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靈動的語文課堂增添靜的美麗

讓靈動的語文課堂增添靜的美麗

新課程改革以來,讓語文課堂「動起來」,尋求靈動和諧的語文課堂成了許多語文教師的追求。其實,更多的教改者明白,語文課堂也應該是靜的課堂,是動與靜有機結合的課堂。在這種理想的語文課堂上,靜與動是交融的,是互動的,是共為一體的。調控好課堂教學中的動與靜,也就創設了完美和諧的語文課堂。

什麼是課堂教學的動與靜呢?教學中的動,常常是指講解、朗讀、討論、操作,是「有聲有行」的教學;「靜」,是指學生的默讀、觀察、思考、想像,是「無聲」的世界。教學中的「動」,活躍課堂氣氛,能使學生保持注意力;「靜」則有利於加強學生思維的深度與廣度。教學中若「靜」「動」偏頗,比例失當,課堂可能會或死寂冷清,或嘈雜浮躁。過分死寂的灌輸式課堂我們早已加以否定,而活動過多、熱鬧過頭的課堂我們也應及時反思。

怎樣才能做到課堂的動與靜的有機結合呢?

一、追求個性動態,讓學生靈動而快樂。

1、動態的語文課堂應具備多元化與個性化。

語文的本質,就是要讓學生走進文本,感悟語言,喜愛文字,從而形成自己的語文能力。這就需要調動全體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讓學生先動起來。表現在語文課堂中,這種「動」是豐富多彩個性十足的。

比如學生誦讀體味,它可以是齊讀、個別讀、分角色讀,也可以是高聲誦讀、輕聲涵詠。比如質疑討論、探究對話。無論是師生之間、學生與文本之間抑或教者與文本之間,這種對話應該是多樣的全面的逐步深入的,更是見仁見智極具個性色彩的。

在這樣的動態突顯的「對話教學」中,常常進行著思想碰撞:教師或者學生亮出自己的觀點、想法,相互間碰撞出思想之火,生出更深層次的思想;然後雙方或多方的思想、觀點再次交流、碰撞;在反覆交流中,新的信息、觀點、理念在不斷的影響著各方,不斷的被接受或排斥,形成新的信息反饋,從而進行著思維、學識的不斷完善與循環往複。這是一種完美而又動感十足的語文課堂。

2、屏棄躁動表象,獲得語文閱讀真正的快感,形成有效課堂。

不難看到當今的語文課堂,教師提問咄咄逼人、講解絮絮叨叨、對話居高臨下;不難看到媒體運用繁複、遊戲活動混亂不堪。這些形式生動但是有些浮誇的、表面的、眩目的課堂,儘管它呈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動態,卻不是真實的課堂。關鍵在於這種課堂中學生缺乏深透的感悟與思考。「思」是語文教學的第一需要。學生也只有愛思,善思,深思,才真正進入學習的角色,才可能真正嘗到學習語文的甘甜。作為教師應該注意引導學生「心動」:如鼓勵學生質疑,給學生商量和選擇的權利,給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尊重學生,信任學生,突出學生的能動作用,使學生的學習自始至終處於主動發展、生動活潑之中,讓學生感動、憤恨,憂傷、快樂,抑鬱、開懷……這樣,學生才會在探問、思索中擁有語文學習的參與感、成功感與快樂源,才會讓自己的生命力得以華麗動態的彰顯。

二、 「動」為先導,「靜」來穿插,動靜和諧一致。

這兒的「動」當指語文興趣的激發,是研究、感悟的前提。在動態的活潑引領下,語文課堂教學,還應動靜相宜,還要學會「靜」。

古人曰:「靜能生慧」。課堂教學需「動」,更需「靜」,沒有「靜」的「動」是散亂的活躍、虛偽的美麗,過於華麗不是語文教學的本真。「靜」是一種「超然物外」的淡泊,是外在氛圍的安靜,更是一種內心的沉思。「靜」讓語文教學逐漸走向質樸和真實;「靜」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尊重與理解;「靜」是一種內蘊,標誌著語文教學的安寧和諧……寧靜方能致遠,在開放式的課堂中記得要給學生留一點「靜」,讓他們醞釀情感、品味思索、喚出內在的靈性,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這樣的「靜」給單一的課堂增添了別樣的美麗。

1、默讀蓄勢,靜中含情。

當今課堂,琅琅的讀書聲是必須的,教育者會在課堂上安排齊讀,個別讀,分角色讀,但是往往會遺忘了的默讀。其實,讓學生靜思默想,醞釀品味也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室里靜悄悄,學生集中思維,要珍惜這重要的時刻」。

默讀作為閱讀主體的內部精神活動,它既適宜於大致了解的瀏覽,也適宜於逐字逐句推敲的精讀。默讀是在開口朗讀前的情感推敲和醞釀,也是在開口朗讀後的回味與更深一步探究。默讀能培養情感,促進思考。

課堂上留出安靜的時間給學生默讀很重要。感情複雜、思想深刻的文章,教學過程中應該多安排學生默讀時間。譬如執教《人是能思想的葦草》。這篇文章篇幅短小但語意深刻,其中融入了17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帕思卡爾深邃的思考和真切的情感。這樣的文章光靠教師說是難有好的收效,所以反覆地品讀成了這篇文章的重點教學方法。大聲朗讀固然必不可少,而把浮躁的心沉寂下來,靜靜地用心去聆聽揣摩,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那銘刻在字裡行間的智慧與思考。這樣的課堂不需要太熱鬧,只需要多給學生一點安靜的時間,讀讀、品品,思考、交流。

比如文本中有這樣的表述:「人既不是天使,又不是禽獸;但不幸的是在於想表現為天使的人卻表現為禽獸。」筆者讓學生舉例闡述理解。有學生在默讀思考後舉例指出,某些貧困山區的學生進入大學後心態失衡,追求奢華生活,最後走向違法犯罪。這些學生在渺小與偉大,可愛與可笑,完美與缺陷的夾縫中徘徊,在原本追求成為有用之人即變成「天使」的過程中因為不能把握自己而變成了「禽獸」。學生的這種獨具個性的思考是藉助朗讀,更主要是藉助默讀、思考才達到的。

默讀在詩詞散文的教學中,也有著極大的作用。《雨霖鈴》《再別康橋》、《項脊軒志》、等以情動人的詩文,反覆地大聲讀,默讀;安靜地品味思考,激發情感共鳴。課堂一動一靜,一張一弛;有思考,也有討論;執教者教得輕鬆,學生也學得更有激情。在課堂最後再留出讓學生品味思考的時間,還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將課堂延伸到課外。

新課改倡導「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這裡所說的讀,不僅包含了開口朗讀,也包含了默讀,默讀可以為開口朗讀推敲、醞釀情感,更可以在開口朗讀後靜下心來回味探究,讓體會加深、延續。

2、靜堂沉思,輔助探討。

南宋教育家朱熹說:「靜者,養動之根也。」課堂需要活力,而靜下心來思考是探討研究的基礎。新課標要求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質疑探究的習慣,增強思維的嚴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思維是一個過程,它需要時間。在接觸所學知識前,在學習探討知識中,以及結束本塊知識學習後,都應該留足安靜的時間,讓學生沉思品悟。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在一個討論的群體中,每個個體都存在差異,課堂教學應該尊重個體差異,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位學生的頭腦都動起來,這就需要有意識的製造「靜堂」,給那些思維速度稍慢的學生以較充分的空間,使他們避免淺嘗輒止,囫圇吞棗。

筆者觀看某教師執教卡夫卡《變形記》。課堂前半段以執教者複述故事,學生朗讀、梳理情節為主,之老師要求以四人為小組討論:如何理解「荒唐言」底下的「辛酸淚」這個重點和難點。學生很積極,討論很熱烈。而令執教者略顯尷尬的是班級有部分理解能力較差的男生被排斥在這場熱烈的討論之外。他們安靜地看課本,沒有任何多餘的動作。見此情景,教師馬上啟示學生將中國的一則人變蟲的故事與之對比。那幾個「局外人」馬上活躍了起來,他們想到了蒲松齡的《促織》。教師設立了一個討論點:他們為什麼變成蟲?在一段翻閱文本,靜思比較中,兩部中外的「變形記」所表現的個人價值的遺失與荒誕社會密不可分的主旨得到了教好的理解闡發。

突破「預設」得來的契機,讓「邊緣人」更好地進入文本,品位語言,體會人物的處境和情感,在靜靜的思索和感受中,叩擊了自己的心靈。如果在討論前多給這些學生一點自己品味語言、推敲情感、思索探究的興趣、機會、時間,那麼課堂將會有更多的收穫。

所以,在有效的課堂靜態環境中,安安靜靜的課堂絕不是教學行為的靜止,那恰巧是學生的智慧在萌芽,思維在發展,能力在提高。「靜」,應該是一種境界,讓語文教學逐漸走向簡約、走向真實。沉心學語文,真正學會傾聽、閱讀、思考、寫作,「靜」是有力的保障。

讓我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大力倡導動與靜的協調一致。「動」則有聲有色,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靜」則如冰川下的激流,培養學生學會獨特體驗。動靜結合的課堂才是完美和諧、光彩照人的課堂。


推薦閱讀:

女人的美麗與溫柔
聆聽 | 深秋,等一程美麗和憂傷
通遼美麗的通遼
懷孕期間孕媽有這三個特徵,恭喜你!是位美麗的小公主
距離,讓思念生出美麗

TAG:語文 | 美麗 | 課堂 | 語文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