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陽:遠古帝王「伏羲廟」
遠古「三皇五帝」中的伏羲廟
襄陽伏羲廟位於襄陽城西南2.5公里,北臨環山路,東與真武山相連,是虎頭山的余脈。山北麓是通向南漳、保康一帶的必經之地。《襄沔記》將萬山、紫蓋山、峴山,稱為三峴,是世人為了紀念遠古的伏羲帝王在襄陽紫蓋山上用石頭建的廟,廟中立有伏羲石像一尊,廟前有石制牌匾一付。
《帝王世紀》云:「伏羲葬南郡,在襄陽。
」皇甫謐在《帝王世紀》中,將其列為「三皇」,即太昊伏羲氏、炎帝神農氏、黃帝軒轅氏,太皞伏羲氏為「三皇」之首、「百王先」。太皞伏羲氏,風姓也,蛇身人首,母曰華胥,燧人之世履大人之跡於雷澤,生伏羲,蛇身人首。有聖德,為百王先。仰觀天象,制嫁娶,取犧牲以充庖廚,造書契以代結繩,畫八卦,都陳(宛丘,今河南淮陽古有宛丘),「葬南郡,在襄陽」或曰:「冢在山陽高平」。今河南淮陽有太昊陵。
葬於襄陽紫蓋山的伏羲陵
關於太昊伏羲氏,此說始於劉歆,他用比附左傳與周易爻辭的辦法把伏羲與太皞說成一人,兩千年間,大家全認為定論。徐旭生先生認為「太昊在後來與伏羲成了一個人,是齊魯學者綜合整理的結果。」實際上伏羲、太皞原非一人。伏羲氏,又稱宓羲、包犧、庖犧、伏戲,亦稱犧皇、皇羲。是中國神話中人類的始祖。傳說人類由他和女媧氏兄妹相婚而產生。《竹書紀年》曰:「帝女游於華胥之淵,感地而孕,十三年生庖犧。」傳說他教民結網,從事漁獵畜牧,反映中國原始時代漁獵畜牧的情況,傳說八卦也出於他的製作。所以他應當是人類社會發展到漁獵經濟時期的代表。太皞,亦作太皓,太昊,傳說中古代東夷族的首領,風姓,居陳(今河南淮陽),傳曾以龍為官名。春秋時任、宿、須句、顓臾等國即其後代。自劉歆把太皞、伏羲合一體後,皇甫謐在《帝王世紀》中,將其列為「三皇」,即太昊伏羲氏、炎帝神農氏、黃帝軒轅氏,太皞伏羲氏為「三皇」之首、「百王先」。太皞伏羲氏,風姓也,蛇身人首,母曰華胥,燧人之世履大人之跡於雷澤,生伏羲,蛇身人首。有聖德,為百王先。仰觀天象,制嫁娶,取犧牲以充庖廚,造書契以代結繩,畫八卦,都陳(宛丘,今河南淮陽古有宛丘),「葬南郡,在襄陽」或曰:「冢在山陽高平」。今河南淮陽有太昊陵(襄陽乃伏羲)。
美麗的襄陽紫蓋山全貌
據說伏羲隕落之後葬在南郡襄陽的峴山中,修建了石頭建的伏羲廟,廟中立有伏羲石像一尊,廟前有石制牌匾一付。直到南北朝時香火一直十分興盛,而且時常有紫霧繚繞,故稱紫蓋山。但世風日下,戰亂不斷,餓殍遍野,民風也不如上古時期淳樸。已升天為神的伏羲天帝看到這一切,心中痛惜,化為凡人下屆點播世人。但是當時在伏羲廟的一位年輕人不僅不領情還對伏羲神像不敬。伏羲一氣引來一陣天罡雷風,颳倒了紫蓋山上的伏羲廟。從此伏羲廟又化為砂石散落山中。而廟前的石制牌匾也被刮到了南邊群山間,並化為一座山峰,因為這座山是伏羲廟的牌匾所化,而且又形似匾所以被襄人稱為匾山,後訛音為扁山。
老河口:孫金福編輯整理
推薦閱讀:
※遠古時代滅絕的動物,一個比一個怪異!
※情灑遠古醉紅顏
※【宇宙文明的印記】:遠古文明的入口
※興隆窪遺址:遠古先民的斑斕世界
※記事文學:遠古的台兒庄(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