說。待三沸已至,魚眼轉松風,將第一鍋水盡數淋在茶壺和茶杯上。以往用宜興孟臣壺,這燙壺就叫「孟臣沐霖」,現在已多用蓋甌。接著就可將茶葉加入壺裡了。加茶的份量是一兩3至4泡,要點是將茶末放在壺底,粗葉在上,也可將裝茶的壺在掌心輕叩,使粗葉上浮,目的是不讓茶末隨湯衝出。這時第二鍋水已熟,就可正式泡茶了。 加水時鍋嘴離壺口要高,倒茶時壺口離杯要低,這叫「高沖低斟」。中間的刮沫、淋壺、燙杯又有講究,依次稱為「春風拂面、重洗仙顏、若琛出浴」。「關公巡城,韓信點兵」則專指倒茶,為的是使杯中的茶湯同色同量同味,並且不殘留茶湯在壺裡免得引起澀味。 第一衝茶泡出來了,但見湯色明亮金黃,異香撲鼻。因為一壺只能沖三小瓷杯,大家照例是互相禮讓。規矩是主讓客先,位尊年長者先,沏茶者不喝頭沖茶。第二沖茶泡出來後,就輪到還沒喝過的人喝了。這樣輪流著品飲,談藝論學,說到興濃之至,有時茶薄而味更甘醇。 品工夫茶其實是品文化品人生。工夫茶本身有一套繁複的程式,那是技藝性的,是為了最大限度將烏龍茶的精華浸泡出來。工夫茶不宜獨飲,那太孤靜;不宜多人,那太喧嘩;不宜牛飲,那太煞景。品工夫茶最好是三二知己,順著茶葉高潔的性子,慢慢品出人生的狀態來。以茶禮客,那是和;互相敬讓,那是德;寒夜客來茶當酒,那是寂;以茶論道,那是思。假如話不投機或對方仍然未能理解,也可以說:「食茶!食茶!」但那已經帶著趙州茶禪的意味了。《潮州茶經工夫茶》 人類嗜茶,殆與酒同;以為飲料,幾遍世界。原因茶含單寧酸,具激刺性。能令人啟迪思慮,更有文人高士,借為風雅逸致, 凡在應酬交際,一經見面,即行獻茶。在商業方面,亦賴茶為重 要之輸出品。供之事實,茶與人類生活,非但占重要性、以為飲料,已屬特別。惟我潮人,獨擅烹制,用茶良而,爭奢奪豪,釀成「工夫茶」三字。馳騁於域中,尤為特別中之特別。良辰清夜, 危坐湛思,不無念及此杯中物,實具有特別之素質與氣味在。 工夫茶之特別處,不在於茶之本質,而在於其具器皿之配備精良,以及閒情逸緻之烹制。 潮地鄰熱帶,氣候常溫,長年需飲,以備蒸發。往昔民安物泰,土地肥美,世家巨族,野老詩人,好耽安逸,群以飲茶相誇 尚,變本加厲,對於「茶質」、「水」、「火」、「用具」、「烹法」,著著研求,用以陶情悅性,消遣歲月。繼則不惜重資,購買杯碟。已含玩弄骨董性質;所以「工夫茶」之馳譽域中,其原因其多也。錢塘陳坤子厚,詠工夫茶詩云:「何人曾識趙州來,品到《茶經》有別裁,不詠盧仝詩七碗,金莖邑露祗聞杯」。吾將工夫茶之構造條件朗列如下: 茶之本質我國產茶名區,有祁門、六安。寧州、雙井、弋 陽、龍井、太湖、武夷、安溪,以及我潮之風凰山、待詔山等。而茶之製法,則有紅茶、磚茶、綠茶、焙茶、青茶等。茶之品種,則有碧螺春、白毛猴、鐵觀音、蓮子心、老鳥咀、奇種、烏龍、龍 井等。潮人所嗜,在產區則為武夷、安溪,在製法則為綠茶、焙 茶,在品種則為奇種、鐵觀音。 取水評泉品水,陸羽早著於先;潮人取水,已有所本。今之《茶經》:「山水為上,江水為中,井水其下。」又雲;「山頂泉輕清,山下泉重濁,石中泉清甘,沙中泉清冽,土中泉渾厚;流動者良,負陰者勝、山削泉寡,山秀泉神,其水無味。」甚且有天泉、天水、秋雨、梅雨、雪水、敲冰之別。潮人嗜飲之家,得品泉之神髓,每有不憚數十里,諸某山某坑取水,不避勞雲。 活火煮茶要件,水當先求,人亦不後。蘇東坡詩云:「活水仍須活火烹」、活火者,謂炭之有焰也。潮人煮茶,多用絞只炭 以其堅硬之木,入窯窒燒.木脂燃盡,煙嗅無存,敲之有聲,碎之瑩黑,以之熟茶,斯為上乘。更有用橄欖核炭者。以烏欖剝肉去仁之核,入窯窒燒,逐盡煙氣,儼若煤屑.以之燒茶,焰活火勻,更為特別。他著松炭、雜炭、柴含煤等,不足以入工夫茶 之爐矣。 茶具《雲溪友談》云:「陸羽所造條器,凡二十四事」。茶具講究,自古已然。然此祗系個人行為。高人逸士,每據為詩料, 難言普遍。潮人所用茶具,大體相同。不過以家資有無,精粗有別而已。今將各飲家所常備之器皿列下: 茶壺:俗名沖罐.以江蘇宜興硃砂泥制者為佳;其制肇於金砂寺老僧。而潮人所最珍貴者.為孟臣、鐵畫軒、秋圃、萼圃、小 山、袁熙生等。壺之樣式,甚多新穎。即如壺腹款式,運刀刻字, 亦在《樂毅》《黃庭》之間,人多寶貴之。壺之採用,宜小不宜大,宜淺不宜深;其大小之分,更以飲茶人數定之,愛有二人罐、 三人罐、四人罐之別。其深淺則關係氣味;淺能釀味,能留香,不蓄水。若去蓋浮水,不頗不側,謂之水平。復壺而口咀提柄皆平, 謂之三山齊。壺之色澤,有硃砂、古鐵、栗色、紫泥、石黃、天 青等。問有銀硃閃爍者,乃以鋼朱和制之,朱粒累累,俗謂之柚皮砂,更為珍貴,價同拱壁;所謂朱土與黃金爭價,即指此也。壺之款式,有小如桔子,大如蜜柑者。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 梅花形,又有六角、栗子、圓珠、蓮子、冠橋等。式樣精美,巧妙玲瓏,饒有風趣。 蓋甌:形如仰鍾,而有上蓋,下置於墊,俗名茶船,本為宦家各位供客自斟之器,潮人也採用之。或者客多稍忙,故以之代沖罐,為其出水快也。惟納茶之法,必與納罐相同。不能顢頇。其遜於沖罐者,因甌口闊,不能留香。或因沖罐數沖之後,稍嫌味薄,即將余茶,掏於甌中,再沖備餉多客。權宜為之,不視為常規也。 茶杯:茶杯以苦深制者為佳,白地藍花,底平口闊,杯背書 「若深珍藏」四字。此外仍有精美小杯,徑不及寸,建窯白瓷製者,質薄如紙,色潔如玉。蓋不薄則不能起香,不潔則不能襯色。此外四季用杯,各有色別;春宜牛目杯,夏宜栗子杯,秋宜荷葉杯, 冬宜仰鍾杯。杯亦宜小宜淺,小則一啜而盡。淺則水不留底(近人取景德制之喇叭杯,口闊腳尖,而深斟必仰首,數斟始罄。又有提柄之牛乳杯,均為講工夫茶者所摒棄)。 茶洗:茶洗形如大碗,深淺式樣甚多。貴重窯產,價也昂貴。 烹茶之家,必備三個: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一以浸沖罐,一以儲茶渣暨杯盤棄水。 茶盤:茶盤宜寬宜平。寬則足容四杯,有圓如滿月者,有方如棋枰者。底欲其平,緣欲其淺。饒州官窯所產素瓷青花者為最佳,龍泉白定次之。 茶墊:茶墊如盤而小,徑約三寸,用以置沖罐、承滾湯。式樣夏日宜淺,冬日在深;深則可容多湯,庫勿易沖c茶墊之底,托以墊氈。以秋瓜絡為之,不生他味;氈毯舊布,剪成圓形,稍有不合矣。 水瓶:水瓶貯水以備烹茶。瓶修頸垂肩,平底,有提柄,素瓷青花者佳、有一種形似蘿蔔塔,束頸有咀,飾以摘龍,名「螭龍樽」(俗稱「錢龍塔」)。 水缽:水缽多為瓷製,款式也多,置於茶床之上,用以貯水, 掏以椰瓢。有紅金采者,明代制物也。用五金釉,描金魚二尾於缽底,水動時則金魚游躍,希世奇珍也。 龍缸:龍缸可容多量坑河水,托以木幾。置之齋側。素瓷青花,氣色盎然。有宣德年制者,然不可多得。康、乾間所產,亦足見重。 紅泥火爐:紅泥小火爐,古用以溫酒,潮人則用以煮茶。高六、七寸;有一種高腳爐,高二尺余,下半部有格,可盛欖核炭; 通風束火,作業甚便。 砂銚:砂銚俗名「茶鍋仔」。沙泉清冽,故銚必砂制。楓溪名手所作,輕巧可喜。或用鋼銚、錫銚、輕鐵者,終不免生金屬氣味,不可用。 羽扇:羽扇用以煽爐。潮安金砂陳氏有自製羽扇,揀凈白鵝翎為之,其大如掌,竹柄絲韁,柄長二尺,形態精雅。又爐旁必 附銅箸一對,以為鉗炭挑火之用,烹茗家所不可少。此外,菜罐錫盒,個數視所藏茶葉種類多寡而定,有多至數十個者,大小兼備。名貴之茶罐,須罐口緊閉。潮陽顏家所制錫器,有聞於時。又有茶巾,用以凈滌器皿。竹箸,用以箝挑茶渣。茶桌,用以擺設茶具。茶擔,可以裝貯茶器。春秋佳日,登山游水,臨流漱石。林 壑清幽。呼奚童,肩茶擔。席地烹茗,啜飲雲腴,有如羲皇仙境。 「工夫茶」具,已盡於此。飲茶之家,必須—一畢具,方可稱為 「工夫」。否則牛飲止渴,工夫茶云乎哉! 烹法茶質、水、人、茶具,既—一講求,苟烹制拙劣,亦何能語以「工夫」之道。是以工夫茶之收功,全在烹法。所以世 胄之家,高雅之士,偶一烹茶應客,不論洗滌之微,納灑之細,全由主人親自主持,未敢輕易假人。一易生手,動見僨事。 治器:泥爐起人,砂銚掏水,損爐,潔器,候火,淋杯。 納茶:靜候砂跳中有松濤颶戲聲,泥爐初沸,哭起魚眼時 (以意度之,不可撤蓋看也),即把砂排提起。淋罐淋杯令熱。再將砂挑置爐上。俟其人碩(老也,俗謂之碩),一面打開錫罐,傾茶於素紙上,分別粗細,取其最粗者,填於罐底滿口處,次用細 末,填塞中層,另以稍粗之葉;撒於上面,謂之納茶。納不可太飽滿,緣貴重茶葉,嫩芽緊卷,舒展力強,苟納過量,難容湯水, 且液汁濃厚,味帶苦澀;約七、八成足矣。神明變化,此為初步。 候湯:《茶譜》云:「不藉湯熱,何昭茶德」。《茶說》云:「湯 者茶之司命。見其沸如魚目,微微有聲,是為一沸;銚緣涌如連 珠.是為二沸;騰波鼓浪,是為三沸。一沸太稚,謂之嬰兒沸;三沸太老,謂之百壽湯(安老湯也不可用);若水面浮珠,聲若松濤。 是為第二沸,正好之候也。」《大觀茶論》雲;「凡用污以魚目、蟹 眼,連繹迸躍為度」。蘇東坡煮茶詩云;「蟹眼已過魚眼生。」潮俗深得此法。 沖點:取滾湯,揭罐蓋,環壺口緣壺邊沖入。切忌直衝壺心,不可斷續.不可迫促。銚宜提高傾注,始無澀滯之病。 刮沫:沖水必使滿而忌溢。滿時茶沫浮白,溢出壺面,提壺 蓋從壺口平刮之,沫即散墜,然後蓋定。 淋罐:壺蓋蓋後,復以熱湯遍淋壺上,以去其沫。壺外追熱, 則香味盈溢於壺中。 燙杯:淋罐已畢,何必淋杯。淋杯之湯,宜直注杯心。若誤觸邊緣,恐有破裂。俗謂燒盅熱罐,方能起香。 灑茶:茶葉納後,淋罐淋杯,傾水,幾番經過,正灑茶適當時候。緣灑不宜速,亦不宜遲。速則浸浸未透,香色不出。遲則香味迸出,茶色太濃,致味苦澀,全功盡廢。灑必各杯輪勻,又必餘瀝全盡。兩三酒後,覆轉沖罐,俾滴盡之。 灑茶既畢。乘熱人各一杯飲之。杯緣接唇,杯麵迎鼻,香味 齊到,一啜而盡,三嗅杯底。味雲腴,食秀美,芳香溢齒頰,甘澤潤喉吻,神明凌霄漢,思想弛古今。境界至此,已得「工夫茶」三昧。附: 翁輝東,又名樣關,字子光,別號止觀居士。潮州市潮安縣人。生於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卒於公元1963年。1918年—— 1921年間,曾任廣東省惠潮嘉師範學校(韓山師範學院前身)學監、教師、代理校長等職達九年之久。中年寓居上海,曾任上海國醫學院生物學教授,後潛心潮州文獻之研究與整理。民國三十四年,應邀參加饒宗頤先生總纂之《潮州志》編寫工作。晚年受聘為廣東省文史館研究員。生平著述頗豐,主要有《潮州方言》、 《潮州文概》、《唐明二翁詩集》、《潮州風俗志》、《潮州文物圖志、《潮州金石考》、《海陽縣鄉土志》、《翁氏家譜》等。此外,還曾協助葉恭綽編纂屈大鈞《皇明四朝成仁錄》及《屈翁山文集》。《潮州茶經》唯成《工夫茶》篇。 功夫茶的沖泡 茶葉,茶具,水,火之後就是沖工了。如果烹茶沒有工夫,那也是不能叫做工夫茶。所以工夫茶之收功全在烹茶,沖茶之法。 第一:治器 治器包括:起火,掏火,扇爐,潔器,候水,淋杯等六個動作。好比打太極拳中的"太極起勢",是一個預備階段。前面四件事不必多說,這"候水","淋杯"都是初試工夫。大約起火後十幾分鐘,砂銚中就有聲颼颼作響,當它的聲音突然將小時,那就是魚眼水將成了,應立即將砂銚提起,淋罐淋杯,再將砂銚置爐上。這時就是第二件事開始了。 第二:納茶 打開茶葉,把它倒在一張潔白的紙上,分別粗細,把最粗的放在罐底和滴嘴處,再將細未放在中層,又再將粗葉放在上面,納茶的工夫就完成了。所以要這樣做,因為細未是最濃的,多了茶葉容易發苦,同時也容易塞住滴嘴,分別粗細放好,就可以使出茶均勻,茶味逐漸發揮。納茶,每一泡茶,大約以茶壺為準,放有七成茶葉在裡面就很夠了。如果太多,不但泡出的茶太濃,味帶苦澀,面且好茶葉多是嫩芽緊卷,一泡以開水之後,舒展開來,變得很大,納茶太多,連水也沖不進去了。但太少也不行,沒有味道。納茶是沖工夫茶的第一步功夫。神明變幻,由此起矣。 第三:候湯 蘇東坡煎茶詩云:"蟹眼已過魚眼生",這就是指用這們沸度的水沖茶最好了。《茶說》云:"湯者茶之司命,見其沸如魚目,微微有聲,是為三沸。銚緣涌如連珠,是為二沸。騰波鼓浪,是為三沸。一沸太稚,謂之嬰兒沸;三沸太老,謂之百壽湯;若水面浮珠,聲若松濤,是為二沸,正好之候也,《大觀茶論》也說:"凡用湯以魚目蟹眼連鋒進躍為度。" 第四:沖茶 當水二沸,就可以提銚沖茶了。火爐與茶壺的放置處大約剛好走七步。提銚後走了七步,揭開茶壺蓋,將滾湯環壺口,緣壺邊沖入,切忌直衝壺心(如用蓋甌,沖一角,然後再沖各角,可同樣忌直衝壺心)。提銚宜高,所謂"高沖低灑"是也。高沖使開水有力地衝擊茶葉,使茶的香味更快的揮發,由茶精迅速揮發,單寧則來不及溶解,所以茶葉才不會有澀滯。至於走七步再沖,目的在於滾水稍涼一點,以免破壞維他命C也。第五:刮沫 沖水一定要滿,茶壺是否"三山齊",水平面如何,這時要見功效了,好茶壺水滿後茶沫浮起,決不溢出(沖水過多,溢出壺面是另一回事),提壺蓋,從壺口輕輕颳去茶沫,然後蓋定。第六:淋罐 蓋好壺蓋,再以滾水淋於壺上。謂之淋罐。淋罐有個作用:一是使熱氣內外夾攻,逼使茶香精迅速揮發,追加熱氣;二是小停片刻,罐身水份全乾,即是茶熟;三是衝去壺外茶沫。 第七:燙杯 潮州土語說是"燒盅熱罐",乃是沖功夫茶中的工夫要點。有一位吃茶專家,此老走遍東西南北,到處總結喝茶的經驗,在他喝了工夫茶後說,工夫茶的特點就是一個"熱"字。從煮湯到沖共飲茶都離不開這一個字,這可謂得其三味矣。燙杯,在淋罐之後,用開水淋杯,淋杯時要注意,開水要直衝杯心。燙杯完了,添冷水於砂銚中,復置爐上,回身"洗杯"。洗杯是最富有藝術形態的動作,老手者可以同時兩手洗兩個杯,動作迅速,聲調鏗鏘,姿態美妙。有一位外國朋友,也是一位茶迷,久聞工夫茶之名,不遠萬里,千方百計,到了中國一定要喝一次工夫共枯他看到洗茶杯的動作時,不禁讚歎再三,說是比雜技團的工夫還要高明呢。確實,不會洗耳恭聽杯的人,一碰到杯便會給燙得要命,不打破杯子已是幸事,更不必說到"姿態美妙"了。杯洗完了,把杯中,盤中之水傾倒到茶洗里去,這時,茶壺的外面的水份也剛剛好被蒸發完了,正是茶熟之時。老手於此,絲毫不差,便可灑茶敬客了。 第八:灑茶 幾經數度工夫,最後一手就是灑茶。灑茶也有四字訣:低,快,勻,盡。"低",就是前面說過的,"高沖低斟"的"低"。灑茶切不可高,高則香味散失,泡沫四起,對客人極不尊敬。"快"也是為了使香味不散失,且可保持茶的熱度。"勻"是灑茶時必須像車輪轉動一樣,杯杯輪流灑勻,檔可灑了一杯才灑一杯,因為茶初出色淡,後出,色濃。"勻"字是委重要的。"盡"就是汪要讓余水留在壺中。第一衝留一點,二三沖切切不可。灑完以後,還可把茶壺倒過來,覆放在苛墊上,使壺裡之水份完全滴出,這是因為只要沒有水在,單寧就不能溶解,茶就不會苦澀。   煮茶要訣,"水常先求,火亦不後"。蘇東坡詩云:"活水仍須活火烹"。活火,就是炭有焰,其勢生猛之謂也。潮州人煮茶用的叫做"絞枳炭","絞織"是一種很堅硬的樹木,燒成炭後,絕無煙臭,敲之有聲,碎之瑩黑,是最上等的燃料。還有用烏欖核作炭的,火焰淺藍,焰活火勻,更是特別。 古人還講究火候。水煮得嫩,老與適中,加茶的時間與方法,煮茶的方式與"湯花"的好壞多少,其關鍵都看會不會掌握湯候。許明然在《茶疏》中這樣敘述道:"水一入銚,便須急煮。候有松聲,即去蓋,以消息其老嫩。蟹眼之後,水有微濤,是為當時。大濤鼎沸,旋呈無聲,是為過時,過則湯老而香散,決不堪用。"《茶經》中也說:"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湧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五三煮")。茶具與茶葉 飲茶離不開茶具,茶具指泡飲茶葉的專門器具,包括壺,碗,杯,盤,托等,古人講究飲茶之道的另一個重要表現,是非常注重茶具的本身的藝術,一套精緻的茶具配合色,香,味三絕的名茶,可謂相得益彰。隨著飲茶之風的興盛以及各個時代飲茶風俗的演變,茶具的品種越來越多,質地越來越精美。潮汕功夫茶所用的茶具最少也需要十種,這就是: 第一:茶壺 潮人土語叫做"沖罐",也有叫做"蘇罐"的,因為它出自江蘇的宜興,是宜興紫砂壺中最小的一種。選擇茶壺,好壞標準有四字訣,曰:"小,淺,齊,老。"茶壺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四有罐等的分別,以孟臣,鐵畫軒,秋圃,萼圃,小山,袁熙生等製造的最受珍視。壺的式樣很多,有小如桔子,大似蜜柑者,也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等等。一般多有鼓形的,取其端正渾厚故也。壺的色澤也有多種,硃砂,古鐵栗色,紫泥,石黃,天青......等等。但不管款式,色澤如何,最重要的是"壺宜小不宜大,宜淺不宜深"。因為大就不"工夫"了。第二:茶杯 茶杯的選擇也有四字訣:小,淺,薄,白。小則一啜而盡;淺則水不留底;色白如玉用以襯托茶的顏色;質薄如紙以使其能以起香。潮州茶客常以白地藍花底平口闊,杯底書"若深珍藏"的"若深杯"為珍貴,但已不易得。江西景德鎮和潮州楓溪出品的白瓷小杯,也是很好的,俗稱為"白果杯"。第三:茶洗 形如大碗,深淺色樣很多,烹功夫茶必備三個,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用以浸沖罐,一個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過的茶葉。第四:茶盤 茶盤是用來盛茶杯的,也有各種款式,圓月形,棋盤形......等等。但不管什麼式樣,最重要也是四字訣:寬,平,淺,白。就是盤面要寬,以便就客人人數多寡,可以放多幾個杯;盤底要平,才不會使茶杯不穩,易於搖晃;邊要淺,色要白,這都是為了襯托茶杯,茶壺,使之美觀。第五:茶墊 比茶盤小,是用來置沖罐的,也有各種式樣,但總之要注意到"夏淺冬深"。冬深是為便於澆罐時多裝些沸水,使茶不易冷,茶墊里還要墊上一層"墊氈","茶墊"是用絲瓜絡按茶墊的形狀大少煎成的,所以要用絲瓜絡而不用布氈者,為了不會生異味,墊氈的作用是為了保護茶壺,工夫茶在灑茶後還要將茶壺倒置過來以免壺裡積水,一點點的水,也會使茶味變苦,原因是單寧酸溶解了。第六:水瓶與水缽 作用一樣,都是用以貯水烹茶的。水瓶,修頸垂肩,平底,有提柄,素瓷青花者最好。也有一種束頸有嘴,飾以螭龍,名叫螭龍樽的也不錯。水缽,也是用來貯水以備烹茶的,大小均相等於一個普通花盆,款式也很多。明代制的"紅金彩",用五金釉,描金魚二尾在缽底,舀水時水動,好像金魚也動,這是很少見的珍品。第七:龍缸 大龍缸類似庭中栽種蓮花之蓮缸,或較小些。用以貯存大量的泉水,密蓋,下托以木幾,放在書齋一角,古色古香。龍缸也是素瓷青花,有明宣德年造的,但很難見到。第八:紅泥小火爐 紅泥小火爐,潮安,潮陽,揭陽都有製作,式樣好看極了。同樣有各種形式,特點是長形,高六,七寸,置炭的爐心深而小,這樣使火勢均勻,省炭,小爐有蓋和門,不用語時把它一蓋一關,既節約,又方便。小爐門邊往往還有一副很文雅的對聯,益發增添茶興。第九:砂銚 "砂銚",潮安楓溪做的最著名,俗稱"茶鍋",是用砂泥做成的,很輕巧,水一開,小蓋子會自動掀動,發出一陣陣的聲響。這時的水沖茶剛剛合適。至於用鋼鍋,鋁鍋來煮水沖共茶的,雖然也無不可,可是金屬的東西,用以煮水沖茶畢竟要差一些,不算工夫了。第十:羽扇與鋼筷 羽扇是用以煽火的,煽火時既須用勁,又不可煽過爐門左右,這樣才能保持一定火候,也是表示對客人的尊敬。所以,特製的羽扇不但有利"工夫"的施展,而且一枝用潔白鵝翎編製成的扇,大汪過掌,竹柄絲穗的精雅,襯托著紅,綠,白……各種顏色的茶具,加上金紫色的濃茶,自然別有風趣。鋼筷則不但為了鉗炭,挑火,而且可以使主人雙手保持清潔。 功夫茶所用的茶葉,只限於半發醇的福建岩茶,溪茶和潮汕的鳳凰水仙一類(均屬青茶類)。中國的其它茶類如紅茶,綠茶,磚茶,或花茶,白茶等則不適合。因為若用功夫茶的沖法,往往苦澀不堪入口,只有這種半發醇的青茶類為上。習慣上功夫茶最好是用福建的烏龍茶,即閩北武夷山的岩茶和閩南的溪茶。烏龍茶是個總名,其中的暑茶是閩北所產。鐵觀音則主要產於閩南安溪,故又稱溪茶。岩茶和溪茶名目繁多,其中奇種,單叢,名叢大紅袍,水仙,一枝春等都是名茶。 潮汕的鳳凰山也生產茶葉,也屬半發醇的青茶,也是功夫茶的用茶。其名目有水仙(俗稱鳥嘴茶),單叢,浪菜等;上引丘逢甲詩的"鷦嘴"便是鳥嘴茶。鳳凰茶也是我國的名茶之一。茶粒較大,茶色黃褐,香氣清馥,滋味濃醇而甘,湯色淺黃,是潮人和東南亞華僑愛好的一種茶。《潮州府志》載:"鳳凰山名茶待詔亦名貢茶。"民間傳說南宋末代皇帝,逃到潮州鳳凰山,口渴思飲,采山中茶葉咀嚼,清甘止渴,稱賞不已,所以鳳凰山的這種茶樹,便是被後人稱為宋茶。傳說末必真實,但鳳凰山茶是一種優質茶,卻是一直為人所公認。潮汕功夫之普遍,跟本地有名茶是息息相關的。 飲茶史概說 工夫茶道的形成,取決於三個基本前提:烏龍茶;工夫茶具;瀹飲法。此三者,缺一不可。因此,在探索工夫茶之前,有必要費點筆墨,對我國的茶史作點簡略的回顧。 從吃茶到喝茶  我國是茶的祖國。雲南是茶的原產地,西雙版納至今尚有高達32米的大茶樹,一般的也都在10米以上。  茶有許多不同的名稱,如茗、葭萌、荼等。其中,稱為荼的最常見,有當名詞用的,如《詩經》中的「誰謂荼苦」;有當形容詞用的,像「如火如荼」;也有做動詞用的,如「荼毒生靈」等。因使用頻率高,故唐代人將它減去一划,寫成茶字,以免混淆不清。孫AA的《唐韻》說:「荼自中唐也作茶。」實際上,在李AA、蘇恭《唐本草》中(650--655年修),荼字已全改寫為茶字。  成書於戰國時代的《神農本草》云:「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這是人們認識茶並把它作為藥物使用的最早記載。  從發現茶到利用它作為「比屋之飲」,又有一個漫長的過程。  最初,人們把茶當成菜蔬食用,這是吃茶階段。  《晏子春秋》中記載:晏嬰任齊景公的國相時,只吃「脫粟之飯」(糙米飯),「炙三戈五卵茗菜而已。」意思說,他的菜不過是三隻小鳥、鳥蛋炒茶葉而且。  晉代郭噗《爾雅注》說:茶「樹小似梔子,冬生(即不落葉),葉可作羹飲。」這是說,茶葉可煮作菜羹。此外,還有以茶葉煮粥的。唐代的儲光羲有一首詩,題目就是《吃茗粥作》,其中有句曰:「淹留膳茗粥,共我飯蕨薇。」  吃茶的習俗流傳了二千多年,至今還有不少地方保留著。雲南的基諾族,將竹筒茶拌麻油和鹽,即可下飯。我國與緬甸和寮國的毗鄰地區,有些居民喜製作「腌茶」:在雨季到來前,采鮮嫩茶葉裝入缸內,邊放邊壓,再加重物壓緊蓋好,歷時數月即成。吃時與調料拌和或油炒,是美味的副食品。江、浙一帶至今仍盛行茶宴。用名茶碧螺春加工製作的蘇州名菜「碧螺魚片」、「碧螺炒蛋」、「碧螺蝦仁」等名聞中外;而杭州的「龍井蝦仁」則是當年接待美國總統尼克松的宴會上的一道佳肴;此外,安徽的「毛峰熏鯽魚」,四川的「樟茶鴨子」,以至近來推出的「潮州茶香雞」,也皆膾炙人口,方興未艾。  當然,茶的最大實用價值還是作飲料。茶聖陸羽在《茶經》中說:茶不是一般的止渴飲料,也不同於酒漿,而是一種可以「盪昏寐」即兼有生理和藥理作用、可以消睡提神的飲料。還說:「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神農、周公時代的事也許不易稽考,但西漢以後飲茶已成風尚卻有文獻可證。  楊衍之《洛陽伽藍記》中就記有蕭何回答漢高祖劉邦時的一句話:「常飯鯽魚羹,渴飲茗汁。」漢武帝時卓文君當爐賣的是酒還是茶雖然眾說不一,但司馬相如的《凡將篇》中,分明記載有茶(苑詫)。漢末王褒所寫的《僮約》中有「武陽買茶」、「烹茶盡具」的話,說明其時已有茶葉買賣。而長沙馬王堆漢墓及湖北江陵馬山的西漢墓群出土的、裝在箱中的茶葉,更是雄辯地為我們提供了漢代飲茶的實物見證。  不過,那時的飲茶方式還是比較粗放。據三國張楫的《廣雅》所載,其方法是;欲煮茗飲,先炙令赤色,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桔子筆之。也就是說,當時的茗飲,還未完全告別菜羹法的傳統:茶餅要先烤,直至表面呈紅色,再掏成細末放瓷碗中,沖入沸水,蓋一會,然後撒點蔥、姜、桔子碎粒。這樣沖泡出來的茶,跟菜湯並沒有太大的區別,證明在唐以前,人們對飲茶的要求還不怎麼講究。 從煎茶到鬥茶  唐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在堅實的物質生活的基礎上,人們能逐步超出日常生活需求之外去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和藝術美的生活。因此,改變飲茶方式,從「與瀹蔬(即作菜湯)而啜者無異」的粗放豪放進入細煎慢品的境界,可以說是一種時代的必然。  唐代以科舉取士,讀書人以中進士為最高目標。攻讀過程漫長又艱辛,赴考時尤其令人疲憊難捱,亟須提神之物。唐代樣宗大行,禪宗講究靜修自悟,晚間坐禪要驅趕睡魔,更是非飲茶不可。文士、僧人都是有社會影響的人,他們爭相與茶結緣,流風所及,對社會上飲茶風氣的推動、普及,無疑地會起一種催化劑的作用。加上中唐以後,朝廷多次禁酒,酒價騰貴,更助長茶風的日漸熾盛。唐人封演《封氏聞見記》中有兩段話,頗能反映當時風尚:  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以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  按古人亦飲茶耳,但不如今溺之甚,窮日盡夜,殆成風俗,始於中地,流於塞外。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茶聖」陸羽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寫出了中國,也是世界上的第一部茶學專著——《茶經》。  據《茶經》記載,唐代的茶分為四種:粗茶、散茶、末茶、餅茶,並有相應的加工方法,其中飲用最廣最講究的是餅茶。製作餅茶有七道工序:「采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圖解如下(據吳覺農《茶經述評》:  采~蒸一解塊~搗一裝模一拍~出模~列茶(晾乾)一穿孔一焙~穿~封  採摘來的茶葉要先放入甑中蒸,此即當今茶界所說的「蒸青法」。這一發明,是制茶技術史上的一大進展。蒸後的茶葉放入杵臼中搗成茶膏,再注入模具(規、承)中拍打成形,脫模後的茶餅放到「芘莉」上晾乾、在中間穿孔,再放入棚中(用「貫」即二尺半長的竹條穿成串)焙,最後放入「育」中封藏(復焙,育的下層置熱灰)。  陸羽在《茶經》中所倡導的煎茶法,實開我國品茶藝術之先河。煎茶是一個頗為繁複的過程,需用很多的專門工具,現將其程序簡述如下:  碾末:將茶餅用微炭火先炙,以烘去存放過程中自然吸收的水分並提香。冷卻後敲碎,放人碾槽中碾成粉,再用細紗茶羅篩出細末。  煎茶:用「錫」燒水,至「沸如魚目,微有聲」,此為第一沸,加入適量的鹽;再燒至「緣邊如湧泉連珠,此為第二沸,此時要舀出一瓢水備用;用竹夾在水中轉動至中心出現一個水渦,就用「則」(茶匙)量茶末。放入水渦里;再燒,湯「騰波鼓浪」,為三沸。(前二沸為燒水,後一沸為煮茶)不一會兒,錫中「勢如奔濤濺沫」,應將二沸時舀出的那瓢水慢慢倒回錫內,以救沸和「育其華」(培育茶湯使表面出現更多的湯花)。  酌茶:酌(即分茶入碗)茶的妙處在於分湯花。湯花有三種:看起來細而輕的叫「花」;薄而密的叫「沫」;厚而綿的叫「餑」,被認為是味道最淳厚悠長者,稱為「雋永」。三種湯花要分得均勻,因為餅茶時代的茶人都認為湯花是茶葉「精華」之所在,「茗有餑,飲之宜人」。《桐君錄》)所以,唐代詩人讚美煎茶湯花的詩句,不勝枚舉。如白居易的「滿甌似乳堪持玩,況是春深酒渴人。」(《蕭員外寄新蜀茶》)劉禹錫的「白雲滿碗花徘徊,悠揚噴鼻宿醒醒。」(西山蘭若試茶詩》)「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滿碗花。」(《嘗茶》)等等。  宋人對飲茶的要求,比唐人更加嚴格,並創造出「斗條」這一獨特的飲茶方式。  宋代的餅茶,在製作上比唐代更精緻且日趨浮華。據趙汝礪《北苑別錄》,當時福建貢茶的製作程序是: 蒸茶 採茶時只摘茶芽,茶芽須再四洗滌,然後入甑蒸之,並嚴格掌握好火候。  榨茶 這是宋人新創的方法。茶蒸好後用水淋洗數次,先入小榨去其水,再包以布帛、束以竹皮,人大榨緊壓出膏(把汁液榨出),至中夜取出揉勻,復如前法翻榨,徹曉奮擊,至膏盡為止。其依據是建茶味遠而力厚,膏不盡,則色味重濁。  研茶 研茶的工具是以柯為杵,以瓦為盆。研磨時,須「至水干茶熟而後已」,茶泥在研盆中須達到「盪之欲其勻,操之欲其膩」的程度才算合格。這是一道極吃力的工序,所以研茶工要找「強有力者」。  造茶 即把研好的茶泥「入圈制銬(模具)」。銬,有方、花、大龍、小龍等不同品種、規格。  過黃 脫模的茶餅先入烈火焙,干後再「過湯」即用沸水澆淋,再焙,再澆,反覆三次。翌日再過煙焙,即用不烈無煙的溫火烘焙。火數既足,再過湯「出色」,放入密室內,趕緊用扇煽,使色澤自然光瑩。  上述製作過程與唐代有幾處明顯差別:一是茶芽蒸前、蒸畢都要多次洗滌;二是改搗為榨,榨後還要研:三是改焙茶為過黃,即烘焙中須經沸水淋數次。改進的原因,主要是鬥茶的茶湯,其色以白為上,其味要清淡甘美;其次則是使茶餅的造型、色澤更精美。  經過以上程序製造出米的龍團鳳餅,有「龍鳳英」、「瑞雲翔龍」、「龍苑報春」等諸多象徵祥瑞昇平的名目,其造價更是令人咋舌。貢茶中的極品「白芽」、「龍團勝雪」,每歲所造不過二、三銬,世人根本就看不到。產量稍多一點的「小龍團」、「密雲龍」,也只是在朝廷舉行祭祀大典時,少數近臣才有幸「共賜一餅」。歐陽修說他在朝二十年,只得到宋仁宗賜給的一餅「小龍團」。他珍藏數年,只有親朋聚會時,才偶爾拿出來傳視一番。  鬥茶,在五代時已有所萌芽,始創於福建建安民間,北宋中期以後,風靡全國。斗條的程序與工具和唐代的煎條又有很多不同之處。  碾末 鬥茶用餅茶,上碾前一般不炙,而是先用紙包起來捶碎後再細碾,過羅。  煎水 宋人煎水不再用錫,而是用細瓶,無法靠目測以判定三沸的情狀,所以要靠沸聲以辨湯候。  調膏 視茶盞之大小,用茶勺舀入一定的茶末入盞,再注入少量沸水,把茶末調成濃稠的糊狀茶膏(類似沖藕粉的方法)。此前,茶盞須用沸水預熱,稱為「熔盞」。  點與擊拂 把沸水注入已調好茶膏的盞中,叫做「點」(鬥茶因此也稱「點茶」),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擊拂」,是用特製的竹質小掃把狀的工具「茶筅」,在注水過程中旋轉打擊、拂動茶湯,使之泛起湯花。操作時,一手執壺注水,一手「運筅」擊沸,動作要非常協調。注水點茶時,從瓶嘴噴勃而出的水柱須收放自如,得心應手,切忌注出斷斷續續或淋漓不止的「斷脈湯」;水量要恰到好處,「一甌之茗,多不過二錢,茗盞量合宜,下湯不過六分。」也即注水量不能超過整盞容量的十分之六。此外,注水有緩急、多少、落水點不同等變化,每次變化叫做「一湯」,共有七湯。茶筅則配合各場或旋或點,或擊或拂,輕重、徐疾,皆有機巧。經過點與擊拂之後,湯花如「乳霧洶湧」,高出盞面並緊貼盞沿內壁,不易消退,叫做「咬盞」。如操作不善,湯花不能持久,甚至隨點隨散的,叫做「雲腳散」,這時,盞的內沿就出現「水痕」。  判斷鬥茶勝負的標準是:「視其面色鮮白,著盞無水痕為絕佳;建安斗試,以水痕先者為負,耐久者為勝。」也就是說,一看茶色,二看水痕。二家相鬥,往往不止一次,比如斗三次有兩次先見水痕者即為負,所以「較勝負之說曰:相去一水,兩水。」鬥茶還包括品茶湯,因此,只有色、香、味三者俱佳者,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宋代鬥茶時以瓶煎水、納條人盞(調膏)後再注水的做法,是我國飲茶史上一項重大改革,實為瀹飲法之濫觴。  陸羽《茶經四之器》共開列了八類二十八種煮茶、飲茶的用具。宋代鬥茶的用具已簡化不少。南宋咸淳五年(1269)一位叫審安老人的曾畫了十二件備茶、飲茶的器具並戲稱為「十二先生」。(參見附圖)他利用諧音、會意的手法,為每件用具備起一個官名,好像自己是一位統率眾官的「茶皇帝」似的:  韋鴻臚——茶爐;本待制——水茶桶、水槌:金法曹——碾槽;石轉運——石茶磨;胡員外——貯水葫蘆;羅樞密——茶篩;宗從事——棕帚;漆雕秘閣——漆制茶末罐(漆雕是複姓);陶寶文——陶杯;湯提點——煎水瓶;竺副帥——竹製茶筅:司職方——絲織凈物巾。  這一《茶具圖贊》,本身雖談不上有什麼重大價值。卻為後人留下了解宋代茶具的形象資料。  從鬥茶的擊拂得到啟示,宋人又創造出一種叫做「分茶」的茶藝。  當擊拂過程中湯花泛起時,高手可令湯麵幻化而生出各種各樣的如花鳥蟲魚、山川草木等圖象,工巧者若繪畫。故分茶又稱「湯戲」、「茶百戲」、「茶丹青」。據陶谷《清異錄》所載,當時有個叫福全的和尚,能在一盞茶中點出一句詩,連點四盞即成一首絕句。其它的圖形更不在話下,每天都有施主來請他表演。  宋徽宗也擅分茶,能令湯麵呈「疏星朗月,巧幻如畫。」大詩人陸遊在《臨安春雨初霽》中就有「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的名句,看來他也諳於此道。描寫分茶的詩詞很多,足證這一茶藝中的至巧,深為當時的文士墨客所雅好。《大金國志》卷七載:金熙宗(1119-1150)能分茶,「盡失女真故態。」可見這一技藝流傳之廣。  總之,宋代的茶事十分興旺,但茶藝逐漸趨向繁瑣、奢侈,過細、過精。困此有人譏稱宋人把喝茶變成「玩茶」。  蒙古人入主中原以後,從唐、宋以來的以餅茶為主的碾煎飲法漸次式微,中國的飲茶史開始過渡到一個新的階段。  面貌一新的瀹茶  一味追求精巧的結果,使宋代團茶的價格達到嚇人的程度:龍鳳團,八餅一斤,每餅二兩(不足75克),造價為黃金二兩,而公侯將相猶感嘆「黃金易得,龍團難求!」慶曆中,蔡襄創製的「小龍團」面世以後,龍鳳團競降為三流貨色。熙寧時,「密雲龍」出現,小龍團又得退居二檔。後來,用銀絲水芽製造的「龍團勝雪」,每餅重約一錢五(約5.5克),其造價,有人說是「三十千」,有人說是四萬。以三十千計,可買糧一百石,相當於宰相的一年俸祿!  過分的精巧,太多的人為造作,也使茶的真味、真趣大打折扣。  物極必反。在經過元初的金戈鐵馬、腥風血雨的大動蕩以後,團茶生產元氣大傷,而時人的意趣也漸趨簡約、自然,飲用散茶的風氣於是逐步流行。  唐代已出現散茶。劉禹錫《西山蘭若試茶歌》中已有所描述:「山僧後檐茶數叢,春來映竹抽新茸。宛然為客振衣起,如傍芳叢摘鷹嘴。」這是說,山僧為待客,自己採摘像鷹嘴一樣的嫩茶芽。「斯須炒成滿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新芽連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頃余。」從摘至炒至煎,只有一會兒工夫,可知此茶決非是要經蒸、搗、拍、焙等工序所製成的茶餅。不過,「驟雨狂風入鼎來,白雲滿碗花徘徊。」證明這種用炒法——我國茶史上記載最早的「炒青法」——加工成的散茶,飲用時仍要碾末煎飲。  元人常把茶葉叫做「芽」,如蔡廷秀《茶灶石》詩:「仙人應愛武夷茶,旋汲新泉煮嫩芽。」李謙亨《土銼茶煙》:「汲水煮春芽,清煙半如滅。」楊維禎《煮茶夢記》說得更詳細:「命小芸童汲白蓮泉,燃槁湘竹,授以凌霄芽為飲供。」這些都是元人飲用散茶的見證。但是,飲用前與唐人一樣要把茶碾末。元代馮道真墓壁畫《童子侍茶圖》中,放在方桌上的諸多茶具裡面,有一個貼著「茶末」標籤的陶罐,應是這種「散茶碾煎法」的最好註腳。  元代名相耶律楚材有一首《西域從王君玉乞茶》七律云:「積年不啜建溪茶,心竅黃塵塞五車……敢乞君侯分數餅,暫教清興繞煙霞。」以他的文名、地位,想得到幾片好團茶尚非易事,足見宋代團茶在元代的衰落程度。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九月十六日,貧寒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停止進貢團茶,「惟令采芽茶以進」。從此自唐以來一直佔據飲茶世界統治地位的團茶正式退出歷史舞台。  入明以後,炒青制茶法風行天下,至今仍是茶業界的主流。這是在對前人制茶方式進行長期的分析、總結的基礎上所必然出現的結果。  北宋的團茶特別是貢茶往往要加入微量的龍腦,認為這樣能助香。而且,龍團入龍腦,龍上加龍,好像不如此便不足以奉侍「龍飛天子」。對此,蔡襄在《茶錄》中已有所批評:  茶有真香,而入貢者微以龍腦和青,欲助其香。建安民間試茶,皆不入香,恐奪其真。若烹點之際,又雜珍果香草,其奪益甚,正當不用。  實踐出真知。茶農很早就知道保持茶葉真香的訣竅,而貢茶卻囿於禮儀規程,我行我素,陳陳相因,直至宋徽宗時,這位精幹茶道的「至尊」方有所省悟,並在《大觀茶論》中寫下「茶有真香,非龍麝可擬」的結論。熊克謹《宣和北苑貢茶錄》謂:「初,貢茶皆入龍腦,至是慮奪其味,始不用焉」。可知,聖上的指示,至宣和年間(1119一1125)終於得到落實。  對於碾茶,明人也不以為然,田藝衡《煮泉小品》說:「茶之團者、片者,皆出於碾礎之末,既損真味,復加油垢,即非佳品,總不若今之芽茶也。」「且末條瀹之有屑,滯而不爽,知味者當自辨之。」末茶的顆粒再細,經煎泡後總會脹大成碎葉片,混在茶湯中,塞牙礙舌,喝起來確實不爽利。另外,對茶聖陸羽提倡的煎茶加鹽,蘇東坡讚許的茶「用姜煎信佳」的主張,田藝衡也毫不客氣地予以否定,認為鹽、姜「二物皆水厄也。」顧元慶在《茶譜》中進一步提出:  茶有真香、有佳味、有正色,烹點之際,不宜以珍果香草雜之。奪其香者:松子、柑橙、杏仁、蓮心、木香、梅花、茉莉、薔薇、木樨之類是也;奪其味者:牛乳、番桃、荔支、圓眼、水梨、枇杷之類是也;奪其色者:柿餅、膠棗、火桃、楊梅、橙桔之類是也。凡飲佳條,去果方覺清絕,雜之則無辨矣。  用沸水直接沖泡不碾成末的,以炒青法製成的散茶形茶,不加姜鹽、不摻入任何珍果、香草,只品嘗茶的真色、真味、真香,這就是明人首創的至今仍在普遍施用的茶葉瀹飲法。對此,明人頗為自負,文震亨《長物志》稱此法「簡便異常,天趣悉備,可謂盡茶之真味矣。」沈德符的《萬曆野獲編》更讚譽瀹飲法是「開千古飲茶之宗」!  瀹飲法確實是我國茶文化中的重要里程碑。工夫茶正是在它在基礎上形成的獨特飲茶法,因此,可以這樣說:沒有瀹飲法,就沒有潮州工夫茶。或者說,在明代之前,不可能出現潮州工夫茶!  必須說明的是,明代制茶,雖以炒法為主,但傳統蒸青法依然存在,如極有名的芥茶,系「甑中蒸熟,然後烘焙」。因不用揉炒,茶形呈片狀,故稱「芥片」。此外還有一種叫「日晒茶」的,田藝衡甚至認為「芽茶以火作為次,生曬者為上,亦更近自然,且斷煙火氣也。況作人手器不潔,火候失宜,皆能損其香色也。生曬茶瀹之甌中,則旗槍舒暢,清翠鮮明,尤為可愛。」不過,它們只是保留在個別品種中的特殊加工方法,其範圍與影響都不能與炒青法相提並論。 何謂功夫茶 什麼是工夫茶?清代的蔡爽(字伯龍,生平事略不詳)的《官話匯解便覽》中有一條有趣的簡釋。該書是以浙江方言與官話一一對照的辭書,其上卷(飲食調和)有謂: 茶米 茶葉 好茶 工夫茶碩 幼條 芽茶 詞目中左側是方言,右側是官話。原來,工夫茶者,好茶之謂也。(有意思的是,二個詞目的表述與含義竟與潮州方言頗一致)顯然,這裡的工夫茶,是指好茶葉。 更明確的表述是雍正年間崇安令陸延燦的《續茶經》轉引的《隨見錄》中的話: 武夷茶在山上者為岩茶……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 道光間梁章鉅《歸田瑣記》說:「武夷茶名有四等:花香、小種、名種、奇種。名種茶「山以下多不可得,得則泉州、廈門人所講工夫茶。」董天工《武夷山志》卷十九也云:「第岩茶反不甚細,有小種、花香、清香、工夫、松蘿諸名,烹之有天然真味,其色不紅。」 民國十一年《福建通志》(物產)引《閩產錄異》說:武夷寺僧多晉江人,以茶坪為業,每寺都請泉州人為茶師,茶采來後,又有就茗柯擇嫩芽,以指頭入鍋,逐葉卷之。火候不精,則色黝而味焦,即泉、漳、台、澎人所稱工夫茶,瓿僅一二兩,其製法則非茶師不能,日取值一強。 可見,自清初以來,工夫茶原是指岩茶中一個品位甚高的品種,而且其名稱是由漳泉台澎人給叫出來的。 紅茶中也有一類稱工夫紅茶的品類,如祁門工夫、滇紅工夫、閩紅工夫、川紅工夫等。道光年間曾在廣州十三行的美國商人亨特在其所著的《廣州「番鬼」錄》中說:茶的種類繁多,主要分為紅茶、綠茶兩類……紅茶則包括武夷、功夫、小種和包種。上書中,功夫茶有時寫成工夫茶,如言東印度公司販運的「茶葉主要是武夷茶和工夫茶。」至於紅茶何以稱做工夫茶,這位洋商的解釋是:「做工者的茶。」---由於文獻中確實缺乏可資參照的材料,因而華文水平不高的亨特只好望文生義地「直譯」。依筆者管見,如按前引蔡爽所揭示的「工夫茶即好茶」的說法去解釋,也許更合情理:既然好的岩茶叫工夫茶,那麼,好的紅茶也稱為工夫茶又有何不可? 那麼,為何岩茶「其最佳者曰工夫茶」呢?前引郭柏蒼《閩產錄異》的一段話可作為註腳。試想,「就茗柯擇嫩芽,以指頭入鍋,逐葉卷之」,且要把火候掌握得恰到好處,這該花費多大的工夫,該有多精湛的技藝?正如清初釋超全《武夷茶歌》所說的:「如梅斯馥蘭斯馨,大抵焙得候香氣。鼎中籠上爐火溫,心閑手敏工夫細。」此其一。其次,梁章鉅《歸田瑣記》中,工夫茶的等級雖列在「奇種」之下,但奇種「如雪梅、木瓜之類,即山中也不可多得。」「三十六峰中,不過數峰中有之。各寺觀所藏,每種不能滿一斤,用極小之錫瓶貯之,遇貴客名流到山,始出少許,鄭重瀹之。」因此,就市面流通領域而言,工夫茶實為頂兒尖兒級的「極品」,再無出其右者。總之,岩茶與紅茶都有稱為工夫茶的品種,而且岩茶在前而紅茶居後。 據1979版《辭源》:[工夫茶] 廣東潮州地方品茶的一種風尚,其烹治方法本於唐陸羽《茶經》。器具精緻……見清俞蛟《潮嘉風月記》。也作「功夫茶」。(功夫茶)即工夫茶。清施鴻保《閩雜記》十:「漳泉各屬,俗尚功夫茶。……以武夷小種為尚……飲必細啜久咀。」 把工夫茶定性為「廣東潮州地方品茶的一種風尚」,甚為精當,符合時下各界對工夫茶的理解。把工夫茶、功夫茶及其依據的文獻來源一併列出,也甚寬容公允。問題是,同一事物而有兩種名稱,在實際應用中,難免帶來一些混亂、麻煩。即如成立協會一類的團體或開起學術會來,會名或會議名該用「工夫茶」還是「功夫茶」呢?而且,普通話中「工」、「功」同音,怎麼說都可以。潮州方言的「工「(讀如剛)與「功」(讀如攻),讀音截然不同, 「工夫」與「功夫」的含義也不一樣。在工夫茶的家鄉卻連名都叫不準,這麻煩豈不更大? 《現代漢語辭典》把「工夫」、「功夫」當成一詞,釋義為:時間;空閑時間;時候;本領、造詣,共四項,但又要讀者注意:前三項多作「工夫」,第四義項多作「功夫」。(既有差別,又要將二詞合而為一,如此處理是否恰當,此處姑且不論)但以上的釋義,卻難以涵蓋潮語的「工夫」一詞。比如說「某某人過工夫」,指的是對方為人處事十分精細、周到,這裡的「工夫」就絕對不能用「功夫」。 作為茶道,工夫茶含有器具精巧、方式方法精緻、物料精絕、禮儀周全等物質與精神的多種因素,因此,以「功夫」指稱作為品種名的茶葉尚可,用來指稱茶道則難免以偏代全。更主要的是,命名一般都以初始名為準,俞蛟的《潮嘉風月記》是目前為學界公認的有關工夫茶的最早記錄,理宜以它作為命名的依據。(《辭源》(工夫茶)釋義的最末句為「也作『功夫茶」』。這個「也作」,實已含有正、別名的意思)准此,本書從書名到內容,皆用「工夫茶」而不用「功夫茶」。  功夫茶具與功夫茶葉 飲茶離不開茶具,茶具指泡飲茶葉的專門器具,包括壺,碗,杯,盤,托等,古人講究飲茶之道的另一個重要表現,是非常注重茶具的本身的藝術,一套精緻的茶具配合色,香,味三絕的名茶,可謂相得益彰。隨著飲茶之風的興盛以及各個時代飲茶風俗的演變,茶具的品種越來越多,質地越來越精美。潮汕功夫茶所用的茶具最少也需要十種,這就是:第一:茶壺 潮人土語叫做"沖罐",也有叫做"蘇罐"的,因為它出自江蘇的宜興,是宜興紫砂壺中最小的一種。選擇茶壺,好壞標準有四字訣,曰:"小,淺,齊,老。"茶壺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四有罐等的分別,以孟臣,鐵畫軒,秋圃,萼圃,小山,袁熙生等製造的最受珍視。壺的式樣很多,有小如桔子,大似蜜柑者,也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等等。一般多有鼓形的,取其端正渾厚故也。壺的色澤也有多種,硃砂,古鐵栗色,紫泥,石黃,天青......等等。但不管款式,色澤如何,最重要的是"壺宜小不宜大,宜淺不宜深"。因為大就不"工夫"了。第二:茶杯 茶杯的選擇也有四字訣:小,淺,薄,白。小則一啜而盡;淺則水不留底;色白如玉用以襯托茶的顏色;質薄如紙以使其能以起香。潮州茶客常以白地藍花底平口闊,杯底書"若深珍藏"的"若深杯"為珍貴,但已不易得。江西景德鎮和潮州楓溪出品的白瓷小杯,也是很好的,俗稱為"白果杯"。第三:茶洗 形如大碗,深淺色樣很多,烹功夫茶必備三個,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用以浸沖罐,一個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過的茶葉。第四:茶盤 茶盤是用來盛茶杯的,也有各種款式,圓月形,棋盤形......等等。但不管什麼式樣,最重要也是四字訣:寬,平,淺,白。就是盤面要寬,以便就客人人數多寡,可以放多幾個杯;盤底要平,才不會使茶杯不穩,易於搖晃;邊要淺,色要白,這都是為了襯托茶杯,茶壺,使之美觀。第五:茶墊 比茶盤小,是用來置沖罐的,也有各種式樣,但總之要注意到"夏淺冬深"。冬深是為便於澆罐時多裝些沸水,使茶不易冷,茶墊里還要墊上一層"墊氈","茶墊"是用絲瓜絡按茶墊的形狀大少煎成的,所以要用絲瓜絡而不用布氈者,為了不會生異味,墊氈的作用是為了保護茶壺,工夫茶在灑茶後還要將茶壺倒置過來以免壺裡積水,一點點的水,也會使茶味變苦,原因是單寧酸溶解了。第六:水瓶與水缽 作用一樣,都是用以貯水烹茶的。水瓶,修頸垂肩,平底,有提柄,素瓷青花者最好。也有一種束頸有嘴,飾以螭龍,名叫螭龍樽的也不錯。水缽,也是用來貯水以備烹茶的,大小均相等於一個普通花盆,款式也很多。明代制的"紅金彩",用五金釉,描金魚二尾在缽底,舀水時水動,好像金魚也動,這是很少見的珍品。第七:龍缸 大龍缸類似庭中栽種蓮花之蓮缸,或較小些。用以貯存大量的泉水,密蓋,下托以木幾,放在書齋一角,古色古香。龍缸也是素瓷青花,有明宣德年造的,但很難見到。第八:紅泥小火爐 紅泥小火爐,潮安,潮陽,揭陽都有製作,式樣好看極了。同樣有各種形式,特點是長形,高六、七寸,置炭的爐心深而小,這樣使火勢均勻,省炭,小爐有蓋和門,不用語時把它一蓋一關,既節約,又方便。小爐門邊往往還有一副很文雅的對聯,益發增添茶興。第九:砂銚 "砂銚",潮安楓溪做的最著名,俗稱"茶鍋",是用砂泥做成的,很輕巧,水一開,小蓋子會自動掀動,發出一陣陣的聲響。這時的水沖茶剛剛合適。至於用鋼鍋,鋁鍋來煮水沖共茶的,雖然也無不可,可是金屬的東西,用以煮水沖茶畢竟要差一些,不算工夫了。第十:羽扇與鋼筷 羽扇是用以煽火的,煽火時既須用勁,又不可煽過爐門左右,這樣才能保持一定火候,也是表示對客人的尊敬。所以,特製的羽扇不但有利工夫的施展,而且一枝用潔白鵝翎編製成的扇,大汪過掌,竹柄絲穗的精雅,襯托著紅,綠,白……各種顏色的茶具,加上金紫色的濃茶,自然別有風趣。鋼筷則不但為了鉗炭,挑火,而且可以使主人雙手保持清潔。 功夫茶所用的茶葉,只限於半發醇的福建岩茶,溪茶和潮汕的鳳凰水仙一類(均屬青茶類)。中國的其它茶類如紅茶,綠茶,磚茶,或花茶,白茶等則不適合。因為若用功夫茶的沖法,往往苦澀不堪入口,只有這種半發醇的青茶類為上。習慣上功夫茶最好是用福建的烏龍茶,即閩北武夷山的岩茶和閩南的溪茶。烏龍茶是個總名,其中的岩茶是閩北所產。鐵觀音則主要產於閩南安溪,故又稱溪茶。岩茶和溪茶名目繁多,其中奇種,單叢,名叢大紅袍,水仙,一枝春等都是名茶。潮汕的鳳凰山也生產茶葉,也屬半發醇的青茶,也是功夫茶的用茶。其名目有水仙(俗稱鳥嘴茶),單叢,浪菜等;上引丘逢甲詩的鷦嘴便是鳥嘴茶。鳳凰茶也是我國的名茶之一。茶粒較大,茶色黃褐,香氣清馥,滋味濃醇而甘,湯色淺黃,是潮人和東南亞華僑愛好的一種茶。《潮州府志》載:"鳳凰山名茶待詔亦名貢茶。"民間傳說南宋末代皇帝,逃到潮州鳳凰山,口渴思飲,采山中茶葉咀嚼,清甘止渴,稱賞不已,所以鳳凰山的這種茶樹,便是被後人稱為宋茶。傳說末必真實,但鳳凰山茶是一種優質茶,卻是一直為人所公認。潮汕功夫之普遍,跟本地有名茶是息息相關的。 工夫茶溯源 工夫茶的基本特徵,可用一句話加以概括:用小壺、小杯沖沏烏龍茶。 從明代中期以後,士人品茶講究理趣,追求品飲過程中的精神、文化享受,茶具因此而日趨小巧精緻。對此,馮可賓在《芥茶箋》中有一段獨到的議論:或問壺畢竟宜大宜小?茶壺以小為貴。每一客,壺一把,任自酌自飲,方為得趣,何也?壺小則香不渙散,味不耽擱。周高起在《陽羨茗壺系》中亦強調: 壺供真茶,正在新泉活火,旋瀹旋啜,以盡色香味之蘊。故壺宜小不宜大,宜淺不宜深;壺蓋宜盎(凸)不宜砥(平),湯力茗香,俾得團結氤氳。 可見,瀹茶用小壺,既可發香,又可得趣,是對實踐經驗的總結,也是對理性的一種追求。不過,其時江南一帶多重綠茶,而且一客一壺,所以上述所論者與工夫茶仍有很大距離。但馮可賓《芥茶箋》所說的「施於他茶,亦無不可」這句話,已給人一種明確的提示:用小壺瀹飲其它品類茶葉的,亦大有人在。 1987年,漳浦縣盤陀鄉通坑村發現明萬曆戶、工二部侍郎盧維楨墓,從中出土了有「時大彬制」四字款識的紫砂壺一件,壺呈栗紅色,高9.2、口徑75、腹徑11.0厘米,壺蓋內沿已有輕度磨損,證明墓主生前已使用多時,以壺殉葬、亦可看出主人珍愛程度。盧維楨死於萬曆三十八年,故該壺應屬時大彬中前期作品。壺雖略大,但漳浦屬岩茶、溪茶輻射區,所以該壺的出土,似可為我們提供烏龍茶區早期使用紫砂壺的實物依據。 明末清初,閩汶水善烹茶。張岱《閩汶水茶》詩說:「剛柔燥濕必身親,下氣隨之敢喘息?到得當爐啜一甌,多少深心兼大力。」周亮工《閩小紀》亦云:「『歙人閔汶水居桃葉渡上,子往品茶其家,見其水火皆自任,以小酒盞酌客,高自矜許。」兩人均親晤汶水,所記略同:「燥濕身親」與「水火自任」,「當爐啜一甌」與「以小酒盞酌客」,其程式與工夫茶已很近似,如果壺中換上烏龍茶,則工夫茶法相便全具了。 乾隆初曾任縣令的溧陽人彭光斗在《閩瑣記》中說:「余罷後赴省,道過龍溪,邂逅竹圃中,遇一野叟,延入旁室,地爐活火,烹茗相待。盞絕小,僅供一啜。然甫下咽,即沁透心脾。叩之,乃真武夷也。客閩三載,只領略一次,殊愧此叟多矣。」 這位彭太爺可能亦是深受「明人不重問茶」影響者,到福建當了三年官,居然連嘗都不嘗一下武夷茶。難怪他領略一次並大稱快意之後便有愧色。不過,他的這則瑣記,倒是為我們留下了到目前為止可能是最早的,有關工夫茶程式的記載。 可以視為「簡明工夫茶經」的文獻,是乾隆二十七年(1762)修纂的福建《龍溪縣誌風俗篇》: 靈山寺茶,俗貴之。近則遠購武夷茶,以五月至,至則鬥茶。必以大彬之壺,必以若深之杯,必以大壯之爐,扇必以棺溪之蹩,盛必以長竹之筐。凡烹茗,以水為本,火候佐之。水以三叉河為上,惠民泉次之,龍腰石泉又次之,餘泉又次之。窮山僻壤,亦多耽此者。茶之費,歲數千。 簡短的十幾句話,包括了擇茶、擇器、擇水、候湯以至水質品評的內容,而且已開列了後來被稱為「工夫茶四寶」即銚、爐、壺、杯中的三寶。所以,這則地方志資料雖然未出現「工夫茶」的名目,卻已具工夫茶程式之實。值得注意的還有後段「窮鄉僻壤,亦多耽此者」那句話,它說明了,上述的瀹飲法在當時已相當普及,只可惜沒有像彭縣令那樣的文人為之寫記,或加以歸納總結,著成專書使之傳布四方而已。 一般說來,一種習俗從萌發到定型、普及,都需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因此,我們自然不應把乾隆二十七年作為形成該習尚的時間上限。 二十四年後,即乾隆五十一年丙午(1786),袁枚在《隨國食單》中記下他飲用武夷茶的經過和感想: 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濃苦如飲葯。然丙午秋,余游武夷曼亭峰、天游寺諸處,僧道爭以茶獻.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椽,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果然清芬朴鼻,舌有餘甘。一杯之後,再試一二杯,令人釋躁平矜,怡情悅性。始覺龍井雖清而味薄矣,陽羨雖佳而韻遜矣! 用小壺、小杯沖武夷茶,嗅香、試味、徐咽,袁枚所描述的過程,已與現今的品工夫茶法完全一樣;雖然文中同樣沒有「工夫茶」三字。 止式把「工夫茶」三字作為一種品茶程式並和「潮州」連結在一起的文獻,是清代俞蛟的《夢廠雜著》卷十《潮嘉風月》(工夫茶):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茶經》,而器具更為精緻。爐形如截簡,高約一尺二三寸,以細白泥為之。壺出宜興窯者最佳,圓體扁腹,努嘴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許。杯盤則花瓷居多,內外寫山水人物極工緻,類非近代物,然無款志,制自何年,不能考也。爐及壺、盤如滿月。此外尚有瓦鐺、棕墊、紙扇、竹夾,制皆朴雅。壺、盤與林,舊而佳者,貴如拱壁,尋常舟中不易得也。先將泉水貯鐺,用細炭煎至初沸,投閱茶於壺內沖之,蓋定,復遍澆其上,然後斟而細呷之。氣味芳烈,較嚼梅花更為清絕,非拇戰轟飲者得領其風味。……蜀茶久不至矣,今舟中所尚者,惟武夷,極佳者每斤須白強二枚。 這一記載,遠較《龍溪縣誌》、《隨園食單》為詳,如爐之規制、質地,壺之形狀、容量,瓷杯之花色、數量,以至瓦鐺、棕墊、紙扇、竹夾、細炭、閩茶,均—一提及。而投茶、候湯、淋罐、篩茶、品呷等沖沏程式,亦盡得其要。因此該記問世以後,便成工夫茶文獻之圭臬,至今各種類書、辭典中的【工夫茶】條,例皆據此闡說。 俞蛟是浙江山陰人(今紹興),字清源,號夢廠居士。生於乾隆十六年(1751),五十八年以監生身份出任興寧縣典史,至嘉慶五年(1800)離任。《潮嘉風月》應是他在此期間據親歷及耳聞目睹者輯錄而成,故對潮州、嘉應州(今梅州)之風物能刻劃入微。 俞蛟筆下所記的,當系處於基本定型、成熟階段的潮人飲茶習俗。作為翔實可證的文獻,《潮嘉風月》功不可沒。但據此而認定乾嘉之際是潮州工夫茶的源頭,則仍有可商之處。因為,如前所述,民俗的萌發與定型,本非一事。 明潮州遺民陸漢東《迦風草堂集謝文笠山人惠茶》詩云:「山中珍重寄,一啜爽吟魂。葉散香初動,杯傾氣若存。」句中用「杯」、「一啜」、「氣若存」諸字,能使人依稀想見作者飲茶時用小壺小杯,啜後嗅杯底的情景。 清初與梁佩蘭、屈大均合稱「嶺南三大家」的布衣詩人陳恭尹,有一首詠潮州茶具的五律:白灶青鐺子,潮州來者精。潔宜居近坐,小亦利隨行。就隙邀風勢,添泉戰水聲。尋常饑渴外,多事養浮生。(見《明末四百家遺民詩》卷六)白灶,即俞蛟所記的「以細白泥為之」的截筒形茶爐;青鐺,即瓦檔(砂銚)。此兩件乃工夫茶「四寶」中之二寶,能博得羅浮詩家陳恭尹「潮州來者精」的讚譽,可知其精潔、小巧,便於攜帶、逗人喜愛的程度。而茶具的精良,正反映了其時潮州茶事的興旺。 康熙二十年辛酉(1681)舉人、海陽(潮安)陳王猷的《舟茗》詩云:「窮已如黃九,猶將茗碗行。燃爐風欲破,沽水雨初晴。秋影來無色,江濤近一聲。旗槍新辨味,最是武夷精。」末兩句,十分明確地表達了潮人善於品評茶味又鍾愛武夷茶的風氣,比俞蛟「今舟中所尚者惟武夷」的記述,起碼早出一百年。 綜上所述,可以這麼認為:明清之際,潮人(至少是在文人圈中)已有用壺杯沖徹武夷茶的習尚。這種品茶方式,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而不斷地豐富、普及、提高,並在「繁華氣象,百倍秦淮」(俞蛟《潮嘉風月韓江》中語)的韓江六篷船中得到完善的體現。潮人日夕品賞其中,習以為常,竟無人予以總結、描述。(或雖有而文獻已闕失)①俞蛟任職粵東,以外地人的眼光來觀察潮州風物,遂有見景皆異、無俗不奇的感覺。加上他有「採風問俗,記載宜詳」(《潮嘉風月》前言)的雅好,因而已臻成熟期的潮州工夫茶習尚便通過他的筆端而傳聞世間。所以說,把《潮嘉風月》視為潮州工夫茶的里程碑式記載則可,將其當成工夫茶的發端則不宜。 當然,清代中前期仍有一些不飲工夫茶的記載。如乾隆十年(1745)《普寧縣誌藝文志》中收錄主纂者、縣令蕭麟趾的《慧花岩品泉論》,就有這樣一段話:「因就泉設茶具,依活水法烹之。松風既清,蟹眼旋起,取陽羨春芽,浮碧碗中,味果帶甘,而清冽更勝。」茶取陽羨,器用蓋碗,芽浮甌面,其非工夫茶程式,自不待言。但蕭縣令乃外地人,有如前述福建那位「客閩三載,只領略一次(武夷茶)」的彭光斗縣令一樣,入鄉而不願隨俗,亦在情理之中,強求不得。故其所述,似難代表潮風潮俗。 工夫茶創自何地,創自何等樣人?以目前發見的資料,要確切回答仍很困難。從袁枚《隨園食單》所記「余游武夷……僧道爭以茶獻」數語來看,小壺小杯瀹武夷茶之方式似為武夷僧道所創。但前此二十多年的《龍溪縣誌》既已明言該品茶法,「窮山僻壤,亦多耽此者。茶之費,歲數千。」足見其法實非僧道所獨擅。何況,袁枚在乾隆四十九年《贈寄塵上人即送赴潮州兼申武夷之約》中有:「武夷如踐約,待我菊花天」之句,後來寄塵山人未踐約,而袁枚在讀了李寧圃《程江竹枝詞》後,曾深以當日「到廣不到潮」為恨(見《隨園詩話》卷十六)。設若當時袁枚與上人同到潮州,依他的逢奇必錄的習性,又焉知其對「工夫茶」之描述,不在乾隆五十一年武夷游之前? 粵人至福建販茶,由來已久。《寒秀草堂筆記》云:「柯易堂曾為崇安令,言茶之至美,名為不知春,在武夷天佑岩下,僅一樹。每歲廣東洋商頂以金定此樹,自春前至四月,皆有人守之,惟寺僧偶乞得一、二兩,以餉富家大貿。」嘉慶十三年(1808)《崇安縣誌風俗》也云:茶市之盛,星渚為最。初春後,筐盈于山,擔屬於路。負販之輩,江西、汀州及興泉人為多,而貿易於姑蘇、廈門及粵東諸處者,亦不盡皆土著。若返觀陳王猷「旗槍新辨味,最是武夷精」之句,再前溯明郭子章所謂「惟潮陽間有之,亦閩茶之佳者」等情況,可知潮、閩間之茶葉貿易,源遠流長。 茶商一般都是烹茶、品茶高手,當他們進入茶區認購茶葉時(不至茶區,便決無前述的預付定金購某一樹並嚴加看守之事),自然會在茶藝方面與茶農互相切磋交流;而茶農也必定會在如何改進茶葉質量、增強品嘗效果等方面虛心傾聽茶商意見,以期產品適銷對路,達到雙方互惠互利之目的。正是出於這種密切的貿易夥伴關係,在長期的雙向交流中(也許還包括「潮州來者精」的泥爐、砂銚等茶具之流播),武夷茶之質量不斷提高,而工夫茶程式亦得以逐步完善,以致在有關這一飲茶程式的記載中,其程序與器具競驚人地一致。 因此,在探索工夫茶程式的源頭時,我更傾向於「烏龍茶產、銷雙方共創說」。 清代中後期,工夫茶漸次普及。光緒年間,張心泰在《粵游小記》中說:潮郡尤尚工夫茶,有大焙、小焙、小種、名種、奇種、烏龍等名色,大抵色香味三者兼全。以鼎臣制胡桃大之宜興壺,若深制寸許之杯,用欖核炭煎湯,乍沸泡如蟹眼時,以之瀹茗,味尤香美。甚有酷嗜破產者。 嗜茶的習俗反過來又刺激、推動了茶葉的貿易、經營。據民國十八年(1929)《建甌縣誌》卷二十五《實業烏龍茶》所載:近分廣潮幫來辦者,不下數十號。市場在城內及東區之東峰屯、南區之南雅口。出產倍於水仙,年以數萬箱計(箱有大斗及二五箱之別,二五箱以三十斤為量,大斗倍對。 假設年購五萬箱,每箱以45斤(即二五箱與大斗之平均值)計,總量便達225萬斤!而且,這僅僅是建甌縣一個縣,烏龍茶一個品種。可見,「廣潮幫」每年從福建採辦的茶葉,數量相當龐大。憑此一項,稱工夫茶而以「潮州」冠之,可謂實至名歸!紫 砂 壺 的 選 購(本人原創)  壺之為壺,實用第一。茶壺是拿來泡茶的,這當然是毋庸置疑,換言之,選擇茶壺時便不應違背「實用」的基本原則。一把實用的貼心好壺至少應具備下列幾點﹕  容量大小適用。茶壺容量大小差距甚多,大者容水數升,小者僅一杯之量。人多用大壺,人少用小壺,自己要把握好。  口蓋設計合理,茶葉進出方便。愛喝烏龍茶系的,在沖泡前呈乾燥緊縮條狀,借著茶則置入壺中並不太難,但經熱水沖泡數巡之後,葉片逐一伸展膨脹開來,會將整個壺身塞得飽飽緊緊的(尤其置茶量過多時),此時如果壺口太小或設計不當時,就得費一番工夫才能將茶渣掏出。若一時疏忽,未清除乾淨,甚易在壺身內壁形成茶垢,甚至發霉。   重心要穩,端拿要順手。有些茶壺端拿之際十分沉重,這如果不是壺把設計不當,不符合人體力學,便是壺壁過厚(用泥太多)。新手買壺時,不妨先在壺內盛裝四分之三的水,單手提起,臨摹倒水姿勢。此舉,一則試其量感是否過重。二則可趁此感覺執壺間,手指與壺把的施力位置是否舒適。端拿是否順手相當重要。  出水要順暢,收水要果斷。這是大部分購茶壺人不易顧及的。好壺出水剛勁有力,弧線流暢,水束圓潤不打麻花。斷水時,即傾即止,簡潔利落,不流口水,並且傾壺之後,壺內不留殘水。  工藝技巧 用心所在。紫砂壺藝向以其高度精巧的工藝性著稱於世,幾乎所有好的砂壺都是手工成型的,即使是為求其產量與規格化而採用的擋坯成型法,其手工修整的工序仍相當繁瑣,所以工藝水平的高低自是評斷砂壺好壞的重要條件。  砂壺的工藝要求,基本上有下述幾項﹕  嘴、鈕、把,三點成一線。這點是諸多藏家所特意注重的,尤其是水平壺、西施壺等基本壺式更是如此,它看似簡單,實則不然,甚至包含名家壺在內,仍有許許多多的砂壺嘴歪把斜。另外,上把與下把不在同一垂直線上的亦相當常見。當然,這樣的砂壺一樣能泡能養,只是中國人講究的是「大中至正」,所以除非是特意設計的砂壺,不然仍應慎重審視為宜。  蓋要嚴緊密合。圓壺要能旋轉滑順無礙,方壺要求面面接縫平直不變形,筋紋器更要達到面面俱到的「通轉」地步。除了以上的目視、手試外,我們尚可在壺內盛水後,舉壺作注水狀,並按住氣孔,若能達到即壓即停且滴水不漏,就表示壺蓋與壺身的密合度甚高,與外界空氣接觸極少。部分技術特佳的陶手還能達到將壺嘴塞住時,手捏壺鈕可將全壺提起的境地。  壺身線面修飾平整、內壁收拾利落,落款明確端正。通常,一件砂壺的做工優劣,我們可從外觀上審視陶手是否有用心將壺身線條、轉折、修飾漂亮規整來作判斷。還有,此壺的落款是否大小得宜、位置適中、深淺合度,亦是重要參考。此外,最易遭受忽略的是,壺身內壁流嘴的接囗、塊面的接縫是否遺有施工泥屑,內壁、內底是否收拾勻當……這些小細節都足以看出作者的製作態度是否嚴謹、審慎。   泥料要求純正,火度要求適當。有些砂壺乍看之下油光暗然,未養先亮;有的則是賊光浮動,色相詭異,這些徵兆都顯示著此壺的泥料不純或是作者配泥太差。至於砂壺的燒結火候是否恰當?則需要經驗的累積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一般可用壺蓋(請切勿用蓋沿,那是全器最脆弱的地方)輕輕敲擊壺身(務請注意,莫傷壺表),若呈鏗鏘含韻之聲,代表火度適中;若呈混沌低郁之聲、代表火度稍嫌不足;反之,若呈高尖乾脆之聲,則表過火,壺身已呈瓷化。  慎選真愛 切忌衝動。紫砂壺的造型千姿百態,變化多端,但美感的標準則依各人的審美涵養而有所不同。你愛花貨的精工細描,我愛光貨的簡單大方,誰也不用委曲誰、所以砂壺的造型孰優孰劣是不能一概而論的。真正重要的是、無論如何,買壺千萬不要光為了作者的名氣或別人的強力鼓吹而衝動下單,否則日後極易後悔。因為泡茶賞壺之際是人類最冷靜、最客觀的時候,這時手中的砂壺勢必會遭受到自己最嚴苛的挑剔,這也就是為什麼茶壺就像女人的戀衣情結一樣──永遠少一把。  儘管每個人的審美涵養有所不同,但初入此道的朋友仍可依循下述兩點略作參考﹕  幾何造型的砂壺,該圓的就要圓,該方的就要方,線條當直則直,當曲則曲。千萬不要選擇口蓋歪曲變形、嘴歪把斜者,因為這些都會嚴重影響全器力度。此外,全器各配件大小需與壺身相襯,大而無當固然不宜,小鼻小眼睛的更應避免。  自然造型的砂壺,該寫實的就要寫實,該寫意的就要寫意。由於花貨的捏塑較多,所以應細心體會,渾然一體而無生硬之感,亦應注意壺身與捏塑的接觸點有無微細裂縫,以免日後斷裂。  價格合理 量力而為。經過前述的一番挑肥撿瘦,最後的一個問題便是「壺價幾何」?事實上,近十餘年來,紫砂壺的漲勢咄咄逼人,屢創新高,流風所及,似乎千元以下的壺泡出來的茶不堪入喉般。尤有甚者,壺價動輒十萬、百萬,果真應驗了古書所載的「人間珠玉安足取,豈如陽羨溪頭一丸土」。  總而言之,當我們面對琳琅滿目的各式砂壺,以及店老闆的如簧之舌時,切切要分清楚「選擇一把別人公認的好壺」和「選擇一把貼心好壺」之間的差異。因為惟有「適合自己」的才是真正的好壺,若硬是要隨波逐流,附庸風雅,可就失卻了茶藝怡情養性的那份閑適之美了。萬不可把紫砂當股票炒!——紫砂陶藝代表人物徐秀棠在「紫砂熱」中的坦誠對白  時間:11月15日 地點:南京郵政大樓 背景:海內外紫砂壺炒作之風再次升溫 人物:徐秀棠,中國紫砂陶藝代表人物,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話題:為什麼有的紫砂壺值十萬,有的賣五元? 67歲的徐秀棠大師目光柔和,等待記者的提問。對於讓大師揚名立萬的宜興紫砂,我們所知不多,對話只能從「紫砂ABC」開始——— 記者:都說宜興紫砂最好,為什麼? 徐秀棠:最主要的在紫砂泥。這種泥透氣性好,做出來的茶壺獨一無二。國內好多地方到宜興取經,回去燒出的壺就不行,他那沒紫砂泥啊!不過,現在的紫砂泥越采越少。 記者:一樣的紫砂壺,有的賣10萬,有的賣5元? 徐秀棠:用什麼原料,有些關係。比如,用陶土和紫砂泥,肯定價格不一樣。但價格相差不大,一把壺用料也就相差一兩百元。但是,更多要看:壺是誰做的,做的過程如何。紫砂壺,可以分成實用品、工藝品、藝術品。做壺的人,也能排出這樣的金字塔。國內紫砂領域總共不超過10個大師,親手做的壺一年不超過100個,而工廠里可以成千上萬地燒。 記者:市場上,能買到您親手做的壺嗎? 徐秀棠:可以負責任地說,我的東西,在全國沒有一個市場賣過,再高檔的市場也沒有。據我所知,其他大師也是這樣,名家壺基本是通過民間收藏渠道。所以,如果有人跟你說,他商店賣的壺出自某某大師,千萬別上當。市場上沒有大師壺。 記者:上當的人真不少。 徐秀棠:前幾天,有個上海人背來一箱子的紫砂壺,說是明清的。我看了一眼,告訴他全是假的。他聽了,臉上汗直滾———一輩子幾十萬積蓄全完了!所以,防騙第一條:不要相信送上門的「名家作品」。 記者:大師的東西,市場價位十分高,有的高達幾十萬元。 徐秀棠:這個……黃金有價,紫砂無價。因為它是藝術品。其他名家我不好說,非要說個價,我想,我的作品2、3萬元也就差不多了,特別好的精品,10萬吧!當然,很熟的朋友,一、兩萬也行。 記者:壺越貴,就越好越真嗎? 徐秀棠:不要迷信價格!現在,有些搞民間藝術的,浮躁習氣很濃。不肯坐冷板凳,總想盡辦法去混職稱、炒名氣,有的人,一年到頭辦展覽賣作品。一把壺最少要做20天,一個人哪有那麼多精力!他賣的東西,要麼是粗製濫造,要麼是徒弟做的。 記者:這樣還能賣高價? 徐秀棠:拍賣呀!跟買家打好招呼,一拍,五十萬一只壺,不得了。其實他另外又白送給人家兩隻壺!他的名聲,不就上去啦!我這人很死板,一直對藝術商品化不盡認同。價高價低,是不能完全跟藝術價值掛上鉤。開個玩笑,我弟子的東西,在台灣也能賣30萬人民幣,比我的東西還貴。壺好壞沒有絕對標準。跟風炒只能上當。 記者:壺好壺壞,有沒有標準? 徐秀棠:有人說,標準是造型是否完整,做工是否細膩,壺身光不光滑,壺蓋嚴不嚴密……如果是實用品,我想就可以了。但是,上升到藝術品,這個標準有時就是騙人!藝術很難有一二三四的標準。做工有缺陷,有時偏偏是精品。我在廣東當過評委:一件景德鎮泥人上有個裂縫,大家討論兩星期,認定不是次品是一等品!我也反對給精品定標準。因為,我一講標準,馬上有人搬去造假了。現在,造假手段很發達,什麼抹鞋油、回爐燒…… 記者:看來,買個真的大師壺太難了! 徐秀棠:我想,收藏紫砂壺不光是你有多少錢的問題,還是要有對紫砂的鑒賞水平,是一種欣賞和把玩。你真的喜歡大師精品,也買得起,可以出手。問題是,現在紫砂又熱起來了,很多人帶著發大財的心思,像炒股、炒房一樣去收藏紫砂,這是跟風,十之八九要上當。還是要帶著感情,去看待紫砂。你喜歡這個壺,不在於價高價低,它就是好東西,它也喜歡你。事實上,有些沒有名氣的作者東西也不喝茶-周作人【轉貼】□ 周作人  前回徐志摩先生在平民中學講「吃茶」,——並不是胡適之先生所說的「吃講茶」,——我沒有工夫去聽,又可惜沒有見到他精心結構的講稿,但我推想他是在講日本的「茶道」(英文譯作Teaism),而且一定說的很好。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話來說,可以稱作「忙裡偷閒,苦中作樂」,在不完全的現世享樂一點美與和諧,在剎那間體會永久,是日本之「象徵的文化」里的一種代表藝術。關於這一件事,徐先生一定已有透徹巧妙的解說,不必再來多嘴,我現在所想說的,只是我個人的很平常的喝茶罷了。  喝茶以綠茶為正宗。紅茶已經沒有什麼意味,何況又加糖——與牛奶?葛辛的《草堂隨筆》確是很有趣味的書,但冬之卷里說及飲茶,以為英國家庭里下午的紅茶與黃油麵包是一日中最大的樂事,支那飲茶己歷千百年,未必能領略此種樂趣與實益的萬分之一,則我殊不以為然。紅茶帶「土斯」未始不可吃,但這只是當飯,在肚飢時食之而已,我的所謂喝茶,卻是在喝清茶,在賞鑒其色與香與味,意未必在止渴,自然更不在果腹了。中國古昔曾吃過煎茶及抹茶,現在所用的都是泡茶,岡倉覺三在《茶之書》(1919)里很巧妙的稱之曰「自然主義的茶」,所以我們所重的即在這自然之妙味。中國人上茶館去,左一碗右一碗的喝了半天,好像是剛從沙漠里回來的樣子,頗合於我的喝茶的意思(聽說閩粵有所謂吃工夫茶者自然也有道理),只可惜近來太是洋場化,失了本意,其結果成為飯館子之流,只在鄉村間還保存一點古風,唯是屋字器具簡陋萬分,或者但可稱為頗有喝茶之意,而未可許為已得喝茶之道也。  喝茶當於瓦屋紙窗之下,清泉綠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閑,可抵十年的塵夢。喝茶之後,再去繼續修各人的勝業,無論為名為利,都無不可,但偶然的片刻優遊乃正亦斷不可少,中國喝茶時多吃瓜子,我覺得不很適宜,喝茶時可吃的東西應當是輕淡的「茶食」。中國的茶食卻變了「滿漢饃饃」,其性質與「阿阿兜」相差無幾,不是喝茶時所吃的東西了。日本的點心雖是豆米的成品,但那優雅的形色,樸素的味道,很合於茶食的資格,如各色的「羊羹」(據上田恭輔氏考據,說是出於中國唐時的羊肝餅),尤有特殊的風味。江南茶館中有一種「乾絲」。用豆腐乾切成細絲,加薑絲醬油,重湯燉熱,上澆麻油,出以供客,其利益為「堂棺」所獨有。豆腐乾中本有一種「茶干」,今變而為絲,亦頗與茶相宜。在南京時常食此品,據云有某寺方丈所製為最,雖也曾嘗試,卻已忘記,所記得者乃只是下關的江天閣而已。學生們的習慣,平常「乾絲」既出,大抵不即食,等到麻油再加,開水重換之後,始行舉箸,最為合適,因為一到即罄,次碗繼至,不逞應酬,否則麻油三澆,旋即撤去,怒形於色,未免使客不歡而散,茶意都消了。  吾鄉昌安門外有一處地方名三腳橋(實在並無三腳,乃是三出,園以一橋而跨三漢的河上也),其地有豆腐店曰周德和者,制茶干最有名。尋常的豆腐乾方約寸半,厚三分,值錢二文,周德和的價值相同,小而且薄,幾及一半,黝黑堅實,如紫檀片。我家距三腳橋有步行兩小時的路程,故殊不易得,但能吃到油炸者而已。每天有人挑擔設爐鑊,沿街叫賣,其詞曰:  辣醬辣,  麻油炸,  紅醬搽,  辣醬拓:  周德和格五番油炸豆腐乾。  其製法如所述,以竹絲插其末端,每枚值三文。豆腐乾大小如周德和,而甚柔軟,大約系常品。唯經過這樣烹調,雖然不是茶食之一,卻也不失為一種好豆食——豆腐的確也是極好的佳妙的食品,可以有種種的變化,唯在西洋不會被領解,正如茶一般。  日本用茶淘飯,名曰「茶漬」,以腌萊及「澤庵」(即福建的黃土蘿蔔,日本澤庵法師始傳此法,蓋從中國傳去)等為佐,很有清淡而甘香的風味。中國人未嘗不這樣吃,唯其原因,非由窮困即為節省,殆少有故意往清茶淡飯中尋其固有之味者,此所以為可惜也。紫 砂 陶 鑒 定紫砂陶是用一種質地細膩、可塑性極強、含鐵量較高的特殊天然陶土製成,然後在1000℃以上的高溫中焙燒。泥色有紫泥、紅泥和淡黃色泥。紫砂泥最適於用來塑造茶壺。明季李漁說:「茗注莫妙於砂,壺之精者,又莫過於陽羨。」又「壺必言宜興陶,較茶必用宜壺」,稱頌宜興紫砂壺是天下最為理想的茶具。前人總結紫砂壺注茶的優點很多。   (1)「宜興茗壺,以粗砂制之,正取砂無土氣耳」。「茶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故用以泡茶不失原味,色、香、昧皆蘊。」「聚香含淑」、「香不渙散」,茶昧越發醇郁芳馨。   (2)紫砂壺「注茶超宿署月不餿」。按茶道而論,應該隨時泡茶,隨即喝,吃完茶馬上就要倒出茶渣。但存茶於壺過夜或久留,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常有的事。夏天隔夜不餿,不起膩苔,當然有利於洗滌及衛生,所以紫砂茶壺泡茶前的洗滌比較方便。清代吳騫說:「壺宿雜氣,滿貯沸湯,傾,即沒冷水中,亦急出冷水瀉之,元氣復矣。」   (3)砂質茶壺能吸收茶味,內壁不刷而絕無異味,應用經久能增積「茶銹」,空壺以沸水注入也有茶香。何以如此呢?因紫砂器是介於陶和瓷之間屬於半燒結精細炻器,里外均不施釉,這樣,使它既有一定的機械強度又有一定的氣孔率,故盛茶既不滲漏又有良好的透氣性,再加之使用上講究些,這就是盛茶不易餿的主要原因。但事物總是辯證的,我們講不易餿,不是不會餿,而是與其他器皿相比較而已。因為茶葉本身是有機物,它在一定條件下總是要發酵變質的。關於久用後增積「茶銹」而空壺以沸水注入也有茶香,這與紫砂器具有一定的氣孔率也有關係。   (4)紫砂器使用越久,器身色澤越發光潤,玉色晶光,氣韻溫雅。《陽羨名壺系》說得非常切合,「壺經久用,滌拭日加,自發暗然之光,入手可鑒」。真正具有「久且色澤生光明」的特點。   (5)冷熱急變性好,寒天臘月,沸水注入,絕對不會因溫度急變而脹裂。   (6)砂質傳熱緩慢,使用提攜不易燙手,且保溫性能也很好。   (7)性耐烹燒,可放在溫火上燉燒,如用以烹蒸無需擔心開裂。   所以寸柄之壺,盈握之杯,往往惹人喜愛。   除上述的紫砂泥料內在質量的特點而外,紫砂泥的發色效果由於礦區、礦層分布不同,燒成溫度稍有交叉變化外,則色澤變化多端,耐人尋味,妙不可思。清吳梅鼎《陽羨名壺賦》中關於色澤變化問題有一段描述:   若夫泥色之變,乍陽乍陰。忽葡萄結甜紫,倏橘柚而蒼黃。搖嫩綠於新桐,曉滴琅玕之翠。積流黃於葵露,暗飄金粟之香。或黃白堆砂,結哀梨兮可啖。或青堅在骨,塗髹汁兮生光。彼瑰琦之窯變,非一色之可名,如鐵,如石,胡玉,胡金。具百美於三停,遠而望之,黝若鐘鼎陳明庭。追而察之,燦若碗琰浮精英,豈隨珠之與趙壁可比異而稱珍者哉!   吳梅鼎對紫砂泥色的描寫真可謂淋漓盡致了。   日本奧蘭田著《茗壺圖錄》談到:「泥色之辨,洵難矣!每壺各異,譬猶天文之爛然。不可得而名狀也。」就是講的紫砂泥色之豐富多彩。其中朱、紫、米黃三色則為紫砂器的本色,而朱有濃淡,紫有深淺,黃又富於變化。若以辨色命名,可稱鐵青、天青、粟色、豬肝、黯肝、紫銅、海棠紅、硃砂紫、水碧、沉香、葵黃、冷金黃、梨皮、香灰、青灰、墨綠、桐綠、鼎黑、棕黑、榴皮、漆黑等諸色。如細細觀察,各種泥色里又有白砂星星,如銀砂閃點,日光映射,宛若珠翠。或在泥中和以粗泥砂或鋼砂則谷縐周身,珠粒隱現,光彩奪目。   紫砂壺形制上分有高、矮兩個類型,按茶理而論,壺形高者則壺口蓋必稍斂,宜於沏紅茶,因紅茶在焙制中是通過發酵的,故高壺沏泡紅茶,更覺香濃蘊藉。矮型壺口蓋稍敞,綠茶在焙制時未經發酵,葉綠素沒有破壞,沏泡不宜深燜,故扁形壺泡綠茶,傾出時澄碧清新更顯色、香、味的佳趣。   紫砂壺除上述特點外,更為重要的是紫砂器的手工技術的工藝質量。紫砂工藝陶造型類別繁多,「方非一式,圓不一相」。形制典重質樸,輪廓周正,線條清晰,比例恰當,如茶壺的嘴、鋬、腳、蓋等,既有本身謹嚴完美的優美型體,又要與壺互相扶稱成為一個和諧完滿的整體,並同時考慮實用效果。同一品種如出名藝人之手,就更富有藝術感染力,是有實用價值的工藝美術欣賞品。   紫砂壺傳統造型來源可歸為:   (1)仿夏、商、周、春秋戰國、秦青銅器造型,如彝、鼎、尊、爵等。   (2)仿古代陶器造型,如彩陶、罍、觚、杯、瓿,秦漢瓦當和漢磚紋樣。   (3)仿古代器物造型,如秦權、玉器、鍾、鼓等。   (4)仿瓜果、花木的形象或加工變形塑造,再用浮雕、半圓雕的手法裝飾應用,如蓮、荷、桃、柿、葡萄、松、竹、梅等。   (5)仿實用器物借形改裝,如笠、柱礎、筐、升、斗等。   (6)仿各種幾何圖形,如菱花、葵花、多角多面形等。   當然紫砂壺的造型絕不能被上述羅列至盡,尤其是近幾年來,藝人的藝術境界大為提高,思路更為廣闊,不囿於傳統方法的限制,使造型變化更有新的發展與創造。   紫砂壺產品造型的豐富,從產品造型中經常運用的裝飾線中亦可證明。紫砂壺的裝飾線有皮帶線、凹線、鱔肚線、側角線、隱線、衖堂線、囗(目匿)角線、單雙鯽背線、凹凸線、碗口線、堆疊線、活線(又稱飛線)、翻線、竹爿線、雲肩線和偶角線等二十餘種。   從製作角度講紫砂壺造型又可分為素凈光貨(以講求外輪廓線的組合,並用各種線作為裝飾變化)。花貨(以浮雕、半浮雕作裝飾)、筋瓤貨(包括葵色葵花筋瓤)等。   把文學、繪畫、篆刻、造型諸藝術熔為一體,是紫砂陶工藝的又一特色。紫砂陶的主要裝飾手法是陶刻。鐫刻時廣泛地運用雙入正刀法,單入側刀法,以及澀刀、遲刀、留刀、輕刀、切刀、舞刀等,做到心手並用,各盡其妙。並著重講求各體書法、文學詩詞、辭章與短句。繪畫上特別重視寫意筆墨,使陶刻裝飾與紫砂的藝術風格形貌取得和諧。故紫砂陶工藝既不同於一般民間畫派,又不屬於舊,『宮廷畫派」,應該說是屬於「文人畫派」。書畫雕刻是紫砂陶工藝過程中最後的一道工序,一般都是事先在陶坯上書畫,然後依著字畫雕刻。每刻一筆,施以兩刀,中間剩餘泥塊,用刀口刮平,使其凹面平光。這就是所謂的「雙入正刀法」。刻字要劃平豎直,刻得珠圓玉潤;刻畫要做到有來龍去脈,結構相稱,刀法分明。雕刻用的各種刀法又可歸納為「劃、豎、撇、踢、捺」五個字。刻「劃」,刻刀先下後上;刻「豎」,刻刀先左後右;刻「撇」,先用順刀,後用逆刀;刻「踢」,先用逆刀,後用順刀;刻「捺」,刻刀先上後下。還必須注意刻刀的浮沉利鈍,深淺寬窄,筆勢的氣脈連貫,以顯示跡外傳神的格調。精細的作品,用斜刀刻法,才能刻出挺秀的精神;普通品種則用平刀刻法,在陶坯上直接下刀,不先作畫,這就是所謂的「單入側刀法」,亦俗稱空刀法,即直接以刀代筆。清刻用刀大都要不脫秀氣,因為情刻就是不加工染色,畫面書法粗的部分,刀法要深,細的部分,刀法要淺刻,挺秀的線條用刀,要刻得圓潤而靈秀。如刻石頭、竹梗之類的作品,有疏有密,襯點要分得春夏秋冬。   紫砂陶的另一種裝飾手法是釉彩。即在已經素燒的產品上用釉料彩繪和滿身施釉。以最早的產品來推敲,它似乎是傳統的用泥料堆繪方法的發展,而後改用了釉料。彩繪花卉、山水、人物等,是用釉料在素胎上先堆塗紋樣構圖的基礎上,再用彩色勾繪,類似於瓷器的粉彩。也有在素胎周身塗布彩色的滿釉,一般人稱之為「爐鈞」。這種方法創始在什麼時候?可證的實物及文字記載只能推到清代乾隆年間王南林、楊友蘭和邵基祖等的作品。《砂壺圖考》記有「原色加彩五色花卉,極為工緻」等語。因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景德鎮的瓷器彩繪,盛極一時,紫砂彩釉實際上是有意識地模仿了瓷器的粉彩,使紫砂陶和資器的裝飾格調,走上了異曲同工的道路。   紫砂陶創始於宋代。北宋詩人梅堯臣的詩句中就有「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以及「雪貯雙砂罌,詩琢無玉瑕」等句(見《宛陵集》卷十五《和杜相公謝蔡君漠寄茶》和卷三十五《答宣城張主簿遺雅山茶次其韻》)。這裡所說的「紫泥」、「砂罌」,都是指的宜興紫砂一類器物。1976年在宜興羊角山進行考古調查時,發現了宋代紫砂陶古窯址,更進一步確鑿證明宜興在宋代已開始燒造紫砂陶了。根據發掘出土的大量紫砂器殘片分析研究,可以分辨出主要造型有壺、罐兩個大類,其中以壺為大宗,均呈紫紅色,器物里外無釉,從殘片復原的器型分,有高頸壺、矮頸壺、提梁壺等三類。紫砂陶泥質較粗糙,器身表面密度亦差。由於沒有用匣裝,而是直接入窯燒成,因此常有火疵現象,在成型方法上已脫離用陶輪拉坯的做法,根據紫砂泥不同於其他陶土性能,而採用泥片鑲接法。羊角山古紫砂陶窯的發現,糾正了從明、清以來的紫砂專著一致認為紫砂是明代創始的歷史錯誤,為研究紫砂陶史提供了新的依據。   紫砂陶的製作雖始於宋,但直到明代中葉才開始盛行,名手輩出,代有精品。許多良師名匠,畢智窮工,製成了不少精美無比的紫砂器。據明代周高起所著《陽羨茗壺錄》記載,明正德、嘉靖年間的民間紫砂藝術大師供春(又稱龔春),是把紫砂壺從一般粗糙的手工業品推進為工藝美術創作的第一人。相傳供春為明朝正德宜興人,原為宜興吳頤山的家僮,侍候主人吳氏讀書於金沙寺中,寺內一老僧善制茶壺,供春私下從老僧學藝,刻苦用功,技藝大進。有一次,供春所制之壺,偶然被主人吳頤山看到,感到該壺質樸古雅,未曾有過,便叫他照樣再做幾把,並且請當時名流來鑒賞。名流們齊聲叫好,從此供春壺名聲大噪,不消數年,供春竟然成名。他的作品特點是「器薄質堅」,為時人所愛,收藏家競相搜購,有所謂「供春之壺,勝於金玉」之說。除供春壺外,他還制了「龍蛋」、「刻角印方」等壺。   供春壺的鋬上有「供春」二字,這件真品相傳於1928年為宜興儲南強所收藏。此壺的來歷,據儲南強自述:「上年(約1927年)在蘇州地攤購得,為山陰傅叔和氏(紹興人)所藏,傅之前為費念慈所藏,費氏以前為吳大瀓所藏,又前則出於沈鈞和家,再前待考。儲氏以五百金輾轉得來,初因無壺蓋,吳大瀓請當代名手黃玉鱗,配其蓋為北瓜蒂柄,後被著名畫家黃賓虹看到,認為壺為樹癭,蓋為瓜蒂,不相稱,儲認為言之有理,遂請現代制壺名手裴石民重做樹癭蓋,並在壺外由黃賓虹書銘文,凡四十五字,文曰:『作壺者供春,誤為瓜者黃玉麟,五百年後黃賓虹識為癭。英人以二百金易之而來,能重為制蓋者石民,題記者稚君』。」這件壺是唯一的供春壺傳世品。1953年,儲甫強先生捐獻給蘇南文管會。現藏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此壺又稱樹癭壺,壺身作者松樹皮狀,壺把亦如樹根,藝術性很高,清代吳騫《陽羨名陶錄》對紫砂壺的資料搜集極廣,但因未見過供春壺感到終生遺憾,自嘆福薄,而且說:「供春壺已世間不復存在了」(見《清儀閣雜詠》)。有人認為中國歷史博物館所藏供春壺為後世仿製的觀點,可能受此影響。   供春之後,更是名匠輩出,百品競新。繼起的名家有董翰、趙良、元暢、時鵬,稱為「四大家」,他們都是明萬曆年間人。四人作品,趙、元、時三家都承繼供春的古拙風格,而董翰是最早創造菱花式壺的名藝人,獨以文巧見長。   四大名家以後有李茂林和時大彬,也是明萬曆時人。李茂林是李養心的字,他善做小圓壺,作品不務妍媚而時見巧思,世稱「名玩」。製品樸素帶艷,李的最大貢獻是開創「壺乃作瓦擊囊閉入陶穴」的匣裝燒法,從而防止了紫砂器在窯燒中沾染其他陶瓷釉淚(又稱飛釉)。製品特點是不署款,僅用硃筆書寫。時大彬是宋代尚書時彥的裔孫,時鵬之子,號少山,死於清康熙初年,是紫砂工藝史上的巨匠。他從各方面總結了前人經驗,在紫砂用泥的選擇、制型、銘刻等方面,都有較高的造詣,人們常把他與供春相提並論。其作品早期多仿供春大壺,以朴雅堅緻見長。後期作品,由於來往於婁東,接觸嗜茶文人甚多,與王世貞、陳繼儒過從甚密,為投文士品茶之趣,遂改制小壺,從此風格為之一變。他創製的有菱花八角、六方、提梁、僧帽等壺數十種。近年國內又出土四件帶大彬款的紫砂器,其一為六方把壺,底有「大彬」二字楷書款。其二為雕漆方型把壺,底部有「大彬」二字款。其三壺身作圓形,底三足,彎流,蓋上有雲肩狀的貼花,把下刻有「大彬」二字款。其四為扁圓砂壺,直流,底有「大彬」二字款。   時大彬收了許多徒弟,以李仲芳、徐友泉為最突出,三人都行大,因而又有「壺家妙手稱三大」的說法。李仲芳是名匠李茂林長子,且為時大彬的「高足第一」,家傳師教,深受熏陶,他繼師之「敦雅古穩」,承父之「妍巧有致」的制壺風格,作品文巧精工,技藝精湛,時大彬見愛有自署款識的,當時人們稱之為「李大瓶,時大名」傳為美談。今天我們如何鑒定他們師徒兩人的作品,尚屬難以解決的問題。徐友泉,名士衡,作品別具一格,善作仿古銅器的形制,並且精於配泥,使壺色豐富多彩。但是他並不滿足自己的成就,到了晚年時他還自嘆說:「我之精不及時大彬之粗。」友泉有子,亦是紫砂藝人,當時人有「大徐小徐之稱」,但不詳其名。   明末紫砂器盛極一時,名手巧匠層出不窮,除上述幾人外,萬曆年間還有歐正春、邵文金、邵文銀、蔣伯囗(艹誇)、蔣時英,陳信卿、邵蓋、邵二蓀、周后谿。崇禎年間有陳光甫、陳俊卿、沈君盛、陳子畦、陳用卿、陳正明、閔魯生、陳仲美、沈君用、徐令音、陳辰、陳和之、陳挺生、承雲從、周季山、沈子澈、徐次京、惠孟臣、項不損、鄭子侯等,其中以陳仲美、沈君用、惠孟臣的壺最精。陳稱為時大彬之後的又一高手。當時有人稱陳仲美、沈君用的作品為神品。陳重鏤雕刻為其技藝的最大特點,除「龍戲海濤壺」等茶具外,他還善於製作文房小品,陳設雅玩。所雕刻的紫砂觀音像,表情「莊嚴慈憫,神采煥生」。可惜早卒,遺留作品不多見。惠孟臣制壺除注重形體渾樸、精妙外,特別注重銘刻的筆法,務求與唐代大書法家諸遂良近似。他專制小壺,胎薄輕巧,是另一種絕技。惠孟臣所制的壺,相對而言,流傳比較廣一些,國內外均有收藏。   到了清代,紫砂陶藝人的製作又在前人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摟,其中最著名的是陳鳴遠,號鶴峰,又號壺隱,清康熙、雍正年間人。他能自制自鐫,雕鏤兼長,製品多出新樣,銘刻書法講究古雅流利,具有晉唐風格。善制茶具、雅玩,南瓜壺為其代表作品之一。「宮中艷說大彬壺,海外竟求鳴遠碟」,這是對他作品的高度評價,其作品國內外均有收藏。嘉慶、道光年間有楊彭年、楊鳳年兄妹,都是名家,制壺雅緻玲瓏,隨意捏成而有天然之致,藝林視為珍品。特別是楊彭年與當時著名金石書畫家、曾任荊溪和溧陽知縣的陳曼生合作,陳親自設計了十八種壺式,交楊彭年製作,待坯半干,用竹子在上面鐫刻書畫,其中精品均由陳氏自刻「阿曼陀室」款,或在壺底、把上刻「二泉」、「彭年」兩字,世稱「曼生壺」。此壺特點,壺嘴不淋茶汁,壺蓋與壺身旋轉緊閉後,即使拈蓋而壺身不墜,銘刻亦寓意深遠,有「字依壺傳,壺隨字貴」,「名工名士,相得益彰」的稱譽,歷代為鑒賞家所珍藏。與楊彭年同時的還有一位名匠邵大亨年少就享有大名。楊彭年以精巧見長,邵大亨則以渾樸取勝。所制「掇球壺」,「骨肉亭勻,雅俗共賞」,「嘴、鋬勻稱自然,口蓋直而緊,雖傾側無落帽憂」。他的製品非常名貴,有「一壺千金,幾不可得」之譽。所制「魚化龍壺」、「一捆竹壺」、「風卷葵壺」等,均傳世,渾樸簡練,精美絕倫,達到紫砂工藝成就的藝術高峰。   清代制壺名手,除上述幾位外,雍正時有陳漢文、楊季初、張懷仁、王南林、楊繼元、楊友蘭、邵基祖、邵德馨、邵玉亭。乾隆時有惠逸公、范章恩、潘大和、葛子厚、吳月亭、華鳳祥、貞祥、君德、吳阿昆、許龍文、陳文伯。嘉慶時有吳月亭。道光時有黃玉鱗、馮彩霞、邵景南、邵二泉、吳歧陶、申錫、吳大瀓。咸豐時有胡遠、俞國良等。以上是有案可查的,無案可查的不知幾許。   從上所述,可以看出,紫砂器盛行與繁榮,除自然條件之外,和茶的製作、飲用方法由蒸團、碎碾、沸煮,改為散葉、炒青、沖泡有直接的關聯,與文人墨客、名門高士的愛好、推崇和參加也是分不開的,而詩文、書畫、金石篆刻藝術家與紫砂技藝名流相結合,則推動了紫砂制器的日新月異。趙宦光、董其昌、陳煌圖、鄭板橋、陳曼生(鴻壽)、吳昌碩、任伯年、黃賓虹等,都曾在紫砂壺上親筆題詩刻畫,這些詩文、書畫,一般都清雅淡遠,寥寥數筆,即為品茗人士大增興緻,《砂壺圖考》記載,鄭板橋自製一壺,親筆刻詩云:   嘴尖肚大耳偏高,才免饑寒便自豪。量小不堪容大物,兩三寸水起波濤。   這是茗壺上少見的詩句,借壺作比,以壺喻人,大大地抒發了肺腑之言,語明意深,讀之能陶冶我們的心靈,給我們以藝術享受。據現存實物及文獻查證,從明正德開始,至清宣統為止,以各種形式參與紫砂陶藝的著名詩人、學者、藝術家不下九十餘人。紫砂陶業有今日這般濃重的文化氣氛,是與熱衷文化的藝人與熱愛工藝的文人共同創造分不開的,所以才使紫砂壺馳名中外。紫砂壺流落到外國的也很多。尤其是日本搜購的為數不少,單是日人奧蘭田所編的《茗壺圖錄》中就有明清時期名家的紫砂壺三十多件。紫砂壺流傳到歐洲,大約是在明朝末年,由葡萄牙人首先傳去的。歐洲人稱為「紅色的瓷器」,據說英國人大維德收藏的名壺就很多。   紫砂產品歷代以製作的精粗而分為:粗貨、細貨、特種工藝品三類。紫砂粗貨產品,價格低廉,是經濟實用面向大眾的產品。細貨產品雖價格有所高低,但還可稱為經濟實用的工藝美術品。特種工藝品,則是指有名藝人的製作品,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和藝術價值,其身價超過珠玉之上。一件佳美作品的內涵,必須具備三個主要因素:美好的形象結構,精湛的製作技巧和優良的實用功能。如果說壺身宛如人的身體,那麼嘴、鋬蓋、把、鈕、腳則如人的五官、四肢,應與整體比例協調。首要的是:「嘴鋬舒屈自然,若生成者,蓋獨如人之冠,口蓋直而緊,雖傾側無落帽之憂;眼外小而內錐,故無窒塞不通之弊。」「克蓋」與壺身必須和諧,而具有自然活潑的節奏感;「截蓋」意即截壺身上部的一段,蓋與壺身合則為一整體,不致參差不齊;「嵌蓋」則嵌納於壺身,以嚴密、合縫、通轉而隙不容發為上。這些都反映出高度技巧上的細部刻劃。所謂的實用功能在於握拿時要舒適,壺嘴出水流暢,容量規格以致高矮形制要適合地域、民族飲茶方式的習慣。而精湛的技藝是評審壺藝優劣的唯一準則。一個藝人既有繼承也有創新,衡量創新的標準要注意三個要素:   其一是形,即壺的形象,也就是形狀式樣。這來源於對生活的熟悉深度,取決於自己的精心設計。要明確地安排製作壺的大面,即壺身;要鮮明地強調壺的每個部分,嘴、鋬口、底、足、蓋所支配的方向。由點、線到面,交待清楚線條的來龍去脈,緩衝過渡,明暗轉折,虛實對比。這樣才能深入空間而獲得形的深度。把點、線面處理好後,形才有生命力。   其二是神,即壺的神態,創作時候,萬不可僅在平面上探求,而要在起伏上思考。一切生命都從一個中心迸生出,然後由內到外,滋長發芽,燦然開花。必須要有一種強烈的衝動力才算是有神。   其三是氣,即壺的氣質,要求產品的氣質要有一種健康的美,而不是病態的美。如果沒有輪廓、線條、體積、比例的學問,沒有基本功紮實而又靈敏的手,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   總而言之,藝術要有決斷,要樸素,要率真,要把親自感覺到的表達出來,以達到形、神、氣兼備,才能使作品氣韻生動,顯示出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紫砂陶的鑒定【轉貼】下 近年來隨著對砂藝熱潮的興起,傳統的茶文化與陶文化的推廣,使熱愛紫砂藝術的人士日益增多,較高檔次的佳作生產,究屬數量有限,遠不能滿足各界人士玩賞的需要,尤其高雅名作,更是稀少。因此社會上出現極少數缺乏藝術道德的工匠,串通一些不講商業道德的狡商市儈,不擇手段地乘機牟取暴利,各種等級的劣質贗品充斥市場,蒙蔽眾多熱忱的砂藝愛好者。所以有必要討論一下辨偽問題。關於此問題,前人很少涉獵,下面幾點,供紫砂藝術愛好者參考。   識別砂壺的真假,如同鑒定書畫,首先要提高理性認識,即培養自己的美學素養,以資提高自己的美學觀念。其次是多方交流,互相觀賞某些名家的傑作,提高感性認識。多探討和了解某些名作家的風格形制,技巧手法,藝術擅長,使用原料泥色的習慣性,印章的規格特徵,把握關鍵性的依據,逐漸積累經驗,就不難識別真假了。在任何一種藝術行當中,一個有所成就的佼佼者,都一定會有他的獨到一面的過硬功夫,表現在藝術和技巧的兩個方面。這些內在的要領,就是所謂的個人風格和韻致。一件真正完美的好作品,形、神、氣、態貫通一氣,他們的靈感就體現在形、神、氣、態之中,作偽者是絕對不易得其要領的。若目鑒遇到一些問題,還可藉助文獻資料來考證,其中較為著名的文獻資料有明周高起《陽羨名壺系》、清吳騫《陽羨名陶錄》、清朱堅《壺史》、張燕昌《陽羨陶說》、李景康、張虹《陽羨砂壺圖考》、周容《宜興瓷壺記》、吳梅鼎《陽羨茗壺賦》、明項墨林《歷代名瓷圖譜》、鄧秋枚《砂壺全形拓本》、周嘉胄《茗壺圖譜》、王稀登《荊溪疏》、無名氏《陽羨茗陶說》等。至於文論談到宜興紫砂陶的文人就更多了,不勝枚舉。第三看陶刻等方面的款識。紫砂陶質地古樸純厚,不媚不俗,與文人氣質十分相近,特別得到文人的青睞,故明清時期參與紫砂陶製作的人很多。採取的方式多種多樣,不一而足,其中最多的是採取定製的形式,如董其昌、潘允端、黃彭年、端方等,還有一些則把當時紫砂名匠請到家中當幕賓依式制壺,如明陳繼儒請蔣伯囗(艹誇),清康熙年間許多文人請陳鳴遠,清同治年間吳大瀓請黃玉麟等。他們在定製宜興紫砂陶的過程中,不免提出自己的標準和要求及對造型、裝飾的意見,如項元汴、梁小王、陳鴻壽、蔡愷、吳大瀓等人都參與了紫砂陶的造型設計。文人除定製、設計紫砂壺外,更多的是撰寫砂壺銘,因為它可以記事、寓意、言志、寄情,而文人墨客最樂於此道。有了銘文,還要有一定的手段搬到壺上去,這樣就產生了書法和篆刻的形式。壺銘的內容大多為詩文和畫面,詩文的內容有的是與茶、花有關的題詠,有的是著名詩人的詩句,多由唐詩三百首、全唐文及千家詩中選出,著重講究各體書法,有正、草、隸、篆、鐘鼎和石鼓文等。在前人的著述中,我們還可以看到評述這些書法與篆刻的文字。如:《桃溪客語》里記載,張叔未得時大彬壺有詩云:「削竹鐫留十字銘,居然楷法本黃庭(指王羲之書《黃庭經》)。」張燕昌《陶說》評楊忠訥壺銘書法:「其款字有晉唐風格,勝於前人」。《砂壺圖考》評徐懋壺銘書法:「氣格款字刻工均饒書卷氣」。評陳鴻壽壺銘書法:「眉字隸書,尤為別緻。」評汪錕壺銘書法:「字畫刻工均秀逸過人。」評陳煌圖壺銘書法:「筆法疏宕有致」。評瞿應紹壺銘書法:「子冶銘刻如天馬行空,漫無邊際」。評項真壺銘書法:「項不損字法晉唐」。   紫砂壺的款識先是鐫刻,再發展到用璽鈐蓋,這個過程的形成有以下幾種原因:   第一,鐫刻麻煩,鐫刻者須善書。璽印方便,一鈐即可,尤其是適應於少批量生產。   第二,璽印鈐蓋留下來的印記也是一種「商標」。   第三,用璽印也是紫砂壺藝術走向完善的一步,是中國古文化與傳統藝術的結晶。   好的紫砂款識應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印章大小要適宜 用印鈐款,理當視作品的大小而相應配置。倘若幾人合作,幾人印章大小亦宜相仿。有人曾說用印寧小勿大,大則不雅,此說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盡然。許亦華先生曾應呂堯臣之囑,作「堯臣陶藝」一印,擬戰國璽意,與其代表作「璽壺」底一般大小,鈐之於壺即為一巨鈐,匠心獨運,非常巧妙。因此創作者大小不同的印章不止一方,且用起來非常得心應手,恰到好處。   (2)印章形式要善擇 印式變化有姿才能與整體作品的藝術美相得益彰。印章除正方形、朱白文(鈐在壺上則相反,一凹一凸)外,還有半通形、瓦當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葫蘆形、自然形、肖形等各種印面形式,凡一件作品同時鈐用二方或二方以上印章者,就需擇不同的印面形式。才能渾然一體。   (3)鈐印位置要得當 一般用印在底部、蓋內、鋬下。如用在壺的明處,尤其要審察位置。用得好,可以起裝飾作用,得畫龍點睛之妙。   (4)風格要協調 一般來說工細精微的作品,宜用娟巧秀麗的印章;樸實奔放的作品,宜用粗獷老辣的印章;端莊穩重的作品,宜用方正平穩的印章。制壺名家王寅春常用的名印「王寅春」,得漢鑄印神韻,殘缺自如,通邊巧妙,鈐在其作品上,印雖小卻顯得雍容大度。顧景舟所用「景舟制陶」一印,線條不粗卻剛勁飽滿,姿意縱橫而錯落有致,確是大家風度。一般作偽者喜用一種四平人穩,粗細、深淺一致,工藝化的印章,且不問與作品風格是否相宜,都是一個模式,看後使人很膩昧。   (5)鈐印輕重要適宜 鈐印時應注意平整,用力均勻,不可深淺不一。由於印的形式與風格有異,作印者用刀深淺不一,鈐印時也應恰到好處。有的不一定要鈐足,有的卻非鈐足不可。清代篆刻名家陳曼生設計的壺形,寓巧於拙,古樸而又幽默,楊彭年製作,底鈐「阿曼陀室」一印。若不鈐足有點輕飄,好像一個病人站不穩的樣子。可鈐足後卻顯得雄健朴茂,運刀猶如雷霆萬鈞,金石味十分濃厚。   (6)印章製作要考究 紫砂款識所用印章的製作者有印人,也有不少民間陶工,優劣懸殊。紫砂陶有了很大的發展提高,而款識的藝術水平難以與古代相比。究其原因,古代作印者是篆刻名家,也懂紫砂的藝術,制壺者亦具有一定的藝術素養,也懂篆刻一二,所以制印的藝術水準也高,而一般作偽者大多為民間的陶工,既不懂篆刻,更不會請印人作印,款識不好,壺藝自然會受到影響。   至於書法篆刻的地位,清中葉以前一般在壺底,清中葉以後在壺身上開始多見。明代制壺人用刻款,如有文人定製,即署文人的名號或堂號。到清代,制壺人用印款,文人撰銘則用刻款,即是說,凡印款與刻款並存的,必為文人定製;也有壺底用文人齋名作印款,壺身銘文用刻款,制壺人則在壺蓋內、把下、流下蓋小印章的。篆刻的工具一般用鋼刀或竹刀。篆刻的時間一般在壺送入窯前。燒成後刻款的也有,但極少見,而作偽者是不懂得以上常識的。不是在形、神、氣、態上出問題,就是署款不講究,書體惡劣,刀法無遒勁氣,且所用的印章不是亂鈐一通,就是與造型風格不相適應。即是說作偽者不具備書法、繪畫、貼塑、篆刻方面的藝術。若無書法、繪畫、貼塑、篆刻的高超藝術造詣,其作品則難以始臻藝術的上乘之作,不是偽品就是劣品,舍此我們還能說什麼呢?因此,看陶刻方面的款識可以鑒別出大批的偽品。   至於砂藝歷史上的仿古作偽問題,在19世紀中葉和20世紀初期,也曾出現過摹仿古代名家作品的熱潮,其複製的方法有三種:第一,按照名人的傳世品進行摹仿複製;第二,一些古玩商人根據砂藝史籍記載的品名,通過藝匠臆測構思設計製作;第三,將一些品位高雅、工技精緻、形式完整的所謂高檔次砂壺簽署歷代各名家的名款或偽仿印鑒加戳於上。第一種情況的仿製者往往都是在砂壺技藝上有名氣的,無論在技藝上、泥色上都遠遠超過歷史原作,所以將摹製品與明代或清代初期傳器相比,都顯示出後代摹仿品的高水平,其價值下真跡一等,有些作品的價值還要超過原作,碰到這樣的仿製品可說是三生有幸,難以企及,可望而難求。至於清初延至中期的幾位傑出的大家,如陳鳴遠、聖思、邵大亨等的曠代佳作,儘管複製者技巧很是精工,總覺得在神韻上有所不逮,不免宥於玉與燕石的差別。但是這類作品流傳至今日,一旦偶為好事者所得,當然還是很有賞玩珍藏價值的。它應當區別於現代的假冒偽造的贗品。第二種是近年出現的借圖譜偽造再仿的技低質劣的假中之假的產品。作假人雖也有一些過硬功夫,但風格和韻致皆不對路,所以作出來的東西很難得要領,很難作到原品形、神、氣、態的諧和。稍有砂壺藝術常識的人,一看便知。第三種假冒名家的偽仿品,只要了解某些名作的風格形制,技巧手法,藝術擅長和款識的藝術形式,一戳即穿。因此凡遇名家的東西,千萬要慎辨。   鑒別明代的宜興壺雖說困難很大,但仍有規律可尋。凡是真的宜興壺,其體重,其色紫,其亮潤,與剛磨出來的玉還未上亮光而以川蠟燙之者同,所有的落款皆陽文,字體亦極工整。仿製或新制的宜興壺,其性糟,其色黃,有亮者少,無亮者多,即或有亮,亦是用川蠟所燙,終不如真的宜興壺亮且潤。根據目前傳世的仿製品來看,所刻的新款一律用陰文,不是陽文,有識者不難,一望可知。除了宜興壺有偽作而外,其他品種的紫砂器則無人作偽。本人養壺十大心得(原創)要說養壺得要從開壺講起: 1.新壺到手忌立刻泡茶,因為壺在窯燒中常會留有異味,立刻泡會影響茶香和茶味。所以新壺到手的第一個步驟就是清潔,把壺用清水反覆沖洗數遍,再用百潔布加適量牙膏均勻塗擦茶壺的內外並用清水沖洗乾淨,然後浸泡在水裡次日取出。(用清水浸泡太耐效果不會太大,我本人建議晚上浸泡次日取出,既不費時,又不費神) 2.單靠清潔是不能完全去掉異味的,用熱水燙壺兩次。第一次用70~80度開水,第二次則用剛開的100度熱水分別泡三至四分鐘。 3.事先準備好足夠的熱茶湯,把茶湯沖入壺裡用養壺巾包好放進鍋里準備煮壺,把剩餘的茶湯倒進鍋里調好火力開始煮壺(切記火力一定要用文火不能猛,否則煮壞了可別罵我。如果有條的可取用鍋中鍋進行隔水燉壺)。煮壺的時間隨你而定,但切記不能幹水,要保持水滿包住壺,不然煮黑了可別罵我。 註:所用茶湯一定新鮮,制茶湯的茶葉可用我們平時用剩的茶碎或到茶葉市場購買一此茶碎。如果 你所用的茶葉耐泡而不變味的可在煮壺時放進壺裡一起煮。清洗和煮壺的器皿必須乾淨無異味。如果你不敢煮壺可用熱水多燙幾片然後用,茶碎泡它十次八次(但效果還是及不上煮壺的) 4.煮好後耐溫度降下後從鍋中取出用溫水沖洗乾淨,陰乾待用。(也可以立即使用) 5.每次使用前用最好用70~80熱水燙壺再泡茶,用熱水沖淋壺的內外,可消毒、除污、去霉、曖壺四大功效。 6.泡茶時由於水溫高,茶身氣孔擴大,用乾淨的養壺巾拭擦壺身。(養壺巾可浸茶湯後再擦壺效果更佳,茶湯可選第一泡的洗茶湯) 註:每次用完的養壺巾必須清洗乾淨。 7.如果有條件的可制一些沸茶湯,在泡茶時沖淋壺身,以達到養壺及保溫功效。切忌將壺浸在沸水中或茶湯中保溫,此做法不利養壺相反還會使壺身留下不均勻的色澤。 8.泡完茶後,應把茶葉壺內倒掉並用熱水沖洗乾淨陰乾,不用時應保持壺內乾爽,不能積存濕氣。勿把茶渣、茶湯留在壺內,特別在夏天茶渣和茶湯很易變質和發霉。 9.平時不用應把壺陳放在乾燥、小灰塵、沒油煙的地方。 10.茶壺若有茶跡或沾染灰塵、油煙可用牙膏輕擦。牙膏是很有效的除污清潔濟,不但無毒還有研磨、拋光作用。如何進入欣賞紫砂壺之門 欣賞紫砂壺必須從愛壺、玩壺入門,在使用、玩賞中,了解什麼是正宗紫砂,紫砂泥原料的性能、化學成分、分子結構、吸水率、透氣性,紫砂壺泡茶、注茗的功能,壺的構造、藝術風格、名人、名作、歷史沿革、流派等等,並逐步確立自己的收藏風格。欣賞紫砂壺,亦淺亦深亦玄亦神,關鍵在於如何進入賞壺之門。 宜興紫砂壺歷來分四個檔次:實用品(大路產品)、工藝品(細貨)、特藝品(名人的作品)及藝術品(富於藝術生命之作)。實用品的特點是每個歷史時期投入的製作人員最多,製作技藝差,日產量高,品種單一,這項產品歷來不入賞壺之列(歷史上也有專做大陸產品而獨具功力的高手,應數例外)。工藝品出於良工巧手,其作品一般來說制工精良,但出於歷史或文化因素,藝術素質,他們的作品大多為模仿傳統造型,或創作一些符合初步紫砂愛好者喜愛的造型。在上一個層次就是名人產品,稱之為特藝品。名人當然是在同行中出類拔萃的佼佼者。名人少、作品亦少、它總是賞壺、藏壺者渴求的對象。藝術品,粗略說,並非就是製作技術精湛、功能獨具、材質貴重等而言,而是根據作者的文化藝術素養的高下,在紫砂這個傳統工藝中注入藝術生命的多少來判定的。 不富收藏就無賞壺可言。收藏應該各有所好,不必強求多、全、精、專,在收藏中可以學會欣賞,在欣賞中學會收藏。我們這邊的包裝是:壺 -> 氣泡紙 -> 景盒 -> 氣泡紙 -> 5層牛皮紙快遞專用箱;我們站點發出去的貨可以達到: 0% 破損的情況!以前有過蓋子裡面破的,和把壞的情況; 同時這2處壞,那是很明顯的敲壺形成的;我們只要求客戶不要敲壺;我們能保證將完好品送到您的手中;敲壺:舊時候為了檢測大缸等陶瓷器皿,用敲的方式;聲音清脆,證明好的;聲音破殼響那就有問題;之後,人們為了檢測壺,也採用了此方式;同時檢測的是:壺是否燒到火候(一定的溫度)。對於新手,我們還是老話,建議您別敲,因為手裡的力沒有數;而且,對於料來說純料與調沙料的聲音又是2樣的。如果真想聽一下聲音:建議您用指甲彈一下,效果也是一樣的。
推薦閱讀:

你知道怎麼喝茶嗎?
紫泥紫砂壺適合泡養哪類茶?
蘇東坡與提梁的不解之緣
紫砂泥開採、練制之謎
紫砂知識大全(下)(轉載)

TAG:分享 | 網友 | 紫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