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薄情的世界,如何擁有一顆不被傷害的「玻璃心」

小時候的我,是一個過度敏感的孩子。母親回憶說,她至今都沒有再看到一個孩子能敏感得像我一樣,不知道這是不是 " 吾兒獨善 " 的心態在作祟。

但敏感這件事,在我身上,確實是三歲看老。據母親說,我上幼兒園的時候,出遠門的爸爸寫信回家,她在枕邊念了一遍信的內容,當時還是孩子的我一時間竟哭得無法自已。

上面尚且是聽聞,但從我有記憶開始,我幾乎都在給童話故事 " 陪哭 "。

有一個故事是安徒生寫的,講一個母親歷盡千辛萬苦到天堂去找她死去的孩子,孩子卻變成了一朵枯死的花。還有一個白雲狗的故事,講落到地上的一朵白雲幻化成了小狗,最後回到了天上找它的母親。

這些故事我在長大後再向母親複述時,母親說,她不能明白為什麼一個小孩子在聽到關於離別、關於愛的故事的時候,會有那麼大的反應。但就從那個時候她開始覺得:我的孩子,和別人的不一樣。

——她是一個特別的孩子,過度敏感,容易發現藏在夾縫裡的世界。

選擇和分離、情感寡淡是我童年時感到恐懼的詞語。

首先,我們要確定過度敏感不是一個缺點,如果利用得當,反而會成為最大的優點。敏感的人往往可以感知到一個與別人不同的世界。

其次,我承認敏感是一種有待改進的缺陷型人格。但我同樣認可沒有任何一種人格是完美無缺的。文靜的人能夠充分地預估危險,卻在很多時候顯得過於小心翼翼;活潑的人能夠充分地接觸外部世界,卻容易隨波逐流,難以潛心向學。

你的 " 玻璃心 " 不是你做任何事情的擋箭牌,也不是妄自菲薄的來由。

" 玻璃心 " 們的成長,道阻且艱。

常常因為太考慮別人的想法,反而造成自身痛苦。

敏感的人很早就能從別人的言行舉止上,感受出什麼樣是受歡迎的、什麼樣是不受歡迎的,並總結歸納出自己的模板,盡量向理想化的自己靠攏。

他下意識地想掩蓋自己身上有缺陷的部位,展現出趨於完美的自己。也時時體察對方的喜怒哀樂,以便自身改進。

但其實很多時候,他可能都不是出問題的那個關鍵,或者別人根本未將此事放在心上。

這種時時歸咎於自己而產生的挫敗感會滋生出小心翼翼的迎合,像時常端著瓷花瓶走高蹺,大氣不敢出。

敏感的人,在生活中反而是開心果。

很多人以為敏感的人在生活中一定擺出一副多愁善感的林妹妹的模樣。

其實不然。敏感的人比別人更能感受到情緒的變化,並不代表他能夠完整地表達出來,甚至有時候這種敏感就是他無法表達的一種原因,所以我們會看到一些自卑的人在表面上表現得很自大,一些憂鬱的孩子在表面上表現得像一個開心果。

他們比別人更早地識破了自己的情緒,也更懂得如何隱藏自己的情緒。

過度敏感是非常累的一件事,所以要學會自我排解。

很多人覺得性格是後天養成的,可是在我看來,性格中的一部分完全是先天的,而後天當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甚至矯枉過正也是有可能的,但這一定是一個長期的結果。

但我始終相信還有特別多的人,和我是同樣的情況,只是他們可能沒有得到更多的垂愛,反而被家人、朋友認為這是一種理所當然。

在許多中國家長的眼裡,孩子的心事都不值一提,用 " 小題大做 "" 太敏感 " 或 " 有心機 " 一言以蔽之。

自我排解在這時候就顯得格外重要。

找到疏導內心的特定途徑。

小的時候母親會給我買各種不同的布娃娃,然後讓我給它們取名字,組成一個小的世界。我還記得它們的名字,有的叫黛西,有的叫安娜,都是那時候在迪士尼童話里看到的名字。我可以跟它們進行自由的交流,分享它們的生活,揣測它們的對話。

其實和娃娃交流也是一個可以疏導情緒的很好的方法。因此,很多編劇之所以放不下筆,就是因為能夠想像出一種與人隔空交流的方式。

長大之後我開始識字,母親幫我找到了兩個特別美麗的宣洩感情的途徑——讀詩和畫畫。先從帶圖片的小詩歌開始讀起,再背誦一些名篇。

母親曾經嘗試過許多方法,剛開始她希望用理性思維的熏陶洗刷我對情感方面的過度敏感。她帶我去科技館看各種模型機器人,了解自然的奧秘,企圖喚起我的興趣。她買了很多科普類的書,《十萬個為什麼》《千萬個為什麼》……一套一套砸錢買來,我卻將之放在角落塵封。

性格不是可以硬掰過來的,而是要找到合適的途徑,從熱愛的事情開始去改善。

閱而優則寫,漸漸地我也能寫出自己的作品,傾訴的通道化作強烈的滿足感,就成為解脫敏感的方式。

我經常覺得,自己提起筆的時候,才會重變回那個童年敏感纖弱的孩子,而當我放下筆的時候,就能瞬間回到槍林彈雨的世界裡,做保護自己的英雄。

後來我認識了很多朋友,他們都有這樣的感受。

只是他們通往敏感世界的通路變成了音樂、舞蹈、射擊、打球、繪畫……

找一些具有表達性的活動,將其培養成能與自己相伴一生的朋友,就不至於在寂寂無人夜,自己獨唱悲歌。

主動尋求陪伴,感受到內心的穩定。

我曾經是一個羞於向別人談起 " 陪伴 " 這兩個字的人,彷彿別人在我身上耗下的時間都是浪費的。

我去食堂吃飯煢煢孑立,去教室上課獨自一人,去圖書館自習形影相弔。

那時,提及陪伴,我也總強調要 " 高質量的陪伴 "。

其實哪有什麼高質量的陪伴,陪伴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高質量的事。

付出等量的時間,就是一種良好的信任交換。找一個信任的人,偶爾約談,三兩成群。在用工作無法充滿的時間裡,在所有閑下來胡思亂想的日子裡,給身邊的朋友打一個電話,約伴而行,一同去看一場情感電影或是吃一頓佳肴,都能削弱因為敏感帶來的不安感。

前提是這個朋友一定要是你所信任的,互相之間的交流不需要猜忌。敏感的人對熟悉感和規則感有著天然的重視。

除了自我的排解,如果你的朋友或家人是 " 玻璃心 ",你也可以學著體諒他。

之前看到一個親子博主在他的博客上記錄女兒生活的點點滴滴。

小秧剛到美國上學時,語言不通,不敢一個人去洗手間。女兒的班主任每次都不厭其煩地隨機安排一個小女孩陪小秧去洗手間。小秧班上所有的女孩,都陪小秧去過洗手間。我聽了以後非常感動,覺得老師特別體貼,就特意去感謝老師。老師根本不以為意,說:"Sophie 就是這樣比較敏感的孩子,我小時候也這樣。等她完全熟悉了,她自然會放鬆下來。"

老師說得對,小秧很快就不需要人陪伴了。

但是同樣的情況,在中國學校,老師會很溫和、很親熱地鼓勵小秧大膽一點:" 這有什麼可怕的啊!你為什麼不敢一個人去呢?"

敏感的孩子,會反覆試探安全感,不要嫌他麻煩。

我算是個沒有什麼 " 叛逆期 " 的孩子。最大的叛逆就是偶爾逃課,半路撞見母親。

母親就會先把我拎回家,平心靜氣地問我為什麼。

是對老師上的課不喜歡,是有什麼更想做的事,還是僅僅出於貪玩?

然後母女倆一起想出一些兩全之策。

現在想想,其實那個年齡的我並不是真正想做什麼出格的事情,只是想用這種出格的叛逆引起家長的注意。而家長用回饋過來的尊重,完美回擊了我的叛逆。

很多事情他們都讓我自己做決定,沒有用強制的方法否定我的思考,這反而讓我放下戒備。

父母的開明,讓我一直在家裡受到平等和尊重的對待。所以我不需要去叛逆。

這種對安全感的試探,是 " 玻璃心 " 們的常態,小時候對父母,長大了對朋友和愛人。很多時候," 玻璃心 " 們也知道這是毫無意義的,但就是需要反覆試探,來獲得別人言之鑿鑿的肯定。

但更多時候只是敏感讓他們看出了端倪,就像之前許晴在節目里說過,她父母離婚的原因是 " 他的眼睛裡沒有愛情了 "。

真正的感情就像曾經聽過的寓言故事:繼母和生母在搶奪孩子,繼母死抓著不放,而生母在孩子喊疼的那一刻選擇了放手。

不是強制執行,而是思你所想,給予你平等、尊重。

就像前面說的小秧,她需要的是一個陪伴上廁所的人,不是 " 你應該變勇敢 "。要的是有人接納她的不完美,而不是用理想兒童的完美模式來套在她身上。

還記得王菲在竇靖童一歲的時候,為她寫了一首《童》。她對女兒說 " 你不能去學壞,你可以不太乖 ",大概就是同理。

我堅信自己是個有缺陷的人,無論到人生的哪一個階段。

都說這世界薄情,做個重情義的 " 玻璃心 " 頗為辛苦。但願你也擁有戰甲,在這個鋼筋水泥的城市裡活得快樂。

書名:姑娘,你有權活得體面

作者:林一芙

出 版 社:青島出版社

定價:¥36.00

原網頁已經由 ZAKER 轉碼以便在移動設備上查看查看原文

推薦閱讀:

全球非戰事國家或地區里,治安最差的是哪裡?如果去旅遊,如何保證自己的生命安全?
世界觀第184期:——男女分校分出怎樣的未來
【小遷請講】如何在這個世界上做選擇
當你有一天發現這個世界上所有人都是假的,你會怎麼辦?
龍溪舟子的男人世界2

TAG:世界 | 玻璃 | 傷害 | 擁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