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網路是親情冷漠的良藥,還是挑起矛盾的禍因?

圖NIPIC

  

  今天,我們或許不寫日記,但我們時不時要晒晒心情,我們可能很久沒有見面,但卻能知道對方的動態,社交網路拉近了彼此的距離,新式通信工具也讓家庭關係悄然發生變化。

  中老年加入「低頭族」

  飯桌上、團聚時,「低頭族」依舊忙著發微博、刷微信、玩遊戲,過去長輩會因此看不慣,可現在中老年人也逐漸加入潮流,「大多數時間都被手機和iPad佔滿了,好像不刷朋友圈,就若有所失。」說這話的是年過六旬的老葉,自從他去年夏天購置了一台iPadmini,就越來越忙。在女兒的指導下,他註冊了一個微信號,沒想到那些許久沒有聯絡的老友就冒了出來,他興奮地加了好友,從養生到時政,寫遊記、曬心情、隨手拍,每天都要花兩三個小時泡在網上。「雖然退休在家,但從微博、微信上獲得大量信息,我就覺得自己一點也不落伍了。」老葉現在家人聚會、老友見面,臨了都會問一句「你有微信么」,「有微博、用微信,現在就像用手機發簡訊、打電話一樣平常。」

  老葉有好幾個微信群,老同學、老同事,還有家族群,分居五湖四海乃至國外的親人都加入了,20來人,平常轉發些「心靈雞湯」,但也有熱鬧的時候。比如前不久老葉過生日,同在滬的親戚一同慶祝,在座的家人都用微信直播生日宴,乾杯、吹蠟燭的瞬間定格在微信群里,老葉遠在各地的兄弟姐妹紛紛遙祝,外甥女還從澳大利亞發來一段祝福的視頻,他倍感溫馨,「這把年紀了,最在乎的就是親情,我覺得微信太有用了。」老葉感嘆道,社交網路讓遠在天邊的人彷彿就近在咫尺,不過有時候忙於「低頭」,他也發覺和同一屋檐下的太太交流變少。「以往飯後一同看電視的日子不再,變成各自埋頭刷屏,有了聊天工具,家人的距離到底是近了還是遠了?」

  「互粉」父母像被監視

  社會學者認為,在生活節奏緊張、匿名性強的現代社會,第一空間是家庭和生活空間,第二空間是工作場所,第三空間則用來滿足人們對社交、創意、娛樂的需求。微信就是一個虛擬的第三空間。子女將其看成是一個分享經歷、表達意見、發泄情緒和社會交往的平台,父母將其看成是一個了解子女生活狀態的窗口,不同的運作邏輯,導致父母和子女對待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態度,子女渴望虛擬的「第三空間」的利益訴求遭遇「可憐天下父母心」,兩代人的文化衝突導致互動鏈條的斷裂甚至脫節。

  「媽媽怎麼偷看我的微博,這算侵犯隱私么?」最近夏季青少年維權熱線就接到這樣一起投訴,即將升入初三的女孩成績有點下降,母親苦於尋找原因,一次看女兒在用手機發微博,終於忍不住說:「看你總是在發微博,微博也更新得很勤快,有個小男生一直給你留言,你是不是因為有喜歡的人影響成績了?你現在年紀還小,應該把心思放在學習上……」母親連珠炮式的責問讓孩子感覺莫名其妙,更讓她不能忍受的是,媽媽還羅列出許多微博上的細節,問到是否早戀時還問她發的一張合影里的小男生是誰……女兒感到很委屈。

  這樣的衝突,在成年子女與父母間也會發生。一些年輕人形容,如果和父母「互粉」或互加好友,多少有種被監視的感覺,有話不敢說,發圖「忌三分」。「這是我爸媽可以看的內容嗎?發到朋友圈的內容,我都要先考慮一下。」80後的小曹自從和父母成為微信好友,就頗有顧慮,她性格活潑,交友甚廣,時常曬和朋友吃喝玩樂的照片,父母每每都要旁敲側擊,照片中的男士是否是他的男友,「緋聞」還會傳到家裡七大姑八大姨那裡,「關心」的人太多,小曹有點招架不住。「他們還要告誡我,不要把所有東西都發到網上,會泄露隱私,反覆強調:『你這樣是要出事的!』」小曹哭笑不得地說,她的朋友們也大都有這種「兩難」遭遇,是把父母「拉黑」還是忍耐。「發一些心情低落時的文藝文字,肯定招來父母擔心,和朋友多調侃幾句,怕家人覺得尺度太大。所以只好束住手腳。」小曹坦言,儘管如此,和家人的網路交流還是有好的一面,能增進互相了解,話題也變多了,「但前提是父母關注時,別潑冷水、干涉過多,『點個贊』就行。」

  社交網讓家庭更融洽?

  袁小姐把一段父母對話的截圖發進朋友圈,立即引來圍觀。內容為:媽媽轉發文章寫:「一個女人最好的嫁妝就是一顆體貼溫暖的心,一個男人最好的聘禮就是一生的遷就與疼愛……」附圖數張當下流行的婚紗照,兩個小時後,媽媽的微信被「點贊」,「點贊」的是爸爸,媽媽問他:「你點什麼贊?」爸爸回復:「我覺得我做到了。」媽媽回了兩個字:「可笑」。

  新手媽媽劉小姐一直覺得婆婆看不慣自己,她坦言自己不擅家務,面對小寶寶不吃飯、睡覺哭的問題,總是束手無策,婆婆又在旁指指點點。有一次,她在老公手機上看到婆婆發來的一條微信,終於爆發。「我看到時,手都顫抖了,為什麼她不發給我?要發給我老公?」這條讓劉小姐氣了半天的微信其實就是一篇司空見慣的轉帖,大體說的是一個好妻子好母親應該怎樣怎樣,劉小姐因此認為婆婆的行為「別有居心」,在暗示老公自己有多麼不盡如人意。不過,這場干戈很快平息,當她第二次細讀文章時,終於領會了婆婆的「深意」,因為該文末尾談到,要遇到如此好的女人,首先男人必須做到感恩和無微不至的呵護。

  前些年,美國「網路家庭」就做過調查,多數人認為使用網路與家人溝通的質量在不斷提高,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用網路交流能使家庭關係比之前更為融洽,60%的人表示,新技術並沒有給家庭造成任何封閉,相反使用手機、網路等通訊工具更能活躍家庭關係。當時,調查的發起人就對此表示驚訝,因為結果與過去很長時間以來人們的預測大相徑庭,網路會使家庭關係變得冷漠,但事實上,網民似乎都很樂意與家人分享彼此的經歷。

  一位家庭關係諮詢師認為,關於社交網路所帶來的影響褒貶不一,它是親情冷漠的良藥,還是挑起矛盾的禍因?只在於怎麼使用。記者馬欣然實習生趙軼慧
推薦閱讀:

純「白」概念潮流派對 引領杭城單身社交新風尚
需要明白的社交暗語
導購「奇葩」:圖片社交聚女人,文字互動拉男人
經理人社交七原則
雅虎社交網路Mash開始測試

TAG:社交網路 | 親情 | 矛盾 | 冷漠 | 社交網 | 網路 | 社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