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與父母的關係,是人生幸福與否的壓倒性關鍵所在
為幫助學佛人士解決婚戀交友問題,佛醫堂開辦「佛化家庭」公益項目,不定期在北京組織未婚佛友見面會,並設置專業講座和文化活動,引導師兄們正確處理感情問題,如您對本欄目有什麼建議,歡迎在評論欄留言。
心理學的研究已經表明,情商比智商更為重要。一個人幸福與否當然需要好的智商,但是更需要高的情商,智商高但是情商不高的人,他的心是扭曲的,他很難有這種感知幸福的能力。情商是什麼呢?心理學上說情商就是人格,人格就是我們內在的關係模式,也就是「內在的小孩」跟「內在的父母」的關係,這個內在的關係模式在六歲以前就基本形成了。
因此我們現在的兒童教育、學前教育往往有個誤區,父母親關愛小孩子,希望小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在很小的時候就給他灌輸種種的知識,背唐詩、學鋼琴、學繪畫,學很多,以為這樣就能夠讓小孩子將來成大器。但事實上父母親不必太忙於在小孩子太幼小的時候就給他灌輸種種知識,給他很大的學習壓力,讓他的童年扭曲,這樣不是好的教育方法。
因為事實上最重要的是父母與孩子的關係,這才是將來的人生幸福與否的壓倒性的關鍵之所在。我們懂得心理學會知道,事實上很多後來的社會問題、心理問題、心理疾病都是因為在小的時候,在六歲以前,他內在的關係模式沒有平衡,不健全。
所以有一個平衡的內在關係模式很重要,我們每個人心裏面「內在的父母」跟「內在的小孩子」這個關係會影響到我們看待社會、看待人生、看待世界、看待他人的關係的觀點的不同。如果是「內在的父母」愛「內在的小孩」,這個人就懂得自愛;如果「內在的小孩」尊重「內在的父母」,那麼這個人就學會了愛別人。
很多的心理疾病都是因為內在關係模式失去平衡所引起的。比如說前幾年很多報紙都在報道楊麗娟,有一個女子叫楊麗娟,她很痴迷香港歌星劉德華,她的父母親就陪著她跑到香港去要見她心中的偶像,那也沒有見到。最後這個父親在香港跳海自殺。所以很多香港、內地的媒體都在連篇累牘地去報道。
我們可以看到,因為痴迷劉德華而聞名的這個楊麗娟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她的內在的關係模式不平衡,所以才產生這樣的悲劇。她的父母親極度地溺愛她,結果就導致到楊麗娟她的心中「內在的父母」這一極非常虛弱,「內在的小孩」這一極非常強大,所以楊麗娟沒有愛父母、愛別人的能力。
她在父母面前,乃至於後來在媒體面前都像是一個只知道索取的小孩子,沒有愛父母和愛別人的能力,甚至於她對於自己父親的死亡都缺乏正常人應該有的哀傷,這個就是內在的關係模式失去平衡了。
相反的,楊麗娟的父親楊勤冀,他的內在關係模式也是不平衡的,跟他的女兒恰恰相反,「內在的父母」過於強大,因此他不懂得自愛,為了滿足女兒的不合理要求而犧牲了自己的一切。
後來我們看新聞報道,很多細節就可以判斷心理學上這一條定律。報道上面說楊勤冀去到再好的朋友家裡面也從來不坐人家的凳子,甚至於不喝人家一口水,那就說明他沒有什麼自愛,他是很極端地溺愛兒女,內心之中「內在的父母」過於強大。
可見父母與孩子的良好關係是至關重要的,它會影響到我們的內在關係模式,而內在關係模式也就決定了我們與其他人、與社會、與世界,乃至於與自己自心的相處方式。
父母與孩子形成良好的關係需要四個元素:
首先是要有愛。沒有愛,一個小孩子可能根本無法長大。有一些研究就發現,如果沒有父母跟嬰兒皮膚的接觸,嬰兒的夭折率就高得非常可怕,而且就算是生存下來了,他們的智商和情商也會處在一個很低的水平。
其次是要有自由。如果沒有自由,一個小孩子就會成為父母意志的延伸,長大以後他就沒有自信,他覺得自己不能做自己。我們看美國有一個叫傑克遜,在很小的時候他的父母就打造他,讓他成為一個小童星,所以他後來有這個戀童癖,有很多的心理障礙,其實都是由此而引起的。
第三是關係要平衡。如果父母和全家都過分地溺愛小孩子,以小孩子為中心,就會導致到小孩子的心理扭曲,導致到小孩子內在關係模式不平衡,只有自己,沒有別人,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成長的小孩子就將會失去愛父母、愛別人的能力。可見如果我們片面地說「一切為了孩子」,這個是很糟糕的,因為它會導致內在的關係模式失衡,所以父母親要自愛,同時愛孩子,於是就可以教會小孩子自愛並且愛別人。
第四就是關係要穩定。比如說有一些年輕的父母太忙碌了,於是就把小孩子交給老人帶,時間寬鬆的時候就再把小孩子接過來團聚,忙碌起來了,又再把小孩子送走,這樣總是經歷分分合合的小孩子,如果在六歲以前,小孩子總在不斷地經歷分分合合,他的心理成長就會受影響。
這四個條件缺少其中的任何一個,孩子的心理就會受傷,難以在內心建立一個好的內在關係模式,他的人格就可能存在一些缺陷,心理成長就容易出現一些問題。
佛醫堂流通處推薦:佛醫養生經典——飛天茶
編輯聲明
推薦閱讀:
※人際關係基本定律
※細解十二地支的五行象意旺衰三刑六害相衝相剋關係
※為什麼你越對越容易得罪人?
※精神分析:童年經歷與婚姻關係(二)
※婆媳關係好壞取決於這兩點?太精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