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金剛經講錄(14)《金剛經》通義之二

金剛經講錄(14)《金剛經》通義之二

一、《金剛經》在佛法中的位置

據《解深密經》講,佛陀一生說法共分三時:一是有教,二是空教,三是不有不空中道了義教。有教是小乘法,以《阿含經》為主體。空教是大乘法,以《大般若經》為主體。不有不空中道了義教是大乘法的無上無容之法門,以《解深密經》為主體。《金剛經》是第二時空教之大乘法。然而第二時與第三時有內在的連續性和統一性。第二時是大乘佛法的基礎,第三時是大乘佛法的究竟處,所以二者不可分開。《金剛經》在某種意義上講,就是大乘佛法的共同基礎,所以說,《金剛經》在佛法中是有最為殊勝的位置,基礎就是根本,沒有根本就無從建立大道。本立而道生。特別是大乘佛法最為重視基礎建設,所以《金剛經》在學佛者心目中,是處在非常重要的地位。《金剛經》是大乘佛法的入門之經典,同時也是果德所要感悟的境界。

二、《金剛經》的基本要義

「金剛」是喻,比如「般若」,般若是智慧,是破除一切無明的大智慧。智慧如「金剛」一樣堅固,鋒利光明。所謂堅固者,可摧壞一切煩惱障。但不被諸障所破壞,故名堅固。

所謂鋒利者,能打開一切迷夢,穿透一切障礙,故名鋒利。所謂光明者,智慧心地普照十方,故名光明。堅固喻其體,鋒利喻其用,光明喻其相。「金剛」之喻可以表詮般若之妙義,故以「金剛」為喻。再者依玄奘法師所譯,「金剛」是指一切煩惱,堅固難破,故名金剛。「般若」之智能斷「金剛」,故名「能斷金剛般若」。兩種比喻雖然有一定用意區別,但實質都是認為般若可度彼岸。依本人理解,「金剛」應是指「金剛道」,所謂金剛道是指十地菩薩於十地終心之無間道,即金剛心。此之為入佛法界,故名無上乘。前一剎那為大乘菩薩十地,後一剎那即是圓滿無上佛果,此為金剛道,也是無間道。由此盡斷一切微細之障,故可名曰能斷金剛。

《金剛經》中云:「佛為大乘者說,佛為最上乘者說。」由此可知,此經所對應之機是無上佛乘也。再者,十地菩薩所行之法是智波羅蜜法。正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相合。把「金剛」比喻「般若」,或把「金剛」比喻為「煩惱障」都不影響經文之義。其實「金剛」一詞應指此經所行之道為合理。可稱為金剛智度之法者,正是十地與佛地之道。所以我們有理由稱《金剛經》為成佛之道。「般若」者,智慧也。一般佛教把般若分為三大類:一文字般若,二觀照般若,三實相般若。所謂文字般若者,就是指聖教量及如理所表詮之義理,它是方便般若,不是真實般若,它可以對治一切世間邪見戲論。故可以稱文字般若為依言中道。

據《大智度論》卷四十三中云:「常是一邊,斷是一邊,離是二邊行中道,是為般若波羅蜜。又復常無常、苦樂、空實、我無我等亦如是。

色法是一邊,無色法是一邊,可見法不可見法、有對無對、有為無為、有漏無漏、世間出世間等諸二法,亦如是,複次,無明是一邊,無明儘是一邊,乃至老死是一邊,老死儘是一邊,諸法有是一邊,無是一邊,離是二邊行中道,是為般若波羅蜜,菩薩是一邊,六波羅蜜是一邊,佛是一邊,菩提是一邊,離是兩邊行中道,是為般若波羅蜜,略說內六情是一邊,外六塵是一邊,離是兩邊行中道,是名般若波羅蜜,此般若波羅蜜是一邊,此非般若波羅蜜是一邊,離是二邊行中道,是名般若波羅蜜,如是等二門,廣說無量般若波羅蜜相」,從如上引文中我們可以看出,「般若波羅蜜」就是不落兩邊的中道行,「般若」即中道實相義。

文字般若依言化俗,故為方便般若也,非實證般若。觀照般若離言體真,故為真實般若也,唯實證境界。實相般若者乃是般若之本性,智如之相應也。三般若義實是般若具三層妙義也,非有三種般若也。三者合一,有體有用,般若乃成。依言中道與離言中道,不一不異,不即不離。若依唯識佛法三智三漸次來講,般若妙義,也是極有意義的。

所謂三智者:一是加行智,二是根本無分別智,三是後得無分別智。智即般若,加行智就是地前文字般若,是方便般若。加行智也由定所成就,歷經四位:一是暖位,得明得定;二是頂位,得明增定;三是忍位,得印順定;四是世第一位,得無間定。加行智所修四如實觀,得四如實智,於「名」「義」「自性」「差別」之事作如實觀。根本無分別智是初地見道之證真如理體之智,此智即是深般若,也即是觀照般若,《般若心經》中講「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這個照見五蘊皆空的般若,就是深般若,也就是觀照般若,也就是根本無分別智。

觀照般若中含有三智:一是一切智,二是道相智,三是一切種智。一切智類於根本無分別智,道相智類於後得無分別智,一切種智是佛智,是圓滿智,是約果而立。加行智是地前加行位,根本無分別智是初地見道位,後得無分別智是修道位。「般若波羅蜜」實質就是三智三漸次(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由三漸次而得究竟圓滿。「金剛」一詞在佛典中,多用於褒義,如「金剛身」指法身,如「金剛心」,「金剛智」指心智, 如「金剛道」指無間成佛之道。如「金剛三昧」指無上正定。所以《金剛經》中的「金剛」一詞,理應也是指「般若」之德,即「金剛智」。以此解讀可以貫通經文全義,如把「金剛」喻比「煩惱」之堅固,以般若為能斷金剛也成意義,但從文義中得不明顯,故為解義方便,應取金剛喻般若為善。

《金剛經》的主要思想就是「無相」「無住」。「無相」就是諸法實相。「無住」就是般若之智。《金剛經》中有幾句經典說理之句,如「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信心清凈,則生實相」。由於一切相,皆是虛妄分別想所生,故實相無相。因而《金剛經》了三心空四相。所謂三心者,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是也。所謂四相者,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也。外不住相,內不住心。所以應無所住,心無所住,清凈心生,即覺悟之心生也。「無住」就是般若之智,不落兩邊,妙行無住。學修般若以正念凈信為道門。由信心清凈故,則實相妙理可相應親證。菩薩應無所住行中道,故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此乃無上金剛心定。《金剛經》之「信」為「信心清凈,則生實相」,《金剛經》之「解」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金剛經》之「行」為「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金剛經》之「證」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金剛經》是「般若波羅蜜」,即菩提道。因此在理解《金剛經》乃至《大般若經》都要從行持上去體悟親證。否則就不會如實相應般若波羅蜜之法門。所以我們必須要恪守經旨,以「無住」為般若行,以「無相」為般若境,這就是《金剛經》的核心要義。

三、《金剛經》是一切佛法的本源

《金剛經》中云:「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般若心經》中云:「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從經文中我們可以得知,「般若」是佛法的根本。所以有云:「般若波羅蜜是諸佛之母」。般若為因,菩提為果。故因為本源,果為聖德。所以《金剛經》是一切佛法的本源,是大乘行者的必備基礎。

四 、《金剛經》是以「平等」義觀一切法性

「平等」是《金剛經》的殊勝妙義。如《金剛經》中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法性無相,故無差別,無差別故為平等,有相就有差別,有差別就不平等。《金剛經》之要義是以無相、無住為宗體,所以「平等」就是無相無住的真實之行相。於一切法能以平等性來觀照,就是般若波羅蜜。轉識成智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轉差別為平等。唯識佛法講轉八識成四智,其中有轉第七末那識為平等性智。平等者,自他不二人我具空。故《金剛經》以有相為虛妄。虛妄而生種種差別之相,認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離一切相即名諸佛。也即是平等之性。其實全部佛法都在破除我法二執,以顯萬法平等之性德。所以學修《金剛經》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有以平等心觀一切有為法。「平等」之觀乃破執之無上法寶也。

五、《金剛經》以「無相」為諸法實相

《金剛經》中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如所從來,如所從去,故名如來」。由此可見,如來即是無相之實相。如來即是真如法性,實相無相。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就是般若波羅蜜的諸法實相觀。由於實相無相,故於種種法相,不應執取,應無所住。心不住相,實相般若之心自然證得。般若波羅蜜其實就是轉識成智,轉凡成聖,轉染成凈,轉迷成悟。在轉依過程中,第一著就是全破虛妄分別之法,也就是種種遍計所執自性。遍計所執自性之法有種種差別之相,但歸納起來,不外兩邊之見而已。兩邊見就是常見與斷見。般若波羅蜜是中道行,是離兩邊而行中道。中道即是實相,實相就是無相,於無相之實相,不取不舍,應無所住,中道義成。《金剛經》之無相之境當下證得。

推薦閱讀:

劉東亮老師《金剛經》講座 (9)
《金剛經開示錄》第32課
於曉非解讀《金剛經》(二)
解說《金剛經》
破斥佛護爛文:索達吉堪布《金剛經釋》獻疑35

TAG:金剛經 | 金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