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監控王國」是如何誕生的

資料圖片:美國安全人員在位於科羅拉多的軍事基地內監測網路情況。

  「稜鏡門」事件在美國社會引起巨大爭議,一些國會議員猛烈抨擊美國已淪為一個「監控王國」。然而十幾年前,也正是這些議員,在一份「9·11」事件報告中,嚴厲批評國家安全局工作不力,導致悲劇發生。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下,美國政府開始打造新的情報收集體系,「監控王國」就此誕生。

  「9·11」敲響警鐘

  2002年12月20日,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就「9·11」恐怖襲擊事件發表官方報告,稱美國反恐力量本應能夠阻止「9·11」悲劇,但國家安全局妨礙了這一努力,因為它「未能足夠重視現代通訊技術」。

  這份報告由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和眾議院情報常設特別委員會共同完成。它批評國家安全局對收集美國境內情報過於謹慎,與聯邦調查局就針對美國的潛在恐怖襲擊缺乏充分合作。

  報告指出,國家安全局完全跟不上信息技術爆炸,它每天攔截全球6.5億條信息,但「僅極小一部分被審核,其他則淹沒在浩如煙海的數據中」。

  時任國家安全局局長麥克·海登在國會聽證會上解釋說,國家安全局最初只被授權監控海外信息,冷戰時期曾發揮重要作用,主要使命是追蹤來自蘇聯的「情報信號」,比如莫斯科和幾個洲際彈道導彈基地的微波等。但在上世紀90年代,即所謂的後冷戰時期,隨著蘇聯解體,國家安全局的人力和預算均削減約三分之一,這隻「冷戰恐龍」開始「喪失聽力」。而正是在這十年里,「手機數量增長了50倍,從1600萬台增加到7.4億台,互聯網用戶從400萬增加到3.61億」。

  後冷戰時期的和平「紅利」讓美國付出代價,「9·11」事件讓國家安全局飽受詬病。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國家安全局採取一系列措施改進工作,提高效率,試圖減少輿論批評。於是,才有了備受爭議的「稜鏡」計劃。

  有意思的是,如今那些最大嗓門抨擊美國已淪為「監控王國」的議員們,正是當年最冷麵斥責國家安全局工作不力的人。「舊思維」不合時宜

  情報專家說,只有大量收集數據,方能找到關鍵「交叉點」,從而理出正確線索。比如,如果有人定製一本護照,並提到一處與可疑人員相關的地址,這可能會引起分析人員關注,但並不一定指向某一陰謀;如果此人同時還購買了大量化肥,加上這一線索,就基本構成一個明確的威脅,政府可以採取相應行動。

  2006年1月30日,在《紐約時報》發表的評論文章《我們為什麼監聽》中,前國家安全局高級官員菲利普·羅比特就「威脅矩陣」如何運作講述了一個生動例子:2001年9月10日,即「9·11」前一天,國家安全局截獲兩條訊息,一條是「比賽明天開始」,另一條是「明天發起進攻」。它們是從阿富汗基地組織活躍區域的隨機電話監聽中獲得的,沒有人明白它們是什麼意思,秘密直到第二天才揭曉。

  羅比特寫道:「如果當時我們能夠前後對照信用卡賬戶、飛行常客記錄以及這兩個通話者共用的一個電話號碼,就可以通過『數據挖掘』輕易找到與他倆有聯繫的另外17個人,他們於同一天同一時刻出現在我們的4架飛機上。」

  為了收集更多數據,在2002年國會報告發表後的最初幾年裡,國家安全局曾啟動一個預算高達10億美元的「開拓者」計劃,但以失敗告終。

  究其原因,它依然採用冷戰時代的「舊思維」來收集情報,即試圖建立一個集中的信息收集處理體系。這種思路針對當年的蘇聯十分有效,因為其特定信息是隔離的,傳輸集中,方式簡單老舊,信息量少,美國可以有針對性地建立一個封閉式監控體系。

  但是後冷戰時代,大家同在一個極其分散的互聯網上,任何組織都可以輕鬆利用最新信息技術保持聯繫。對於情報部門來說,如採用老式收集情報方式,則意味著要建立一個可以監控整個互聯網的巨大體系,互聯網有多大,監控網路就有多大。顯然,聯邦政府根本做不到這一點,10億美元只是毛毛雨。成本太高,網路發展又太快,要在互聯網上全面收集數據,是「不可能的任務」。 「私有化」大勢所趨?

  經歷種種嘗試和挫折之後,國家安全局終於理清情報收集「新思維」:利用互聯網分散的共享模式,藉助美國最先進的網路技術公司收集和過濾情報,搜尋恐怖襲擊的蛛絲馬跡,從而跟上「信息時代的步伐」。

  其中一個舉措就是實施「稜鏡」計劃。美國《華盛頓郵報》和英國《衛報》6日揭露,這一秘密計劃由國家安全局和聯邦調查局聯合執行,直接連入美國九大互聯網企業中央伺服器,「獲取用戶視頻聊天、圖片、電子郵件、文件、日誌等信息,供分析員追蹤某一目標或整個網路」。

  被指參與這一計劃的九大互聯網公司為微軟、雅虎、谷歌、臉譜、Paltalk、美國在線、Youtube、Skype和蘋果。他們隨即發表聲明,稱對「稜鏡」計劃一無所知,否認充當政府「眼線」,為情報機構窺探客戶隱私「開後門」。

  美國總統奧巴馬和多名情報官員也都出面為「稜鏡」辯護,強調項目得到國會、司法機構和行政分支的授權和監督,並不針對美國公民,旨在發揮反恐作用,並已在保護個人隱私和國家安全之間努力尋求平衡。

  關於國家安全和個人隱私的爭論早已有之。今年3月12日,在參議院情報委員會聽證會上,參議員容·威登詢問國家情報總監詹姆斯·克拉珀:「國家安全局有沒有針對成千上萬美國民眾收集數據?」克拉珀說:「沒有。」威登追問道:「真的沒有嗎?」克拉珀說:「沒有存心收集。在某些案例中,可能無意收集了有關信息,但絕非有意。」

  之後,他在接受《國事雜誌》採訪時進一步明確表示:「國家安全局沒有偷窺美國公民電子郵件的癖好。」

  真相如何,不得而知。但在國家安全局老局長海登眼裡,將一個平庸的冷戰間諜機構改造成一個「私人」技術企業,無論對於反恐還是技術發展本身,都合乎邏輯,勢在必行。他在接受《國事雜誌》採訪時說:「今天的米德堡(國家安全局總部),每一部電話和計算機都不是政府所有。」美國國家安全局(NSA)是美國政府機構中最大的情報部門,也是最為機密的部門。NSA甚至不為美國政府其他部門所了解,所以經常被戲稱為「No Such Agency」(無此單位)。

  NSA成立於1952年11月,總部設在馬里蘭州米德堡。該機構隸屬於美國國防部,專門負責收集和分析外國通訊資料,監聽範圍涉電台廣播、通訊、互聯網,尤其是軍事和外交的秘密通訊。

  機構設置方面,NSA主要下設無線電和無線電技術偵察局,政府通信、遠距離通信和電子計算機設備安全局,科研和試驗設計局,計劃局和總務局等。

  NSA僱員人數多達數萬,年預算經費數百億美元,人員編製和預算撥款都超過中央情報局(CIA)。該局總部有一流的密碼編製家和數學家,並備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電子計算機。

  在NSA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我們相信上帝,我們監視其他所有人」。「9·11」事件後,美國在國家安全領域的投入大增,NSA觸角更是迅速延伸,幾乎無處不在。


推薦閱讀:

鄭芝龍及其「海上商業王國」)(3)
在詩歌藝術王國里徜徉
蛇島上的蝮蛇王國
古楚王國史話之十二

TAG:美國 | 監控 | 王國 |