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北魏馮太后(圖)

北魏馮太后(圖)

公元4世紀末,拓跋鮮卑建立北魏王朝。公元398年,北魏王朝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由塞北一個小王國,迅速發展成為一統北方的封建大國。北魏王朝創造了燦爛的北魏文化,包括建造馳名中外的雲岡石窟,從而使先秦以來的塞外重鎮——平城,成為一代名都。在北魏王朝的政治舞台上,出現了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社會改革家,她就是文成帝拓跋浚的皇后——馮氏,她排除一切阻撓,兩朝攝政,義無反顧地推行社會改革,使北魏政權無論從政治上,還是經濟上都有了質的飛躍,她將北魏王朝推向興盛之巔。一﹑馮家女身世浮沉公元442年(太平真君三年)馮氏生於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當時,馮氏的父親馮朗任秦﹑雍二州刺史,封西郡公。她的叔﹑伯父皆朝中高官,一位姑母為當朝皇帝——太武帝拓跋燾的左昭儀。馮家在北魏雖不顯赫,卻也極有權勢。馮氏的伯祖父馮跋﹑祖父馮弘曾是「十六國」時北燕的兩代國君。北燕國被太武帝雄兵壓境國勢垂危時,馮氏祖父馮弘把女兒送進北魏後宮,納為昭儀,她就是馮氏的姑母。北燕滅亡前,伯父﹑父親作為北燕皇族,歸降北魏,且任官封爵,位至王公。馮氏自幼聰明出眾,知書達禮,優裕的家庭環境,使她自小受到良好的封建文化熏陶。不料,家庭突變,父親因罪被殺。據說是因為叔父馮邈征伐柔然,戰敗投降,沒有返回,按當時法律規定,一人投敵,整個家庭都要受到株連。馮氏淪為官奴,籍沒入宮。風華正茂的大家閨秀,轉眼變成罪臣之女,毀滅性的家庭變故,使馮氏初嘗世態炎涼,早通人情世故,幸運的是,在她父親死後,自己被迫淪為官奴時,她的姑母收養了她,並對她的前途產生直接的影響。姑母視她為親生女兒,關心備至。在姑母的教誨下,聰明的馮氏,潛心研讀《詩》、《書》等儒家經典,深入了解北魏王朝後宮的宮規戒律,智慧才能迅速提升,風度﹑個性更為出眾。她開始有自己的夢想,越來越不滿於自己的現狀,決心以自己的奮鬥改變命運。公元452年(興安元年)十月,13歲的拓跋浚繼承北魏皇位,他就是文成帝,不久便開始選擇嬪妃,充實後宮。馮氏因才貌出眾被選為貴人,並深受拓跋浚寵愛。這年馮氏剛剛11歲。拓跋浚稱帝一年之後,其母因病去世。因為他自幼由乳母常氏哺育照料,所以尊常氏為保太后,第二年又正式改尊為皇太后。皇太后對後宮嬪妃的前途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貴人馮氏深通此理,盡心侍奉常太后,察言觀色,處事得體,以博得常太后的喜歡和信任。同時,極力結納後宮宦官,引為心腹,為其出謀劃策。經多方努力,使自己在宮中的聲望逐日增高。公元456年(太安二年)。拓跋浚17歲時,常太后決定為他選立皇后。按拓跋祖制,在皇上寵愛的諸多嬪妃中,選擇數人,讓其鑄造金人,成者為吉,冊立為後。這一特殊的傳統,早在開國皇帝拓跋珪時就已沿襲。這曾使許多受寵的妃子,因沒鑄成金人,終不得立為皇后,連寵愛她們的皇上也無力回天,百年遺恨。如今,常太后和拓跋浚遵照祖制,令馮氏還有深得寵愛的四個嬪妃鑄造金人。鑄造金人,涉及較為複雜的工藝技術,馮氏久居宮中,深知北魏朝廷的各項典制,早有準備,並得到常太后和心腹宦官的暗中指導,竟一舉鑄成金人,成為拓跋浚後宮的主宰,從而母儀天下。二﹑凰失鳳浴火宮門公元456年(太安二年),15歲的馮氏由貴人升為皇后。同年,拓跋浚兩歲的長子拓跋弘被立為太子。按北魏祖制,冊立太子,先殺生母。拓跋弘的生母李貴人被賜死。北魏王朝從道武帝拓跋珪時,立下立太子殺其母的規矩,意在防止母后專權,但卻沒有防止住不生太子的母后擅政,這是後話。馮皇后慶幸自己尚未生子,沒有成為拓跋族祖制的犧牲品。她為保住後宮的主宰地位,並儘早撫養太子,便通過常太后促使拓跋浚做出決定。李貴人死時,兒子拓跋弘還不滿兩歲。拓跋浚命馮皇后撫養太子。馮皇后入主後宮,現在又撫育太子,地位更加尊崇。馮皇后與拓跋浚感情甚篤。這一時期,馮皇后勤奮主持後宮,精心撫養太子,十分關心朝廷政事,經常陪伴夫皇參加各種慶典和遊獵等活動。偶爾接觸軍國大事,進一步掌握朝中情況,也增進了朝臣和嬪妃們對她的崇敬。誰料,天有不測風雲。公元465年(和平六年),年僅26歲的拓跋浚突然病逝。24歲的馮皇后痛不欲生。按照北魏傳統,皇帝死後,大喪的第三天,要將皇帝平時的御用之物,全部放到靈堂前焚燒。皇后﹑嬪妃和文武百官都要前去哭送。那天,馮皇后﹑太子拓跋弘和群臣聚集殿前。當火點燃衣物時,哭聲頓起,驚天動地。烈焰升騰,火光接天。在熊熊燃燒的火光中,馮皇后心碎腸斷。年輕喪夫,命運難卜,悲痛欲絕的馮皇后,不顧一切,撲向火堆,縱身跳了進去。這一突如其來的異常舉動,使在場的人都大驚失色。大夥急忙救出她時,人已昏迷不醒。這一殉情之舉,雖未造成傷亡,但在場的文武官員,無不感動落淚。三 、除乙渾臨朝執政公元465年(和平六年)拓跋浚病逝的同一年,十二歲的太子拓跋弘繼承北魏皇位,馮皇后被尊為皇太后。國喪主幼,皇太后又是新寡孤鳳。朝中乙渾一手遮天。假傳詔書,誅殺文武,血染宮廷。原來忠於拓跋浚的大臣,有的不明不白的死去,有的被流放。宮廷內外,消息禁絕,危機四伏。丞相乙渾,飛揚跋扈……北魏歷史上曾發生過宦官專權亂政的悲劇。馮太后的夫皇拓跋浚繼位(公元452年)的前一年,宦官宗愛專權,一年內先後有兩位國君被弒,朝中人心混亂,政局動蕩。拓跋浚繼位後,經過大力整頓,才穩住皇權。馮太后不能容忍這樣的宮廷政變再度重演。公元466年(天安元年),馮太后斷然決策誅殺乙渾,剪除權臣,消除威脅皇位的隱患。起初,她曾想把在地方任職的兄長馮熙調入朝廷,牽制乙渾,以助自已一臂之力。但這一想法深為乙渾所忌,未能行通。接著,她與親信宦官密謀,以皇上名義宣召乙渾入宮議事,並暗中做好安排。乙渾被生擒活拿。馮太后將乙渾及其同謀逆臣,全部屠滅三族。乙渾對天長嘆:「我英雄一世,闖過多少滔天巨浪,沒想到陰溝翻船,竟落入婦人之手!」馮太后在拓跋皇權遭到嚴重威脅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胸懷大略,使北魏王朝轉危為安。這次馮太后初露鋒芒,充分顯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馮太后雖然位及至尊,但她深知宮廷鬥爭的變幻無常。在險象叢生的宮廷中,要永遠躋身於統治集團的核心,沒有非凡的從政能力,不使用非同尋常的手段,維護自己非同尋常的身份與地位,決難權位永固。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馮太后極力盡心地籌劃,她的政治才能逐漸顯露。馮太后剷除乙渾後,鑒於新君年幼,難以控制政局,遂以皇太后的身份執掌北魏的軍國大政。這年她剛25歲。馮太后選賢任能,提拔重用了大批文武官員,形成了新的政治核心。於是朝廷形成母子共理朝政的格局。四、撫皇孫深宮垂簾公元467年(皇興元年)八月,拓跋弘的長子拓跋宏降生,馮太后親撫長孫,歸政拓跋弘。仍然參與處理軍國大事,佐助拓跋弘執掌朝政。拓拔弘自幼聰明過人,志向宏偉,表現出一定的政治才幹。他大力整頓吏治,嚴明賞罰,提拔重用廉潔自守的官員,罷黜貪官污吏,並撤消了門房之誅的酷刑。馮太后大力支持。但是,拓跋弘擅自誅殺了馮太后的寵臣,使馮太后大為惱火,從此,母子異心。馮太后本是天之驕女,雖不能說傾國傾城,但風姿綽約,儀態萬方。馮太后盛年新寡,孤鳳悲鳴,因此,她選拔任用官吏時,才貌兼重,以便從中挑選男寵。馮太后寵愛的大臣李奕、王睿、李沖等,他們個個才華出眾、忠心耿耿,手握大權,執掌要務。朝堂上,他們是輔國大臣;宮閨中,他們是太后情人。這特殊的關係,使馮太后的政治生涯,籠罩著浪漫色彩。馮太后當然還須及朝臣的眼光,畢竟她是一個威嚴有加、尊貴無比的皇太后。她要權力,也要愛情。不想,禁苑深處透春風。兒皇耳聞目睹,心中不悅,暗中有收回皇權之意。加上馮太后剛毅,生殺賞罰,得罪許多鮮卑舊臣,他們從中挑唆,從此,母子互相猜疑、防範。兒皇對母后,也不像昔日言聽計從。馮太后情人李奕被拓跋弘誅殺,使母子關係徹底破裂。拓跋弘原想敲山震虎打擊馮太后,卻不想為自己埋下禍根。李奕被殺,馮太后把這不能明言的痛苦強壓在心底。她原希望自己親手撫育成長起來的皇子即位後,對母后能俯首聽命,可是拓跋弘並不馴服,而是自作主張,對馮太后的政治地位和私人生活都大有妨害。這是她不能容忍的。她逐漸明白:光有勇氣、才幹還不夠,必須使用非同尋常的手段,心慈手軟,絕對成不了大事。馮太后眼看拓跋弘羽翼漸豐,君臨天下,且與自己的關係越來越疏遠,連表面上的順從也越來越少,心裡十分悲哀。出於政治家的敏銳,她體察到一葉落之秋涼。他今天能殺李奕,明天就能廢我,殺我!「弘兒,弘兒,你好大的膽!」皇太后震怒!一場不動聲色的權力角逐開始了。第一步,馮太后釜底抽薪,以各種借口,罷免拓跋弘寵信的文武官員;一方面廣植黨羽,擴張實力,使自己樹大根深,穩固自己的權力。拓跋弘漸漸獨木難支。朝中許多官員都成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拓跋弘心中苦不堪言。他已無法駕御朝臣,政令不行,夙願難申。萬般無奈中,萌生出退位的念頭。拓跋弘決定禪位,但感到皇太子年紀太小,剛剛5歲,難免仍然受制於馮太后,所以想把皇位傳給德高望重的叔父拓跋子推,以此扼制馮太后的權力。讓出皇位,另立新君,必須徵詢群臣意見。他所舉辦的御前會卻使他大失所望。拓跋弘見大勢已去,心頭黯然,只好違心地把皇位傳給太子。公元471年(皇興五年)8月,拓跋弘下詔,特命不滿5周歲的皇太子拓跋宏繼承大位,自己做了太上皇,這年他剛18歲。5歲的小皇帝,18歲的太上皇,這在中國歷史上實屬罕見。五、爭皇權生死搏鬥拓跋弘退位,實際上是迫於馮太后的權勢而不得不採取的一種鬥爭策略,他是在傳位於拓跋子推的意願受阻情況下,力圖用父子聯合掌權的方法來排除和防範馮太后獨攬大權。拓跋弘讓出皇位,馮太后取得暫時的勝利,但是鬥爭並沒有結束。年幼的拓跋宏名義上是皇帝,實際上是傀儡,真正有實力的是馮太后和太上皇拓跋弘。馮太后在輔佐幼主拓跋宏執掌朝政的過程中與太上皇拓跋弘的矛盾日益加深。拓跋弘雖然退位,移居深宮,常與僧侶參禪悟道,表面過著隱居生活,實際上並未脫離政權之爭。他仍過問、處理國事發表政見、巡視民情、考察地方官吏,並多次率兵北征柔然、南伐劉宋,仍然是北魏政權的實際操縱者。而且政治地位和威望並未因退位而受影響。這對馮太后來說,無疑是她實現獨掌朝政的一大障礙,甚至是一種威脅。馮太后不能容忍太上皇繼續存在,於是在延興六年(公元476年)6月,命人在食物中投放藥物,毒殺了拓跋弘。23歲的太上皇突然暴崩,宮廷驚變,深宮舉哀,一片縞素,幼主拓跋宏麻冠喪服,沉浸在意外的悲慟和深沉的思索中。馮太后面沉如水,處變不驚,威坐朝堂,一切有秩有序,喪事隆重……拓跋宏為父皇拓跋弘上謚號獻文皇帝,廟號顯祖。這時,皇帝拓跋宏年僅10歲。他就是後來名垂青史的北魏改革家孝文帝。早在皇興三年(公元469年)6月,兩歲的拓跋宏被立為太子,按北魏祖制,他的生母李夫人即被賜死,拓跋宏從小由祖母馮太后撫養。對祖母馮太后,他既敬又畏,感情複雜。而今又失去父皇,拓跋宏的內心十分憂傷,在刀光劍影的北魏皇宮,這位少年天子,性格變得十分深沉內向。他壓抑感情,竭盡全力保護自己。拓跋弘暴崩,結束了北魏皇權之爭,為馮太后掌權鋪平了道路。公元476年(承明元年),35歲的馮太后被尊為太皇太后,再次臨朝稱制,執掌北魏的軍國大政。六、再臨朝大展宏圖為了鞏固執掌朝政的地位和權力,馮太后恩威並施。首先對拓跋弘信任的文武官員大加貶黜和殺戮,消除拓跋弘的影響;同時,又對一些懷念拓跋弘的節義之士,予以特殊的表彰,對朝中的元老重臣,待以優禮,贏得他們的信任。馮太后寵臣中,有許多才學之士,為其出謀劃策。對於年幼的孫皇拓跋宏,馮太后盡心加以培養教育。她讓拓跋宏認真讀書,汲取歷代帝王的思想與統治經驗,養成好讀書的習慣;又作《勸誡歌》300餘章,教育拓跋宏嚴格自律。她苦心孤詣,要為北魏王朝培養出一代傑出的天子。在馮太后的引導下,拓跋宏逐漸參政聽政。馮太后再次臨朝稱制的第二年(公元477年),改年號為太和元年。太和年間,馮太后與小皇帝巡狩四方,考察政情。發現地方官吏貪污成風,擁兵自重,隱丁瞞口;貴族豪門分田掠地,百姓流離失所,怨聲載道。國家面臨著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危機的實質表明,北魏政權要長治久安,必須改弦更張,實行變革。馮太后默察全局,熟思已久。面對雪片似飛來的訴狀,拓跋宏赫然震怒,拍打御案;馮太后從容傳諭,瞭然於胸。拓跋宏要求嚴懲貪官。馮太后反問:你能殺十個,百個貪官,你能殺盡天下貪官嗎?即便殺盡天下貪官,繼任者又故態復萌,汝之奈何?拓跋宏愕然。太和八年(484年)六月,馮太后下詔,實施班祿制。同時,制定了嚴懲貪官的法規。問罪親王,朝野震撼。郡守縣令四十餘人,都因貪污罪被處死。所有享受俸祿的官員,無不震驚。從此,開國以來的貪污積弊大減。馮太后廣開言路,從善如流;眾大臣獻計獻策。主政期間,馮太后下令建設平城,倡明禮樂,「制五等公服(天子、諸侯、卿、大夫、士之服飾),禁同姓聯姻。督課農桑,修明大道,詔令各級官吏與皇帝共治天下。整頓政風,選賢任能,鼓勵直諫,簡政寬刑……太和九年(485年),馮太后頒布均田令。天下男女計口授田,整治高門豪族占田掠地的弊端。太和十年(486年),頒布了三長制。以五家為鄰,五鄰為里,五里為黨,各置其長,奉行朝廷政令。專治隱丁瞞口、侵奪奴婢的大病。這三項重大改革措施,適應了生產力的發展,鞏固了北魏的經濟基礎和政權組織,使北魏走上興旺發達的道路,經濟實力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點。太和十四年(公元490年)9月18日,馮太后因長期操持政務,積勞成疾,於平城病逝,終年49歲。孝文帝拓跋宏為其上謚號「文明太皇太后」。十月,馮太后葬于山清水秀的方山永固陵。一直深受馮太后影響的拓跋宏,繼續推行改革措施,完成了北魏的改革大業。雲中北顧是方山,永固名陵閟夜關。淑魄已消黃壤下,荒墳猶在翠微間。這首古詩中的方山永固陵,就是北魏文成帝的皇后,孝文帝的祖母,文明太皇太后馮氏的墓陵。今天,方山永固陵,人們頻頻尋訪,對這位女政治家寄託了崇敬和緬懷之情。

雲中公子歡迎您

您已欣賞本篇


推薦閱讀:

北魏文明太后的「床幃內閣」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
北魏·元偃墓誌
北魏 江式《論書表》
(北魏)元偃墓誌

TAG:北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