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和是養生的最高境界

儒、釋、道、醫各家都把「中和」作為養生的最高境界。「假傳萬卷書,真傳一句話」。儒、釋、道三家的真理之光,集中到一個焦點,就是一個「中」字,「三教歸一在守中」。儒家的「中和」思想《書經》中,有「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一段話,被儒家視為十六字真傳。意思是說,人心(指私心妄念)是很危險的,而道心(指自然規律)則是十分微妙的。要「惟精惟一」地去研究它,才能「允執厥中」,即恰到好處地掌握住它的適中的程度。孔子之孫子思作《中庸》,提出了「中和」的概念。據朱熹集注《中庸章句》:「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其至矣乎!」「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子思作了發揮:「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科學地表述了中庸、中和的實質和要害,對於當代人的養生仍具有重大指導意義。佛家講「中道」、「中觀」《阿含經》講:「脫離二極即中道也。」佛學講「一心三觀」:假觀、空觀和中觀。就是說,人們的心――思維器官,對於客觀事物有三種觀察方法:對一切事物的觀察,既不為表面現象所迷惑,陷入「執象」――即假觀;又不否定正在變化著的客觀存在,陷入「著空」――即空觀;而是從事物本質和現象的結合上,內容和形式的統一上去看問題,即中觀。佛家到了中觀的境界,便有了「大智慧」,「得大自然」,才算修成了正果。以此說法,則法力無邊,以此養生,則健康長壽。道家講「守中之秘」老子說:「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窮者,盡也。意思是,把話都說盡,把籌算都用盡,也不如守著一個「中」字。他說:「天地有官,陰陽有藏,我守其一,以處其和。」(《莊子.在宥》)「與人和者,謂之人樂;與天和者,謂之天樂」(《莊子.天道》)。道家內丹功中派創始人李道純在《中和集》中指出:「夫玄關一竅者,至玄至要之機關也,非印堂,非腦門,非肚臍,非兩腎,非腎前臍後,非兩腎中間,上至頂門,下到腳根,四大一身才著一處,便不是也。亦不可離了些身向外求之。所以,聖人只以一個中字示之,只此中字便是也。」 李道純較早認識到,「中」字是儒、釋、道三家的共同點。清代道教大師劉一明,在《指南針》自序中說:「性命之學,中正之道也。在儒謂之中庸,在釋謂之一乘,在道謂之金丹,乃貫通三教之理也。知之者,在儒可以成聖,在釋可以成佛,在道可以成仙。醫家的中和、中庸之道古人說過:「醫、道同源」,「儒、醫同源」。作為中醫理論基礎的《黃帝內經》把中庸、中和之道具體運用到養生和治病,總結出一系列的重要理論和方法。它寫道:「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黃帝內經》「三個和諧」的理論對人類的最大貢獻,是從「上古之人」的養生、醫療實踐中,總結出兩大理論,為我國傳統養生學奠定了基礎。其一是,總結出「三個和諧」的理論。《內經》中有,「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意思是,善於養生的人,必須「順四時」以作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和喜怒」以作到人與社會的和諧,「節陰陽」(人的神屬陰,主內;形屬陽,主外)以作到人身內外的和諧,才能「僻邪不至,長生久視」。即使按現代科學來衡量,能做到這「三個和諧」,也是養生的最高境界。其二是,總結出「壽高百歲,無疾而終」的理論。「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素問.上古天真論第一》)。這是一個「百歲養生的綱領」。它有明確的目標:「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有具體的方法:「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其中,法於陰陽的「法」字,和於術數的「和」字,食飲有節的「節」字,起居有常的「常」字,以及不妄作勞的「不妄」二字。綜上所述,儒、釋、道、醫的養生理論都體現了「中和」是養生的最高境界這一思想
推薦閱讀:

情志?興象?境界
大師辭世只盼「黑白」境界永傳
走自己的路:難得糊塗是人生的大美境界
什麼是修養的最高境界,你具備了多少?
有能力定於空性的境界是不是就是座下禪?

TAG:養生 | 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