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中國各地不同的中秋節習俗
(2011-09-12 18:46:12)
中秋節是八月里最重要的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又因處於仲秋之月,故也稱「仲秋」。中秋節還有許多別稱,根據節日時間,又稱為「秋節」、「八月節」、「八月半」、「月夕」(古人以仲春二月十五日為「花朝」,與之相應,又稱仲秋八月十五日為「月夕」,因是夜月色倍明於常時);根據節日活動,又稱「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因是日天上月圓、人間團圓)。湖北漢口則將中秋俗稱為「太太節」。
全國普遍以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期,但有些地方則於八月十六過中秋,如浙江寧波、台州、舟山等地;還有的地方提前過中秋,如在廣東清遠,白石潭鄉在十三日,三坑等各鄉在十四日過中秋。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一般觀點認為它主要是在古代秋分祭月的禮俗基礎上形成的。另一種說法,八月十五正是莊稼成熟的時期,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大概是秋報的遺俗。
與其他重要的傳統節日相比,中秋節形成較晚,在漢魏民俗節日體系形成時期,中秋節尚無蹤跡。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才形成習俗,但中秋節還不是一個大節。北宋太宗年間,官方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此後,中秋節日漸隆重。明朝以來,賞月、祭月、吃月餅的風俗大盛,一直流傳到現代,中秋節成為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作為民間大節,中秋節的民俗活動特別豐富,而且主要集中在晚上進行,包括拜月、賞月、吃團圓飯、吃月餅,以及在月下進行各種遊樂活動和觀月占候活動等,天上的圓月與人間的團圓、豐收聯繫了起來,賦予了節日美滿、喜慶的氣氛。
一.祭月
祭月,即拜月,也叫「供月」、「祭太陰」,各地稱呼不一,如江蘇蘇州等地稱「齋月宮」,江蘇鎮江稱「謝平安」,福建政和稱「拜月宮」,河南中牟俗稱「願月」,廣東長樂稱「椓月姑」,廣東四會稱「拜月光」,貴州綏陽稱「敬月光」,甘肅靈台俗稱為「獻月亮」,等等。
中秋拜月習俗源自對於月亮的自然崇拜,後發展為月神崇拜,出現了月姑、月亮娘娘、太陰星君等神明。至遲在西周,官方就已在秋季舉行隆重的祭月活動,如《禮記》中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的記載,但僅是皇家祀典、例行祭祀,民間尚無祭月活動。至宋代,民間出現了祭月與拜月的習俗,此後成為定俗,傳承至今。民間極為重視拜月活動,江蘇高郵甚至有「中秋在家不拜月,出門遭雨雪」之說。
(一)事前準備
八月十五這天,人們早上就開始為晚上的祭月做準備,洒掃庭院,備辦各種供品。
民間童謠唱道:「八月十五月兒圓,西瓜月餅供神前。」月餅與瓜果是中秋祭月的主要供品。月餅是不可或缺的,除了一般的月餅,民間必要用一種大的團圓餅以祭月(詳見後文節日飲食部分)。八月十五正逢大量鮮果上市,人們以之獻月,如石榴、梨、棗、栗子、柿子、胡桃等,鮮藕和紅菱則是江南一帶常見的供品,兩廣地區多用芋頭、橘柚拜月。
華北地區,祭月必用西瓜,這些西瓜是在收穫季節就精心挑選出來的,特意保存下來以備祭月所用。民間以西瓜取音於喜,取形於圓,取瓤於紅,取子於多,意喻一家人團團圓圓、歡歡喜喜、紅紅火火、多子多福。祭月時都要將西瓜切成蓮花瓣狀,這可能與佛教崇蓮有關,也可能帶有「連生貴子」的祈願。在內蒙古地區,還將西瓜、茄菜等雕鏤作燈,內燃以紅燭。
毛豆是中秋特有的供品,據說是專為月中玉兔準備的(因兔子喜食毛豆),也帶有嘗新的意思。山西地區多精選嫩黃豆角,連皮煮熟,以其色金黃喻金秋,以此祈望豐收。山東地區多給兔兒爺奉上一捆青豆。此外,貴州開陽還獻以新摘的向日葵,天津的供品中還有雞冠花、蘿蔔等。
祭月的瓜果供品還被賦予吉祥寓意,傳達著人們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願望。上海人家要供四色鮮果,多為菱、藕、石榴、柿子等,寓意「前留後嗣」,還有煮熟的毛豆莢、芋艿,稱為「毛一千,餘一萬」,以討吉利。在江蘇連雲港,講究的人家必備八大件:取意團圓的西瓜、取其多子的石榴、寓意事事如意的柿子、寓意長壽的花生(因花生又稱長生果)、寓意早立子的棗和栗子,以及謂之「螃蟹爬月」的螃蟹,還有一塊特大的「團圓餅」(也稱光餅)。供品中不能有梨,因諧音「離」而不吉利。北京上供的各種鮮果,如蘋果、石榴、晚桃、青柿子、葡萄等,而且必要有切成蓮花瓣形的西瓜和九節藕;講究的人家,要將柿子和蘋果成對供上,取諧音「事事平安」;桃與石榴相對,取「桃獻千年壽,榴開百子圖」之意;棗和鮮栗子可撒於蘋果、柿子之間,寓意「早早平安」、「利市」。供桌的外層是香爐、蠟扦和花瓶。蠟扦上有紅燭,下壓敬神錢糧(黃錢、元寶、千張)。花瓶內不插供花,而是分別插毛豆枝(用以祀玉兔)和紫紅色的雞冠花(象徵月亮里的婆娑樹)。
除瓜果、月餅外,在廣西崇善,人們要買豬肉、雞鴨、米粉以供神;在浙江常州的供品中還有染成紅色的雞蛋。
在布置供桌時,江蘇南通講究的人家,在香案上放置盆景,並將所供各種瓜果精心搭配,組成戲劇名稱,多者佔用三四張方桌,供品不下數十種。北京人家則講究布置「供點兒」,就是將家中養的石榴樹、夾竹桃、西番蓮、霸王鞭、仙人掌等樹木和花卉一併搬出,分置供桌兩側,形成一個小圈,以此點綴環境,為節日增添喜慶氣氛。
中秋這天還要提前買下月光神禡,即供月用的紙像,也稱「月光紙」、「月宮稿」,俗稱「月光馬兒」,北京稱為「月亮馬兒」或「兔兒爺馬兒」,江蘇徐州稱「月姥娘馬」。這種月光紙是專為祭月所特製的神禡,明代就已出現,劉侗在《帝京景物略》卷二記載八月十五日祭月的場景時提到「紙肆市月光紙,繪滿月像,趺坐蓮華者,月光遍照菩薩也;華下月輪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搗葯臼中。紙小者三尺,大者丈,工緻者金碧繽紛。家設月光位於月所出,向月供而拜,則焚月光紙……明代月光紙上繪有月光菩薩像,清代以來則多繪太陰星君神像。
月光紙,為木刻水印,尺寸不一,最大的長七、八尺,小的長有尺余。北京的月光紙有紅、黃、白三種紙色。黃色的為整張大黃毛邊紙,上印趺坐蓮花的月光偏照菩薩(佛教),或作太陰星君(道教),多為一般住戶所用。紅色的為整張大紅毛邊紙,上印增福財神、關聖帝君或達摩等神像,下端為廣寒宮、桂花樹、持杵搗葯的玉兔(稱為「長耳定光仙」),四周裱以彩色蠟花紙,多為商家所用,糊在秫秸架上,成一紙屏,上插兩三面三角彩旗。民國時期,河北萬全的月光紙「上為印製之月宮形狀,內繪玉兔,人立執杵搗葯,下並繪太陽星君及關帝夜閱春秋像,五彩燦然,金碧輝煌」,將月光紙懸於廳前,供以月餅、瓜果,明燭焚香以祀之,俗稱「供兔兒爺」。
20世紀50年代以前,在北京,每年的八月初十以後,就有走街串巷叫賣月光紙的小販,邊走邊吆喝:「買月亮馬兒——供佛的月亮馬兒!」同時,市面各紙馬鋪、南紙店均在門前擺出已裱好的月光神禡,其它如所有的油鹽店、雜貨店也有售。
(二)祭拜儀式
中秋夜,家宴結束後,在庭院中對著月亮升起的方位設供桌(向東而設),擺上香爐燭台以及備好的各種供品。待到月亮東升,月光普照大地時,點燃香燭,或望空對月而拜,或拜所供的月光神禡,還有的拜木雕月姑偶像。北京人家將「請」來的「月亮馬兒」立於桌後,或把從餑餑鋪買來的印有蟾宮玉兔圖案的團圓餅插在木架上作為神位,對之拜祭。祭月時,婦女多一邊磕頭一邊喃喃祝禱:「八月十五月正圓,西瓜月餅敬老天。敬得老天心歡喜,一年四季保平安。」祈願全家幸福平安。拜畢,跪焚月光紙,撤供,祭月儀式結束。
拜月一般在庭院中舉行,但山東文登拜月時不在自家庭院,而是在村頭,擺上餑餑等供品,面北祭天拜月。
關於拜月的參與者,舊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說,因月屬陰,故而中秋祭月多由婦女主持、叩拜。但也不盡然。河南汝南即有男子拜月者,但男子拜月時必要頭戴斗笠,以表通融之意。在江蘇徐州、連雲港,男子也參加拜月,但行禮後,不再過問齋月(即用席子或簸箕盛團圓餅、月餅、菱藕等,放於門前,也稱「齋月亮」)之事。在山西東南一帶卻有「女不望月」的說法,只能由男子舉行祭月儀式。近代以來,祭月人選多無禁忌,由家長帶領全家人依次叩拜,如山西介休、曲沃和河南新蔡、光州等地都是「男女望月羅拜」。在福建福州,吃完團圓飯後,先擺供祭祖,然後換上新酒菜、月餅,由長輩或家長帶領全家人祭祀月娘娘。在北京,拜月時,家庭成員要齊,以取團圓之意,由女性家長主祭,向神位上香三叩首,然後家中女成員按尊卑長幼依次拜過,最後是男性祭拜。
全國各地的祭月活動豐富多彩。在湖北大冶,鄉村祭月儀式隆重。富裕人家一般要請紙紮藝人扎一供奉月餅的一米多高的供月樓,四周用彩色花紙糊貼。中秋夜,全家人沐浴一新,擺好供月樓,點燃香燭,將專為祭月所制的大月餅供奉其上,舉行祭月儀式。在家長的帶領下,對著供月樓,面向西邊,合掌祈禱,祈求月神保佑家人長壽、團圓。在江蘇連雲港,祭月開始後,燃香點燭放鞭炮,同時焚燒印有月宮圖案的「月光紙」,人人皆向月亮磕頭,然後把三杯清茶朝著月亮潑去,再從每種供品上各掐下一小塊拋向月亮,叫做「破供」。祭月時,婦女都穿新衣服,主祭的女性長輩需穿紅裙。
江浙一帶有燒斗香祀月的習俗,也稱「點天香」、「燒天香」或「上天香」。斗香是一種大香斗,四方,上大下小,因在香上加糊紙斗,故稱「斗香」,「其制,周圍尺許,高四五層,上漸銳若塔形,裁紙為斗,貫其上,斗旁插小旗二。」斗內實以香屑或沙土,上插香,有的還插紙紮的魁星及彩色旌旗。(圖8-天香節旗)上海紙紮店所制的香斗,還要在香斗四周糊紗絹,繪有月宮亭台樓閣或寫有「月圓人壽」之類的剪紙金字,香斗中央豎起一炷高香,上粗下細,高約二尺,正面配有紙糊牌坊,飛檐翹角,金碧輝煌,牌坊兩側綴以楹聯匾額,還插有彩色旌旗等裝飾。(圖8-賣香斗)至夜,將斗香放在庭院里的供桌上,可燃點幾個時辰,稱「燒斗香」。《海虞風俗竹枝詞》有云:「方形香斗供庭前,三角旗兒色倍鮮;檀木香排書吉語,合家羅拜慶團圓。」在浙江雙林,各庵寺所燒的斗香,用紅紙糊作斗形,兩斗相合,其中實以檀香、桂花葉及金銀箔錠,外用絲綿捆系,初次燒斗香的小孩則作旗杆斗形。
在江蘇揚州,中秋夜有點寶塔燈敬月的習俗。塔燈用紙紮成,也有用琉璃做的,正如《望江南百調詞》唱道:「揚州好,暮景是中秋。大小塔燈星燦吐,團?(luan,方框內欒)宮餅月痕留,歌吹竹西幽。」
在山西,姑娘一般不與家人一起拜月,而是單獨設月光禡,心中默念祈福。
小孩也參與拜月,多帶有遊戲玩耍性質。在浙江衢縣,小兒女湊錢買糖米、果茶等,環供月下,叫做「拜月婆」。在山東濰坊,小孩的拜月活動十分有趣:大人在庭院里拜月,小孩則在大門前,在小板凳上放個「月兒」(以面蒸作月形的食物,稱為「月」,是用兩層麵餅,中間夾以棗,面上四圍鏤各種花果及動物,也嵌著棗),在月上插一炷香,齊聲高唱:「念月了,念月了,一斗麥子一個了」或是「月明光光,小兒燒香;月明圓圓,小兒玩玩」之類的兒歌,稱為「念月」。在福建福鼎,小孩吃過團圓飯,三五成群,每人將月餅放在米篩或大圓盤上,並在餅前放個插著一根香的柚子,並排放在大廳前或門口,排成一大排,然後坐在小凳上等待月亮升起後,一邊賞月,一邊唱兒歌:「月光光,月圓圓,月婆婆,栽月桃,你桃楻桶大,我餅米篩大,我餅請你吃,你桃給我掏。」
二、賞月
中秋賞月,民間稱為「玩月」,也稱「圓月」,安徽地區叫做「望月」。我國魏晉時期已有賞月、玩月之風,隋唐時期此風盛行,流傳至今不衰。
中秋之夜是一年中最迷人的月夜,所謂「十二度圓皆好看,其中圓極是中秋」、「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們選在中秋賞月是有科學道理的:八月仲秋,氣溫冷暖宜人,空中水汽相對減少,氣壓增高,且風少、揚塵少,所以空氣特別清新潔凈,加之時近秋分,太陽幾乎是直射到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反射出來的月光也特別明亮,所以月亮看上去又圓又亮。中秋是賞月的最佳時節,人們舉行各種賞月活動,共度良宵。
(一)聚飲賞月
祭月撤供後,在庭院中設席,全家團坐,分食餅餌、瓜果,飲酒取樂,共賞明月,或是月下品茗暢談,坐話秋成,或是聽老人講「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白兔搗葯」、「夢遊月宮」、「劃月龍」(浙江溫州)的傳說故事,充滿家人團聚的溫馨氣氛。
中秋賞月不僅是自家共享團圓的活動,還是社交的機會。當晚,鄰里相邀或朋友歡聚,共同飲酒賞月,江蘇蘇州稱為「月下飛觴」。在山東朝城,比鄰攜酒具,集於園亭或街衢,飲酒賞月。這種盛宴常至夜分才散,河南鄭縣和山東青城、新泰等地的賞月之宴甚至通宵達旦。富商大戶則於樓台院落宴會賓客,奏樂唱歌,或請戲班唱戲,對月暢飲。讀書人多於此日雅附古人,賞月時賦詩做對,如在廣西平樂,風雅之士相邀共聚,設燈棚,作文虎會,飲酒賦詩作樂。
(二)乘月夜遊
中秋佳節,正是秋高氣爽出外遊玩的好時節。中秋夜出遊賞月在宋代已經流行,明清時期極盛。人們結伴出遊,或步月行歌,或乘船遨遊,盡情歡樂,竟夕不歸。
各地都有賞月的好去處。在上海,中秋夜多至小東門外的陸家石橋賞月,橋下水中蕩漾著皎月倒影,與空中明月形成美妙對照,此景被譽為「石樑夜月」,是「滬城八景」之一。在浙江溫州,人們結伴到飛霞、華蓋、松台、諸山及九山湖畔觀月,或到江邊觀潮,有的則到南門的會昌湖裡泛舟玩月;還有的專門到東山下的月帶橋觀月,相傳子夜時,橋正貫月的中部,橋兩旁水裡各有半個月影。浙江嘉興多有載酒游南湖者,是日煙雨樓有唱曲船,裝飾華麗,絲竹鑼鼓,演唱《游月宮》、《陰陽界》等崑曲,遊客如梭,夜半方散。浙江杭州西湖中的三潭印月也是中秋賞月的絕佳勝地。除了江湖,高山也是賞月的好去處,因地勢高峻,視野開闊。福建福州的居民是夜登塔爬山、進廟燒香,人們多登烏塔、白塔、于山、烏石山,進寺廟燒香的人比白天還多,尤以婦女為多,廟內燈火輝煌,熱鬧異常,當地相傳登神光、披月華能消災祛病。在台灣苗栗,豐盛的晚餐之後,人們沐浴更衣,外出賞月,富有遊興者則攜帶餅果,赴附近橋畔山頭,席地而坐,對月高歌,徹夜不休。
此外,在福建古田,人們踏月時順訪親友,各家要以供月的餅果招待。上海蒲溪,遊人踏月往南北城隍廟看「待神」,聽音樂。
然而在吉林地區,是日特彆強調合族或合家聚食,不能出外,否則不祥。所以如無特別事故,一般不輕易離家,而是一同在家「過團圓節」。
(三)守看月華
中秋夜,南方地區有觀月至夜深以候月華的習俗,稱「守月華」或「看月華」,有的甚至徹夜不眠以守候。據說中秋夜的月亮會散發出五彩華光,名為「月華」,見者則有好運,但是能夠看到的人卻極少。在浙江湖州,民間傳說月華出現於中秋之夜,在五彩祥雲的簇擁中,從月亮里划出龍船、畫舫,可以隱約看到八洞神仙和仙女們輕歌曼舞。在台灣苗栗,相傳是夜月光有五色斑斕,並有神仙護送,稱為「月華」,見到月華的人就能有福,各家於月下設案焚香,放一面鏡子,供餅果祭拜,名為「拜月華」。在台灣基隆、高雄,相傳夜深萬籟俱寂之時,月中會墜下月華,狀如珍珠、瑪瑙、寶石之類,光輝四射,拾到者必會大富大貴,所以賞月者多喜晚睡守之;又傳說是夜晚睡覺可以增壽,未嫁女晚睡可增母壽。
三、節日飲食
(一)月餅
月餅是中秋節最具代表性的節日食品,因其形圓似月,故而得名,也稱「團圓餅」或「月團」。月餅,既是中秋祭月的供品,又是每家必吃的應節食品,還是節日饋贈中不可或缺的禮品。圓圓的月餅象徵著天上的滿月,喻意著人間的團圓,寄託著人們追求人生團圓美滿的美好心愿。
「月餅」這一名稱最早見於南宋周密的《武林舊事》,但當時的月餅只是一種普通餅食,並沒有與中秋聯繫起來。一般認為,以月餅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風俗始於明代。民間普遍流傳的說法是元末張士誠利用中秋節民間互送麥餅的習俗,在餅中夾帶字條,暗中傳遞消息,約定八月十五晚上一同起義反元。在遼寧錦西,則將類似的傳說附會在岳飛身上,而且在當地流傳甚久。此外,還有唐高祖、楊貴妃、劉伯溫定名月餅的說法。明代中秋月餅十分流行,親友間以月餅作為禮品相互贈送。到了清代,月餅已成為祭月時必不可少的供品。
祭月時必用一種特製的月餅,較日常月餅「圓而且大」,俗稱「團圓餅」。各家在糕餅鋪訂購或自行蒸制一個特大月餅,直徑一二尺。購買的大月餅表面印有月宮蟾兔、嫦娥奔月、吳剛伐桂以及福祿壽喜等吉祥圖案。老北京餑餑鋪出售的團圓餅是以白糖、冰糖渣、桂花、桃仁、青紅絲為餡,以香油和面烤成,是素品。家庭自製的大麵餅,以紅糖為餡,有的則嵌棗,老北京人還在表面用木戳或臨時採摘的花果(如麻果)蘸胭脂以印上紅花,然後蒸或烙熟。祀月時,供於月前,北京人多鑲在特製的木架上當作祭月的神位。祭畢,依人數平均切開,每人一塊,凡家庭成員一概有份,取合家團圓之意。江蘇徐州稱為「得月沾光」。每人所分得的一份,多數是當時吃掉,也有的留至除夕再吃。在外未能回家者,也給其留出一份,家人仔細收藏,待他回家後享用,或是直接寄給本人。在北京,對於住閑的、僕人、聽差的、管事的,一律不分給,叫做「不與外人團圓」。這種大月餅一般不用於送人。
作為食品的普通月餅,舊時除了在糕點鋪買,多數人家都是自製,稱為「打月餅」,以麥面、黍面或米麵包糖、棗餡,或蒸或烤製成。在山西,每逢節日臨近,村村都要架爐,或是在家中自製月餅,或是將備好的材料交由手藝高超的師傅製作。在內蒙古武川,中秋節正逢農民秋收之際,家家都須製作月餅,用白面、紅糖、山油調和製成,也用以敬神和饋贈。民間還有一些奇形月餅,在山西繁峙縣,習慣把中秋月餅做成球形;晉西北地區的農家在打月餅時,特意為小孩做一些兔兒形狀的小月餅,作為送給孩子的禮物,取意月中玉兔,表達對孩子的祝福。無錢買月餅的貧苦之家,還會自製一些代替品,如舊時在浙江文成山區用番薯和芋頭切成片狀以代替月餅,上海的窮苦人家和農民大多自製南瓜餅權且代替月餅。
月餅還是節期內饋贈的主要禮品,親戚朋友之間無不互送以聯誼。浙江台州的閩南、溫州籍人,舅父必要向未成年的外甥贈送月餅,其中大者似盆,上面印有星星、玉兔等圖案。兒童取大月餅,鑽兩個和眼睛等距的小孔,在餅沿插三炷香,朝著月亮窺望,認為可以看到月宮中翩翩起舞的嫦娥和伐桂的吳剛、搗葯的玉兔,俗稱「照月」或「拜月光光」。
各地的月餅形制多樣。在山東濟南,月餅大小成套,祭月時摞起來像個寶塔。江蘇地區則稱之為「套餅」,從大到小依次疊放,可套八至十層,最上面放一個「白兔搗葯」。在福建福鼎,月餅又稱「餅頭」,有美人式、孩兒式、八景式、八果式、八寶式、百子式、角餅、碎餅等多種形制。浙江溫州的月餅,主要有大月(大如盤,無餡,外敷芝麻)、三錦(即普通的酥皮月餅)、空心餅(圓形中空,內餡以糖,外敷芝麻)這三種,此外還有一種印成魚、龍、麟、鳳的餅餌,叫做「賞月食」。
我國月餅的種類,按產地分有蘇式、廣式、京式、寧式、潮式、滇式等,各有所長;就口味而言,有甜味、鹹味、咸甜味、麻辣味等;從餡心講,有五仁、椒鹽、豆沙、冰糖、芝麻、火腿月餅等;按餅皮分,則有酥皮、漿皮(即提漿)、混糖皮三大類;就造型而論,又有光面月餅、花邊月餅和圖案月餅等。各式月餅在外觀、口感、味道、工藝等方面各具特色。近年來,月餅的品種更是不斷推陳出新,如冰皮月餅、水果月餅、海味月餅、茶葉月餅、保健月餅等,各種新款月餅更加符合人們追求飲食營養健康的標準。
舊時糕餅店,一般過了中元節即開爐趕製月餅。民國十八年《霞浦縣誌》曾載:「『中秋節』為糕餅鋪唯一之利市,近則鬥巧爭奇,價雖昂貴,而人家饋送視為必需品,不恤也。」各地糕餅鋪的月餅生意,是一年中最賺錢的交易。直到現在,中秋節饋贈月餅、吃月餅的習俗依然盛行,人們無不在節前購買月餅以應時景,而商家甚至早在兩個月前就開始準備,在節前展開一場月餅廣告宣傳大戰。(圖8-賣月餅)
(二)團圓飯
除了月餅,吃團圓飯也是中秋節必不可少的。中秋夜,全家團圓,共聚一堂,在供月之前舉行家宴,吃團圓飯、喝團圓酒。上海也稱「賞月宴」。北京的主食一般為烙餅,因烙餅是圓的,形如圓月,象徵團圓;菜品隨時令和家境而定,富足之家盡享佳肴珍饈,貧苦之家至少也要割幾斤肉,炒幾個菜,買兩包月餅,打兩瓶酒,把這個大節過得像個樣子。在山東微山湖地區,兄弟中有外出未歸者,餐桌上也必要給他擺置碗筷,以示對遊子的思念與祝福。
中秋節這天,早餐和午餐一般也加以改善,尤以午飯從豐。在山東濟南,早餐吃米飯,中午吃水餃;膠東中午蒸餑餑、包子。江蘇人家要自做糖餅或爛面燒餅,當作早晚充饑的食物。廣西地區多吃米粉。四川人則於是日打粑,是將糯米蒸熟杵爛,做成餅狀,並敷以黃豆粉,另搗胡麻仁,雜沙糖拌食;並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在山東即墨,中秋節吃一種叫「麥箭」的應節食品,是用白麵攤成煎餅,加上肉餡或素餡,然後用秫秸捲成筒狀蒸熟,吃時加上調料,味道十分鮮美。湖南藍山過中秋節,盛行吃角黍(即粽子),「家家用箬葉裹糯作角黍,多則實角黍於瓦缸,圍稻草,燃而熟之,其風甚盛。」浙江武義在賞月時也吃粽子和蒸糕等。在吉林地區,人們普遍休息一天,殺豬宰羊,備辦豐盛酒席,日間開宴暢飲以賀節。
(三)其他
中秋飲食的一個特點是嘗新,包括吃各種時鮮瓜果蔬菜(用於供月的瓜果供品大多都是)、飲新酒等,有「秋嘗」的意思。如在山東諸城,自中秋這天開始吃芋頭、地瓜、花生、蘿蔔和雛雞等,叫做「嘗鮮」。
八月初新芋成熟,芋頭成為中秋時鮮食品,各地都有過節食芋頭的習俗,也帶有薦新之意。在廣西桂平,拜月多用芋頭,故中秋又稱「芋頭節」。在廣東,人們煮芋置酒賞月,據說是為紀念元末起義之事。中秋節起義反元時,曾以敵兵的頭祭月,後來改以芋頭代替,至今廣東人剝芋皮時仍稱作「剝鬼皮」。在海南臨高也有「剝鬼皮」之說,是在中秋夜對月剝去天南星皮而後食之。在浙江溫州,貧苦人家食煮粉乾和芋艿。在江蘇地區,燒芋艿(又名芋苗子)是中秋的應時食品之一(另有煮藕粥、剝紫熟菱)。江蘇地區在中秋早晨祀祖,要吃桂花糖芋頭。在江蘇江陰,中秋食芋子,因芋諧音「遇」和「育」,故取月圓遇合和育子之意。
「八月十五桂花香」,桂花正當開放,中秋佳節有喝桂花酒的習俗。節日這天,賣桂花酒的店鋪生意特別好。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太湖之濱的蘇州光福鎮盛產桂花,當地有一種名為「桂花聚」的小宴會,邀集親朋歡飲,席上都是用桂花做成的各式點心,如桂花豬油年糕、桂花酒釀湯圓、桂花栗子糖藕、桂花糖芋艿等,芬芳濃郁,沁人心脾。
此外,各地還有一些特殊的飲食習俗。在廣東增城,人們習慣在中秋之夜剝蕉、分柚、掰芋、嚼螺時,皆對月剖棄外皮,名為「剝疵癩」,認為可去除疥癩。在廣東始興,婦女對月剖柚,謂食之目明。廣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帶,為了紀念教人們編織草鞋的張古老,人們每年中秋節以田螺拜祭張古老,拜後大家一同吮食田螺,據說可使眼睛更明亮。四川合川過中秋節,各家多不茹葷,故稱之「素節」。在貴州興仁,小兒女於月光中炊食,謂之「煮月亮飯」。
四、社交習俗
(一)節日饋贈
秋收之際的中秋節,正是加強親族聯繫、增進感情的好時機,是一年當中僅次於年節的饋贈大節。中秋節日饋贈,稱為「賀節」、「送節」、「追節」,也稱「送節禮」,陝西醴泉稱「送秋節」。往往在節前數日甚至月初就開始趕辦節禮,相互饋送,路上行人往來如梭。直到今天,中秋節前送節禮的習俗依然盛行,幾乎等同於年前送禮賀節。一般送禮要趕在節前,但也有在節後送的,如在甘肅洮州,中秋節後第二天以餅果饋送親戚。
作為團圓象徵的月餅和時鮮的瓜果都是饋贈佳品。其他節物各地多有不同,如在廣東東安要送糖飴;在湖南藍山,親友間多饋贈鴨;在江蘇六合,家家以菱藕、蹲鴟、糖餅相饋贈;在四川江津,中秋前一日互相饋贈糍餅,取意其圓;福建同安分節前一二日,親友間互送月餅、番薯、芋魁,中秋時以此祀先和祭神;在台灣嘉義,節前人們互送月餅、文旦、麻糍,等等。
中秋禮數頗多,如在江蘇地區,必要送禮的有學徒向師父送禮,分家的兒子給父母送禮,女婿要給岳家送禮,書塾學生要給教書先生送過節錢。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親戚之間互贈節禮。
在中秋節,母家給女兒家送禮較為普遍。在河南新安,母家攜棗糕(用面疊作數層,下大上小,內夾棗)、月餅、梨、柿、石榴等看視女兒,稱為「送糕」。在山東泰安也有八月十五看閨女的習俗,節前家家戶戶買上月餅、鯉魚之類的禮物,挑擔、騎驢、坐車,去看望自家已出嫁的閨女。
對於新嫁女,母家送禮更為隆重。在浙江烏青,有新嫁女的人家要以盤或箱盛月餅,送至女兒家,叫做「致秋節」。浙江雙林的新婦之母家必備果品、粉圓(意為團圓)相送。在江蘇高郵,娘家給新出嫁的女兒送節禮,但不留餐。在福建福鼎,父母給已出嫁的女兒送中秋節禮,第一次送節稱「送頭年」,禮品要豐厚,以中秋粿、月餅為主,再加酒、雞、鴨。其中,中秋粿又有白粿(米漿加鹽蒸熟)、糖粿(米漿加紅糖蒸成)、肉粿(米漿加鹽、肥豬肉、蔥頭油、蔥葉等蒸熟)、芋蛋粿(也稱檳榔芋粿)等各種,粿圓味美,象徵團圓。女兒收下中秋粿和月餅,其它禮品一般退回,再添上幾種禮品為壓禮。收下的中秋粿,切成一塊塊,分給鄰居和親戚、朋友,叫做「分頭年粿」。
有些地方要給外孫、外甥送禮。在福建藤山,凡為外祖父母者,必以中秋餅,附以鯉魚餅送給外甥孫。在江蘇高郵,外婆要在中秋這天送給外孫扎制「寶塔」,直到外孫十歲為止。在福建福鼎,當舅舅的每年中秋節都要送給外甥中秋餅和柚子,有幾個外甥就要送幾份,直送到外甥16歲為止。
女婿也要給丈人家送禮,如在浙江溫州,女婿送丈人的禮品,一般是一對鴨子加魚、肉、豆糕。回盤用三錦、粉干、雪梨。有外孫的,必須加大月餅和「賞月食」。在浙江樂清,中秋這天女婿、外甥、乾兒需向岳父母、舅父母、干父母饋贈禮物,俗稱「望八月十五」或「望中秋節」,禮物有粉干、魚、肉等。女婿望第一個中秋要有鴨、魚、肉等六樣禮物,其餘禮物則以月餅為主,其次是芋艿和茶食包等。送時還帶著絲竹伴奏,饒有情趣。
其他饋贈禮節,如在福建福鼎,當年有父母或長輩過世的人家,過中秋節時不能蒸中秋粿,要由出嫁的女兒或親戚給家中送來中秋粿和月餅,稱為「送孝」。在江蘇高郵,此日求婚者多帶著雄雞、鵝、藕、月餅去女家「追節」。
(二)回娘家
中秋節也稱「團圓節」,在這天出嫁的婦女要趕到娘家與父母團聚,當天又必須返回夫家,與丈夫團圓。俗話說:「寧留女一秋,不許過中秋。」在山西,新媳婦在中秋節回婆家,必須由女婿來請,並且必要給岳父母送去月餅等禮品,女方家則要設酒招待女婿。山西臨晉又把中秋節稱為「迎婿節」。八月十六日,江蘇揚州各家要接女兒回娘家,來吃剩下的「團圓月餅」。江蘇連雲港也是在十六日接女兒、女婿來家團聚吃飯,俗稱「帶閨女女婿來家翻芋頭皮」。
(三)社交宴飲
為慶祝節日,城鄉各界普遍停工放假一天或半日,備宴聚飲。商家普遍於中秋夜設宴,邀請重要客人,一同賀節。在遼寧西豐、吉林海龍等地,商戶輟業三日,設宴聚飲。官紳士子是日也多設宴會,邀朋友賦詩飲酒玩樂。在鄉村,秋收即將結束,農人設酒食以犒勞傭工,酒足飯飽之後,還分給工人月餅、果品。在陝西洛川,村中有學校者,各家長率學生持禮為先生拜節,午飯時在學校內會餐。
(四)節關
中秋節又是俗定的商家結賬日。「凡錢債至五月節、八月節,必清結,謂之節關」,中秋是一年中第二次結賬、還債的日子。節前,商戶算賬,給欠債的人送賬單。到時,債主上門可以毫不客氣的討債,欠款者也會積極籌款,盡量還清債款。此外,這天也是老闆與僱員續約或終止契約的時日。過節如同過關,所以有「節關」之說。在江蘇,中秋節各商家在正午宴請夥計,賞節錢,作年中第二次結賬,並決定店員去留。在安徽蒙城,書塾中需要請老師的,也在中秋確定,一直到次年中秋解館。在河南陽武,家中多地的農戶,備酒菜宴請佃戶,以犒勞他們,當晚決定他們來年的去留。在山東冠縣、萊陽、鄆城等地,農村地主一般在當晚宴請佃戶,佃戶之間也相互邀請,商議退佃和租佃的有關事項。在台灣基隆,八月十五又稱「契約日」,佃農與地主的朴耕契約至八月十四日止為一年期,到期地主可更換佃農或續佃,因此佃農多送中秋月餅和雞鴨,希望能以此博得地主歡心。
(五)其他
商家在中秋節期間會舉行一些活動,藉此宣傳自己,招徠顧客。
1、小擺設。在浙江溫州,商界有一特殊的風俗,稱「小擺設」。這一習俗最初源於普通人家,有些人家在賞月時會把瑪瑙、琥珀、珊瑚、碧玉等小型雕刻品和花卉、盆景等擺出來,任人觀賞,互相炫耀。在此基礎上,光緒年間,溫州幾家銅錫店的店主開始專門僱用工匠,精心製作各式小擺設,此後歷年越積越多,逐漸形成系統的陳列。中秋前後,一些商戶在中堂內放置幾張桌子的小擺設,有的擺文昌神廟,有的擺封疆大吏的衙門或王侯將相的府第,所有旌旗、對聯、樂器、花圃、樓台、輿馬、燈彩、燭台、几案、盤碗等一應俱全,細工製作,造型逼真。一般商家不過擺兩三桌,大戶可擺十幾張桌,中堂擺不下,另闢房間單獨陳列。這是商家利用過節時機進行商業宣傳活動,以招徠顧客,推銷貨物,同時也進一步豐富發展了小擺設習俗。在江蘇也有類似小擺設的習俗,富戶和大商店陳設「財神會」,製作的財神不足一尺,同時製作台閣、几案、樂器、博弈、戲具、什物等,縮至寸許,引得人們紛至觀看,門庭若市。
2、月餅燈。在江蘇地區,進入八月後,店鋪便在門前懸掛特製的「月餅燈」。月餅燈均為圓形,以木作骨架,外面繪「和合二仙」、「嫦娥奔月」之類的圖案。店家以此招徠顧客,推銷月餅,所以無不精心製作,爭奇鬥勝。就連許多平日不出門的姑娘、媳婦,也多出來觀燈,同時選購月餅。
3、中秋餅花。中秋貼餅花的習俗流行於閩東霞浦、福安、拓榮各縣和浙江平陽、蒼南一帶,直到20世紀中葉還一度興盛。餅花,是一種專門貼在中秋月餅上的裝飾畫,或畫或刻印,內容以戲曲故事題材為主,也有當地風俗畫,如中秋節互送節禮和小孩排月賞月的場面。畫面色彩鮮艷、熱鬧,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每年端午節後,餅花藝人就開始作畫,每個藝人創作的餅花都有規定的餅店承包,餅花藝人會在中秋節前送給承包餅店一張「招牌花」(即特大餅花),內容多為嫦娥奔月。從八月初一開始,各餅店就會把「招牌花」張掛於店外,以此吸引顧客。
五、信仰與禁忌
(一)祭祀
除了祭月這種全國通行的祭祀習俗,各地還有一些其他中秋祭祀活動。
1、祭祀祖先、家神。在中秋節,一些地方有祀先、祭家神的習俗。在陝西地區,中秋節祀先祭神,一如春節。在上海,以月餅祀灶、祀先。雲南普洱、景東,在中秋早晨祀家神及祖先。山東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在是日上墳祭祖;而在文登,稱中秋節為人節,一般不上墳祭祖。在福建閩清,八月初一至十五,不拘日子均可祭掃祖墳,掛紙錢,備牲醴,拜跪祭奠,稱為「秋祭」。祭畢,族眾聚於祠堂,分尊卑長幼入座,共享宴席。宴後,分給幼者腌桃、腌李及落花生、瓜子等物。福建沙縣的大族之家也要舉行墓祭,然後在祠堂設宴席,族中男女齊聚共享。在台灣彰化,各家祭拜公媽(祖先)及土地公,供品為中秋月餅、牲醴等;另外還要供拜米粉芋(混芋之米粉),俗謂「食米粉芋,有好頭路(芋、路諧音)」,祈求祖靈保佑有好的職業。
2、祭祀土穀神。秋成以報賽,中秋節多祭祀土穀神,一般要演劇以酬神。在山東慶雲,農家祭土谷,稱「青苗社」。在四川合川,市人醵金備香燭、供果,於中秋節至土地廟獻祭,或演影戲,或唱圍鼓,或打洋琴,謂之「鬧土地」。在福建漳浦,各坊里祀土神,為古代秋報之遺意,城市的后土祠斂錢演劇以娛神,鄉間農人攜酒肉至田間祀田祖。在福建龍岩,各鄉用燈紮成人形,抬著遊行,迎接土地神。台灣地區,中秋祭土地公(宜蘭以是日為土地公誕辰),街衢巷裡醵資,於土地廟演戲酬神,稱「秋報福」;農家以金紙系竹枝插田中以報賽,也有古時秋報之意。
3、其他。山東微山湖湖區,以村或船幫為單位,在中秋舉行隆重的祭湖儀式,祭祀的對象是湖神,俗稱「大王」、「湖大王」或「將軍」。祭品擺滿船頭,有鮮魚、活雞、整豬、整羊等,豬要黑色的,羊要白色的,不能有雜毛,叫做「烏豬白羊」。鞭炮以頭數多為佳,將鞭炮加綵綢掛在大船桅杆上。點燃紙箔、鞭炮後,眾人長幼有序,向船跪拜,磕頭禱告,求大王、趕魚將軍保佑豐收。祭畢,人們的大船艙內分食供品。以船為家者,在拜月飲酒之前,要先在「將軍柱」前擺一碗酒,祭祀船民信仰的「夥計神」,俗稱「敬夥計」。
在河北晉縣,晝祭日,夜祭月,以酬神報謝。在福建平潭,具牲醴,請巫師祀斗母,為兒女增福,名曰「燦斗」。福建永泰的士紳於中秋節祀魁星,如文昌儀。在廣東東莞,青年未婚者在月下焚香燃燭,乞求月老為其撮合。在台灣基隆,中秋這天為「太陰娘娘誕辰」,各戶備月餅、時果祭堂前神位;市內代明宮祀太陰媽,中秋夜婦女多攜帶子女進香叩拜,香火極盛。
(二)祈育子嗣
中秋正值秋成時節,民間在對神靈酬謝的同時,也祈求著生殖的力量。如祭月所用的瓜果供品,西瓜、葡萄、石榴、棗、栗子、豆角等,都蘊含著多子的寓意。此外,是日民間還有其他祈子活動。
1、走月亮。同樣是中秋月夜出遊,婦女的「結伴閒遊」則帶有明確的目的性,即祈育祈子。中秋夜,婦女盛裝結伴出遊,稱為「走月」、「走月亮」或「踏月」,上海則稱之「蹈月」。有時在月下遊走,往往走到雞鳴時方才回家。在江蘇南京,盼子的婦女中秋夜走至夫子廟遊覽,然後過橋一行,據說可以求得子。近代湘潭一帶的中秋遊寶塔習俗,也與「走月」一樣,祈求著人類的生殖與健康,當地傳唱歌謠:「八月十五游寶塔,帶起香燭敬菩薩。老人家青頭髮,後生子有財發,堂客們生個胖娃娃,滿妹子對個好人家。」
2、摸丁、摸橋樁、摸鐵叉。除了單純的遊走,婦女還走至某地觸摸具有神力的象徵物以祈子。在上海嘉定,中秋夜,婚後未育的婦女踏月行至孔廟,摸門上圓木,謂可得男,稱「摸丁東」。在江西南昌,城中婦女暗數高橋橋樁,以為宜子。江蘇民國二十一年《新京備乘》載:「又,鐵廠橋有大鐵矛,二叉陷於土,一叉在上,相傳為三寶下西洋故物,不知何時移此。當中秋夜,婦女無子者亦多往撫摩為宜男兆,不知其起於何時。」
3、摸秋、摸青。在南方,婚後長年不育或求子的婦女,於中秋夜潛入別人菜園,偷摘瓜、芋、青菜等,以兆生子,稱為「摸秋」。在福建崇安,婦女入園偷芋頭,在月下煎食,謂令人有子。江蘇南通的未育婦女則往往在他人擺設的供品中偷取芋頭,帶回家吃掉,以此求子。在江西南昌,少婦於夜深人靜時偷拔鄰家的瓜菜,用衣襟裹著帶回家,稱為「摸青」,也兆生子。安徽地區的婦女聯袂出遊,遇菜園就偷南瓜。在上海奉賢,則是由丈夫去「偷子孫」,將偷來的南瓜藏在被窩裡,讓妻子抱著瓜睡覺,稱為「留籽(子)」,以盼望得子;即使瓜主人看到偷瓜人,一般也不會追究。
4、送瓜。同樣是偷瓜,當事人夫婦不親為,而由他人代勞並相送,稱為「送瓜」,或直稱「送子」,貴州興仁稱「送寶」,湖北沔陽稱「送秋」,浙江衢州稱「獻生子」,祝願早生貴子、瓜瓞綿綿。送瓜者多數是親友,也有的是「好事者」。在廣西全縣,由妯娌偷送,中秋夜入園偷瓜,用小兒衣服裹瓜而回,送到未育少婦的床上,叫做「送子」。
中秋之夜到田間偷瓜,一般是偷摘南瓜(取諧音「男」)或冬瓜,浙江衢州還有偷芋頭的。有些地方講究偷瓜人被怒罵方才靈驗,如四川黔江認為「倘失瓜人從而罵之,其驗甚速」。湖北、貴州地區的偷瓜人在偷時會故意弄出響聲,以引起菜園主人的責罵,罵得越厲害越好。偷到瓜後,將瓜描畫成嬰兒模樣,並裹上小孩衣服。在湖北則是將瓜繪成小男孩模樣,在下面挖一個小洞,插入一根紅辣椒,然後裹上衣服;安徽蕪湖還要在南瓜上插泥人。送瓜時,有的是將瓜放在轎子中抬送,如在貴州普安是以紅綾裹冬瓜,置於彩亭中;有的是由兒童懷抱瓜,一般要選父母雙全、兄弟眾多的童子;在貴州地區則由一男子扮作女裝負瓜送去,稱為「懶大嫂」;湖南衡城是由年長命好的人相送。送瓜的隊伍,前面要以鼓吹作先導,提燈列隊,鳴放鞭炮,熱熱鬧鬧地送至乏子之家,放在床上,用被子蓋住。有的送瓜人還口念「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等吉利話。
作為報答,主人家要設宴款待送瓜人,在貴州地區必要請送瓜人吃一頓月餅。對於送來的瓜,湖南衡城的婦女得瓜後即刻剖食或煮食;在四川西昌、安徽全椒等地,要由夫妻二人一同吃掉;在貴州、湖北地區,多是將瓜放在床上,未育的婦女伴睡一夜,次日清晨將瓜煮熟吃掉,以此祈孕。
貴州開陽的「送瓜」習俗十分有趣,中秋夜,「好事者陰察他人園中長形南瓜而秘取之,鑽一孔,出瓜瓤少許,灌水瓜中,以竹筒塞瓜孔,筒之他端另以物塞之,使童子負之,伴以鑼鼓,送置艱嗣者榻上,覆之以被,去筒端之塞,水流出瀉榻上,而謂艱嗣者已有子,且小遺也。於是主人出酒食以享親友。」
若是次年應驗生子,在貴州平壩,主家要備紅蛋、酒席酬謝送瓜人。
5、添丁。廣東廣州的中秋夜,人家豎旗杆於樓台上,掛點上燈籠,一家人聚飲行樂,叫「豎中秋」。因「燈」諧音「丁」,故掛燈籠含有「添丁」之意。福建建甌有掛幡燈乞嗣者,向月宮求子。
6、請花。在福建藤山,相傳中秋此日為「臨水奶忌辰」,婦女可「請花」,即婚後數年未育的婦女入廟求嗣,歸去時取神前花瓶中的一枝花,謂可使生育。
(三)占卜活動
1、占候
全國普遍以中秋這天陰天或下雨,預示著來年元宵節也必定陰或雪。各地諺云:「雲掩中秋月,雪灑(雨打)上元燈」或「八月十五下大雨(雨淋淋),正月十六雪打燈」。
民間俗信中秋的天氣與農業收成有關,各地有許多相關的農諺。河北元氏農諺云:「八月十五下一陣,旱到來年五月盡。」江蘇地區的諺語說:「七月半定旱澇,八月半定太平。」北京則有「七月十五定旱澇,八月十五定收成」的諺語。河南林縣諺云:「中秋雲遮月,來年好收麥。」在河北河間,以中秋雨為苦雨,主菜味不佳。
以月色明暗進行的占卜活動也有很多。上海地區認為中秋月明則來年豐收,如寶山縣諺云:「中秋月朗來年熟」。在江西南昌、湖南桃源、福建浦城等地,以月色明暗占湖魚之有無:中秋月暗,則多魚,諺云:「中秋暗,魚繞墈」;月明則魚不產,江蘇海安有諺云:「亮月子在雲里拱,來年蝦魚要絕種。」在福建浦城,月色晦暗則預示次年春天多雨。在廣東龍山,以中秋夜月亮的明暗占來年油價高低。
在山西汾陽、四川名山,俗以十五夜得見月為幸,若中秋無月,則預示著兔不孕、蚌不胎、五穀不豐,陰陽不和。
2、請月姑
中秋夜請月姑以卜吉凶者均為女子。在福建上杭,小女兒多於拜月時「請月姑」。方法是先在月下設果餅,膜拜致詞,然後置筐於盤,以竹筐作為月姑的替身,如果有神降臨,竹筐會自己搖動,發出剝啄聲,計算其搖動的次數以卜吉凶。廣東南雄也有類似習俗,中秋夜,「婦人設茶、酒、果於月下,罩以竹箕,用青帕覆之,取一箸倒插箕上,左右二人摙之作書,問事吉凶,謂之『踏月姊』。今未嫁幼女拜唱請歌,且拜且唱,箕重時即來矣。」在廣東潮陽、福建建寧等地,女子對月邀紫姑卜問吉凶,俗稱「請木杓神」。光緒十九年《上猶縣誌》也記載了女子向月卜問吉凶的情景:
婦女於起更後,各在室中檐廊下設茶酒向月拜祝,置簸箕几上,盛以米,更用筲箕覆而插箸其端,蒙以絹幅,令十一、二歲女兒立兩旁,輕托箕弦,移時箕忽自動,有禱則箸點畫米中,次數、方向悉應如響,亦略近古人七夕「乞巧」之意。
3、爬月
天津地區有螃蟹爬月的習俗。用紙棉等物捻成燈捻芯,浸泡油後,下放托物,立系在螃蟹背上。點燃後,將螃蟹放入室內、院當中或屋門外,讓螃蟹自由爬行,用來占卜今後的財運。如果向里爬,就是有財;如果向外爬,則視為無財。馮文洵的《丙寅天津竹枝詞》寫道:「買蟹歸來不忍烹,今宵更任爾橫行。相傳爬月占休咎,紙捻燃燈照眼明。」
4、其他
在廣東龍山,「婦人禱於土地,珓問方向,聽途人言語以卜休咎,曰『行卦』,蓋鏡聽之遺風也。」台灣也有類似習俗,未婚女子為求佳偶,已婚婦女為求早生貴子,都於夜深時行聽香之舉,即在夜深人靜時,焚香拜神告事,在神前擲杯筊請示聽香的方向,然後偷偷走至此方向,竊聽人語,聽到的第一句話,再向神明擲筊以核實,以之卜本年休咎。
江西臨川的中秋占卜與運勢相關,「臨睡時,每人置一針於茶碗蓋內,碗蓋置庭中。翌晨,察針受露水必微生鏽,如銹於針杪,即雲少年晦運;銹於針中,即雲中年晦運;銹於針尾,即雲晚運不佳。」
在廣西崇善,於中秋夜請法童做夜禁,眾人將法童圍在中間,齊聲念咒,使之降陰問神,然後唱歌互答,卜問諸事,直到天明前方休。因涉及邪術,民國時已被嚴令禁止。
在寧夏朔方,孕婦將祀月之瓜從中信手切如雉堞形,遇單成男,遇雙成女。
(四)禁忌
1、在福建福鼎,大人常抱小孩賞月,教育小孩不準用手指指月,否則月娘娘今夜會割掉他的耳朵。
2、在江蘇連雲港,中秋夜吃剩下的芋頭皮、果殼等堆積一處,待第二天下午才能倒掉。
(五)其他
1、鉸月亮。在魯西北的臨清一帶有「鉸月亮」的習俗,中秋節這天,家家都剪一個又大又圓的月亮貼在窗上,圓月中還有嫦娥或石榴、蓮花、牡丹、蝴蝶等圖案,而且又必須在當天將其撕破,認為可以驅邪除穢,帶來好運。當地傳說姜太公封神時,封其妻為窮神,封后又對她不放心,擔心她坑害窮人,便令她「見破即回」。因此,人們撕破月亮,是為了讓窮神望而卻步,祈望生活富裕美好。
2、剪月光。在福建福州,傳說下半夜月下地之時會發出一束強光,這時可用剪子剪下這束強光,稱為「剪月光」,得之者便可得到幸福。
3、走橋。在上海寶山和江蘇周庄、無錫,人們結隊走過三座橋,據說可免百病。在浙江建德也有乘月蹈橋可免腰痛之說。
4、救月。貴州開陽的中秋節,「是夕,月每每而蝕,俗謂之『天狗吃月』,有擊銅器成聲,謂之『救月』者。」
5、舊時北京,講究祭月時焚燒的秫秸不能燒光,要留幾根沒燒盡的,壓在炕席底下,留著日後打尿炕小孩,據說可治小孩的遺尿症。
六、遊藝娛樂
中秋節是人們休息娛樂的日子,充滿歡快喜慶的節日氣氛,節日這天的遊戲、競技等遊藝活動特別多。
(一)遊戲
1、兔兒爺
兔子居月的神話,在民間廣為流傳,致使兔子成為月亮的象徵。民間傳說,月宮裡的玉兔曾在八月十五這天下凡,用仙藥治好了人間的疾病,為人們祛除了災難。所以,為報答玉兔的恩德,每到八月十五這一天,人們要祭祀它。明代出現了兔子泥塑,作為小兒女祭月時參拜的偶像,據明代紀坤的《花王閣剩稿》記載:「京師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這種泥兔,北京稱「兔兒爺」,天津稱「兔二爺」,濟南俗稱「兔子王」,最初為中秋祭月所用,拜供之後就成了兒童的玩具。舊時,一過七月十五,兔兒爺就已面市,北京的東四牌樓一帶,濟南從普利門到舜井街的主要大街上,設有許多兔兒爺(兔子王)攤點。小販們常將兔兒爺與兔兒奶奶成雙配對擺置,吸引顧客。在天津,中秋節這天,婦女要把自己打扮得十分漂亮,特意稍晚時出門,去迎請(即買)兔兒爺神像。
兔兒爺,用黃土膠泥為料,用石膏模具磕出,再施以彩繪。民間藝人賦予了兔兒爺人格化的造型特徵,兔首人身,臉面飛金,身施彩繪,或坐或立。各種兔兒爺的大小不等,大者一米左右,小者僅兩三寸,小巧玲瓏,十分精緻。兔兒爺的形象多種多樣,或搗杵或騎獸(有的騎獅、虎、麒麟等猛獸,有的騎鹿、象、馬、牛、駱駝,有的騎著孔雀,仙鶴等飛禽),有的雕造成武將打扮,頭戴金盔,身披甲胄,左手抱臼,右手持杵,有的背插紙旗或紙傘。北京有一種特別的兔兒爺,端坐於蓮花塘上,紅蓮碧葉,上映山石,石左為「劉海戲金蟾」圖案。還有戲曲角色型的兔兒爺,出自《連環套》、《戰馬超》、《金錢豹》、《蘆花盪》等戲曲故事,臉譜穿戴、身段神氣皆栩栩如生,擷取兩個就能組成一齣戲。生活型的兔兒爺,扮成賣油、賣菜的小販、剃頭師傅、補鞋匠、算命先生等,社會群相應有盡有,穿著打扮、體態神情無不惟妙惟肖。還有模仿婦女形象的兔兒奶奶,在頭上梳起「平三套」、「元寶頭」、「蘇州撅」、「二把兒頭」等各種髮型,穿戴也更加時髦。還有反映人生百相的,形體較小,安排在具體背景中,如聽雜耍的、燒香拜佛的、坐茶館的、娶媳婦的、出殯的、辦滿月的……,每組多至百十個,成為社會的縮影。還有一種通過提線可使其雙臂和嘴唇上下活動的兔兒爺,俗稱「叭噠嘴兔兒爺」,深受孩子們喜愛。
北京民間以兔兒爺為內容的歇後語很多,如「兔兒爺拿大頂——窩犄角」、「兔兒爺掏耳朵——歪泥」、「兔兒爺過河——灘泥」、「兔兒爺打架——散攤子」,都帶有戲謔性質。
在20世紀50年代之前,兔兒爺一直流行於民間,此後逐漸衰微,有的技藝已經失傳。
2、土人仔
土人仔,是一種流行於福建福州的泥塑。中秋節時,福州吉祥山和南后街等地都有出售「土人仔」的攤位。土人仔的樣式繁多,有整套佛教人物,如觀音、彌勒、四大金剛和十八羅漢等,有的是整套道教人物,如八仙過海等,還有結合時尚的各種成套人物。此外,還有精製的小古董、小桌椅、小炊具等兒童玩具,小巧玲瓏,栩栩如生。人們把買回來的「土人仔」擺放在廳堂,展示欣賞。窮人家買不起這種玩具,可以自己動手製作,用瓦片造塔、造房子,用泥土堆假山,用泥巴自己塑「土人仔」。
3、張燈、猜燈謎
中秋張燈、猜燈謎,雖不如元宵節盛行,但也使節日充滿了喜慶熱鬧的氣氛。在福建建陽,中秋夜,每家要在屋檐下張掛燈彩,相傳五代南唐破郡城時,練氏夫人令里民張燈,得免屠戮之災,此後,為了紀念練氏夫人,張燈習俗沿襲至今。在陝西米脂、蒲城,各家張燈結綵,夜間朗如白晝,人們既賞月又觀燈,天上人間美景盡收眼底。在廣西平樂,也有在屋子高處豎長竿以挂彩旗、懸紗燈的習俗,各逞繁華。
是夜,福建、台灣等地在街市設燈謎,一如元宵節。在福建政和,由士人專門設棚,出謎猜賞。在福建古田、霞浦,多於門前鋪首懸掛燈謎,供遊人猜射,猜中者得瓜果茶餅等獎品,或鳴放鞭炮以示獎勵,眾相娛樂,十分熱鬧。在福建福鼎,舊時每家餅店必在中秋夜出燈謎,燈謎主要來自民間,由當地人創作,具有地方特色,如地名謎「鐵針釘石壁——南鎮難釘」、「下雨不拿傘——白琳(淋)」、「溪江洗炭——烏溪」、「狹巷抬杉柴——南灣(難彎)」等。。在台灣基隆,商戶多懸掛燈謎,猜中者獎以月餅等物。
柚子是南方地區中秋節不可或缺的應節時物,也可以之作燈燃點。在柚子上遍插香燭,點燃後,圓如星球,把柚子插在高竿上(或再將竹竿撐於屋頂),稱為「點天燈」,廣西地區也稱「柚香」。或將竹竿向空高舉,稱為「望月」。在燭盡香滅後,放鞭炮,分瓜果、餅餌。在四川合川,可在一枚黃橙上插香百餘支,置於高竿,豎在門外,叫做「燒天香」。
4、搏餅
搏餅,也稱「戲餅」、「玩會餅」,俗稱「搏狀元餅」,是流行於閩南和台灣地區的特有習俗。關於搏餅習俗的起源,民間流傳著不同說法:一說元末某年的中秋節,人們假借玩餅的形式聚集在一起,以放鞭炮為號,各地一起發動反元起義;一說鄭成功收復台灣後,為解官兵思鄉之苦,特請一位部將設計出一套玩餅的遊戲,讓官兵在中秋節戲玩;廈門地區的說法,是鄭成功駐軍廈門時,由其部將洪旭設計出來這一富有樂趣的遊戲,以解官兵鄉愁。
廈門的搏餅遊戲,以「會」為單位,一會以四五人參加為宜。每會有63塊餅,大小不等,共分為 6種,即模仿古代科舉制,設狀元餅(最大的餅,代表狀元)一個、對堂餅(代表榜眼)二個、三紅餅(代表探花)四個、四進餅(代表進士)八個、二舉餅(代表舉人)16個、一秀餅(代表秀才)32個。據說搏餅最初是讀書人占卜自己科考命運的一種方式。傳入民間後,經再加工創作,占卜內容逐漸消失,演化為一種遊藝習俗。搏餅時,桌上放一大海碗,每人輪流抓取6個骰子擲入碗中,按照遊戲規則,根據投入碗里的骰子點數領取不同的餅,最終奪得「狀元」者為贏家,常放鞭炮慶賀。參加搏餅的人,連呼帶擲,整個過程中,你爭我奪,骰子聲、喝彩聲、戲謔聲不絕於耳,氣氛十分熱烈。直到現在,搏餅成為廈門人中秋節最主要的活動,幾乎每個家庭、各個單位都舉行;甚至在節前數日就開始搏,中秋之夜達到頂峰;搏餅的獎品,也以其他各種東西代替了狀元餅。
台灣地區的中秋搏餅活動,士子在賞月宴飲時,在特製的大麵餅(名為「中秋餅」)上面用紅筆寫一「元」字,用六枚骰子擲出四紅者得之,取「秋闈奪元」之兆。
5、舞龍
在廣東德慶,中秋前後,糊紙為龍,燃燭其中,附以金鼓燈彩,沿街夜舞,謂之「舞香龍」,往往花費數十金。有時城內外以之鬥勝負,連舞十幾夜不停,後被官方禁止。安徽績溪有游火龍的風俗,用稻草紮成長約丈余的龍身,由十餘人用竹竿撐著,遊走於各村,鑼鼓隊緊隨其後,一路上向各家討香,插在龍身上,游畢,燒紙箔,放鞭炮,將火龍送至河中。
中秋夜,各地的兒童遊戲也是豐富多彩,饒有樂趣。
6、燒塔。據傳燒塔習俗始自元朝末年,為紀念劉伯溫於中秋夜舉火為號發動反元起義。民國十四年《陽江縣誌》引《南海續志》載:「南漢時,『上元』、『中秋』輒登塔燃燈以兆豐稔,號曰『賽月燈』。里巷亦壘瓦為塔,集薪燔之,火遍三城,亦奇觀也。今其俗尚存雲。則邑俗亦南漢之遺也。」當地認為是繼承了南漢遺俗。在海南安定,則有燒塔「欲為科場者作文筆開花之兆」的說法。
中秋夜,兒童在野外拾瓦片壘堆成塔,高數尺,且有多孔,內填木柴或竹、草,放火燒塔,同時鳴鑼擊鼓,繞塔而戲,據說可以辟邪。在江西臨川,待瓦片燒紅後,再潑以煤油(或撒松香粉),火上澆油,剎那間烈焰衝天,明亮如白晝,極為壯觀,可以從黃昏時分一直燒到夜深,直到無人觀看時才熄滅火焰,稱作「燒瓦子燈」。江西上猶稱為「慶塔」,福建崇安稱「燒寶塔」,廣東石城等地稱「燒梵塔」。孩子們有時還比賽燒塔,把瓦塔燒得全座紅透則勝,不及或在燃燒過程倒塌的則負。在廣東惠來,少年取瓦礫築砌高塔,煬火煨芋。
7、玩燈
(1)柚燈。在兩廣一帶,兒童喜作柚燈以取樂,即將紅柚去瓤,鏤刻花紋,內置蠟燭,兒童持燈結隊遊玩。廣西賓陽的小孩則將這種柚燈放入池塘中戲玩,俗稱「放果燈」。在廣東增城,兒童提著柚燈遊行,邊走邊唱兒歌,稱為「游耍椂」(當地音稱「柚」為「椂」),因歌中每句都間以「耍椂仔、耍椂兒」一句而得名。廣東東莞則稱之「耍樂仔」。民國時期多作紙紮的魚蝦、花果等形狀的紙燈,在中秋節相互饋送,稱「送耍椂」(即「耍樂」之轉音)。
在四川合川、合江等地,兒童多將柚子或黃橙置於竿頂,用蔑編成龍頭,糊以五色彩紙,插點紅燭,數十兒童結隊,舉竿遊走於街巷,稱為「柚子龍」或「橙子龍」。
廣東兒童還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在四川長壽,也有小孩將香插於橙上戲玩,叫做「玩香寶」。
(2)孔明燈。在廣東樂昌、羅定,兒童削竹糊紙作長圓形孔明燈,底部中空,內貯膏蠟,點燃後藉助熱氣,將燈沖向高空,有的還在燈上系鞭炮,隨著燈的高升,鞭炮聲響震數十里,孩子們仰視拍掌慶祝,樂在其中。
(3)蒿子燈。在山東濰坊,兒童將香粘插在青蒿上,點燃後擎弄翻舞,恍若萬點星球,叫做「蒿子燈」。
8、其他兒童遊戲
安徽績溪的兒童在中秋節打中秋炮為戲。所謂「中秋炮」,是將稻草紮成髮辮狀的草鞭,長約五尺,粗至手能握滿,在水中浸泡幾分鐘。玩時,十幾個兒童聚在一起,揮動草鞭向石上抽打,發出如同放炮般的響聲。
在安徽壽春,小兒於中秋夜手執火炬,成群結隊走田野,路上摘取果豆等物,稱為「模模」,以為遊樂。在福建上杭,兒童捧月餅月下唱歌,稱作「誘月華」。在福建福鼎,三五成群的小孩,在大街或田野與月亮賽跑,邊跑邊唱「我走月也走,我跑月也跑」,並不時抬頭看月,感覺月亮總是跟著人跑。
在廣西同正,大人將煨熟的芋頭和花生藏於隱蔽處,讓小孩搜尋,謂之「捉老鼠」。有時兒童還於是日鬥蟋蟀,以月餅作賭注。江西南昌的小兒群以采百葉斗輸贏,名為「摸青」。
廣東陽江城中有小販沿街叫賣糖雞,即一種作成雞形的糖,兒童爭相購買玩耍。林葆塋有《竹枝詞》道:「芋魁柚子賤如泥,爭賞中秋月下攜,十萬人家三五夜,有兒童處有糖雞。」
(二)競技
1、閩東沿海幾個縣在中秋要舉行幾種民間遊戲,即「三人騎大馬」、「犁石」、「拔竹竿」、「點火把」、「車缸」等,這些都是帶有競賽性質的遊樂活動,相傳是由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創造的。戚繼光率兵抗倭期間,為防倭寇利用中秋節偷襲,創造了這幾種遊戲,組織百姓在中秋夜活動,眾人來回奔跑,喊聲震天,火光衝天,倭寇以為軍隊在調防練武,未敢進犯。後人為了紀念戚繼光,將這幾種遊戲繼承下來。
2、福建霞浦有中秋夜曳「太平石」的習俗,參與者是強壯男子或兒童,百餘人組成一隊。所謂的「太平石」,是選一塊一米左右的平面方石,石頭旁邊夾以硬木,然後用麻繩捆牢固定,前面系一條數十丈長的粗麻繩,由一百多人拉著快跑,大石上坐一個指揮者,號令進止。兒童則組成小隊,牽一塊小石頭。這樣的大小隊伍大約十幾支,沿街吶喊,若是兩石迎面相遇,則摩拳擦掌,互相爭道,甚至各自打至重傷。關於太平石的由來:「舊傳明嘉靖三十二年八月,倭寇擾寧戚南塘,參將援兵出安寧兩邑殆盡,郡城幾空。倭寇擬於中秋夜乘虛攻城,參將不得已,以曳石計疑之,滿城燈光,人聲、石聲隆隆騰於郊野外,倭寇至塔旺街,聞聲急退。明日,戚營大兵回郡,而城以保全,故曰太平石。」
3、福建順昌縣的仁壽有推石板的活動。四方形的石板,高5-10公分,一人站石板邊緣,向右後仰,左右兩邊各有一人拉著他的手,後面一人扶著他的頭,此人用力蹬動石板,待對方來時雙方用力相撞,先倒地者為負。
4、在福建古田,中秋這天有分隊舉行拔河比賽的活動,十分熱鬧。
(三)其他
1、廣西陸川的中秋節,縣城南北街皆搭棚,於十五、十六夜請歌娘在棚上唱歌,男子在棚下聆聽,或唱歌以和,稱為「唱豐年歌」。在台灣,山橋野店,多有歌吹相聞,謂之「社戲」。
2、福建順昌縣的嵐下與仁壽有坐木驢活動。木驢是用幾條板條釘出平面,下面再釘三根圓木即成。驢前拴兩條6米長的粗繩,上坐兩三人,大的木驢可坐七八人,由年輕人拽繩,拖著木驢滿街飛馳。木驢所經過的人家,必須在門前燃放鞭炮以迎送。
七、其他習俗
中秋佳節,各地還有一些特殊的習俗活動。
在廣東龍山,中秋夜可以偷釣別人池塘的魚,不受禁管,但只此一夜,其他時間則不可以。由於「物力消耗,人情亦漸貪吝」,民國時期「此風不復睹矣」。
在廣西同正,「各家婦女所自染之布,多於是夕月明之下搗之,至更闌猶聞砧杵之聲,古音尚存,亦樂趣也。凡請看牛神溝洞、神遊陰界、看花園、扶乩,亦多於此夜為之。」在浙江嘉興,女子是夜種罌粟花,若是解衣播種則花倍加繁盛。
福建福鼎的中秋節有「抱南瓜」、「摘柚子」的習俗。中秋之夜,人們常到別人家的屋前厝後抱南瓜和摘柚子(這些南瓜和柚子稱為「牆頭果子」),不能算偷,即使主人發現了,也不能罵人,只能相送,有時還會提醒對方不要摔倒。當地有首山歌唱道:「八月十五過中秋,男男女女出外游,想吃牆頭的果子,柚子皮仔(以為籽)沿路丟。」
在廣西平樂,中秋祀神時殺鴨而不殺雞,因「故老相傳,鴨與韃靼音近,當胡元入主中夏時,人民痛恨異族之亡我,豎旗舉火以暗示揭竿起義,殺鴨者,殺韃靼也。」
推薦閱讀: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
※游遍中國
※《中國式酒局應酬學》(鄭德明)【摘要 書評 試讀】
※大量艦艇入役的中國海軍將會有新調整,這一個單位的擴大已成定局
※中國銀聯提醒:網購被索要簡訊驗證碼或為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