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陳氏太極拳的技擊法

陳氏太極拳的技擊法

技擊,是太極拳的靈魂。傳統的陳式太極拳也不例外。雖然太極拳的內涵極其豐富,有他獨特的養生價值;但其精髓仍然在於它那剛柔相濟的技擊功能。太極拳,如果抽掉了它的技擊含義,則失去了它的真。所以不講技擊的太極拳套路,不是完整的套路;不講實戰用法的太極拳傳人,不是合格的傳人。有些練拳或傳拳數十年,而不清楚其技擊含義,眼神不知所向,力點不知所在,那麼他的拳永遠難以打出太極拳應有的氣勢和神韻。同時,根據現實生活的需要,唯有那些養生價值和護身價值兼備的拳種,才是人們最歡迎的。所以,繼承、研究和掌握太極拳的技擊法,是有一定現實意義的。第一式金剛搗碓總述:此式取「金剛搗碓」之名,形容拳勢之雄壯有力。金剛,系傳說中諸神中力氣最大者。最後,掌拳合擊似搗碓之勢。此式人稱「母式」。因為太極拳棚捋擠按采捩肘靠諸法,順勢借力、造勢借力、避實擊虛、聲東擊西、化打結合、引而後發、螺旋進化、整體運動等等陳式太極拳固有的戰略戰術特徵,幾乎都體現在此式之中。因此,陳家溝有云:「太極拳會不會,就看金剛大搗碓。」此式總的技擊含義是:接應左前方之敵,敵以右拳(或掌)向我擊來,我提雙腕從敵右臂外側接應。先棚後捋,敵擠靠,我再走大捋;敵退,我則順勢反拿、踢、撩發之。來則順勢捋;去,則順勢發。此式稱之為:「願來就來,願去就去;來則歡迎,去則歡送」。體現太極拳化打結合之妙。第二式懶扎衣總述:此式名懶扎衣,取其定式外型,撩掖戰袍備戰之姿。又含大將臨敵從容不迫之態。其技擊含義,先是對付左前方之敵,再迎擊右側之敵。對左側之敵用棚、拿、捩擊之法;對右側之敵,則取上引下進(擊)之法,右引左進(擊)之法,以及下扣上翻(摔)之法,上下左右化打結合,使來敵攻防皆難。第三式六封四閉總述:接上式,仍系以對付右側之敵為主。引而後發,再引(捋)再發。全式體現邊引化邊發放,先引化再發放,兩者互為其根。化中含發,發中有化,化打相濟。敵人從我右側,雙手抓我右臂施推按之勁,欲將我按癟推出或推倒。我即乘勢右臂下沉劃弧隨身左傳,向左前下引進,使來力落空。引進時,我還可以以右手反拿敵右腕,使之上身前傾。在引進時,可以同時進右肩發靠勁,此謂「邊引邊靠」,「左引右靠」之法。第四式單鞭總述:此式系先對付右前方之敵,接著再應戰左前方之敵。但以左臂肘手之引化與發勁為主。與懶扎衣後半部動作相反相同(方位相反,勁力相同)。此式與懶扎衣一式又謂左右對稱之式。稱為兩儀式。第五式第二金剛搗碓總述:此式分兩節,後節與第一金剛搗碓技擊含義相同。前節動作很重要。這兩個動作雖然是一引一發,但它卻充分體現了太極拳在技擊術上的三大特徵:一是「欲左先右,欲右先左」的聲東擊西的原則。二是體現出引中可發、發中含引、引發互根的獨特技巧。三是體現發放勁之前,必須有一個下塌外碾的下弧勁。這種發勁技巧非常重要,讀者在練推手、散打中可以細心體會,切切不可忽視。第六式白鶴亮翅總述:此與懶扎衣動作相似,前四個動作基本相同。動作五、六與懶扎衣不同之處在於懶扎衣系橫向捩,此式系斜向捩。最後都是走松沉下塌外碾之勁。第七式斜行拗步總述:第一個斜行用法練習很重要。其重要性體現在動作一、二的用法和動作四、五的拗步下采上擊之法。某些派生的太極拳只繼承了其拗步摟膝之動作,卻忽略了前者,非常可惜。讀者要注意。第八式初收總述:此式充分體現太極拳順勢借力、造勢借力之巧用。開始設敵人雙手抓(或推)我胸部,我略右轉,是從胸部讓敵人左手落空;略向左傳,是讓敵人右手落空,同時,我迅速用雙手下沉里合上翻外開而棚開敵人雙手,並乘勢進擊敵之胸部、頭部,然後再順勢反拿敵雙手肘臂,向上托發。如敵人避我上托之勢而下沉,我又順其下沉之勢,變按,按其臂、按其肩、按其頭,隨機應變。同時,下邊提膝擊其襠腹部,如他低頭,上下合擊,使敵失敗。第九式前趟拗步總述:此式為敵退我進、沾連粘隨勁的練習式。接上式,如當敵被下按處於被勢時,他突然變招,以右拳掌向我腹部、襠部進擊。我於是變右下捋之法。同時,繼續提左膝擊其肋部、腹部,敵不得勢欲退,我緊緊跟隨,他撤步,我插襠,他再撤,我再進。上肢緊緊相粘連,隨其退而進,體現窮追猛擊之勢,而且手、肘、肩、胸、腰、胯、膝、腳,節節進逼出擊。第十式第二斜行總述:此式與第一斜行相同,但與上式連接的兩個過渡動作不可忽視。這是一種「欲左先右,欲右先左;左引右擊,右引左擊」的練習方法。第十一式再收(同前)第十二式第二前趟拗步(同前)第十三式掩手肱拳總述:此式在陳式太極拳中是技擊含義較豐富、用處較大、出現較多的一個拳式。一路拳中四個,二路拳中六個。所以要特別重視此式的運用方法。有的派生太極拳中的搬攔錘、撇身錘,其實都包含在此式之中。設敵人上右步以雙掌向我胸前擊來,或抓推我雙臂,意欲把我擊傷或推出,我即乘勢身略左轉,雙手外開,先把敵人雙手合力捩開。再向右轉里合,右腳收,提膝,調整方位,變左腳向左前方插敵襠或套在敵右腿外,雙手裡合上翻,再合勁下擊,用捩采勁擊敵胸部,如敵抓我雙臂,我曲肘可以雙手臂絞截敵臂肘。雙手上翻時,左掌由左外側向敵身右側頭部橫擊,或圈截采封閉敵右肘手,使其勁斷失控。右拳上翻可以擊敵左側太陽穴,或雙手合擊其頭部。第十四式十字手總述:此式一開一合一轉體三個勁,包含有棚、捩、肘、拿、靠、摔等多種技擊法。第十五式第三金剛搗碓總述:此式與前兩個金剛搗碓之區別,在於動作一、二。這兩個動作體現太極勁中,「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以腰為支點的上托下采槓桿勁。可做兩個單式練習,前者可以練習左下右上雙肘發勁,或左下右上雙掌發捩勁。後者,可以練習一手上托對方肘,一手下采對方手肘的分捩勁,如近身可練摔法。第十六式庇身錘(含背折靠)總述:庇身錘又稱披身錘,為「擊前打後」之法。全式用法包含兩種含義:一是對付身後摟抱我的敵人,舊稱「神仙大脫衣」。二是對付從正面進攻的敵人。第十七式青龍出水總述:此式顧名思義,可以知道主要是鍛煉如龍似蛇的腰勁。共走三個勁,圈、撩、橫,都是靠腰的旋轉力,一引一進、一化一打、左撩右擊,交替發放左右手(臂、肘)連環進擊之法。以腰為主宰,丹田帶動,發勁松活彈抖。並且體現每做一個動作都為下一個動作做好準備,兩個動作交替之間而且都有一個合勁,體現蓄而後發之勢。第十八式三換掌總述:此式主要是對付右前方之敵。類似六封四閉,區別在於雙手向左棚捋敵人左臂時,下邊加右腿向左前方橫掃,上下配合使敵人失重,然後再提膝插襠。合肘推發敵人。然後走小身法,運用采拿和橫捩、橫直交錯之勁,雙手(肘)連環擊打敵人之法。主要走手肘勁,同時也必須以腰腿勁相配合。特別注意的是,雙手變換之中有一個拿法和一個采肘勁,這是一般人容易忽略的地方。第十九式肘底看錘總述:此式又稱「葉底藏花」。利用兩臂開合勁,在左右絞化之中,趁勢以右拳擊打敵胸肋部或左肘與右拳合擊敵右臂反關節。即身先左轉,再右轉,再向前轉左右合擊。此式雖然只一個動作,但手法可以分為三段運用:第一段:接三換掌,當我左掌擊打敵人面部或胸部時,敵以左手抓我左腕,以右手管我左肘。我乘敵勁未發之前,左手先向左下沉,右掌擊其左肘、左肩、左頸以及頭部。或我右手插其左腋下,走捩勁。第二段:如敵左臂失勢,揚起右手向我進擊,我趁勢右手再拿其右手,走下采勁,以左肘與右手合擊其右臂反關節。第三段:敵不得勢若後撤,或上棚我左臂,我即趁勢略向左轉,左手托其左臂肘,以右拳擊其右肋部或右腋下。第二十式倒卷肱總述:此式系以退為進,退中有進,步退手擊。對方來勢兇猛,我先退讓,以瀉其勁,以觀其變。避其鋒芒,覓其空隙,乘虛進擊。第二十一式白鶴亮翅總述:此式用法與前白鶴亮翅一式相同。但要注意收腿時,重心右移一下,右手要向右外加一個向上、向外的棚勁,然後再走下采勁(走下弧),重心左移,收右腿。此時,收腿的技擊含義包括扣擊對方插入我襠的腿,或提我右膝擊對方下盤。同時,右手走一個開合勁,含有先棚後引進、再回擊的用意。第二十二式斜行拗步與前同。第二十三式閃通背總述:閃通背一式,一般人只知道最後動作是一種摔法,但不清楚它還包括諸如磨盤肘、橫捩肘、下采肘等多種肘法,摔掌、拍掌、穿掌、撩掌、劈掌等多種掌法,以及前掃、後掃等若干掃腿法。第二十四式掩手肱拳此式與前掩手肱拳之差別,僅在一個連接動作。接上式,我向背後翻轉摔倒前面的敵人之後,另一敵人上右步出右拳擊我胸部,或用右腳向我下部進擊,我則下沉,雙手順纏、里勾腕,向兩側采捩來力(敵人的拳或腳),使其來力落空。然後,我猛然騰空躍起,以上提左掌右拳合擊其頭部,或雙手腕交叉(絞合)進擊其胸部。或以左掌為掩護,用右拳從左腕臂之下偷擊其胸部。此謂「化下擊上」之法。跳躍時,還可以提右膝撞擊其襠部,調整步法出左腳蹬踩其下盤,均可靈活運用。


推薦閱讀:

第701期:太極拳重在練腰
曹幼甫傳統吳式太極拳
談談太極拳的修練
陳氏太極拳24式(簡化太極拳)教程3GviqW
陳式太極拳推手演練指南 01

TAG:太極拳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