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為什麼美國兩黨總統競選人都反對自由貿易?
美國經濟的弱點在一系列自由貿易協定以及全球化大勢中有所放大。反過來,這些趨勢影響著美國總統大選中的投票行為。
印有支持特朗普標語的帽子。
用「紙牌屋」來比喻政界是一個相當精妙的創意——越是重大的公共話題,越有可能被政客當作牟取支持率的「一張牌」。時逢美國總統大選年,參選人在你來我往的言辭交戰中大把「摸牌」,自由貿易問題成為最新的那張。
美國媒體CNBC於3月21日至23日實施的全美經濟調查發現,參選人們的言論削弱了美國人對自由貿易的支持態度。當前,僅有27%的受訪公眾認為自由貿易「幫助了美國」,而43%的人表示自由貿易有害。與2015年同類調查相比,自由貿易的支持率下跌了10個百分點。
此次調查中負責訪問民主黨人士的哈特研究中心(Hart Research Associates)的坎貝爾(Jay Campbell)說:「我們顯然處在這樣一個時期:人們更有可能認為貿易有害。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歸因於特朗普(Donald Trump)和桑德斯(Bernie Sander)這樣的人。」
調查結果顯示,自由貿易支持率的下滑在各黨派均有所表現,但在獨立派和共和黨人中最為明顯。調查顯示,目前53%的共和黨人認為自由貿易有害,而僅有23%的人認為其有益。此前,民主黨人在這一議題上的態度大約五五開。調查還顯示,不同收入群體都會對自由貿易表現出負面看法,但較低收入人群的負面傾向比高收入群體更為明顯。
當被問到「美國最大的一些貿易夥伴意味著經濟機遇還是威脅」時,受訪者只對中國有負面看法。49%的受訪者視中國為一個威脅,僅29%的人認為會帶來機遇。CNBC的報道說,美國與中國貿易往來產生的逆差最大,中國也成為特朗普一直以來的特定攻擊目標。特朗普認為,美國與中國簽訂了「不公平」的貿易協定。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3月底展開的調查也發現,針對「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等貿易協議的批評在共和党參選人特朗普的支持者中尤為強烈。這些支持者包括共和黨人,也包括有共和黨傾向的人,但他們都是註冊選民。在這些人當中,65歲以上(含65歲)的美國男性、尤其是白人男性的反對意見最強烈。
在支持特朗普的共和黨註冊選民中,67%的人認為自由貿易協定對美國有害,僅有27% 的人認為有利。另一方面,儘管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Hillary Clinton)和桑德斯都已經表示反對TPP,但他們的大多數支持者認為,這些貿易協定對美國起到了積極作用。
皮尤統計發現,美國人對於自由貿易協定的積極看法近年來有所消減:目前有51%的人認為,與其他國家之間的此類貿易協定對美國而言是好事;而39%的人認為是壞事。贊成自由貿易協定的人數比例在2014年達到頂峰(59%),目前的支持水平與2011年3月接近。皮尤還發現,非洲裔和西班牙裔明顯支持此類協議。
針對這樣的現象,《經濟學人》的文章不無諷刺地說,「反對自由貿易協定」成為了一個「聰明」的競選策略。文章說,民主黨和共和党參選人在競選中幾乎沒有什麼團結可言,但雙方對貿易的懷疑態度卻是一個罕見的例外。
特朗普一直說,中國「想讓我們的人民忍飢挨餓」,而墨西哥「正在消滅我們的就業崗位」。他提議實施極高的、難以想像的進口關稅。桑德斯則指責1994年簽訂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導致了約70萬個就業崗位的流失。去年10月,希拉里對自己曾經支持的TPP協定大加責難。看上去,許諾「通過大幅減少中國廉價進口來重振鐵鏽地帶(rustbelt)」成為了易於推銷的愛國言論。
美國全國經濟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最近發表的一篇論文認為,「反對自由貿易協定」的確會成為精明的競選策略。論文稱,美國在高技能經濟活動中具有比較優勢,例如計算機軟體開發;但美國的低技能生產活動容易被進口產品壓制。隨著更多新興經濟體融入全球經濟,這一弱點在一系列自由貿易協定以及全球化大勢中有所放大。研究者們認為,這些趨勢對於美國總統大選中的投票行為有著明確的影響。
研究發現,商品貿易差額(trade balance)佔GDP的百分比每增加一個單位,現任總統(或政黨)的選票數佔比就會增加4%。如果貿易差額減少同樣的幅度,選票數佔比會下降4%。結合美國人口普查局( Census Bureau)的數據進一步研究,他們發現,高工資可貿易製造業(就業人數)每增長一個標準差(one-standard deviation),現任總統(或政黨)的選票數佔比只會增加0.5%。但是,如果低工資可貿易製造業(就業人數)也出現類似變化,選票數佔比就會下跌1.3%。
研究者們發現,這種影響在低薪工作者當中近乎加倍。一個證據是,六個大選「搖擺州」——愛荷華州、新罕布希爾州、北卡羅來納州、俄亥俄州、賓夕法尼亞州和威斯康辛州——製造業崗位佔比要高於平均水平。研究表明,總統們(以及候選人)想要為貿易自由化背書,必須有足夠的勇氣。畢竟,失敗的代價要大於成功帶來的好處。
《經濟學人》說,這項研究有助於解釋利益集團如何得以歪曲國家政策。對於消費者來說,自由貿易能夠降低商品成本並提高可獲得性,從而使每個人獲益。對於生產者,自由貿易只會使那些關注國內市場的企業的處境更為複雜。
《福布斯》的文章說,極左派桑德斯和極右派特朗普在反對自由貿易時表現出來的和諧一致,讓2016年大選又多了一個怪像。這也反映出,人們對於貿易政策本身存在大量誤解,並且有太多誤導性言辭。文章認為,TPP和「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等貿易協議不僅僅是關於經濟的,也是關於政治的,它們有助於成員國之間形成更緊密關係和更多合作。
文章批評說,相比於特朗普和桑德斯的「開誠布公」,奧巴馬和希拉里都曾對這些貿易協議表現得模稜兩可,試圖「腳踏兩隻船」。奧巴馬在支持TPP之前是反對它的(或者至少說過,一些重要部分需要重新溝通)。希拉里擔任國務卿時是支持TPP的,但在大選中又持保留意見。由於工會等關鍵選民陣營擔心就業流失,民主黨人難以在大選時支持自由貿易;但當民主黨人上台執政時,他們又支持並且實施了此類貿易協定。共和黨候選人克魯茲(Ted Cruz)也曾經充當「牆頭草」,他早前提到自由貿易協議帶來的好處,然後卻又在大選中表示反對。
事實上,這些自由貿易協定帶來了明顯的利好。大部分低薪就業崗位流失更多地是因為持續的現代化和全球化進程,而不是自由貿易協議本身導致的後果。例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實施大約22年來,總體來說對美國產生了「凈利好」。三個成員國(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國)之間的貿易額增長了300%,現在三個國家分別互為最大貿易夥伴。三個經濟體都得到了現代化發展並進一步融合。在經濟最落後的墨西哥,更多的境外直接投資得到了利用,實際工資水平實現上漲。儘管美國製造業就業崗位減少了,但製造業總體實現了增長——不同之處在於生產率。就業崗位轉移是因為更廉價的勞動力,而不是更低的進口成本。與此同時,美國還新增了許多高技能就業崗位。
經濟學家們也指出,讓特朗普擔憂的貿易逆差並不是一件壞事。它也不一定是由貿易本身、或者是貿易協定導致的。大多數經濟學家、無論是左派還是右派,都認為自由貿易的「利」遠遠大於「弊」。
據美國製造商協會統計(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anufacturers),該行業支撐著美國1850萬個就業崗位,大約相當於私人部門勞動力的13%。《經濟學人》說,怪罪中國可能聽起來像是經濟民粹主義,這樣只能讓一小部分選民受益。但自由貿易為絕大多數美國人帶來了好處。畢竟,正是因為規模經濟和廉價勞動力,一條中國製造的特朗普領帶只賣60美元。
推薦閱讀:
※30歲喪妻,兩度喪子,身居副總統之位卻曾要賣房救兒
※總統很生氣?奧巴馬疑似跟女兒鬧彆扭
※普京下令俄軍撤離敘利亞 敘總統表同意
※敘利亞難民不斷湧向歐洲,總統巴沙爾終於發聲了
※總統,請繳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